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苏教版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
- 格式:docx
- 大小:39.10 KB
- 文档页数:8
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轴对称轴对称图形和关于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轴对称的性质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用坐标表示轴对称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三线合一〕一个三角形的两个相等的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等角对等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都等于6 0度;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推论: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是30度,那么他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在三角形中,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
第二章勾股定理、平方根判定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验证勾股定理和平方根定义、性质开平方运算平方根立方根定义、性质开立方运算实数近似数、有效数字一、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定义: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B弦c勾A C(股(勾:直角三角形较短的直角边股:直角三角形较长的直角边弦:斜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下面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勾股数: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叫做勾股数〔注意:假设a,b,c、为勾股数,那么ka,kb,kc同样也是勾股数组。
〕(附:常见勾股数:3,4,5;6,8,10;9,12,15;5,12,13(判断直角三角形: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三角形全等一、全等三角形的定义1、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理解:(1)全等三角形形状与大小完全相等,与位置无关;(2)一个三角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得到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仍然全等;(3)三角形全等不因位置发生变化而改变。
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理解:(1)长边对长边,短边对短边;最大角对最大角,最小角对最小角;(2)对应角的对边为对应边,对应边对的角为对应角。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分别相等。
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四、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1、已知两边:(1)找第三边(SSS);(2)找夹角(SAS);(3)找是否有直角(HL)。
2、已知一边一角:(1)找一角(AAS或ASA);(2)找夹边(SAS)。
3、已知两角:(1)找夹边(ASA);(2)找其它边(AAS)。
第二章轴对称一、轴对称图形相对一个图形的对称而言;轴对称是关于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而言。
二、轴对称的性质1、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三、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2、判定定理: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3、拓展: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四、角的角平分线1、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八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总结上册第一章轴对称图形线段轴轴对角对称称图等腰三角形的形性质轴等腰梯形对轴对称的应用称设计轴对称图案1.什么叫轴对称: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后,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2.什么叫轴对称图形: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局部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3.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区别:①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沿某直线对折能够完全重合,而轴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的两个局部沿某直线对折能完全重合。
②轴对称是反映两个图形的特殊位置、大小关系;轴对称图形是反映一个图形的特性。
联系:①两局部都完全重合,都有对称轴,都有对称点。
②如果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的两旁的局部看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局部图形就成轴对称。
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有:圆、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角、线段、相交的两条直线等。
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l垂直并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也称线段的中垂线〕5.轴对称的性质:A B⑴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⑵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称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6.怎样画轴对称图形:画轴对称图形时,应先确定对称轴,再找出对称点。
1------线段、角的轴对称性l1.线段的轴对称性:M①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有两条;一条是线段所在的直线, 另一条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AB③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结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2.角的轴对称性:A①角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C②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DP③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第七章一元一次不等式1 不等式: 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2 不等式的解: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解的全体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3 不等式的性质: ○1 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4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与解一元一次方程近似。
但是,在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 的数时,必定依照这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正确地运用不等式的性质 2,特别要注意在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5 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步骤: 〔 1〕审:认真审题,分清量、未知量的及其关系,找出题中不等关系,要抓住题设中的要点字“眼〞 ,如“大于〞 、“小于〞、“不小于〞 、“不大于〞等的含义。
( 2〕设:设出合适的未知数。
( 3〕列:依照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
( 4〕解:解出所列不等式的解集。
( 5〕答:写出答案,并检验答案可否吻合题意。
6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由几个含有同一个未知数的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不等式组中所有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局部叫做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求不等式组解集的过程叫解不等式 组。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责问题的步骤: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责问题近似,不相同之处在与列出不等式组,并解出不等式组。
7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当一次函数中的一个变量的值确准时,能够用一元一次方程确定另一个变量的值;当一次函数中的一个变量范围时,能够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确定另一个变量取值的范围。
第八章分式1 分式定义: 一般地,若是 A 、B 表示两个整式,而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代数式A叫做分式,其中A 是分B式的分子, B 是分式的分母。
苏教版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苏教版初二数学学问点三角形学问概念1、三角形:由不在同始终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样子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独特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7、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8、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9、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10、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11、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
12、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掩盖,叫做用多边形掩盖平面。
13、公式与性质:(1)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2)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3)多边形内角和公式: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4)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5)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①从边形的一个顶点动身可以引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个三角形。
②边形共有条对角线。
〔八班级〕上册数学学问点一、在平面内,确定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及有关概念1、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两条相互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其中,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铅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x轴和y轴统称坐标轴。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知识点整理第一章三角形全等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理解:①全等三角形形状与大小完全相等,与位置无关;②一个三角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可以得到它的全等形;③三角形全等不因位置发生变化而改变。
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理解:①长边对长边,短边对短边;最大角对最大角,最小角对最小角;②对应角的对边为对应边,对应边对的角为对应角。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分别相等。
判定:边边边: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SSS”) 边角边: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SAS”)角边角: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ASA”)角角边: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AAS”)斜边.直角边: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HL”) 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1)、已知两边:①找第三边(SSS);②找夹角(SAS);③找是否有直角(HL). 、已知一边一角:①找夹角(AAS);②找夹角(SAS);③找是否有直角(HL). 、已知两边:①找第三边(SSS);②找夹角(SAS);③找是否有直角(HL). 第二章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也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对称轴,两个图形中对应点叫做对称点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成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式对称轴垂直平分线垂直并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轴对称性质:1、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2、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3、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任何对应部分成轴对称4、成轴对称的两条线段平行或所在直线的交点在对称轴上线段的对称性:1、线段是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对称轴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3、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垂直平分线上角的对称性:1、角是轴对称图形,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2、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3、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顶角平分线所在直线是对称轴2、等边对等角3、三线合一等腰三角形判定:1、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等边对等角直角三角形的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等于斜边一半30°角所对的边是斜边的一半等边三角形判定及性质:1、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3、等边三角形每个角都等于60°判定: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都是60°、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等腰梯形性质:1、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过两底中点的直线是对称轴2、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3、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等腰梯形判定:1.、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2、在同一底上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第三章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a²+b²=c²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三边a、b、c满足a²+b²=c²,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勾股数:满足a²+b²=c²的三个正整数a、b、c称为勾股数第四章实数平方根: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也称二次方根如果x²=a,那么x叫做a的平方根平方根的性质:1、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2、0只有一个平方根,是03、负数没有平方根算术平方根: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a的算术平方根0的算术平方根是0开平方: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立方根: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也称三次方根如果x³=a,那么a是x的立方根立方根的性质:1、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2、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3、0的立方根是0开立方: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有效数字:对于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尾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称为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补充:平方根和立方根1、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正数x 就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全等三角形1.1 全等图形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全等图形1.2 全等三角形两个能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当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合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SAS”)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或“AAS”)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边边”或“SSS”)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第二章轴对称图形2.1 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翻折,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也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成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2.2 轴对称的性质垂直并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2.3 设计轴对称图形2.4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2.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线、中线及顶角平分线重合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称“等角对等边”)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或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等于60º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º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过两底中点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第三章 勾股定理3.1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3.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且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3 勾股定理的简单运用第四章 实数4.1 平方根如果()02>=a a x ,那么x 叫做a 的平方根,也称为二次方根。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八年级数学是中学数学的重要阶段,主要内容包括代数、几何、函数等多个知识点。
下面为你详细总结苏教版八年级数学的知识点。
一、代数1.代数中的基本概念- 代数式:由数、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
- 方程:带有等号的代数式。
- 联立方程:两个或多个方程一起求解。
- 恒等式:恒等成立的方程。
-不等式:带有不等号的关系式。
2.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形如ax + b = c的方程。
- 一元一次不等式:形如ax + b < c或ax + b > c的不等式。
3.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二元一次方程组:由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
-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由两个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
4.图表法解方程与不等式- 利用图表法解方程:将方程转化为函数图像与直线的交点求解。
- 利用图表法解不等式:将不等式转化为函数图像与直线的位置关系进行求解。
5.平方根与实数- 平方根:一个数的平方根是使得平方后等于这个数的非负数。
- 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统称。
6.分式与分式方程- 分式:由多项式的比值构成的代数式。
- 分式方程:分式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
二、几何1.平面图形- 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三角形的分类。
- 四边形:四边形的分类和性质。
- 多边形:多边形的分类和性质。
- 圆:圆的定义、圆的性质。
2.面积与体积- 三角形、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 圆的面积计算。
- 三棱柱、四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计算。
3.相似与全等- 相似: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图形。
- 全等: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图形。
- 判断两个三角形相似或全等的条件与方法。
4.三角形的性质- 三角形内角之和。
- 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5.立体图形- 直方体、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台、圆柱、圆锥、球体的定义和性质。
三、函数1.函数与方程- 函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全等三角形1.1 全等图形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全等图形1.2 全等三角形两个能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当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合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SAS”)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或“AAS”)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边边”或“SSS”)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第二章轴对称图形2.1 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翻折,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也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成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2.2 轴对称的性质垂直并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2.3 设计轴对称图形2.4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2.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线、中线及顶角平分线重合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称“等角对等边”)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或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等于60º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º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过两底中点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第三章 勾股定理3.1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3.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且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3 勾股定理的简单运用第四章 实数4.1 平方根如果()02>=a a x ,那么x 叫做a 的平方根,也称为二次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