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水平与城市气温变化的灰色关联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79 MB
- 文档页数:4
我国生态、环境、经济系统耦合协调测度方法综述杨玉珍【摘要】Coupling and coordinating ecology,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system are important paths to resolve problems of resource restriction and environment depravation. Coupling and coordinating methodologies of ecology,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systems are reviewed and evaluated in this paper. Methods used are classified into six categories as index addition and computation, variance and elasticity, system evolvement, system dynamics,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and structure equation model. The imperfect aspects in current study are pointed out.%实现生态、环境、经济系统的耦合与协调是应对资源约束、环境恶化等问题的重要路径.针对我国生态、环境、经济系统耦合协调测度方法进行综述,将其分为指数加成及计量分析法、变异系数和弹性系数法、模糊与灰色理论法、系统演化及系统动力学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结构方程模型法等类别,并指出当前研究有待完善之处.【期刊名称】《科技管理研究》【年(卷),期】2013(033)004【总页数】4页(P236-239)【关键词】生态经济学;综述;耦合;协调;方法测度【作者】杨玉珍【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新乡 453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0.3耦合(Coupling)原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运动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
1.地梭梭生长量与气候因子的关联分析下表为1995年3年梭梭逐月生长量(X0)、月平均气温(X1)、月降水量(X2)、月日照(X3)时数和月平均相对湿度(X4)的原始数据,试排出影响梭梭生长的关联序,并找出主要的影响因子。
灰色系统理论提出了灰色关联度的概念,它是提系统中两个因素关联性大小的量度,关联度的大小直接反映系统中的各因素对目标值的影响程度。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因素分析的一般步骤为:第一步:确定分析数列。
确定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参考数列和影响系统行为的比较数列。
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数据序列,称为参考数列。
(Y)设参考数列(又称母序列)为Y = {Y (k)| k = 1,2,Λ,n};影响系统行为的因素组成的数据序列,称比较数列。
(X)比较数列(又称子序列)Xi = {Xi(k)| k = 1,2,Λ,n},i = 1,2,Λ,m。
第二步,变量的无量纲化由于系统中各因素列中的数据可能因量纲不同,不便于比较或在比较时难以得到正确的结论。
因此为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在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时,一般都要进行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第三步,计算关联系数。
X0(k)与xi(k)的关联系数记,则,称为分辨系数。
ρ越小,分辨力越大,一般ρ的取值区间为(0,1),具体取值可视情况而定。
当时,分辨力最好,通常取ρ = 。
ξi(k)继比较数列xi的第k个元素与参考数列xo的第k个元素之间的关联系数。
第四步,计算关联度因为关联系数是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在各个时刻(即曲线中的各点)的关联程度值,所以它的数不止一个,而信息过于分散不便于进行整体性比较。
因此有必要将各个时刻(即曲线中的各点)的关联系数集中为一个值,即求其平均值,作为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间关联程度的数量表示,关联度ri公式如下:第五步,关联度排序关联度按大小排序,如果r1 < r2,则参考数列y与比较数列x2更相似。
在算出Xi(k)序列与Y(k)序列的关联系数后,计算各类关联系数的平均值,平均值ri就称为Y(k)与Xi(k)的关联度。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多目标决策模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往往涉及多个方面,如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环境保护等,这就需要利用多目标决策模型来平衡各种目标之间的冲突和权衡,以实现全面协调的土地利用规划。
多目标决策模型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可以帮助规划者更好地理解不同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预测不同目标设定下的未来发展趋势,从而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首先,多目标决策模型可以通过建立指标体系来量化评价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不同目标。
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充分考虑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目标,并结合专业知识、技术手段和社会参与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例如,可以将经济发展目标量化为土地增值率、GDP增长率等指标,将社会公平目标量化为住房密度、教育资源平均分配程度等指标,将环境保护目标量化为绿地覆盖率、空气质量等指标。
通过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以量化地描述不同目标的状况和发展趋势,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其次,多目标决策模型可以通过建立评价方法来分析不同目标之间的关系和权衡。
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不同目标之间往往存在冲突和矛盾,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等。
评价方法可以通过建立目标权重矩阵和决策矩阵来分析不同目标之间的关系,并确定最优的决策方案。
例如,可以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不同目标的权重,再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或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等确定各决策方案的性能得分,进而确定最优的方案。
最后,多目标决策模型可以通过建立空间规划模型来支持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
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的选择往往是决策的核心。
多目标决策模型可以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来建立空间规划模型,通过模拟不同决策方案的空间布局和模拟结果的评价指标,为决策者提供直观的分析结果和空间规划建议。
例如,可以针对不同方案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划分、用地布局分析、可达性评价等,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各项目标的协调发展。
城市化下图示意中国、日本、韩国城镇化进程(含预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日本城镇化进程最快的时段是( )A.1950~1970年B.1970~1990年C.1990~2010年D.2010~2030年2.2020年,中、日、韩三国( )A.韩国经济最发达B.日本城镇化水平最高C.中国城市人口最多D.均进入城镇化后期阶段下图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镇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由图可知( )A.英国城镇化进程的速度始终高于美国B.美国先于英国达到80%的城镇化水平C.1970年以后中国城镇化进程快于美国D.美国目前处于城镇化中期阶段4.与2000年相比,2030年三国城镇化带来主要变化是( )A.英国——第一、二产业比重增加B.美国——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恶化C.中国——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D.中国——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因发生逆城市化而衰落的城市中心区再度城市化的过程称为再城市化。
下表为某国四个城市不同时期的城市化平均增长速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表:某国四个城市不同时期的城市化平均增长速度年份甲乙丙丁2000-2010年-0.24-0.620.28-0.382011-2019年0.64-0.230.810.595.根据上表,推测该国四个城市中进入再城市化阶段的是( )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丁6.该国上述城市再城市化的原因可能是( )A.城市地租下降,住房供应增加B.农业用地比重提升,耕地面积增加C.产业结构优化,工业比重增加D.城市环境污染减轻,生态环境改善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在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当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经济发展水平时,就会出现虚假城市化,反之则为滞后城市化。
下图示意2019年东南亚部分国家城市化水平统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新加坡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影响因素是( )A.人口数量B.经济发展水平C.工业产值D.农业发展水平8.图示国家中出现滞后城市化的是( )A.越南B.马来西亚C.泰国D.菲律宾9.印度尼西亚城市化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是( )A.农村环境污染加剧B.城市经济发展缓慢C.农村人地矛盾突出D.城市人口失业率高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源期刊网 城市热污染灰色关联分析评价作者:郑庆美来源:《海峡科学》2010年第09期[摘要]基于城市生态系统灰色性,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与方法分析、评价城市大气环境热污染,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较相符,分析结论反馈于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建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也是城市大气环境热污染环评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 城市热污染灰色关联分析城市大气环境热污染问题在一些城市日益突出,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已受到人们日益关注。
由于造成热污染的因素众多且复杂,多难以分解确定并量化分析、评价,造成项目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热污染环境影响评价滞后。
为此,本文基于城市生态系统灰色性,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与方法探讨城市大气环境热污染原因,并提出弱化热污染对策。
F市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入海口,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19.6℃。
常年主导风向东南风,频率14.3%,静风频率21.8%,年平均风速2.8米/秒,贴地逆温层平均厚度117.33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7%。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F市“城市热岛”形成了,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市区与郊区城门乡年平均最高气温温差达0.7~1.0℃,年平均气温温差稳中有升,尤其是夏季,F 市受强大的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酷热,高温期长,加上热岛效应,由此产生的热污染十分突出,直接影响经济建设和市民健康,已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事实上,热污染是城市灰废能量流滞留城市上空引起的广泛性热污染,是城市内部众多因素的复杂作用形成,其中以城市下垫面的特殊性质(如:高热容量)、“人为热”排放,大气污染等因素最为显著。
为了寻找弱化热污染的对策,必须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可是,它们都难以分解确定且不易量化,但它们对热污染的贡献可部分、间接地从气象系统反映出来且能够量化。
如市区、郊区的相对湿度、风速、雾日数、低云量、降雨量等气象要素的变化量可以通过气象观测获得,其变化有内在规律性,明显地受到上述因素的制约,具有显著的因果关系。
高一地理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试题答案及解析1.(10分)下图为“某城市区域示意图”,图中②为石油化工区,③为电子工业区(附近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④为水泥厂。
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1)从城市功能区看,图中①处最有可能形成区,其外围主要是区。
随着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的扩大,市区的工厂纷纷向外搬迁,其主要目的是①;②。
(4分)(2)②③④中工业布局明显不合理的是,理由是。
(3分)(3)城市化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①;②;③。
(3分)【答案】(1)商业住宅降低土地成本保护城市环境(2)④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地带,会造成城市的大气污染;位于城市河流上游,也会造成水污染。
(3)使得地理环境各要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声污染问题社会问题严重(每个要点1分)【解析】(1)①处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最有可能形成商业区。
①处外围靠近商业区,面积广大,是城市最主要的土地利用模式,应是住宅区。
随着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的扩大,郊区相比市区地价低,工厂向外搬迁可降低土地成本,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
(2)图示城市盛行风向为东南风,④为水泥厂在城市盛行风的上风方向,污染城市大气;又在城市河流的上游,污染城市水源,不合理。
(3)城市化主要是人口大量向城市迁移,城市土地不断扩大,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的绿地减少;工业和生活产生的各种污染出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声污染问题,使得地理环境各要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社会问题严重,失业率增加、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等。
【考点】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化影响。
2.下图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5分)(1)A、B两条曲线中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_____曲线。
(2)从图中可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_____(早或晚),水平_______(高或低),目前城市化速度比发达国家________(快或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