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9年新高考改革3+1+2模式政策解读:等级赋分规则、高校录取机制、学校走班措施、综合素质评价
- 格式:ppt
- 大小:4.79 MB
- 文档页数:36
新高考政策主要内容及变化新高考政策主要内容“3+1+2”模式包括国家统一高考语文(汉语)、数学、外语(含笔试和听力)3门科目,及考生自主选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3门科目。
其中,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6门科目,考生首先在历史、物理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作为首选考试科目,然后在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作为再选考试科目。
据了解,统一高考科目试题由教育部命制,选择性考试科目试题由各省份自主命制。
此外,统一高考科目的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均按原始成绩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
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100分,首选科目物理、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
高考综合改革主要内容是什么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明确了考试类型、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对象、成绩呈现等;二是健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明确了评价内容、评价程序和评价使用;三是深化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招生改革,明确了改革模式、考试安排、成绩构成、选考要求、录取方式等;四是深化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改革。
新高考政策有哪些变化“3+1+2”的模式和传统的文理分科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一是目标导向不同。
“3+1+2”的模式既体现了物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了高等学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才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是选择科目组合不同。
“3+1+2”的模式,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和专业的招生要求以及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在12种组合中自主选择,增大了考生的选择面。
而传统文理分科仅有2种固定的组合供考生选择。
其中,文科考生只能选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1种固定组合,理科考生只能选择物理、化学、生物1种固定组合。
三是考试内容不同。
新高考广东同分排位原则新高考广东同分排位原则是指在广东省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对于同分的考生进行排位时所遵循的规则。
这一原则旨在保证高考录取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为考生提供更加科学和公正的录取依据。
根据新高考广东同分排位原则,同分的考生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排位:语文、数学、英语三门科目的成绩总和。
同分考生中,这三门科目成绩总和越高,排位越靠前。
语文、数学、英语三门科目的单科成绩。
在同分考生中,如果语文、数学、英语中某一科目成绩更高,那么在排位时会优先考虑。
选考科目的成绩。
在新高考中,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三门选考科目。
在同分考生中,选考科目成绩越高,排位越靠前。
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是考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包括道德品质、学科特长、社会实践等方面。
在同分考生中,综合素质评价得分越高,排位越靠前。
高考加分项目。
如果有考生符合高考加分项目,那么在排位时会优先考虑。
新高考广东同分排位原则的实施,使得高考录取更加公平和科学。
它不仅考虑了考生的总分,还考虑了单科成绩、选考科目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多个方面,全面体现了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这一原则的实施,有助于选拔出更加优秀和全面的人才,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在同分排位原则的指导下,考生们应该注重全面发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他们不仅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道德品质、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发展。
同时,考生们也应该合理选择选考科目,发挥自己的学科特长,以提高自己在同分排位中的竞争力。
新高考广东同分排位原则为考生们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让他们在相同的分数下,通过多方面的比较和评价,展现出自己的优势和特点。
这一原则的实施,将有助于培养出更多有特色、有才华的人才,为我国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同分排位原则的指导下,考生们应该积极备考,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绩。
同时,他们还应该关注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自己的德智体美等方面。
只有这样,才能在高考录取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想。
广东高考改革新方案:2021年开始启用3+1+2模式经教育部审核备案,广东省政府今日印发了《广东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粤府〔2019〕42号,下称《改革方案》),标志着我省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正式启动。
《改革方案》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2021年高考按照新高考模式进行考试和招生录取。
据介绍,我省《改革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到2021年基本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初步构建起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的人才成长“立交桥”,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高校考试招生管理体制机制;主要任务包括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健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改革普通本科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深化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等,着重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两种。
合格性考试成绩一考两用,既作为学生毕业和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也作为春季高考招生的依据之一。
选择性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分,作为普通高校夏季高考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仅限当年我省夏季高考的考生参加,一年考1次,成绩当年有效。
二是大力推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5个方面,普通高中学校要将经过一定程序认定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统一导入省的信息管理平台。
招生高校要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及使用办法,提前公布。
三是将本科高校考试招生和专科高校考试招生适当分开,分夏季高考和春季高考两类。
本科高校考试招生主要安排在夏季进行,考试科目按“3+1+2”模式设置,“3”为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中选择1门,“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中选择2门。
高考总成绩750分,其中“3”和“1”直接采用卷面分,共550分;“2”实行等级赋分,各100分,起点赋分30分,划分为A、B、C、D、E5个等级。
2023广东高考赋分规则2023年广东高考赋分规则是广东省根据高考改革和绩效考核的要求制定的一套评分制度,该制度主要包括了笔试、口试、体育、美术、音乐等各个科目的赋分规则。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2023广东高考赋分规则。
我们来看一下笔试科目的赋分规则。
2023年广东高考的笔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和地理。
每门科目的满分均为150分,其中语文、数学和英语各占45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考试成绩按照赋分规则进行计算,最终得分将作为高考总分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笔试科目,2023年广东高考还将包括口试科目的赋分规则。
口试科目主要包括听力和口语两个部分。
听力考试在笔试科目的考试后进行,分为两个部分,每个部分满分50分。
口语考试在笔试科目结束后进行,口语考试时间一般为10分钟,考生需要根据考官的提问作答。
口语考试满分为100分。
另外,2023年广东高考还将对体育、美术和音乐科目进行赋分。
体育科目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两部分。
理论考试主要考察考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满分为100分。
技能考试主要考察考生的体育技能,满分为100分。
美术科目考试主要考察考生的美术素养和创作能力,满分为150分。
音乐科目考试主要考察考生的音乐基础和音乐能力,满分为150分。
2023年广东高考将对综合素质评价进行赋分。
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学习态度、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
综合素质评价满分为100分。
综上所述,2023年广东高考的赋分规则主要包括了笔试科目、口试科目、体育科目、美术科目、音乐科目和综合素质评价。
每个科目的满分和考试形式都有所不同,通过这些科目的考试,最终得到高考总分。
考生可以根据这些赋分规则合理备考,争取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广东新高考赋分规则广东省新高考赋分规则是为了更好地适应高中教育发展的需要,保证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公正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广东新高考赋分规则。
1.考试科目:广东新高考分为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基础学科和选考学科。
基础学科包括必考学科和选考学科,必考学科是语文、数学、英语,每门科目都进行统考。
选考学科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两个方向,考生自愿选择其中一个方向的两门学科进行考试。
自然科学方向的选考学科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社会科学方向的选考学科包括政治、历史、地理。
2.考试分值与赋分规则:(1)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基础学科每门科目均为100分。
(2)自然科学方向的选考学科每门科目均为100分。
(3)社会科学方向的选考学科每门科目均为100分。
(4)考试成绩满分为600分。
3.赋分规则:(1)高中三年学习成绩的占比为75%,高中阶段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占比为25%。
(2)高中三年学习成绩的评价包括平时成绩和学业质量评价。
-平时成绩由学校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测验成绩等因素综合评定,占总成绩的60%。
-学业质量评价由学校根据学生在高中阶段各学科的阶段性学业水平评价,占总成绩的40%。
4.高中阶段学业水平考试的评价:(1)考试内容:高中三年学习的全部知识、技能、素养。
(2)考试形式:综合性考试,不仅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还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3)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基础学科。
5.统考与选考分数的计算:(1)统考科目的分数计算: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三门科目的成绩综合计算,按照各科目的比重计算得出。
(2)选考学科的分数计算:学生在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方向的两个学科中的成绩,按照选考学科比重计算得出。
6.综合分数的计算:(1)高中三年学习成绩占综合分数的75%。
(2)高中阶段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综合分数的25%。
(3)学科综合成绩加权平均计算,其中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基础学科的性质均为必考科目,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向的选考科目作为选考科目加入计算。
什么是新高考模式等级赋分制什么是新高考等级赋分制1专业说法新高考等级赋分制是指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设立等级性考试,学生可根据自身特长和高校要求从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进行考核,成绩按等级赋分(注意:有的省市赋3科,有的省市赋2科)。
2通俗易懂赋分前,考生的考分是原始分数,通过赋分换算才能得到最终分数,最终分数计入高考成绩。
3附加解读等级赋分制只针对新高考制度下的选考科目。
等级赋分制是依据考生在各省的排名来决定考生最后分数的一个制度。
与原始分关系不大。
为什么要实行等级赋分制新高考下,高考生选择参加高考的科目不一样,加之不同学科之间试题内容、形式、难度、考查角度等存在差异,各科目原始成绩简单相加会造成学科之间不公平不公正。
等级赋分制是为了解决以上弊端而生的。
它有效克服了由于考生群体不同、试卷难度不同,通过规则换算成等级分,以名次为标准,让不同科目具有可比性。
不再以分数为评判标准而是以单科成绩在总排名中的名次为标准。
等级赋分制公平吗不少学生和家长研读了赋分制规则都会有一个疑惑:成绩优秀的考生赋分后是不是吃亏了?成绩差的考生赋分后是不是占便宜了?这个制度对中等的考生影响是不是不大?1通俗易懂新高考下,赋分制度只是相对公平的一种制度,并不是绝对的公平。
影响赋分公平性的原因有很多,一个是试卷的难度,再者就是参与考试的人数。
总体来说,控制不同试卷的难度程度后,选择的人数越多,赋分的结果就越趋于合理,选择人数越少,偶然性就越大,赋分的差距就会很大。
需要注意的是赋分制度只是高考选拔的第一关,还有其它筛选机制来控制选拔的公平性的。
举例:近几年浙江出现弃物理现象。
学物理的学霸多,为了避免和学霸竞争,大家纷纷放弃物理,这样的情况下加上试卷难度偏简单后,就会出现普遍得分高,赋分后学霸得分就降低了导致考试的区分度变小了。
2附加解读从上面可以看出,等级赋分制对于选科来说是可以投机的。
选对了科目,赋分后可能得到更多分。
新高考选科3+1+2组合分析新高考选科3+1+2组合分析一、物化政“物理+化学+政治”组合的优势在于:第一,专业选择面广,可报的专业很多;第二,有利于将来考研和考公。
这个组合中三门学科所学的学习能力各有侧重,物理强调逻辑思维能力;化学尽管是偏理科科目,因为知识体系的因素,需要进行大量的记忆;而政治又需要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文科素养。
三门学科之间关联性小,学习跨度大,所以,学习该组合需要文理科素养兼备。
二、物化地“物理+化学+地理”组合是一个比较偏理科的组合,优势:一是专业选择面广;二是学习时记忆背诵的内容较少,学科之间关联密。
地理虽说是传统文科,但是相对其他两门文科,更偏重于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这个组合也存在着挑战:学习难度大,选科人数多且优生多,竞争尤为激烈。
三、物化生“物理+化学+生物”组合可以说是纯理科组合了。
一般选择这个组合的学生,理科应该很好。
新高考采用赋分制,如果理科成绩一般的学生选择这三科,遇到理科学霸是很不占优势的,因为竞争太激烈了。
新高考推荐选科组合1.推荐选科组合物化地可选专业: 超过96%选科组合优势/劣势: 记忆背诵内容较少,学科之间关联密分析及建议: 这个组合是一个比较偏理科的组合;它的优势有两个:一是专业选择面广,可报专业均超过了96%;二是学习时记忆背诵的内容较少,理解的内容最多,学科之间关联密。
地理虽说是传统文科,但是相对其他两门文科,更偏重于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所以,与擅长文科思维的学生相比,那些能够选择物理和化学科目、擅长理科思维的学生学地理更具有优势。
同时,这个组合也存在着挑战:学习难度大,选科人数多且优生多,竞争尤为激烈。
2.推荐选科组合物化政可选专业: 超过96%选科组合优势/劣势: 专业选择面广,利于将来考研和考公务员分析及建议: 物理+化学+政治,这种组合的优势在于:第一,专业选择面广,可报专业超过96%;第二,为未来发展有帮助,政治科目的加入,有利于将来考研和考公务员。
2021广东新高考“赋分制”“等级分”是什么?这些解析必须看!广东新高考改革方案指出,本科高校考试招生主要安排在夏季进行,考试科目按“3+1+2”模式设置。
“3”为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中选择1门,“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中选择2门。
高考总成绩为750分,其中“3”和“1”直接采用卷面分,共550分;“2”实行等级赋分,各100分,起点赋分30分,划分为A、B、C、D、E 5个等级。
因为大家的选考科目不一样,为了合理地计算高考总分,于是,赋分制登场了。
什么是赋分制?赋分制,重点在排名赋分制是按照分数排名的百分比而非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的一种方法,用于选考科目的成绩统计(语数英和物理、历史仍用原始分计算)。
目前实行赋分制的地区采用如下方法:1、卷面满分为100分。
2、成绩分为21个档位具体档位对应赋分值如下表:等级赋分方法适用科目等级赋分适用于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思想政治、地理、化学和生物学等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
具体计算一、将每个选考科目的考生群体卷面分转换为等级。
把每个选考科目考生群体的卷面分从最高分到最低分顺序排列,按照考生群体卷面分的统计分布所确定人数比例(见表1)将该选考科目考生群体划分为5个群体,每个群体考生赋予1个等级,整个考生群体的卷面分被转换为从高到低A、B、C、D、E共5个等级,每个考生的等级由其在该选考科目群体的排位确定。
二、将等级转换为等级分。
等级分的满分值为100分、起点分值为30分,从A至E每个等级按照1分1档的分数间隔对各个等级进行连续赋分,各个等级的等级分赋分区间从17到10分不等(见表1)。
依此,把每个选考科目考生群体的等级成绩从高到低(从A到E)转换为100至30分的等级分数,每个等级分数都在一定的等级分区间内。
根据每个考生的卷面分数及其所在等级的等级赋分区间,运用等比例转换法则将其卷面分换算成等级分。
2023 广东高考赋分原始分对照一、前言在全国范围内,高考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广东省在高考中采用了特殊的赋分制度,即通过将考生的原始分转化为高考赋分,来确定考生的成绩。
为了帮助考生和家长更好地理解高考赋分原始分对照,本文将对2023年广东高考的赋分制度进行详细介绍和解释。
二、高考赋分原始分对照的基本原则1. 赋分是根据考生的原始分进行转化的,而原始分是考生在高考中实际获得的分数;2. 赋分需要综合考虑考生的原始分、文理科目标准差、各科上线率、各科综合上线率以及全省综合上线率等因素;3. 高考赋分最终会确定考生的高考成绩,对于考生的升学、就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高考赋分原始分对照的具体计算方法1. 原始分的计算方法在高考中,考生的原始分是由各个科目的考试分数累加得出的。
具体来说,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的原始分是考生在相应科目的考试中获得的实际分数之和。
2. 高考赋分的计算方法高考赋分是根据考生的原始分和其他综合因素进行计算的。
具体来说,高考赋分是由考生的原始分、文理科目标差值、各科上线率、各科综合上线率以及全省综合上线率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其中,文理科目标差值是指考生在文科和理科的原始分之差,而各科上线率、各科综合上线率和全省综合上线率分别是指考生成绩达到一定标准的情况。
3. 高考赋分原始分对照表的编制为了更加直观地了解高考赋分对照,广东省教育考试院会在高考成绩发布之前发布高考赋分原始分对照表。
该表格将对每位考生的原始分和相应的赋分进行对照,以方便考生和家长了解高考成绩的具体情况。
四、高考赋分原始分对照的影响1. 对考生的升学高考成绩是考生升学的重要依据,因此高考赋分对考生的升学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赋分越高,考生被一流大学录取的机会就越大,而如果赋分较低,就可能导致考生无法进入心仪的大学。
2. 对考生的就业在找工作时,高考成绩也是用人单位招聘、选拔人员的一项重要指标。
高考赋分对考生未来就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