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我叫黑脸琵鹭(82)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2
21.我叫黑脸琵鹭教材分析:课文描介绍了全球濒危珍稀鸟类---黑脸琵鹭,描述了它的外形特征以及捕食,迁徙等生活习性,以唤起人们保护珍稀动物意识。
课文配有两幅图画,展现了它的外形特征,第二幅图描绘了黑脸琵鹭的捕食和飞行,帮助理解“小汤匙”这个难点。
以第一人称自述的写法,介绍我“我”的名字,外形特征及名字的由来,借用“我”在迁徙过程中的选择,号召大家行动起来,加入到保护珍稀动物的行列中。
教学目标:1.会写“左”“右”“寻”等8个生字,会读“唯”“琵”“捕”等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搜寻、成员、充足”等词语,积累词汇。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黑脸鹭鸶的可爱,激发小学生热爱小动物保护小动物的情感。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黑脸鹭鸶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4.体会黑脸鹭鸶的可爱,激发爱护珍稀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黑脸鹭鸶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感受黑脸鹭鸶的可爱,激发小学生热爱小动物保护小动物的情感。
2..体会黑脸鹭鸶的可爱,激发爱护珍稀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教学准备:1.黑脸琵鹭的图片、视频资料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授课日期:9 月18 日(总第18 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左”“右”“寻”等8个生字,会读“唯”“琵”“捕”等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搜寻、成员、充足”等词语,积累词汇。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黑脸鹭鸶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初步感受黑脸鹭鸶的可爱。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黑脸鹭鸶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初步感受黑脸鹭鸶的可爱。
一、情景启发,看图揭题1.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种可爱的动物,看看你认识吗?(课件出示1)熊猫图片。
你看它身体胖胖的,圆圆的,走起路来一扭一扭的,那憨态可掬的样子真是可爱呀!它是什么颜色的啊?(黑白)它可是我们的国宝哟!你们喜欢大熊猫吗(喜欢)那么,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它也是黑白两种颜色,也是国家级保护动物,被人们称为鸟中的“国宝熊猫”。
21.我叫黑脸琵鹭教学目标:1.会写“左”“右”“寻”等8个生字,会读“唯”“琵”“捕”等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搜寻、成员、充足”等词语,积累词汇。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黑脸鹭鸶的可爱,激发小学生热爱小动物保护小动物的情感。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黑脸鹭鸶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4.体会黑脸鹭鸶的可爱,激发爱护珍稀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了解黑脸琵鹭,感受黑脸琵鹭的可爱。
教学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黑脸琵鹭的可爱,激发学生对黑脸琵鹭的喜爱之情与保护意识。
教学素材:1.黑脸琵鹭的图片、视频资料等。
2.背景音乐《渔舟唱晚》。
3.关于米埔自然保护区的资料。
4.关于乐器“琵琶”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书写生字,学习本课“左、右、寻、员、香、米、区、充”八个生字。
3.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启发,看图揭题。
1.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种可爱的动物,看看你认识吗?(课件出示1)熊猫图片。
你看它身体胖胖的,圆圆的,走起路来一扭一扭的,那憨态可掬的样子真是可爱呀!它是什么颜色的啊?(黑白)它可是我们的国宝哟!你们喜欢大熊猫吗 (喜欢)那么,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它也是黑白两种颜色,也是国家级保护动物,被人们称为鸟中的“国宝熊猫”。
大家想认识一下吗?(课件出示2)黑脸琵鹭图片。
2.揭题:你们认识这位新朋友吗?对,它就是我们今天的新朋友--黑脸琵鹭。
黑脸琵鹭既漂亮又可爱,真惹人喜欢呀!那我们今天一起学习这篇课文吧!(板书课题:21.我叫黑脸琵鹭)(课件出示3)⑴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书空课题,注意“琵”和“鹭”的笔顺,理解这两个字的字义,“琵琶”是古代的一种乐器。
(课件出示4)琵琶图片。
“鹭鸶”是一种水鸟。
21.我叫黑脸琵鹭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主要主要内容,了解黑脸琵鹭。
2.继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黑脸琵鹭的可爱。
3.培养同学们爱护小动物,保护小动物的情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交流资料。
1.导入:在大千世界众多的鸟类中,有一种鸟儿,长着一身洁白的羽毛,伸着长长的脖子,还有一张形如琵琶的黑色的大嘴,那就是黑脸琵鹭。
看啊,在蓝蓝的天空中,它们成群结队,翩翩飞来了,时而展翅在高空中盘旋,时而拍翅降落在山地,时而扑扇着翅膀奔跑在大河边,时而傲然独立于水田……(课件出示13)黑脸琵鹭图片。
学生仔细看图,教师指导学生有序观察,说说黑脸琵鹭的样子。
2.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不少关于黑脸琵鹭的图文资料,关于黑脸琵鹭你都知道些什么?下面请大家借助资料先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对黑脸琵鹭的认识,然后将资料进行汇总,交流。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汇总资料,做好汇报准备。
4.看来同学们已经了解了黑脸琵鹭的许多知识,对黑脸琵鹭非常感兴趣。
下面我们继续来学习《我叫黑脸琵鹭》这篇文章。
(板书课题:)二.品读课文,引导探究。
1.黑脸琵鹭名字的由来。
(课件出示14)你好,我叫黑脸琵鹭!为什么叫这么奇怪的名字?这还要从我的长相说起。
⑴指导学生读一读。
读的时候“奇怪”和“长相”两个词语要读重音,起到强调的作用。
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⑵让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句子。
(课件出示15)①因为我的长相特殊,所以我的名字很奇怪。
③因为________,所以_________②因为________,所以_________2.黑脸琵鹭的长相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课件出示16)我身上长满白色的羽毛,唯独脸是黑色的,最特别的的我的嘴巴,长长的,扁扁的,就像一把琵琶,所以人们叫我黑脸琵鹭。
⑴读一读:指名读,分组读。
说说它们的名字为什么叫黑脸琵鹭?(提示:用原文回答。
)(板书:美丽)⑵说一说:我为什么叫黑脸琵鹭?从哪几个词语可以看出来?⑶比一比:黑脸琵鹭的嘴巴和琵琶有什么相似处?(课件出示17)(板书:羽毛-白色;脸-黑色;嘴-长扁)①简介琵琶:琵琶,是拨弦类弦鸣乐器。
地球的清洁工一、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地球的清洁工》冀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三册中第六单元的主题是科学常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大自然,教育学生是大自然装扮了我们美好的生活,要爱护环境,保护地球资源.《地球的清洁工》是本单元的一篇课文,告诉学生去保护自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这篇课文把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情感世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突出了本阶段的学习重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在本课的教学中将“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会话商讨”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并立足“语文学科”的学科特点,设计了开招聘会这种形式,将口语交际和阅读课结合起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以本课为载体,通过生动活泼地学习,激发学生课后继续探索其他地球清洁工的兴趣。
(二)教学对象分析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生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二年级学生的经验少,观察能力还较差,所以我在这一课中设计了开招聘会这种形式,将口语交际和阅读课结合起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三)教学环境分析本次教学活动中恰当的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让学生获取了信息技术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选择在本校的多媒体教室上课学习。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本课十四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八个生字.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阅读,读悟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惟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动物在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方面所起的作用,了解动物和人类的密切关系.2引导学生喜欢课外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丰富知识积累,养成良好地阅读习惯.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展开小组讨论,读中悟情。
《我叫黑脸琵鹭》contents •引言•黑脸琵鹭的识别特征与生态习性•黑脸琵鹭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与价值•黑脸琵鹭的保护现状与挑战•公众参与与个人行动建议•研究展望与结论目录CHAPTER引言黑脸琵鹭是一种具有独特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的鸟类,其生存状况和保护需求对环境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和生态环境的恶化,黑脸琵鹭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主题的重要性报告的结构和内容概述CHAPTER黑脸琵鹭的识别特征与生态习性描述黑脸琵鹭的外观特征羽毛颜色与体型头部特征黑脸琵鹭的生态习性栖息地01迁徙习性02食性03分布范围与繁殖习性分布范围黑脸琵鹭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分布,主要生活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沿海地区。
在中国,它们的分布范围涵盖了东南沿海地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以及东北部分地区。
这些地方为黑脸琵鹭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和适宜的栖息地。
繁殖习性黑脸琵鹭通常在春季开始繁殖,一般在3月至5月之间。
它们会选择在开阔的水域附近筑巢,巢通常建在水边的树枝或岩石上。
雌鸟每次产卵2至4枚,孵化期约为25至30天。
雏鸟在孵化后不久就能独立行走和游泳。
CHAPTER黑脸琵鹭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与价值食物链位置作用黑脸琵鹭的食物链位置与作用栖息地保护种子传播与植物生长黑脸琵鹭对栖息地生态平衡的影响黑脸琵鹭的文化与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CHAPTER黑脸琵鹭的保护现状与挑战当前保护工作概述030201保护工作中面临的挑战未来保护工作的展望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当地居民参与保护工作,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国际合作CHAPTER公众参与与个人行动建议1提高公众对黑脸琵鹭保护的认知23了解黑脸琵鹭的生态习性、食物来源、繁殖习性等,以及它们在*的栖息地分布。
黑脸琵鹭的生态习性和栖息地了解黑脸琵鹭所面临的生存威胁,包括环境破坏、气候变化、捕猎等。
时下上海常见鸟类14---黑脸琵鹭
脸上长有酷似琵琶的黑色长嘴,喜欢在水中左右扫动像个探测家一样觅食。
现在数量极少的水鸟---黑脸琵鹭。
黑脸琵鹭(学名:Platalea minor),又名小琵鹭、黑面鹭、黑琵鹭、琵琶嘴鹭,俗称饭匙鸟、黑面勺嘴,台湾赏鸟人士则俗称为“黑琵”。
又因前额、眼线、眼周至嘴基的裸皮黑色,形成鲜明的“黑脸”而得名。
黑脸琵鹭嘴长而直,黑色,上下扁平,先端扩大成匙状。
脚较长,黑色,胫下部裸出。
额、喉、脸、眼周和眼先全为黑色,且与嘴之黑色融为一体。
其余全身白色,繁殖期间头后枕部有长而呈发丝状的黄色冠羽,前颈下部有黄色颈圈。
黑脸琵鹭通体白色,嘴基、额、脸、眼先、眼周,往下一直到喉全裸露无羽,黑色。
嘴长而直,上下扁平,先端扩大成匙状,黑色,且和头前部黑色连为一体。
繁殖期间头后枕部有长而呈发丝状的金黄色冠羽,前颈下面和上胸有一条宽的黄色颈环;非繁殖期冠羽较短,不为黄色,前颈下部亦无黄色颈环。
虹膜深红色或血红色,嘴和脚黑色。
幼鸟似成鸟冬羽,但嘴为暗红褐色,初级飞羽外缘端部黑色。
黑脸琵鹭栖息于内陆湖泊、水塘、河口、芦苇沼泽、水稻田、沿海及其岛屿和海边芦苇沼泽地带。
黑脸琵鹭是全球最濒危的鸟类之一,已被列入ICBP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中国亦于1989年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二类保护动物名录。
它在朝鲜的繁殖地和香港的越冬地都已得到了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