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87.00 KB
- 文档页数: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目录
摘 要.............................................................................................................................. 3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 3
(一)核心价值观................................................................................................. 3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现状概述.................................................................... 7
(一)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问题的研究中逐渐加快提炼和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步伐......................................................................................... 8
(二)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研究中逐步加紧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路径................................................................................. 8
(三)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传播的研究中渐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研究......................................................................................... 9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要点梳理.................................................................. 10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源研究........................................................... 10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研究........................................................... 11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研究........................................................... 12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难点解析.................................................................. 13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性把握....................................................... 14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性阐发....................................................... 15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性生成....................................................... 15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层级性建构....................................................... 16
五、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趋势.................................................................. 16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提升国民素质........................................... 17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推动“中国梦”追求............................... 17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促进文化强国建设................................... 18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应对文化全球化....................................... 18
摘 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在破解主要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加快提炼和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步伐,在引领社会思潮的过程中逐步加紧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路径,在教育和传播的过程中渐进提升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研究,呈现出理论与实践互动、培育与践行互推、探索与传播互进的鲜明特点。进一步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需要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探源、认同、凝练、培育践行和国际化等方面的研究力度,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性、主体性、时代性和层级性,从与提升国民素质、促进文化安全、
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国梦”等方面的互动中把握其研究趋向。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良好政治生态中,我国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工作无论是在发展历程的梳理、理论渊源的挖掘,还是在本质内涵的探究、基本范式的明确,或是在社会功能的定位和时代建构的探索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总体框架已较为明朗,总体线索已较为清晰,基本脉络已较为明显,研究路向已较为明确。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命题以来,促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新契机,催生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新境界,学术界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概括、地位功能、本质特征和培育践行等方面,掀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新高潮。梳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现状,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要点,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难点,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趋向,对进一步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传播先进文化、弘扬中国精神,对进一步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
(一) 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在诸种价值观的对比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指的是由多种核心价值观建构起来的价值认同思路的观点。核心价值观是由多种核心价值观组合成的共同体。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辅相成。
核心价值观,是指能够体现社会主体成员的根本利益、反映社会主体成员的价值诉求,对社会变革与进步起维系和推动作用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的性质、本质和发展趋向的集中体现。核心价值观在意识形态和思想道德等层面的相互联系和包容,即可构成社会核心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核心价值观是根木,具有内在的规定性;核心价值观是综合,容纳了一定的核心价值观,具有总体属性。确立和规范社会核心价值观,必然内在地要求深入凝练和建构社会核心价值观。
一定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在一定社会的长期实践中予育形成的,离不开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其对社会意识形态及思想道德层面的基本要求。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的组成,其核心价值观分别以“仁、义、礼、智、信”为主导内容,在“仁、义、礼、智、信”中,“仁”又居于统帅地位。以“仁”来塑造社会、教化人生,是中国儒家文化的集中体现。在几千年的中国封建文化中,"仁、义、礼、智、信”既是一种道德规范,更是一种社会理想,同时还是一种政治纲领。正是这样一种以“仁”为代表的核心价值观及其在思想道德领域延伸与展开所形成的种种具体价值范畴,使中国封建社会得以维系、变革与发展,形成了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同时我们又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内容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以小农经济为主要形式的封建社会生产关系和以皇权政治为主要形式的封建社会政治关系基础之上的,因而这样一种核心价值观又具有极大的历史局限性和狭溢性,我们只能批判地吸收而绝不能简卑地复制。以“民主、自由、平等、博爱、人权”为基本内容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是对个人权利和利益的承认与尊重。由此形成了保护隐私、尊重人权、倡导平等等具有积极意义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内生着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价值倾向。因此,我们既要大胆借鉴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成分,又要划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界限,防止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价值取向对我们的影响。
所有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这也使得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行、一定的社会秩序得以生存和发展。原有社会的解体常常以该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的灭亡为先声,新社会的诞生常常以一种新的核心价值体系的产生为先导,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也往往以核心价值观的巩固与发展为依托。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所有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确定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或需要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力支持。社会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处于引导、统治地位的社会价值体系,它能够有力地限制非主导、非核心的社会价值体系作用的发挥,能够促进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的稳定发展。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决定国家的兴衰治乱,决定社会的进退成败。在阶级存在的社会内,核心价值体系都是在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的主导下形成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统治阶级为了巩固本阶级的统治地位,为了促进社会的安定和发展,都必然要利用其统治地位的优势,依靠国家的力量,大力弘扬代表本阶级长远利益的价值体系,以确保其社会价值体系的地位和功能的发挥。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处于最主导地位的那些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是指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所构成的客观系列内容的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立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的价值认同系统,核心价值观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集中表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理想信仰、价值规范和道德标准,融汇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体现着“应当如此”的价值追求,表现了价值性与科学性、规范性与规律性、人民性与先进性的统一,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八大报告从三个基本层次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对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仅就一个国家整体的核心价值观来说,也可以分为国家制度层面的核心价值观、社会集体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等不同层次。每个层面的核心价值观都从不同方面体现了不同群体的价值取向和追求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就是从国家制度层面、社会集体层面、公民个人层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
首先,“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制度层面。我们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就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无论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都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追求目标,我们党在过去曾经把这个共同价值追求表述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繁荣,人民幸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通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这个宏伟目标从价值追求角度来说就是要达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也就是说经济上要越来越富强,政治上要越来越民主,文化上越来越文明,社会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