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体育教案《练习推赶球》含反思
- 格式:docx
- 大小:39.04 KB
- 文档页数:6
中班体育教案《练习推赶球》含反思
一、教学内容
本课教材选用的是《幼儿园体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第五节“练习推赶球”。该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练习推赶球,发展幼儿的手臂和腿部的协调能力,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具体内容包括:推赶球的基本动作、推赶球的游戏和推赶球的竞赛。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推赶球的基本动作,提高手臂和腿部的协调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持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推赶球的基本动作,手臂和腿部的协调能力。
难点:团队合作,推赶球的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推赶球、障碍物、标志杆。
学具:每人一个推赶球。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示范推赶球的基本动作,让学生初步感知推赶球的游戏。
2. 基本动作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推赶球的基本动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游戏环节(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推赶球游戏,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4. 竞赛环节(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推赶球竞赛,教师记录比赛结果,给予表扬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
推赶球基本动作 手臂协调 腿部协调
团队合作 集体荣誉 勇敢自信坚持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推赶球的基本动作和游戏,并和家长一起进行推赶球练习。
2. 答案:学生能够向家长介绍推赶球的基本动作和游戏,并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推赶球练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推赶球比赛,邀请家长观摩,增进家长对体育活动的了解和支持。同时,可以结合其他体育项目,让学生尝试多种运动形式,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
1. 推赶球的基本动作:包括握球、站位、推球和赶球四个环节。其中,握球要握紧,站位要准确,推球要有力,赶球要迅速。
2. 团队合作:学生在推赶球过程中,需要与队友保持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3. 推赶球的技巧:包括推球的力度、方向和赶球的速度。力度要适中,方向要准确,速度要快。
二、针对重点细节的补充和说明
1. 推赶球的基本动作 (1)握球:握球时要用手掌心握住球,手指握紧,保证球在手中不会滑落。
(2)站位:站位要准确,站在球的侧面,距离球约一步远,便于观察球的方向和控制球的速度。
(3)推球:推球时要用手臂的力量,将球推向对方场地。推球的同时,手臂要伸直,保持稳定。
(4)赶球:赶球时要迅速转身,用脚将球推向对方场地。赶球的同时,要保持身体平衡,避免摔倒。
2. 团队合作
(2)分工明确:每个队员要明确自己的任务,既要积极完成自己的任务,也要关心队友的表现。
(3)团结协作:在比赛中,队员之间要相互支持,共同为团队的胜利努力。
3. 推赶球的技巧
(1)推球的力度:力度要适中,过大的力度容易导致球飞出界外,过小的力度则容易被对方拦截。
(2)推球的方向:方向要准确,要根据对方队员的位置和球的速度,选择合适的推球方向。
(3)赶球的速度:赶球时要迅速转身,用脚将球推向对方场地。同时,要保持身体平衡,避免摔倒。
三、教学目标细节重点关注
1. 发展幼儿的手臂和腿部的协调能力:通过推赶球练习,让幼儿能够在运动中灵活运用手臂和腿部,提高协调能力。 2.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在推赶球过程中,让幼儿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持的品质:在推赶球练习和比赛中,让幼儿面对挑战,勇敢尝试,不断进步。
四、针对教学目标细节的补充和说明
1. 发展幼儿的手臂和腿部的协调能力
(1)通过基本动作练习:让幼儿反复练习握球、推球、赶球等基本动作,提高手臂和腿部的协调能力。
(2)设置随堂练习:在课堂中设置一些随堂练习,如快速反应、往返跑动等,锻炼幼儿的手臂和腿部协调能力。
2.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
(1)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推赶球练习,让幼儿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竞赛环节:组织学生进行推赶球竞赛,鼓励幼儿相互配合,共同为团队的胜利努力。
3.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持的品质
(1)鼓励与表扬:在练习和比赛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进步和成就。
(2)设置难度适宜的任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难度适宜的任务,让学生在挑战中成长。
五、教学过程细节重点关注
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初步感知推赶球的游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基本动作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推赶球的基本动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游戏环节:学生分组进行推赶球游戏,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4. 竞赛环节:学生分组进行推赶球竞赛,教师记录比赛结果,给予表扬和鼓励。
六、针对教学过程细节的补充和说明
1. 实践情景引入
(1)教师示范:教师要生动、形象地示范推赶球的基本动作,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模仿。
(2)学生观察:让学生认真观察教师示范的动作,发现问题并提出疑问。
2. 基本动作练习
(1)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推赶球基本动作的练习。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解推赶球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语调要生动活泼,充满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在讲解过程中,适时提高音量,引起学生的注意。
二、时间分配
1. 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和讲解。
2. 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不要花费过多时间,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3. 在基本动作练习环节,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课堂提问
1. 适时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推赶球基本动作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答他们的疑惑。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生动的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示范和模仿,让学生初步感知推赶球的游戏。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存在过于复杂或简单的内容。
2.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过程是否流畅,时间分配是否合理。
4.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有效,是否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推赶球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5. 对学生的关注是否足够,是否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6. 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
7. 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学生是否能够掌握推赶球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六、拓展和延伸
1.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拓展和延伸内容。
2. 通过拓展和延伸,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推赶球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拓展和延伸环节,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