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流程图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l.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发生在实验室范围内的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事件对实验室人员造成的危害,指导和规范生物安全工作,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安全。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l.3 原则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为应急处置原则。
l.4 适用范围1.4.1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实验室污染事件;1.4.2工作人员受到实验室内有毒有害病原微生物或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感染或侵害;1.4.3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化学试剂被泄漏出实验室事件;1.4.4由于停电、火灾等不可预测因素所引起的实验室其他污染事件。
1.5启动条件当实验室发生意外事故的紧急情况下,可启动该预案。
2 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2.1 应急指挥机构在本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导小组及本中心各行政职能部门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协调实验室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2.2 实验室安全管理、应急小组实验室突发生物安全应急领导小组: 朱国栋、贾全玲、刘国民、赵琼、郭军组长: 朱国栋(公司总经理) 负责预案启动、紧急决策、总协调指挥,同时为事件责任报告人.副组长: 贾全玲(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实验室操作规范,对实验室的安全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各项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落实到位;突发事件发生时,在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协助组长处置实验室突发事件,包括报告、人员组织、人员疏导、撤离、物资抢救、事故原因调查等。
其余人员分工:刘国民:主要负责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处置、报告等工作。
赵琼:主要负责突发事件发生后的人员疏导、安全等工作。
郭军:主要负责实验室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物资抢救、保卫等工作。
3预防和预警机制3.1预防3.1.1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规范化操作管理,按《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做出明确规定。
3.1.2建立实验室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储备,配置个人防护、消毒药品和医疗救援药品,定点存放和定人定期维护保养。
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一、实验室接收时发生样本少量溝漏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使用榴布将其吸收并使用消毒液针对讓漏区域消毒。
二、当发生大量滑漏、扩散时立即向实验室安全负责人报告,同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三、立刻组织相关人员确定流失、涞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并制订应急方案。
四、粗织有关人员尽快按照应急方案,对发生医疗废物活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五、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区务人员、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六、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能,对滑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置,污染或可疑污染处用有效氯含量为200hng/.次氟酸钠消毒液喷洒消毒,停留30分钟后再做处理。
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七、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城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用有效氯含量为200Xmg/次氯酸的洧毒液喷洒消八。
工作人员度当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工作,戴口罩、相子和手套进行工作。
九、如果这次事故造成传染病传播或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配合相关行政部门采取临时控制播施。
暂停导致或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的作业。
十、处理工作结東后,,生物安全小组应当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播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十一,发生废物流失,滑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当在4小时内向市卫生局,环保局报告发生因医疗腹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攔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教护和现场教援时,应当在24小时内向市卫生局和环保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简要经述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类型、数量,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原因:事故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已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和处理结果。
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为进一步提高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不发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事故,创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氛围。
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制铜山区畜牧兽医站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
一、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的分类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指病原微生物感染性材料在实验室操作、运送、储存等活动中,因违反操作规程或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意外丢失等造成人员感染或暴露,和(或)造成感染性材料向实验室外扩散的事件。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划分为三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和Ⅲ级(一般),依次用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一)重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I级)主要包括:1、实验室工作人员被确诊为所从事的一类病原微生物感染或出现有关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诊断为所从事的一类病原微生物疑似感染。
2、实验室工作人员确诊为所从事的二类病原微生物感染,或出现有关症状、体征,临床诊断为所从事的二类病原微生物疑似感染,并造成传播或有进一步扩散的可能。
(二)较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II级),主要包括:1、实验室工作人员确诊为所从事的二类病原微生物感染,或出现有关的症状、体征,临床诊断为所从事的二类病原微生物疑似感染。
2、实验室发生一类、二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泄漏,并有可能进一步扩散或造成其它人员感染。
3、省畜牧局认定的其它较重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
(三)一般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III级)1、实验室工作人员确诊为所从事的三类、四类病原微生物感染,或出现有关症状、体征,临床诊断为所从事的三类、四类病原微生物疑似感染,并造成传播或有进一步扩散的可能。
2、实验室发生第三类、第四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意外丢失,并有可能进一步向外扩散或造成其它人员感染。
3、省畜牧局认定的其它一般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铜山区畜牧兽医站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事件的应对处置工作。
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一、前言实验室生物安全是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共安全的重要措施。
为应对实验室可能发生的生物安全事故,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对人员、环境和财产的影响,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实验室发生的生物安全事故,包括但不限于病原微生物泄漏、感染、实验室设备故障等可能导致生物安全风险的事件。
三、应急组织架构1.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应急处理工作,由实验室负责人担任指挥长,成员包括实验室安全员、实验室技术人员等。
2.技术支持组: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协助应急指挥部进行决策,由实验室技术负责人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实验室技术人员、实验室安全员等。
3.应急处置组:负责现场处置工作,由实验室安全员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实验室技术人员、实验室保安等。
4.通讯联络组:负责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由实验室负责人指定专人担任组长。
四、应急处理程序1.事故发现:实验室工作人员发现生物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同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现场隔离、警示和初步处置。
2.启动预案: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本预案,组织技术支持组、应急处置组和通讯联络组进行应急处理。
3.现场处置:应急处置组根据事故性质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现场处置,包括隔离、消毒、疏散等。
4.信息报告:通讯联络组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影响范围等。
5.应急结束: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后,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恢复正常工作。
五、应急保障措施1.人员培训:定期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生物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培训,提高其应急处理能力。
2.设备维护:定期对实验室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物资储备: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包括防护服、消毒剂、急救药品等。
4.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应急响应速度。
六、预案修订本预案应根据实验室实际情况和应急处理经验进行定期修订,确保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实验室应急处理流程图
一般病菌,用有效氯500mg/L拖地
●地面污染
结核分支杆菌,芽孢菌用有效氯5000mg/L浸泡30分钟后拖地
液体及离心管放入有效氯2000mg/L浸泡4小时
●离心标本管破裂戴手套用镊子夹出
离心机采用75%乙醇擦拭,作用30-60分钟
●桌面污染用吸湿材料去除污染物有效氯2000mg/L擦拭桌面2次清洁处理
●皮肤被污染流动水加皂液冲洗5分钟
院感科登记
●锐器刺伤5-10分钟酒精或碘伏消毒伤口报科室负责人感染科就诊,本底调查,预防用药
人力资源处报工伤
●眼部污染立即用洗眼装置冲洗报科室负责人(同锐器刺伤)
立即封闭现场,消毒隔离
●高致病菌标本污染预防性诊疗追踪观察
立即报院感科
●失火采用有效灭火方法灭火,疏散人员报告保卫科或相关部门
●被盗立即报告保卫科或相关部门。
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一目的为保障实验室正常和安全运行,及时应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迅速、有效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造成的危害,最大限度减少财产损失,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患者的人身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GB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WS233-2017《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及《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和《XXX中心医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针对医院各实验室所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生物污染引起的各类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
三预案指导思想及启动流程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实验室人员应增强安全意识,充分认识事故危害,掌握防护和应变措施,注重预防,尽最大努力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坚持先救人、后救物;先制止、后教育;先救治、后处理;先处理、后报告的应急处理原则。
(一)现场人员根据相关应急处置办法,安全、妥善开展紧急救护工作,现场救护临时负责人可根据情况第一时间拨打8119向医消控中心求助,并立即向科主任报告。
(二)科主任接到报告应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指挥处置工作,必要时向医院分管领导报告。
(三)在医院分管领导的指挥下开展抢救、抢险,把损失、损伤减少到最低限度。
四、常见实验室事故的应急预案(一)火灾应急处理预案发生火情时,现场人员须立即采取处理措施,防止火势蔓延并迅速报告。
1.首先确定火灾发生位置,并判明起火原因,何种物品着火。
2.迅速查看周围环境,判断是否有重大危险源分布,是否会诱发次生灾难。
3.果断、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正确选用消防器材进行扑救。
(1)木材、布料、纸张、橡胶以及塑料等固体可燃材料着火,可采用水冷却法灭火;但对珍贵图书或档案,应使用二氧化碳、卤代烷、干粉灭火器灭火。
(2)易燃液体、易燃气体和油脂类等化学药品着火,应使用大剂量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器灭火。
(3)带电电气设备火灾,应切断电源后再灭火。
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对人员、环境和财产的影响,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实验室实际情况编制。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实验室生物安全突发事件的预防、应对和处置。
1.4 指导思想本预案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以科学、务实、高效的态度,做好实验室生物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2.1 应急组织机构成立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指挥部,由实验室主任担任指挥长,分管安全的副主任担任副指挥长,成员包括实验室各部门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
2.2 职责分工2.2.1 应急指挥部负责预案的启动和实施,组织指挥实验室生物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2.2 实验室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本部门的应急预案,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情况。
2.2.3 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日常监测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应急指挥部。
三、应急原则和流程3.1 应急原则3.1.1 先救治,后处理:确保人员安全,及时进行医疗救治。
3.1.2 先救人,后救物:优先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其次才是财产保护。
3.1.3 先制止,后教育:立即采取措施制止事故扩大,随后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和教育。
3.1.4 先处理,后报告:及时报告事故情况,做好事故处理工作。
3.2 应急流程3.2.1 突发事件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3.2.2 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散,保护现场。
3.2.3 及时报告应急指挥部,服从统一指挥调度。
3.2.4 实施医疗救治,确保人员安全。
3.2.5 调查事故原因,做好事故分析总结。
四、生物安全事故分类4.1 重大生物安全突发事故:对人、动物构成严重威胁,具有高度侵袭性、传染性、转移性、致病性和破坏性的生物安全事故。
生物安全实验室应急程序试验室应制定应急措施的政策和程序,包括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放射性等紧急状况和火灾、水灾、冰冻、地震、人为破坏等任何意外紧急状况,还应包括使留下的空建筑物处于尽可能平安状态的措施,应征询相关主管部门的看法和建议。
制定应急程序应至少包括如下方面:一、表面创伤当试验人员在试验室内患病刺伤、切割伤或擦伤等创伤时,受伤人员应当脱下防护服,清洗双手和受伤部位,使用适当的皮肤消毒剂,必要时进行医学处理。
要记录受伤缘由和相关的微生物,并保留完整适当的医疗记录。
(一)皮肤消毒假如皮肤受病原微生物污染,先将污染处彻底冲洗。
(1)用浸有碘伏消毒液原液的无菌棉球或其他替代物品局部擦拭2遍,作用时间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2)使用碘酊原液直接涂擦皮肤表面2遍以上,作用时间1min~3 min,待稍干后再用70%~80%乙醇(体积分数)脱碘。
(3)使用有效含量2g/L氯己定-乙醇(70% ,体积分数)溶液局部擦拭2遍~3遍,作用时间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4)使用70%-80% (体积分数)乙醇溶液擦拭消毒2遍,作用3min。
(5)使用复方季铵盐消毒剂原液皮肤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min-5 min。
(6)其他合法、有效的皮肤消毒产品,根据产品的使用说明书操作。
(二)黏膜、伤口创面消毒选用下述方法之一对黏膜、伤口创而进行擦拭:(1)使用含有效碘1000mg/L~2000mg/L的碘伏擦拭,作用到规定时间。
(2)使用有效含量≥2g/L氯已定-乙醇(70% ,体积分数)溶液局部擦拭2遍~3遍,作用时间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3)采纳1000mg/L~2000mg/L季铵盐,作用到规定时间。
选用下述方法之一对黏膜、伤口创面进行冲洗:(1)使用有效含量2g/L,氯已定水溶液冲洗或漱洗,至冲洗液或漱洗液变清为止。
(2)采纳3%(30g/L)过氧化氢冲洗伤口、口腔含漱,作用到规定时间。
(3)使用含有效碘500mg/L的消毒液冲洗,作用到规定时间。
巴彦淖尔市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一总则(一)目的从对实验室工作者健康与安全负责的精神出发,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制定有效的应急处理程序和控制措施,以保证在实验室发生生物安全事件时,做到应急准备充分,信息渠道畅通,指挥系统有效,反应机制灵敏,从而遏制生物安全事件危害的进一步扩大,保证实验室相关人员的健康,保证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
及时有效的预防、控制和消除发生在检验科范围内的生物安全事故的危害,指导和规范检验科工作,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科室的稳定和正常工作秩序,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法律法规,结合科室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2.设施规范管理到位3.主动监测反应及时4.依法处理措施果断5.机制通畅遏制危害(三)适用范围(四)本预案适用于发生于实验室内部的、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危害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以及社会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所有事件。
主要包括:(五)1、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实验室污染事件;2、工作人员受到实验室内有毒有害病原微生物或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感染或侵害;3、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化学试剂被泄漏出实验室事件。
4、由于停电、火灾等不可预测因素所引起的实验室其他污染事件(四)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3.《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五)预案启动当出现(三)中的任意情况,启动本预案。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一)组织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喜贺热副组长:李培华成员:宋青竹、杜志勋、张占英、刘鸿林、尚翠萍、刘昊庭(二)职能与工作1.领导小组: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指导方针,规划对实验室的硬件建设、组织实施科学管理。
在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时,决策指挥,调动人员,全面部署。
2.应急处理工作组: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办法,建立规章制度和实验室操作规范,对各类实验室的安全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各项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落实到位;突发事件发生时,在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实施全面的应急工作。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一总则(一)目的对中心医学工作者健康与安全负责的精神,加强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制定有效的应急处理程序和控制措施,以保证在实验室发生生物安全事件时,做到应急准备充分,信息渠道畅通,指挥系统有效,反应机制灵敏,从而遏制生物安全事件危害的进一步扩大,保证中心相关人员的健康,保证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
(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2.设施规范管理到位3.主动监测反应及时4.依法处理措施果断5.机制通畅遏制危害(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发生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部的、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危害中心工作人员健康以及社会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所有事件。
主要包括:1.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实验室污染事件;2.工作人员受到实验室内有毒有害病原微生物或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感染或侵害;3.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化学试剂被泄漏出实验室事件。
4.由于停电、火灾等不可预测因素所引起的实验室其他污染事件。
(四)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3.《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五)预案启动当出现(三)中的任意情况,启动本预案。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一)组织机构CDC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XXX成员:XX XXX XXX XX XXX XXXCDC生物安全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组组长:XX成员:XXX XX XXX XXX XXX(二)职能与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指导方针,规划对中心实验室的硬件建设、组织实施科学管理。
在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时,决策指挥,调动人员,全面部署。
应急处理工作组:制定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办法,建立规章制度和实验室操作规范,对中心各类实验室的安全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各项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落实到位;突发事件发生时,在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实施全面的应急工作。
三、预防预警(一)预防1.加强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对实验室设备的配置、个人防护和实验室安全行为应按《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做出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