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核黄素磷酸钠培训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42 MB
- 文档页数:17
核黄素磷酸钠作为核黄素的水溶性制剂,与核黄素的应用情况基本相同,因其比核黄素易溶于水,使用方便。
核黄素具有的特点它也具备。
因此也是用于对缺乏维生素B2引起的症状有一定的预防治疗作用。
核黄素磷酸钠为维生素类药,是人体重要营养元素之一。
由于可以溶于水一般可以作为注射用核黄素磷酸钠维生素类药,在人体的能量代谢中起关键作用。
主要用于口角炎、唇炎、舌炎、眼结膜炎及阴囊炎等疾病的治疗。
另外还有其他作用如下:
1.促进发育和细胞的再生;
2.促使皮肤、指甲、毛发的正常生长;
3.帮助预防和消除口腔内、唇、舌及皮肤的炎反应,统称为口腔生殖综合症;
4.增进视力,减轻眼睛的疲劳;
5.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
6.与其他物质结合一起,从而影响生物氧化和能量代谢。
注射用核黄素磷酸钠的功能作用:核黄素补充剂,用于由核黄素缺乏引起的口角炎、唇炎、舌炎、眼结膜炎及阴囊炎等疾病的治疗。
附件3
注射用核黄素磷酸钠药品说明书修订要求
一、【不良反应】项应增加:
上市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发现本品有以下不良反应/事件报告:
皮肤及其附件:皮疹、瘙痒、多汗等;
全身性损害:发热、高热、胸闷、寒战、畏寒、苍白等;
胃肠系统:恶心、呕吐、腹痛等;
神经系统:头晕、头痛、抽搐、麻木等;
心血管系统:潮红、心悸、紫绀等;
呼吸系统:呼吸急促、憋气、咳嗽、呼吸困难等;
免疫功能紊乱及感染:过敏反应、过敏样反应、过敏性休克等;
其他:静脉炎、注射部位疼痛、烦躁、腰痛等。
二、【禁忌】项应增加:
对本品及所含成份过敏者禁用。
(注:说明书其他内容如与上述修订要求不一致的,应当一并进行修订。
)
—1 —。
合理应用核黄素磷酸钠的若干建议据调查,目前我院临床上的用法为将注射用核黄素磷酸钠或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15-60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100-500ml中静脉滴注,一日一次。
还经常加入维生素C 、维生素B6、复合磷酸氢钾、甲硫氨酸维B1、氯化钾、环磷腺苷葡胺、门冬氨酸钾镁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又以骨科用量最大。
参考两种品规的说明书及文献资料,针对应用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拟订如下建议:问题1:核黄素磷酸钠的适应证?现状:骨科使用本品多为预防性用药。
建议:药品说明书适应证项下:“核黄素补充剂。
用于由核黄素缺乏引起的口角炎、唇炎、舌炎、眼结膜炎及阴囊炎等疾病的治疗。
”而核黄素缺乏的病人有多少?纯粹作为预防性用药是缺乏用药指征的。
问题2:核黄素磷酸钠的用量?现状:临床上用量在15mg-60mg之间,以20-40mg居多。
建议:说明书规定用量为“一次5~30mg,一日1次”,文献中亦无超量使用的相关记载,因此建议临床上必须使用时应控制用药剂量在正常范围之内。
问题3:核黄素磷酸钠的给药途径?现状:临床上所采用的均为静脉滴注给药。
建议:说明书规定本品的给药途径为“皮下、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
而我院临床多为静脉滴注,且溶媒量多为250-500ml不等,说明书中注明核黄素磷酸钠不稳定,遇光易变质,长时间或强光照下静脉滴注容易发生降解,降低疗效,因此不推荐静脉滴注,如需静脉滴注应避免强光照射。
问题4:核黄素磷酸钠的配伍禁忌?现状:临床上多数情况是下与维生素C 、维生素B6、复合磷酸氢钾、甲硫氨酸维B1、氯化钾、环磷腺苷葡胺、门冬氨酸钾镁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溶于同一输液中静滴。
建议:说明书中药物相互作用项下明确本品与甲氧氯普胺存在配伍禁忌,对其他药品并无涉猎。
但我们查阅文献,核黄素磷酸钠与维生素C配伍后可降低疗效,故不宜配伍。
问题5:核黄素磷酸钠无毒性?现状:因说明书提示本品几乎不产生毒性,偶有过敏反应,临床医生普遍认为本品毒副作用小,也加剧了本品的过量使用。
核黄素磷酸钠功能作用是什么核黄素磷酸钠是一种常见的西药,它的毒副作用相对比较小,同时人在服用药物以后,一般也不会产生依赖性,所以相对来说是一种安全性比较高的药物,这是一种维生素类的药物,具有提高身体蛋白质利用率的作用,能够促进身体的生长和发育,在保护皮肤和维护细胞膜的完整性方面,也能发挥很好的效果。
★核黄素磷酸钠功能作用是什么注射用核黄素磷酸钠为维生素类药。
是体内黄酶类辅基的组成部分,(黄酶在生物氧化还原中发挥递氢作用),缺乏时就影响机体的生物氧化,使代谢发生障碍,其病变多表现为口、眼、外生殖器部位的炎症。
注射用核黄素磷酸钠主要成分为核黄素磷酸钠,其中核黄素主要参与体内生物氧化与能量代谢,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核酸和脂肪的代谢有关,可提高肌体对蛋白质的利用率,促进生长发育,维护皮肤和细胞膜的完整性。
具有保护皮肤毛囊粘膜及皮脂腺的功能。
并且参与细胞的生长代谢,是肌体组织代谢和修复的必须营养素,如强化肝功能、调节肾上腺素的分泌。
注射用核黄素磷酸钠功能作用:红细胞形成,抗体制造,细胞呼吸作用及生长必须的.缓解眼睛疲劳,预防白内障.辅助糖类,脂肪,蛋白质代谢.与A合用时,B2可以维持和改善呼吸道粘膜的功能.帮助身体组织如皮肤,指甲,头发利用氧气,去处头皮屑,及协助铁及B6的吸收.如果孕妇缺乏B2,即使本人无任何症状,却有可能损害胎儿的健康.协助色氨酸代谢.B2和B6合用对治疗腕骨综合症有一定作用.。
★药理毒理药理作用本品为维生素类药。
核黄素(维生素B2)是人体重要营养素,在能量代谢中起关键作用。
本药为黄素单核苷酸(FMN)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前体药,而FMN和FAD是黄素酶家族的重要辅助因子。
黄素酶催化很多生化反应,最典型的为氧化还原反应,它们是细胞呼吸的关键因子。
FAD和FMN在线粒体转动链中递氢,在此过程中产生细胞能量。
缺乏时可影响机体的生物氧化,使代谢发生障碍,其病变多表现为口、眼、外生殖器部位的炎症。
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治疗口腔溃疡的效果观察目的:观察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治疗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
方法:统计本院于2014年1月至2014年8月前来就诊的口腔溃疡患者共计122例,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核黄素磷酸钠静脉滴注治疗,治疗5天之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口腔溃疡治疗效果及溃疡恢复时间。
结果:对照组61例患者中,显效5例,有效41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5.41%;观察组61例患者中,显效21例,有效3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16%。
对比两组患者的口腔溃疡恢复时间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的有效率与恢复时间之间P值均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统计本院于2014年1月至2014年8月前来就诊的口腔溃疡患者共计122例,所有患者均患有不同程度的口腔溃疡,表现为口腔有红斑、患者痛感强烈,均严重影响进食,溃疡数量3-5处不等。
患者中男49例,女73例,年龄22-61岁,平均年龄(36.95±5.86)岁,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61例,两组患者之间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均无明显差异,具有良好的可对比性。
1.2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地塞米松治疗,每次8mg口服,每日2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核黄素磷酸钠静脉滴注治疗。
治疗5天之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口腔溃疡治疗效果及溃疡恢复时间。
1.3疗效判定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口腔溃疡恢复情况。
1天之后疼痛感明显减轻,溃疡部位肿胀消除,溃疡面明显减少者判定为显效;2天之后痛感有所缓解,溃疡部位充血症状减轻,溃疡面有所减小者判定为有效;经治疗5天之后,仍不见明显好转,并且仍未能正常进食者判定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中获取的所有计数与计量数据均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利用卡方检验,结果用P表示,P小于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对照组61例患者中,显效5例,有效41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5.41%;观察组61例患者中,显效21例,有效3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16%。
核黄素-5'-磷酸钠
核黄素-5'-磷酸钠是一种维生素B2的衍生物,也被称为核黄素二磷酸(FMN)。
它是一种黄色的结晶性粉末,在生物体内
起着重要的辅酶的作用。
维生素B2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也被称为核黄素。
它是维持
身体能量代谢的重要营养物质之一。
核黄素-5'-磷酸钠是核黄
素的磷酸盐形式,在体内可以转化为辅酶FAD(核黄素腺嘌
呤二核苷酸)。
辅酶FAD参与机体内多种氧化还原反应和能量代谢过程。
它
可以作为多种酶的辅助因子,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子传递链的过程,帮助细胞产生能量。
核黄素-5'-磷酸钠的补充可以增加维生素B2的摄入量,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功能,维持皮肤、眼睛和神经系统的健康。
它可以通过口服或注射的方式补充。
然而,应该注意的是,核黄素-5'-磷酸钠作为一种营养补充剂,只能作为辅助治疗的手段,不能替代正常的饮食及其他治疗方法。
在使用任何营养补充剂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