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第一讲.
- 格式:ppt
- 大小:10.36 MB
- 文档页数:115
《批判性思维⼗讲》札记(上)(董毓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年5⽉版)。
第⼀讲,批判性思维:必要性和本质。
第⼀讲,批判性思维:必要性和本质作者的提⽰,要掌握的是:“三⼤必要性”“⼀般理解”“运⽤时的三组问题判断”等。
但我觉得,更有意思的是对于“批判性思维”内涵和外延的理解。
本书作者的界定是:“理性的探究和实证的过程”,是由“理智品质和⾼阶思维能⼒”构成的。
作者进⼀步指出的是“它其实是‘德育’和‘智育’的结合”。
这个概括有点新意。
⾄于“批判性思维的本质”,作者概括为“始于反思⾃我的开放理性”;“批判性思维的品德”,作者强调“求真求理”的“习性”;“批判性思维的技能”,则是⼀问题为中⼼的“六步12项”。
还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批判性思维不是什么”的讨论,作者提出的“批判性思维的起点不是否定,⽽是质疑”、“批判性思维是关键再与过程不在于结论”、“批判性思维不等于不听别⼈意见”、“批判性思维也已符合逻辑基本规律为基础”等的命题,值得关注。
⾄于“快速运⽤批判性思维的三⼤启动问题”——“这是什么问题”、“有真的理由吗”、“还有别的说法吧”——倒是有⼀点“可操作性”呢。
第⼆讲,批判性思维进程:探究和实证第⼆讲,批判性思维进程:探究和实证。
作者的提⽰告知,讨论三个问题:其⼀,特征与实现;其⼆,基本要素;其三,起点的判断。
1、作者告诉我们:“批判性思维基础:理性、理由和真理”,这⾥,“真理”是⽬的,“理由”是依据,“理性”是基础。
作者⽤“真理”=“论证了的真的信念”作为定义,⾃然就引出“凭什么”,即“理由”,作者指出⾄少有五种“理由”:客观的、具体的(基于语境)、全⾯的(事实与价值)、发展的(针对不同情况开放)、谨慎的(结论与理由相配)。
作者指出,“理由”是由对错好坏之分的,所以,需要有“理性”作为基础,“理性”⼜可以分为“认知理性”和“⼯具理性”,前者强调“符合客观事实”,后者强调“最好的⽅式实现⽬的”。
由此,作者给出了“批判性思维的核⼼精神”:求真、公正、反思、开放。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是一门培养和提高学生理性思维、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通识教育课程。
作为师范专业的的一门重要的跨学科专业融合课,其主要任务是普及逻辑学基本常识,培养学生独立的、批判性思维素养,课程重点和主要任务在于提高学生的思维素养。
二、课程目标通过系统学习与训练使学生了解逻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问题解决技能、创造力和创新技能以及交流、合作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简明扼要的表达观点,构建、识别以及评价论证等。
具体目标如下:1.培养和提升全球化时代的思维技能。
本课程先系统介绍逻辑学基本概念与理论,然后探讨批判性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素质。
增强学生热爱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学生加强教师师德和业务修养的自觉性,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2.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思维科学的工具性,增强大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素质。
将传授知识与求真务实结合起来。
增加学生科学、理性和怀疑与批判精神。
3.要求学生掌握构建与评价论证的基本要求,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技能,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探讨批批判性思维与沟通。
同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充分融入教育情怀元素,体现爱国爱家的大爱精神,在课堂教学中传递主旋律,在青年学生中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
三、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注:毕业要求为1.师德规范 2.教育情怀3.学科素养 4.教学能力 5.班级管理 6.综合育人7.学会反思8.沟通合作四、课程学时分配建议课程学时分配五、课程内容及要求六、教学方法本门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强,学生必须掌握思维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结合课程现状和特征,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课堂上给出问题,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批判性思维(整理资料)第⼀章理性的声⾳:批判性思维第⼀节什么是批判性思维⼀、恰当的提问与合理的论证批判性思维与世界观的关系批判性思维就是发展和完善⼈们的世界观并把它⾼质量地应⽤在⽣活各个⽅⾯的思维能⼒。
⼆、清晰性:澄清思维混乱1、思考问题要有层次——经验层⾯追根溯源层⾯逻辑层⾯2、思考问题要有条理3、清楚、准确地使⽤概念和语⾔三、相关性:摆脱感情纠1、围绕⼿中的问题进⾏思考2、在思考问题时诉诸逻辑推理⽽不是情感⼼理四、⼀致性:避免⾃相⽭盾1、不⼀致的信念会导致⼈们做出错误的决定2、⾃相⽭盾是最尖锐的不⼀致五、正当性:消除不可靠的信念1、使⽤真实可信的理由为信念做出担保2、为信念担保的理由是强有⼒的六、预见性:拒绝盲⽬⾏动1、预见性意味着信念的实⽤性如果你拥有的信念能帮助你对周围的世界做出较好的解释和理解,⽽且能够对周围世界所发⽣的事件做出较好的预测和控制,那么你的信念就是⾮常实⽤的。
2、预见性意味着⾏动的主动性了解事物的原因不只是为了满⾜好奇⼼和消除恐惧感,⽽是要引导我们的⾏动,知道要做些什么、什么时候去做以及如何去做,并为我们做决定提供依据。
第⼆节发展批判性思维能⼒⼀、正确的态度思考态度是⼀种思维倾向,它引导我们向着好的思考者的⽅向不断努⼒。
⼆、原则性知识批判性准则:1、评估论证中所提出的问题是否恰当的准则;2、评估论证中所给出的理由是否正当的准则;3、评估论证中所做出的推理是否强有⼒的准则三、勤奋的实践1、思维能⼒的训练必须注重实践。
2、注重严谨缜密的思考态度;清晰性、相关性、⼀致性、正当性和预见性的思维品质等批判性思维基本功的训练。
3、训练过程中重视养成批判性思维习惯。
⽬标:打破规性思考的条条框框,因为思维的⼀系列规性准则是限制思维创新的枷锁。
第三节批判性思维课程的设计⼀、批判性思维课程的设计风格⼆、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意义1、具有清楚地思维、谈吐、写作的能⼒。
2、具有批判性和系统性推理的能⼒。
逻辑和批判性思维(一)已完成 1逻辑推理是一种() A、感性分析 B、理性分析 C、实验分析 D、个案分析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在生活中,人们常常将逻辑与智慧联系起来考虑。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3聪明和智慧是等同的,聪明的人一定是有智慧的。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4国际OM比赛的OM指的是“逻辑奥林匹克”。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5目前国内的思维能力考试是()。
A、LSAT B、GMAT C、GRE D、GCT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6下列选项中,属于杨武金老师译著作品的是()。
A、《墨经逻辑研究》B、《逻辑和批判性思维》C、《逻辑的力量》D、《逻辑学基础》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7对中国大学生而言,目前最现实的一种能力的考察考试是A、MBA B、MPA C、MPCCD、国家公务员考试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8逻辑学方面的知识是中国国家公务员考试考查的能力之一。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9目前思维能力的考试,在国际上主要有哪些? A、GMAT ,LAST ,GCT B、GRE , MPCC ,GCT C、GRE , GMAT ,LSAT D、MBA , GMAT ,GCT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0要进行推理,首先要进行什么?A、因果分析B、假设C、逻辑演绎 D、做出判断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1生活中的逻辑包括侦探中的逻辑推理,谈判辩论中的逻辑斗智,文章写作中的逻辑艺术等等。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12杨武金老师凭借()获得了第五届金岳霖学术奖。
A、《墨经逻辑研究》 B、《逻辑和批判性思维》 C、《辩证法的逻辑基础》 D、《逻辑学基础》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3下面哪一部逻辑学著作出版时间最早?()A、《辩证法的逻辑基础》 B、《墨经逻辑研究》 C、《逻辑和批判性思维》 D、《逻辑学基础》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4MPCC是()的思维能力考试之一。
批判性思维课程基地第6期—批判性思维课1.1辨谬·掌握逻辑基本规律新课程、新高考对高中生思维提出很高要求。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勤于反思等要求,《中国高考报告》(2019)指出:“准确把握了批判性思维的核心主张,也就准确把握了新高考综合改革的基本方向。
”批判性思维不仅有益于学习和考试,它还是纠正盲从或封闭的良方,是求真的利器和创新的基础,是独立判断和科学决策的前提,是每一个现代公民应该掌握的技能。
中华中学2013年开始批判性思维教育探索;2016年申报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017年首开校本必修课并探索与各科教学融合,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9年成功申报全省首家批判性思维课程基地并正式出版教程《给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书》。
从这一期开始,课程基地推出线上课程,每一期课程的最后链接了测试题,请同学们按照提示和要求答题。
同时也欢迎其他读者参与。
课程内容懂一点逻辑批判性思维基础迈向卓越理性1 辨谬 4 锁定论点和论题7 合理质疑2 推理 5 考察论据和推理8 探究因果3 论证 6 挖掘前提和假设9 寻求最优1.1辨谬·掌握逻辑基本规律批判性思维的一项基本任务就是洞穿和反击谬误,这里所说的谬误,是指有缺陷的论证,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具有迷惑性的逻辑错误。
辨析逻辑错误,最好先掌握逻辑的基本规律。
女孩对男孩说:“我说一句关于你的话,如果对了,你告诉我这道题的答案,可以吗?”男孩想:好吧。
反正不管她说什么,我都说是错的。
但是女孩说完这句话后,男孩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拒绝的方法,只好告知这道题的答案。
你能猜到女孩说了什么,并从逻辑上分析原因吗?女孩的话很简单:你不会把答案告诉我。
为什么男孩听到这话就给答案呢?试着推理一下:男孩要么说出答案,要么不说。
如果不说,则女孩说的就是事实,那么按约定,男孩就得说出答案。
也就是说,不说出答案会导致矛盾。
男孩说出答案会不会推出矛盾呢?不会。
批判性思维讲稿推荐理由:尼采说:“世上本无教育者,作为一位思考者,只应该说是自我教育。
”。
作为一位思考者,批判性思维显得尤其重要,是高中生在写作时急需补上的!讲者介绍:谷振诣,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
1987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硕士。
主要从事逻辑学、批判性思维和思维方法论的教学与研究。
代表论著有:《形式逻辑与数理逻辑比较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7),《论证与分析——逻辑的应用》(人民出版社, 2000)。
于 2000 年 12 月获“北京高校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B组文科一等奖,在 2000 年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中被评为经济技术创新标兵。
现应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室之邀,为北京大学本科生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
提要:批判性思维是面对相信什么和做什么的决断而进行的言之有据的反省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自我指导、自我规范、自我检测和自我校正的思维方式。
批判性思维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门训练人们如何成为好思考者的教导性和技艺性的学问。
好的批判性思考者应当具有批判精神和理性美德,具有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技能。
本课程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共三讲:第一讲理性的声音:批判性思维;第二讲批判精神与理性美德;第三讲思维品质与思维技能;这部分的目的是使学生准确理解批判性思维的概念,掌握批判性思维的两大原则:宽容原则和中立原则,以及成为好的批判性思考者所应具有的理性态度和批判精神、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以及理解和评估论证的思维技能。
第二部分共六讲:第四讲批判性阅读的方法与实践;第五讲理由与原因;第六讲前提与假设;第七讲含糊、虚假和关联性谬误;第八讲转移论题和弱归纳的谬误;第九讲批判性写作的方法与实践。
讲稿内容:北大是同学们昨天的希望,今天同学们如愿以偿,来到了北大,是否已经有了新的奋斗目标?无论你明天的目标如何,您今天就如同全国最优秀的运动员走进国家队一样,是一名需要玩出点名堂的职业学习者。
尼采说:“世上本无教育者,作为一位思考者,只应该说是自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