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复习试卷[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6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一)(分值120分)一、积累运用(34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禁锢.(gù)怂.恿(sǒnɡ)迷惘.(máng)B.长喙.(huì)瞵.视(lín)羽翮.(hé)C.感喟.(kuì)屋脊.(jí)倏.地(shū)D.伫.立(zhù)嗔.怪(chēn)干瘪.(biē)2.(3分)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不动声色一尘不柒妄下断语怪诞不经B.斑斑驳驳生意葱茏进退维谷据为己有C.眼花嘹乱秩绪井然石破天惊神采奕奕D.遒劲有力相得益章面面相觑大相径庭3.(3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要解决对食品市场监管______的问题,就必须改革监管体制和工作机制。
(2)这部小说感人至深,作品主人公的______,就是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3)学生没打好基础,______,即不切实际地追求所谓远大目标,难成大事。
A.不力原型拔苗助长B.不利原形拔苗助长C.不利原形好高骛远D.不力原型好高骛远4.(3分)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干什么呀!”他变了脸色,“你又不是老师,凭什么批评我?”B.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走通?但我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C.《说文解字》解释“雪”的含义时指出:“雪,凝雨也”。
也就是说,雪是由雨凝结而成的。
D.端午节有很多风俗:吃粽子呀、喝雄黄酒呀、挂艾草呀、赛龙舟呀…其中赛龙舟最受人们喜爱。
5.(3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外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近年来,我国各地普通兴起育家风、传家教宣传活动,凝聚起万千家庭的向善力量。
家风也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文化基因,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一代代不间断地传递、延续,,,,,。
①从而使一个人在进入复杂的社会后,拥有辨别、筛选、取舍的能力②③关系到整个家族对外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评价④这其实是给人思想加工的第一道工序⑤家风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这个家族或者这个家族的走向。
【七年级】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人间亲情一、(4分)整卷写作分。
二、(26分)基础存储站1.根据课文内容用常用词填空。
我在破获()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地来偷做没有出息孩子的玩艺。
我立刻伸手()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在地下,踏扁了。
2.根据提示正确填写特定语境中的习语。
①我()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
(形容忽然完全醒悟)② 我想拆散我的家庭,把它分成两部分。
我不想。
(所有人或一切都已妥善解决)3.读下面的小故事,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Kenzaburo Oe)曾在文章中提到,他小时候害怕死亡。
有一次,他因病住院,哭个不停,拒绝让家人离开。
他的母亲对他说:“别担心,如果你真的死了,我会让你重生的!”他听着,平静了一会儿,但过了一会儿,他不安地对母亲说:“如果我将来出生,请他现在向我学习。
”从那时起,他对自己的言行非常谨慎,努力做一个好孩子。
4.按要求简答。
(1)当我从窗口向外看时,白色的莲花已经谢了,白色的花瓣像小船一样漂浮在水面上。
茎上只剩下一个小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体验它的角色。
(2)为什么取《荷叶母亲》这个题目?说明理由。
5.请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以下作品中的人物。
①《风筝》的“我”是② 《羚羊木雕》中的“母亲”是③《散步》中“我的母亲”是④ 《世说新语》中的“谢道一”是6.写出下列各段文字所用的表达方式。
(1)那里有金色的花椰菜、两排整齐的桑树和一个闪闪发光的鱼池。
()(2)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3)那件用黑色硬木雕刻的手工艺品是我父亲从非洲带回来的。
它总是在我桌子的角落里。
()(4)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
()7.根据原文(包括教材附录中的课外古诗词)填空。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试卷(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中.伤(zhōng)澄澈酝酿.(liàng)咄咄逼人B.缥.缈(piāo)陛下抖擞.(sǒu)人声鼎沸C.忙碌.(lǜ)静谧充沛.(pèi)浑为一谈D.蜷.伏(quán)苛刻笨拙.(zhuó)花枝招绽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谜藏筋骨绿茵场小心翼翼B.窠巢诀别水银柱翻来复去C.健壮祷告彩棱镜混为一谈D.分歧荫蔽座右铭喜出妄外3、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今天你穿得这么花枝招展....的干吗?害我差点儿没认出来。
B.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赶紧进入教室,楼道里人迹罕至....。
C.他在辩论会上为学校争了光,伶牙俐齿,咄咄逼人....。
D.每当一道数学题把我难住了,我就会恍然大悟....,哦,原来这道数学题我做不出来。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B.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考试能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C.读书不但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而且能够陶冶性情,提升自我。
D.通过认真学习这篇课文,使我们懂得了劳动的艰辛和父母的不易。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A.多少样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跃,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喙,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斓的花彩。
B.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好像都躲藏了起来。
C.这种昆虫非常漂亮,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D.禁不住那料峭的寒风,栽到地上死了,滚成一个雪团!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写诗,还要注意节奏,诗歌的节奏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
②写诗,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凝练,高度凝练的语言营造出丰富的意蕴空间,令人难忘。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试题及答案(完美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着.落(zháo)莅.临(lì)吝啬.(sè)润.湿(rùn)B.酝酿.(niàng)筋.骨(jīn)水藻.(zǎo)应.和(yīng)C.黄晕.(yùn)蓑.衣(suō)暖.和(nuǎn)贮.蓄(zhù)D.淅.沥(xī)捉迷藏.(cáng)静谧.(bì)梦寐.(mèi)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迭起土壤耻辱颠沛流离B.取谛烦琐荒辟轰轰烈烈C.陡峭循环渺小语无轮次D.萋萋拯救尉蓝据理臆断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据说这棵古槐已经有一千年的历史了,盘虬卧龙....般的枝干,茂盛的枝叶,让人叹服生命力的伟大。
B.经历了在沙漠里整整四天的苦苦挣扎之后,他终于发现了一片水源。
这对于他来说,真是仙露琼浆....啊。
C.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D.我说深圳,是位勇于探险、搏击风浪的青年;是位血气方刚....、无所畏惧的勇士;是位气宇轩昂、顶天立地的英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提供网络搜索服务的企业必须整改是因为竞价排名机制影响了搜索结果的公正性是重要原因。
B.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才能,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
C.随着近年来草原自驾的兴起,严重危害了草原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草原不可承受之重。
D.我原打算介绍王宾向张凯借阅《平凡的世界》,没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跟父母回老家探亲去了。
5、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
(比喻)B.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七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第Ⅰ卷选择题部分(5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肃.杀sù诀.别juē可鄙.bì花蕾.léiB、雕.刻diāo 脸颊.jiá攥.紧zuàn 匿.笑nìC、分歧.zhī挽.起wǎn 步履.lǚ煎熬.áoD、脚踝.kē蹒.跚pán 嗅.觉xiù敷衍.yán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匿.笑(偷偷地)笑柄.(比喻在言行上被人抓住的材料)B、瘦得不堪.(不能忍受)至.爱(最)C、诀别.(分别)各得其所.(处所)D、妄.弃(胡乱)可鄙.(轻视,看不起和)3、按句子语意要求填入空格正确的一项是()。
(4分)(1)、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_____走出,留他____地站在小屋里(2)、他便很_____地站了起来,失了色______着。
A、傲然绝望惊惶瑟缩B、傲然绝望惊恐蜷缩C、高傲绝望惊恐瑟缩D、高傲绝望惊惶蜷缩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组是()(4分)A、《风筝》回忆了“我”的一件少年往事,并由此抒发了自己忏悔、自责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鲁迅对摧残人性的封建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的否定和深恶痛绝,是他的散文名篇。
B、《羚羊木雕》一文揭示了两代人的矛盾冲突,批判了重才轻义的观点,告诫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情感。
C、《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都是《世说新语》中的文章,该书的作者是南朝的刘义庆。
D、《金色花》和《纸船》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
5、下面的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3分)A、每次上体育课,看见她裤子上那条长长的伤疤,我就觉得对不起她B、可是,这全怪我吗?C、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坠下去了。
D、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听别人的故事一样。
6、下面的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每次上体育课,看见她裤子上那条长长的伤疤,我就觉得对不起她B、可是,这全怪我吗?C、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坠下去了。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题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3分)A.相称(chènɡ)驯养(xùn) 怪诞不经(dàn)B.一缕(lǚ)凝望(nínɡ)一尘不染(rán)C.蜷伏(juǎn)怅然(chànɡ)神采奕奕(yì)D.嗔怪(chēn)蹁跚(shān)大相径庭(jìnɡ)【解析】A.chènɡ—chèn;B.rán—rǎn;C.juǎn—quán。
2.下列词语中字形及加点字的释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3分)A.污涩:肮脏且不光滑。
需索:索取,求取。
秩序井然:有条理的样子。
B.怂勇: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悲楚:悲哀痛苦。
怪诞不经:诞生。
C.倦伏:弯着身体卧着。
怅然:生气的样子。
一尘不染:污染。
D.嗔怪:吃惊。
惩戒:警戒。
眼花乱:迷乱。
【解析】B.勇—恿,诞:荒唐、离奇;C.倦—蜷,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D.嗔怪:对人表示不满,—缭。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D)(3分)A.董洁是个优秀的演员,她把《金粉世家》中冷清秋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
B.韩国执意部署“萨德”,对我国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必将自食其果。
C.不管你的骗术有多高明,作案痕迹处理得多干净,都会有办法让你在证据面前显露原型。
D.他在这次选拔中脱颖而出,以主攻手人选的身份进入了国家排球队。
【解析】A项中“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B项中“置之度外”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褒义词。
用在句中属于褒词贬用,使用不恰当;C项中“原型”特指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
4.下列对语文知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A.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
七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测试题(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蜷.伏(quán) 窗棂倏.地(shū) 孤苦伶丁B.嗔.怪(chēn) 嘹亮迷惘.(wǎng) 提心掉胆C.温驯.(xùn) 预警蓦.然(mù) 怪诞不经D.怂.恿(sǒng) 伫立禁锢.(gù) 迫不及待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小明和同学发生矛盾,把同学都骂哭了,于是小明就畏罪潜逃....了。
B.越南在中国南海非法将众多岛屿据为己有....,并在这些岛屿上部署防空反导系统。
C.他在《邮差》一剧中,一改往昔形象,出演老谋深算的军统谍报专家,与他之前的角色大相径庭....。
D.人们如果能把摄取的营养充分吸收,并且保证睡眠,那么,必然会精力充沛,神采奕奕....。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其中考试阅卷已经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采取了酌情扣分。
B.有无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能否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
C.学习语文不能仅凭小聪明,一定要下苦功不可。
D.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均有了明显地提高。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在孩子想象的世界里,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没有什么不能实现的,但如此神奇和美丽的想象力,却如花蕊中的一点露珠一样脆弱,所以轻轻的一点外力,便可能摧残掉它。
②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根本不知道孩子天然的想象力有多重要,他们天然的想象力又是如何表现的。
③我们很多成年人,似乎不明白这个道理,在生活中,常无心扮演着这个非常可怕的角色。
④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但最美的大概就是孩子那种天然的想象力了,清澈、晶莹,有着无限的创造力和无限的可能性。
⑤因此,我们常以各种名义轻而易举就把孩子那珍贵的想象力毁灭掉了。
A.①④⑤②③B.①③④②⑤C.④①③②⑤D.④⑤②③①5.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写句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为了进一步靠近梦想,康纳斯每天都要花大量时间练习曲棍球。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复习卷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诅.咒(jǔ) 相称.(chèn) 预警叮嘱B.倚.靠(yǐ) 怂.恿(sǒng) 懒惰冤枉C.蜷.伏(quán) 惩.戒(chěng) 消耗挣扎D.虐.待(nüè) 污涩.(sè) 辨诉抵抗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瞭亮喉咙烘托花枝招展B.抖擞骄媚屋檐迫不及待C.暴怒诀别沉寂翻来覆去D.分岐匿笑遮蔽各得其所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B.面对越来越高的求职门槛,许多大学生叹为观止....。
C.在晚会上,同学们看到精彩的表演,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
D.为了让学生中考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老师们处心积虑....为他们辅导。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自2018年6月启动以来,全国各地工会、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职工广泛参与、积极响应。
B.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C.从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卷到今天的电子墨水屏,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但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却从未改变。
D.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得好决定着灾害发生时损失的大小。
5、以下句子中不是两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的是()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C.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D.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6、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复习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宛.(wǎn)转分歧.(qí) 黄晕.(yùn)吝啬.(sè)B.应和.(hè) 静谧.(mì) 姊.(zí)妹荫.蔽(yīn)C.憔悴.(cuì) 攲.斜(qī) 澄.清(chéng) 脸颊.(xiá)D.莅.(lì)临菡萏.(dàn) 徘徊.(huí) 棱.(léng)镜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弥高咳嗽马革果尸心会神凝B.忧郁挚友沥尽心血妇儒皆知C.稚序轻捷慷慨淋漓锋芒毕露D.疙瘩薪金燕然勒功心不在焉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B.艺术节上,同学们载歌载舞,大家都沉湎..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
C.这次学校组织的安全知识竞赛,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令我绞尽脑汁....,深感自己知识储备不足。
D.平顶山公园玉兰花的花期就快到了,而且能从3月初持续到4月底, 参差不齐....地开出数百朵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长沙市交通监察部门加大了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C.通过这次失败,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粗心马虎原来就是自己成功路途最大的障碍。
D.完善食品安全法规,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那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的树根,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它栖身的岩石。
B.现在的他身材增加了一倍,眼睛也变得像他的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C.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D.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
第五单元测试卷(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
(24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3分)A.葱茏.(lónɡ)惩.戒(chénɡ)虐.待(nüè)孤苦伶仃..(línɡ dīnɡ)B.蜷.伏(juán)怂.恿(sǒnɡ)怅.然(chànɡ)跼.蹐缩缩(jú)C.匍.匐(pú)温驯.(xùn)苫.蔽(zhān)怪诞.不经(dàn)D.禁锢.(ɡù)哺.乳(bǔ)少.时(shǎo)狼亦黠.矣(xiá)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A.不动声色一尘不柒妄下断语怪诞不经B.斑斑驳驳生意葱茏进退维谷据为己有C.眼花嘹乱秩绪井然石破天惊神采奕奕D.遒劲有力相得益章面面相觑大相径庭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怂恿(鼓动别人去做)蜷伏(弯着身体卧着)B.瞵视(瞪眼注视)羽翮(鸟羽)C.斑斓(灿烂多彩)倏地(迅速地)D.嗔怪(对别人表示不满)怅然(愉快的样子)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电车内,一位中年人说了一些怪诞不经....的话,引起了人们的不满。
B.曲阜作为一座旅游名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观光游玩。
C.假烟制售团伙气焰嚣张放荡不羁....,但在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被彻底粉碎了。
D.多读好书能增长知识,丰富思想,增添情趣,与书为友让人获.益匪浅...。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日前播出后,观众反应异常强烈,简直到了人人谈论的程度。
B.食用一包油炸方便面所摄入的油量高达30克,这已是每人每天摄入油量的上限。
C.端午节的习俗很多,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的无限生活的向往。
D.这部电影,我很熟悉,因为它是一部反映中学生学习生活的励志片。
七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复习试卷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4分)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5分)笑柄.()繁衍.()内疚.()树杈.()犄.()角内jiū()分qí()花bàn()荡yàng()宽shù()1、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5分)(1)为了正义说公道话。
()(2)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3)形容病危,或借喻事情不可挽回。
()(4)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情,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5)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3、改正下列各句中的错字,在()写出正确的字。
(2分)(1)他那时大慨十岁内外罢。
()(2)早的山桃也多吐雷。
()(3)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极杂物的小屋去。
()(4)灰黑色的凸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4、按要求写成语或俗语。
(至少写2个)(2分)(1)表达愉快心情的:(2)成语中带“苦”字的,如:苦心孤诣、5、填入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连贯的一项是( )(2分)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A、儿子毕竟幼小,虽然很胖B、儿子毕竟很胖,即使幼小C、儿子尽管很胖,毕竟幼小D、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6、改写划线的句子,使全句连贯、简洁。
(2分)脚下是深绿的草地,蔚蓝的天空在高高的头顶,身旁是清澈的小溪,溪边有五彩的花朵,茂密的丛林,翩翩起舞的蝴蝶,这是多么美的意境啊!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2)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8、借鉴仿写一句,不可重复相同的内容。
(2分)例句:父亲一棵树,一棵伟岸的树,为我遮蔽风雨。
二、阅读理解。
(46分)(一)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9—12题。
(10分)曾子之妻之①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②还,顾反为女杀彘③。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④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⑤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子,是教之欺也。
母欺子而不信其母。
非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注释]①之:动词,到,去。
②、女:女通汝,即你。
③、彘(zhì):猪。
④、婴儿:孩子。
⑤、知:智慧。
9、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女还.(回来) B、顾反.为女杀彘(返回)C、特与婴儿戏.而(开玩笑)D、遂烹彘也(烹调)10、下列加点的“之”,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11、曾子之.妻之市(她,指曾子的妻子)②、其子随之.而泣(她,指小孩的母亲)③、曾子欲捕彘而杀之.(它,指猪)④、妻止之.曰(他,指曾子)⑤、听父母之.教(的) A.① B、② C、②④⑤ D、③④⑤11、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今之欺之,是教子欺也。
(2)、母欺之而不信其母。
12、请用简洁的话概括这则故事的寓意。
(2分)(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18题。
(12分)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
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
这时,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果送给你的好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
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
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
屋子里静极了。
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我再也受不了了,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
13、妈妈让“我”把一盒糖送给万芳的目的是什么?她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2分)14、文中划线的句子是对妈妈的描写,表现了她态度。
(2分)15、“屋子里静极了”说明了什么?(2分)16、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有什么不好?(2分)17、“我”为什么推开妈妈的糖盒?试作简要分析。
(2分)18、你能感受到作者的倾向是什么?(2分)(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9—26题。
(24分)小学同学⑴现在我仍记得起那个得肺病的孩子,那个苍白瘦弱身体发软的小学同学。
他坐在我的座位的后边,那个位置使他的脚经常穿过课桌的空当踩到我。
上课的时候我听得最多的不是教师讲课的声音,而是他咳嗽的声音、吐痰的声音。
因为他的肺病,班里的孩子都拒绝跟他玩,拒绝跟他讲话,所以我总记得他一个人坐在那个角落里,目光散漫而空洞。
⑵但是他每天都要找我一起上学,他把我看成是朋友。
我们居住的地方实际上相距很远,但他总要绕道去我家喊我上学。
走在去学校的路上,他一边尖着嗓子很用劲儿地说话,一边不停地往地上吐着痰。
他背着一只蓝花布制的书包,里边装着几本书,分量并不重,但他总是塌着腰,不住地咳嗽,一副力不能支的样子。
⑶人多的时候我就有点不喜欢他了。
因为很多人都不喜欢他。
我顺势而行,也故意和他拉开了一点儿距离,他却不能觉察,依然热情..地诉说着什么,但那时我..地靠近我,执着已觉得是聒噪..了。
⑷有时我看见他吐出的痰里有血丝,有时吐出的又干脆是血,他总是把那些东西吐到从作业本上撕下来的一页纸上。
老师不允许随地扔果皮和纸屑,所以他的课桌里堆满了那种纸。
⑸大家都觉得他脏,嫌恶地看待他,很少有人愿意接近他,他总是处于很孤独的境地。
⑹一个群体对一个个的疏远孤立是可怕的,它让人丧失正常的认知能力和判断力。
那时我很清楚地看到一个群体对个体拥有的那种权威优势和主宰力量,看到个体在这种力量的威压之下的胆怯和软弱、自卑和无助。
在学校,他像一只幼鼠一样惶惶不可终日。
⑺但他功课却是极好,各科均在前列,几何学这门被我们认为最头疼的课程他学起来如鱼得水。
数学老师每次发问,他总是是率先举手,答案总令老师满意。
他是试图以此建立自信,以此赢得他人的善意和友爱的。
但是这样做的结果使更多的同学敌视他,他发言完要坐下时,凳子就被人从后边抽出去,结果他跌到地上,引来满堂的哄笑,笑声中充满报复的快感和阴谋得逞时的狂欢。
⑻人很容易就受到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实际上我并不怎么反感他,但在人群中我对他的态度就变得暖昧不清,我虽然知道一个人在艰难时刻对友谊的需要,一份友谊对他是一种怎样的支持和温暖呵,但我就是不能当众给予他这一份友谊,我甚至当众也参与对他的起哄、攻击和迫害,参与拍手和哄笑。
我冷漠..地看着他受伤害以后那绝望的目光。
..甚至残忍⑼他是班里缺课最多的同学,有时上午的课程还没完,他就背书包走了,下午就不来了,有时则是好几天不来,老师也很不满意,他来了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指责他,那些语言的利器不容躲闪地飞向他。
这种时候他也不解释,垂着头发稀黄、面色苍白的脑袋,那细弱的脖子如同秋天枯萎的瓜秧。
⑽那时候没有一个人能站出来帮助他。
我们依附和顺从在一个群体的意志中,我们被训练得没有个人意志,没有个人情感,没有个人立场,甚至没有爱,没有真诚。
老师指责他最凶的那一天,下午他没再找我上学。
我一个人去学校,上课铃响过他也没来,然后一连好几天也没能见到他。
大家都习以为常,没有人关心他的缺席,甚至没有人过问。
⑾第二天,他的姐姐送来了请假条,说他住院了。
⑿几天以后就传来了他病逝的消息。
他死了,彻底地远离了我们。
大家这才懂得流泪,在去他家看望他母亲的时候,面对他的遗像,面对那沉浸在丧子之痛中的母亲,许多孩子都哭了。
⒀再后来,我渐渐明白,我们对人的麻木和冷漠一向是通过死才得以震醒的,仿佛只有死才换得来良心的发现。
19、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分)聒.噪()纸屑.()允.许()沉浸.()20、为什么那个孩子会给我留下那样深刻的印象?(3分)21、你从这孩子的哪一举动中能看出他把我看做“朋友”?(2分)22、第⑶段中“热情”“执着”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23、第⑹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方式是。
“群体”在文中特指,“个体”在文中特指,“让人丧失正常的认知力和判断力”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之下的胆怯、软弱、自卑和无助”是指。
(6分)24、第⑼段中“那些语言利器不容躲闪地飞向他”中“飞”一词强调了什么?(2分)25、文中“他”有怎样的性质特点?请结合具体事例来说明。
(3分)26、最后一段饱含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3分)三、作文(30分)进入初中已有半个多学期了,你一定对初中生活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其中酸甜苦辣也一定令你回味无穷。
请你以《我的初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字数600字左右;要求有真情实感。
答案1、bǐng yǎn huái chà jī疚歧瓣漾嗅2、⑴仗义执言⑵委曲⑶病入膏肓⑷忘恩负义⑸步履蹒跚3、⑴概⑵蕾⑶积⑷秃4、⑴欢天喜地心花怒放兴高采烈手舞足蹈⑵苦口婆心苦思冥想煞费苦心苦心经营愁眉苦脸苦尽甘来5、D6、头上是蔚蓝的天空7、⑴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2)真不是人!跟别人约好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己先走了。
8、(略)9、D 10、A 11、⑴现在你欺骗儿子,这是教儿子欺骗别人。
⑵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会不相信自己的母亲。
12、说明成人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做父母师长的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
13、逼“我”用糖果换回木雕。
木雕这么贵重的东西不能送给别人。
14、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坚决要“我”用糖果换回木雕 15、说明爸爸妈妈和“我”的矛盾冲突发展到了极点,双方处于僵持状态。
16、不顾孩子间情谊的做法会伤害孩子的心灵,会给孩子的成长笼罩上阴影。
17、因为“我”知道和万芳之间的友谊,不是用糖果一类的物质能替代的。
18、作者倾向于“我”,流露出(或认为)作父母的应该理解孩子的感受(或心情)。
19、guō xiâ yǔn jìn 20、“他”是个体弱多病、不受同学欢迎的人,而且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也引起“我”的反感。
“他”的结局引起“我们”的深思。
21、绕道喊我去上学。
当我嫌弃他时他仍对我热情、执著地与我交流。
22、不能。
表明他的主动急切及对我的情感、内心渴望交流及诉说时的满足、快乐。
23、议论班级那个得肺病的孩子像我一样的人,当全班不理解他时,我也顺势而行,丝毫不加个人的判断。
24、是针对“老师”批评“他”的语言而言,表现出语言攻势之猛烈,态度刻薄。
25、喊我上学:友善真诚学习几何:好强自尊抽凳子一事:软弱无助 26、最后一段是作者警醒之语,面对那个得肺病的孩子的“遭遇”,我的内心充满了内疚。
饱含了作者对自己深深地谴责,并渴望呼唤人们的良知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