焙烤工艺课前言与原材料
- 格式:pptx
- 大小:373.33 KB
- 文档页数:74
焙烤食品工艺学讲稿第一章概述阐述焙烤食品的发展历史、现状与新的研究动态。
一、焙烤食品的概念焙烤制品(食品):是泛指用面粉及各种粮食及其半成品与多种辅料相调配,或者经过发酵,或者直接用高温烘焙,或者用油炸而成的一系列香脆可口的食品。
基础原料:谷类主要原料:油、糖、蛋二、焙烤食品发展的历史焙烤食品多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所以焙烤食品的生产和发展与小麦的栽培和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按照人文学的观点,不但把人类的饮食文化当成人类进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且还认为人类的饮食文化是从芋文化、杂谷文化、米文化发展到小麦文化这一淀粉文化层的最高峰的。
6000年前,埃及已有用谷物制作的类似面包的食品;公元前1175年,埃及首都的宫殿壁画上发现了面包的图案;公元前8世纪,希腊人从埃及学会了发酵面包的方法;公元前312年,罗马出现了面包作坊;中世纪后,法国逐步形成了大陆式面包:小麦粉+少量其他谷物+盐;英式面包:面包+牛奶+黄油;英美式面包:面包+糖+黄油+其他辅料.三、我国焙烤食品的生产现状1。
原辅材料逐步规格化、专用化2.生产工艺日臻完善和成熟3.行业行管体系不断加强,产品标准不断完善4.产品产量不断提高四、焙烤食品工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1.基础原辅材料供应全部达到规格化和专用化2.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生产工艺3.大力采用现代高新技术4.大力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加工设备5。
大力加强相关行业间专业化协作6.安全、健康位于首位7.保健、功能性产品发展迅速8.低能量、无糖产品开发增长第二章焙烤食品的主要原料第一节面粉是制造面包,饼干的最主要原料,面粉的工艺性质受小麦品种、生长地区的土壤、气候、加工方式的影响,给制作面制食品带来诸多不利因素,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就要求我们要掌握小麦和面粉的化学、物理性质,并利用所掌握的性质来指导我们的生产,在生产中随时调节工艺操作条件。
一、小麦的结构与成分胚乳:主要成分是淀粉和蛋白质,约占麦粒总量的80%胚芽:约占麦粒干重的1。
焙烤工艺学实验教案实验一焙烤工艺设备基础操作及面粉特性评价 (1)实验二土司面包的制作 (2)实验三葡萄干面包的制作 (3)实验四重油蛋糕的制作 (4)实验五清蛋糕(海绵蛋糕)的制作 (5)实验六酥性(曲奇)饼干的制作 (6)实验七薄脆饼干的制作 (7)实验八桃酥的制作 (8)实验九泡芙的制作 (9)实验一焙烤工艺设备基础操作及面粉特性评价一、目的与要求1. 掌握小麦粉面筋形成的几个必要条件及小麦粉中面筋含量的测定方法2. 了解面团特性的测定方法。
二、原料及用具原料:碘,碘化钾,特制一等粉,特制二等粉,标准粉,普通粉,食盐。
用具:小搪瓷碗,20ml量筒,100ml烧杯,玻璃板,玻璃棒,带下口的5L磨口瓶及配套的玻璃管、橡皮管和螺旋水止,不锈钢盆等。
三、操作要点(一)、面筋的形成1.分别准确称量25g面粉2.将称好的面粉放进容器加2%的盐水13ml用玻璃棒搅拌10min左右3.搅拌中观察面团的粘性、光泽,用手试拉看其弹性,判断面筋是否形成。
4.在面筋完全形成后,继续搅拌,观察面筋被破坏的过程5.对比不同面粉形成面筋的快慢(二)、盐水洗涤法测面筋含量1. 称样及和面(方法同上的1、2、3,用2%的盐水和面)2. 盐水洗涤将面团放在手掌中心,开启盐水洗涤装置水止,使盐水缓滴至面团上,水流速控制在每分钟60-80ml,手指不断将面团压平卷回,洗至面筋团形成。
(约5min)3. 将已形成的面筋团继续用自来水冲洗、揉捏,洗净面筋中麸皮和淀粉,洗至面筋中挤出的水不能使碘化钾变蓝为止。
碘-碘化钾溶液的配制:称取0.1克碘和1.0克碘化钾,用水溶解后再加水至250ml。
4. 用玻璃片将得到的面筋压干水:将面筋放在一块玻璃板上,用另一块压挤面筋,排出面筋中游离水,每压一次后取下并擦干玻璃板,反复压挤到稍感面筋有粘板为止(约压15次)。
称量湿面筋的重量5. 将湿面筋放在滤纸上,烘干后测定干面筋的重量6.对比不同面粉形成面筋的多少湿面筋含量(%)= (湿面筋质量/ 所用面粉的质量)* 100%干面筋含量(%)= (干面筋质量/ 所用面粉的质量)* 100%(三)、面筋弹性及延展性测定弹性分为强、中、弱三类。
焙烤工艺学课程设计论文1引言烘焙食品是以面粉、糖、油脂、乳制品、鸡蛋、酵母、盐和水等为基础原料,利用烘焙工艺制作而成的食品,主要包括面包、蛋糕和小西饼三大类,是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烘焙食品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人民日常的主食品和休闲食品,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10月烘焙食品制造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万元的企业家数达1,408家,已经形成了一批覆盖全国区域市场,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龙头企业。
专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水平、结构的改变,在未来30年烘焙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烘焙行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情况来看,国内外各大烘焙企业依靠充足的资金、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烘焙食品,扩大市场份额并占领着中国烘焙食品市场。
但是总的看来,目前我国烘焙行业的集中度相对还比较低,产品竞争激烈且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场,导致烘焙企业的利润率低,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质量和价格等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烘焙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烘焙食品的产品技术不断更新,对于烘焙行业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
“焙烤工艺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具有比较强的实践性,能够很好地将课程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去,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门动手机会多、社会需求多的课程。
“焙烤工艺学”的课程设计、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
传统的课程教学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即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学习相关知识,并通过视频辅助学习以及少量的实践课程,造成学生知识点掌握不牢固,缺乏实践教学,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此外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学生的就业质量和起点比较低,且学生看不到烘焙行业的发展前景,导致就业流动性较大、跳槽频繁等现象。
开展“焙烤工艺学”课程的设计探索,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烘焙人才,提高我国烘焙行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焙烤工艺学实验指导讲义食品科学教研窒吴丽萍主编 2010.4目录实验一主食面包制作.............................................................. 4学时实验二花色面包制作................................................................. 备选实验三酥性(曲奇)饼干制作.............................................. 4学时实验四蛋塔制作......................................................................... 备选实验五海绵蛋糕的制作.......................................................... 4学时实验六裱花蛋糕的制作讲解和实验...................................... 4学时《焙烤工艺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焙烤食品工艺学课程总学时:48课程总学分:实验学时:16学时课程属性:专业课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学期:第五学期大纲执笔人:吴丽萍审稿人:审定人:一、课程简介、教学目的与要求课程简介:焙烤工艺学是介绍焙烤食品加工理论和相关工艺过程的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习的一门必修专业课。
该课程主要包括面包、饼干、蛋糕、月饼和其他焙烤食品的制作过程和加工工艺。
教学目的与要求:1、教学目的通过对焙烤工艺学实验课的学习,能够掌握焙烤食品的基本工艺过程及操作方法,该课程将主要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2、教学要求(1) 明确实验的目的、内容、原理及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2) 掌握实验的操作过程。
(3) 实事求是的记录实验结果、认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可靠结论,以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
第一节概述一、焙烤食品得概念焙烤食品在我国得制作技术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就是中国食品体系得主要内容之一,也就是饮食业不可缺少得部分主食。
焙烤食品得制作技术性强、艺术性高,其工艺不仅包括原料得整理加工、制坯、制馅、成型、成熟与美化装饰等操作技能,还涉及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食品化学、营养卫生及食品机械等现代科学知识。
焙烤食品得制作工艺就是一项多学科得现代应用技术。
焙烤——Bake,Bakery,习惯上称为烘烤、烘焙、烧烤,包括烤、烧、烙等,又有英文音译之意。
焙烤食品——以谷物或谷物粉为基础原料,加上油、糖、蛋、奶等一种或几种辅料,采用焙烤工艺定型与成熟得一大类固态方便食品。
在食品工业上主要指各类面包、饼干、月饼、蛋糕糕点、饼类等食品,焙烤食品得门类与花样越来越多,逐渐发展成为方便食品得一个重要部分。
二、焙烤食品得特点焙烤食品分为许多大类,而每一类中又分为数以百计得不同花色品种,它们之间既存在着同一性,又有各自得特性。
焙烤制品一般具有下列特点:(1)所有焙烤制品均以谷类(主要就是小麦粉)为基础原料;(2)大多数焙烤制品以油、糖、蛋等或其中12种作为主要原料;(3)所有焙烤制品得成熟或定型均采用焙烤工艺;(4)大多数焙烤食品都使用化学或生物疏松剂来蓬松制品得结构;(5)焙烤制品就是不需经过调理就能直接食用得食品;(6)所有焙烤制品均属固态食品。
三、焙烤食品得分类焙烤食品已发展成为品种多样、丰富多彩得食品。
例如:仅日本横滨得一家食品厂生产面包就有600种之多,故而分类也很复杂。
通常有根据原料得配合、制法、制品得特性、产地等各种分类方法。
1、按生产工艺特点分类可分为以下几类:(1)面包类包括主食面包、听型面包、硬质面包、软质面包、果子面包等。
(2)饼干类有粗饼干、韧性饼干、酥性饼干、甜酥性饼干与发酵饼干等。
(3)糕点类包括蛋糕与点心,蛋糕有海绵蛋糕、油脂蛋糕、水果蛋糕与装饰大蛋糕等类型;点心有中式点心与西式点心。
《焙烤工艺学》复习知识点第1章绪论1.焙烤食品:2.根据现有历史资料,人们普遍认为古埃及人发明了面包的制作方法。
3.工业化生产方便面的发源地在日本。
4.我国焙烤食品的发展趋势。
第2章焙烤食品原辅料及加工特性1.生产面包、糕点、饼干的最主要原料是面粉。
2.生产焙烤食品所需的原辅料为基础材料和辅助材料两大类,其中基础原料包括谷物粉(以小麦粉为主)及水。
辅助原料为:油、糖、蛋、奶、改良剂、甜味剂、酵母、盐、馅料、装饰料、营养强化剂、保健原料等。
3.面粉的化学成分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水分和少量的维生素和酶。
4.碳水化合物是小麦和面粉中含量最高的化学成分,约占面粉的重的75%,淀粉是面粉中最主要的碳水化合物,约占面粉重的67%。
5.淀粉糊化和老化的概念,并举出生产中应用淀粉糊化和老化的典型食品例子。
6.淀粉在焙烤食品中的作用。
7.小麦中的蛋白质是构成面筋的主要成分,在焙烤制品生产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我国小麦蛋白质含量大部分在12%~14%,与世界上主要产麦国的冬小麦相比,蛋白质属于中等水平。
8.蛋白质在小麦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主要分布在胚乳中,而胚乳外层含量最多。
9.面粉中的蛋白质根据溶解性不同可分为麦胶蛋白、麦谷蛋白、麦清蛋白、麦球蛋白和酸溶蛋白。
10.小麦中构成面筋的主要成分是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
11.麦谷蛋白:麦谷蛋白有较少的α-螺旋结构,肽链松散,分子结构比较松散,较麦胶蛋白吸水能力大;分子内有二硫键(—S—S—)、亚基间有二硫键、分子间也有二硫键连接,形成纤维状大分子,使麦谷蛋白不易流动,因此富有弹性,缺乏延伸性。
12.麦胶蛋白:由多种蛋白组分组成,蛋白分子内有二硫键,天然状态下呈结构紧密的球形分子。
分子间通过次级键作用形成聚集体,具有特异的微纤丝结构,彼此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绳索结构。
麦胶蛋白没有麦谷蛋白的连接,具有良好的延伸性,缺乏弹性。
即麦胶蛋白的二硫键主要在分子内形成,分子间通过次级键作用,这种连接使麦胶蛋白具有良好的良好的延伸性,缺乏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