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如诗女人
- 格式:docx
- 大小:18.07 KB
- 文档页数:3
《诗经》中的如诗女人
《诗经》中的如诗女人
穿越《诗经》的河流,趟过500年的岁月风尘,《诗经》中的女子在“雎鸠”的“关关”叫声里登场,她们穿过“白露为霜”的“蒹葭”袅袅娜娜地走了过来。
或巧笑嫣嫣,或娴静柔美,或朦朦胧胧,或活泼顽皮,或痴情坚贞。
她们就是男人心目中的一首首诗,既蕴涵着古典韵味,又展现着似水柔情。
她们仿佛江南缓缓流淌水面上那一叶独立的小舟,静谧安详,坚强美好,令人思接千里,意涌八方。
采荇菜的女郎——男人心目中的一首散文诗
青山绕碧水,碧水映青山。
蓝天白云,阳光明媚。
在乡村的河边,一位美丽的女郎正在河边采摘荇菜,她不停地采呀采呀,荇菜在她的手里就像个小精灵一样跳来跳去,她俏丽的脸庞在阳光的照耀下变得红润健康。
这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劳动,有着娇美容颜的健康阳光的女人。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与青山绿水为邻,女郎吸收了天地的灵气,接纳了自然的精华,自然是如山一样的沉静,如水一样的柔美。
远离了尘嚣与嘈杂,心灵澄澈,以劳动为乐的女子,自然纯真,根本不用粉饰装扮,不用娇柔做作。
她的美在劳动中,在自然中。
这样的女人内外兼修,就是男人心目中的一首散文诗:自由活泼,精美含蓄。
她们于简单中快活,于明丽中彰显智慧。
于是,她们成了“君子好逑”的对象。
君子为她们“辗转反侧”,“寤寐思服”,以至于幻想和她们“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君子爱情之花盛开,以至于到了魂牵梦萦的地步。
宛在水中央的伊人——男人心目中的一首朦胧诗
碧水悠悠,白云绕绕。
美丽的女子宛在水中央,她若隐若现,朦朦胧胧。
犹抱琵琶却遮却半面娇容,倚水而居却隐去娇姿美艳。
女子显而不露,男子苦苦追寻。
隔岸观花,远观胜于近瞧。
隔岸观伊人,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距离产生美,似明白又模糊的感觉就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感受。
这样的女子就是男人心中的一首朦胧诗:模糊含蓄。
她们可望而不可即,虽韵味十足却从不张扬,只留冰山一角却让你遐
想翩翩,执着追求。
于是,男子为伊人不顾路途艰险,也要“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一棵蒹葭草,一段迷离情。
爱情似乎触手可及,萦回在梦里,却是灵魂不能轻易到达的美丽。
爱而不见的静女——男人心目中的一首山水诗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一位恬静温柔的女子,与自己的情人相约在城边见面。
但情人赶到时,她却和他捉起了迷藏,急得情人不知所措,“搔首踟蹰”。
这时女子微笑着出来,轻轻地递给情人一根“彤管”和一支茅荑花。
情人把它们都当做了心爱的宝物,很是高兴。
在他的眼里,这些小草小花寄托了静女对自己深深的情感,是他们爱情的'象征。
女子恬静俏皮、纯朴羞涩,是男人心中一首绝妙的写意山水诗。
她有山的质朴、稳重、静美和坚毅,也有水的柔美、含蓄、飘逸和空灵。
她是山与水的结合体。
她的质朴离不开缠绵的情愫环绕,她的静美总要和活泼浪漫相映衬。
一首山水诗,给人带来的是清新、恬淡和幽雅。
男人读《静女》,读出的是爱情的甜蜜、青春的律动和生命的活力。
爱而不见,矜持含蓄。
给爱一点空间,便能演绎出无限美丽。
“寤寐无为”的女子——男人心目中的一首绝句
《诗经》中有一首诗叫《陈风。
泽阪》,它描写了一位善感多情的女子,在池塘边遇见一位身材高大的美男子。
她对这个青年一见倾心,不仅热烈地赞美他,而且忧郁地思念他。
由于思念之深,始而“涕泗滂沱”,继而“中心悁悁”,最后,辗转伏枕”。
女子思慕美男子,不得而流泪惆怅,辗转难眠。
妙龄少女怀春,羞涩心慌。
遇见让自己一眼就着迷的男子,自然是心里平平仄仄一番,欣喜、忐忑、惆怅、焦躁不安。
而这些意念和感受又是一瞬即逝的。
怀春的女子怀着一种惊喜和美好的愿望而来,她们没有接触到爱情消极的一面,非常单纯非常可爱。
她们没有冗杂的思想,没有世俗的偏执。
见不到自己的心上人,她们只是流泪、思念,思念、流泪。
她们的心都像含了颗未熟透的青橄榄,甘甜后余有涩味,却又如新拆封的腌梅,辛酸里回味无穷。
她们就是男人心目中的一首绝句:纯粹、经典。
她们既能让男子感受到女子情窦初开时的害羞和甜蜜,又能使男子体悟到女子
魂牵梦萦时的朴质动人。
她们押着韵而来,在平平仄仄中享受着暗恋的美好。
形同于《关雎》与《蒹葭》,女子对男子的思念和追求执着坚贞。
《氓》中被弃奇女子——男人心目中的哲理诗
《氓》中的女子被负心汉抛弃,她没有对男子低声下气的求告,也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勇于控诉和抗争。
当初男子对她“信誓旦旦,不思其反”,骗得她的感情后,与之结婚。
女子结婚三年,挨饿受贫,任劳任怨。
男子却“二三其德”抛弃糟糠。
女子对背信弃义的男子血泪控诉,勇敢地同负心人一刀两断。
这个女子有思想,有个性,敢作敢为,是男人心目中的哲理诗。
从被弃的女子身上,男人们懂得了爱情需要执着、爱情需要勇气和承担、爱情需要原则也需要放弃的哲理。
《氓》中被抛弃的女子大胆勇敢智慧,相比于其他旧时女子,她的个性更强,她的思想更睿智。
《诗经》中女子个个如诗。
她们美丽、含蓄、纯真、自然。
一本《诗经》在手,那些美丽的女子形象总在脑海盘旋。
她们聚集山川大地之灵秀,在大自然的濯洗下展示自己的丰姿,让君子“辗转反侧”,继而想“琴瑟友之”。
那些“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的女人低泣,也让我们心生哀怜。
感慨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如诗的女子,又在水之湄朦朦胧胧的流动起来、明亮起来,正在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