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一专题四同步导学案: 2.1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
- 格式:doc
- 大小:69.50 KB
- 文档页数:5
专题4课时练习第一单元课时1一、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1. 全球环境问题按其相对的严重性排在前三位的是ABCD A 它们都有酸性,电离出的『有弱氧化性B 它们都是酸,彼此之间不发生反应C 亚硫酸易分解放出SO-所以它是挥发性酸D 在空气中放置,它们都会因氧化而变质7. 下列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能通过加热蒸发的方法使之变成饱和溶液的是(A NaBrB Ca (HCO :i ) =C H=SO ;iD 比S8. 下列有关浓硫酸和亚硫酸钠混和放出的气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它与氧气接触即转变为S0:! B 亚硫酸钙能溶解于它的水溶液中C 它的密度比空气小,且不易液化D 它的水溶液是酸性,且能被强氧化剂氧化9. 将比S 、SO” SO :{各0. Olmol,依次溶解于1L 水中,最后得到的溶液具有() A 中性,漂白性 B 酸性,漂白性C 只有酸性D 只有漂白性 10将二氧化硫通入溟水中发生如下的反应:S02+Br 2+2H 20=2HBr+H :S01 ,反应中转移的 电了数和还原剂是( ) A 2e-, H2SO4 B 4e-, SO2 C 2e-, Br2 D 2e~, SO2二、填空题 全球增温问题,臭氧空洞问题,酸雨问题 海洋污染问题,土壤荒漠化问题,物种灭绝 森林面积减少,饮用水污染问题,有害废弃物越境迁移 饮用水污染问题,土壤荒漠化问题,噪声污染问题2. 煤燃烧生成的气体中能形成酸雨的是 ①一氧化碳②二氧化碳③二氧化硫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3. 下面判断不正确的是A 二氧化硫是可燃性气体,因它能与@反应B 比SO 】不是离了化合物,在水中却能电离C 重晶石是硫酸盐D 洒落在地上的汞可在其表面撒硫磺除去 4. 下列物质中,能在空气中稳定保存的是 B 稀 H =SO, C ④二氧化氮D ②④ A NaOH 固体 5. 下列各组气体中, A 比和02 6. 下列关于氢硫酸、 Na^SOs 晶体 一经混合即能迅速发生反应的是 B 比和 CL C H=S 和 SO?(D 氢硫酸( )D 比S 和02(11完成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硫酸在空气中放置变浑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亚硫酸钠在空气中变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酸B与钠盐A反应生成刺激性气体C , C可在一定条件下被氧化为D, D溶于水生成酸B , C与苛性钠液反应生成A。
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如氧化物的分类.概念:能够与碱反应生成___ _____的氧化物。
.举例:写出CO2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_。
.概念:能够与酸反应生成_____ ___的氧化物。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拓展1.从对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出发,指出下列各组物质中与其他类型不同的一种物质:.硝酸、食盐水、烧碱(1 600℃)制按照物质结构分类对熔融液中的三种物质进行分类,其中正确的是(.均属于混合物B.均属于金属氧化物.均属于纯净物D.均属于非金属氧化物.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非金属氧化物分为不同的类别。
例如从某种意义上可等归为一类,则下列氧化物与它们属于同一类N2O5.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序正确的是()Fe(OH)3⑥HNO3D.②③⑥练方法技巧下表中每组均有。
学案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判断反应中的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剂、还原产物。
3.掌握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掌握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基础自学知识点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关系1.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或__________(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____________——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
3.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______________。
4.有关概念及相互关系问题思考(1).有人用下列图示表示出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请在画线上填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2).氧化产物一定具有氧化性吗?为什么?(3).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吗?试举例说明。
知识点二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的氧化剂2.常见的还原剂问题思考(4).金属阳离子一定只有氧化性吗? (5).举例说明只作氧化剂、还原剂的物质。
H 2S 、HI 只能作还原剂吗?合作探究氧化还原能力强弱判断方法1.根据方程式判断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则氧化性:氧化剂____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____还原产物例1 根据下列反应判断:①H 2SO 3+I 2+H 2O===2HI +H 2SO 4②2FeCl 3+2HI===2FeCl 2+2HCl +I 2③3FeCl 2+4HNO 3===2FeCl 3+NO↑+2H 2O +Fe(NO 3)3(1)NO 、Fe 2+、I -、H 2SO 3的还原性由强到弱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化学专题三第一单元第二课时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教学案[教学目的]1、掌握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性质。
2、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定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铝(Al2O3)1、物理性质氧化铝是一种白色难熔的固体,不溶于水。
[思考]联系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推测氧化铝的化学性质有哪些?2、化学性质a、与酸的反应[学生]写出氧化铝分别与盐酸、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b、与碱的反应[学生]写出氧化铝分别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定义]两性氧化物c、电解[学生]完成化学方程式二、氢氧化铝(Al(OH)3)1、物理性质氢氧化铝是一种白色固体,不溶于水,能溶于强酸和强碱,不溶于弱酸(如碳酸)和弱碱(如氨水)。
2、化学性质a、与酸的反应[学生]写出氢氧化铝分别与盐酸、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b、与碱的反应[学生]写出氢氧化铝分别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定义]两性氢氧化物[解析]Al(OH)3具有两性的原因是什么?3、制备法一:向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学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法二: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学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三、明矾[KAl(SO4)·12H2O]1、复盐的定义2、电离方程式3、明矾净水的原因小结:铝三角铝元素存在的三种常见重要化合态Al3+、AlO2-、Al(OH)3,它们之间可两两相互转化写出下列转化的离子方程式:1、Al3+ Al(OH)3Al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lO2-Al(O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l3+AlO2-、Al(OH)3Al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跟踪训练]1.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 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 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 再过滤, 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A.AlO2 B.Cu2+C.Al3+D.Mg2+2.将溶液(或气体)Y逐滴加入(或通入)一定量的溶液X中(下表), 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用纵坐标表示)与加入Y物质的量(用横坐标表示)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符合图中所示关系的一组物质是3, 所需HCl和NaOH 的物质的量之和是()A.24mol B.36mol C.8mol D.16mol4、向含n mol AlCl3溶液中加入含m mol NaOH的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沉淀部分溶解,则生成Al(OH)3沉淀的物质的量是()A、(4n—m)molB、(4m—n)molC、(n—3m)molD、(3m—n)mol5.下列各组物质中,将前者加入后者时,无论前者是否过量,都能用同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A 稀盐酸,Na2CO3溶液B 稀H2SO4溶液,NaAlO2溶液C Cu,FeCl3溶液D NaOH,AlCl3溶液6、在某溶液中酚酞呈粉红色,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钾离子B、钠离子C、钡离子D、铝离子。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本专题复习课一、硫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1.SO 2⎩⎪⎨⎪⎧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溶于水的气体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的通性还原性氧化性漂白性危害:酸雨等2.H 2SO 4⎩⎪⎨⎪⎧物理性质:高沸点、难挥发、易溶于水化学性质⎩⎪⎨⎪⎧酸的通性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工业制法:接触法制硫酸3.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你能写出有关转化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吗?并分析有关的氧化还原反应。
二、氮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1.氮氧化物⎩⎨⎧NO ⎩⎪⎨⎪⎧物理性质:无色气体、有毒、难溶于水化学性质:常温下可与O 2反应NO2⎩⎪⎨⎪⎧物理性质:红棕色气体、有毒、可溶于水化学性质:与H 2O 反应2.氮⎩⎪⎪⎪⎪⎨⎪⎪⎪⎪⎧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易液化、易溶于水的气体化学性质:⎩⎪⎨⎪⎧ 与水反应与酸反应铵盐⎩⎪⎨⎪⎧物理性质:都是易溶于水的无色晶体化学性质:⎩⎪⎨⎪⎧铵盐受热分解铵盐与碱的反应铵离子的检验硝酸⎩⎪⎨⎪⎧物理性质:无色、易挥发、易溶于水化学性质⎩⎪⎨⎪⎧酸性强氧化性不稳定性工业制法:氨催化氧化法3.氮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你能写出有关转化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吗?并分析有关的氧化还原反应。
1.现有以下几种措施:①对燃烧煤时产生的尾气进行除硫处理 ②少用原煤作燃料 ③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 ④开发清洁能源。
其中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是(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2.向50 mL 18 mol·L -1的H 2SO 4中加入足量的Cu 片并加热,被还原的H 2SO 4的物质的量是( )A .等于0.9 molB .大于0.45 mol ,小于0.9 molC .等于0.45 molD .小于0.45 mol3.下列反应中硫元素只体现了氧化性的是( ) A .SO 2+2H 2S===3S ↓+2H 2OB .2SO 2+O 22SO 3C .C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 D .Zn +H 2SO 4===ZnSO 4+H 2↑4.如图,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 2SO 3晶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
课题:——§1-1-2. 物质的量姓名: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术:1、使学生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的含义。
2、认识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
3、认识提出摩尔这一看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质量之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二:课前预习(一)、物质的量的单位1.物质的量国际单位制中 7 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它表示含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会集体,符号为 ________。
2.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1)标准: 1 mol 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______________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 ________________ 个。
(2)符号: ________。
备注(3)计量对象: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原子团、电子、质子、中子等所有 ___________。
3.阿伏加德罗常数国际上规定,质量为kg C-12 原子所含碳原子数为 1 摩尔,这个数称为常数,常用表示,符号为______,其近似值为。
4.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N)的关系n= __________________ 。
(二)、摩尔质量1.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 的物质所拥有的质量。
符号:______。
单位: ________或 __________ 。
2.数值:以 g 为单位时,数值与该粒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 相等。
比方: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摩尔质量是。
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摩尔质量是。
Cl -的摩尔质量是, SO42-的摩尔质量是。
3.物质的量 (n)、质量 (m)、摩尔质量 (M )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堂商议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N)的关系(1) 1molNa +中约含有个钠离子。
问题判断一下上面这些化学反应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还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呢?(媒体PPT)2Na+Cl2=2NaClH2 + Cl22HClCl2+H2O HCl+HClOCa(ClO)2+CO2+H2O=CaCl2+2HClO2HClO O2↑+ 2HCl小组讨论、分析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讲述现在请大家在氯气与钠反应的方程式上,标出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在反应前后的化合价。
学生标出化合价的变化0 0 +1-12Na+Cl2=2NaCl过渡引出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的原因激疑在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为什么会变化呢?讨论交流1.元素的化合价是由什么决定的呢?2.元素的化合价在何种情况下会发生变化?3、.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数目有何关系?4、.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元素得电子数和失电子数有何关设置情景,激发兴趣演示书写步骤:1、标化合价,找变价。
2、画线桥: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起止为同一元素。
3、写数目:电子转移的数目用a×be-的形式。
4、检查:得电子总数=失电子总数=转移的电子总数。
力讲述氧化还原反应是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叫做还原剂,还原剂表现还原性,发生氧化反应,得到的产物叫做氧化产物。
得到电子的物质叫氧化剂,表现氧化性,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的产物叫做还原产物。
归纳记忆方法: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具有还原性,被氧化。
氧化剂化合价降低、得电子、具有氧化性,被还原培养学生知识归纳能力思考与讨论在2Na+Cl2=2NaCl、H2+Cl2=2HCl的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分别是什么?讨论回答:还原剂:Na、H2氧化剂:Cl2、Cl2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