间苯三酚--急诊科--科室会..
- 格式:pptx
- 大小:1.42 MB
- 文档页数:32
间苯三酚中文名称:间苯三酚英文名称:m-trihydroxybenzene中文名称2:1,3,5-三羟基苯英文名称2:1,3,5-trihydroxybenzeneCAS No.:6099-90-7结构式:分子式:C6H6O3.2H2O分子量:162.14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白色或淡黄色结晶粉末。
熔点(℃):218-221 ºC沸点(℃):升华相对密度(水=1): 1.46燃烧热(kJ/mol):2657.2溶解性:(略溶于水)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
主要用途:用作生物试剂、染料,及用于检验香草素、木质素,测定糖醛、多缩戊糖等。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能引起呕吐、体温低、无力、共济失调、紫绀、昏迷、窒息,甚至死亡。
长期接触可出现贫血、黄疸等;对皮肤有致敏性,引起湿疹。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致敏性。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药理毒理:间苯三酚能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平滑肌,是亲肌性非阿托品非罂粟碱类纯平滑肌解痉药。
与其它平滑肌解痉药相比,其特点是不具有抗胆碱作用,在解除平滑肌痉挛的同时,不会产生一系列抗胆碱样副作用,不会引起低血压、心率加快、心率失常等症状,对心血管功能没有影响。
动物药理试验显示,它只作用于痉挛平滑肌,对正常平滑肌影响极小。
各种毒性试验结果证明本品是非常安全的药物。
亚急性毒性和慢性长期毒性试验表明该药对动物生长、重要器官的宏观和微观组织学、血液和生化指数没有不良影响;特殊毒性试验研究表明,间苯三酚没有致畸、致突变(致癌)性,所有试验结果显示本品没有任何毒性,用药极为安全。
适应症:消化系统和胆道功能障碍引起的急性痉挛性疼痛;急性痉挛性尿道、膀胱、肾绞痛;妇科痉挛性疼痛;怀孕期间子宫收缩的辅助治疗。
避免与吗啡及其衍生物类药同用,因这类药有致痉作用。
药物剂型有:注射用无菌粉末和口崩片较常用的合成路线:1、以2,4,6-三硝基甲苯(TNT)为原料,Na2Cr2O7氧化,铁粉还原,然后水解得间苯三酚:2、以1,3,5-三异丙基苯为原料,经氧化生成过氧化物,再加热分解得到均苯三酚:3、以苯胺为原料,经溴化、重氮化、取代、水解四步反应合成:4、以六氯代苯为原料,与异丙醇钠(或丙醇钠)反应生1,3,5-三氯-2,4,6-三异丙氧基苯,再脱氯得1,3,5-三异丙氧基,水解得均苯三酚:5、以二氯苯酚(2,4-二氯苯酚或2,6-二氯苯酚)为原料经消除、加成、酸化制备得间苯三酚:合成路线3最常用,间苯三酚最主要杂质有:3,5-二卤苯氨、间苯三酚二聚物Phloroglucide、间苯二酚。
间苯三酚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摘要:间苯三酚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粉末。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等有机溶剂。
在沸点升华并分解,商品常有2分子结晶水。
用于化学分析。
由间苯二酚经碱熔法或用三硝基甲苯为原料制得。
间苯三酚( Phloroglucinol) 是亲肌性非阿托品非罂粟碱类纯平滑肌解痉药,在解除平滑肌痉挛的同时,不会产生一系列抗胆碱样副作用,不会引起低血压、心率加快、心率失常等症状,对心血管功能没有影响。
能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的平滑肌,在妇科、泌尿科及胃肠科等领域应用广泛,已成为治疗痉挛性疼痛的首选药物。
其解痉效果明显,作用迅速,不具有抗胆碱作用,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关键词:间苯三酚;药理作用;临床引用引言:由平滑肌痉挛所致的疼痛在临床土十分常见,尤其以妇科、泌尿科、肝肠科多见。
目前治疗该类疼痛的药物主要有胆碱受体阻断药如阿托品、山蓑若碱等,这类药物的作用非常广泛,特异性较差,具有散大瞳孔使眼内压升高的不良反应,极易诱发急性青光眼,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眼痛、视物不清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严重者叮导致失明同时,该类药物也具有加速心跳的不良反应,因而患有心脏病的患者不宜使用,此外,还可使膀胧逼尿肌张力下降,引起排尿困难而导致尿储留。
一、间苯三酚的药理作用间苯三酚能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平滑肌,是亲肌性非阿托品非罂粟碱类纯平滑肌解痉药。
与其他平滑肌解痉药相比,不具有抗胆碱作用,在解除平滑肌痉挛的同时,不会产生一系列抗胆碱样副作用,不会引起低血压、心率加快、心率失常等症状,对心血管功能没有影响。
它只作用于痉挛平滑肌,对正常平滑肌影响极小。
是非常安全的药物。
亚急性毒性和慢性长期毒性试验表明该药对动物生长、重要器官的宏观和微观组织学、血液和生化指数没有不良影响;特殊毒性试验研究表明,间苯三酚没有致畸、致突变(致癌)性,所有试验结果显示本品没有任何毒性,用药极为安全。
二、间苯三酚的临床应用(一)治疗急性痉挛性腹痛由急性胃肠炎、胆囊炎、胆道结石等引起的痉挛性腹痛在急诊中非常常见。
间苯三酚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由平滑肌痉挛所致的疼痛在临床土十分常见,尤其以妇科、泌尿科、肝肠科多见' 目前治疗该类疼痛的药物主要有胆碱受体阻断药如阿托品!山蓑若碱等, 这类药物的作用非常广泛, 特异性较差, 具有散大瞳孔使眼内压升高的不良反应,极易诱发急性青光眼, 出现头痛! 恶心! 呕吐!眼痛! 视物不清等症状, 若不及时治疗, 严重者叮导致失明同时, 该类药物也具有加速心跳的不良反应, 因而患有心脏病的患者不宜使用, 此外, 还可使膀胱逼尿肌张力下降, 引起排尿困难而导致尿储留' 有时, 也使用吗啡类止痛药治疗平滑肌痉挛所致的疼痛' 虽然吗啡类止痛药能暂时缓解疼痛, 但其本身具有致胆道和尿道痉挛作用, 而且更危险的是, 在诊断不正确的时候, 使用吗啡类药物会掩盖一些需要手术治疗的病症,延误及时的治疗, 危及生命安全故卜述2 类药物作为解痉止痛药应用并不是十分满意, 因而开发具有特异性解痉止痛效果的药物是十分必要的。
间苯三酚是亲肌性非阿托品非婴粟碱类纯平滑肌解痉药。
能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的平滑肌 , 临床卜用于治疗消化系统和胆道功能障碍引起的急性痉挛性疼痛, 尿道! 膀胧! -肾脏的急性痉挛性疼痛, 妇科痉挛性疼痛其解痉止痛作用快! 效果显著! 耐受性好。
药理学特性间苯三酚与其他平滑肌解痉药相比,其最大特点是不具有抗胆碱作用}-}, 在解除平滑肌痉挛的同时, 不会产生一系列抗胆碱样不良应,也不会引起低血压! 心率加快! 心律失常等症状,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极小。
它只作用于痉挛平滑肌, 对正常平滑肌影响很小。
1、对平滑肌组织痉挛的影响。
人们认识间苯三酚已有1 个多世纪, 医药界一直在动物体内! 外进行大量的药理研究, 使用各种亲肌性致痉剂诱发各种平滑肌痉挛来观察间苯三酚的解痉作用, 20世纪60年代, 才进一步证实临床上治疗平滑肌痉挛性绞痛的药效特性。
无任何阿托品样不良反应, 其他不良反应极少, 耐受性极好阁。
Health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September 2021 Vol.21 No.1834临床论著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急诊老年痉挛性腹痛的临床作用及不良反应尹晓【摘要】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急诊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的临床作用及不良反应。
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医院收治的80例急诊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组间性别、年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应用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应用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
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平均动脉压、心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满意度评分。
结果 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后,两组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但心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急诊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相比起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具有更高疗效,不良反应较轻且可积极改善临床症状和心率等。
【关键词】 间苯三酚注射液;山莨菪碱注射液;急诊老年痉挛性腹痛;临床作用;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 R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1)18-034-03作者单位: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急诊科急性痉挛性腹痛是急诊科常见病,导致其发生的因素主要有:饮食不规律、受凉、胆囊炎、泌尿系统结石等[1]。
急性痉挛性腹痛好发于老年人群,主要是因为老年人群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较差。
我国目前逐渐进入老龄人口大国,急性痉挛性腹痛老年患者数量日渐增多,因此引起有关人员的高度关注[2]。
痉挛性腹痛发生后患者腹部出现剧烈疼痛,加上发病急,所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水平。
间苯三酚在急性腹痛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腹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观察,探讨间苯三酚的应用。
方法150例急性腹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78例)。
治疗组使用间苯三酚针治疗,对照组使用山茛菪碱(6542)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1 h后,两组较治疗前均疼痛强度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疼痛总有效率分别为90.3%和87.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P<0.01)。
结论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腹痛,特别是痉挛性腹痛迅速、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急性腹痛的首选药物。
关键词间苯三酚;急性腹痛;临床疗效分析DOI:10.14163/ki.11-5547/r.2015.32.111急性腹痛是急诊科常见症状之一,一般起病急,病因复杂,疼痛程度不一,要求急诊科医师及时做出诊断及处理。
腹痛镇痛药物的应用历来争议较多,传统观点认为,镇痛可掩盖腹痛症状,延误诊断,这一观点尚未得到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在保证密切观察的治疗下,给予适当的止痛是可以接受的[1],临床上一般不主张使用强止疼剂,常用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6542等解痉止疼药物,这类药物便宜,治疗效果可靠,但是不良反应较多[2],临床应用上有诸多限制。
间苯三酚是亲肌性、非阿托品、非罂粟碱类平滑肌解痉药,可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的平滑肌。
间苯三酚在本院应用多年,对急性腹痛有良好疗效,现将其与6542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估其疗效及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急诊科2013年3月~2014年3月就诊的急性腹痛患者150例,年龄18~70岁,其中男65例,女85例,就诊前未使用任何止痛药物。
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78例)。
40岁以上患者均行常规心电图检查,以排除急性心肌梗死。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疼痛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间苯三酚对急诊痉挛性腹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发表时间:2018-02-27T13:16:56.043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2期作者:杨海燕[导读] 间苯三酚对急诊痉挛性腹痛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有效。
(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云南开远 661699)【摘要】目的:探讨间苯三酚对急诊痉挛性腹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70例急诊痉挛性腹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原则分组,各纳入35例。
对照组采用山莨菪碱治疗,间苯三酚组则给予间苯三酚治疗。
比较两组急诊痉挛性腹痛缓解率;腹痛评分、腹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间苯三酚组急诊痉挛性腹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间苯三酚组腹痛评分、腹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间苯三酚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间苯三酚对急诊痉挛性腹痛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有效。
【关键词】间苯三酚;急诊痉挛性腹痛;疗效;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2-0077-02急诊痉挛性腹痛为各个医院急诊常见疾病,其发生和受凉、饮食不卫生等引发胆道平滑肌和胃肠道平滑肌痉挛相关,腹痛程度剧烈,可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临床对急诊痉挛性腹痛的治疗多采用对症治疗,常给予解痉止痛药物,但传统的解痉止痛药物山莨菪碱副作用多,降低了应用的安全性,需探讨更安全有效的药物。
研究显示,间苯三酚可替代传统解痉药物作为急诊痉挛性腹痛的有效治疗药物,具有作用显著和不良反应少等优势,本研究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70例急诊痉挛性腹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原则分组,各纳入35例。
分析了间苯三酚对急诊痉挛性腹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70例急诊痉挛性腹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原则分组,各纳入35例。
一针致死!?间苯三酚到底是个什么药?由平滑肌痉挛所致的疼痛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尤是消化科、泌尿科、妇科。
目前治疗该类疼痛的药物主要药物有山莨菪碱(654-2)和间苯三酚等。
下面简述间苯三酚与山莨菪碱之间的区别,以及间苯三酚的临床应用进展。
一、间苯三酚与山莨菪碱的区别二、特别提醒:间苯三酚也可引起过敏性休克1、文献少有报道间苯三酚不良反应发生率,极少有过敏反应。
国内仅有一例有关间苯二酚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文献报道。
患者,女,23岁,因急性肠胃炎住院治疗。
给予间苯三酚针4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以解痉止痛。
当静脉滴注20min,约输入100ml时,患者感胸闷、气促、全身瘙痒、出现片状红斑。
随之脸色苍白,脉搏不易触及,心率116次/min、Bp86/54mmHg,神志模糊。
立即平卧位、吸氧,给予肾上腺素、扑尔敏、地塞米松等。
约10min后,患者神志清楚,面色、口唇转红,Bp:94/66mmHg,心率95次/min。
2、一针致死,引起的纠纷2017年2月11日,湖南衡阳南华附二医院发生一起纠纷,当日上午9时36分,衡阳某陶瓷厂55岁男性职工秦某因腹痛20余天到该医院就诊。
因其腹痛剧烈,经其请求,就诊医生为其对症肌注间苯三酚一支解痉,但肌注不到2分钟,秦某突然出现意识障碍,医院进行紧急心肺复苏,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发后,家属找来死者生前战友,向医院讨说法。
本文与医疗纠纷事件定性无关,只是想通过本医疗纠纷,提醒广大同道在给患者应用间苯三酚注射液时,应重视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特别提醒:间苯三酚不能与安乃近在同一注射针筒内混合使用(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本品对不稳定,应避光保存!三、间苯三酚的临床应用1、急性痉挛性腹痛杭胤将痉挛性腹痛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给予间苯三酚注射液8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中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山莨菪碱注射液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
间苯三酚在急诊科治疗急性腹痛的应用探讨发布时间:2021-07-15T14:58:32.957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0期作者:王风磊张海城[导读] 探讨间苯三酚在急诊科治疗急性腹痛的应用效果。
王风磊张海城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山东聊城 252000【摘要】目的:探讨间苯三酚在急诊科治疗急性腹痛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本院急诊科于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所收治的126例急性腹痛依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给予山莨菪碱和间苯三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65%,较对照组的79.37%明显更高(<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V 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0.05),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的V 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9.52%,较对照组的28.57%明显更低(<0.05)。
结论:间苯三酚在急诊科治疗急性腹痛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且不良反应的发生较少,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诊科;急性腹痛;间苯三酚急性腹痛是一种最临床常见的急诊内科疾病,其发病率较高且病因复杂,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起病急、病情变化快、患者存在明显痛苦等[1]。
本案选取了126例本院急诊科所收治的急性腹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对其行间苯三酚治疗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案研究对象126例,均为本院急诊科于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所收治的急性腹痛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血尿常规、血生化指标检测、X 线、CT及心电图等检查确诊,伴明显腹痛症状。
排除患有恶性肿瘤、重要器官严重衰竭、免疫系统疾病、精神疾病、对本案所使用药物过敏等患者。
依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3例)和研究组(63例)。
对照组中男33例,女30例;年龄20-47岁,平均(32.34±2.76)岁;自发病至入院时间2-12h,平均(8.43±2.16)h。
急诊科(门诊)常用到的药物急诊科(门诊)常用到的药物间苯三酚注射液:消化系统和胆道功能障碍引起的急性痉挛性疼痛;急性痉挛性尿道、膀胱、肾绞痛;妇科痉挛性疼痛。
4ml:40mg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活血、化瘀、通脉。
用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分级为Ⅰ、Ⅱ级,心绞痛症状表现为轻、中度,中医辨证为心血瘀阻证者,症见胸痛、胸闷、心悸。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用于治疗血管性或外伤性中枢神绎系统损伤;帕金森氏病。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用于脑水肿、创伤或手术所致肿胀,也用于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15mg谷红注射液: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足、脑血栓、脑栓塞及脑出血恢复期;肝病、神经外科手术等引起的意识功能低下;智力减退、记忆力障碍等。
还可用于治疗冠心病、脉管炎等。
其组份为:乙酰谷酰胺,红花提取液。
一次5~20ml,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应用,一日一次。
10~15天为一疗程。
甘油果糖注射液:用于脑血管病、脑外伤、脑肿瘤、颅内炎症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慢性颅内压增高,脑水肿等症。
高渗脱水。
10%×250ml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1.本品适用于低磷酸血症。
低磷酸血症可在急性情况,如输血,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胃肠外营养时出现,也与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酒精中毒、长期营养不良、慢性呼吸衰竭中碳酸的耗竭有关。
2.急性脑梗死等引起的脑缺血缺氧的辅助治疗。
脑苷肌肽注射液:用于治疗脑卒中、老年性痴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脑损伤、脊髓损伤及其它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损伤。
用于治疗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压迫性神经病变等周围神经损伤。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用于脑缺血、脑痴呆、脑外伤及大脑功能不全等脑细胞代谢障碍性疾病的治疗。
10ml:400mg(总固体) 醒脑静注射液: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开窍醒脑。
用于气血逆乱,脑脉瘀阻所致中风昏迷,偏瘫口喎;外伤头痛,神志昏迷;酒毒攻心,头痛呕恶,昏迷抽搐。
间苯三酚在急诊胆绞痛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摘要:目的对间苯三酚在急诊胆绞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深入的研究。
方法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选取2018年1月-2020年03月我院普通外科收治的80例胆绞痛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山茛菪碱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用间苯三酚药物进行治疗,经过一个阶段的治疗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在实践中发现,实验组患者无论是从整体的治疗有效率还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最终的结果都比对照组理想,且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
结论间苯三酚在急诊胆绞痛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患者使用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中进行全面推广。
关键词:间苯三酚;急诊胆绞痛;疗效;安全性胆绞痛是普通外科急腹症中较为常见的疾病,据相关资料记载,胆绞痛疾病在青年、中年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而且,出现此类疾病的患者还伴有青光眼、心脏等方面的疾病,突发性非常强。
对于这种疾病,临床上经常采用山茛菪碱药物进行胆绞痛的治疗,病情严重的患者还需配以抗生素进行治疗,但是,深入分析发现,在使用山茛菪碱药物的治疗过程中,患者经常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具有很高的医疗风险。
在此,临床上逐渐将间苯三酚药物利用起来,其在治疗痉挛、缓解疼痛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所以,本文就选择2018年1月-2020年03月普通外科收治的胆绞痛患者作为对象,对间苯三酚药物的应用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了探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本文中,主要选择2018年1月-2020年03月在普通外科治疗胆绞痛的80例患者进行深入研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临床上经常使用的山茛菪碱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则采用间苯三酚药物进行疾病的治疗干预。
其中,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1例,最小年龄为29岁,最大年龄为68岁;实验组中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最小患者的年龄为31岁,最大患者的年龄为66岁。
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急诊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在急诊老年痉挛性腹痛治疗中应用间苯三酚注射液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1.1.1-2022.7.312间本院80例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形式将其1/1纳入两组,对照组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对比疗效、不良反应及症状改善时间。
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予以急诊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可推广。
【关键词】间苯三酚注射液;急诊;老年痉挛性腹痛;不良反应;症状缓解时间急性痉挛性腹痛为常见急诊科病症之一,一般是由于饮食不当、胆道平滑肌痉挛、受凉、胃肠道痉挛、精密刺激等所致[1]。
老年人自身体质及免疫力较弱,更易发生急性痉挛性腹痛,需及时结合患者病情与身体状态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对此,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将间苯三酚注射液用于急诊老年痉挛性腹痛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1.1.1-2022.7.312间本院80例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形式将其1/1纳入两组,对照组男女比23/17;年龄64-85(72.56±3.14)岁;疾病类型为肾绞痛、急性肠炎、肠绞痛、肠易激综合征分别13例、15例、9例、3例。
观察组男女比24/16;年龄64-87(72.81±3.24)岁;疾病类型为肾绞痛、急性肠炎、肠绞痛、肠易激综合征分别13例、16例、10例、1例。
统计两组一般信息无差异(P>0.05),可比。
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审核通过,参与病例经血常规检查、腹部超声等检查确诊,依从性佳,对研究内容知情。
1.2方法对照组予以山莨菪碱注射液(国药准字H41023400;产自国药集团容生制药;规格1ml:10mg)治疗,取10 mg山莨菪碱注射液加入0.9%的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滴注速率为70-80滴/min,1次/d,持续用药3d。
间苯三酚对急诊痉挛性腹痛的疗效分析目的:探讨间苯三酚对急诊痉挛性腹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急诊科就诊的100例痉挛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治疗组50例应用间苯三酚治疗的急诊痉挛性腹痛患者有效率为96%;对照组50例应用山莨菪碱治疗的有效率为88%。
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间苯三酚应用于急诊科痉挛性腹痛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间苯三酚;痉挛性腹痛;疗效分析急性痉挛性腹痛为急诊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起病急、病人难以忍受的特点。
选用一种安全高效、起效迅速的止痛药是非常必要的。
间苯三酚是平滑肌解痉特效药物。
由于间苯三酚具有明显解痉效果、作用迅速的特点,安全系数高和没有任何阿托品毒副作用的优点[1]。
在我国上市后,已广泛应用于产科、消化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急诊科等领域,并已经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2]。
本文选择了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痉挛性腹痛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分别使用间苯三酚、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痉挛性腹痛患者100例。
年龄14~78岁,其中男性62例,女性38例,就诊前未进行任何药物治疗。
按就诊顺序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间苯三酚治疗)和对照组50例(山莨菪碱治疗)。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给药方法间苯三酚(1,3,5-三羟基苯,分子式C6H6O3,分子量:126,每支40㎎)80㎎、山莨菪碱注射液10㎎分别加入100ml5%葡萄糖溶液中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治疗,两组病人如合并细菌感染均同时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1.3 疗效判断标准显效:用药后半小时内疼痛完全消失,3天内无复发;有效:用药后半小时内疼痛明显减轻或用药后半小时至1小时疼痛基本消失,3天内无复发或有1~2次程度较轻的复发,重复治疗有效;无效:用药后1小时疼痛无减轻,或虽有减轻,但3天内多次复发且程度较严重。
急诊痉挛性腹痛患者应用间苯三酚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新友;吴雪【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年(卷),期】2022(38)36【摘要】目的:分析急诊痉挛性腹痛患者应用间苯三酚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江都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痉挛性腹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
对照组给予山莨菪碱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间苯三酚进行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情况、临床指标、疼痛程度及安全性。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腹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大便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痉挛性腹痛患者急诊治疗中采用间苯三酚,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缩短康复进程。
【总页数】3页(P13-15)【作者】方新友;吴雪【作者单位】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相关文献】1.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急诊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2.急诊高龄痉挛性腹痛患者应用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3.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急诊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4.急诊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应用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的效果观察5.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急诊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急诊老年痉挛性腹痛的临床效果观察曹大【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20(13)7【摘要】目的观察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急诊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急诊科2015年1月-2018年12月接收的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使用山莨菪碱进行静脉滴注,观察组使用间苯三酚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
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平均动脉压、心率、疼痛度评分、大便次数、疼痛持续时间及生活质量评分(随访3个月)。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0.00%(χ~2=12.000,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χ~2=4.332,P<0.05)。
治疗前后2组平均动脉压组内比较、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心率治疗后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疼痛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大便次数少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5)。
治疗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
结论对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采用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痉挛、腹痛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页数】2页(P54-55)【作者】曹大【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急诊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2【相关文献】1.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急诊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2.急诊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应用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的效果观察3.间苯三酚注射液与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急诊老年痉挛性腹痛的临床效果对比4.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急诊老年痉挛性腹痛的临床效果分析5.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急诊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的临床效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