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落差重力输水在供水工程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在农村供水工程中运用重力流输水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处理方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用水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农村的供水工程建设,更受到人们的关注,在重力流输水技术的应用之下,对改善农村供水工程的实施效率以及供水质量和安全有着一定的作用,是未来供水工程发展的重点研究方向。
标签:农村供水;重力流;输水技术;问题;处理方法前言近些年来,在农村供水工程中运用的重力流输水技术存在投资成本大、输水管铺设等问题,对农村供水工程实施的有效性有着极大的影响,更不利于农村供水工程的长期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解决方式,对此,文章主要对农村供水工程中运用重力流输水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1 在农村供水工程中运用重力流输水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1.1 投资成本过大通过建设输水工程之后,对农村居民用水量给予了一定的保障[1]。
但是,在农村供水工程中运用重力流输水技术的过程中,由于农村居民居住地过于分散,要确保满足农村居民用水问题的话,就必须增加工程输水管道的长度,同时,输水工程量也在有所增加,使得农村供水工程的投资成本过大,而且,在投资较大的同时,用水量却较小,不利于农村供水工程的长期发展。
1.2 输水管道铺设的问题在农村供水工程中运用重力流输水技术的话,需要结合农村居住点的分布情况,进行管道的鋪设,以保证农村居民供水的有效性[2]。
但是,在实际输水管铺设的过程中,由于农村地质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输水管道的铺设在受到地形的影响下也会出现此起彼伏不平的现象,使得管道在输水过程中,可能出现气阻的现象,从而影响到输水管道的供水效率。
2 农村供水工程中运用重力流输水技术存在问题的处理方法2.1 合理安排管径降低农村供水工程造价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农村供水工程在运用重力流输水技术的过程中,由于输水管道较长、工程量较大,使得工程造价成本过大,不利于农村供水工程的长期发展,针对这一现状,需要对管径进行合理安排,以此来降低农村供水工程造价[3]。
重力流输水在灌溉工程中的应用重力流输水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供水方式,它具有省电、节能、投资省、成本低、运行管理简单、方便等优点。
门头沟区清水镇黄安坨村灌溉工程的源水输送就是利用地势高差采用重力流输水。
重力流输水有它的特殊性,采用重力流输水要具备一定的特殊条件,而选用重力流输水的基本条件就是要有一定的地形高差,这个地形高差要满足灌溉系统的水头损失及灌水器的水头要求。
为此,结合黄安坨村灌溉工程的实际情况,介绍黄安坨村灌溉工程在取水、输水管道及调节构筑物的选择上是如何满足重力流输水的选用条件的。
1、黄安坨村灌溉工程的供水方式黄安坨村灌溉工程是为了解决村内地块灌溉而兴建的,黄安坨村灌溉工程地块面积250亩,灌溉面积221亩,地块内种植杏扁及核桃,采用小管出流的灌溉方式,地块内高差129m。
根据管道系统的水头损失及灌水器的工作水头要求,在1094m高程处新建水池1座。
黄安坨村灌溉工程是利用村南山上的两座塘坝的塘坝水作为水源,两座塘坝的总库容为2.5万m3,年供水能力5.5万m3,塘坝距地块约500m,水源塘坝处已接出dn63的PVC-U管,但未铺设到地块附近,尚需铺设部分dn63的PVC-U管将水源引到地块处。
塘坝取水口高程为1144m,新建水池高程为1094m,地形高差为50m,连接水源塘坝与地块的管道总长为558米,因此根据输水管所提供流量进行水量平衡计算。
(1)水源来水流量计算,采用水力学中有压管道淹没出流长管计算公式计算式中:Q—来水流量,m3/s;H—水源处到地块的高差,50m;l—管道长度,558m;A—管道过水断面积,m2;C—谢才系数,m1/2/s;;R—管道水力半径,m。
现有输水管采有dn63PVC-U管,计算得水源稳定流量为22m3/h。
(2)灌溉用水量计算式中:Qg—灌溉用水流量,m3/h;m—设计灌水定额,99.9m3/hm2;A—灌溉面积,14.7hm2;T—灌水延续时间,3d;t—每日纯灌溉时数,19.2h;η—输水系统水的利用系数,0.85。
对农村供水工程重力输水技术探讨摘要:重力式输水是给水工程中一种比较理想的供水方式,它具有省电、节能、投资省、成本低、运行管理简单、方便等优点,本文着重介绍了重力流输配水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和具体措施,以供在解决农村饮水问题时参考。
关键词:农村供水重力流输水重要性0引言某县地貌为以县城为中心的凹陷盆地,四周是海拔高达1000多米的大山,具有山溪水多,水库多等特点;为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充分利用水源条件,选择小溪水、水库水作为供水水源,采取重力流进行输配水,已建成了几处供水工程,解决了本区几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利用重力流供水时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在供水区域较大时,管网首末高差大,压力不稳定,合理分配和控制管内压力难度大,压力保护设施失灵时容易发生爆管等破坏现象。
二是管网所经地段地形复杂,铺设管道起伏不平,输水过程中容易产生气阻等不稳定因素。
三是农村群众居住分散,输配水管道长,投资大,用水量小,单方水成本、费用高。
二、主要解决途径(一)合理确定管径,减小工程造价在工程设计中通常采用通用程序对管道阻力进行计算,如假设一个流速,计算管径和阻力损失;或者假设一个管径,计算流速和阻力损失。
但对于重力流管道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是根据经验估计流速来确定管径,没有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的分析计算,容易造成设计失误。
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出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
第一,确定输水管道内径。
管道设计内径d(m),应根据设计流量和设计流速确定。
式中:D-管道计算内径(m);Q-管段设计流量(m3/S);Ve-流速(m/s ) 。
重力流输水时,我们不主张采用经济流速,而是使用安全流速,即管网运行安全的流速,要比经济流速大的多,从上式可以不难看出,当流速增大时管径自然就小了。
第二,水头损失计算。
沿程水头损失,按下式计算:h1 =i×LPVC-U硬塑料管的单位管长水头损失计算:式中: h1-沿程水头损失(m);L-计算管段的长度(m);i-单位管长水头损失(m /m);d-管道内径(m)。
农村供水工程重力输水技术研究农村供水工程是农村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它关系到农村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生产的灌溉需求。
而供水工程的重力输水技术是实现农村供水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就农村供水工程中的重力输水技术进行研究和探讨,分析其在农村供水工程中的应用价值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重力输水技术的基本原理重力输水技术是指通过地势差,利用水的重力进行输水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地势的高低差,建设输水管道,利用管道内水流的流动势能和重力势能,实现水的从高处向低处自然流动。
这种技术可以减少能量消耗,降低供水成本,同时也不需要耗电,具有节能环保的优势。
二、重力输水技术在农村供水工程中的应用1. 自然地形的利用农村通常地势较为平坦,但也有一些地区存在地形起伏的情况,可以利用这些地形起伏的高低差,建设输水管道,实现从高处向低处自然流动的输水。
这样可以利用地形的自然优势,将水源输送到需要的地方,为农村居民和农业生产提供所需的水资源。
2. 减少能源消耗相比于需要耗电的抽水输水技术,重力输水技术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由于其利用水的重力自然流动,不需要额外的能源驱动,因此可以降低供水成本,提高供水效率。
3. 降低维护成本重力输水技术相对于需要电泵维护的输水技术来说,维护成本会大大降低。
一旦输水管道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除了日常的清洗和维护外,不需要额外的能源消耗和设备维护,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
1. 地形条件限制农村地形起伏不大的地区,重力输水技术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在需要输水的地方利用抽水输水技术,将输水管道建设到需要输水的地方,再利用重力输水技术实现自然流动,综合利用各种输水技术,实现供水的全覆盖。
2. 输水管道建设重力输水技术需要建设输水管道,而输水管道的建设成本较高,对村镇财政有一定的压力。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可以是在输水管道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地形条件,合理规划输水管道的走向,减少输水管道的长度和施工难度,降低建设成本。
农村供水工程重力输水技术研究农村供水是保障农民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所必须的基础设施之一。
重力输水是一种基于重力作用,通过自然位能差或坡度差使水流从高处流向低处的输水方式。
在农村供水工程中,重力输水技术具有成本低、维护简单、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能够为农村供水提供理想的技术支持。
1.重力输水技术的原理重力输水技术是利用水自身的重力,即自然位能差或坡度差,使水从高处顺流流向低处。
其原理可归纳为“高靠低、远靠近”。
高处的水源通过管道、渠道等输送到低处需要的位置,并通过设计合理的排水管道将用水离开低处。
该技术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输水方式。
2.应用场景(1)灌溉:重力输水技术可以实现农村灌溉,以满足作物的需水量。
这种技术可以在不需要使用泵的情况下,将水从源头输送到田间,从而实现灌溉。
(2)家庭供水:重力输水技术可以为农村居民供水。
通常,水源位于山上或高地区,通过管道、沟渠等运输水到低地区。
在低地区,将水储存在水塔或水池中,使其满足居民生活用水的需求。
(3)畜牧养殖:重力输水技术可以在畜牧养殖场中使用,为动物提供饮水。
通常,水源位于高处,通过管道输送到喂养动物的地方,满足其饮水需求。
3.技术流程(1)水源处设计:确定水源的位置,水的自然位能差和搬运距离,以便设计出合适的管道。
(2)管道选材:根据输送水量、输送距离等因素选用合适的材料,如聚乙烯、玻璃钢等。
(3)管道敷设:确定管道的路线,进行敷设,并检查每个接口是否严密,以免漏水。
(4)管道保温:为了避免管道在冬季结冰,需要在管道外部进行保温处理。
(5)根据需要设置多级分水器、闸门等控制装置,以便对管道中的水流进行控制和分配。
4.优点和不足(1)优点:①成本低:重力输水技术所需的成本较低,因为它不需要使用能耗较高的泵等设备;②维护简单:该技术的设备少,维护周期长,维修费用低;③使用寿命长:在适当维护的情况下,重力输水设备的使用寿命可以达到20年以上。
(2)不足:重力输水技术不能解决所有水源和用水的问题。
农村供水工程重力输水技术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供水工程一直是我国农村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农村地区由于地势起伏较大,常常出现水源地到用水地点高差较大的情况,传统的供水方式常常需要借助泵站等设备进行输水,造成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
农村地区居民用水量相对较小,传统输水方式不够灵活,难以适应不同用水量的需要。
目前对农村供水工程重力输水技术的研究仍然比较有限,尚需进一步深入探讨其理论基础及应用技术,为我国农村供水工程的改善与发展提供更为可靠、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旨在对农村供水工程重力输水技术做进一步研究,探讨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价值,并为未来的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1.2 研究意义重力输水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农村供水工程中电力成本高的问题。
传统的供水方式往往需要大量的电力支持,而重力输水技术利用自然的水流势能,不需要额外消耗电力,可以降低供水成本,提高供水效率,减少能源消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重力输水技术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减少供水系统的故障率和维护成本,保障农村居民的供水安全和供水质量。
重力输水技术还可以提高供水系统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在应对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和突发事件时具有一定的优势,有助于提升供水系统的抗灾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
研究农村供水工程重力输水技术的意义在于推动农村供水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供水效率,保障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农村供水工程重力输水技术概述农村供水工程重力输水技术是指利用地势高低差,通过自然重力使水流动到需要供水的地方的一种技术。
这种技术的实施不需要额外的能源投入,只需依靠管道的坡度和地形高差即可实现水的输送,因此具有成本低、维护简单、环保等优点。
农村供水工程重力输水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管道的坡度差和地形高差,使水在管道中自然流动。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管道的材质、管径、布置方式等因素,以确保水流顺畅、稳定,并且能够到达需要供水的地方。
农村供水工程重力输水技术的探讨农村供水工程重力输水技术的探讨江超(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水务局,安徽池州 247200)摘要:农村给水工程的输水方式多种多样,部分山区乡镇受地理环境的影响,重力式输水是最为理想的一种供水方式。
重力式输水的电力损耗较低、节能环保、方便快捷,能够在低投资和低成本的情况下,获得较高的供水效果。
文章从重力流输水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局限出发,寻求解决重力流输水技术缺陷的方法和策略,以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时作为参考。
关键词:农村供水工程;重力输水;技术探讨近年来,随着农饮工程的建设,国家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人们的社会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也呈现快速发展的现状,由此农村的供水工程得以重视和加大投入。
然而,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地理位置通常比较偏僻,多数农村地区的供水现状不够理想,农民的饮水量和饮水安全程度都得不到保障,居民生活基本用水受到威胁。
因此,有必要就我国农村的供水工程进行分析,结合现阶段应用最为广泛的重力式输水技术进行探讨。
针对输水技术中常见的问题和局限,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促进我国农村供水工程效率提高,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1 农村供水工程特征概述与城市集中供水的便捷和多样性不同,农村供水工程具有以下几个最重要的基本特征:①农村供水工程的地位十分显著。
农村供水不仅需要农民自身提高重视,还需要水利、农业部门相关机构投入建设,农民的生活离不开农业的进步,发展农业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改善农村用水环境和供水条件,各级领导和政府机构必须认识到农村供水工程在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地位,进一步重视农村的供水状况;②农村供水工程需要农民群众积极参与。
农村水利的分散性较大,供水设施遍及各村组,农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农村供水工程,群众性的项目需要群众自身积极参与;③政府的投入和扶持对农村供水工程的发展十分重要。
农村供水工程属于高投入低收益的公益性事业,公益设施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农村居民,其往往投资高收益低,各级政府机构必须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并在财政上予以扶持和帮助,才能大力促进农村供水的发展和进步;④农村供水工程具有垄断性。
农村供水工程重力输水技术研究一、重力输水技术的概念重力输水技术是指通过重力作用,利用自然地形高低差,使水从高处流向低处输送,以满足农村地区居民生活用水的一种技术方法。
重力输水技术具有简单、经济、可靠的特点,适用于农村供水工程。
二、重力输水技术的优势1. 简单易行:重力输水技术无需依赖额外的能源,不需要使用泵站等设备,操作简单,易于维护。
2. 经济节能:重力输水不需要电力或燃料,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成本。
3. 环保可靠:重力输水技术通过利用自然地形,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使供水系统更加可靠。
4. 适应性强:重力输水技术适用于各类地形和地貌条件,适应性强,可以在不同地区进行应用。
三、重力输水技术的应用形式1. 重力流水渠:通过修建输水渠道,利用地势坡降,将水从高处引到低处,满足农村供水需求。
2. 重力输水管道:在需要输水的地方铺设输水管道,按照地形高低差,让水自然流动到需要的位置。
3. 重力输水箱:通过建造输水箱,储存地面积水,再通过自然地形高低差,将水输送到需要的地方。
四、农村供水工程中重力输水技术存在的问题1. 地形限制:重力输水技术需要依赖自然地形高低差,对地形条件要求较高,在平坦地区可能应用受限。
2. 输水距离限制:重力输水技术受输水距离限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输水距离和高差,距离过远或高差过大会增加工程成本。
3. 供水可靠性:重力输水技术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如干旱、地质灾害等,可能影响供水可靠性,需考虑供水稳定性。
五、农村供水工程重力输水技术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结合智能控制技术,实现对重力输水系统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2. 多元化供水形式:结合重力输水技术与其他供水技术,如太阳能供水、生态供水等,实现多元化、综合化的供水方式。
3. 环保技术的融合:结合环保技术,如水资源综合利用、水质处理技术等,提高重力输水系统的环保水平。
农村供水工程中的重力输水技术具有简单、经济、可靠的优势,是农村供水的重要方式之一。
农村供水工程重力输水技术研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和政府的关注。
在农村地区,由于地势起伏大、水资源分布不均等因素,传统的水源与用水地点之间常常存在高差,这给供水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重力输水技术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
本文将通过对农村供水工程重力输水技术的研究,探讨其在农村供水工程中的应用和前景。
一、重力输水技术概述重力输水技术是利用水的自然重力作用,将水从高处流向低处的一种输水方式。
在农村供水工程中,重力输水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输水管道、引水渠道等工程中。
其原理是通过合理设计输水管道或渠道的坡度和路径,使得水能够自由地流向需要供水的地方,无需外界的能源支持,从而降低了供水工程的成本和运维成本。
重力输水技术还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优点。
二、重力输水技术的应用案例1.陡坡输水管道在山区农村地区,地形常常起伏较大,有些地方甚至是崎岖险峻的陡坡地形。
为了解决这些地区的供水问题,可以采用陡坡输水管道。
这种管道的设计原理是利用地势高差,通过设置合理的坡度和路径,将水源处的水送达到需水的地方。
通过使用陡坡输水管道,不仅可以实现不需要电力支持的供水,还可以避免在崎岖地形上进行土地平整和电力输送的困难。
2.水力发电输水系统水力发电输水系统是一种集供水和发电于一体的输水工程系统。
其原理是利用高处的水流力来推动水力发电机发电,然后将发电产生的电能输送到低处的用水地方,而剩余的水则继续向下流动进行供水。
这样可以实现在输水的同时产生电能,为农村地区提供供水和电力双重保障。
三、重力输水技术的研究方向1.输水管道和渠道设计重力输水技术的关键在于输水管道和渠道的设计。
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是针对不同地形和水文条件,开发更加智能化的输水管道和渠道设计方案。
这将需要借助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水文模拟技术,实现对地形和水文数据的快速分析和综合,以达到更加科学和精准的设计。
大落差重力输水在供水工程中的应用宋乃硕;施永生;周文庆;齐欣【摘要】通过大落差重力输水在云南省芒市勐嘎镇集镇供水工程中的应用,介绍了大落差重力流管道输水设计中减压消能压力水锤防护措施、排气阀布设及注意事项,在类似工程设计中以供参考.%Through the large gap gravity water used in water supply project in Mengga town of Mans in Yunnan Province, the large gap gravity flow pipeline design is introduced in the measures of decompression of energy dissipation to protective the water hammer, set exhaust and note, for reference in similar project design.【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2(012)001【总页数】3页(P224-226)【关键词】大落差;重力流输水;供水工程;应用【作者】宋乃硕;施永生;周文庆;齐欣【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昆明650224;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昆明650224;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昆明650224;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昆明6502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91.41我国西南山区地形复杂,水资源时空分配严重不均。
特别经过去年历史罕见大旱,当地水资源缺乏问题更加严重,不能满足当地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水的需求。
为此必须兴建调水工程,以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勐嘎镇集镇供水工程是集大落差、长距离、地形复杂于一体的重力流管道输水的工程实例,为西南集镇重力式管道输水技术积累了经验。
1 工程概况勐嘎镇集镇供水工程由取水首部工程、输水管道工程、净水工程和配水工程四部分组成。
在大落差重力自流供水管道中减压池与减压阀的选择发表时间:2019-08-28T09:22:51.717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2期作者:魏巍[导读] 通过村镇供水工程实例,对供水工程中常用的两种减压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希望能对同类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四川万合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36摘要:在西南山区村镇供水工程设计中,常利用地形条件采用重力自流供水,而山区海拔高差较大,常需要采取减压措施。
本文通过村镇供水工程实例,对供水工程中常用的两种减压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希望能对同类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大落差;重力自流;村镇供水;减压;0 引言村镇供水工程作为国家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基础建设内容,各种新建及巩固提升工程越来越多,输配水管道的压力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西南地区多山区,供水工程落差大,多采用重力自流供水,必须对输配水管道采取一定的减压措施。
本文主要结合西南山区村镇供水工程实例,对常用的两种减压方式(减压阀和减压池)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比较。
1 工程概况村镇供水工程位于四川省阿坝州境内,主要解决当地村镇人饮用水,取水流量为67.49m3/h。
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低坝取水口1处,新建输配水管道14.907km,新建200m3蓄水池一座。
2 输水管道减压方式比选供水工程输水管道长度6.061km,落差351m,采用的管材参数为PE100,DN160,1.6MPa。
管道纵剖面整体基本呈下降趋势,采用重力有压流输水。
对输水管道减压方式进行比较。
选用的管材压力等级为1.6MPa,根据《村镇供水工程设计规范》(SL687-2014),设计内水压力不大于1.6MPa,而对PE管,设计内水压力为1.5倍最大工作压力,则选定的管材最大工作压力为1.6MPa/1.5=1.07MPa,需控制管道实际内水压力在最大工作压力1.07MPa以内,据此进行减压方式的比选。
工程中常用的减压方式有传统的减压池和减压阀两种形式。
重力给水度一、重力给水度的定义和作用重力给水度是指水流流动或供水系统中的压力差,它是水从高处流向低处的结果。
重力给水度在供水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确保水源从水源站点到用户终端的稳定供应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详细探讨重力给水度的定义、作用以及相关的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
二、重力给水度的设计原则为了确保水源能够流动到各个用户终端,供水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2.1 根据地形设计管网供水系统的管网设计应根据所在地的地形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供水系统的水源站点位于较高的地点,而用户终端位于较低的地点。
因此,在设计供水系统时,应根据地形起伏合理布设输水管道,保证水可以通过重力流动到用户终端。
2.2 控制管网的坡度和斜度为了确保水源能够顺利流向用户终端,供水系统的管道坡度和斜度应得到合理控制。
一般来说,水流速度越慢,水源流向用户终端的压力损失越小。
因此,在管道设计中,应尽量缩小斜度,控制管道的坡度,以减少流速和压力损失。
2.3 增加水源站点的高度水源站点的高度直接影响水流的压力和流速。
为了增加重力给水度,可以考虑增加水源站点的高度。
高处的水源站点能够提供更大的垂直落差,从而为供水系统提供更大的压力差,确保水源可以流向用户终端。
2.4 定期维护和清洁管道供水系统的管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堵塞或损坏的情况,这将影响重力给水度。
为了保持良好的供水状态,应定期对管道进行维护和清洁。
清除管道中的杂质和沉积物,修复损坏的管道,以保持供水的顺畅。
三、提高重力给水度的注意事项除了上述的设计原则外,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考虑,以进一步提高重力给水度:3.1 控制管道长度和管径管道的长度和管径对于重力给水度有着重要影响。
较长的管道和较小的管径会增加水源流向用户终端的压力损失。
因此,在设计供水系统时,应尽量缩短管道长度,选择合适的管径,以减少压力损失,提高重力给水度。
3.2 考虑管道材质和保温措施管道的材质和保温措施也会影响重力给水度。
大落差重力输水在供水工程中的应用
大落差重力流管道输水技术具有省电、节能、投资省、成本低、运行管理简单、方便等优点。
本文介绍了有压重力输水管道设计中水力计算,管线布置,减压消能,压力水锤防护措施,排气阀的设置及注意事项,为具备重力供水条件的工程提供参考。
标签:大落差;重力输水;供水工程;应用
油田供水工程为大落差、长距离的重力流管道输水工程,为大落差、长距离的重力流输水管道工程积累了经验,通过大落差重力输水在昆北油田供水工程中的应用。
一、工程概况
油田位于地面海拔在3000~3200m,水源地地貌為沙丘和草地,海拔高度在3448.89米。
工程主要为供该油田生活用水和油田注水。
供水管线线路总长度为29.67km,其中水源地距接转站14.82km,采用供水管线管径为:DN200。
管线材质定为Q235螺旋焊缝钢管,管线规格为D219×6。
二、水压线计算方法
根据相关规范及工程经验,水压线计算自控制点起,逐段计算至起点。
控制点的水压根据使用要求已定,起点水压通过计算方可确定,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自下游向上游的水压计算方法”。
这种计算方法为输水管道设计规定了一个不容易出错、不容易走入误区的计算方法。
但是,目前的一些重力流管道设计没有严格执行这个计算方法。
相反的采用一种在水泵压力供水中工程,设计人员经常采用的并经工程设计检验为正确的“自上游向下游的计算方法”。
在重力流管道设计中,当采用自上游向下游计算方法,调整管径使得上游起点和下游终点的水头损失相等或略小于地形高差,这种计算结果与“自下游向上游的水压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果是一样的,不会出现问题。
但是,当存在大管径小流量运行状态时,即水头损失小于地形高差时,就要看重力输水管道的流量调节方式。
重力输水管道流量调节方式分为上游和下游两种方式。
如果采用上游调节流量的方式,还采用这种计算方法,就会出现计算谬误。
因为流量小于设计流量,管道中就会出现无压流,却用压力管道流的公式计算,就会得到接近落差的压力水头的错误结果。
如果采用下游调节流量的方式,两种方法得到结算结果是一样的,在管道末端会出现一个很大的富裕压力水头,这时管道的承压等级按静水压考虑,管材承压等级高,投资相应增大。
因此,在重力流输水管道设计,如果出现大管径小流量的运行状态,要结合流量调节方式,选用不同的水压计算方法,合理的选择管径和压力等级。
三、输水管道布置
油田供水工程自宽沟水源井集水间取水,水源地没有设置调节水池,直接由水源井供水,管道的供水流量随下游油田生产生活用水量的变化而变化。
管道沿线地形高差大,管线距离长,管线中途有大流量分支接出,用水点分散。
因此管道运行工况复杂,对管道的运行安全极为不利。
根据工程用水实际节点,维护管理的难易度,经技术经济比较,输水管道分成两段,每段地形落差为水源点与用水点的实际落差,各分段间设置减压阀,以降低后段管线的承压等级。
结合工程地形条件,相关规范要求及已建重力流工程经验,在地形隆起处布置吸气排气阀8座,地形低洼处设置泄水阀6座。
四、减压消能措施
由于宽沟水源至昆北联合站地形高差很大,相应的输水管线的落差也很大,根据水力计算结果,宽沟水源转站在设计流量条件下管道计算内压为180m 水柱之多。
宽沟水源联合站计算内压为360m 水柱,而且静水压力高达450m 水柱。
根据一般的输水工程经验,内压超过80m 水柱时,管道接头、阀门连接件等处容易出现渗漏、损害等故障,且影响管道整体安全。
因此根据本工程输水管道系统中存在静水头和关阀、开阀、正常运行及流量调节等水锤压力大的问题,需要采取减压消能的措施,以降低管道正常运行水压和静压,提高管路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合理性。
1、减压消能方案。
重力供水减压消能的工程方案有设置减压水池和减压阀两种方案。
减压池存在占地面积大,建设投资大、工期长,管理不便,而且容易造成水源的二次污染及曝氧问题,而且油田依托条件差,维护管理成本高,对下游油田注水除氧工艺不利等缺点,经过综合比对,工程采用了设置减压恒压阀的方案。
经过水力计算对比,管道全程设二级减压阀即可满足要求,减压阀分别设置在K14+805和K29+305桩号处,减压阀采用高压恒压减压阀。
该减压消能方案可大幅度降低管道正常运行各种不同工况下的动水和静水压力,也能满足接转站和联合站的用水水压要求。
减压措施前后的管道纵断面和水压线简图见图。
2、高压减压阀的作用、类型构造及基本工作原理。
高压减压阀是一种自动降低管路工作压力的专门装置,它可将阀前管路较高的水压减少至阀后管路所需的水平。
出口压力不受进口压力和流量变化的影响,既可减静压,又可减动压。
高压减压阀按结构形式可分为膜片式、弹簧薄膜式、活塞式、杠杆式和波纹管式;按阀座数目可分为单座式和双座式;按阀瓣的位置不同可分为正作用式和反作用式。
高压减压阀的工作由阀后压力进行控制。
当压力感应器检测到阀门压力指示升高时,减压阀阀门开度减小;当检测到减压阀后压力减小,减压阀阀门开度增大,以满足控制要求。
结论:
1)大落差中重力供水较水泵压力供水具有省电、节能、成本低、运行管理简单、方便的优点。
在油田具备地形重力供水的地区,它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理想供水方式。
2)重力压力输水管道因上下游流量调节方式的不同,管道的流态会不同,特别是输水流量较小情况下,应根据不同调节方式,采用不同的水力计算方法。
3)重力有压输水管道的减压阀建议采用减压恒压阀,可实现在最大设计流量时不减压消能,而仅消减小流量运行时产生的富裕水头。
在长距离高落差重力流供水工程中,阀前初始内水压力较大,如阀门操作不当导致阀前压力过大,会严重威胁输水系统的安全运行。
根据推导了有摩阻管道首相水锤的阀前压力解析公式及其阀调节关闭规律;公式正确反映了阀前压力与其一段直线关闭规律两者之间的关系,且精度较高。
参考文献:
[1] 刘春发. 国内外大型调水工程现状和启示[J]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2(5):77-78.
[2] 金锥,姜乃昌,汪兴华. 停泵水锤及其防护[M]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