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第四章综合指标
- 格式:ppt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55
第四章统计综合指标(一)(一)填空题1、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统计指标,其表现形式为绝对数。
2、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的内容不同,分为总体的标志总量和总体单位总量;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时期结构和时点结构。
反映总体在某一时刻(瞬间)上状况的总量指标称为时点结构,反映总体在一段时期内活动过程的总量指标称为时期结构。
3、相对指标的数值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有名数,二是无名数。
4、某企业中,女职工人数与男职工人数之比为1:3,即女职工占25%,则1:3属于比例相对数,25%属于结构相对数。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银行系统的年末储蓄存款余额是( D )A. 时期指标并且是实物指标B. 时点指标并且是实物指标C. 时期指标并且是价值指标D. 时点指标并且是价值指标2、某企业计划规定本年产值比上年增长4%,实际增长6%,则该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为( B )A、150%B、%C、%D、无法计算3、总量指标具有的一个显着特点是( A )A. 指标数值的大小随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增加B. 指标数值的大小随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减少C. 指标数值的大小随总体范围的减少而增加D. 指标数值的大小随总体范围的大小没有直接联系4、在出生婴儿中,男性占53%,女性占47%,这是( D )A、比例相对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结构相对指标5、我国1998年国民经济增长(即国内生产总值为)% ,该指标是( C )A. 结构相对指标B. 比例相对指标C. 动态相对指标D. 比较相对指标6、某商店某年第一季度的商品销售额计划为去年同期的110%,实际执行的结果,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则该商店的商品销售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 B )A. %÷210%B. %÷110%C. 210%÷D. 条件不够,无法计算7、下面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 )A. 商品库存量B. 商品销售量C. 婴儿出生数D. 平均工资8、将粮食产量与人口数相比得到的人均粮食产量指标是( D )A、统计平均数B、结构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9、某工业企业总产值计划比去年提高8%,实际比去年提高10%,则实际总产值比计划的任务数提高( B )A. 2%B. %C. 25%D. %10、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为102%,实际比基期增长12%,则计划规定比基期增长( A )A. %B. 10%C. %D. 6%11、已知某市有各种经济类型的工业企业3128个,工业总产值为210亿元,则在该资料中总体标志总量是( C )A. 各种经济类型的工业企业共3128个B. 其中国有工业企业所占的百分比C. 工业总产值210亿元D. 平均每个工厂的产值为671万元12、比较相对指标是( A )A、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上对比B、同类现象在不同时间上对比C、同一现象的部分与总体的对比D、有联系的不同现象的相互对比13、正确计算和应用相对指标的前提条件是( B )A、正确选择对比基础B、严格保持分子、分母的可比性C、相对指标应与总量指标结合应用D、分子、分母必须同类(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答案是正确的)1、强度相对数是两个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体的总量指标相对比而计算的统计指标,所以( BE )A. 强度相对数的分子、分母都是可以互换的B. 强度相对数的分子、分母有的是可以互换的C. 在各种相对指标中,只有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分母都是可以互换的D. 强度相对指标都是有名数E. 强度相对指标也有的是用无名数来表示2、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ABCD )A、全年出生人数B、国民生产总值C、粮食总产量D、商品销售额E、产品合格率3、下列各项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BD )A. 在册职工人数B. 企业数C. 某种商品的销售量D. 某地区1998年年末的人口数E. 企业某年所生产的产品产量4、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B )A、年末人口数B、钢材库存量C、粮食产量D、工业总产值E、经济增长率5、无名数是一种抽象化的数值,常用的表示方法有( ABC )A. 系数或倍数B. 成数C. 百分比或千分数D. 人均指标6、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有( ABCDE )A、货币单位B、劳动量单位C、自然单位D、度量衡单位E、标准实物单位7、分子与分母可以互换的相对指标有( BCD )A. 结构相对指标B. 比例相对指标C. 强度相对指标D. 比较相对指标E.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8、相对指标中分子与分母可以互换位置的有( CD )A、计划完成程度许多相对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E、动态相对指标9、在以下各项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 BD )A. 平均工资B. 人口自然增长率C. 商品流转次数D. 一个国家的人均粮食产量E. 平均每人的主要产品的产量10、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ABCD )A、受各组变量值大小的影响B、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C、随X的增大而增大D、随X的减少而减少E、与次数多少成反比关系11、比较相对指标的计算,可以是( ABCE )A.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单位之间的比较B. 先进水平与落后水平的比较C. 有联系的两个不同总体的总量指标的比较D. 同一总体内部部分与整体的比较E. 实际达到的水平与标准水平或平均水平的比较12、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的关系表现为( ABCDE )A、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的基础B、相对指标能补充总量指标的不足C、相对指标可表明总量指标之间的关系D、相对指标要与总量指标结合应用E、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都是综合指标13、相对指标的计量形式可以是( ABCDE )A、系数B、倍数C、成数D、百分数E、复名数第四章统计综合指标(二)(一)填空题1、平均指标是指同类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将总体内单位的数量差异抽象化的代表性水平指标。
统计学基础第四章综合指标【教学目的】1.掌握总量指标的概念及其种类2.掌握相对指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3.掌握平均指标的概念、特点及其计算方法4.掌握变异指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教学重点】1.总量指标的概念及其种类2.相对指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3.平均指标的概念、特点及其计算方法4.变异指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教学难点】1.总量指标的分类辨析2.各种相对指标的区别及其计算方法3.平均指标的概念、特点的理解,计算方法的运用4.变异指标的概念的理解,计算方法的运用【教学时数】教学学时为14课时【教学内容参考】第一节总量指标一、总量指标的意义总量指标是反映总体的规模、水平的指标,是最基本的指标,又称绝对数。
【案例】例如,2008年全国社会消费零售总额达到108488亿元;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72291亿元;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2850万吨。
这些指标都属于总量指标。
通过上述总量指标数值的大小,就可以对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额、粮食总产量等情况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总量指标数值的大小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加或减少,总体范围大,指标数值就大;总体范围小,指标数值就小。
有时总量指标也表现为同一总体在不同的时间、空间条件下的差数。
【案例】200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50160.3万吨,200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比2007年增加了2689.7万吨,这一增加量也是总量指标。
总量指标作为增加量时,其数值表现为正值;作为减少量时,其数值表现为负值。
总量指标是我们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起点。
了解现象的基本情况一般先从总量开始。
【案例】要了解2008年辽宁省文化事业基本情况,通过明晰下列总量指标即可: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65个,文化馆、艺术馆123个,公共图书馆128个,博物馆37个,档案馆153个。
全年出版报纸123种,出版量19.1亿份;出版杂志324种,出版量0.8亿册;出版图书8884种,出版量1.7亿册。
年末有广播电台15座,电视台16座,有线电视用户680.8万户,比上年增加86.2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66.5万户,比上年增加62.1万户。
一、单项选择题A040101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是( B )A、质量指标B、总量指标C、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A040102 总量指标按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 B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A040103下列指标属于时期指标的是 ( A )A、商品销售额B、商品库存额C、商品库存量D、职工人数A040104下列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 D )A、人均粮食产量B、资金利税率C、产品合格率D、学生人数A040105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 D )A、国内生产总值B、流动费用率C、人均利税额D、商店总数A040106 某商场2000年空调销售量为6500台,年末库存量为2000台,这两个总量指标是 ( C )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A040108总量指标数值大小 ( A )。
A、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B、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少;C、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D、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A040109 如果研究的是整个工业企业职工人员的状况,则总体单位总量是 ( C )。
A、工业企业的个数之和B、职工工资总额;C、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之和D、工业企业的总产值之和A040111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 B)。
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A040112 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商品零售额属于( A )A、数量指标B、相对指标C、时点指标D、质量指标A040201 在同一时间,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 B )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A040202 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C )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00%A040203 某厂1996年完成产值2000万元,1997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0万元,超额完成计划( B )A、5.5%B、5%C、115.5%D、15.5%A040204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 B )A、结构相对数B、动态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A040205 如果计划任务数是五年计划中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则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可采用( B )A、累计法B、水平法C、简单平均法D、加权平均法A040206 结构相对指标是 ( C )A、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B、实际数与计划数之比C、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之比D、甲单位水平与乙单位水平之比A040207 某地2001年的工业增加值中,轻工业增加值为重工业增加值的89.8%,该指标为 ( B )A、结构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动态相对指标A040209 下列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是 ( A )A、产品合格率B、人均粮食产量C、轻重工业比例D、中国与日本的钢产量之比A040211下列指标中的强度相对指标是 ( A )。
统计学基础-第四章--综合指标统计学基础第四章综合指标【教学⽬的】1.掌握总量指标的概念及其种类2.掌握相对指标的概念及其计算⽅法3.掌握平均指标的概念、特点及其计算⽅法4.掌握变异指标的概念及其计算⽅法【教学重点】1.总量指标的概念及其种类2.相对指标的概念及其计算⽅法3.平均指标的概念、特点及其计算⽅法4.变异指标的概念及其计算⽅法【教学难点】1.总量指标的分类辨析2.各种相对指标的区别及其计算⽅法3.平均指标的概念、特点的理解,计算⽅法的运⽤4.变异指标的概念的理解,计算⽅法的运⽤【教学时数】教学学时为14课时【教学内容参考】第⼀节总量指标⼀、总量指标的意义总量指标是反映总体的规模、⽔平的指标,是最基本的指标,⼜称绝对数。
【案例】例如,2008年全国社会消费零售总额达到108488亿元;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72291亿元;全国粮⾷总产量达到52850万吨。
这些指标都属于总量指标。
通过上述总量指标数值的⼤⼩,就可以对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额、粮⾷总产量等情况有⼀个直观的认识。
总量指标数值的⼤⼩随总体范围的⼤⼩⽽增加或减少,总体范围⼤,指标数值就⼤;总体范围⼩,指标数值就⼩。
有时总量指标也表现为同⼀总体在不同的时间、空间条件下的差数。
【案例】2007年我国粮⾷总产量为50160.3万吨,2008年我国粮⾷总产量⽐2007年增加了2689.7万吨,这⼀增加量也是总量指标。
总量指标作为增加量时,其数值表现为正值;作为减少量时,其数值表现为负值。
总量指标是我们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起点。
了解现象的基本情况⼀般先从总量开始。
【案例】要了解2008年辽宁省⽂化事业基本情况,通过明晰下列总量指标即可: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65个,⽂化馆、艺术馆123个,公共图书馆128个,博物馆37个,档案馆153个。
全年出版报纸123种,出版量19.1亿份;出版杂志324种,出版量0.8亿册;出版图书8884种,出版量1.7亿册。
第四章 综合指标14、某服装公司产量如下: 单位:万件2002年2003年 计划实际 重点企业产量成人的 儿童的 6.4 5.1 8.8 5.7 9.4 6.1 4.3 2.3 合计11.514.515.56.6计算所有可能计算的相对指标,并指出它们属于哪一种相对指标。
解:下面设计一张统计表,把所计算的相对指标反映在表中:2002年 2003年 2003年比2002年增长(%)产量比重 (%)计划 实际 产量计划完成(%)重点企业 产量比重(%)产量比重(%) 产量比重(%)(甲) (1) (2) (3) (4) (5) (6) (7) (8) (9) (10) 成人的 儿童的 6.4 5.1 56 44 8.8 5.7 61 39 9.4 6.1 61 39 106.8 107.0 4.3 2.3 65 35 46.9 19.6 合计11.510014.510015.5100106.96.610034.8所计算的相对指标中(2)、(4)、(6)、(9)均为结构相对数,(7)为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10)为动态相对数。
此外,还可把“成人的”产量与“儿童的”产量对比,计算比例相对数;把重点企业产量与全公司产量对比,计算结构相对数。
15、某工厂1995年上半年计划招待情况如下: 材料单位全年进货计划第一季度进货第二季度进货计划实际 计划 实际 生铁 吨 2000 500 500 600 618 钢铁 吨 1000 250 300 350 300 水泥 吨50010080200180计算和分析:(1) 各季度进货计划完成程度 (2) 上半年进货计划完成情况 (3) 上半年累积计划执行情况 解:1)第一季度进货完成程度生铁一季度进货完成程度%100%100500500=⨯=钢铁一季度进货完成程度%120%100250300=⨯= 水泥一季度进货完成程度%80%10010080=⨯= 第二季度进货完成程度:生铁第二季度进货完成程度%103%100600618=⨯=钢铁第二季度进货完成程度%7.85%100350300=⨯= 水泥第二季度进货完成程度%90%100200180=⨯= 2) 上半年进货完成程度:生铁上半年进货完成程度%6.101%100600500618500=⨯++=钢铁上半年进货完成程度%100%100350250300300=⨯++=水泥上半年进货完成程度%3.93%10020010018080=⨯++=3)上半年累积执行情况:生铁上半年累积执行情况%9.55%1002000618500=⨯+=钢铁上半年累积执行情况%60%1001000300300=⨯+=水泥上半年累积执行情况%56%10050018080=⨯+=16.某企业工业增加值计划完成了103%,比上期增长了5%,求增加值计划目标比上期增加了多少?若该企业产品单位成本应在上期699元的水平上降低12元,实际上本期单位成本为672元,求降低单位成本的计划完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