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昌县实施烟草畜结合烟地轮作光叶紫花苕调查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75.36 KB
- 文档页数:3
CAOYE YU XUMU 2011年第8期总第189期草业与
孟庆辉 ,柳茜 ,罗燕 ,王玮 ,陈艳
(1.I ̄111省德昌县畜牧局,四川德昌615500;2.I ̄Jll省凉山州畜科所,四川 西昌615000)
摘要:经选择不同产区烟地轮作种植光叶紫花苕进行现场测定、调查访问,资料分析得出平均每667m2产鲜草
2 848.61kg,产值5l8.45元,每667m 干烟叶增产7%,投入产出比约为4:6,表明烟地冬闲期轮作光叶紫花苕种植模式
可行,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
关键词:烟地;冬闲期;轮作;光叶紫花苕;抽样调查;效果分析 -
中图分类号:¥56.0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 1673—8403(201 1)08—0008-03
生态农牧业的发展是当今农牧业的发展方向,农
牧、农经有机结合是充分利用资源,综合提高农牧、
农经效益的主攻目标。烟草是忌连作的作物,连作后
明显影响产量和烟叶质量。凉山是我国烟叶主产区之
一,年种植面积达5.33万公顷,是山区农民主要经营
产业。因此,在草畜结合的指导下,实施了烟草畜结
合种植模式,烟地轮作光叶紫花苕,在当地生产中已
广泛推广。笔者为了考察效果,于2010年选择凉山
烟叶中心产区之一的德昌县作调查,旨为烟地轮作种
草提供参考。
1调查区基本情况与方法
1.1调查区基本情况
德昌县位于凉山安宁河流域中游,全县以山区地
貌为主,海拔1 1 15m一4 359m,不同海拔分布大小不
等的台地,十分适宜农牧、农经、果林业综合发展。 该县优质烟草种植面积2010年达5 333.3 hm2,其中轮
作种植光叶紫花苕面积超过50%,达到3 000hm2。畜
牧业以猪、山羊、水牛、水禽为主,畜牧业产值占农
收稿日期:201 I—03一l7 作者简介:孟庆辉(1958一),德昌县畜牧局,畜牧师。1981年 1月参加工作,从事畜牧兽医工作3O年,是四川省草地研究 会、养羊研究会会员,凉山州畜牧兽医学会会员。 业总产值的50%以上。因此全县把烟地种草作为草畜
结合工程,实施烟草畜结合,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繁
种,统一调配种子,统一技术规程,工程项目的实施
推动了烟草业、畜牧业的共同发展。
德昌县烟叶生产区主要集中在海拔1 200 2 300ra
之间,烟草生产区年平均气温在l2.2℃一17.6'E之间,
年均降雨量1 048mm左右,主要集中在6-9月的雨
季,约占降雨量的85%。≤10 ̄C的年积温在5 300℃左
右,无霜期260~296d,属典型的亚热带暖温气候,特
点是冬春干旱、夏秋多雨。烟草一般在3月育苗移
栽,7,9收割烟叶,烟叶收后的8月整地种植光叶紫花
苕,光叶紫花苕出苗生长90—100d可第一次XIJ割养畜
利用,经萌发再生刈割第二茬后接茬种植烟草。
1.2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一是结合德昌烟地分布特点,选择海拔
1 300m、2 000m和2 300m烟地实地抽样测定调查, 每点设3次重复,实测产草量、种植密度、分枝生长
长度和采样作风干率测定;二是结合测产对农户进行
访问调查种、养、利用效果,投入与产出效益数据收
集,最后经资料整理,综合分析调查结果。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光叶紫花苕的种植密度测定分析(见表1)
业与畜牧2011年第8期总第189期 CAOYE YU XUMU
经7点21个样本计算,每平方米光叶紫花苕植株
着生密度在403~658个分枝,平均着生分枝量为
502.94个,平均在100cm 着生分枝5.03个,可见光叶
紫花苕播种后95天达到土地全部密集覆盖。一是表明
光叶紫花苕生长十分茂盛;二是在冬春枯草期形成大 片绿色人工草丛,对改良生态环境、净化空气有良好
的生态效果;三是保护烟地冬春不因干旱造成土壤水
分损失。
2.2植株生长量测定分析(见表2)
表2分枝长度测定分析 m、 m,d
从表2可看出,光叶紫花苕出苗生长95天,植株
分枝长度在96.03~128.58em之间,270个样本平均长
度为108.64cm,完全达到可利用生长长度,日平均生 长速度1.14cm,充分表明选择光叶紫花苕配套烟地种
草是极适宜的牧草品种。
2.3产草量测定分析(见表3)
表3产草量测定统计表 kg/m 、kg/667m d、kg、kg/667m 、ffJ667
9 CAOYE YU XUMU 201 1年第8期总第189期草业与吉牧
经3个不同海拔选点,27个测定样点产量测定
统计,第一次刈割平均每667m 产草量在1 367.35—
2 187.76kg,平均产量为1 675.65kg,加上第二次刈
割,667mz总产量在2 324.5~3 7 19.19kg,平均667m2总
产量为2 848.61kg。由此可得出:一是每667m 的日平
均生长量17.64kg,按羊的日采食量可养活3只羊,表
明烟地种光叶紫花苕可在冬春枯草期促进畜牧业的稳
定发展;二是经烟草地轮作种光叶紫花苕通过固氮,
提高土地养分,改良土壤结构,平均比不种光叶紫花 苕地增产干烟产量7%,按平均中等烟叶价计算,每 667m 增产效益为120元;三是按干草产量、当前豆科
牧草市场价计算,平均每667m 产值518.45元,农户
通过养畜转化获得经济效益;四是经667m"投入计算
投人比率为37.59%,表明该种草投入产出比值约在
4:6,表明综合经济效益十分明显,说明烟地轮作种
植光叶紫花苕是一项具有经济、生态、社会,烟、畜
综合成效比较可行的轮作模式。
2.4产草量、密度、生长量产区间比较(见表4)
表4产量、种植密度、生长量不同产区方差分析 ・
经产量、种植密度、生长量的产区间方差分析
列表4,从表4可以看出,三个产区间的产草量、
种植密度差异显著(P<0.05),结合产量可看出海
拔2 000m、2 300m产量高于海拔1 400m的产量。种
植密度海拔l 400m平均为491.5个,米2海拔2 300m
平均为511.5d'-/ ̄ ,这和生态环境有关;分枝长度低
山略长,高山略短,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
看出这些差异不影响综合种植效果,不同种植区均可
达到一定产量,要进一步提高效果应进一步加强种植
技术研究、规范不同种植区种植技术。
3小结与建议
经过选点抽样调查、实测资料以及德昌县烟地轮
作光叶紫花苕效果 可以对凉山烟地种草得出如下结
果。
3.1实施烟草畜结合,烟地冬闲期轮作种植光叶紫花
苕,其种植模式定位准确,综合效果明显,每667m
产鲜草2 848.61kg,产值518.45元。每667m 烟叶增产
7%,投入产出比约在4:6。
3,2烟地轮作种植光叶紫花苕种植密度大,分枝量
多,生长陕,具有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
10 3-3项目实施规划统一、技术规范统一是保证项目效
果的重要措施。
3.4不同产区产量、种植密度差异显著(P<0.05),
主要与产区生态差异和光叶紫花苕生物学特性有关,
进一步从种植技术进行研究是必要的,是稳定和提高
综合效果的措施。
参考文献
[1]晋艳,等.烤烟轮作、连作对烟叶产量质量的影响[J].西南农
业学报,2004,17(增刊):267—271.
[2]钟米霞,等.贵州毕节地区冬闲田土种草养畜思考[J3.四川畜
牧兽医,2007,(11):21—22.
[3]刘建平,等.草田轮作种草养畜效应研究[J].云南畜牧兽医,
2004,(3):16—18.
[4]李元华,等.适合四川省的牧草种植模式与技术[J].饲草饲
料,2002,(9):14—15.
[5]熊伟,等.作物模型与气候模型的连接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
农业学报,2008,(2):51 1-514.
[6]王辉,等琼山烟区主要气候因素与烤烟质量特点分析[J]。中
国农业气象,2007,28(4):4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