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位置(一)
- 格式:ppt
- 大小:3.50 MB
- 文档页数:12
《确定位置(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确定位置(一)》【教材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孩子已经在第一学段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体位置的知识,学习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8个方向的知识,在四年级上册孩子学习了在方格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及简单的路线图等知识。
这些知识为孩子进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了基础。
本课的学习则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
本课内容是利用方向与距离确定某-物体的具体位置,仅靠单一的方向或距离是不够的,只有当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对孩子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
教材中为此设计了三个问题,第一、二问题是关于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第三个问题是根据方向和距离描述行走的路线。
这些知识对提高孩子的空间观念,认识生活周围的环境,都大有帮助。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物体位置前后、左右等的表示方法,知道发个方位的方向,能识别简单的线路图,但是本节课要通过方向、距离、角度来确定具体的位置,因此学生在学习中还是有定的难度。
在教学本节课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游戏情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他们进行实践操作、观察发现、归纳总结。
让学生经历由单一到多样,由模糊到准确的过程,在实践中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培养准确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资源】PPT,量角器【课时划分】本课共1课时,本设计为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森林探险):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森林探险吗?在森林里探险要想不迷路最重要的是什么?那你们会辨别方向吗?谁来说说怎么辨别方向?笑笑告诉我们,在这座森林里有一座天然的动物园,同学们想去吗?那我们第一站就到动物园的猴山去。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一)》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确定位置(一)》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一课。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几何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旨在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点与数对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基础,对于平面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这一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点与数对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引导发现法、实践操作法和小组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
同时,我将运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于确定位置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例,发现点与数对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
3.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交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确定位置(一)》(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能够运用语言、图形和实物表示物体位置。
2. 能够根据实际情境描述物体的位置。
3. 能够使用坐标点和交叉线查找物体的位置。
教学重点:1. 能够使用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进行描述。
2. 能够使用坐标点和交叉线查找物体位置。
教学难点:1. 能够根据坐标点和交叉线准确描述物体位置。
2. 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具准备:1. 磁性教具(小球、磁棒等)。
2. 白板、彩色粉笔。
3. 图书、故事书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知识(15分钟)1. 教师问学生关于物体在空间中运动和位置的知识,以此展开话题。
2. 教师出示一张世界地图,通过让学生识别不同国家位置等问答,引导学生思考物体位置的描述方式。
3. 教师介绍课题:《确定位置》。
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何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4. 通过一段生动的小故事,让学生初步了解物体位置描述的方式。
例如:小明放置球、小狗捉迷藏等故事。
二、新知识的讲解(30分钟)1. 教师讲解使用语言、图形和实物进行位置描述的方法,引导学生注意物体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2. 教师利用磁性教具,演示如何使用坐标点和交叉线查找物体位置,同时让学生参与实践。
3. 教师通过教学示范或者分组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能够准确描述物体位置。
三、教材练习(30分钟)1. 教师向学生发放练习册,让学生自主完成练习。
2. 教师在学生完成练习后,进行课堂检查,并针对其中错误的部分,进行讲解和分析。
四、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并对学生错解的部分进行特别强调,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充分的梳理和认识。
五、作业布置(5分钟)根据本节课所学进行作业的布置。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了物体位置描述的方式,并学会使用坐标点和交叉线查找物体位置。
同时,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也能够更加准确地描述物体位置。
但是,在教学上,教师需要注意从故事引入的方式是否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爽爽文库汇编之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会了在具体情境中用第几排第几个描述物体的位置,知道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并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提升,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第三阶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
1.明确列与行的意义。
2.理解数对的意义,掌握数对的书写格式。
3.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4.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1)确定位置(2课时)(2)练习课(1课时)(3)重点单元核心归纳与易错警示(1课时)1.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鼓励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注意数形结合的思想。
第1课时确定位置(1)课题确定位置(1)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节课所学的“用数对确定教室里具体的位置”是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提升,将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为用教学方法描述位置,旨在发展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题。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3分钟)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布置作业。
1.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五、教学板书六、教学反思本堂课,我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从学生熟悉的座位顺序出发,让学生在口述“第几组第几个(排)”的练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建立起“第几列第几行”的概念,培养学生先说“列”后说“行”的习惯。
课堂中,让学生认识了数对之后,用数对来点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可起到较好的巩固效果。
教师点评和总结:期中测试卷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3分)。
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知识技能(75分)一、我会填。
(每空1分,共21分)1.40.6里有( )个5.8;10个3.03是( )。
2.4.13×3.78的积有( )位小数;2.3÷1.25的商的最高位是( )位。
教学设计:第五章位置的确定1.确定位置(一)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之前,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课通过形式多样的题材(如“教室里找座位”“确定地图上城市的位置”等等),将现实生活中常用的定位方法呈现在每一个学生的面前,其中既有反映极坐标思想的定位方法,也有反映直角坐标思想的定位方法。
这一节课既是认识图形知识的继续,又是后面学习坐标、一次函数等知识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生分析:本节课教材从八年级的学生年龄特征、文化知识的实际水平出发,先让学生独立解读生活现象,动脑思考,然后与同伴交流、探索、总结,从而得出确定位置的方法,再用这些方法去理解和认识生活规律,形成技能技巧,并能抽象地运用数字来表达数学思想。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课前准备了课件,创设了多种教学情境,加大了课堂容量,增加学生学习知识的趣味性。
三、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在现实情景中感受确定物体位置常用的方法;( 2 )、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使学生感受丰富的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2)引导学生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较灵活的运用不同的方式对物体定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与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体会生活中位置的确定离不开数据, 离不开数学,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2)训练学生能把思考的结果用语言很好地表达出来,同时要让学生很好地交流和合作。
教学重难点:重点:确定位置的常用的几种方法.难点:描述物体的位置,选择确定位置的方法.一、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第二环节:出示学习目标第三环节:情景实例,探究新知第四环节:延伸练习,巩固提高第五环节:当堂训练,反馈矫正第六环节: 归纳总结。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章《确定位置(一)》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1.填一填。
2.我国有五座名山,被称为“五岳”,它们是:中岳嵩山,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你能给它们找到合适的位置吗?二、导入新课师:六一儿童节,老师带领同学们到动物园游玩。
在喷泉广场,同学们仔细观察了动物园各馆的路线图,并找到了他们感兴趣的一些场馆。
课件出示:师:大家看看,看一看有哪些场馆?师:如果以喷泉广场为观测点,怎样描述这些场馆的准确位置呢?一、用方向和角度确定位置。
师:熊猫馆在喷泉广场的什么方向上?想一想,说一说。
反馈:熊猫馆在喷泉广场的东北方向。
师:“东北” 方向指的是哪里?能具体说说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师: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引导学生观察得出:狮虎山也在喷泉广场的北上?师:原来大象馆和长颈鹿馆在同一位置呀!师:看来利用方向、度数也无法准确的确定物体的位置,那么如何区分它们的位置呢?课件出示:师:能具体说说吗?引导学生观察得出:大象馆在喷泉广场的北偏西60°方向上,距离喷泉广场1000m。
长颈鹿馆在喷泉广场的北偏西60°方向上,距离喷泉广场500m。
师:要准确的描述物体的位置,需要以从方向、角度以及距离三方面来描述。
三、描述路线师:参观斑马场后,同学们想去猴山,说一1.以广场为观测点,体育馆在南偏西30°的方向上离广场50米;图书馆在东偏北45°的方向上离广场100米.请标示出两个地方的位置。
2.以学校为观测点,广场在东偏北30°的方向上,下面图中正确的是()。
3.快乐填一填。
星星超市在学校()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游泳馆在学校()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医院在学校()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图书馆在学校()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4.看图,描述周斌上学所走的方向和路程。
周斌上学时,从家出发,先向北偏西()°方向走100米到银行,再向()30°方向走()米到钟楼,然后向()方向走()米到邮政局,接着向()()°方向走200米到商场,最后向()方向走70米来到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