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美术基础知识测试题(卷)

七年级美术基础知识测试题(卷)

七年级美术基础知识测试题(卷)
七年级美术基础知识测试题(卷)

七年级美术基础知识测试题(卷)

命题人:新福园中学 ----- 王肖云

一、填空题(满分10分,共10小题,每题1分)

1.五代时期,黄筌的代表作(看下图)《 》上有黄筌的署名及提记,题记注明此画是为其子黄居宝所作。 2. 是绘画的表现形式之一,一般指用单色完成的绘画。

3.中国画在形式上分为追求细腻表现的工笔画,着重描绘意态神韵的写意画,

以及结合工笔与写意某些特征的 画法。

4.图案是实用性和 相结合的艺术设计,人们通过它来改善与美化生活,表达情感与寄托希望。

5.梵·高的静物画《 》

,让我们从中感受到火一样的绘画生活激情。

二、判断题(满分20分,共10小题,每题2分)

1.中国画一般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和风景画四种。( )

2.中国花鸟画是以植物,动物,昆虫等自然界中生物为题材的一种绘画

方式。( )

3.黄筌,徐熙是五代时期杰出的花鸟画家,他们对宋代及宋代以后的花 鸟画产出了较大的影响。( )

4.线的描绘便于我们捕捉形体和结构,加一些明暗能增强物品的体积感。( )

5.著名的《五马图》是宋代画家李春的作品,从中我们看到了神奇的线条美。( )

6.花卉装饰变化的方法很多,一般有简化变化,丰富变化和结构变化。( )

7.由一定的组织式样变化构成的图案就称为“纹样”。 ( ) 8.下左图是黑白对比,运用了构成的手法。( )

9.上右图是漂亮的印度瓦当,它有很浓郁的古代建筑装饰文化气息。( )

10.回忆《果篮》这幅油画,我们说,一幅好的静物画,要尽可能表现出

有助于描绘对象精神实质的正确形象和色彩。( )

三、选择题(满分20分,共10小题,每题2分)

1.“半身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

中”,这是 (朝代)画家为自己的《墨葡萄图》题的一首七绝,来 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深刻感触。

A.明代 徐渭

B.清代 朱耷

C.宋代 文同

D.清代 恽寿平 2.著名的《五牛图》是唐代画家 的作品,它是我们艺

术品中的珍宝。

A.李公麟

B.韩愰

C.文同

D.崔白 3.右图属于 ,它是一种独具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

被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A.农民画

B.民间剪纸

C.刺绣

D.窗花

4.法国静物画大师夏尔丹的作品能够入微的表现物体不同寻常的粗糙质地,

A.《果篮》

B.《鹧鸪与铁臂铠》

C.《瓶中的郁金香》

D.《铜壶》

5.静物是塞尚最喜欢描绘的对象,塞尚曾表示:静物可以让他长时间冷静的

下面的就是他的代表作。

A.《静物》

B.《向日葵》

C.《芙蓉花》

D.《铜花瓶》

6.著名的立体画作《水壶,锅子和烛台》,可能是的作品。

A.梵·高

B.毕加索

C.卡拉瓦乔

D.塞尚

7.右图的设计,是利用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完成的图案设计。

A.平衡

B.对称

C.对比

D.律动

8.右图属纹样。

A.自由纹样

B.适合纹样

C.四方连续

D.二方连续

9.猜猜看,著名的《芙蓉锦鸡图》是画。

A.油画

B. 中国画

C.水彩画

D.水粉画

10.静物画作为独立的绘画样式是从开始的。

A. 17世纪的荷兰

B. 17世纪的意大利

C. 18世纪的法国

D. 18世纪的英国

三、造型表现(满分50分)

画一幅静物,内容为“身边熟悉的物品”。可以是水果花卉静物,也可以是文具,体育用品等静物;可以为单个物品,也可以是静物组合。工具和表现形式不限。

1.构图合理。(10分)

2.形体结构塑造准确,有细节刻画,整体效果表现充分。(30分)

3.能够表达热爱生活的思想和情感。(10分)

七年级美术基础知识测试题(卷)

参考答案

新福园中学 ----- 王肖云

一、填空题(满分10分,共5小题,每题2分)

1.《写生珍禽图》 2.素描 3. 兼工带写 4. 美观性 9.《向日葵》 二、判断题(满分20分,共10小题,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选择题(满分20分,共10个空,每空2分)

1.A

2.B

3.B

4.D

5.A

6.B

7.D

8.C

9.B 10. A 四、造型表现(满分50分)

(略)

七年级美术基础知识测试题(卷)

命题意图

命题人:新福园中学 ----- 王肖云

一、填空题(满分10分,共5小题,每题2分)

1.五代时期,黄筌的代表作(看下图)《写生珍禽图》 上有黄筌的署名及提记,题记注明此画是为其子黄居宝所作。

【命题意图及解析】: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学生要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形成一定的审美判断能力。相关知识点见苏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2页。 2. 素描 是绘画的表现形式之一,一般指用单色完成的绘画。

【命题意图及解析】:考察“素描”的基本定义,属“造型表现”领域之基础知识部分。相关知识点见苏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9页“知识小卡片”。 3.中国画在形式上分为追求细腻表现的工笔画,着重描绘意态神韵的写意画,以及结合工笔与写意某些特征的 兼工带写 画法。

【命题意图及解析】:对基本知识的考察,属“综合探索”领域。相关知识见苏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22页。

4.图案是实用性和 美观性 相结合的艺术设计,人们通过它来改善与美化生活,表达情感与寄托希望。

【命题意图及解析】:意在考察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凸显“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目标。相关知识点见苏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30页。

5.梵·高的静物画《向日葵》,让我们从中感受到火一样的绘画生活激情。

【命题意图及解析】:意在考察学生是否了解掌握外国美术史中著名的画家和其作品。相关知识点见苏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44页。

二、判断题(满分20分,共10小题,每题2分)

1.中国画一般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和风景画四种。(×)

【命题意图及解析】:“知识与技能”的考察。通过识记,认识美术的不同门类及表现形式,尊重人类文化遗产。答案是三种,没有“风景画”。相关知识点见苏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1页“知识小卡片”。

2.中国花鸟画是以植物,动物,昆虫等自然界中生物为题材的一种绘画方式。(√)

【命题意图及解析】:对“知识与技能”的考察,旨在考察学生对“中国花鸟画”的基础概念的掌握情况。相关知识点见苏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1页。

3.黄筌,徐熙是五代时期杰出的花鸟画家,他们对宋代及宋代以后的花鸟画产出了较大的影响。(√)

【命题意图及解析】:新课标中关于“知道中国美术史中代表性美术家及其作品”之考察。相关知识点见苏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2页。

4.线的描绘便于我们捕捉形体和结构,加一些明暗能增强物品的体积感。(√)

【命题意图及解析】:“知识与技能”的考察,意在考察学生对最基本的“描绘方法”的掌握情况。相关知识点见苏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9页。

5.著名的《五马图》是宋代画家李春的作品,从中我们看到了神奇的线条美。(×)

【命题意图及解析】:新课标中关于“知道中国美术史中5位以上代表性美术家及其作品”之考察。相关知识点见苏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20页。

6.花卉装饰变化的方法很多,一般有简化变化,丰富变化和结构变化。(×)

【命题意图及解析】:关于新课标中“学习设计的形式原理与方法,进行多种形式的设计和制作练习”的掌握情况的考察。相关知识点见苏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27页,是“夸张变化,丰富变化和结构变化”而不是什么“简化变化”,这是一个干扰项。

7.由一定的组织式样变化构成的图案就称为“纹样”。 ( √ )

【命题意图及解析】:新课标中关于“了解设计与工艺的知识、意义、特征与价值……”的掌握情况的考察,学习民族传统纹样,用连续纹样进行设计练习。相关知识点见苏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29页。

8.下左图是黑白对比,运用了构成的手法。( √ )

【命题意图及解析】:关于新课标中“学习设计的形式原理与方法,进行多种形式的设计和制作练习。”的掌握情况的考察。相关知识点见苏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33

页。

9.上右图是漂亮的印度瓦当,它有很浓郁的古代建筑装饰文化气息。(×)

【命题意图及解析】:对欣赏评述和知识技能的考察,实为“中国汉代瓦当”。

相关知识点见苏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36页。

10.回忆《果篮》这幅油画,我们说,一幅好的静物画,要尽可能表现出有助于描绘对象精神实质的正确形象和色彩。( √ )

【命题意图及解析】:过程与方法的掌握情况之考察。相关知识点见苏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39页。

三、选择题(满分20分,共10小题,每题2分)

1.“半身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这是 A (朝代)画家为自己的《墨葡萄图》题的一首七绝,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深刻感触。

A.明代徐渭

B.清代朱耷

C.宋代文同

D.清代恽寿平

【命题意图及解析】:新课标关于“欣赏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了解中国重要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的考察。相关知识点见苏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5页。

2.著名的《五牛图》是唐代画家 B 的作品,它是我们艺

术品中的珍宝。

A.李公麟

B.韩愰

C.文同

D.崔白

【命题意图及解析】:意在考察督促学生知道中国美术史

有代表性美术家及其作品,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和美术素养。

相关知识点见苏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21页。

3.右图属于 B ,它是一种独具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被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A.农民画

B.民间剪纸

C.刺绣

D.窗花

【命题意图及解析】:新课标关于“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崇尚文明,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的考察相关知识点见苏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27页。

4.法国静物画大师夏尔丹的作品能够入微的表现物体不同寻常的粗糙质地,他的著名画作 D 最具代表性。

A. 《果篮》

B. 《鹧鸪与铁臂铠》

C. 《瓶中的郁金香》

D.《铜壶》

【命题意图及解析】:意在对新课程标准中关于“知道外国美术史中2个以上的重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与作品。”的考察。相关知识点见苏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43页。

5.静物是塞尚最喜欢描绘的对象,塞尚曾表示:静物可以让他长时间冷静的观察研究,以追求他心中永恒的形和坚实的结构,下面的 A 就是他的代表作。

A.《静物》

B.《向日葵》

C.《芙蓉花》

D.《铜花瓶》

【命题意图及解析】:属对“欣赏与评述”领域知识的考察。相关知识点见苏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44页。

6.著名的立体画作《水壶,锅子和烛台》,可能是 B 的作品。

A.梵·高

B. 毕加索

C.卡拉瓦乔

D.塞尚

【命题意图及解析】:解外国美术史中重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与作品。相关知识点见苏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45页。

7.右图的设计,是利用 D 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完成的图案设计。

A.平衡

B.对称

C.对比

D.律动

【命题意图及解析】:属于对“设计,应用”知识的考察。

相关知识点见苏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32页。

8.右图属 C 纹样。

A.自由纹样

B.适合纹样

C.四方连续

D.二方连续

【命题意图及解析】

:对设计领域纹样知识的考察。相关知识点见苏教版美术

七年级上册第29页。

9.猜猜看,著名的《芙蓉锦鸡图》是 B 画。

A.油画

B. 中国画

C.水彩画

D.水粉画

【命题意图及解析】:属于知识与技能常识的考察。即“识别不同门类的美术作品,如中国画、水彩画、油画、版画、雕塑、动漫等”相关知识点见苏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1页。

10.静物画作为独立的绘画样式是从 A 开始的。

A.17世纪的荷兰

B.17世纪的意大利

C.18世纪的法国

D.18世纪的英国

【命题意图及解析】:相关知识点见苏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38页。

三、造型表现(满分50分)

画一幅静物,内容为“身边熟悉的物品”。可以是水果花卉静物,也可以是文具,体育用品等静物;可以为单个物品,也可以是静物组合。工具和表现形式不限。

评分标准:

1.构图合理。(10分)

2.形体结构塑造准确,有细节刻画,整体效果表现充分。(30分)

3.能够表达热爱生活的思想和情感。(10分)

人教版最新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集

七年级美术下册 教 学 教 案 杨店乡九年制学校 教师:冯伟伟 格尔尼卡 一、教学目标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正义与公正的价值观。 (二)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 二、教学重点:了解作品中艺术语言与主题表达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四、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准备铅笔、课本。

五、教学方法:欣赏法.理解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1、联系学生在生活中绘画时对情绪的体现和认识,体味情绪与作品风格的关系。 2、提出问题“这节课我们也来欣赏一幅绘画作品,你来设想一下,他们是在什么情绪下创作绘画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学习新内容: 1、直观感受作品,并 描述其带来的心理感 受。 2、探究:理解作此文 内涵应从几个方面入 手。 3、学生介绍搜集到的作者、作品、背景资料。 4、欣赏作者其他作品和同一时期画家作品,认识立体主义的作画方法,及其形成的原因。 (三)赏析作品: 1、结合课件展示,引 导学生观察牛、马、母 亲、灯、举灯的人、跳 楼的人、逃生人的表 情、姿态,用形容词或 短句描述其带来的心 理感受,并讨论、分析 画面形象的象征意义。 2、理解象征性艺术手 法的应用。 3、分析作品色彩、构 图对作品主题表达所起的作用,对作品进行归纳性评价。 (四)、总结赏析办法: 1、在深入理解作品内涵的基础上,说出现在对作品的感受及学习收获。 2、总结赏析这类表现性美术作品的基本方法:看一看,找一找,想一想。 (五)练习活动: 联系1937我国人民生活的悲惨状况,激起学生的情绪,尝试用象征性的艺术手法、半抽象的绘画方法表现自己对战争的感受 (六)、展示作品: 1、学生展示作品,并进行自我评价与解释。 2、拓展知识,表达战争感受的形式是多样的,如戏剧文学、音乐等。 七、板书设计 格尔尼卡 牛头:德国法西斯 马;西班牙无辜百姓 课后反思: 本课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正义

小学美术教师考试精彩试题及基础知识点整理

小学美术教师考试试题及基础知识点整理 1.造型艺术领域最基础的学科是() A.国画B.素描C.水彩 D.油画 2.我国传统绘画的学习方法之一是() A.速写 B.默写 C.想象 D.临摹 3.正常视域是指人眼所看到的空间范围视角为() A.60°时B.90°时C.45°时D.180°时 4.素描是与下面哪种美术形式相对而言的() A.色彩画B.速写C.雕塑D.图案 5.当立方体上下两个体面与地面平行,其他体面与画面成一定角度时,所产生的透视为() A.倾斜透视B.平行透视C.成角透视D.俯角透视 6.色光中的三原色是() A.红、黄、蓝B.青、黄、红 C.红、绿、蓝D.橙、绿、紫 7.以下颜色纯度最高的是() A.三原色B.间色C.复色D.无彩 答案:BDAAC CA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点整理 1、点线面组成了丰富的形象世界,是一切造型的基本条件。 2、常用的几种剪纸的方法有阴剪、阳剪、综合法。 3、学习染纸时要一看纸怎么折,二看色怎么配,三看用了多少水,四看作品美不美。

4、外界的物体,透过瞳孔投射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就会变得近大远小。 5、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 6、点、线、面组成了丰富的形象世界,是一切造型的基本条 件。 7、扇面有扇形、圆形等形状。 8、黄色很明亮,蓝色暗得多,各种色彩明亮的程度叫做色彩的明度。 9、版面设计就像画画的构图,要考虑内容的主次和图片的聚散,版面整齐的,要避免呆板,版面活泼的,防止凌乱和松散,色彩鲜艳的,别让人眼花缭乱,色调朴素的,别缺少生气。 10、什么叫纯度?答:色彩纯净的程度 11.色调指:彩色画面上色与色之间的整体关系,构成色彩的调子,其中主要的色相为主调。红、橙、黄是暖色。蓝、绿、紫是冷色。 12.制作纸工作品常用到:剪、折、切割、粘、弯曲、插接等加工制作方法。 13.中国写意画讲究用笔和用墨,用笔包括(落笔),(行笔),(收笔).用墨包括墨色的(浓淡),(干湿)的变化的运用。 14.传统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是(勾)、(皴)、(点)、(染)。3.绘画中的色彩美是指(统一)与(变化)中的美。 15.色彩的差别大是(强烈对比)。在色环中相隔150——180度,色彩差别小的(弱对比),在色环中相隔60度以下。 16.美术课可以分成(绘画课、手工课、欣赏课),手工课常运用(剪、刻、挖、粘、接)等方法。 17.透视的基本规律是(近大远小),可分为(成角透视和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是指物体的一个角与画者相对,平行透视是指物体的一个面与画者相对。 18.要画好人物物速写,需要了解(人体的大体比例、结构和动态规律,还需要依靠对(形象的记忆和理解)。 19.选取恰当的形象或物体作为画面内容叫(取景)构图又叫(布局或经营

初中七年级美术试卷

七年级美术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 1、颜色中最亮的是什么颜色( A ) A、黄色 B、蓝色 C、黑色 D、白色 2、下面那个属于中国画( B ) A、油画 B、白描 C、素描 D、卡通画 3、下面那位是中国的画家( A ) A、张大千 B、毕加索 C、梵高 D、古拉 4、下面那位是中国的画( B ) A、油画 B、白描 C、素描 D、卡通画 5、下面那种属于透视( D ) A、放大 B、缩小 C、不变 D、近大远小 6、数字2像什么( D ) A、树 B、花 C、凤 D、鹅 7、在我国书法史上被称为书圣的是( A ) A、王羲之 B、吴道子 C、唐伯虎 D、张三 8、王羲之书法擅长( C )字体 A、棣书 B、篆书 C、行书 D、甲骨文 9、春天用应该什么颜色来表现( A ) A、绿色 B、白色 C、黄色 D、黑色 10、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是什么颜色( B ) A、绿色 B、红色 C、黄色 D、黑色 11、清明上河图是那位画家的作品( C ) A、刘德华 B、孙楠 C、张择端 D、那英 12、向日葵是下面那位画家的作品( D ) A、唐伯虎 B、张杰 C、谢娜 D、梵高 13、最后的晚餐是下面那位画家的作品( C ) A、侯杰 B、李宇春 C、达芬奇 D、张大千 14、中国画按题材可大致分为( A )、花鸟、人物三大类。

A、山水 B、田野 C、山坡 D、大树 15、中国画按技法可分为( B )、写意。 A、山水 B、工笔 C、山坡 D、大树 16、邻近色是指( A )的颜色。 A、相邻近 B、严紧 C、分开 D、远离 17绘画中的色彩美是指统一与( A )中的美。 A、变化 B、统一 C、整体 D、系统 18、墨色分为焦、浓、重、淡、( C )。 A、黒 B、花 C、清 D、疏 19、文艺复兴的三巨匠是达芬奇、拉斐尔、( D )。 A、何洁 B、白居易 C、杜甫 D、米开朗基罗 20雕塑:分( A )和圆雕两大类。 A、浮雕 B、雕刻 C、竖雕 D、横雕 21、唐三彩常用的颜色主要是 ( D ) 。 A:红、黄、蓝 B:红、绿、白 C:绿、黄、紫 D:黄、绿、白 22、被称为“伟大的农民画家”的法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画家是( A )。 A:米勒 B:席勒 C:丢勒 D:惠斯勒 23、战国后期对篆书结构和书写方法进行了简化改造,形成了新的书体是( C )。 A:楷书 B:行书 C:隶书 D:草书 24、下列哪幅作品的作者不是康定斯基( D ) A:《即兴》 B:《作曲》 C:《构图2号》 D:《百老汇爵士乐》 25、包豪斯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 C )教育而建立的学院。 A:摄影 B:绘画 C:设计 D:雕塑 26、“外事造化,中得心源”是哪位中国古代画家的名言。( A ) A:张璪 B:王微 C:郑燮 D:唐寅 27、下列不属于按内容、题材分类的绘画种类是( C )。 A:肖像画 B:风景画 C:水彩画 D:静物画 28、以下属于印象派画家的是( B )。 A:伦勃朗 B:毕沙罗 C:安格尔 D:委拉斯贵之 29、在CMYK印刷色彩中,Y和K分别指哪种颜色?( B ) A:品红和黄色 B:黄色和黑色 C:蓝色和黑色 D:黄色和蓝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1 2009-05-16 13:50 第一单元艺术——生命与自然与谐交融 单元总目标: 1、通过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述,使学生了解艺术家以及人类对生命活力的向往、热爱与艺术表现就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与肯定。 2、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与研究,使学生了解物种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3、通过对作品的研讨与解释,使学生初步懂得,对自然的欣赏与表现包含着人的精神世界与大自然的与谐交融。 4、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使学生对美术作品涵育美感与陶冶情操的功能与价值有初步的体验与认识。 艺术——生命与自然与谐交融(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艺术——生命与自然与谐交融》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人教版)七年级,这一单元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述,使学生了解艺术家对生命的向往与热爱,感受到艺术表现的就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与肯定,懂得艺术家对自然的欣赏与表现包含着人的精神世界与大自然的与谐交融。 学生分析 初中一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好胜心强,初步接触过一些中外美术作品,对美术欣赏普遍感兴趣,能够对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进行简单的欣赏与陈述,基本具备了一些欣赏知识。具体地说,她们对作品的表现形式诸如油画、中国画等的认识不会感到困难,但对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够透过美术作品的表面现象抓住美术作品的本质。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在了解作品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艺术作品的内涵美,启发学生在课外主动地去关注艺术。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围绕欣赏评述的问题,自主欣赏美术作品,记下欣赏的体会或疑惑,从网上查找有关资料,深化学生对“艺术——生命与自然与谐交融”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让学生进行质疑解惑,充分体验艺术作品的美感与真谛,让学生发挥小组合作的精神,遇到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如围绕“艺术就是什么”、“美术作品中的生命指的就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分析。除了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中对生命与自然的感情外,还应让学生对作品的形式、内容、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与传闻轶事进行综合探索,在此基础上联系其她学科(音乐、文学、影视等)进行综合探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探索能力。 教学重点:生命与自然与谐交融的基本内涵就是本节课的重点。

小学美术专业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1. 1. 中国写意画讲究用笔和用墨,用笔包括 (落笔),(行笔),(收笔).笔锋有中 锋、侧锋、顺锋、逆锋的区别。 用墨包括墨色的(浓淡),(干湿)的变化的运用。 墨分五彩:焦浓重淡清 2.传统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是(勾)(皴) (点)(染)。 3.绘画中的色彩美是指(统一)与(变化) 中的美。 4.色彩的差别大是(强烈对比)。在色环 中相隔150——180度,色彩差别小的 (弱对比),在色环中相隔60度以下。 5.美术课可以分成(绘画课、手工课、欣 赏课),手工课常运用(剪、刻、挖、 粘、接)等方法。 6.透视的基本规律是(近大远小),可分 为(成角透视和平行透视)成角透视 是指物体的一个角与画者相对,平行 透视是指物体的一个面与画者相对。 7.要画好人物物速写,需要了解(人体的 大体比例、结构和动态规律,还需要 依靠对(形象的记忆和理解)。 8.选取恰当的形象或物体作为画面内容 叫(取景)构图又叫(布局或经营位 置,应注意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 空间以及线条色彩等在画面中的结构 组织形式。) 9.剪彩纸的特点是(形式多样、质朴简洁、 内容丰富、富有极强的装饰性。)其 步骤是(起稿、固定画稿、刻钻剪、 裱贴) 10.三原色是指(红、黄、蓝)。三间色 是指橙、绿、紫)。 11.橙色是由(红) 和(黄)组成,绿色是由(黄)和(蓝)组 成,紫色是由(红)和(蓝)组成的. 12.色彩的三要素是指色彩的(明度、纯 度、色相),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 深浅程度),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 可以通过加(白色)提高明度,加(黑色) 降低明度。

13.冷色是指(蓝、绿等给人凉冷感觉的 色彩,)暧色是指(红橙等给人温暖 感觉的色彩)。 14.中国画从表现手法上可以分为(工笔 画和写意画),从表现内容上可以分为 (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 15.任何物体都可以用(立方体、圆柱体、 圆锥体、球体)四类基本形体去概括。 16.素描的基本调子是(三大面五调子), 三大面是指(受光面、背光面、反光 面)。五调子是指亮面、灰面、明暗 交界线、暗面、反光。 17.美术字可分为(宋体、黑体、变体) 三种。黑体美术字外形呈方形或长方 形且笔画粗状,笔画粗细基本相等。 18.单独纹样:是指(与四周无联系的纹 样),它是图案的基本单元。左右上 下四面相连的纹样称为四方连续纹 样。 19.角隅纹样:是装饰边角的纹样,可分 为(对称式)和(均衡式)两种。 20.重复:将一分形进行有秩序的反复排 列称为重复。具有一种秩序的美感。21.渐变:形有秩序的逐渐变化,就叫渐变。 22.对称轴或对称中心两侧相同就叫 做对称,具有一种规则、整齐和稳定 的美感。 22.成人的身高为7个头长,少年为6个头长。 23.“三庭五眼”是指人物的面部长度平均 分成三份称为上庭(从发际到眉间) 中庭(从眉间到鼻尖)下庭(从鼻尖 到下下巴) 24.素描可以分为结构素描和明暗素描。 25.近现代美术名家:郑板桥(竹) 齐白石 (虾)张大千(山水)黄宾虹(山 水五笔七墨法)徐悲鸿(擅画马) 林风眠(善画仕女)李可染(山水) 黄胄(《百驴图》)李苦禅(擅画鹰) 陆俨少(海派山水南陆北李)高 剑父(新国画岭南画派的创始人) 潘天寿(画家教育家)石鲁(长安 画派“中国的凡·高”)邵洛羊 (“中国画应该姓中”,“中国画之美就 美在笔墨”,“源不可忘,流不可断) 叶浅予

初中美术基础知识试卷

初中美术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共 20 分,每空 1 分) 1、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美术教学中加强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也重视)(,(,要确立学生()的地位。 2、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性学习方法进行()和合作交流。 3、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要注意充分肯定学生的探索性和()。 4、京剧人物扮演的角色分别叫:生、()、()、()丑。 5.中国著名的“四大名绣”是苏绣、蜀绣、粤绣和湖南的() 6、太阳光由赤、()、()、()、()、蓝、紫等七色组成的。 7、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和出的颜色叫()。 8、人物黑白画是运用黑白两色对人物结构、服装和明暗色调进行高度()使画面()而富有()。 9、紫色可由蓝色加()色调合而成。 10、以画虾闻名于世的我国当代国画大师是()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

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美术欣赏教学的一般过程包括感知、分析、理解和( ) A.共鸣 B.想象 C.评价 D.欣赏 2.美术教师常用的教法有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实践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以情境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及以 _________为主的教学方法。( ) A.讲授 B.示范 C.参观 D.引导探究 3._________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塑造完美的人格,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A.环境教育 B.历史教育 C.艺术教育 D.科学教育 4、平面类型的民间工艺美术包括民间剪纸、民间镂印、地方戏剧脸谱以及() A、民间编织 B、民间泥塑 C、民间竹刻 D、民间年画 5、美术教学备课的主要内容是() A、明确定义与把握原则 B、熟悉课标与了解学生 C、钻研教科书与确定教法 D、编写教案与设计板书 6、京剧脸谱色彩十分讲究,看来五颜六色的脸谱品来却巨细有因,决非仅仅为了好看。不同含义的色彩绘制在不同图案轮廓里,人物就被性格化了。关羽、张飞、曹操这三个人物的脸谱颜色分别应该是() A. A.黑、白、红 B.红、黑、白 C.红、蓝、白 D.红、白、黄

初中七年级美术试卷.docx

2 0 1 4 - 2 0 1 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 七年级美术试题 班级:姓名: 美无处不在,愿你有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个创造美的头脑 一:填空补缺 1.按一定比例相互混合,可以混合出全部色彩,而自身不能被别的颜色混合成的三 种色称为() 2.标志是人们用来识别和传达信息的象征性视觉符号,具有(),()、 ()、和()的功能 3.广告设计包括:()、()、()、()。 4.版画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画种。它的创作要经过()、()、()等过 程。 5.藏书章的刻制方法有两种:()、()。 6.()是中国瓷器发展最辉煌的时期,有五大名窑-----()、汝、()、哥、 ()。 7.中国写意画种的墨分五色是指()()()()()

8.印象主义画派着力于光影、色彩变化的探索,()成了他们最主要的艺术表 现语汇。而形体结构的()与()则成了“立体主义”的艺术语言。 9.《梦娜丽莎》是意大利画家()作品,你还知道它的哪件作品?名字 叫()。 10. 《柳牛图》是我国着名国画大师()的作品,他画()最有名。 二:色彩游戏 黄橙红黑蓝灰紫白绿 1、找座位。 三原色三间色无彩色系色彩 2、加加减减。 绿=()+()橙=()+()紫=()+() 三:连一连( 10 分) 伏尔加河的纤夫凡高狮身人面像亚述同学们:根据你上美术课的表现,评价一下自己吧!!! 向日葵委拉斯凯兹受伤的母狮秦 自评内容优秀良好还需继续努力 纺织女张泽端秦始皇陵兵马俑西上课前能准备好的所需用具吗? 加莱义民列宾帕特农神庙古埃

上课时态度端正吗? 课上能够完成任务吗? 能够和同学集体合作吗? 附试题答案: 一、 1)原色 2)识别象征审美凝聚 3)政治性广告公益性广告文化性广告商业性广告。 4)画刻印 5)冲刀法切刀法 6)宋代钧官定 7)焦浓重淡轻 8)色彩分解组合 9)达. 芬奇《最后的晚餐》 10)齐白石虾 二、 1)三原色红蓝黄三间色绿橙紫无彩色系色彩黑白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美术七年级美术教案(下)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美术是创造性劳动 第一课----------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第二课----------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第二单元春天畅想 第一课---------- 色彩的魅力 第二课---------- 春天的畅想 第三单元富有活力的运动会 第一课---------- 凝练的视觉符号 第二课---------- 亲切的使者 第三课---------- 喜悦与收获 第四单元校园艺术节 第一课---------- 广而告之 第二课---------- 盛情邀约 第三课---------- 独特的装扮 第五单元平面设计的盛宴

第一单元、第1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基础理论,为欣赏评述美术作品打下基础。 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合作互动解决问题和分析评述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画家的创作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合作互动解决问题和分析评述的能力。教学难点表现性艺术是否符合这一观点。教具准备课件、画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课: 1.回忆上学期的美术作品《开国大典》,分析说明这是一幅什么形式的美术作品? 2.作品描绘了什么? 3.作品表现的容是不是作者凭空想象出来的? 4.它来源于什么? 板书部分课题——源于生活 二、新授:

(1)欣赏王式廓的素描作品《血衣》,对照资料图片,引导学生体会美术作品是怎样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多媒体展示并介绍画家和创作背景)思考讨论:1.作品的题材容是怎样来的?如果现实生活中没有发生这类事件,艺术家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吗? 2.从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看,你认为再现性美术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 3.作品中重点突出了哪几个人物? 4.在作品中寻找一个你感兴趣的人物,谈谈作者是如何去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人物怎样的心理和性格? 5.谈谈你对整幅作品的感受。可见,美术是源于生活的。 (2)通过表现艺术作品,进一步说明美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主题。播放格尔尼卡的图片,向学生介绍毕加索及立体主义绘画。 三、课堂小结: 美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要善于发现,学会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 第二课时 一、继续上节课的艺术作品分析 a.播放格尔尼卡的图片,请同学用一两句话谈谈你初看该作品的感受。 b.师讲述《格尔尼卡》创作背景,请同学们仔细对照P4的文字说明及艺术形象区读懂该作品。(引导学生探讨发现其夸变形的手法) c.思考讨论 《格尔尼卡》这幅表现性绘画中的形象也来源于生活吗?它和再现性绘画中形象有什么不同?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呢? 从而印证本课课题——美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二、展示课文中不同材质的工艺和雕塑作品,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本身的特征与作

湘版美术七年级期末考试试题

湘版美术七年级期末考 试试题 https://www.doczj.com/doc/0617542123.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七年级下册美术期末测试题 年级:姓名:班级: 一、选择题(10×1分) 1、我国最早的古汉字----( )和金文可以称得上是最早的书法。 A甲骨文 B草书 C行书 D楷书 2、王羲之的(《》)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A古诗四贴 B曹全碑 C兰亭序 D勤礼碑 3、漫画家张乐平创作的()形象,已成为旧中国苦难儿童的典型。 A孙悟空 B花木兰 C三毛 D哪吒 4、一个单独的形,我们称其为() A对称 B渐变 C复形 D单形 5、颜真卿行书,极受推崇,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二”的作品是:() A《祭侄文稿》 B《颜家庙碑》 C《争座位稿》 D《自书告身》 6、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书体是:() A.黑体 B.宋体 C.隶书 D.行书 7、用朱红色纸剪成的窗花是属于:() A.染色剪纸 B.分色剪纸 C.单色剪纸 D.套色剪纸 8、一件好的实用工艺品必须具备:() A.功能性与实用性 B.功能性与审美性 C.功能性与耐用性 D.实用性与灵活性 9、黄筌是()时期花鸟画家,其代表作有《写生珍禽图》。 A.五代 B.北宋 C. 南宋 D. 明清 10、现在正在热播的《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的作品。 A.黄公望 B.赵孟頫 C.夏圭 D.刘松年 二、判断题:(10×1分) 1、色彩三要素是明度、纯度、色相。( ) 2、书法、篆刻和摄影也是美术的范畴。() 3、具有粗细一致、横平竖直、方头方尾、庄重有力的特点的美术字体是楷书() 4、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形态要素是点、线、面。( ) 5、具有独立性质的图案纹样称适合纹样。( )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试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阶段美术测试题 易 单选题 1、下面的水果中外形是圆形的是( C) A、香蕉 B、菠萝 C、西瓜 2、下面动物中( B )是“高个子”。 A、大象 B、长颈鹿 C、老鼠 3、下面的物体中适合用点状来表现的是( C )。 A、小汽车 B、小牛 C、小蝌蚪 4、下列颜色中最能表现节日喜庆的是(A) A、红 B、黑 C、蓝 5、在彩泥制作中,我们使用( B )得到圆形的部件。 A、搓 B、揉 C、压 6、对称轴两侧图案完全相同就叫做( B )。 A、对比 B、对称 C、中心 7、相同形状的剪刀外形,可以( A )成不同的形象。 A、添画 B、粘贴 C、简化 8、中国画的颜料大都是从( A)和矿物中提取的。 A、植物 B 、矿物 C、动物 9、从古至今,美丽的( C )是各类工艺品较为重要的装饰。 A、人物 B、动物 C、花卉 10、苏州园林的( B )千姿百态,将窗和景融为一体。 A、门牌 B、花窗 C、雕栏 11、用(B)能够表现风的感觉。 A颜色 B线条 C形状 12、在(B)时,餐桌上粽香飘溢,门前插上艾叶挂上菖蒲,并举行着龙舟竞渡 来纪念屈原。 A中秋节 B端午节 C元旦 13、下列常见的动物中,外形是圆形的动物是( A )。

A猫头鹰 B牛 C羊 14、我们的祖先曾用线条将文字刻在( A )上,这些文字看起来就像一幅幅 生动有趣的图画。 A龟甲 B鱼骨 C树叶 15、在盘泥条时,用(C)来黏结泥条各部件。 A胶水 B浆糊 C泥浆 中 一、单项选择题 1.图案用色宜(B),从单纯中求丰富。 A.简单B.单纯C.复杂D.夸张 2.《花手帕》学习了许多染的方法,其中一种是民间工艺手法,称为(B )。A.蜡染B.扎染C.挑染D.印染 3.在制作台历时,先制作台历的基座,再配上(A ) A.日期或画面B.照片C.颜色D.文字 4.表现一种人物就一定要突出它的( B ) A.发型B.形象特征C.衣服D.身高 5.吉祥物的设计通常选择动物、植物和(A)。 A、童话人物 B、水果 C、卡通 D、鸟类 6.制作游戏棋是首先要做的事情是(D)。 A、画路径 B、画关卡 C、画起点 D、确定主题 7.( B )是画面构图的中心,也是表达作品主题的首要物体主题。 A.画面颜色B.画面主体C.画面形状D.画面大小8.通过对( C )的夸张、变形,能设计出许多造型各异的六面怪脸。A.脸型B.头发C.五官D.眼睛 9.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中( B )福娃是红色的。 A、贝贝 B、欢欢 C、妮妮 D、京京 10.改变( B )的长度和折压的方向,纸方框的变化将更丰富。

七年级美术基础知识测试题(卷)

七年级美术基础知识测试题(卷) 命题人:新福园中学 ----- 王肖云 一、填空题(满分10分,共10小题,每题1分) 1.五代时期,黄筌的代表作(看下图)《 》上有黄筌的署名及提记,题记注明此画是为其子黄居宝所作。 2. 是绘画的表现形式之一,一般指用单色完成的绘画。 3.中国画在形式上分为追求细腻表现的工笔画,着重描绘意态神韵的写意画, 以及结合工笔与写意某些特征的 画法。 4.图案是实用性和 相结合的艺术设计,人们通过它来改善与美化生活,表达情感与寄托希望。 5.梵·高的静物画《 》 ,让我们从中感受到火一样的绘画生活激情。 二、判断题(满分20分,共10小题,每题2分) 1.中国画一般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和风景画四种。( ) 2.中国花鸟画是以植物,动物,昆虫等自然界中生物为题材的一种绘画 方式。( ) 3.黄筌,徐熙是五代时期杰出的花鸟画家,他们对宋代及宋代以后的花 鸟画产出了较大的影响。( ) 4.线的描绘便于我们捕捉形体和结构,加一些明暗能增强物品的体积感。( ) 5.著名的《五马图》是宋代画家李春的作品,从中我们看到了神奇的线条美。( ) 6.花卉装饰变化的方法很多,一般有简化变化,丰富变化和结构变化。( ) 7.由一定的组织式样变化构成的图案就称为“纹样”。 ( ) 8.下左图是黑白对比,运用了构成的手法。( ) 9.上右图是漂亮的印度瓦当,它有很浓郁的古代建筑装饰文化气息。( ) 10.回忆《果篮》这幅油画,我们说,一幅好的静物画,要尽可能表现出 有助于描绘对象精神实质的正确形象和色彩。( ) 三、选择题(满分20分,共10小题,每题2分) 1.“半身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 中”,这是 (朝代)画家为自己的《墨葡萄图》题的一首七绝,来 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深刻感触。 A.明代 徐渭 B.清代 朱耷 C.宋代 文同 D.清代 恽寿平 2.著名的《五牛图》是唐代画家 的作品,它是我们艺 术品中的珍宝。 A.李公麟 B.韩愰 C.文同 D.崔白 3.右图属于 ,它是一种独具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 被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A.农民画 B.民间剪纸 C.刺绣 D.窗花 4.法国静物画大师夏尔丹的作品能够入微的表现物体不同寻常的粗糙质地,

七年级美术试题上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美术 基础知识测试题(卷) 一、选择题(10 分) 1、美术字的基础字体属于哪种字体?() A 黑体 B 宋体 C 变形美术字 2、荷兰著名画家凡高的作品是。() A、《粮食》 B、《在激流中前进》 C、《播种者》 3、《清明上河图》作者是宋代画家()。 A 张萱 B 张择端 C 杜建 4、平行透视有()个消失点。 A 1个 B 2个C3个 5、人体站立时身高大约是几个头长?() A 5个 B 7个C9个 二、判断题(10 分) 1 、《北方的九月》作者运用衬托和对比的手法来刻画黄河船工在劳动中所表现出的惊人力量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2、校园环境整体设计理念要体现学校的地域、文化和教书育人的精神。() 3、壁报的主题要明确,要充分考虑栏目与栏目之间的关系。() 4、中国有句俗话叫“物以致用”,所以,产品的设计只须考虑它的用途,不必考虑人对物质产品还有精神方面的即审美的要求。()

5、在校园里设置艺术品,应考虑这些艺术品与自然或人工环境的 和谐。() 三、连线题(10 分) 把下列几幅作品分类。 《在激流中前进》油画 《捣练图》 《北方的九月》套色木刻 《粮食》 《清明上河图》《北方的九月》中国画 四、简答题 1、设计制作学生装应注意哪些方面?(10 分) 2、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各有什么消失规律?(10 分) 五、造型表现(50) 画一幅风景画,内容为我国标志性建筑,或家乡风景。(构图合理10 分,造型准确30,表达热爱生活的思想10 分。)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美术 基础知识测试题(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0 分) 1、1、美术字的基础字体属于哪种字体?(B ) A 黑体 B 宋体 C 变形美术字【命题意图及解析】:考察对美术字源流的认识,相关知识见人美版教材工艺设计。 2、荷兰著名画家凡高的作品是。(C ) A、《粮食》 B、《在激流中前进》 C、《播种者》【命题意图及解析】:考察对西方美术基础知识把握。相关知识见人美版七年级教材欣赏内容。 3、《清明上河图》作者是宋代画家(B )。 A 张萱 B 张择端 C 杜建【命题意图及解析】:考察学生对古代美术知识的了解。相关知识见人美版七年级教材欣赏内容。 4、平行透视有(A)个消失点。 A 1个 B 2个C3个【命题意图及解析】:考察学生对线描画理论的 把握。相关知识见人美版七年级教材手绘线内容。 5、人体站立时身高大约是几个头长?(B ) A 5个 B 7个C9个【命题意图及解析】:考察学生对人物速 第3/7 页写基础知识的把握。相关知识见人美版七年级教材手绘线内容。 二、判断题(10 分) 1、《北方的九月》作者运用衬托和对比的手法来刻画黄河船工在劳动中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 雨冲中学龙昕 一、指导思想: 坚持“三个面向”和江总书记关于创新的讲话的指引,认真贯彻落实鲤城区的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再贯彻教育方针的思想知道下,办出我校信 息科技教育特色并全面事实以“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使学校各项工作有一个新发展和新水平。 二、主要工作: 1、深入的学习各种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教育经验,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为党的教育事业而努力,尽力的工作。 2、为参加省市有关竞赛作好充分准备,并力争获得好名次。 (1)、组织学生报名活动。 (2)、组织学生培训活动。(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组织相应的兴趣小组、竞赛小组。) 3、加强备课组建设,重视每一次教学研究活动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我校研讨的“四结合”课题活动。 (1)备课组长认真履行职责,负责组内各项日常工作

的贯彻与落实,组织好每次的教研活动,做到“三定”、“四备”和“五统一”,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统一教学进度、统一目的要求、统一重点难点、统一作业练习、统一测验考试。使用新教材的备课组要加强对教材、教法、学法以及练习的研究,以便尽快适应新教材。各备课组还要抓好每次集体备课的质量,落实好备课的专题,有效地把备课内容转化到教学实践中。 (2)每次的教研活动开展好集体备课,说课,上课和听课与评课活动,以及先进的教学理论与经验的学习,切实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3)认真开展外出听课、观摩教学录像后的取经说课,上研讨课,评课等教学实践活动。 (4)结合我校研讨的“四结合”课题活动,每个美术组成员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中。 4、继续在校园内的玻璃橱窗展示学生作品,绘画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5、美术教师充分认识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集体教研的基础上个人认真备课,批改美术作业,辅导学生,促使学生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提高动手能力,促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美术基础知识测试试题

8.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 11. 西班牙画家委拉士开兹的绘画派别( ) A. 现实主义 B. 巴洛克美术 C. 洛可可美术 D. 浪漫主义 12. 作品《马拉之死》的画家是( ) A. 达维特 B. 安格尔 C. 鲁本斯 D. 席里柯 13. 《日出印象》的画家是( ) A. 毕加索 B. 凡高 C. 莫奈 D. 马奈 14. 不属于现实主义的画家是( ) A.库尔贝 B 米勒 C.高更 D.柯罗 15. 作品《格尔尼卡》的 画家是( ) 美术基础知识测试试题 、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20分) 1. 中国画主要运用 和 的变化来描绘对象。 2. 商代青铜艺术的主导的审美倾向是追求 造型,如 是最具时代特色的战国青铜器。 ,到战国转入轻 便、 、形巧的 3. 民间玩具种类繁多,著名的有江苏无锡的 彩塑、天津 彩塑。 4. 花鸟画中,唐代黄筌的 ,徐煕的 。 5. 意大利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代表作品是 、 。 6. 法国后印象主义的伟大画家 ,被称为 。 7. 中唐草书代表人物中, 和 被喻为“顛张醉素” 。 8. 是汉字中最早的一种书体,一般可分为甲骨文、金文、 三大类 9. 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的基本构成要素是 、 和插图。 10. 古埃及最具代表性的金字塔为 。 二、选择题 (每题 2 分,共 60 分) 1. 东晋顾恺之的代表作品是( ) A.《游春图》 B.《潇湘图》 C.《洛神赋图》 2. 《溪山行旅图》的作者是( ) D. 《人物御龙图》 A. 荆浩 B. 王维 C. 关全 D. 范宽 3. 唐代画圣 吴道子的代表作是( ) A.《送子天王图》 B.《捣练图》 C.《女史箴图》 D.《龙凤图》 4. 昭陵前石雕《昭陵六骏石刻》的时代是( ) A.秦朝 B.唐朝 C.汉代D.元朝 5. 不属于四大明绣的是( ) A. 苏绣 B. 徽绣 C. 湘绣 D. 粤绣 6. 属于“岭南画派”的代表画家是( ) A.高剑父 B 黄宾虹 7. 补色关系正确的是( A. 橙与绿 B. 黄与紫 C. 吴昌硕 ) C. 蓝与青 D. 吴作人 D. 红与黑 A. 马远 B. 夏珪 C. 黄公望 9. 法国雕塑家罗丹的雕塑作品是( A.《阿波罗与达芙妮》 B.《泉》 10. 画家勃鲁盖尔的作品( ) A. 《农民的婚礼》 B. 《忧郁》 D. 张择端 ) C.《巴尔扎克》 D.《阿格里巴》 C.《四骑士》 D.《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初中美术新课标测试题

初中美术新课标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32 分) 1、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和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 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的作用。 2、美术课程总目标按“”“”“”三个维度设定。 3、美术课程分目标从“”“”“”“”四个学习领域设定。 4、“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二是相综合,三是相联系。 5、重视和不仅是内容的改革,是本次课程 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 6、美术课程评价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和客观事实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 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评价和评价。 7、在针对具体的美术作业、作品评价时应该考虑和 两个方面。 8、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的总原则是不“伤筋动骨”,而着力于使之更、更、更、更中国的文化教育传统和中 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实际。 9、美术课程具有视觉性,可以从方式、、 和四个方面来理解。 10、一般来说,评价的时机可以从教学的不同阶段切入,包括学习开始、学 习过程、学习结束三个阶段。第一,学习开始时进行评价。第二,学习过程中的评价。第三,学习结束进行评价。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16 分) 1、关于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的说法错误的是()。 A、依据美术课程标准进行评价 B、注重美术学习表现的评价

1

C、采用一种评价方式评价美术作业 D、鼓励运用美术学习档案袋、展示和课堂讨论等质性评价方法 2、下列资源中:①学校资源②自然资源③社会资源④网络资源⑤物力资源 属于美术课程资源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3、下列说法中:①形式大于内容②一味地“鼓励”产生误导③重结果轻过程 ④对学生的评价是错误的。属于当前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关于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面向全体学生 B、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C、关注文化与生活 D、注重审美精神 5、各学习领域分别由目标、学习活动建议和()要点三部分组成。 A、评价 B、反思 C、总结 D、交流 6、()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美术课程特别设置了“综合·探 索”这一新的学习领域。 A、自主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究性学习 D、综合性学习 7、对于美术课程的性质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 B、美术课程具有理论性 C、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 D、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 8、下面选项中不是检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是()。 A、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B、课堂文化建设情况。 C、反思教学的负效应。 D、学生课上的表现情况 三、简答题(48 分) 1、美术课程标准的教材编写建议是什么? 答:一是依据美术课程标准编写美术教材 二是实现内容组织的综合性和合理性 三是妥善处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关系 四是鼓励美术教材呈现方式多样化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七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 单元总目标: 1、通过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述,使学生了解艺术家以及人类对生 命活力的向往、热爱和艺术表现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与肯定。 2、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与研究,使学生了解物种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环境 的相互依存关系。 3、通过对作品的研讨与解释,使学生初步懂得,对自然的欣赏与表现包含 着人的精神世界与大自然的和谐交融。 4、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使学生对美术作品涵育美感与陶冶情操的 功能与价值有初步的体验和认识。 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人教版)七年级,这一单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述,使学生了解艺术家对生命的向往与热爱,感受到艺术表 现的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与肯定,懂得艺术家对自然的欣赏与表现包含着人 的精神世界与大自然的和谐交融。 学生分析 七年级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好胜心强,初步接触过一些中外美术作品,对 美术欣赏普遍感兴趣,能够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单的欣赏与陈述,基本具备了一些欣赏知识。具体地说,他们对作品的表现形式诸如油画、中国画等的认识不会感到困难,但对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够透过美术作品的表面现象抓住美术作品的本质。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在了解 作品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艺术作品的内涵美,启发学生在课外主动地去关注艺术。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围绕欣赏评述的问题,自主欣赏美术作品,记下欣赏的体会或疑惑,从网上查找有关资料,深化学生对“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让学生进行质疑解惑,充分体验艺术作品的美感与真谛,让学生发挥小组合作的精神,遇到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如围绕“艺术是什么”、“美术作品中的生命指的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分析。除了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中对生命 与自然的感情外,还应让学生对作品的形式、内容、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与传闻 轶事进行综合探索,在此基础上联系其他学科(音乐、文学、影视等)进行综合探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探索能力。 教学重点: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基本内涵是本节课的重点。

3.中小学美术试题5套有答案

中小学美术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一) 注意事项: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90 分钟。 2 、限用钢笔或圆珠笔(黑、蓝色)答题。 3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各项目填写清楚。 一、填空题:(每空0.5 分,共15 分) 1、美术课程具有________ 性质,是学校进行__________ 的主要途径 2、《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大学习领域。 3、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重要的风格流派,自______ 兴起, 、朝以后成为中国画坛的主流。它在创作上张扬个性,强调、、、等多种艺术的结合。 4、中国书法艺术创作的常用幅式有条幅、_____ 、 ________ 、_______ 手卷等。 5、伦勃朗群像画《夜巡》,画面用一种_______ 式的 _________ 把众多人 物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构图,油画颜料的_______ 与 ________ 的对比使物体 质感得到完美的表现。 6、法国大革命以来西方美术史使我们对画家的个人风格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19世纪的上半叶,享受当时社会最高赞誉的画家是安格尔,他精于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的线条和细腻、深入的描绘来营造出一种符合_____ 理想的美,而他的反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却相信在绘画中____ 的运用比素

描法则重要得多,他一改古典派素描的表现手法,强调_______ 和 __________ ,偏爱幻想的________ 世界,追求灿烂的色调。 、单选题:(每空1 分,共10 分) 1、河北满城汉墓出土了一件名为( ) 的灯具,利用虹吸的原理,使以今天的设计观点看,也是一件超 凡脱俗的佳作。 A.树形灯 B. 银错铜牛灯 C. 铜雀 灯D. 长信宫灯 2、在京剧《野猪林》中,林冲身受重刑,步履艰难地向前行进,演员采用跪步前行连带( ) ,把林冲承受着的钻心的疼痛,形象地传达给观 众 A.甩水发 B .抖水袖C.吹髯 口 D .撩褶子 3、唐三彩常用的颜色主要是( ) 。 A、红、黄、蓝B 、红、绿、白C、绿、黄、紫 D、黄、绿、白 4、古代阴阳五行说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动物象征神,青龙为( ) 之神。 A 、北方 B 、东方 C 、西方D、南方 5、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分两个部分,打开以后先看到画面,接着是占据画幅左半边的题跋,记录了画面的内容,题跋的书体是( ) 。 A 、隶书 B 、行书 C 、篆书 D 、楷书 6、齐白石的中国画《蛙声十里出山泉》描写的是( ) 。 A 、青蛙 B 、牛蛙 C 、蝌蚪D、树蛙 7、浮世绘是日本17 世纪兴起的一种艺术,它将民间日常生活作为创作题材,要通过( ) 的形式表现出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