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 格式:docx
- 大小:25.62 KB
- 文档页数:9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必背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众多学科,而在学习医学的过程中,掌握一些重点的基础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将介绍医学基础知识的重点内容,供大家背诵和参考。
1. 人体器官与解剖学人体器官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了解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对于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制至关重要。
最常见的器官包括心脏、肺、胃、肝、肾等。
同时,学习解剖学要掌握器官的组织结构、血液供应和神经供应等内容。
2. 生理学生理学研究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过程和机理,是医学的基础。
了解生理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生命过程。
重点掌握生理学知识包括呼吸、循环、消化、排泄、神经和内分泌等系统的功能和调节机制。
3. 病理学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本质、发生机制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掌握病理学知识有助于理解疾病的发病原因和病程变化。
常见的病理学知识包括疾病的分类、病理组织学特征、病理生理学改变等。
4. 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的作用、剂量、吸收、分布和排泄等方面的学科。
掌握药理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正确使用药物,并了解药物对人体的影响。
了解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药动学和药物相互作用等是非常重要的。
5. 医学统计学医学统计学是医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医学实验的设计、数据的分析和结果的解读。
掌握医学统计学的重点内容包括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常用的统计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等。
6. 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探讨医疗活动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尤其是涉及生命和健康的决策。
了解医学伦理学的重点内容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正确处理伦理和道德方面的问题。
7. 医学生物化学医学生物化学研究生物体内生化反应和物质转化的规律。
学习医学生物化学要掌握生物分子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了解酶的作用机制、代谢途径和能量供应等。
8. 免疫学免疫学研究机体对抗病原微生物和保护机体免受外界侵害的免疫机制。
学习免疫学要掌握人体的免疫系统、免疫反应过程以及免疫相关疾病的机制等知识。
基础医学知识点梳理一、细胞生物学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具有结构与功能上的高度复杂性。
细胞生物学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命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1. 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 细胞的功能:物质运输、细胞分裂、代谢活动。
3.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中心,参与细胞的呼吸作用。
4. 染色体:携带着遗传信息,参与遗传物质的传递与保持。
二、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合物及其代谢的基础科学。
1. 碳水化合物:构成生物体内的能量来源。
2. 脂类: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与功能。
3. 蛋白质:构成细胞的基本结构与调节生物体代谢的媒介。
4. 核酸:携带细胞的遗传信息。
三、组织学组织学研究生物体内各种组织的结构、功能及其发生发展。
1. 上皮组织:覆盖和保护机体表面。
2. 结缔组织:提供机体的支持和保护。
3. 血液组织:负责携带氧气和养分以及排出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
4. 淋巴组织:参与免疫反应。
四、生理学生理学研究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包括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 消化系统:参与食物消化、吸收和排泄。
2. 呼吸系统:负责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3. 循环系统:输送氧气、养分和激素到全身各个部位。
4. 神经系统:调节机体内各器官的活动以及感受和传递外界刺激。
5. 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调节机体内的生理功能。
6. 泌尿系统:维护水盐平衡,排除代谢废物。
五、病理学病理学研究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病理变化。
1. 细胞病理学:研究细胞的病理变化。
2. 组织病理学:研究组织的病理变化。
3. 病理生理学:研究人体在疾病状态下的生理反应与调节。
4. 免疫病理学: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异常与疾病相关。
六、药理学药理学研究药物的作用机理和效应,以及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规律。
1.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2. 药物的作用靶点和作用机制。
3. 药物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七、微生物学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的分类、生活习性、生长特点以及微生物对生物体和环境的影响。
医学基础知识最全总结归纳一、医学的起源和发展医学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古代文明时期。
早期的医学主要以经验和试错积累而成,后来逐渐演变为现代医学,其中包含丰富的基础知识。
医学的发展离不开人类对健康和生命的追求,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二、人体结构与功能1.人体器官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2.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器3.组织学–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血液组织三、病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和机体功能紊乱的生理学基础,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发展过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四、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机体内的作用、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科学,探讨药物的药效学和毒理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五、临床医学临床医学是以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为主要任务的医学分支,结合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经验,实现对患者的全面护理。
六、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研究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医患关系、生命伦理学等问题,促进医疗行为的规范和人文关怀的提升。
七、医学研究与进展医学研究是医学领域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包括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通过科学方法解决医学难题,推动医学进步。
八、结语医学基础知识是医学领域的基石,全面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医学基础知识有助于提升医学实践能力,为促进健康服务和疾病防治做出贡献。
以上是对医学基础知识的全面总结归纳,希望能够对您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
祝愿您在医学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大一基础医学概论知识点一、细胞生物学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3. 细胞的能量代谢和膜运输4. 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二、组织学1. 基本组织学原理2. 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3. 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4. 组织修复与再生机制三、生物化学1.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2. 酶和酶动力学3. 糖代谢和脂质代谢4. 蛋白质合成和降解四、免疫学1. 免疫系统的组织和器官2. 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3. 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结构与功能4. 免疫调节与疫苗五、生理学1. 细胞内稳态和体液平衡2.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 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4. 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六、遗传学1. 遗传基因的结构与功能2.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3. 基因突变和基因工程4. 遗传病的发生和预防七、微生物学1. 细菌的结构和分类2. 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与防控3. 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和使用原则4. 免疫球蛋白与细胞免疫八、药理学1.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2. 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效学3. 药物治疗的基本原理4. 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以上是大一基础医学概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建立起对医学的基本理解和认识。
随着学习的深入,还会涉及到更加专业和深入的内容,为今后的医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对于每个知识点,要理解其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并能与其他相关知识点进行联结,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成为优秀的医学科班学生。
基本医学常识知识点总结人体结构与生理1. 组织与器官人体是由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的,这些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组织,组织又聚集在一起形成器官。
组织和器官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生理功能。
2. 器官系统人体内有多个器官系统,如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
这些系统之间相互关联,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3. 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是人体的基本单位,每个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组成部分。
细胞能够进行新陈代谢、生长、分裂、运动、排泄等基本生物学功能。
4. 体液与酸碱平衡人体内部含有多种体液,如血浆、淋巴液、组织液等。
这些体液在人体内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维持酸碱平衡和内环境的稳定。
常见疾病与治疗1. 传染病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可以通过空气、水、接触等途径传播的疾病。
常见的传染病有流感、疟疾、肺结核、艾滋病等。
2. 慢性病慢性病是指持续时间较长,且病情缓慢发展的疾病。
常见的慢性病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等。
3. 癌症癌症是由恶性肿瘤细胞引起的一类疾病,可以在人体多个器官和组织中发生。
常见的癌症有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等。
4.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通过药物对疾病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方式。
常见的药物有抗生素、消炎药、降压药、抗癌药等。
生活方式与健康1. 饮食合理的饮食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适当摄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可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2. 运动适当的运动对于人体的健康也非常重要。
运动可以增强人体的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改善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等。
3. 睡眠充足的睡眠可以使人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有助于维持人体的生物钟和生理节律的正常运转。
4.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也是人体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积极的思想、良好的情绪、健康的人际关系、科学的生活态度都对人体的健康起着积极的影响。
紧急救护知识1. 呼吸道紧急情况当患者出现呼吸道阻塞、呼吸急促等症状时,可以进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紧急救护措施。
医学基础知识考核要点:001 组织的概念002 消化系统的组成003 化学性消化004 淀粉的化学性消化005 蛋白质的化学性消化006 唾液的作用007 胃排空及其控制008 胃液的主要成分009 胰液的主要成分010 蛋白质的消化部位011 碳水化合物的化学性消化部位012 脂肪的消化过程013 胃酸的作用014 蛋白质、脂肪、糖吸收的主要部位015 胰液的主要作用016 胆汁的作用017 蛋白质、脂肪、糖吸收形式018 影响铁吸收的因素019 影响钙吸收的因素020 人体合成维生素B及维生素K的部位2.医学基础知识2.1 解剖学基础知识2.1.1 概述1.解剖学姿势(p7)2.方位术语3.人体的轴和面2.医学基础知识2.1.2 人体的分部与器官系统1.分部(p9)2.器官与系统(p9:表2-1)2.医学基础知识2.2 组织学基础知识(p9)2.2.1 细胞和细胞间质1. 细胞2. 细胞间质2.2.2 组织(001;p12)2.2.3 四大组织2.医学基础知识2.3 食物消化与吸收的生理学基础知识2.3.1 消化系统的组成(002;p17-18)2.3.2 食物的消化2.3.3 食物的吸收2.医学基础知识2.3.1 消化系统的组成(002)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部。
自咽至肛门之间的消化管壁,由四层组织构成(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p18,图2-16)。
2.医学基础知识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
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口腔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
2.医学基础知识2.3.2 食物的消化(p19)化学性消化(003)在消化酶的作用下,把大分子变成小分子,称为化学性消化。
淀粉的化学性消化(004)淀粉经过唾液淀粉酶、胰淀粉酶、α-糊精酶、糖淀粉酶等的水解,由大分子变成小分子的过程。
基础医学知识知识点汇总Introduction:基础医学是医学领域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涉及人体解剖、生理学、病理学和微生物学等多个方面。
对于医学学生和从事医学相关工作的人员来说,掌握基础医学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将对一些基本的医学知识点进行汇总和论述,以帮助读者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Body:1. 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领域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
它研究人体的结构、器官和各系统之间的联系。
了解人体的解剖结构对于理解疾病的产生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人体解剖学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
进一步了解身体的解剖学结构,可以使医学工作者更好地进行临床工作。
2. 生理学: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各器官和系统功能的科学。
通过了解人体的生理反应和机制,医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诊断疾病。
生理学涵盖循环生理学、呼吸生理学、消化生理学、泌尿生理学等多个领域。
例如,了解心脏的生理功能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心脏疾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3. 病理学:病理学研究疾病的发展和变化过程。
它通过检查组织样本和细胞,探索疾病的本质、原因和进展。
病理学主要分为组织学和细胞学两个方向。
组织学研究疾病在组织或器官水平上的变化,而细胞学则研究疾病在细胞水平上的变化。
了解病理学可以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
4. 微生物学: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的结构、功能和活动。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了解微生物学对于防控传染病和开发抗菌药物至关重要。
例如,通过了解细菌的生长和传播方式,医生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感染的扩散。
Conclusion:基础医学知识是医学领域中的基石,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医学学生和从事医疗行业的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微生物学等知识点,为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通过学习和深入了解这些知识,医学从业者可以更好地实施医疗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
基础医学概论大一知识点在大一学习基础医学概论时,我们接触到了许多关于医学基础的重要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大一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医学概论知识点,涉及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方面。
一、人体解剖学知识点1. 细胞:人体的基本单位,包括原生质、细胞器和细胞核。
2. 组织器官:人体由多种不同的组织器官组成,例如心脏、肺、肝脏等。
3. 骨骼系统:包括骨骼的构成、骨骼的类型和功能,以及骨骼系统在人体中的作用。
4. 肌肉系统:介绍肌肉的类型、肌肉与骨骼的连接方式,以及肌肉的主要功能。
5. 器官系统:详细介绍人体的不同器官系统,如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
二、生理学知识点1. 细胞的生理学:探讨细胞内外环境的变化对细胞功能的影响,包括渗透、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等。
2. 神经生理学:解释神经元的功能和神经信号的传递,包括突触传递、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节等。
3. 肌肉生理学:介绍肌肉收缩和肌肉功能的调节机制。
4. 心血管生理学:分析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心血管系统对于维持体液循环的重要作用。
5. 呼吸生理学:探讨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气体交换和呼吸调节。
三、细胞生物学知识点1. 细胞结构和功能:介绍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和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 细胞生理过程:探讨细胞内的代谢、生长和分裂等过程。
3. 细胞信号转导:解释细胞内外信号转导的机制,包括细胞膜受体、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等。
四、生物化学知识点1. 生物大分子:介绍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类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2. 酶学:解释酶的作用机制、酶动力学和酶的分类。
3. 代谢途径:分析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及核酸代谢途径,包括糖原代谢、脂肪酸代谢和蛋白质合成等。
总结:通过学习以上的知识点,大一学生可以对基础医学概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这些知识点奠定了后续医学专业课程的基础,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知识框架。
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点,有助于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为未来成为一名优秀医学专业人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医学基础知识点范文
一、解剖学
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结构的学科。
它包括人体各个器官部位的名称、位置、形态和相互关系等内容。
常见的解剖学知识点包括:头部解剖学、躯干解剖学和四肢解剖学等。
二、生理学
生理学是研究生命活动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人体的生理功能和其调节机制。
常见的生理学知识点包括: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等。
三、病理学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变化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疾病的形态学、生理学和病因学等相关内容。
常见的病理学知识点包括:疾病的发生机制、病名的解析和病理变化的特征等。
四、药理学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对生物体产生影响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
常见的药理学知识点包括:药物分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物合理用药等。
五、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微生物的分类、生态学、生理学和遗传学等内容。
常见的微生物学知识点包括:病原微生物、免疫微生物和微生物在医学上的应用等。
六、免疫学
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机体对抗外界病原体
和保护机体健康的免疫反应。
常见的免疫学知识点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反应的类型和免疫系统的调节等。
以上只是医学基础知识的一小部分,具体内容非常广泛且复杂。
医学
基础知识是医学学习的基础,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
学习医学相关内容。
医学基础的必学知识点
以下是医学基础的必学知识点:
1. 解剖学:学习人体的组织、器官、系统的结构和位置,以便理解疾病的发生和诊断。
2. 生理学:研究人体各种器官和系统的功能,包括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
3. 病理学: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病变的过程,以及疾病与器官功能异常之间的关系。
4. 药理学: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以及药物对人体的作用和副作用。
5. 医学统计学:学习收集、整理和分析医学数据的方法,用于研究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和治疗效果等。
6. 生物化学:研究生命体内的化学成分和反应,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等物质的结构和功能。
7. 免疫学:研究人体抵抗疾病的机制和免疫系统的功能。
8. 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的分类、结构、生理和病原机理。
9. 分子生物学: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以及基因表达和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机制。
10. 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与机体功能的异常之间的关系,以及疾病的发展与病理过程的异常。
这些知识点构成了医学基础,是医学专业学习的基础,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生和治疗非常重要。
除以上知识点外,还有临床医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急诊医学等专业知识需要学习。
基础医学知识点一、细胞生物学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学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及其发展过程。
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膜,它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是细胞的胶状物质,包含细胞器和细胞液。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负责细胞的遗传物质DNA的复制和转录、翻译过程。
二、组织学组织学研究组织的结构、功能和发生。
常见的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包括表皮上皮和腺体上皮,它们覆盖在体表和脏器表面,具有保护和分泌功能。
结缔组织包括结缔组织、软骨和骨组织,它们提供支持和保护作用。
肌肉组织包括平滑肌、骨骼肌和心肌,它们能够收缩产生力量。
神经组织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它们负责传递和处理信息。
三、生理学生理学研究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
生理学分为动物生理学和植物生理学。
动物生理学研究动物的生命现象,包括生物体的组成、代谢、发育、运动、感觉、内分泌等。
植物生理学研究植物的生命现象,包括植物的营养、生长、发育、呼吸、光合作用等。
四、病理学病理学研究疾病的本质和发展过程。
病理学分为病理生理学和病理解剖学。
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对生理功能的影响,病理解剖学研究疾病的形态学变化。
病理学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
五、药理学药理学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和排泄过程。
药理学分为药物动力学和药物作用学。
药物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药物作用学研究药物与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药物的靶点和作用机制。
六、微生物学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的结构、功能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细菌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可以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真菌是多细胞的真核生物,包括酵母菌和霉菌等。
病毒是非细胞的微生物,需要寄生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
寄生虫是多细胞的真核生物,可以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
医学基础知识点在现代医学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医学基础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包括了人体生理、解剖、病理、药理等多个方面,为医务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医学基础知识点,帮助读者了解这些重要的概念和原理。
一、人体解剖学知识点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它研究人体各个器官的结构、形态和相互关系。
人体解剖学的知识点包括:1. 人体骨骼系统:包括骨骼的命名、结构和功能;2. 人体肌肉系统:介绍肌肉的名称、构造和协同运动;3. 人体循环系统:讲解心脏、血管和血液的组织结构和功能;4. 人体呼吸系统:介绍呼吸器官的组成和呼吸过程;5. 人体消化系统:解释消化器官的结构和消化过程;6. 人体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二、人体生理学知识点人体生理学研究人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的生理功能和相互联系,是医学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
人体生理学的知识点包括:1. 细胞的生理功能:解释细胞的结构、代谢和生命活动过程;2. 神经系统生理学:介绍神经元传导、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节等;3. 肌肉生理学:讲解肌肉收缩、肌肉代谢和肌肉调节等;4. 循环系统生理学:包括心血管和血液的运输过程;5. 呼吸系统生理学:介绍肺通气、氧合和二氧化碳排出等;6. 消化系统生理学:解释食物消化、吸收、排泄和内分泌调节等;7. 泌尿系统生理学:讲解尿液生成、排泄和酸碱平衡等。
三、医学病理学知识点病理学是医学中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学科,有助于了解疾病的本质和变化机制。
医学病理学的知识点包括:1. 炎症和免疫病理学:解释机体炎症反应和免疫系统的异常;2. 肿瘤学:介绍肿瘤的分类、发生和转移等;3. 内分泌学和代谢病理学:讲解内分泌腺体的功能障碍和代谢紊乱等;4. 循环系统病理学:包括心脏疾病、血管病变和血液病变等;5. 呼吸系统病理学:介绍呼吸器官的疾病和病理变化;6. 消化系统病理学:解释胃肠道疾病、肝胆疾病和胰腺病变等;7. 泌尿系统病理学:讲解肾脏疾病、泌尿道病变和尿液异常等。
医学基础必备知识点总结一、生物化学基础1.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1)蛋白质:氨基酸的结构和分类,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2)核酸:核苷酸的结构和分类,DNA和RNA的结构和功能(3)多糖:单糖、双糖、多糖的结构和功能2. 代谢(1)糖类代谢:糖原代谢、糖酵解、糖异生(2)脂类代谢:脂肪酸代谢、三酰甘油代谢、胆固醇合成和降解(3)蛋白质代谢:氨基酸代谢、蛋白质合成和降解3. 酶的作用与调控(1)酶的分类、结构和功能(2)酶的催化机理(3)酶的调控:激活和抑制二、细胞生物学基础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细胞膜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2)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3)细胞质基质和细胞骨架2. 细胞信号传导(1)细胞外信号分子的作用机制(2)细胞膜受体和信号转导通路(3)细胞内信号分子的调控3. 细胞增殖和凋亡(1)细胞周期的调控(2)细胞分裂和有丝分裂(3)细胞凋亡的机制和调控三、遗传学基础1. 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1)DNA的结构和功能(2)RNA的结构和功能(3)基因的结构和功能2. 遗传规律(1)孟德尔遗传定律(2)基因互作作用(3)基因突变和遗传病3. 分子遗传学(1)DNA复制、转录和翻译(2)基因表达调控(3)基因工程技术四、免疫学基础1. 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细胞的类型和功能(2)淋巴器官的结构和功能(3)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2. 免疫应答(1)免疫原和抗原(2)免疫记忆和免疫调节(3)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3. 免疫病理学(1)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2)免疫缺陷和免疫调节失常(3)传染病和免疫药物五、病理学基础1. 病变的形成(1)病理生理学(2)病理化学(3)病理免疫学2. 病变的分类(1)炎症、变性、坏死、增生、肿瘤(2)先天性和后天性病变(3)原因及病理生理机制3. 病理诊断(1)临床病理(2)手术病理(3)尸体病理六、药理学基础1. 药物的作用机制(1)药物的靶点和药效学(2)药物的代谢和排泄(3)药物的作用时机和剂量效应关系2. 药代动力学(1)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2)药物的半衰期和生物利用度(3)药物的药效动力学3. 药物毒理学(1)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2)药物的致畸作用和致癌作用(3)药物的毒物学评价七、临床医学基础1. 临床诊断(1)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2)医学影像学和病理检查(3)临床诊断的技巧和方法2. 临床治疗(1)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2)物理治疗和康复治疗(3)生命支持和终末护理3. 临床预防(1)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2)疾病筛查和早期干预(3)免疫预防和环境预防八、公共卫生学基础1. 流行病学基础(1)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和原则(2)流行病学指标和参数(3)疫情调查和分析2. 卫生统计学基础(1)基本统计指标和方法(2)假设检验和回归分析(3)抽样调查和调查设计3. 卫生政策与管理(1)卫生制度和医疗资源管理(2)卫生政策和法规(3)卫生经济和社会医学以上内容基本概括了医学基础必备知识点,每一部分都是医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医学知识点总结一、人体解剖学1. 细胞学: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内有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2. 组织学:细胞组织是由类似功能细胞组成的结构单位,如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3. 器官学:器官是表现某种特定功能的组织集合体,如心脏、肺、肾等。
4. 系统学:系统是由具有类似结构和功能的器官组成的结构单位,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
二、生理学1. 营养物质的代谢:人体通过食物摄入营养物质,经过消化、吸收、循环运送和细胞利用,完成能量的供给和物质的转化。
2. 神经、激素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调节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
3. 循环、呼吸、消化、排泄等系统的功能:这些系统分别通过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完成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气体的交换和废物的排泄等生理功能。
三、病理学1. 病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是病理学与生理学相结合的学科,研究人体在病理状态下的生理变化。
2. 细胞病理学:细胞病理学研究疾病的起因、发展和结果及其相关的细胞和组织的改变。
3. 病理解剖学:病理解剖学是病理学的一部分,是研究疾病的损害及其变化的基础,病理诊断的主要手段。
四、药理学1. 药物的来源、性质和分类:药物可以来源于天然和合成,根据作用机理和药物化学结构等不同特点,可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
2.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是决定药物剂量、用药间隔和药物作用时间等重要参数。
3. 药物的作用机理:各类药物通过不同的作用机理发挥其药效,了解药物作用机理对选择合适的药物具有指导意义。
五、临床医学1. 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医生通过查体、病史及实验室检查等手段,对疾病作出诊断,同时结合其他类似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以确定最终诊断。
2. 治疗原则和方法:根据疾病的诊断和病情,进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物理治疗等。
基础医学知识知识点归纳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研究的深入,基础医学对于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基础医学为医学和临床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医生和其他医疗从业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1. 细胞生物学细胞是构成所有生物的基本单位。
细胞生物学研究细胞的结构、生理功能、代谢和分裂等方面的知识。
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以及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是细胞生物学的重要内容。
了解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可以帮助医生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
2.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研究生物体内各种生物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代谢过程。
生物化学的知识对于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诊断疾病和评估患者健康状况非常重要。
例如,了解酶的性质和功能可以帮助医生预测特定药物的代谢途径。
3. 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生物体内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DNA、RNA和蛋白质是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重点。
通过研究基因的表达、突变和遗传变异等,医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为患者提供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4. 解剖学解剖学是研究机体结构的学科,分为人体解剖学和动物解剖学。
了解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器官的位置、形态以及相互关系对于进行临床诊断和手术操作至关重要。
医生需要掌握各种解剖部位的名称、解剖结构和解剖生理特点。
5. 组织学组织学研究不同器官和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
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和研究组织的细胞构成、细胞排列、细胞特征和组织结构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病理变化。
例如,通过病理组织学的观察,可以确定是否存在恶性肿瘤或其他组织病变。
6. 免疫学免疫学研究人体对抗疾病的免疫反应和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了解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帮助医生预防和治疗各种感染和免疫性疾病。
免疫学的知识对于疫苗研制和免疫治疗的发展至关重要。
7. 病理学病理学研究疾病的本质、发生机制和发展过程。
通过对病理变化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医生需要掌握各种病变的特点和分类,以便进行正确的病理诊断。
医学考试宝典知识点总结一、基础医学知识1. 细胞生物学人体中的生命单位是细胞,它由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组成。
细胞的生命周期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个阶段。
2.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主要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功能和代谢过程,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分子。
3. 组织学组织学研究细胞组织的构造和功能,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血液组织等。
4. 解剖学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结构的学科,包括肌肉、骨骼、内脏器官和血管等结构。
5. 生理学生理学研究生命体的生命活动,包括呼吸、消化、血液循环、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等功能。
二、临床医学知识1. 病理学病理学主要研究疾病的形态学和功能性改变,包括炎症、肿瘤、感染和代谢病变等。
2. 病原生物学病原生物学研究引起人类感染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3. 药理学药理学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学和药物代谢,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和抗肿瘤药物等。
4. 临床诊断临床诊断是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信息,对患者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5. 内科学内科学是研究人体内脏器官疾病的科学,包括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等。
6. 外科学外科学研究人体外部器官和组织的疾病,包括骨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和泌尿外科等。
7. 妇产科学妇产科学是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和孕产妇保健的科学,包括妇科疾病、产科疾病和计划生育等。
8. 儿科学儿科学是研究儿童疾病和儿童保健的科学,包括小儿内科疾病、小儿外科疾病和小儿传染病等。
三、医学伦理与法律1. 医学伦理医学伦理是研究医生与患者、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医疗技术和生命伦理等问题的科学。
2. 医疗法律医疗法律主要包括医疗纠纷处理、医疗事故赔偿和医疗资源分配等法律问题。
四、公共卫生学1.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研究人群中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和疾病分布规律,包括传染病流行病学和非传染病流行病学。
医学基础必考知识点1.氨基酸的结构:生物体内的各种蛋白质是由20种基本氨基酸构成的。
除甘氨酸外,均为L-α-氨基酸。
2.脂类生理功能(1)必需脂肪酸:亚麻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
(2)正常机体供能物质:葡萄糖;饥饿时供能物质:脂肪。
3.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固有免疫,包括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等;适应性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
4.肝肠循环:某些药物经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后,部分药物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重吸收,经门静脉重新进入体循环,这种现象称为肝肠循环。
5.胰岛素药理作用:主要促进肝、脂肪、肌肉等靶组织糖原和脂肪的储存。
6.骨的分类:成人有206块骨,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
按形态,骨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7.医疗事故分级:一级:死亡、重度伤残、植物人;二级:中度残疾、严重功能障碍;三级:轻度残疾,无功能障碍;四级:无伤害与残疾8.牙的种类和排列:人的一生中,先后有两组牙发生,第一组称乳牙,第二组称恒牙。
一般在出生后6个月时开始萌出乳牙,6岁左右,乳牙开始脱落,逐渐更换成恒牙,恒牙全部出齐共28~32个,上、下颌各14~16个。
9.正负反馈:机体多数活动依靠负反馈调节来进行,例如降压反射等。
常见的正反馈例如:血液凝固、排尿、分娩等。
10.动作电位的传播:细胞膜可不衰减地传播至整个细胞。
在髓鞘神经纤维传导方式为跳跃式传导。
髓鞘不仅能提高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还能减少能量消耗。
11.白细胞分类:白细胞可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五类。
12.肺表面活性物质的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①有助于维持肺泡的稳定性。
②减少肺间质和肺泡内的组织液生成,防止肺水肿的发生。
③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做功。
13.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在三种主要营养物质中,进食蛋白质产生的特殊动力效应最为显著。
14.胰液:胰液中的有机物主要是消化酶,其种类繁多,包含有分解三大类营养物质的各种酶,如蛋白水解酶、淀粉酶、脂肪酶等。
基础医学知识点一、细胞生物学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层,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包含细胞器和细胞骨架。
细胞核是细胞中的控制中心,包含DNA和RNA。
细胞的分裂可以通过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进行。
二、遗传学遗传学研究基因的传递和表达。
基因是决定个体遗传特征的基本单位,由DNA组成。
基因型是指个体的基因组成,表现型是指基因在个体外部表现出来的特征。
遗传的方式有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常见的遗传病如血友病和先天性心脏病。
三、生理学生理学研究生命活动的机理和规律。
人体的生理学研究包括神经生理学、心血管生理学、呼吸生理学、消化生理学等。
神经系统是人体的控制中枢,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身体各个部位。
呼吸系统负责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消化系统负责食物的摄取、消化和吸收。
四、病理学病理学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疾病可以分为遗传性疾病和后天性疾病。
常见的病理学变化有炎症、肿瘤和坏死。
炎症是机体对损伤或感染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
肿瘤是机体细胞的异常增殖,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坏死是机体组织细胞受到严重损害而死亡。
五、药理学药理学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和效果。
药物可以分为药理学作用和毒理学作用。
药物的作用可以通过激活或抑制靶标分子来实现,常见的作用方式有激动剂、拮抗剂和酶抑制剂。
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会影响药物的药效和毒性。
六、微生物学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的分类、结构和功能。
微生物可以分为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
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微生物,可以根据形状和染色性质进行分类。
真菌是一类多细胞的微生物,可以通过孢子繁殖。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的微生物,必须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繁殖。
寄生虫是一类多细胞的微生物,可以寄生在人体或动物体内。
七、免疫学免疫学研究机体对抗外界病原体的免疫反应。
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基础医学考研知识点归纳基础医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人体结构、功能、疾病发生机制以及预防和治疗的基础理论。
以下是基础医学考研知识点的归纳:细胞生物学-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 细胞信号转导- 细胞凋亡与细胞死亡- 细胞工程与干细胞技术生物化学-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酶的催化机制-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代谢途径与能量转换-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人体解剖学- 人体的九大系统结构- 骨骼系统与肌肉系统- 心血管系统与淋巴系统- 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 消化系统与呼吸系统生理学- 神经生理与内分泌生理- 心血管生理与呼吸生理- 消化生理与吸收- 肾脏生理与排泄- 体温调节与应激反应病理学- 细胞损伤与修复- 炎症反应与免疫病理- 肿瘤病理与肿瘤生物学- 心血管疾病与代谢疾病- 遗传性疾病与先天性疾病药理学- 药物作用机制与药物动力学- 药物的毒理学- 常用药物分类与应用- 药物相互作用与药物代谢- 药物的临床应用与合理用药免疫学- 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免疫应答与免疫调节- 免疫缺陷与自身免疫疾病- 疫苗与免疫预防- 免疫治疗与免疫诊断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 细菌学与真菌学- 病毒学与病毒性疾病- 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感染- 微生物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微生物检测与防治遗传学- 遗传的分子基础- 遗传变异与遗传病- 遗传规律与遗传分析- 基因工程与基因治疗- 遗传咨询与遗传筛查生物统计学- 统计学原理与方法- 医学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 临床试验设计与统计推断- 生物信息学与数据分析技术- 统计软件的应用结束语基础医学考研知识点的归纳涵盖了从细胞到整体的多个层面,要求考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希望这份归纳能帮助考生系统复习,为考研做好充分的准备。
1.氧气绝大部分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称结合氧,是氧的主要运输方式;另有一小部分氧以物理状态形式直接溶解于血液内,称为溶解氧。
二氧化碳大部分以碳酸氢盐形式运输,小部分以氨基甲酰血红蛋白形式运输。
2.胃肠激素包括胃液素(胃泌素)、缩胆囊素(促胰酶素)和促胰液素,肾上腺素属于内分泌素,不属于胃肠激素。
3.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部位位于下丘脑;延髓是心血管活动中枢、呼吸中枢还能够调节肌紧张等;脊髓是部分内脏反射活动的初级中枢;大脑皮层是调节躯体运动或者说控制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
4.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浓度升高而使超滤液中葡萄糖量超过近端小管对糖的最大运转率,造成小管液溶质浓度升高,结果使水和NaCl 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因肾小管和集合管内小管液溶质浓度升高使水重吸收减少而发生的利尿现象称为渗透性利尿。
水利尿指的是饮大量清水,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
血容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5.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黄骨髓无,在人体急性失血的情况下,黄骨髓可转变为红骨髓。
6.外耳由耳廓、外耳道、鼓膜三部分组成。
中耳由鼓室、咽鼓管、乳突窦和乳突小房组成,是声波传导的主要部分。
内耳由骨迷路和膜迷路两部分组成。
骨迷路分为耳蜗、前庭和骨半规管3部分。
膜迷路由椭圆囊和球囊、膜半规管和蜗管组成。
7.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由神经垂体储存和释放。
腺垂体主要释放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肾上腺皮质分泌精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性激素等。
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激素、去甲肾上腺素等。
8.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是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素和降钙素,对机体有重要调节作用。
9.眶与鼻腔借鼻泪管相交通。
10.两肾受肝的影响,右肾略低于左肾。
肾属于腹膜外位器官,通常将肾的被膜分为三层:由内向外依次为纤维囊、脂肪囊与肾筋膜。
肾静脉在肾门处合为一干,经肾动脉前面向内行,注入下腔静脉。
左肾静脉比右肾静脉长,跨越腹主动脉的前面。
基础医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53 Vitsmin D3 活性形式是:1 。
25 ( OH ) 2D3
106 口亢患者,应稳定于,可以用手术:心率90次/分,基础代谢率+ 20 %
107甲亢患者判断病情程度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标志是:心率和脉率。
108甲状腺Ca预后最差的织织类型是:未分化
109急性乳腺炎病因是:乳汁淤积加细菌入侵。
110胰头Ca最土要的首发症状:黄疽
111由内脏构成庙囊的一部分:滑动性疵。
112最易引起嵌顿的疝:股疝
113外伤性脾下级多发小裂伤。
其最佳的千术方法是:脾部分切除术。
114判断胃肠道破裂最有价值的发现:有气腹。
115成年妇女了宫大小,重量,宫腔容积分加别为:7cm 一X 一scm 一X 一3cm 一50g,—5ml .
116子宫峡部形态学特征正确的是:非孕时长度为Icm。
118雌激素的生理作用:降低血中胆固醇水平
119脐带中有脐动脉有几根:2根。
120 HCG -- 是诊断早孕的辅助方法
121正常分娩机转项正确的是:外旋转,胎头随肩胛的内旋转而外旋转以保持胎头与胎肩的垂直关系。
122胎儿完成内旋转动作是指:胎头矢状缝与母体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径一致。
123产后多久宫颈完全恢复正常形态:4周。
124正常恶露持续:4 —一6周。
125流产最常见的原因是:胚胎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异常。
126血清日BSAg阳性// 一提示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
127病理性复缩环是指:子宫上下段之间形成缩窄环并宫缩逐渐上升。
128以颅底病变为主的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
129小作儿腹泻时中度脱水时静脉补液总量应给予:120 一150ml / kg .
130婴儿腹泻等渗性脱水时第一天补液和张力应为: 1 / 2 张
131胸部X线表现多样性的肺炎的是:肺炎支原休肺炎
132支气管肺炎有缺氧临床表现,导管给氧的流量是多少:0。
5 一1ml
133可有持续性镜下血尿-一是肾炎性肾病的临床表现
134小儿出生多久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所占相等: 4 一6天。
4 一6岁
135铁粒幼细胞减少,甚至消失一是缺铁性贫血骨髓象表现
140月中瘤的异型性一是对良恶性肿瘤最有价值的诊断
141肿瘤发生淋巴道转移时,瘤细胞首先聚集在淋巴结的什么地方:边缘窦
142良性高血压时细动脉硬化的病理改变是:动脉壁玻璃样变性。
143左心室前壁――一是心肌梗死最常发生的部位
144小叶性肺炎最有特征性的病变是:细支气管及周围肺泡化脓性炎
145 12脂肠球部-一是消化性溃疡最常发生的。
146朗格汉斯细胞和上皮样细胞一是结核结节最有诊断意义
147慢性粒细胞自血病一是脾脏肿大最显著的疾病
148诊断急性白血病的主要依据是:骨髓象示:原始+幼稚细胞〉30 %
149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是恶性淋巴瘤比较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150婚前医学检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一是对严重遗传疾病,指定传染病等的检查。
152血小板生成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153符合过敏性紫癫的实验室检查是: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154急性’{于小管坏死的正确处理原则是:初发期诊断性治疗一甘露醇一速尿。
155符合急性肾盂肾炎的诊断是:高热,尿频,尿急,尿痛,肾区叩击痛及尿白细胞增多。
156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最常驻见的病因是:产后大出血。
157能阻断甲状腺激素生物合成,又能阻止周围组织中T4转化为T3的药物是:丙硫氧嘧啶158关于2型糖尿病的叙述错误是: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159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用SB的指征是:二氧化碳结合力v 59mmol / L 。
或ph日V 7。
160对系统红斑狼疮的诊断最特异是:抗双链DNA抗体
161有机磷酸脂农药抑制的酶是:胆碱脂酶
163碘解磷定和氯解磷定治疗下列哪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差:敌百虫。
166锥体系统病变时不会出现:肢体瘫痪
167右眼直接对光反射消失,而间接对光反射存在,其病变部位在什么地方?是右侧视神经。
;168什么部位病变时不会出现Bab in ski征:脊髓圆锥。
169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正确的是:抑郁发作时有5羟色胺降低。
175抑郁症的急性期,抗抑郁治疗至少要: 6 一8周
176构成磷酸毗哆醛辅酶的于Vitamin B6 . b
177糖酵解过程中催化ATp生成的酶是:丙酮酸激酶
179脂肪动员的限速酶是:甘油三酷脂肪酶
180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醋的脂蛋白是:VLDL
181属于必需氨基酸是:赖氨酸
182有关钙离子生理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增加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183 RNA病毒反转录酶具备的性质不包括:DNA指导的RNA合成活性
188弓I起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去极化的是:钠离子与钙离子
189细胞膜上以电紧张形式传播的电活动:局部电位
190心室的充盈主要取决于:心室舒张时的抽吸作用
191增加肺通气的因素是:降低肺泡表而张力
192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一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193人类出现去大脑僵直,提示:中脑疾病
194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逼尿肌收缩
195不属于生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大脑发育
196生长激素的促生长作用依赖于:生长激素介质的介导
197治疗上消化道出血采用:去甲肾上腺素稀释后口服。
198 丁卡因不用于:浸润麻醉。
199氯丙秦治疗精神病时不良反应:锥体外系反应
200抗风湿作用强。
对胃肠道损伤轻的药物:布洛芬—
201利多卡因适用于治疗:各种室性心律失常
202雷尼替丁主要用于:消化性溃疡。
203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有禁忌证: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204内科精选:
205板状腹------- 一急性胃肠穿孔致腹膜炎
206蛙状腹—-—一肝硬化腹水
207舟状腹—-—一Ca症晚期恶病质
208腹腔积液:移动性浊音阳性;
209小肠梗阻:脐周可见蠕动波
310急性胆囊炎:Murphy征阳性
311幽门梗阻:振水音阳性
312卵巢囊肿:尺压试验阳性。
313洗肉水样大便:坏死性小肠炎
317稀烂便伴下腹痛:结肠炎
318导致哮喘反复发作的最重要原因是:气道慢性炎症
319导致哮喘反复发作的基础是:气道高反应
410支气管哮喘发作时不能做的检查:皮肤过敏原试验
411重度哮喘作缓解期首选药物是:丙酸倍氯米松
412诊断支气管哮喘的土要依据是:反复发作的呼吸困难伴哮喘音。
501冠心病全接早期发现直肠癌最重要的检查方法是:直肠指检
502贫血概念是指单位容积外周血液中:HB WBC MCA低于正常504符合萎缩的描述正确的是:萎缩器官实质细胞数减少或体积缩小505子宫峡部的特点是:上端为解剖学内日,下端为组织学内口
506手后的体位以下哪项是错误的:臂部乎术后需取半卧位
560血管玻璃样变性常见于:良性高血压病的细动脉
561微血.检的土要成分是:纤维素
562瘀血常见的原因中没有:动脉栓塞
563炎症渗出病变错误的是:所有渗出的自细胞都具有吞噬作用564急性炎症局部组织变红的主要原因是:血管扩张,血流加快565高血压心脏病的病变特征:左心室向心性肥大
582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室性期前收缩
583震颤常见于:动脉导管未闭
584几尖办狭窄最严重的并发症是:急性肺水肿
585微循环的特点:低、慢、人、变;
586影响静脉回流因素:血量、体位、几泵(心、呼吸、骨骼肌)587激素的一般特征:无管、有靶、量少、效高:
588糖皮质激素对代谢作用:升糖、解蛋、移脂;
589醛固酮的生理作用:保钠、保水、排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