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习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42.50 KB
- 文档页数:22
项目一认识统计【理论巩固】一、思考题1.统计包含的三种涵义?2.统计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3.统计的基本职能及关系?4.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的相互关系?5.什么是统计标志和指标,二者有怎样的关系?6.统计指标按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如何分类?二、单项选择题1.对某市小学的素质教育情况进行调查,统计总体是()A、某市所有的小学生B、某市一所小学的学生C、某市一所小学D、某市所有的小学2.某市全部工业企业2012年末的总产值()A、是质量指标B、是数量指标C、是品质标志D、是数量标志3.在统计研究中,一个统计总体()A、可以有多个标志B、可以有多个指标C、只能有一个标志D、只能有一个指标4.某企业对一种标件进内径检测,结果不同标件的内径存在一定差异,这在统计学中称为()A、变量B、变异C、标志D、标志表现5.某同学的统计学基础考试成绩为72分,则72分是()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指标D、标志值6.标志是说明()A、总体的数量特征B、总体单位的特征C、总体的质量特征D、品质标志的名称7.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工业企业的产值B、工业企业的流动资产额C、工业企业的性质D、工业企业的流动资金额8.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A、成本计划完成率B、总产值C、产品总成本D、职工人数9.某厂进行职工的工资情况调查,在相关资料中( )A、该厂的所有职工是统计的总体B、每个职工的工资水平是数量指标C、工资构成比是数量指标D、全厂职工的平均工资是数量标志10. 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是()A、管理职能B、信息职能C、监督职能D、咨询职能三、多项选择题1.以下几种标志属于数量标志的有()A、企业规模B、企业设备数C、企业的利润额D、企业的代码2.统计的工作流程包括( )A、统计设计B、统计整理C、统计分析D、统计报告3.要研究重庆市私有企业工人的工资与社保情况,下列各项属于该项研究统计指标的数据有( )A、某一私有企业工人的年均收入B、所有私有企业工人的年均收入C、某一私有企业工人的年均工资D、所有私有企业工人的年均工资4.以下指标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国民生产总值B、石油年总产量C、单位产品成本D、产品合格率5、在工业普查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A、工业企业总数B、工业企业设备数C、工业企业总产值D、工业企业负债总额四、判断题1.现代统计的涵义包括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统计学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统计学习题及参考答案第⼀章绪论⼀、单项选择题1、在整个统计⼯作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A、统计学B、统计数据搜集C、统计分析D、统计数据的整理2、统计学的核⼼内容是()A、统计数据的搜集B、统计数据的整理C、统计数据的发布D、统计数据的分析3、某班三名学⽣期末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8分、84分和95分,这三个数字是()A、指标B、标志C、变量D、变量值4、某管理局有20个下属企业,若要调查这20个企业全部职⼯的⼯资收⼊情况,则统计总体为()A、20个企业B、20个企业的每个职⼯C、20个企业的全部职⼯D、20个企业每个职⼯的⼯资5、现代统计学的主要内容是()A、描述统计B、理论统计C、应⽤统计D、推断统计6、()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
A、理论统计B、描述统计C、推断统计D、应⽤统计⼆、多项选择题A、主要特征是研究数据B、研究具体的实际现象的数量规律C、研究⽅法为演绎与归纳相结合D、研究抽象的数量规律E、研究有具体实物或计量单位的数据2、数学()A、为统计理论和统计⽅法的发展提供数学基础B、研究具体的数量规律C、研究抽象的数量规律D、研究⽅法为纯粹的演绎E、研究没有量纲或单位的抽象的数三、填空题1、_________和_________是统计⽅法的两个组成部分。
2、统计过程的起点是_________,终点是探索出客观现象内在的______________。
3、统计数据的分析是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法探索数据内在规律的过程。
四、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为什么统计⽅法能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找出其内在的规律性?(要求举三个例⼦且不与教科书上的例⼦雷同)第⼆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单项选择题1、某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基期下降3%,实际⽐基期下降了3.5%,则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相对数为()A、116.7%B、100.5%C、85.7%D、99.5%2、计算结构相对数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求得的⽐重之和()A、⼩于100%B、⼤于100%C、等于100 %:D、⼩于或⼤于100%3、将全班学⽣划分为“男⽣”和“⼥⽣”,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位()A、定⽐尺度B、定距尺度C、定类尺度D、定序尺度4、将全班学⽣期末统计学考试成绩划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为()B、定距尺度C、定序尺度D、定⽐尺度5、昆明市的温度为260C与景洪市的温度310C相差50C,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位()A、定距尺度B、定类尺度C、定⽐尺度D、定序尺度6、张三的⽉收⼊为1500元,李四的⽉收⼊为3000元,可以得出李四的⽉收⼊是张三的两倍,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位()A、定序尺度B、定⽐尺度C、定距尺度D、定类尺度7、⼀次性调查是指()A、只作过⼀次的调查B、调查⼀次,以后不再调查C、间隔⼀定时间进⾏⼀次调查D、只隔⼀年就进⾏⼀次的调查8、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之间()A、⽆区别B、是毫⽆关系的两个概念C、不可能是⼀致的D、有时⼀致,有时不⼀致9、下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A、⼯⼈年龄B、⼯⼈性别C、⼯⼈体重D、⼯⼈⼯资10、商业企业的职⼯⼈数、商品销售额是()A、连续变量B、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C、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D、离散变量11、对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的⼯作⼈员进⾏普查,调查对象是()A、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B、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的全体⼯作⼈员C、昆明市的⼀个百货商店D、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的每⼀位⼯作⼈员12、在全国⼈⼝普查中,调查单位是()A、全国⼈⼝B、每⼀个⼈C、每个⼈的性别D、每个⼈的年龄13、对某城市⼯业企业的设备进⾏普查,填报单位为()A、全部设备B、每台设备C、每个⼯业企业D、全部⼯业企业14、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4/5的⼏个⼤储蓄所进⾏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般情况,则这种调查⽅式是()A.普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15、⼈⼝普查规定统⼀的标准时间是为了()A、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B、确定调查的范围C、确定调查的单位D、登记的⽅便16、()是对事物最基本的测度。
医院统计学练习题与答案1、疾病统计是指A、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流行分布特点B、研究生产劳动条件对疾病发生及蔓延的影响C、研究疾病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D、研究疾病的病因E、以上均正确答案:E2、《全国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调查制度》规定了几大类报表()A、3B、4C、5D、6E、7答案:D3、率的标准化法的意义是A、使计算的结果相同B、消除内部构成不同对总率的影响C、减少第I类错误D、减少第I类错误E、减少抽样误差答案:B4、《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要求三级综合医院病房中每床净使用面积不低于A、5m2B、6m2C、7m2D、8m2E、9m2答案:B5、分析了某年某地出血热的发病情况,共诊断120例患者,年龄在20-39岁者的发病数是50-65岁者的4倍,其他年龄组很少,从而认为该病在当地主要是20-39岁年龄组受感染。
这一说法A、正确B、不正确,因未作显著性检验C、不正确,因未按率来比较D、不正确,因两组不可比E、不能评价,因各年龄组情况不详答案:C6、相对比的特点:()。
A、一定要小于100%B、一定要大于100%C、可小于100%也可大于100%D、各相对比的和等于100%E、以上都不是答案:C7、共检查500个部位,100个部位为阳性,选用检查部位计算阳性率为()A、20%B、100%C、80%D、60%E、50%答案:A8、某市共有200000 人,2005 年因各种原因死亡2000 人。
其中心脏病患者712人,死亡104 人。
则该市的粗死亡率为A、104/200000B、712/200000C、2000/200000D、104/712E、104/2000答案:C9、某研究者准备通过分析800人的血压数据以评价当地高血压患病情况,问可以考虑将血压测量值按哪种变量类型进行处理A、计量资料B、计数资料C、等级数据D、以上均可E、以上均不可答案:B10、调查计划的内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明确调查目的和指标B、明确观察对象和观察单位C、明确调查方法D、明确调查项目和调在表E、数据的计算机录入和清理答案:E11、《中国卫生统计调查制度》规定实有床位不包括()A、正规床B、简易床C、正在消毒和修理床位D、因扩建或大修而停用床位E、观察床答案:E12、对经济发展不同地区按比例抽取样本研究其对就医行为的影响的抽样方法为A、系统抽样B、整群抽样C、单纯随机抽样D、分层抽样E、以上都不是答案:D13、某医院出院病人2050名农民中,患慢性肺心病265例,其中女性农民患者死亡15例,该医院女性农民肺心病病死率为A、0.73%B、12.93%C、5.66%D、6.78%E、据已知条件无法计算答案:E14、统计资料的类型包括A、频数分布资料和等级分类资料B、多项分的资料和二项分类资料C、正态分布资料和频数分布资料D、数值变量资料和等级资料E、数值变量资料和分类变量资料答案:E15、若成年女性以血红蛋白低于100g/L为贫血,调查某地成年女性1000人,记录每人是否患有贫血,最后清点结果,其中有38人患贫血,962人未患贫血,则此资料为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还不能确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D、可以是定量资料也可以是定性资料看作计数资料,也可看作计量资料E、多项分类资料答案:A16、某地2018年肝炎发病率是2000年的1.25倍,此指标属于:()。
一、单项选择题1.在确定统计总体时必须注意( A )。
A. 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同质的B.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不同的C.构成总体的单位,不能有差异D.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不相干的单位2.标志是指( A )。
A.总体单位的特征和属性的名称B.总体单位数量特征C.标志名称之后所表现的属性或数值D.总体单位所具有的特征3.一个统计总体(CD )。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4.统计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现象内容的特征不同可分为( B )。
A.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B.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C.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D.实体指标和行为指标5.对某市高等学校科研所进行调查,统计总体是( D)。
A.某市所有的高等学校B.某一高等学校科研所C.某一高等学校D. 某市所有高等学校科研所6.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C)。
A.该市全部国有工业企业B.该市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C.该市国有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D.该市国有工业企业的每一台设备7.有200个公司全部职工每个人的工资资料,如要调查这200个公司职工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A)。
A.200个公司的全部职工B.200个公司C.200个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D.200个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8.下列标志中属品质标志的是(A)A.性别B.年龄C.商品价格D.工业企业的总产值9.某企业职工人数为1200人,这里的“职工人数1200人”是(C)。
A.标志B.变量C.指标D.标志值10.某班四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5分,这四个数字是(B)。
A.标志B.标志值C.指标D.变量11.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D)。
A.连续型变量B.离散型变量C.前者是连续型变量,后者是离散型变量D.前者是离散型变量,后者是连续型变量12.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 A )。
A.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B. 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C. 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D. 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13.下面属于总量指标的有( D)。
第一章第一章緖论一、单项选择题1、研究某市全部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
A、每一个工业企业B、全部工业企业C、每一个产品D、全部工业产品2、统计有三种涵义,其中( )是基础、是源。
A、统计学B、统计资料C、统计工作D、统计方法3、一个统计总体( )。
A、只能有一个指标B、只能有一个指标志C、可以有多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指标志4、构成统计总体的总体单位( )。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标志5、要了解10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 )。
A、100个学生B、10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C、每一个学生D、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6、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使用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C、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台生产设备D、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7、以全国的石油工业企业为总体,则大庆石油工业总产值是( )。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8、某工人月工资90元,则工资是( )。
A、质量指标B、数量指标C、数量标志D、变量值9、要了解某市职工情况,统计指标是( )。
A、该市每个职工B、该市每个职工的工资C、该市全部职工D、该市职工的工资总额10、刘老师的月工资为480元,则480元是( )。
A、数量指标B、数量标志C、变量值D、质量指标11、“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 ) 。
A、统计调查、统计资料、统计分析B、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C、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D、大量观察法、分组法、综合指标法12、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职工人数B、设备台数C、学生的年龄D、工业企业数13、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
A、人的性别B、地形条件C、人的年龄D、工人的工种14、下列标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A、教师的教龄B、学生的成绩C、商品的价格D、民族15、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
第一部分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一、最佳选择题1、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指标较好。
、全距B、标准差C、变异系数D、四分位数间距E、方差2.用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资料的特征。
.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正态分布.对称分布E.对数正态分布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E.以上都不对4.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变异系数B.方差C.极差D.标准差E.四分位数间距5.偏态分布宜用()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算术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E.方差6.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不变。
.算术均数B.标准差C.几何均数D.中位数E.变异系数7.()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数正态B.正偏态C.负偏态D.偏态E.正态8.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分布。
(说明:设X变量经Y=lgX变换后服从正态分布,问X变量属何种分布?).正态B.近似正态C.左偏态D.右偏态E.对称9.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描述其集中趋势。
.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E.几何均数10.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C.几何均数D.变异系数E.标准差二、简答题1、对于一组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除样本含量n外,还可计算,S和,问各说明什么?2、试述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及对数正态分布的某单位1999年正常成年女子血清联系和区别。
甘油三酯(mmol/L)测量结果3、说明频数分布表的用途。
4、变异系数的用途是什么?组段频数5、试述正态分布的面积分布规律。
0.6~ 1.7~ 3三、计算分析题0.8~ 91、根据1999年某地某单位的体检资料,116名正常0.9~ 13 成年女子的血清甘油三酯(mmol/L)测量结果如右表, 1.0~ 19请据此资料: 1.1~ 25 (1)描述集中趋势应选择何指标?并计算之。
一.单项选择题1.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最合适的统计量是( D )。
A.极差B.平均差C.标准差D.离散系数2.如果峰度系数k>3,表明该组数据是( A )。
A.尖峰分布B.扁平分布C.左偏分布D.右偏分布3.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有1200名学生,法学院有800名学生,医学院有320名学生,理学院有200名学生。
上面的描述中,众数是( B )。
A.1200B.经济管理学院C.200D.理学院4.某班共有25名学生,期末统计学课程的考试分数分别为:68,73,66,76,86,74,61,89,65,90,69,67,76,62,81,63,68,81,70,73,60,87,75,64,56,该班考试分数下四分位数和上四分位数分别是( A)。
A.64.5和78.5B.67.5和71.5C.64.5和71.5D.64.5和67.55.对于右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 A )。
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中位数>平均数>众数C.众数>中位数>平均数D.众数>平均数>中位数6.某班学生的统计学平均成绩是70分,最高分是96分,最低分是62分,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的测度离散程度的指标是( B )。
A.方差B.极差C.标准差D.变异系数7.在离散程度的测度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 )。
A.极差B.方差C.标准差D.平均差8.在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时,不能直接比较它们的标准差,因为两组数据的( D )。
A.标准差不同B.方差不同C.数据个数不同D.计量单位不同9.总量指标按其反应的内容不同,可分为( C )。
A.总体指标和个体指标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识总量指标D.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标识单位指标10.反映同一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对比关系的是( C )。
A.计划完成成都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11.2003年全国男性人口数为66556万人,2002年全国金融、保险业增加值为5948.9亿元,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55566.61亿元,2003年全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103617.7亿元。
第一章导论一、填空题1.1.1 统计工作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数量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的认识活动。
1.1.2 调查得到的经过整理具有信息价值的各种统计数据、图表和文字资料都是统计资料。
1.1.3 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论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1.1.4 统计数据按其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1.1.5 分类数据是指只能归入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1.1.6 分类数据是按品质属性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反映各个类型的数量结果。
1.1.7 顺序数据是指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1.1.8 数值型数据是指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也就是直接反映事物数量特征的数据。
1.1.9 统计数据按其收集方法不同,可以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
1.1.10 观测数据是指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
1.1.11 实验数据是指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1.1.12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对象和时间的关系不同分为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和混合数据。
1.1.13 截面数据是指对不同单位在同一个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
1.1.14 时间序列数据是指对同一个单位的一个或多个变量在不同时间上收集到的数据。
1.1.15 混合数据是指在数据集中含有时间序列和截面数据成分的数据。
1.1.16 以文字记述国家显著事项的学说在统计发展史上称为国势学。
1.1.17 从统计方法的构成看,统计学可以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1.1.18 从统计方法研究和统计方法的应用角度来看,统计学可以分为理论统计学、应用统计学。
1.1.19 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事物的全体称为统计总体。
1.1.20 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和特征通常称为标志。
1.1.21 反映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称为统计指标。
1.1.22 标志是反映总体单位的属性和特征,而指标则是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
统计学习题及答案(完整)2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一、最佳选择题1、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指标较好。
A、全距B、标准差C、变异系数D、四分位数间距E、方差2.用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资料的特征。
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正态分布D.对称分布E.对数正态分布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E.以上都不对4.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变异系数B.方差C.极差D.标准差E.四分位数间距5.偏态分布宜用()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E.方差6.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不变。
A.算术均数B.标准差C.几何均数D.中位数E.变异系数7.()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数正态B.正偏态C.负偏态D.偏态E.正态8.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分布。
(说明:设X变量经Y=lgX变换后服从正态分布,问X变量属何种分布?)A.正态B.近似正态C.左偏态D.右偏态E.对称9.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描述其集中趋势。
A.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E.几何均数10.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A.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C.几何均数D.变异系数E.标准差二、简答题1、对于一组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除样本含量n外,还可计算,S和,问各说明什么?2、试述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及对数正态分布的某单位1999年正常成年女子血清联系和区别。
甘油三酯(mmol/L)测量结果3、说明频数分布表的用途。
4、变异系数的用途是什么?组段频数5、试述正态分布的面积分布规律。
0.6~ 10.7~ 3 三、计算分析题0.8~ 9 1、根据1999年某地某单位的体检资料,116名正常0.9~ 13 成年女子的血清甘油三酯(mmol/L)测量结果如右表, 1.0~ 19 请据此资料: 1.1~ 25(1)描述集中趋势应选择何指标?并计算之。
2010年《统计学》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年龄B、收入C、电话号码D、体重2.要了解在杭高校的学生的视力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 。
A、每个学生B、每个学生的视力C、每个学校D、每个学校的所有学生3.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B、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个不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C、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质量指标或数量指标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不同的数量指标或质量指标4、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职工人数B、机器台数C、工业总产值D、车间数5.政治算术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威廉.配第B、阿亨瓦尔C、凯特勒D、康令6.在对某高中的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查中,不变标志是 ( ) 。
A、性别B、学校名称C、年龄D、身高7.下列各项属于存量的是()。
A、出生人数B、期初资产额C、国民收入D、最终消费8.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
A、这些单位在全局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B、这些单位的单位总量占全部单位总量的很大比重C、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占总体全部标志总量的很大比重D、这些单位是我们工作中的重点9.统计表从内容上可以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A、调查单位、调查项目和填表人B、表头、表身和表脚C、主词、宾词D、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数字10.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属于()。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一次性调查D、经常性调查11.具有统一规定的表式、指标、报送程序和时间,自下而上逐级提供基本统计资料的是()。
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统计报表12.杭州市工商银行要了解2009年第一季度全市储蓄金额的基本情况,调查了储蓄金额最高的几个储蓄所,这种调查属于()。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13.为了了解城市职工家庭的基本情况,以作为研究城市职工收入水平及生活负担的依据,需要进行一次专门调查,最为适合的调查组织形式是()。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14.有意识地选取了100亩小麦地来估算某县小麦总产,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都不对15.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调查方式是()。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非全面报表16.对连续型变量( )。
A、只能编制异距数列B、只能编制单项数列C、只能编制组距数列D、根据变量值项数和变动范围大小而决定编制组距数列或单项数列17.统计分组就是对统计总体按()。
A、数量标志分组B、品质标志分组C、某种标志分组D、所有标志分组18.人口总体分为“男”、“女”两组,这是按()。
A、标志分组B、指标分组C、数量标志分组D、品质标志分组19.用组中值作为组内变量的代表值,是因为()。
A、组中值更具有说服力B、组中值就是组平均数C、组中值比组平均数更具有代表性D、不可能得到组平均数20.某外商投资企业按职工工资水平分为三组:5000元以下,5000~10000元;10000元以上。
如果有职工的工资水平恰好为10000元,则应该将其统计在()。
A、第一组B、第二组C、第三组D、无法确定21.按年龄分组的人口死亡率表现为()。
A、钟型分布B、对称分布C、J型分布D、U型分布22.单项式变量分布数列和组距变量分布数列都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是()A、组数和组距B、组限和组中值C、变量与次数D、变量和组限23.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
A、分组数目多少不同B、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C、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D、分组标志多少不同24.组距、组限、组中值之间关系是()。
A、组中值=(上限+下限)÷2B、组距=(上限-下限)÷2C、组中值=(上限+下限)×2D、组限=组中值÷225.总量指标具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
A、指标数值的大小随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增加B、指标数值的大小随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减少C、指标数值的大小随总体范围的减少而增加D、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总体范围的大小没有直接的联系26.商品库存量是()。
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27.按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总量指标可分为()。
A、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B、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C、实物量指标和价值量指标D、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28.2006年,某国人均粮食产量393.10公斤,人均棉花产量3.97公斤,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558元,人均国民收入1271元它们是()。
A、结构相结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29.某厂计划规定单位产品物耗降低3%,实际降低了4.5%。
则计划完成程度为()A、98.45%B、150.00%C、50%D、101.46%30.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出生人口数B、死亡人口数C、在校学生人数D、毕业学生数31.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A、受各组次数的影响最大B、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最大C、受各组标志值和次数的共同影响D、不受各组次数的影响32. 下列平均数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算术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C、中位数D、众数33.测定标志变异最常用,最基本的指标是()A、方差B、全距C、标准差D、平均差34. 已知甲企业员工工资的标准差大于乙企业员工工资的标准差,则()A、平均工资的代表性甲高于乙B、平均工资的代表性乙高于甲C、平均工资的代表性甲与乙是一样的D、无法判断两个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代表性35.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变异指标是()。
A、标准差B、平均差C、平均差系数D、全距36.时间数列的构成要素是()。
A、时间和指标数值B、变量和次数C、时间和发展速度D、分组和次数37.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的关系是()。
A、环比增长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1B、环比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1C、定基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D、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38.已知某企业总产值2005年比2000年增长180%,2010年比2005年增长220%,则2010年比2000年增长()。
A、122.22%B、22.22%C、14.29%D、以上都错39 某企业2005年的总产值为500万元,2010年产值增加到800万元,则2006-2010年间该企业总产值的平均发展速度为()A、160%B、109.86%C、9.86%D、以上都错40. 如果时间数列的数据是按年度排列的,则不存在()A、长期趋势B、季节变动C、循环变动D、不规则变动41.移动平均法的主要作用在于()。
A、消弱短期的偶然因素引起的波动B、削弱长期的基本因素引起的波动C、削弱短期的基本因素引起的波动D、消除季节变动42.如果采用三项移动平均修匀时间数列,那么所得修匀数列比原数列首尾各少()A.一项数值B.二项数值C.三项数值D.四项数值43. 如果不存在季节变动,则各月(或季)的季节比率应为()。
A、0B、1C、大于1D、不等于144.直线趋势方程y c=100+9x,意味着:()。
A、x每增加一个单位,则y平均增加100个单位B、x每增加一个单位,则y平均增加9个单位C、y每增加一个单位,则x平均增加100个单位D、y每增加一个单位,则x平均增加9个单位45.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
A、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B、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C、用总体指标推倒样本指标D、了解样本的基本情况46.有一批灯泡共1000箱,每箱200个,现随机抽取20箱并检查这些箱中全部灯泡,此种检验属于()。
A、简单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C、整群抽样D、等距抽样47.在抽样推断中,抽样误差是()A、可以避免的B、可避免且可控制C、不可避免且无法控制D、不可避免但可控制48.在同等条件下,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相比较,其抽样平均误差()。
A、前者小于后者B、前者大于后者C、两者相等D、无法确定哪一个大49.要缩小抽样平均误差,提高样本的代表性最可行、最有效的办法是()A、扩大样本容量B、减少总体方差C、采用不重复抽样D、选择合适的抽样组织形式50.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方向看,相关关系可以分为()。
A、线性相关与非线性相关B、正相关和负相关C、单相关和复相关D、零相关和完全相关51.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在是否需要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问题上()。
A 、前者无需确定,后者需要确定B 、前者需要确定,后者无需确定C 、两者均需确定D 、两者都不需确定52. 以下关于线性相关系数说法错误的是( )A 、相关系数大于0,说明正相关,小于0说明负相关B 、相关系数的数值越接近于1,相关的程度越强;越接近于0,相关的程度越弱C 、相关系数的值介于-1到+1之间D 、相关系数的符号与回归系数的符号一致53. 下列表述中哪一组变量的相关程度最强( )A 、商品销售额和广告支出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8990B 、产量和成本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9198C 、成绩和收入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6867D 、收入和支出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907854.按照个体价格指数和报告期销售额计算的价格指数是( )A 、综合指数B 、平均指标指数C 、加权算术平均指数D 、加权调和平均指数55.某商店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报告期销售量比基期增加10%,那么报告期商品销售额比基期增加( )。
A 、1%B 、5%C 、10%D 、3%56.综合指数编制的一般原则是:( )。
A 、数量指标指数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质量指标指数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B 、数量指标指数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质量指标指数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C 、无论是数量指标指数还是质量指标指数,同度量因素都固定在基期D 、无论是数量指标指数还是质量指标指数,同度量因素都固定在报告期57.在以下价格指数公式中,哪个是派氏价格指数公式的变形( )。
A 、∑∑000100q p pp q p B 、∑∑0001q p q p C 、∑∑11111p p q p q p D 、∑∑1011q p q p58.在物价上涨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少购买3%,则商品物价指数为( )。
A 、97%B 、103.09%C 、103%D 、19.18%59. 某企业两种商品报告期的产值为550万元,比上年增长10%, 两种商品的价格平均上涨了5%,则商品的销售量指数是( )A 、15.5%B 、115.5%C 、104.76%D 、无法计算60. 我国国民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由三部分组成,即基本核算表、国民经济帐户和( )A 、机构部门帐户B 、矩阵表C 、辅助表D 、投入产出表61. 下列核算属于存量核算的是( )A、国内生产总值核算B、资金流量核算C、资产负债核算D、投入产出核算62. 商业与房地产业属于( )A、都是第三产业B、都是第二产业C、前者是第二产业、后者是第三产业D、前者是第三产业,后者是第二产业63. 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计算方法是生产法、分配法和()A、支出法B、收入法C、产品法D、工厂法64. 国内生产总值加上国外要素净收入就是()A、国内生产净值B、国民总收入C、国民可支配收入D、总产出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