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调研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附答题卡)
- 格式:doc
- 大小:686.00 KB
- 文档页数:9
内部★启用前2024年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演练)物理本试卷共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如图,齐齐哈尔到长春的直线距离约为400km。
某旅客乘高铁从齐齐哈尔出发经哈尔滨到达长春,总里程约为525km,用时为2.5h。
则在整个行程中该旅客()A. 位移大小约为525km,平均速度大小约为160km/hB. 位移大小约为400km,平均速度大小约为160km/hC. 位移大小约为525km,平均速度大小约为210km/hD. 位移大小约为400km,平均速度大小约为210km/h【答案】B【解析】【详解】位移是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则在整个行程中该旅客位移大小约为400km,平均速度大小约为400km /h 160km /h 2.5x v t === 故选B 。
2. 2023年8月,我国首次在空间站中实现了微小卫星的低成本入轨。
在近地圆轨道飞行的中国空间站中,航天员操作机械臂释放微小卫星。
若微小卫星进入比空间站低的圆轨道运动,则入轨后微小卫星的( )A. 角速度比空间站的大B. 加速度比空间站的小C. 速率比空间站的小D. 周期比空间站的大【答案】A【解析】【详解】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 222224GMm v m r ma m m r r r Tπω==== 可得ω=2GM a r =,v =,T =由于微小卫星的轨道半径小于空间站的轨道半径,则入轨后微小卫星的角速度比空间站的大,加速度比空间站的大,速率比空间站的大,周期比空间站的小。
2024年浙江省新高考测评卷物理(第四模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
在2s~3s的时间内,振子的动能E k和势能E p的变化情况是( )A.E k变小,E p变大B.E k变大,E p变小C.E k、E p均变小D.E k、E p均变大第(2)题“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安全着陆需经过分离、制动、再入和减速四个阶段。
如图所示,在减速阶段,巨型降落伞为返回舱提供阻力,假设返回舱做直线运动,则在减速阶段( )A.伞绳对返回舱的拉力等于返回舱的重力B.伞绳对返回舱拉力的冲量与返回舱重力冲量的矢量和为零C.合外力对返回舱做的功等于返回舱机械能的变化D.除重力外其他力对返回舱做的总功等于返回舱机械能的变化第(3)题首先通过实验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科学家是( )A.安培B.法拉第C.麦克斯韦D.奥斯特第(4)题第45颗北斗导航卫星属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该卫星与此前发射的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代号为P,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代号为Q)和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代号为S)进行组网,若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卫星的轨道都是圆轨道,已知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小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和S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B.这三种不同类型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小有可能相同C.这三种不同类型轨道卫星的周期有可能相同D.P和S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大小一定相等第(5)题以下有关物理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汤姆孙研究了阴极射线并发现了电子B.查德威克通过人工核反应发现了质子C.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中子D.贝克勒尔研究了天然放射现象,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和镭第(6)题2020年7月31日上午正式开通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继GPS、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高三调研性模拟考试(一模)高效提分物理试题(基础必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一本书重约,有页,书本正面朝上。
现将一张纸夹在第与第页间,能够覆盖几乎整个书页,如图所示。
若要将纸抽出,至少需用约的拉力。
不计书皮及纸的质量,则纸和书之间的摩擦因数最接近( )A.0.17B.0.33C.0.50D.0.67第(2)题如图所示,等边三角形区域内存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以不同的速率垂直磁场左边界进入磁场区域,离开磁场时分成两束。
速率为v1的粒子射出磁场时垂直于磁场的右边界,速率为v2的粒子射出磁场时与磁场右边界的垂线夹角θ=30°,不计粒子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则v1与v2的比值为( )A.B.C.D.第(3)题如图所示,两方向相反,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的匀强磁场被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边界分开,三角形内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三角形顶点处由一质子源,能沿的角平分线发射速度不同的质子(质子重力不计),所有质子均能通过点,质子比荷,则质子的速度不可能为()A.B.C.D.第(4)题处于纸面内的平行直导线1、2中的电流大小分别为I1、I2,方向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线1、2受安培力的方向始终共面,但不一定在纸面B.导线1、2受安培力的方向始终在纸面内,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C.若I1<I2,则导线2受到的安培力一定大于导线1受到的安培力D.若I1<I2,则导线2在导线1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一定大于导线1在导线2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第(5)题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沿不同路径由状态A变到状态B,已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在过程Ⅰ中对外界做的功大于在过程Ⅱ中对外界做的功B.在过程Ⅰ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等于在过程Ⅱ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C.气体在过程Ⅰ中内能的变化量大于在过程Ⅱ中内能的变化量D.气体在过程Ⅰ中吸收的热量小于在过程Ⅱ中吸收的热量第(6)题越野滑雪是北京冬奥会比赛项目,因其路线长被称为“雪上马拉松”。
2024年高考素养调研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题号1415161718192021答案CABBDBDACAB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22.(6分)(1)甲(2分)(2)AD (2分)(3)570(2分)23.(12分)(1)50.15(3分)10.500(3分)(3分)(2)B (3分)24.(10分)解:(1)(4分)对小球受力分析得tan 37ma mg =°………………………………………3分解得a =7.5m/s 2………………………………………1分(2)(6分)设限位块和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 和m ,对小球和限位块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得,小球和限位块整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为………………………………………1分小球和限位块整体受到的合力大小为………………………………………1分………………………………………2分解得F =37.5N………………………………………2分25.(14分)解:(1)(3分)由动定理得2200141252f W m m =-v v ()………………………………………2分(2)(4分)由题意可知空气阻力为f =k v………………………………………1分经过抛出点时小球刚好做匀速运动,则045mg k -´=v ………………………………………1分对小球抛出瞬间列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 +k v 0=ma 0………………………………………1分解得094a g=………………………………………1分101()mg f t m +=v ………………………………………2分对下降过程列动量定理得2204()5mg f t m -´=v ………………………………………2分1111f k kh t t ==v ………………………………………1分2222f k kht t ==v ………………………………………1分解得0256t g=v ………………………………………1分26.(20分)解:(1)(5分)设线框ab 边进入磁场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 1,线框中通过的电流为I 1,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F 安1,则11E BL =v ………………………………………1分11E I R=………………………………………1分F 安1=BIl………………………………………1分11F P =v 安………………………………………1分解得v 1=20m/s ………………………………………1分(2)(5分)设线框cd 边刚要离开磁场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 2,线框中通过的电流为I 2,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F 安2,则22E BL =v ………………………………………1分22E I R=………………………………………1分F 安2=BIl………………………………………1分222P k F +=v v 安………………………………………1分解得v 2=10m/s ………………………………………1分(3)(10分)设线框cd 在磁场中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大小为v ,受到安培力的大小为F 安',安培力F 安'做的功为W 安,外力F 做的功为W F ,则22'B L F R=v 安………………………………………2分cd 边在磁场中运动过程中,克服安培力F 安'做的功W 安等于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即W 安=Q =7.508J ………………………………………2分cd 边在磁场中运动过程中,因力F 与安培力F 安'对线框做功过程中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相同,做功时间也相同,故F 3'1W W F F ==安安………………………………………2分根据动能定理得22F 211122Pt W W m m --=-v v 安………………………………………3分解得t =0.008s………………………………………1分。
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答案在最后)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为某地的转盘路,汽车要想直行,到转盘路时,需要先做半径为R =25m 的圆周运动,运动半个圆周后再直行。
若汽车甲到达转盘路时,汽车乙恰好通过转盘路进入直行车道,以30km hz v =匀速行驶。
已知汽车通过转盘路过程的速度不能超过30km h v =,通过后在直行车道上的速度不能超过72km h v '=,加速度不能超过24m s a =则汽车甲追上汽车乙所用的最短时间约为(假设直行车道足够长,且没有通过红绿灯,另外不考虑汽车的变加速恒功率过程)()A.15.7sB.17.6sC.19.5sD.21.4s【答案】B 【解析】【详解】汽车甲到达转盘路时速度为30km /h v =,通过转盘的时间为19.42s Rt vπ==直线加速时间235s 12v v t a -='=假设甲匀速后追上乙,则路程关系()12122z v v vt t v t R v t t t π''+++=+++解得5.27st =有解,假设成立。
则总时间为1117.6st t t ++≈故选B 。
2.如图,一小孩在玩躲猫猫游戏时,徒手靠摩擦爬上墙壁(地面有保护措施),已知该屋角两侧的竖直墙壁互相垂直,她爬升墙壁时利用手脚交替即双脚支撑时双手上移,双手支撑时双脚上移的方法,最后靠双脚与墙面作用停在某高度,假设此时双手不受力,双脚两个受力点受力均等,小孩重力为G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孩单只脚受到墙壁的摩擦力大小为2GB.小孩受到墙壁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C.小孩脚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大于1D.若对称增加脚与墙壁的挤压力,则摩擦力不改变【答案】C 【解析】【详解】ABC .对小孩受力分析,小孩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 ,墙壁对每只脚的支持力为F N ,对每只脚的摩擦力为f ,则手脚交替的弹力、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斜向上,如图所示设每个受力点受到的支持力为F N ,摩擦力为f ,由图可知,不能确定小孩受到墙壁的支持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但小孩受到墙壁的摩擦力大于重力的大小,小孩受到墙壁的摩擦力大于支持力,即N Nf F F μ=>所以1μ>故AB 错误,C 正确;D .由图可知,若对称增加脚与墙壁的挤压力,则摩擦力增大,故D 错误。
2024年浙江省新高考测评卷全真演练物理(第一模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下表列出了某种型号轿车的部分数据,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长/ mm×宽/ mm×高/ mm 4 871×1 835×1 460净重/ kg 1 500传动系统前轮驱动与挡变速发动机型式直列4缸发动机排量( L) 2.2最高时速(km/h)144100 km/h的加速时间(s)15额定功率(kW)120表格下方图为轿车中用于改变车速的挡位.手推变速杆到达不同挡位可获得不同的运行速度,从“1~5”逐挡速度增大,R是倒车挡.试问轿车要以最大动力上坡,变速杆应推至哪一挡?该车以额定功率和最高速度运行时,轿车的牵引力为多大?A.“1”挡、3 000 NB.“5”挡、3 000 NC.“1”挡、2 000 ND.“5”挡、2 000 N第(2)题跳伞运动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在水平风向的环境中,一位极限运动员从飞机上由静止跳下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风力越大,运动员下落时间越长B.运动员下落时间与风力无关C.风力越大,运动员落地时的竖直速度越大D.运动员落地速度与风力无关第(3)题如图所示,两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金属圆环的直径与两磁场的边界重合。
下列变化会在环中产生顺时针方向感应电流的是( )A.同时增大减小B.同时减小增大C.同时以相同的变化率增大和D.同时以相同的变化率减小和第(4)题如图,甲是回旋加速器,乙是磁流体发电机,丙是毫安表,丁是真空冶炼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增加电压U,即可增大粒子获得的最大动能B.乙图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发电通道长为l,宽为b,高为a,外部电阻为R,等离子体以速度v进入矩形发电通道,当开关S闭合后,通过电阻R的电流从M流向N,且发电机产生的最大电动势E=BavC.丙图中运输毫安表时正负极连接导线是利用了电磁驱动D.丁图中真空冶炼炉是利用交变电流直接产生热能,从而融化炉内金属的第(5)题某同学利用太阳光和三棱镜重复了牛顿的色散实验,已知太阳光中含有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
2024年全国高考调研模拟试卷理综物理试题(四)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质量为M的小孩站在质量为m的滑板上,小孩和滑板均处于静止状态,忽略滑板与地面间的摩擦.小孩沿水平方向跃离滑板,离开滑板时的速度大小为v,此时滑板的速度大小为.A.B.C.D.第(2)题如图所示,每一级台阶的高度,宽度,将一小球从最上面台阶的边沿以某初速度水平抛出。
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不计空气阻力。
若小球落在台阶3上,则小球的初速度大小可能为( )A.1m/s B.2m/s C.3m/s D.4m/s第(3)题质量为1kg的物体以初速度v。
从固定斜面底端冲上斜面,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过程中的图像如图所示(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斜面与水平面夹角为37°B.2s内该物体重力势能变化的最大值为12.5JC.该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一定不守恒D.该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过程中合外力冲量为零第(4)题如图所示的水平轨道足够长,只有部分是粗糙的,其长度为,其余部分是光滑的,质量为1kg,长度为的粗细相同的匀质软绳静止在点的左侧(绳的右端在点),软绳与粗糙部分的动摩擦因数为,现用的水平向右的恒力作用在软绳上,软绳始终保持伸直状态且长度不变,重力加速度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在软绳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软绳先做匀加速后做匀减速运动B.软绳的左端能经过点C.软绳的最大动能为0.5J D.软绳克服摩擦力做功4.0J第(5)题如图所示,用同种细导线做成两个闭合单匝线圈,正方形线圈的边长与圆形线圈的直径相等,把它们放入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同一匀强磁场中,线圈所在平面均与磁场方向垂直,若正方形,圆形线圈中感应电动势分别用,表示,感应电流分别用,表示,则()A.B.C.D.第(6)题木星有4颗卫星是伽利略发现的,称为伽利略卫星,其中有两颗卫星的轨道半径之比约为。
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受到的合外力为10N,则其加速度为()。
A. 5m/s²B. 2.5m/s²C. 0.5m/s²D. 1m/s²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10⁵ km/sB. 3×10⁸ m/sC. 3×10⁸ km/sD. 3×10⁵ m/s3.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是()。
A. 机械能守恒B. 能量可以无中生有C. 能量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D. 能量转化和转移具有可逆性4. 在电场中,电场力对电荷做的功等于电荷的电势能的变化量。
如果一个正电荷从电势为0的点移动到电势为-10V的点,电场力对电荷做的功为()。
A. 10JB. -10JC. 0JD. 无法确定5.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内能的变化等于系统吸收的热量与系统对外做的功的代数和。
如果一个系统吸收了100J的热量,同时对外做了50J的功,则该系统内能的变化量为()。
A. 50JB. 100JC. 150JD. -50J6.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如果一根导线在磁场中以恒定速度运动,且导线两端的电势差保持不变,则该导线()。
A. 做匀速直线运动B. 做加速运动C. 做减速运动D. 静止不动7. 根据库仑定律,两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两点电荷的电量乘积成正比,与两点电荷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如果两个电荷的电量分别为Q 和q,两点电荷间的距离为r,则两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为()。
A. kQq/r²B. Qq/rC. kQq²/rD. Qq²/r²8. 根据欧姆定律,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河南省2024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1.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作椭圆轨道运动,地球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则卫星的()A.动量不守恒,动能守恒B.动量守恒,动能不守恒C.对地心的角动量守恒,动能不守恒D.对地心的角动量不守恒,动能守恒2.均匀细棒OA可绕通过其一端O而与棒垂直的水平固定光滑轴转动,如图所示,今使棒从水平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在棒摆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角速度从小到大,角加速度不变B.角速度从小到大,角加速度从小到大C.角速度从小到大,角加速度从大到小D.角速度不变,角加速度为零3.某电场的电力线分布情况如图所示。
一负电荷从M点移到N点。
有人根据这个图作出下列几点结论,其中哪点是正确的?()A.电场强度E M>E N B.电势φM>φNC.电势能E p M<E p N D.电场力的功W>04.静电场中高斯面上各点的电场强度是由()A.高斯面内的电荷决定的B.高斯面外的电荷决定的C.空间所有电荷决定的D.高斯面内的电荷的代数和决定的5.将一个带正电的带电体A 从远处移到一个不带电的导体B 附近,则导体B 的电势将()A.升高B.降低C.不会发生变化D.无法确定6.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球面,总电荷为Q,设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则球内距离球心为r的P 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电势为:()A.E=0,U=Q4πε0r B.E=0,U=Q4πε0RC.E=Q4πε0r2,U=Q4πε0r D.E=Q4πε0r2,U=Q4πε0R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闭合回路上各点磁感强度都为零时,回路内一定没有电流穿过B.闭合回路上各点磁感强度都为零时,回路内穿过电流的代数和必定为零C.磁感强度沿闭合回路的积分为零时,回路上各点的磁感强度必定为零D.磁感强度沿闭合回路的积分不为零时,回路上任意一点的磁感强度都不可能为零8.两根长度相同的细导线分别多层密绕在半径为R 和r 的两个长直圆筒上形成两个螺线管,两个螺线管的长度相同,R =2r,螺线管通过的电流相同为I,螺线管中的磁感强度大小B R、B r满足()A.B R=2B r B.B R=B r C.2B R=B r D.B R=4B r9.在图(a)和(b)中各有一半径相同的圆形回路L1、L2,圆周内有电流I1、I2,其分布相同,且均在真空中,但在(b)图中L2回路外有电流I3,P1、P2为两圆形回路上的对应点,则()A.∮B⋅dl=L1∮B⋅dlL2,B P1=B P2B.∮B⋅dl≠L1∮B⋅dlL2,B P1=B P2C.∮B⋅dl=L1∮B⋅dlL2,B P1≠B P2D.∮B⋅dl≠L1∮B⋅dlL2,B P1≠B P210.一个半径为r 的半球面如图放在均匀磁场中,通过半球面的磁通量为()A.2πr2B B.πr2BC.2πr2Bcos αD.πr2Bcos α11.由于速度的变化而引起的加速度称为切向加速度;由于速度的变化而引起的加速度称为法向加速度。
高考调研物理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得3分,错选或不答得0分.1.在水平地面上一滑板运动员以一定速度向前滑行,在横杆前起跳,人与滑板分离后,分别从杆的上、下通过,运动员越过杆后仍落在滑板上,忽略人和滑板运动中受到的阻力。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运动员起跳后做斜抛运动,滑板做匀速运动B .运动员与滑板分离后,在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与滑板的速度总相同C .运动员起跳时脚对滑板的作用力斜向后D .运动员起跳时脚对滑板的作用力应竖直向下2.如图所示,放于竖直面内的光滑金属圆环半径为R,质量为m 的带孔小球穿于环上,同时有一长为R 的细绳一端系于圆环最低点。
当圆环以角速度ω绕竖直直径转动时,发现小球受到三个力作用。
则ω可能为( )3.某屋顶为半球形,一人在屋顶上向上缓慢爬行(如图所示),则他在向上爬的过程中 A .屋顶对他的支持力不变 B .屋顶对他的支持力变大 C .屋顶对他的摩擦力不变 D .屋顶对他的摩擦力变大4.物体在万有引力场中具有的势能叫做引力势能。
取两物体相距无穷远时的引力势能为零,一个质量为0m 的质点距离质量为M0的引力源中心为0r 时。
其引力势能00r m GM E p -=(式中G 为引力常数),一颗质量为m 的人造地球卫星以圆形轨道环绕地球飞行,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 ,由于受高空稀薄空气的阻力作用。
卫星的圆轨道半径从1r 逐渐减小到2r 。
若在这个过程中空气阻力做功为f W ,则在下面给出的f W 的四个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 .⎪⎪⎭⎫ ⎝⎛--=2111r r GMm W fB .⎪⎪⎭⎫⎝⎛--=12112r r GMm W f C .⎪⎪⎭⎫ ⎝⎛--=21113r r GMm W f D .⎪⎪⎭⎫⎝⎛--=12113r r GMm W f5.一辆汽车从静止出发,在平直的公路上加速前进,如果发动机的功率一定,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汽车的加速度是不变的B .汽车的加速度与它的速度成正比C .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减小D .汽车的动能与它通过的路程成正比6.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从离地面H 高处从静止开始释放,落到地面后继续陷入泥中h 深度而停止,设小球受到空气阻力为f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落地时动能等于mgHB .小球陷入泥中的过程中克服泥土阻力所做的功小于刚落到地面时的动能C .整个过程中小球克服阻力做的功等于mg (H+h )D .小球在泥土中受到的平均阻力为)1(hHmg7.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几位同学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小车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a )所示,将压敏电阻和一块挡板固定在绝缘小车上,中间放置一个绝缘重球。
小车向右做直线运动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如图(b )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从t1到t2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 .从t1到t2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从t2到t3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D .从t2到t3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8.汽车以额定功率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在1t 时刻突然使汽车的功率减小一半,并保持该功率继续行驶,到2t 时刻汽车又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设汽车所受阻力不变),则在21~t t 时间内A .汽车的加速度保持不变B .汽车的加速度逐渐减小C .汽车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D .汽车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9.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质量为M 、倾角为θ的斜面体上,斜面体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 拉物体m 使其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M 始终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M 相对地面有向右运动的趋势 B .地面对M 的支持力为(M+m )gC .地面对M 的摩擦力大小为Fcos θD .物体m 对M 的作用力的大小为mg10.某人用手表估测火车的加速度,先观测3分钟,发现火车前进540米,隔3分钟后,又观测1分钟,发现火车前进360米,若火车在这7分钟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火车的加速度为: ( )A.0.032/m sB.0.012/m sC.0.52/m sD. 0.62/m s11.过强的电磁辐射能对人体有很大危害,按照有关规定,工作场所受电磁辐射强度(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电磁辐射能量)不得超过0.5W/m2。
一个人距离无线电通讯装置50m ,为保证此人的安全,无线电通讯装置的电磁辐射功率不超过(已知球体表面积为4πR2,R 为球体半径)( )A .45.1 kWB .31.4kWC .15.7 kWD .7.8kW12.如图,在同一竖直面内,小球a 、b 从高度不同的两点,分别以初速a v 和b v 沿水平方向抛出,经时间a t 和b t 后落到与两抛出点水平距离相等的P 点,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 1 (b)2 3图4A .b a t t >,b a v v <B .b a t t >,b a v v >C .b a t t <,b a v v <D .b a t t <,b a v v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的得5分,漏选得2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3.建筑工地常用吊车通过钢索将建筑材料从地面吊到高处(如图4)。
图5为建筑材料被吊车竖直向上提升过程的简化运动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前5s 的平均速度是0.5m/s B .整个过程上升高度是28mC .30~36s 材料处于超重状态D .前10s 钢索最容易发生断裂14.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刻开始受到水平力的作用。
力的大小F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力的方向保持不变,则( )A .03t 时刻的瞬时功率为mt F 0205B .03t 时刻的瞬时功率为mt F 02015C .在0=t 到03t 这段时间内,水平力的平均功率为mt F 423020 D. 在0=t到03t 这段时间内,水平力的平均功率为mt F 62502015.我国已于2011年9月29日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11月1日发射“神舟八号”飞船并在11月3日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
某同学为此画出“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假想图如图所示,A 代表“天宫一号”,B 代表“神舟八号”,虚线为各自的轨道。
由此假想图,可以判定( )A .“天宫一号”的运行速率小于“神舟八号”的运行速率B .“天宫一号”的周期小于“神舟八号”的周期C .“天宫一号”的向心加速度小于“神舟八号”的向心加速度D .“神舟八号”适度减速有可能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16.如图所示,摆球原来处于它的平衡位置O 点,后来摆球在水平恒力F 的作用下,沿着圆弧运动。
摆球经过P 点时,它所受的切向合外力恰好为零,这时撤去拉力F ,则 A 撤除F 后,摆球的最大偏角大于图示的θ B 摆线的拉力对摆球不做功C 摆球从O 到P 的重力势能增量小于F 对摆球做的功D 从O 到P 摆球重力势能的增量等于F 对摆球做的功17.内壁光滑的环形凹槽半径为R图5的轻杆,一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甲,另一端固定有质量为2m的小球乙,将两小球放入凹槽内,小球乙位于凹槽的最低点,如图所示.由静止释放后A.下滑过程中甲球减少的机械能总等于乙球增加的机械能B.下滑过程中甲球减少的重力势能总等于乙球增加的重力势能C.甲球可沿凹槽下滑到槽的最低点D.杆从右向左滑回时,乙球一定能回到凹槽的最低点三、实验题:(18分)18.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实验装置如图,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
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
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回答下列两个问题:①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
(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A.木板的长度lB.木板的质量m1C.滑块的质量m2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E.滑块运动的时间t②测量①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时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填“偏大”或“偏小”)。
写出支持你的看法的一个论据:。
19.(1)某学生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
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一端垫得过高,使得倾角偏大。
他所得到的a-F关系可用下列哪根图线表示?图中a是小车的加速度,F是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
正确选项是_____。
(2)某同学用纸带研究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的加速度时,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出一条较好的纸带,每隔4个点作为一个计数点,并标记为0、1、2、3、4、……。
该同学测量出1与2两点间的距离为12S ,3与4两点间的距离为34S ,实验中使用的电源频率为f ,由此可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____________ 。
(答案用题中给出的物理量表示)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1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0. (13分)如图所示,质量m=2.0kg 的木块静止在高h=1.8m 的水平台上,木块距平台右边缘7.75m ,木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µ=0.2。
用水平拉力F=20N 拉动木块,木块向右运动4.0m 时撤去F 。
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m/s2。
求:(1)F 作用于木块的时间;(2)木块离开平台时的速度大小;(3)木块落地时距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
21.(14分)如图,粗糙水平面与半径R=1.5m 的光滑41圆弧轨道相切于B 点,静止于A 处m=1kg的物体在大小为10N 方向与水平水平面成37°角的拉力F 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到达B 点时立刻撤去F ,物体沿光滑圆弧向上冲并越过C 点,然后返回经过B 处的速度vB=15m/s.已知sAB=15m ,g=10m/s2,sin37°=0.6,con37°=0.8 . 求(1)物体到达C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O (2)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μ22.(14分)如图所示,质量M=8 kg 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F=8 N ,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1.5 m/s 时,在小车前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2 kg 的小物块,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车足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