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地貌复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专项训练综合题1、图示为某地貌景观及其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地貌景观图中M、Q所对应的地质构造分别是M 、Q 。
(2)地质构造图中甲、乙两处,可能找到石油的是、有利于地下水储存的是,利于修建工程隧道的是。
(3)简述景观图中M处谷地的形成原因。
答案:(1)背斜;断层(2)甲;乙;甲(3)M处为背斜谷,是由于背斜顶部受到张力作用,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
解析:(1)根据岩层在垂直方向上的弯曲变化情况可看出,M处的岩层向上凸起为背斜构造;Q处岩层发生断裂,并存在明显位移,为断层构造。
(2)从地质构造上看,背斜储油、向斜储水。
甲处为背斜,乙处为向斜。
背斜内部地质构造稳定,适合开凿隧道。
(3)从地质构造上看,M处为背斜。
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抗侵蚀能力较弱,在外力侵蚀作用下,顶部疏松的物质被侵蚀,形成谷地。
【小提示】背斜成山——岩层受水平挤压力作用,向上隆起为背斜,形成山地;(内力作用)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被侵蚀,形成谷地。
(外力作用)向斜成谷——岩层受水平挤压力作用,向下凹陷为向斜,形成谷地;(内力作用)向斜成山——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地。
(外力作用)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密西西比河年均输沙量4.95亿吨,在河口处堆积成面积达2.6万平方千米的巨大鸟足状三角洲,且以平均每年96米的速度继续向墨西哥湾延伸。
M市是仅次于纽约的美国第二大港口城市,但时常面临地面沉降问题,且该市在飓风来临时,时常遭遇洪水威胁,当飓风眼位于M市东侧时尤其严重。
下图为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示意图。
(1)从河口地区的流水作用角度简述鸟足状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2)推测M市时常面临地面沉降问题的自然原因。
(3)评价M市筑港的自然条件。
(4)分析飓风眼位于M市东侧时,M市洪水危害尤其严重的原因。
答案:(1)河口地区地势平坦,海水侵蚀作用弱,河流分岔入海;各岔流的泥沙堆积量超过波浪的侵蚀量,泥沙沿各岔道堆积延伸形成长条形大沙咀伸入海中,使三角洲外形呈鸟足状;由于岔道稳定,两侧常发育天然堤,天然堤起着约束水流作用,使岔流能继续向海伸延;岔道天然岸堤被洪水冲垮,又产生新的岔流(2)位于河口,地势低洼;多沼泽分布,地层松软(3)有利条件:位于亚热带气候区,受墨西哥湾暖流影响,且位于海湾内,风浪小不利条件:泥沙淤积严重,水域浅(4)M市位于北半球,根据地转偏向力,飓风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当飓风眼位于M市东侧时,飓风把该市北侧湖区的水吹向南边的海岸,受海岸阻挡,水位抬升,导致洪水灾害严重。
构造地貌1、名词解释构造地貌由岩石圈构造运动造成的地表形态。
断层崖由断层错动直接形成的陡崖,它不一定就是断层面,断层崖的高度基本代表了断层垂直错动的距离。
火山地貌由地壳内部岩浆喷出堆积成的山体形态.主要表现在火山口和火山锥的特点上断层三角面外力对断层崖的破坏过程的早期,一些横切断层崖的河流将原始断层崖分割成一系列三角形的断层崖,其中每一个三角形的断层崖称为断层三角面倒置地形地形倒置是(lnversion of relief)地表起伏与地质构造起伏相反的现象,也称逆地形。
在褶皱构造运动中形成的背斜山,背斜顶部由于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或出露了软弱岩层,经长期侵蚀逐渐变低而成为谷地;相反地,向斜的底部岩石相对较硬,抗蚀力强,最后会高于背斜的轴部而成为向斜山.地形倒置是软硬地层相同的褶皱构造地区常见的构造地貌现象。
褶断山断块山:是由于地球板块的张裂,褶皱山:是由于地球板块的挤压形成的单面山单面山一般形成于岩层倾斜不大的单斜地层地区,一般较缓,它与岩层的倾斜方向一致,称为构造坡.另一坡较陡,与岩层的构造面不一致,称为剥蚀坡。
大洋中脊分布在大洋中心部位,是地球上最大的海底山系。
由一系列与脊轴平行的岭谷组成,其形成是地幔上涌造成的海底扩张,洋脊是最新的海底.顺地形年青的褶皱山区,褶曲构造主要形成背斜山和向斜谷,这种构造与地貌现象一致的地貌称为顺地貌。
逆地貌在构造稳定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背斜轴部由于挤压强烈,发育较多裂隙,加之外力剥蚀形成谷地,称为背斜谷。
向斜中心部分相反,外力剥蚀较弱反而成为山地,称为向斜山.这种与地质构造现象不一致,并且呈相反状态的地貌现象称为倒置地貌2、倒置地貌是怎样形成的?在构造稳定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背斜轴部由于挤压强烈,发育较多裂隙,加之外力剥蚀形成谷地,称为背斜谷。
向斜中心部分相反,外力剥蚀较弱反而成为山地,称为向斜山。
这种与地质构造现象不一致,并且呈相反状态的地貌现象称为倒置地貌。
高一地理第四章《地貌》测试卷(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一、单选题(共 50 分)下图示意我国雅鲁藏布江流域人口分布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 )A .空间分布比较均匀C .大多分布在距河 7—10km 范围内B .空间分布总体稠密D .距河 2km 内人口最多2.影响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①水能资源分布②矿产资源分布③地形地势状况④取水便利程度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某地区有一片屹立在坚实的土层之上、 仿佛沙雕一样的巨大的蘑菇群岩层, 被当地人称为“蘑菇沙漠”。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形成“蘑菇沙漠”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 .风力侵蚀B .流水沉积C .岩层挤压D .火山喷发 4.“蘑菇沙漠”最可能分布的地区是( )A .湿润地区B .半湿润地区C .平原地区D .荒漠地区 5.下图为某地区等坡度线 (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图, 图中数字代表坡度 (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某次滑坡之后在甲河段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堰塞湖,堰塞体高出水面 20 多米。
在未形成堰塞湖前,图中河流流速最快的河段是( )A .甲B .乙C .丙D .丁读下图四幅等高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下图中的数字表示地形的部分, 下列选项中, 地形部分名称排列与图序相符的是( )A .①山峰②山谷③山脊④盆地C .①鞍部②山谷③盆地④山峰B .①山峰②山脊③鞍部④山谷D .①盆地②山脊③鞍部④山峰7.下图四幅地图中的虚线部分,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坡度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甲、乙、丙、丁四地中,等高线最密集的是( )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 9.图示区域( )A .P 地为阳坡,光照条件较好B .甲处河流流速比丁处快C .Q 地为阴坡,光照条件较差D .丙处河流流速比乙处快10.根据上图( )A .可以确定河流由东北流向西南 C .可以确定河流由西北流向东南B .可以确定河流由西南流向东北 D .无法确定河流的流向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1.该版面图案景观是( )A .九寨沟风光B .桂林山水C .鼎湖山保护区D .长白山天池 12.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A .冰蚀作用B .流水侵蚀作用C .风力侵蚀作用D .海浪侵蚀作用 13.该景观地貌属于( )A .雅丹地貌B .丹霞地貌C .冰蚀地貌D .喀斯特地貌潜水是指埋藏在地面下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 将潜水位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称作等潜水位线,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及等潜水位线分布图(单位:米)。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带答案必须掌握的典型题综合题1、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和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反映的内力作用表现形式主要有、。
(2)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循环,乙处地形的形成体现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下图中能反映该区域某城市道路硬化后的气温和流量曲线的分别是和。
(3)图中洋流的流向是,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是。
(4)该地区从A地到B地植被景观的变化主要体现了地域分异规律,造成这种分异的原因主要是。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大连某高中研学小组到“枫叶之都—辽宁本溪”开展地理实践考察,研学小组在考察前利用网络了解本溪属温带季风气候。
在实地考察后小组成员共同绘制了研学考察图。
(1)图中太子河属于水循环环节中的环节。
(2)馆藏的中华龙鸟化石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带羽毛的恐龙化石,其生存的地质年代是代。
(3)本溪水洞地下有许多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地貌。
(4)每当秋季,关门山便成了层林尽染的七彩世界。
图中枫树所属森林植被类型名称为。
(5)图中枫树残叶可为土壤提供,并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腐殖质。
3、某中学学生利用暑假到我国各地进行研学旅行,考察各地地貌景观的差异是研学的重点之一。
图1是四位同学拍摄的照片,图2为我国疆域示意图。
(1)甲同学考察归来呈现的地貌景观照片①,该景观的特点是________,该照片最可能是在图2中________地(填字母)拍摄的。
(2)乙同学考察“魔鬼城”,突遇沙尘暴,“魔鬼城”瞬间变成了“硝姻弥漫”的战场,阵阵妖风呼啸而来,地面上飞沙走石,空中沙尘蔽日,成群结队的沙砾横着“扫射”过来,感觉是就像中了“埋伏”,而敌人的火力是一排排“喷砂枪”,打得我们几乎睁不开眼……你认为乙同学拍摄的照片最可能是________图(填序号),“魔鬼城”、沙尘暴的形成体现的外力作用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考察归来呈现的地貌景观照片③,该照片最可能是在图2中______地(填字母)拍摄的,该景观为________地貌,其主要是由流水作用形成的,该地貌对地表土壤产生的影响为________、________。
第四章地貌复习题(5篇范文)第一篇:第四章地貌复习题第四章复习思考题(一)1、概念流水地貌、坡积裙、洪积扇、泥石流、河流侵蚀、下蚀、侧蚀、溯源侵蚀、河流的搬运作用、河流均衡剖面、河漫滩、阶地、河床纵剖面、三角洲、河流袭夺。
2、分析地形、气候、地表组成物质和植被对坡面径流作用强度的影响。
3、坡面径流作用分带及其形成的地貌。
4、按照侵蚀沟谷纵横剖面形态特征和演变过程,沟谷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它们的形态有何差异?5、洪积扇的形成、沉积分带和洪积扇的变形。
6、分析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7、河流侵蚀和搬运有哪些主要方式?8、分析河流侵蚀、搬运、沉积与流水速度的关系。
9、分析侵蚀基准面变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
10、弯道型河床的平面形态与发展变化。
11、分析河漫滩的形成和沉积结构。
12、分析阶地的形成原因。
13、根据阶地的结构和形成作用性质,阶地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并绘图表示之。
14、不同成因的阶地其形态有何特色?15、如何对河口区进行分段?各段的特点如何?16、分析三角洲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
17、根据河口水流、波浪和潮汐作用的相对强度,可将三角洲分为哪些类型?18、试述河流袭夺的原因及河流袭夺后形成的独特地形。
第二篇:我国地貌我国地貌、地形多样,类型齐全,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戈壁、沙漠、洞穴无不典型壮观。
地形分布的规律是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自西而东,逐级下降。
平原少,山地多,陆地高差悬殊。
山地和高原多集中于西部地区。
中国和尼泊尔接界处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6.27米,是世界最高峰。
第三篇:地貌长江三峡三峡工程对长江流域的地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第一:河流作用方式的变化一般来说,河流上游多以侵蚀为主,下流则以堆积作用为主,但由于长江三峡堤坝的阻拦,上游处变为泥土泥沙的堆积,而在下游,由于水势的骤然加剧,加上江面变宽,波浪的侵蚀作用加强。
另外,由于长江三峡工程的蓄水,加剧了长江入海泥沙的减少,然而,入海泥沙减少是长江三角洲从淤积转为侵蚀的又一主要原因。
地理地貌复习题一、选择题1. 地壳是由下列几个层次组成的:()A. 物质地壳、岩石地壳、地球地壳B. 化学地壳、生物地壳、岩石地壳C. 异质地壳、均质地壳、板块地壳D.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2. 以下哪个地壳层次具有最大的厚度?()A. 物质地壳B. 岩石地壳C. 地球地壳D. 湾曲地壳3. 下列哪个地球地壳部分的厚度最厚?()A. 大陆地壳B. 洋壳C. 内核D. 外核4. 以下哪个地壳层次的成分最为复杂?()A. 物质地壳B. 岩石地壳C. 地球地壳D. 湾曲地壳5. 地球的主要地壳成分是:()A. 氧、硅B. 铁、镁C. 铁、氧D. 硅、钙6. 地球表层的大陆地壳主要由以下哪几种岩石组成?()A. 花岗岩、火山岩B. 石灰岩、页岩C. 玄武岩、磷灰石D. 砾岩、砂岩7. 地球地壳的范围主要在以下哪几个圈层之间?()A. 石圈与水圈之间B. 大气圈与水圈之间C. 石圈与大气圈之间D. 石圈、大气圈与水圈交界处8. 地球表面最薄的地壳层次是:()A. 内核B. 物质地壳C. 岩石地壳D. 地球地壳9. 下列哪个地壳层次的厚度最大?()A. 物质地壳B. 岩石地壳C. 地球地壳D. 湾曲地壳10. 大陆地壳的厚度约为:()A. 40公里B. 70公里C. 90公里D. 110公里二、简答题1. 解释物质地壳、岩石地壳和地球地壳的概念,并分别给出其厚度范围。
2. 什么是地壳的湾曲现象?它对地壳厚度的变化有什么影响?3. 解释一下地壳的重要性。
4. 地球地壳与其他地球圈层的关系是什么?5. 简述大陆地壳和洋壳的区别。
三、论述题请通过对地壳的概念、成分和特征的阐述,以及对地壳重要性的探讨,论述地壳对地球发展和生物生存的重要作用。
(文章正文略)根据题目要求,本文主要按照题目的格式进行写作。
文章以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三个部分展开,内容有条理地对地理地貌的复习题进行解答。
在排版上,采用适当的分段和缩进,使文章整洁美观。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综合题专题训练 (47)一、综合题(本大题共28小题,共560.0分)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七百弄乡位于广西西北,处于云贵高原的边缘和斜坡地带,拥有世界上发育最典型、分布密度最大的峰丛洼地。
峰丛是基座相连的成片山峰,山峰环绕着洼地。
七百弄峰丛洼地与路南石林、桂林峰林并称为中国的三大典型岩溶地貌(或称喀斯特地貌),七百弄是其中知名度最低的一个,几乎无人知晓。
七百弄人的饮水,是依靠水柜解决的。
水柜,就是收集雨水的蓄水池,当地人称“水柜”,可能含有“珍贵”的意思。
图1 和图2分别是七百弄地理位置图和峰丛洼地地貌景观图。
材料二七百弄乡是广西贫困山区的代表,这里山高洼深,石多土少,生态环境脆弱,交通非常不便。
上级政府在开展精准脱贫调研时,得知当地的鸡自小生态放养,肌肉结实,肉质细嫩,历来是当地的菜肴佳品后,决定将七百弄鸡养殖作为当地精准脱贫的一大主导产业。
(1)简析水柜形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2)分析七百弄峰丛洼地知名度低的原因。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陕西渭河平原又称关中平原,其农业主要发展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和棉花、苹果、核桃等经济作物。
“秋淋”(连续4天出现降雨,且降雨量达到20mm及以上)是关中平原人们对秋雨的习惯叫法,该地秋雨期一般自8月中旬后开始,最晚可持续到10月上旬。
特别是关中平原南部地区“秋淋”具有雨量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而关中平原北部以干旱严重闻名,其东西狭长,南北狭窄,像一条带子缠绕在关中北部,被称为“旱腰带”。
下图为关中平原位置和该地农业结构调整示意图。
(1)“旱腰带”所在的黄土高原主要是受作用影响而成,分析“旱腰带”地区地表水缺乏的主要自然原因。
(2)关中平原南部地区“秋淋”雨量大的原因是、 ,分析农业结构调整对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秘鲁东南的圣母河(如下图)流域森林茂密,雨量丰沛,但季节分配不均,68月为旱季,12月次年3月为雨量特别大的雨季。
一、填空题(每空1分)1.地貌形态的基本要素有地形面、地形线、地形点2.荒漠的类型有岩漠、砾漠、沙漠、泥漠、盐漠。
3.河床水流质点的运动方式有悬移、跃移和推移。
4.窝穴、终碛垅、沙坝和峰丛分别属于风成、冰水堆积、海岸堆积地貌和溶岩地貌。
5.早、中、晚更新世和全新世的代号分别是Qp1、Qp2、Qp3、Qh6.Qal、Qgl、Qel和Qpl,分别代表第四纪冲积物、第四纪冰川堆积物、第四纪残积物和早更新世。
7.人类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
8.河流阶地按结构可分为侵蚀阶地、基座阶地和堆积阶地三种类型。
9.海岸带的三分,分别是:浅海、半深海和深海。
10.从结构组成特征看,多年冻土包括两部分,上部为活动层,下部为永冻层。
11.由粒雪转变成冰川冰的成冰过程因环境的不同有两种类型:冷型成冰作用和暖型成冰作用。
12.任何地貌都是内动力和外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13.新构造运动的标志有地质构造标志、地貌标志、沉积物标志、地震标志、火山标志、水文标志和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异常标志。
14.Qp3、E、Qh和N2分别是晚更新世、古近纪、全新世和上新世的代号。
15.气候变化的标志主要包括生物学标志、岩石学标志、地貌学标志、地球化学标志、和矿物学标志等。
16.岩溶发育的四个基本条件是岩性、地下水性质、构造和气候.17.在黄土地层划分上,S14是马兰黄土与离石黄土的分界线,S1是离石黄土与午城黄土的分界线。
18.地质历史上曾出现过Z、C—P、Q三次全球性冰川作用。
(震旦纪Z,石炭纪C,二叠纪P,第四纪Q) 19.河流中泥沙的起动流速大小与泥沙的粒径成正比。
20雪线是常年积雪区的下界,在雪线处固体降水的降雪量等于消融量。
副热带高压带地区的雪线高度比赤道地区高,说明气候对雪线高度有重要影响。
22.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主要差异表现为在结构上洋壳缺少硅铝层,在厚度上洋壳比陆壳薄。
23.沙丘移动的速度与沙丘的高度成反比,与沙丘间的距离成正比。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综合题专题训练 (21)一、综合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0分)1.读中国局部区域图及相关材料。
完成问题。
(1)A省气候类型是_________,气候特征为夏季_____,冬季____。
A省多发的寒潮与B地夏季的暴雨多与_______天气系统有关。
(2)材料中水电站的运行利用的是水循环中的___________环节。
人类对水循环环节的不合理利用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如B处附近的大量泥沙进入河流后,在C段河流形成举世闻名的__________ ,影响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塑造D、E处图示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依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渭河谷地的谷地边缘部分地区有山谷风环流,夜晚谷地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___,吹_______(填山或谷)风。
2.某旅行社为吸引人们出游于春节期间,制作了几幅简易宣传画。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正确搭配各图示景观的大致分布地区。
a.长江三峡________b.楼兰古城________ c.天山一号冰川_______(2)请指出下列四个字母表示的地貌景观的成因涉及到的地质作用。
【涉及到的作用力及其表现形式要写完整】A________;C________;(3)图示六种地貌形成的能量都主要来自于______________。
3.“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给古老的丝绸之路带来了新的外延与内涵,给中国以及寻求发展的沿途各国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未来。
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H海的面积变化趋势及原因。
(2)简述甲荒漠和乙荒漠形成原因的差异。
(3)从地质作用的角度简述尼罗河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4.读下图回答问题:(1)从地貌上看,①处是_______,它是由于_______作用形成的,它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在乙图A、B、C三地中它可能在____处形成。
(2)简述乙图中A、C处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及河谷特征。
第四章《地貌》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雅丹"源于维吾尔语,意指具有陡壁的小山。
在地质学上,雅丹地貌专指经长期外力作用形成的一系列平行的垄脊和沟槽构成的景观。
读雅丹地貌景观图,塑造雅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 B.风力堆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堆积2018年7月2日,我国贵州梵净山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梵净山主要由变质岩组成,最高峰海拔2572米。
下面左图为梵净山典型景观图,右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2.梵净山主要岩石类型及成因与右图对应正确的是()A.甲-①B.乙-②C.丙-④D.丁-⑤3.图中“怪石”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流水沉积B.流水侵蚀C.冰川侵蚀D.风力侵蚀河中垂钓,钓点是关键,钓点宜选在饵料丰富且易于观察浮漂之地。
某次中雨过后,我国江南某地的小李来到图示河段垂钓。
此时,他发现河水已漫过人工堤坝,河中沙洲仍出露水面。
据此完成问题。
4.有关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堤坝修建后沙洲发育速度变慢 B.河中沙洲主要受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C.堤坝上游河段南侧河水较北侧深 D.河流冬季有结冰期,但结冰期较短5.本次垂钓,钓钩最适宜投放于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6.读下图回答下题。
右图所示地貌名称为( )A.三角洲B.峡谷C.冲积扇D.沙丘7.河流在弯曲处的流水作用是A.凹岸、凸岸均为侵蚀B.凸岸侵蚀、凹岸堆积C.凹岸侵蚀、凸岸堆积D.凹岸、凸岸均匀堆积在新疆罗布泊西北楼兰的一些干涸的湖底考察往往见到外观如同古城堡的砂岩地貌景观,俗称“魔鬼城”。
完成下面小题。
8.“魔鬼城”其岩石按成因属于A.岩浆岩B.变质岩C.沉积岩D.花岗岩9.“魔鬼城”景观形成过程的主导外力作用是A.风力沉积—风力侵蚀B.风力沉积—流水侵蚀C.流水沉积—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风力侵蚀10.下图示意恒河下游某江心沙洲地形及气候状况。
一年中该江心沙洲面积变化巨大,当地农户在江心沙洲上种植农作物的面积受此变化影响。
第四章地貌一、选择题(共15道)读下图,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单位:米)。
据此回答1—2题。
1.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2.该类地貌在我国广泛分布的地区可能是( )A.东北地区B.东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图甲为“古代《西域水道记卷二》中的罗布泊位置示意图”,图乙为“雅丹地貌景观图”。
读图,回答下题。
甲乙3.依据图乙判断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 )①干旱地区②湿润地区③沿海地区④内陆地区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4.“新速度、新经济、新时代”我国高速铁路建设是世界最完善、运行里程最长的。
在高铁建设中,需要克服多溶洞、多暗河等不利地质条件的地貌类型区是( ) A.海岸地貌B.河流地貌C.喀斯特地貌D.风沙地貌5.今年寒假陆老师在地中海岛国马耳他旅游期间,拍摄了该国典型的地貌景观照片。
该景观呈现的地貌类型属于( )A.海岸地貌B.风蚀地貌C.河流地貌D.喀斯特地貌6.关于河流堆积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山前B.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上游C.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中游D.河谷发育于河流上游下图是“我国北方某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200米,据此完成7—9题。
7.该地地形特征是( )A.以平原为主B.以盆地为主C.地势西北高,东南低D.地势中部高,向南向北逐渐降低8.图中海拔最高接近( )A.800米B.1 100米C.1 400米D.700米9.图中甲、乙、丙、丁四个桃园,春天桃花最先盛开的是( )A.甲B.乙C.丙D.丁10.读某地景观示意图(左图)及其等高线地形图(右图),回答该景观示意图绘制者应位于右图中的( )A.a点B.b点C.c点D.d点11.有关地貌观察的顺序说法正确的是( )A.选择视野狭窄处便于精确观察B.从微观到宏观,从点到面C.观察和描述从大的地貌逐渐到小的地貌D.先描述植被、土壤,再描述地貌12.描述地貌的内容主要有( )①高度②坡度③坡向④形状⑤植被⑥土壤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C.①③④⑥D.③④⑤⑥二、综合题13.读图完成以下题目。
第一章:绪论1、简述地貌内外营力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2、简述地貌学的三个发展阶段及其特点3、简述戴维斯(W.M.Davis)地理循环理论的要点。
第二章构造地貌1、从板块运动理论简述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2、简述大陆边缘构造地貌的主要类型、特点及空间分布3、陆地构造地貌的主要类型及形态特点第三章:风化作用与坡地重力地貌1、风化作用的类型2、风化壳的地理分布规律3、以重庆某个滑坡为例,阐述滑坡的形成条件、诱发因子及防治措施第四章流水地貌1、简述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造貌作用2、简述河漫滩的二元结构3、简述河流阶地的类型、成因从形态上,河流三角洲的类型5、从地貌学的角度,阐述“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理由第五章:岩溶地貌1、简析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利弊2、地表与地下(含洞穴)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类型及简单成因3、喀斯特水的运动与喀斯特洞穴分布的关系第六章:风成地貌及黄土地貌1、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的主要类型2、简述北京春天易发生沙尘暴的原因及应对策略3、简述黄土的特点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危害及防治对策。
第七章:冰川与冰缘地貌1、简述大陆冰川的类型演化及其造貌作用2、冰蚀地貌的主要类型及分带性3、简述冻土的分布特点(纬度、垂直、非地带性、)4、结合青藏铁路的修建通车,简析冻土地貌的危害及简要防治措施第八章海岸地貌1、我国海岸的类型、主要分布特点及其对港口布局的影响2、生物海岸的形成条件及其分布3、简述保护和开发岛屿(海岛)的重要性第九章:区域地貌调查与制图1、区域地貌调查工作程序2、地貌制图的方法3、地貌区划图的概念。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带答案解题方法技巧综合题1、下图是某地地层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ABC三处地质构造的名称:A 、B 、C(2)从地形类型看,B处是,C处是。
(3)图中岩石按成因属于岩。
(4)图中C处形成山谷的原因是。
(5)图中B,C两种构造中,利于储存石油的是,利于储水的是。
(6)从安全性考虑,A,B,C三处中,最不适合修建大型工程的是。
2、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0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A、B两处河谷的区别,并分析原因。
(2)判断C处典型的流水地貌类型,并分析其成因(3)分析图示地区2009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及对地貌带来的影响。
(4)描述该地区聚落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3、读“我国北方某山区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地处五带中的带,其地势特征。
(2)当地每年白昼最长时南极圈内有现象。
(3)在沿A一E线进行地质考察时,发现岩层的形成年代A、E两处最晚,其次是B、D两处,C处最早,由此判断该处的褶曲类型是,判断理由是。
(4)凉水河干流的大致流向是,请用所学知识解释该处地质构造与凉水河之间的成因关系。
(5)图中虚线是当地规划在三个村庄之间修建公路的设计路线,请比较乙村→甲村、乙村→丙村两条线路的不同特点,原因是。
4、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东西向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②④处河段属于同一条河流,且②④处河段均为南北流向。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指出①与③的地貌类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说明甲、乙岩浆体形成时间的早晚,并说明理由。
(3)推断河流是如何从②河段流向④河段的。
5、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白水河的流向为________。
(2)描述甲、乙两村分布的共同特点。
(3)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
(4)某学校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B、C线路攀登龙山和虎山,有人建议将出发地设在A点。
第四章地貌单元练习(含解析)第四章地貌单元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组图1是地中海岛国马耳他海滨“蓝窗”景观,但该景观已于2023年3月8日上午坍塌,图2、图3分别是喀斯特地貌和冰川地貌素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1“蓝窗”坍塌后,残留在海水中的M部分,形成过程为()A.海蚀桥—海蚀穴—海蚀洞—海蚀柱B.海蚀柱—海蚀穴—海蚀洞—海蚀桥C.海蚀洞—海蚀穴—海蚀桥—海蚀柱D.海蚀穴—海蚀洞—海蚀桥—海蚀柱2.图2洞穴和洞穴内微景观钟乳石、石柱的成因分别是()A.流水侵蚀、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流水堆积C.流水侵蚀、流水堆积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3.在沿海地区,冰川消融后,可演变为峡湾的冰川地貌是图3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考察了某地地貌发育特点后所画的素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甲地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A.黄土高原B.准噶尔盆地C.内蒙古高原D.云贵高原5.图中地貌的发育主要是受何种外力影响形成的?()A.冰川侵蚀B.风力侵蚀C.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读某河流域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A.侵蚀、搬运、堆积B.搬运、侵蚀、堆积C.侵蚀、堆积、搬运D.堆积、搬运、侵蚀7.图中c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是()A.瀑布B.冲积扇C.河漫滩平原D.河口三角洲下图为某海岸地区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①地貌为()A.海蚀柱B.海蚀平台C.海蚀崖D.沙堤9.①、②两地貌景观分别属于()A.海蚀地貌、海积地貌B.海积地貌、河流地貌C.风蚀地貌、海积地貌D.河流地貌、海蚀地貌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等高线,湖面海拔460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图示区域的最大高差最可能是()A.320米B.380米C.480米D.550米11.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阳坡的是()A.甲B.乙C.丙D.丁“深洼地”又称峰丛洼地,是喀斯特地区的典型地貌。
第四章地貌目录(一)喀斯特地貌和分布1. 地表喀斯特地貌峰丛、峰林洼地边缘残留的,常常呈锥状耸立孤峰竖立在平原上的孤立的石灰岩山峰残丘地表山峰经长期溶蚀残留的低矮山丘2 . 地下喀斯特地貌地下喀斯特地貌图示地貌特征溶洞从地表经落水洞落下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长期溶蚀后形成的地下洞穴。
长数米到数百千米,常成层分布石钟乳、石幔、石帘溶洞顶部向下发育的岩体,按形态不同可称为石钟乳、石幔或石帘。
图示为从下向上仰视拍摄的石钟乳石笋从溶洞底部向上发育的柱状岩体石柱石钟乳和石笋连接起来形成一体的柱状岩体【点拨】如何判断景观图中的喀斯特地貌类型:(1)看形态特征。
(2)看位置。
【易错点拨】喀斯特地貌区的地表景观均是溶蚀地貌,地下景观均是沉积地貌。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地表景观如溶沟、石芽、峰林、孤峰等为溶蚀地貌,但地下溶洞也是溶蚀地貌。
(一)常见的河流地貌1. 上游——峡谷,2 . 中下游——冲击平原(1)山前平原——冲积扇平原(2)中部平原——河漫滩平原,是冲击平原的主体部分2.河口段——滨海平原、三角洲平原(二)河谷形态河谷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是最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
,【点拨】1. 牛轭湖如何形成的?①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弯曲度越来越大。
②截弯取直:当河流弯曲度特别大时,拐弯处水流不畅,流速减慢,泥沙易淤塞河道,如果水量较大,河流很可能会将弯曲处狭窄的地峡冲开,与对面的河道相连,河流按直线路线流动。
③与主河道分离,形成一段弯曲积水的湖泊。
④形状如牛轭,从而形成了牛轭湖。
2. 河口三角洲地貌、特点和作用如何?①河口三角洲地貌:河流挟带较多的泥沙入海时,因河口变宽,流速变慢,泥沙在河口大量沉积,就形成三角洲地貌。
②三角洲地貌的特点:多分布在河流的入海口和入湖口;形成原因主要是河流搬运的泥沙在河口地区河床变宽,流速减缓,受潮流的顶托作用,搬运能力下降堆积而成的;在形态上多以三角形为主,三角洲地区河道宽阔,分叉较多,河网稠密。
第四单元地貌一、单选题(共9题;共38分)仙安石林位于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七百多米高的仙安岭上,属于罕见的热带喀斯特剑状、针状石林。
读“海南省沿109°E的地形剖面及岩石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1、形成仙安石林形态成针状、剑状的原因是()A.流水溶蚀B.海浪侵蚀C.风力侵蚀D.冰川侵蚀2、图中()A.仙安岭上岩石具有层理构造B.五指山岩石中存在生物化石C.仙安岭上球状风化地貌广布D.五指山上冰川侵蚀地貌广布一个地区的水土流失程度,受该地区流水侵蚀力与土壤抗侵蚀力的共同影响。
近年来,我国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严重。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地形剖面略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③地流水侵蚀力大于②地的主要原因是③地()A.土质疏松B.植被稀少C.地面坡度大D.降水强度大4、图示区域内①地土壤抗侵蚀能力最弱,其主要因素是()A.植被B.地形C.地质D.降水5、乙地水土流失比甲地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乙地()A.土层厚度小B.土壤养分少C.地表水流速快D.地表水流量大下图为某河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的组合,正确的是()A.甲—流速慢—沉积作用B.甲—流速快—侵蚀作用C.乙—流速慢—侵蚀作用D.乙—流速快—沉积作用7、关于甲、乙两地土地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甲—建设防洪堤②甲—大规模建设住宅③乙—适宜建设港口④乙—可以建设采沙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侯马-运城盆地是渭河盆地的东延部分,盆地东延时被中条山分割成北面的侯马一运城盆地和南面的三门盆地,统称汾渭盆地。
侯马盆地居北,有汾河穿越而入黄河;运城盆地坐南,有涑水河注入,但未通黄河,盆地封闭,湖水于中条山前咸化成盐湖。
下图为侯马-运城盆地南北向剖面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与侯马盆地相比,运城盆地()A.沉积物层理结构不明显B.河流下蚀作用更强C.河流挟带的沉积物更少D.沉降作用更加显著9、推测图示地区基岩之上最老的岩层是()A.盆地内砾石层B.盆地内黏土层C.台地粉砂层D.台地古黄土10、侯马盆地内未形成咸水湖,其主要原因是()A.位于断裂带内,湖水下渗严重B.与外流河相通,湖水大量外泄C.湖水蒸发旺盛·湖泊干涸消失D.古黄土层侵蚀,湖泊淤积消失鱼鳞坑是为了减少水土流失,在山坡上挖掘的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者月牙形土坑,它能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第四章复习思考题(一)
1、概念流水地貌、坡积裙、洪积扇、泥石流、河流侵蚀、
下蚀、侧蚀、溯源侵蚀、河流的搬运作用、河流均衡剖面、
河漫滩、阶地、河床纵剖面、三角洲、河流袭夺。
2、分析地形、气候、地表组成物质和植被对坡面径流作用强
度的影响。
3、坡面径流作用分带及其形成的地貌。
4、按照侵蚀沟谷纵横剖面形态特征和演变过程,沟谷可以分
为哪几种类型?它们的形态有何差异?
5、洪积扇的形成、沉积分带和洪积扇的变形。
6、分析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7、河流侵蚀和搬运有哪些主要方式?
8、分析河流侵蚀、搬运、沉积与流水速度的关系。
9、分析侵蚀基准面变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
10、弯道型河床的平面形态与发展变化。
11、分析河漫滩的形成和沉积结构。
12、分析阶地的形成原因。
13、根据阶地的结构和形成作用性质,阶地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并绘图表示之。
14、不同成因的阶地其形态有何特色?
15、如何对河口区进行分段?各段的特点如何?
16、分析三角洲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
17、根据河口水流、波浪和潮汐作用的相对强度,可将三角洲分为哪些类型?
18、试述河流袭夺的原因及河流袭夺后形成的独特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