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昆明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692.90 KB
- 文档页数:9
2013年全国各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二七2013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绿▲ ( yīn)如盖②月光▲ (jiǎo)洁③笛声▲ (yōu)扬④心情愉▲ (yuè)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来源:学_科_网Z_X_X_K]那屈折幽深的小巷,婉如岁月一般。
粉墙黛瓦的老屋依然,清水盈盈的古井依然。
慈详的老人,端着茶杯,摇着扇子,闲闲地聊天,乡音弥漫……那是我的小巷,每一点青苔,每一株绿草,每一丛蔓沿着的爬山虎,都藏着我的童年。
一个夏日,梦回苏州,阳光把我的记忆照亮……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②▲,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③会当凌绝顶,▲。
(杜甫《▲》)④▲,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⑤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⑥▲,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⑦▲,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⑧予独爱莲之▲,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4.名著阅读。
(5分)(1)下面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促使“我的意见”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A. 曹操B. 刘备C. 谢安D. 孔子【答案】 C【解析】【分析】东山再起: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
古时,指出山为官,为褒义词。
出处:《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故答案为:C【点评】东晋谢安,才学过人,但在朝廷遭到一帮小人的嫉妒,使得皇上一刻儿用他一刻儿贬他。
谢安一气之下就辞官来到土山隐居,邀人下棋,落个耳根清静。
他人在外,心念家,就模拟浙江会稽东山景色,在土山上大兴土木搞建筑,并改土山为东山。
2.下列有关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艾青,现代诗人,其代表诗作有《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等。
B. 普希金,俄国诗人,其代表诗作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自由颂》《致大海》等。
C. 律诗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其中首联和颔联的上下句必须对偶。
D. 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后来把关于诗文写作的事叫“风骚”。
【答案】 C【解析】【分析】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则称排律或长律。
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并没有要求“首联和颔联的上下句必须对偶”。
故答案为C。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
一般考查经典篇目的出处及重要作家的资料和作品的相关内容。
考生要在平时注意课本内的注释,注意平时的积累。
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
B. 杜甫的《春望》、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和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都侧重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物的美好感受,处处洋溢着对大好春光的欣赏、赞美之情。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封 线学校 班级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2012-2013学年九年级语文中考4月份预测题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6小题,其中1~5小题,每小题2分,只有1项正确答案;第6小题8分,共18分) 1.下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汲取(j í) 阴晦(hu ǐ) 徒跣(xi ǎn) 孜孜不倦(z ī z ī) B 、愕然(è) 滞碍(zh ì) 缟素(g ǎo) 咨诹善道(z ōu) C 、惘然(w ǎng) 拮据(j ū) 牡蛎(l ì) 舴艋舟(zh à) D 、发窘(ji ǒng) 恣睢(z ìsu ì) 鸿鹄(h ú) 一抔黄土(b ēi)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阔绰 断章取意 不求胜解 化为无有B.旁鹜 重蹈复辙 吹毛求次 痴心忘想C.拮据 谈笑风声 锲而不舍 怒不可遏D.踌躇 如火如荼 无与伦比 根深蒂固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相关部门认为,只用一个办法解决所有问题是不可行的,要在考察后因地制宜....地解决。
B .学校合唱团的同学们正严阵以待....,迎接“红歌传唱”大赛的到来。
C .犯下重罪的她销声匿迹....了十几年,可终究是逃不过法律的制裁。
D .法官对案情的分析明察秋毫....,不冤枉一个好人,也决不放过一个坏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世界各地吸引了9000万人次前往观看。
B .人生是无法回头再来的,然而做每件事都要细心谨慎、小心翼翼。
C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许多代表指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发展成本过高已成为城市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D .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太阳能产业。
云南省201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题卷第一部分听力(共四节,满分25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题卷的相应位置,听力测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转填在答题卷)上。
【2013云南省】第一节听句子,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与所听句子内容相关的图画。
每个句子听两遍。
(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答案】1-5 ABCAC【2013云南省】第二节听句子,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与所听句子内容相符的正确答语。
每个句子听两遍。
(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6. A. Well done. B. That sounds good. C. Thanks a lot.7. A. Three years ago. B. For three years. C. In three years.8. A. It doesn’t matter. B. Bad luck. C. What a pity!9. A. Don’t be afraid. B. Sorry, I won’t. C. OK. I’ll try it again.10. A. I can’t stand. B. I’m not sure. C. Yes, I think so.【答案】6-10CBABC【2013云南省】第三节听对话,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能回答问题的正确选项。
每段对话听两遍。
(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听第一段对话,回答第11、12小题。
11. How many stamps does Tom have?A. 60.B. 300.C. 360.12. What kind of stamps does Tom like most?A. About animals.B. About flowers.C. About sports.听第二段对话,回答13—15小题。
13. Who are Liu Mei’s new classmates?A. Zhang Lei and Mary.B. Jim and Zhang Lei.C. Mary and Jim.14. Why doesn’t Liu Mei often talk to her American classmates?A. She doesn’t like them.B. She’s afraid to make mistakes.C. She can’t speak English.15. What’s the boy’s advice?A. Don’t laugh at others.B. Help each other with English.C. Talk to the American classmates as much as possible.【答案】11-15CACBC【2013云南省】第四节听短文,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能完成下列信息16. A. fashion shows B. beautiful clothes C. different people17. A. A reporter B. An actor C. A cook18. A. Tony B. Jim C. Lily19. A. nice pictures B. delicious food C. wonderful stories20. A. cook meals B. protect people C. catch thieves【答案】16-20BACCB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第一节词语释义题中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与句中划线部分意义最接近的解释,将所选答案涂到答题卡(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故乡》运用了对比手法,为我们展现了二十年前后故乡的巨大变化。
B.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是德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
C. 《孤独之旅》高度赞扬了杜小康在生活上能吃苦,在精神上能耐住寂寞的顽强毅力。
D.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答案】 B【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知识的积累。
B项的“ 作者莫泊桑,是德国作家”错误。
莫泊桑是法国作家。
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
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做此题时,学生应该认真读题,核实各个选项的表述的正确与否。
找出错误。
要求学生平时要多记忆多积累一些文学文化常识,包括名篇的作家作品以及作品的内容都要有了解。
多读多看课外书籍,对课内名篇都要有深刻的理解。
2.请从下列选项中找出越剧的代表剧目。
()A. 《牡丹亭·游园》B. 《霸王别姬》C. 《梁山伯与祝英台》D. 《牛郎织女》【答案】 C【解析】【分析】A.《牡丹亭·游园》是昆曲;B.《霸王别姬》是京剧;C.《梁山伯与祝英台》是越剧;D.《牛郎织女》是黄梅戏。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戏曲剧种的把握。
注意把握选项句中名称,找出越剧的代表剧目。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对联从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成。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此联的上联概写岳阳楼的自然景观,下联暗引《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两两相对,整齐优美。
欣赏这样的对联,可以陶冶情操,学到推敲锤炼语言的方法。
B. 如果欧阳修想再收一位门生,从生活现实的角度他应该从“李清照、纳兰性德、元稹、黄庭坚”四人中找李清照。
C. 假如你的一首七言律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140元稿费。
2013年云南红河中考语文试卷及解答一、语文知识积累(本大题含1—6小题,其中1—5小题为选择题,每小题2分,必须使用2B铅笔,将正确解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第6小题8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A.污秽.(suì)吮.(yǔn)吸迁徙.(xǐ)忍俊不禁.(jīn)B.冗.杂(rǒnɡ)琐.(shuǒ)屑面颊.(xiá)惟妙惟肖.(xiào)C.炽.痛(chì)悲怆.(chuànɡ)畸.形(jī)怏怏..不乐(yànɡ)D.粗糙.(zào)倔.强(jué)虐.待(nüè)锲.而不舍(qì)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雅安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我们众志成城....,积极投身到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的工作中。
B.钓鱼岛是我国固有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我们捍卫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定不移....。
C.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全球华人对此感到荣幸,莫言也因此成为妇孺皆知....的公众人物。
D.毒奶粉事件在众多社会热点中出类拔萃....,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A.实施中小学营养改善计划,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
B.写文章一定要注意选材,许多大量的材料都来源于生活。
C.营造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应该杜绝不文明现象不再发生。
D.在信息时代,一个人具有快速捕捉信息,决定着他取得的成就。
4.下列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A.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B.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C.弯弯的杨柳留下稀疏的倩影D.淡黑的起伏的远,连绵不断5.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1.根据语境和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分)梦想潜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它给了我们划huá(huá huà)破天穹的翅膀,让我们在广mào 袤的长空中翱翔;它给了我们驰chěng 骋草原的骏马,让我们在宽广的牧场上执鞭狂奔bēn (bēn bân);它了我们点亮黑暗的明灯,让我们在漆黑的世界里洞察万物。
2.古诗文名句填空。
(前6题必做,⑦⑧两题选做一题)(8分)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②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③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洋。
(文天祥《过零丁洋》)④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⑤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⑦很多古人的作品,总让我们陶醉于当时的明月清风、松柏竹林。
其实,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只要我们保有内心的一份闲适和豁达,再平凡的生活也有诗意,再繁杂的日子也能美丽。
(用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句子作答)⑧面对浮躁的世界,我们更需要坚守内心的安宁与从容,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要知道贫贱亦能安乐,富贵不可骄人,囿于处境便会无视风景,只顾赶路将致心灵迷失。
(用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的句子作答)3.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家奖之后,许多报纸杂志都进行了报道。
以下是一些专栏标题,请选择其中一个加以赏析。
(3分)甲:《大河报》标题:莫言空前莫言绝后乙:《重庆晚报》标题:世界的莫言莫言的世界丙:《齐鲁晚报》标题:高粱红了我选:选甲赏析:这个标题用了双关,既盛赞“莫言”首获诺贝尔文学奖,又说明中国文学来者可期,表现了对中国文学的认识和对未来的自信。
我选:选乙赏析:这个标题用了顶真(针),既点明本期内容是介绍“莫言的世界”,又说明莫言的作品具有世界影响,盛赞莫言。
语文试卷第Ⅰ卷(共70分)一、语文基础,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绯.红(fēi)狭隘.(yì)津.津有味(jīn)B.剔.透(tī)步骤.(zhòu)既往不咎.(jiù)C.濒.临(bīn)颈.椎(jīng)载.歌载舞(zǎi)D.庇.护(pì)广袤.(mào)中流砥.柱(jīn)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古木参天,竹林掩映,环境十分清幽静谧。
B.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兰亭序》是学习行书的首先字帖。
C.面对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我们坚定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信念。
D.垃圾分类即能回收可再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环保,可谓两全其美。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重庆合川区三汇天然石体,虽不与云南石林壮观奇绝,也不与湘西红石林古朴秀雅,却也形态万千,别具匠心....。
B.他出射于书画世家,自幼便随研究敦煌艺术的父亲出入莫高窟,耳.濡目染...,最终选择了用线条的色彩演绎人生。
C.玉不琢不成器......,一个运动员天赋再好,如果没有教练的悉心心指导和严格训练,也难以超越自我,取得优异成绩。
D.柳敬亭拜说书艺人莫后光为师,虚心学习,说书技艺炉火纯青,成为扬州评话的一代宗师,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在下面语段中,一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沙漠地区的兀鹰个个都是捕猎高手,却很少单独出去,这与沙漠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有很大关系,这种环境下,为了避免被天敌捕获,许多弱小运动都有很强的逃生能力,兀鹰来说,想获得足够食物,单干就不如合作。
A.因为但是只要 B.所以因此只要C.因为因此如果 D.所以但是如果5.结合语境修改画线病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现代工业社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过多燃烧,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加,二氧化碳具有吸热和隔热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无形的“玻璃罩”,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向外层空间无法发散,造成地球表面温度升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温室效应”。
2013年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一、基础知识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得分评卷人本题为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把所选答案序号填入下列答题栏对应的题号下面。
答题栏题号 1 2 3 4 5 6选项1. 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瓦砾(lè) 愧怍(zuò) 亵渎(dú) 随声附和(hé)B.伫立(zhù) 拮据(jū) 伧俗(cāng) 强聒不舍(guō)C.枯涸(hé) 轩榭(xāun) 恣睢(zì) 吹毛求疵(cī)D.嶙峋(xún) 镂空(lòu) 繁衍(yǎn) 恃才放旷(sh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狼籍频临追溯险象跌生B.归咎猝然绮丽惟妙惟肖C.并蒂噩耗藩篱销声匿迹D.抽噎滑稽栈桥孜孜不卷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B.黄山上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一不巧夺天工,令人由衷赞叹。
C.造型独特、雄伟壮观的“鸟巢”,是设计师和建筑师们呕心沥血的杰作。
D.《水浒传》的故事流传几百年,书中的许多英雄形象可谓家喻户晓。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全班同学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C.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免积重难返。
D.人的天性就好比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则犹如移栽修剪。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或者浸在油中②也得到热了③将身子扑向灯光④为着追求光和热⑤不惜死在灯下⑥在最后一瞬间它得到光A.③④②⑥①⑤B.④③⑤⑥②①C.④③⑤①⑥②D.③①⑤②⑥④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