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消毒的剂量与强度关系.
- 格式:pdf
- 大小:148.83 KB
- 文档页数:6
紫外线消毒工艺计算
紫外线消毒工艺的计算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辐照剂量计算:紫外线消毒的效果与紫外线辐照的剂量相关。
计算紫外线辐照剂量的方法为将紫外线辐照强度与辐照时间相乘。
即:辐照剂量 = 辐照强度 ×辐照时间。
2. 辐照强度计算:辐照强度是指紫外线辐射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能量。
辐照强度的计算方法根据紫外线灯管的光通量和辐射范围进行计算。
通常使用的计算公式为:辐照强度 =
光通量 / 辐射面积。
3. 辐射时间计算:辐照时间是指紫外线辐照的持续时间。
根据紫外线辐照剂量的要求,可以根据辐照强度和所需的辐照剂量进行计算。
即:辐照时间 = 辐照剂量 / 辐照强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紫外线消毒工艺的计算中,还需要考虑到环境因素、紫外线灯管的老化程度等因素对紫外线辐照强度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调整。
紫外线消毒的剂量与强度关系3.1.4紫外线消毒3.141适用范围: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的消毒。
3.1.4.2紫外线消毒灯和紫外线消毒器(1) 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200nm〜275nm ,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0nm〜270nm ,消毒用的紫外线光源必须能够产生辐照值达到国家标准的杀菌紫外线灯。
(2) 制备紫外线消毒灯,应采用等级品的石英玻璃管,以期得到满意的紫外线辐照强度。
(3) 紫外线消毒灯可以配用对紫外线反射系数高的材料(如抛光铝板)制成的反射罩(4)要求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220V、环境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20 C时,辐射的253.7nm 紫外线强度(使用中的强度)不得低于70卩W/cm2 (普通30W 直管紫外线灯在距灯管1 m处测定,特殊紫外线灯在使用距离处测定,使用的紫外线测强仪必须经过标定,且在有效期内;使用的紫外线强度监测指示卡,应取得卫生许可批件,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5)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定期测定消毒紫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6)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即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70卩W/cm2的时间(功率》30W,或降低到原来新灯强度的70% (功率<30W )的时间,应不低于lOOOh。
紫外灯生产单位应提供实际使用寿命。
(7)目前我国使用的紫外线消毒灯有下述几种:1)普通直管热阴极低压汞紫外线消毒灯:灯管采用石英玻璃或其它对紫外线透过率高的玻璃制成,功率为40W、30W、20W、15W等。
要求出厂新灯辐射253.7nm紫外线的强度(在距离1m处测定,不加反光罩)为:功率>30W 灯,》90卩W/cm2 功率>20W 灯,》60(1 W/cm2功率15W灯,> 20卩W/cm2。
由于这种灯在辐射253.7nm紫外线的同时,也辐射一部分184.9nm紫外线,故可产生臭氧。
紫外线消毒技术规范紫外线消毒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消毒的方法。
其中,紫外线消毒灯和紫外线消毒器是主要设备。
对于紫外线消毒灯,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波长范围是200nm~275nm的C波紫外线,其中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0nm~270nm。
因此,消毒用的紫外线光源必须能够产生辐照值达到国家标准的杀菌紫外线灯。
在制备紫外线消毒灯时,应采用等级品的石英玻璃管,以期得到满意的紫外线辐照强度。
同时,紫外线消毒灯可以配用对紫外线反射系数高的材料(如抛光铝板)制成的反射罩。
要求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220V、环境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20℃时,辐射的253.7nm紫外线强度(使用中的强度)不得低于70μW/cm2.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经常测定消毒紫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即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70μW/cm2的时间(功率≥30W),或降低到原来新灯强度的70%(功率<30W)的时间,应不低于1000h。
目前我国使用的紫外线消毒灯有普通直管热阴极低压汞紫外线消毒灯、高强度紫外线消毒灯、低臭氧紫外线消毒灯和高臭氧紫外线消毒灯。
对于紫外线消毒器,紫外线空气消毒器采用低臭氧紫外线杀菌灯制造,可用于有人条件下的室内空气消毒。
使用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将其放置在室内空气流通的地方,照射时间应根据房间大小和紫外线灯的辐照强度来确定。
一般来说,照射时间应为30分钟到2小时不等。
在照射过程中,应保证房间内没有人和动物,同时关闭门窗,以免紫外线泄漏。
4.注意事项1)紫外线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使用时应注意安全。
在照射过程中,不要直接注视紫外线,以免损伤眼睛。
同时,紫外线也会对皮肤造成伤害,因此在照射时应戴上防护眼镜和手套。
2)紫外线消毒器的使用寿命有限,需要定期更换紫外线灯管。
同时,应定期对消毒器进行清洁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3)紫外线消毒器不能取代其他消毒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
紫外线灯管辐照要求及紫外照度计
1、灯管辐照强度问题:
每种微生物都有特定的紫外线杀灭剂量的阀值,杀菌剂量(K)是照射强度(I)和照射时间(t)的乘积,就是K=It。
公式中可以看出高强度短时间、或者低强度长时间的照射。
都能获得同样的灭菌效果。
但是紫外线强度小于40uw/cm2时,再延长照射时间也起不到灭菌的效果。
紫外线灯70 uw/cm2在正中央垂直1m处测量的在国内就占了50~80%。
2、辐照空间范围问题:
每一消毒的空间,除面积因素外,高度有高有低,总的空间范围有大有小,使用杀菌灯应计算总的空间立方采用相应功率的紫外线杀菌灯,一支30w杀菌灯的有效灭菌空间范围应该小于30立方米,一般认为,每一立方米空间的杀菌灯功率应大于1-1.5w,在使用中应引起注意。
3、灯管悬挂的辐照距离:
使用杀菌灯要注意被消毒物体与杀菌灯的辐照距离,灯管的悬挂高度应小于2.5米,紫外线的辐照强度与辐照距离几乎成反比,悬挂太高,会影响灭菌的效果。
4、紫外线杀菌灯的强度测试:
紫外线的强度,可用紫外线照度计进行强度测量。
5、辐照强度衰退问题:
紫外线杀菌灯随着使用,辐照强度会逐渐衰退。
经测定,石英灯管使用1000小时后,衰退率小于20%,而高硼灯管使用200小时后,衰退率大于30%,加上高硼灯管本身的辐照强度就小于70uw/cm2,在使用中应选用辐照强度高,衰退慢的灯管。
6、使用中灯管的擦拭与保洁:
新灯使用时,可用75%的酒精纱布擦拭灯管,清除灰尘与油迹对灯管的污染。
使用过程中,定期擦拭,做好灯管的保洁工作,以免影响透紫率及辐射强度。
紫外线杀菌灯的强度标准一、引言紫外线杀菌灯作为一种常见的消毒设备,在医疗、食品加工、水处理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其杀菌效果与灯的强度密切相关,因此,制定合理的强度标准是确保紫外线杀菌灯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
本文将详细介绍紫外线杀菌灯的强度标准及其相关应用。
二、紫外线杀菌灯强度标准的制定紫外线杀菌灯的强度标准通常通过测量单位面积上的紫外线辐射能量来确定,单位是毫瓦每平方米(mW/cm²)。
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灯的类型、功率、距离以及照射时间等。
一般来说,灯的强度越高,杀菌效果越好。
然而,过高的强度可能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在确保杀菌效果的同时,兼顾安全性。
三、紫外线杀菌灯强度标准的应用1.医疗领域:在医疗领域,紫外线杀菌灯被用于手术室、病房等空间的消毒。
根据不同的场合和需求,医院会选择不同强度的紫外线杀菌灯。
例如,手术室通常需要更高强度的灯以确保无菌环境。
2.食品加工行业: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紫外线杀菌灯被用于杀灭食品表面的微生物,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这一领域对灯的强度要求较为严格,需要确保在不破坏食品成分的前提下,达到有效的杀菌效果。
3.水处理领域:紫外线杀菌灯也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如游泳池水消毒、饮用水处理等。
在这一领域中,灯的强度需要根据水体的流量、水质等因素进行调整,以确保水质安全。
四、紫外线杀菌灯强度标准的监管与检测为确保紫外线杀菌灯的安全和有效性,相关机构需要对灯的强度进行定期检测和监管。
这包括检查生产厂家是否遵循既定的强度标准,以及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出现强度衰减等问题。
同时,对于不符合强度标准的产品,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召回,避免对公众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五、结论总之,紫外线杀菌灯的强度标准是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
在制定和应用强度标准时,需要考虑灯的类型、功率、距离、照射时间以及具体应用场景等因素。
同时,相关机构应加强对紫外线杀菌灯强度的监管和检测,确保产品符合标准,以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紫外线灯照射强度与杀菌作用时间测定龚瑞章[摘要]目的:为摸清99年度,我市所用紫外线灯照射强度和各种消毒所需的时间,对两家医院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殖机抽出20支进行检测。
方法:用UVR--254nm紫外线辐照计,消毒指示卡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菌片按(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监测、细菌培养。
结果:照射强度85%合格,60min杀灭空气中细菌芽胞80%合格.30min杀灭空气中细菌繁殖体70%台格,60min杀灭表面细菌芽胞66%合格,用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检测无菌生长占88%。
结论:影响消毒效果有两个因素.紫外线强度和照射剂量不足。
检测结果说明我市紫外线消毒情况存在不足。
[关键词】检测;紫外线强度;照射剂量【中图分类号]R122.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3—8507(2000102—0265—011材料和方法1.1开戾紫外线灯5min稳定后,用uvR一25nm紫外线辐照计距灯管lm处测定其强度。
1.2菌片与指示卡同时于开灯后5rain置灯管下中央垂直lm外,当指示卡达合格标准色后,将菌片移置琼指培养基上,放3T'C温箱内培养,48h观察结果。
2结果2120支灯管中有17支照射强度在70uw/cm2以上.即85%合格。
2.2达到杀灭空气中细菌芽胞所要求剂量需照射60min以上的有16支即80%合格。
2.3达到空气中细菌繁殖体所要求剂量需照射30min姓上的有14支即70%合格。
2.4达到杀灭表面细菌芽胞所要求剂量需照射60min以上的有11支即66%合格。
2.5用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检测,无菌生长占88%。
3讨论3.1用紫外线进行消毒时照射强度照射剂量应达到要求.杀【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坪市卫生防疫站.邮编353000【作者简介]龚瑞章.男,1969儿生,南平人.大学,公卫医师[收稿日期]1999一09—281999—11—21修回灭一般细菌繁殖体时,应使照射剂量达到20000w√唧2,杀灭细菌芽胞应迭到100000uw.s/矗.病毒真菌孢子达到600000uw.dem2.杀灭率达到99.9%以上。
紫外线照射剂量参考表
杀菌效果是由微生物所接受的紫外线照(辐)射剂量决定的,同时,也受到紫外线的输出能量、灯的类型、强度和使用时间有关,随着灯的老化,它将丧失30%-50%的强度。
紫外线照射剂量是指达到一定的细菌灭活率时,需要特定波长紫外线的量。
紫外线照射剂量公式如下:照射剂量(J/m2)=照射时间(s)×UVC强度(W/m2)
以下是常见细菌、霉、原生动物、病毒、酵母(菌)的紫外线杀菌照射剂量参考表:
按照波长,紫外(Ultra Violet,UV)光通常分为UVA(315nm-400nm)、UVB(280nm-315nm)、UVC(200nm-280nm)。
UVC主要应用主要包括水/空气/表面的消毒/净化、分析仪器(分光光度法、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矿物分析。
UVC波段波长短,能量高,短时间内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细胞中分子结构,通过破坏微生物的DNA和RNA阻止其繁殖,可以实现高效快速的广谱杀菌效果,从而对水、空气和物体表面进行杀菌消毒,使细胞无法再生,因此广泛应用于如水、空气等的杀菌消毒。
数据显示,仅以30mW/cm2的UVC紫外辐照强度,一秒钟即可对绝大部分细菌实现近乎100%的杀灭,效果非常显著,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
在个人健康和家庭卫生领域,紫外光可用于水杯碗筷消毒、空气净化除菌、杀灭瞒虫、鞋袜杀菌除臭、婴儿奶瓶消毒等,用武之地简直不可胜数。
紫外光水消毒技术中的UV剂量1. 消毒基本原理及有效波段紫外光是指波长位于200~400nm之间的电磁波,细分为四个不同的波段:UVA(400~315nm)、UVB(315~280nm)、UVC(280~200nm)和真空紫外线(200~100nm)。
其中能透过臭氧层和云层到达地球表面的只有UVA和UVB部分。
就消毒速度而言,UVC处于微生物吸收峰范围之内,可在数秒之内破坏微生物的DNA或蛋白质杀死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UVA和UVB 由于处于微生物吸收峰范围之外,杀菌速度很慢,往往需要几十分钟乃至数小时才能起到杀菌作用。
目前,应用于给排水工程的紫外光水消毒系统的反应时间都在数秒钟内,因此,实际上只有UVC波段发挥了杀菌作用,衡量或确定一个紫外光水消毒系统的UV剂量时,只能采用UVC波段的剂量,其他波段的影响必须排除,也就是说,通常所说的UV剂量实际上是UVC剂量。
2、UV剂量概念水的消毒效果是由微生物所接受的UV剂量决定的。
UV剂量(J/m2)=照射时间(s)× UVC强度(W/m2)(1)UV剂量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设计中首先根据消毒系统进口(Cin)和出口(Cout)的微生物浓度(如污水中粪大肠菌数)确定消毒效率:消毒效率= lgCin – lgCout (2)注意,这里消毒效率采用的是对数单位,不是百分率形式。
然后,根据消毒效率要求确定紫外消毒设备应提供的UV剂量。
通常情况下,消毒效果只与UV剂量有关,与照射强度和时间无关,即具有同样消毒效果的不同紫外光消毒设备可以具有不同的照射时间和照射强度,但二者相乘得到的UV剂量应相等。
UV剂量的基本概念非常简单,但实际应用中,由于UV强度的分布不均匀,造成应用上的不便甚至导致一些理解上的混乱。
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可按使用地点和方式的不同,将UV剂量可分为:实验室研究用UV剂量和工程应用消毒设备UV剂量。
3、实验室研究用UV剂量实验研究中,一般采用一种叫做“平行紫外光束仪器(Collimated Beam Apparatus)”的仪器(见图1、2)测定UV剂量与微生物灭活率关系曲线,以统一不同实验室的实验数据,实现实验结果的可重现性,避免不同设备之间造成的差异。
紫外线杀菌效果取决于杀菌剂量,同时也受到紫外线杀菌灯的类型、强度和使用时间的影响。
紫外线照射剂量是指达到一定的细菌灭活率时,需要特定波长紫外线照射剂量。
紫外线照射剂量公式如下:
照射剂量(mJ/c²)=照射时间(s)×UVC强度(μW/cm²)
照射剂量越大,杀菌效率越高,如需快速高效杀菌,UVC紫外线杀菌灯的输出强度就成了衡量杀菌效果的主要参数。
根据微生物种类不同,紫外杀菌时间和剂量也各不相同。
不同的细菌种类对紫外线的吸收峰值不同。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专家董小平研究团队发现,强度大于90 μW/cm²的UVC照射冠状病毒,30分钟就可以杀灭SARS病毒。
紫外线消毒强度标准紫外线消毒强度标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紫外线消毒技术在医疗、食品加工、水处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紫外线消毒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消毒方式,已经成为许多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为了确保紫外线消毒的效果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紫外线消毒强度标准。
首先,紫外线消毒强度标准是根据不同领域的需求而制定的。
例如,在医疗领域中,对于手术室、病房等高风险区域,需要较高强度的紫外线照射来杀灭细菌和病毒。
而在食品加工行业中,对于食品表面的细菌和霉菌进行灭菌处理时,则需要较低强度的紫外线照射。
其次,紫外线消毒强度标准还与目标物体的特性有关。
不同类型的细菌和病毒对紫外线的敏感程度不同。
因此,在制定标准时需要考虑到目标物体对紫外线的抵抗能力。
一般来说,对于较为耐受紫外线的细菌和病毒,需要较高强度的紫外线照射来达到消毒效果。
此外,紫外线消毒强度标准还与照射时间有关。
不同细菌和病毒对紫外线的灭菌效果也存在差异。
因此,在制定标准时需要考虑到不同目标物体对紫外线的灭菌时间要求。
一般来说,较为耐受紫外线的细菌和病毒需要较长时间的照射才能达到消毒效果。
最后,紫外线消毒强度标准还与设备性能有关。
不同型号和品牌的紫外线消毒设备在输出功率、波长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在制定标准时需要考虑到设备性能的差异,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总之,紫外线消毒强度标准是确保紫外线消毒效果和安全性的重要依据。
通过制定合理的标准,可以保证不同领域中使用紫外线消毒技术时达到预期效果,并最大程度地保护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紫外线消毒技术将在更多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人们创造更加安全和健康的生活环境。
紫外线消毒的剂量与强度关系3.1.4 紫外线消毒3.1.4.1 适用X围:用于室内空气、物体外表和水及其它液体的消毒。
3.1.4.2 紫外线消毒灯和紫外线消毒器(1) 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C 波紫外线,其波长X围是200nm~275nm,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0nm~270nm,消毒用的紫外线光源必须能够产生辐照值到达国家标准的杀菌紫外线灯。
(2) 制备紫外线消毒灯,应采用等级品的石英玻璃管,以期得到满意的紫外线辐照强度。
(3) 紫外线消毒灯可以配用对紫外线反射系数高的材料〔如抛光铝板〕制成的反射罩(4) 要求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220V、环境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20℃时,辐射的253.7nm 紫外线强度(使用中的强度)不得低于70μW/cm2 (普通30W 直管紫外线灯在距灯管1 m处测定,特殊紫外线灯在使用距离处测定,使用的紫外线测强仪必须经过标定,且在有效期内;使用的紫外线强度监测指示卡,应取得卫生许可批件,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5) 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定期测定消毒紫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6)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即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70μW/cm2 的时间(功率≥30W),或降低到原来新灯强度的70%〔功率<30W〕的时间,应不低于1000h。
紫外灯生产单位应提供实际使用寿命。
(7) 目前我国使用的紫外线消毒灯有下述几种:1) 普通直管热阴极低压汞紫外线消毒灯:灯管采用石英玻璃或其它对紫外线透过率高的玻璃制成,功率为40W、30W、20W、15W等。
要求出厂新灯辐射253.7nm紫外线的强度(在距离1m处测定,不加反光罩)为:功率>30W 灯,≥90μW/cm2;功率>20W灯,≥60μW/cm2;功率15W 灯,≥20μW/cm2。
由于这种灯在辐射253.7nm 紫外线的同时,也辐射一局部184.9nm 紫外线,故可产生臭氧。
水处理中影响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因素深圳市蓝谱里克科技有限公司1.紫外剂量影响水的消毒效果的直接因素是紫外剂量。
紫外剂量等于紫外光强度与接触时间的乘积。
也就是说在相同的紫外光强度条件下,接触时间决定紫外剂量。
从理论上分析,紫外剂量越大,消毒越好,但是紫外消毒有一定限值,超过这个限值就不能经济有效地对额外的微生物进行灭杀。
假如分别考虑紫外光强度与接触时间对消毒效果的影响,可以发现,对于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二者的影响是不同的。
在紫外剂量相同的情况下,紫外光强度对于大肠埃希氏杆菌影响更大,这是因为细胞中的修复酶对紫外光强度更敏感;而对于真核酵母菌细胞来说,增加接触时间更有利于灭杀;当然对于更多的微生物,如噬菌体、孢子,把两者分开讨论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原因可能在于其在紫外线消毒过程中处于一种不活动状态。
因此没有必要确定最少的接触时间和最小的紫外光强度,两者的乘积才是影响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必要因素。
2.微生物的种类和负荷由于污水中细菌、病毒的种类繁多,且对紫外线的抗性不同,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污水,呈现出不同的消毒效果。
有些微生物对于紫外线比较敏感,去除率较高,如粪大肠菌,而有些微生物则不然,需用较高的紫外剂量进行灭杀,如F-RNA大肠杆菌菌体、铜绿色极毛杆菌。
微生物负荷是影响紫外线消毒效率的一大因素,较高的微生物量必然要求更高的紫外剂量。
3. 水质参数3.1 紫外线的穿透率(UVT)一般来说,紫外线的穿透率越低,消毒效果越差。
3.2颗粒物的尺寸分布(PSD)颗粒物的尺寸分布影响紫外线的消毒效率。
3.3 总悬浮物( TSS)总悬浮物对紫外线消毒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悬浮颗粒吸收并分散了紫外能量(2)微生物隐藏在颗粒中受到保护,避免了紫外线和化学药剂的破坏。
3.4 水力负荷影响紫外线消毒因素还有处理流量,当水量突然增大时,紫外线接触时间短,需要更强的紫外剂量。
3.5 其它影响因素铁离子化合物也被认为会影响紫外线消毒,它可以降低紫外穿透率,为微生物提供一道保护屏障,增加消毒阻力,增加有清洗装置的石英套管结垢。
使用紫外灯时,如何决定UV强度及杀菌剂量使用单位或安装厂商应定期做照射强度检测,发现强度不够之灯管应立即更换。
紫外线为非可见光,低压放电灯中之紫蓝色光芒为汞蒸气压,虽然汞蒸气压的强度与紫外线仍然有其关联性,但是并不直接代表紫外线之强度。
因此不能以此可见光波段之紫蓝色光芒之强弱,来判断紫外线之强弱。
其中尚有石英玻璃之光衰,及紫外线穿透率等系数。
这也就是说,紫外线之强度无法用肉眼来判定。
在不同的距离,要决定UV强度之换算,其换算表如下:如下表中的强度参数。
(如表一)此强度参数表适用于所有紫外灯,而强度是以在一米距离,每平方公分的微瓦数为标准。
例:UV强度为73mw/cm2的一盏782L30(GML010)之紫外灯,如上表若距离为24"的紫外灯的强度参数为2.33,则距离24"时为1公尺每平方公分73微瓦的强度参数的2.33,计算为:73 ⨯ 2.33 =170.09 microwatts/sq.cm. at 24"同样地,一盏G36T6L(GML005)在距离120"处,而420毫安操作电流1米距离时为120mw/cm2之强度(如表2),则120"处为120⨯ 0.115 =13.8 microwatts/sq.cm. at 120"此强度参数,是用标准计量器及不含反射镜之紫外灯实验测试而来。
如果紫外灯有抛物、铝制的反射镜,强度会增加,而程度视反射镜的设计及功能而定。
此强度参数表提供一快捷便利的方法去测定UV强度。
而Model IL-1400敏锐的UV测定仪(254nm)可用于更精细的量测。
照射强度及照射时间的主要考虑是UV的杀伤力或微生物的活动力。
以下的公式可用于计算照射时间:强度需求取决于紫外灯样式及被杀灭微生物的灯距。
例:计算100%杀掉一般绿霉所需剂量为每平方公分26,400(微瓦秒/每平方公分)是必须的。
使用G36T6L(GML005)紫外灯(253.7nm),电流420MA时,输出为120microwatts/cm2 @ 1 meter(如辐射表)。
紫外线杀菌灯的强度标准
紫外线杀菌灯的强度标准一般通过紫外线辐射剂量进行衡量。
常见的强度标准包括以下几种:
1. 紫外线辐射剂量(UV dose):单位为mJ/cm²,表示光照面积为1平方厘米时接收到的紫外线总辐射量。
通常杀菌效果会随着紫外线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2. 光照强度(Illuminance):单位为lux或光度,表示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辐射光的总量。
光照强度也可以用来测量紫外线杀菌灯的辐射强度。
3. 紫外线辐射率(UV Irradiance):单位为W/m²,表示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紫外线辐射能量的总量。
紫外线辐射率可以衡量紫外线杀菌灯的辐射强度。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紫外线杀菌灯可能拥有不同的强度标准,具体以产品说明或相关标准为准。
使用紫外线杀菌灯时应注意安全,避免直接暴露在紫外线下,以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紫外线消毒使用说明一、紫外线灯(一)使用方法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C波紫外线,波长范围200nm-275nm,杀菌作用最强的是250-270nm。
紫外线消毒灯应采用等级品的石英玻璃管,以达到满意的辐照强度。
1.对物表的消毒。
可采取移动式或悬吊式紫外线灯近距离照射。
2.对空气的消毒。
在室内无人条件下,可采取紫外线灯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
紫外线空气消毒时,室内安装紫外线灯管的数量应≥1.5w/m3,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
(二)注意事项1.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一般每周用95%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2.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3.用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时,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
4.应每半年监测一次紫外线灯管强度。
要求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220V、环境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20℃时,辐射的253.7nm紫外线强度不得低于70μm/cm2。
领用的新灯管辐射强度不得小于90μm/cm2。
5.在消毒的目标微生物不详或杀灭多种微生物时,照射剂量不应低于10000μw.s/cm2,照射剂量是所用紫外线光源辐照强度和照射时间的乘积,可计算出需要照射的时间。
6.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二、登记方法(一)紫外线消毒记录表由消毒执行人填写,护士长定期检查,并签字。
(二)紫外线强度监测表需将紫外线强度测试卡粘贴备案,测试者签名。
紫外线消毒记录表紫外线强度监测记录表。
紫外线消毒制度1、灯管的辐射强度:紫外线辐射强度是影响消毒效果的最基本的因素,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新紫外线灯管辐射强度应大于100μW/cm ²(距离1m处)为合格,正在使用中的灯管辐射强度最低应达到70μW/cm²暂可使用,但必须延长照射时间。
依据紫外线照射剂量等于辐射强度乘以照射时间的公式可求出不同强度所需延长照射时间,亦可看出高强度短时间或低强度长时间均能获得同样的灭菌效果。
若紫外线光源的强度低于40μW/cm²,则再延长照射时间也不能起到满意的杀菌作用,即应停止使用。
2、灯管的放置:灯管吊装高度距离地面1.8~2.2m,使得人的呼吸带处于有效照射范围。
连续照射不少于30min,紫外线的辐射强度与辐射距离呈反比,悬挂太高,影响灭菌效果。
3.环境温度:环境温度对紫外线辐射强度有一定的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辐射强度降低,如温度下降到4℃时,辐射强度则可下降65%~80%左右,严重影响杀菌效果。
一般以室温20~40℃为紫外线消毒的适宜温度,在此温度范围内紫外线辐射的强度最大且稳定,能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
4.相对湿度:相对湿度高,紫外线辐射穿透细胞减少。
有关文献介绍,相对湿度在55%~60%时,紫外线对微生物的杀灭率最强,相对湿度在60%~70%以上时,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率降低,相对湿度在80%以上甚至反而对微生物有激活作用,可使杀菌力下降30%~40%。
刚刚湿拖地和擦桌面后立即进行紫外线消毒,会使室内湿度增大,影响消毒效果。
因此,使用紫外线消毒时室内要保持清洁、干燥。
5.防止紫外线辐射损伤:主要防止紫外线对眼睛、面部暴露皮肤的辐射损伤,不可直视灯管以防引起结膜炎。
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直接照射到人,以防皮肤产生红斑。
紫外线可放出臭氧,臭氧过多可使人中毒,在有人工作环境中,臭氧的浓度不得超过0.3mg/m3。
应在房间无人情况下进行紫外线照射。
进行辐射强度监测时,用特制的辐射强度检测工具尺,背对光源进行观察,也可用普通玻璃或墨镜作为防护面罩,防护镜保护眼睛和面部皮肤。
1、每一种微生物都有其特定紫外线杀灭、死亡剂量标准,其剂量是照射强度与照射时间的乘积(杀菌剂量=照射强度〃照射时间/K=I〃t),即紫外线的照射剂量则取决于紫外线的强度大小以及照射时间的长短,高强度短时间与低强度长时间之照射其效果是相同的。
2、瑞森特石英灯管使用一段时间后会逐渐老化,紫外线照射强度会发生衰退,为达到彻底消毒的效果,应定期检查测石英灯的照射强度,发现瑞森特杀菌灯强度不够时应立即更换。
3、紫外线的只能沿直线传播,穿透能力弱,任何纸片、铅玻璃、塑料都会大幅降低照射强度。
因此消毒时尽量应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外线下,定期擦拭灯管,以免影响紫外线穿透率及照射强度。
4、紫外线对人体的的皮肤能产生很大的伤害性,不要在有人的场所使用瑞森特杀菌灯,更不要用眼睛直视点燃的灯管,由于短波紫外线不能透过普通玻璃,所以戴眼镜可避免眼睛受伤害。
5、在有人员活动的场所,一般不能使用臭氧灯管,因为臭氧会促进人体的血红蛋白凝结,造成人体供氧不足,发生头晕、恶心的感觉,影响身体健康,特别在臭氧浓度达到>0.3ppm (mg/m2 )时,将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
6、低压放电灯中之紫蓝色光芒为汞蒸气压,虽然汞蒸气压
的强度与紫外线仍然有其关联性,但是并不直接代表紫外线之强度,这也就是说,紫外线的强度无法用肉眼来判定。
7、灯具加反光罩可以保证紫外线能量的集中,另外可以避免给工作人员造成损伤。
反光罩一定要用对253.7nm紫外线材料吸引少反射多的材料制作,表面氧化抛光处理过的铝对短波紫外线的反射系数最大,所以一般瑞森特杀菌灯灯具的反光系统均用铝材制成。
紫外线消毒要求一、紫外线消毒要求1、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 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200~280nm,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60~265nm ,消毒用的紫外线光源必须能够产生辐照值达到国家标准的杀菌紫外线灯。
2、要求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 220V 、环境相对湿度为 60% 、温度为20 ℃时,辐射的 253.7nm 紫外线强度不得低于70 μ W / cm 2。
普通 30W 直管紫外线灯在距灯管 1 米处测定,特殊紫外线灯在使用距离处测定,使用的紫外线测强仪必须经过标定。
3.紫外线灯的照射强度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减弱,因此应经常测量消毒紫外线的强度。
一旦低于要求的强度,应及时更换。
4、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即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70 μ W / cm 2的时间 ( 功率≥30W) 的灯,或降低到原来新灯强度的 70 % ( 功率<30W) 的时间,应不低于 1000h 。
二、适用范围1.紫外线可以杀死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孢子、分枝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
所有被上述微生物污染的表面都可以用紫外线消毒。
2.紫外线辐射能量低,穿透力弱,只能杀死直接照射的微生物。
因此,消毒时被消毒部位必须充分暴露在紫外线下。
3.用紫外线对纸张、织物等粗糙表面进行消毒时,照射时间要适当延长,两面都要照射。
4、紫外线消毒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 20 ~40 ℃,温度过高过低均会影响消毒效果,可适当延长消毒时间,用于空气消毒时,消毒环境的相对湿度低于80 %为好,否则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5.当用紫外线杀灭受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增加照射剂量。
空气和水中的悬浮颗粒也会影响消毒效果。
三、使用方法(一)对物品表面的消毒。
1.照射方式:近距离移动照射最好使用便携式紫外线消毒灯,或紫外线灯悬挂照射。
小件物品可在紫外线消毒箱内照射。
2.照射剂量和时间: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不同。
用紫外线灭菌时,照射剂量必须达到杀死目标微生物所需的照射剂量。
紫外线杀毒注意事项2、物品表面消毒:将物品要摊开或挂起,使其充分暴露以受到直接照射照射,紫外线不能穿透物体;物体表面消毒时,灯管距离污染表面不宜超过1m,在灯管紫外线辐射强度符合要求的情况下,照射时间不得少于30min。
高强度、低臭氧紫外线杀菌灯,有效距离内照射30min~60min。
注意事项紫外线对人体皮肤黏膜存有一定侵害,采用紫外线消毒灯时一定特别注意搞好防水,眼睛更必须特别注意无法看著紫外线光源,否则眼睛可以受伤害。
1、为什么紫外灯杀菌时不能有人?根据紫外线对人体的影响及电磁辐射波段的相同,可以分成长波紫外线(uva,波长为~nm)、中波紫外线(uvb,波长为~nm)和短波紫外线(uvc,波长为~nm)三大类。
其中紫外线消毒灯产生的紫外线就属uvc。
波长愈长能量越高,恰好相反的波长越短穿透力越不好。
如果人体受到过量的紫外线照射,会引起光化学反应,导致机体发生一系列变化。
对人的眼睛、皮肤和免疫系统等造成危害。
长期接触紫外线可引起电光性眼炎,电光性眼炎反复发作可导致结膜炎、慢性眼脸炎,甚至发生眼脸皮肤癌等病变。
紫外线对机体免疫系统具备抑制作用,可以引发一些列于的炎症反应,例如皮肤红斑、肿痛、上皮病变和机体抵抗外界侵扰能力上升等。
紫外线消毒灯对人体的伤害是与紫外线的辐射强度和辐射时间成正比,即照射剂量越大,对人的伤害越严重。
因此使用紫外线消毒灯消毒时,室内不要有人。
曾经见过有患者家属在病房卫生间使用紫外消毒灯消毒的同时,也在卫生间内清洗患者生活物品,这样的行为一定需要纠正,家属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的`护理患者。
由于紫外线消毒灯在电磁辐射波长.7nm紫外线的同时,也电磁辐射一部分波长.9nm紫外线,此波长紫外线可以并使空气中的氧分子出现电离,并使其重组转变为臭氧(o3)。
臭氧虽然就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对空气中的微生物存有显著的杀虫促进作用,但是臭氧具备猛烈的刺激性,室内臭氧达至一定浓度时对人体身心健康存有一定危害。
紫外线消毒的剂量与强度关系
3.1.4 紫外线消毒
3.1.
4.1 适用范围: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的消毒。
3.1.
4.2 紫外线消毒灯和紫外线消毒器
(1) 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 C 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 200nm~275nm,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 250nm~270nm,消毒用的紫外线光源必须能够产生辐照值达到国家标准的杀菌紫外线灯。
(2) 制备紫外线消毒灯,应采用等级品的石英玻璃管,以期得到满意的紫外线辐照强度。
(3) 紫外线消毒灯可以配用对紫外线反射系数高的材料(如抛光铝板)制成的反射罩
(4) 要求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220V、环境相对湿度为 60%、温度为 20℃时,辐射的 253.7nm 紫外线强度(使用中的强度)不得低于70μW/cm2 (普通 30W 直管紫外线灯在距灯管 1 m处测定,特殊紫外线灯在使用距离处测定,使用的紫外线测强仪必须经过标定,且在有效期内;使用的紫外线强度监测指示卡,应取得卫生许可批件,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5) 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定期测定消毒紫外
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6)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即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70μW/cm2 的时间(功率≥30W),或降低到原来新灯强度的 70%(功率 <30W)的时间,应不低于 1000h。
紫外灯生产单位应提供实际使用寿命。
(7) 目前我国使用的紫外线消毒灯有下述几种:
1) 普通直管热阴极低压汞紫外线消毒灯:灯管采用石英玻璃或其它对紫外线透过率高的玻璃制成,功率为 40W、30W、20W、15W等。
要求出厂新灯辐射253.7nm紫外线的强度(在距离1m处测定,不加反光罩)为:功率 >30W 灯,≥90μW/cm2;功率 >20W灯,≥60μW/cm2;功率15W 灯,≥20μW/cm2。
由于这种灯在辐射 253.7nm 紫外线的同时,也辐射一部分 184.9nm 紫外线,故可产生臭氧。
2) 高强度紫外线消毒灯:要求辐射 253.7nm 紫外线的强度(在灯管中心垂直距离 1m处测定)为:功率 30W 灯,>170μW/cm2;11W 灯,
>40μW/cm2。
3) 低臭氧紫外线消毒灯:也是热阴极低压汞灯,可为直管型或 H 型,由于采用了特殊工艺和灯管材料,故臭氧产量很低,要求臭氧产量
<1mg/h。
4)高臭氧紫外线消毒灯:由于采取了特殊工艺,这种灯产生较大比例
的波长184.9nm 的紫外线,故臭氧产量较大。
(8) 紫外线消毒器:
1) 紫外线空气消毒器:采用低臭氧紫外线杀菌灯制造,可用于有人条件下的室内空气消毒。
2) 紫外线表面消毒器:采用低臭氧高强度紫外线杀菌灯制造,以使其能快速达到满意的消毒效果。
3) 紫外线消毒箱:采用高臭氧高强度紫外线杀菌灯或直管高臭氧紫外线灯制造,一方面利用紫外线和臭氧的协同杀菌作用,另一方面利用臭氧对紫外线照射不到的部位进行消毒。
3.1.
4.3 适用范围及条件
(1) 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孢、分枝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凡被上述微生物污染的表面,水和空气均可采用紫外线消毒。
(2) 紫外线辐照能量低,穿透力弱,仅能杀灭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因此消毒时必须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外线。
(3) 用紫外线消毒纸张、织物等粗糙表面时,要适当延长照射时间,且两面均应受到照射。
(4) 紫外线消毒的适宜温度范围是20℃~40℃,温度过高过低均会影响
消毒效果,可适当延长消毒时间,用于空气消毒时,消毒环境的相对湿度低于80% 为好,否则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5) 用紫外线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照射剂量。
空气和水中的悬浮粒子也可影响消毒效果。
3.1.
4.4 使用方法
(1) 对物品表面的消毒:
1) 照射方式:最好使用便携式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移动照射,也可采取紫外灯悬吊式照射。
对小件物品可放紫外线消毒箱内照射。
2) 照射剂量和时间: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不同,用紫外线消毒时必须使用照射剂量达到杀灭目标微生物所需的照射剂量。
杀灭一般细菌繁殖体时,应使照射剂量达到10 000μW.s/cm2;杀灭细菌芽孢时应达到100 000μW.s/cm2;病毒对紫外线的抵抗力介于细菌繁殖体和芽胞之间;真菌孢子的抵抗力比细菌芽孢更强,有时需要照射到600 000μW.s/cm2,但一般致病性真菌对紫外线的抵抗力比细菌芽胞弱;在消毒的目标微生物不详时,照射剂量不应低于100
000μW.s/cm2。
辐照剂量是所用紫外线灯在照射物品表面处的辐照强度和照射时间的乘积。
因此,根据紫外线光源的辐照强度,可以计算出需要照射的时间。
例如,用辐照强度为 70μW/cm2 的紫外线表面消毒器
近距离照射物品表面,选择的辐照剂量是 100 000μW.s/cm2,则需照射的时间是:
100 000μW.s/cm2 ÷ 70μW/cm2 = 1429 s ÷ 60s ≌ 24min。
(2)对室内空气的消毒:
1)间接照射法:首选高强度紫外线空气消毒器,不仅消毒效果可靠,而且可在室内有人活动时使用,一般开机消毒 30min 即可达到消毒合格。
2) 直接照射法:在室内无人条件下,可采取紫外线灯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
采用室内悬吊式紫外线消毒时,室内安装紫外线消毒灯(30W 紫外灯,在1.0m 处的强度 >70μW/cm2)的数量为平均每立方米不少于1.5W,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
(3) 对水和其他液体的消毒,可采用水内照射或水外照射,采用水内照射法时,紫外光源应装有石英玻璃保护罩,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水层厚度均应小于2cm,根据紫外光源的强度确定水流速度。
消毒后水必须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3.1.
4.5 注意事项
(1) 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的清洁,一般每两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2)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低于20℃或高于 40℃,相对湿度大于 60% 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3) 用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时,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
(4) 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5)紫外线强度计至少1年标定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