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舞蹈基本体态与动律精编版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6
藏族舞蹈基本体态与元素动律教案
藏族舞蹈基本体态与元素动律教案
17 学年第一学期
院系:音乐学院
课程名称: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一)
授课对象: 16级舞蹈学
授课教师:
职称职务:助教
教材名称:《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
年月日
课题名称藏族舞蹈基本体态与元素动律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藏族舞的基本体态与颤膝元素动律,使学生提高膝关节的灵活性。
课型新授课、复习课课时24节
教学重点以膝盖的颤动律为训练重点,使膝部上有连续不断,小而快的弹性颤动。
教学难点在身体微含的体态下,膝关节保持松弛而富有弹性;脚膝部分能准确的控制节奏及音乐节拍。
教学方法以“口传身教”为主要授课方式。
教师示范动作,从单一元素------短句-----组合逐一示范、讲解。
教具无
教学过程:
内容:A. 颤踏组合
B. 抬踏组合
要求:脚下踏点膝部松弛,要灵活。
过程:以体态与元素动律开始-----短句----组合方式,循序渐进的进行单一练习到综合练习。
方法:以“口传身教”为主要授课方式。
教师示范动作,从单一元素------短句-----组合逐一示范、讲解。
课后思考与练习:
复习课上所学内容。
教学后记:
学生应对所学元素动作进行练习。
藏族舞蹈基本步伐
藏族舞蹈是中国优秀的民族舞蹈之一,充满了浓厚的藏族特色和民
族文化。
藏族舞蹈基本步伐丰富多样,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行进步伐:
- 爬步:舞者低姿站立,膝盖微屈,脚尖着地,一只脚在前一只脚后
踩下,如爬行之状。
- 踱步:脚尖着地,脚跟稍微离地,交替向前迈步。
- 高踏步:脚跟着地,脚尖向上抬起,步伐高昂有力,展示出藏族舞
蹈的豪放和激情。
2. 转身步伐:
- 半蹲转身:舞者半蹲着,身体向左或向右转动,同时脚尖着地,脚
跟稍微离地。
- 全蹲转身:舞者全蹲着,身体向左或向右转动,同时脚尖着地,脚
跟离地较高,动作更夸张。
3. 跳跃步伐:
- 单脚跳:舞者一只脚跳起,另一只脚微微离地,然后交替换腿跳跃。
- 双脚跳:两只脚同时离地,迅速交替换腿跳跃,动作轻盈而有节奏感。
4. 手臂动作:
- 向前伸展:双臂向前伸展,手掌朝下,展示出藏族舞蹈的大气和力
度。
- 大幅摆动:双臂从侧面迅速向内划动,然后再向外伸展,动作幅度大,给人以视觉冲击力。
5. 身体动作:
- 旋转:舞者身体转动,可以是站立转动,也可以是蹲着转动,展示出舞者的柔韧与舞蹈的独特魅力。
- 弯腰:舞者身体向前弯曲,手臂自然下垂,形成一种柔和的曲线,显示出藏族舞蹈的优雅和舒展。
藏族舞蹈基本步伐的组合和变化是丰富多样的,根据不同的舞蹈剧目和节奏,舞者们会根据舞蹈的需要来进行调整和改编。
通过这些基本步伐的运用,藏族舞蹈展现出了富有激情、勇敢、大气的特点,为观众呈现出一幅独特的民族舞蹈画面。
藏族舞蹈是⾮常出名的,对于藏族舞蹈知识你了解多少呢?下⾯是店铺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上肢部分动作讲解: 1.齐眉晃⼿ 双⼿下垂,动作时曲腕,屈肘,以腕带动,两⼿于胸前交替晃动。
右⼿顺时针划圆,左⼿逆时针划圆。
此动作有⼤、中、⼩之分。
⼩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度于齐眉;⼤于前上⽅。
2.晃盖⼿ ⼀⼿晃,另⼀⼿曲臂⽴腕,⼿⼼抹,经上弧线从旁及⾥,形成上弧线的流动。
单⼿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3.髋前划⼿ 双⼿下垂,左右⼿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旁划圆。
右⼿顺时针,左⼿逆时针在平⾯上划圆。
髋前划⼿和齐眉晃⼿属规律性连接。
4.前后摆⼿ 两⼿下垂于⾝旁,向前后45°摆动,⼿腕主动。
5.横向摆⼿ 两⼿下垂于⾝旁,多为单⼿的横向摆动,⼿腕主动带动⼩臂,⼤臂附随。
6.平⾯摆⼿ 两⼿下垂于⾝旁,单⼿起⾄旁,从外⾄⾥于胸前⽔平⾯摆动,⼿腕带动,臂附随。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下肢部分动作讲解: 1.碎踏 双脚全脚交替踏步,双膝颤动,踏脚节奏均等。
可进、退、转体。
2.颤踏 弱拍双膝下沉,动作腿重拍踏地伸直膝盖颤动(变⽀撑腿),同时抬起另⼀只腿。
动作时,踏地与抬起另⼀只腿同步,颤时保持上⾝的稳定、松弛。
3.抬踏颤(抬踏亦叫“冈打”) 弱拍双膝下沉,同时抬起前脚掌,重拍膝关节带动,踝关节发⼒,脚掌快速击打地⾯,同时颤膝。
可双脚亦可单脚做。
4.吸颤步 动作腿吸腿时,⽀撑腿蹭踮颤膝⼀次,再落脚“碎踏”⼆次。
注意保持上⾝的稳定、松弛。
5.退踏步 动作腿后撤半步,脚掌着地,同时⽀撑腿微离地⾯,da拍⽀撑腿踏地,再动作腿踏地颤膝。
动作时,它具有退颤分离颤,踏地后顺势滑的特点。
【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教学藏族舞蹈是中国民族舞蹈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浓郁的藏族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通过身体的舞动来表达藏族人民的生活、祈福、崇拜等情感和意义。
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包括手臂动作、腿部动作、身体动作等,下面就逐一为大家介绍。
一、手臂动作1. 卷手:双手自然下垂,然后向前转动,同时用力收紧手指,手掌成半握状,仿佛在卷绵羊尾巴。
2. 輪手:双手从前往后分别向外旋转,旋转的同时手指微微分开,像是在画一道圆。
3. 抖手:双手张开,手指放松,然后轻轻抖动。
4. 提膀子:双手从低处抬起,向上托举至两侧肩膀平齐,手肘微微弯曲。
5. 悔过手:双手合十,微微抬起,然后自上而下,虚拟洗手的动作。
二、腿部动作1. 送步:腿部向前迈出一小步,然后再收回到原位。
2. 跳步:腿部一跃而起,身体稍微向后倾斜,然后再回到原位。
3. 弯腿:膝盖微微弯曲,将腿部向一侧弯曲,然后再舒展回到原位。
4. 踢腿:腿部向前踢出一脚,然后再回到原位。
三、身体动作1. 前身:上身向前倾,头部与腿部保持一条直线,并且身体需要保持平衡。
2. 后仰:上身向后仰,头部与腿部保持一条直线,并且身体需要保持平衡。
3. 侧身:身体向一侧弯曲,上身与腿部呈一条弧线,手臂可以随意挥舞。
以上是藏族舞蹈的一些基本动作,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动作,具体的学习需要在专业的舞蹈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学习藏族舞蹈除了掌握基本动作外,还需要注重舞蹈的技巧和表演力的提升。
此外,对于藏族舞蹈的学习者来说,了解藏族的文化和历史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舞蹈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练习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的发展,通过反复的练习,将动作融入到肌肉记忆中,形成规范的舞姿和流畅的动作。
此外,还可以通过观看藏族舞蹈的表演、参加相关的培训班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舞蹈水平。
总之,藏族舞蹈是一门独特而美妙的艺术形式,学习和掌握基本动作是成为一名合格藏族舞蹈者的必经之路。
希望通过以上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对藏族舞蹈有所了解,进而对其产生更多的兴趣和热爱。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时间:2011-01-24 11:30来源:未知作者:多多点击: 717次1.上肢动作类 (1)齐眉晃手: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曲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
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
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
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1.上肢动作类(1)齐眉晃手: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曲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
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
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
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双手流动。
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3)髋前划手: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
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
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4)前后摆手: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度摆动,手腕主动。
(5)横向摆手:两手下垂于身旁,多为单手的横向摆动,手腕主动带动小臂,大臂附随。
(6)平面摆手: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2.踢踏类(1)第一基本步,2/4(中速)两拍完成。
准备:面对1方向,小八字位,双膝自然直立,髋关节放松,气息下沉,上身微前倾,视正前方,双手置于身旁两侧自然下垂。
Da:双膝微屈。
腿直的同时小吸起左腿,右前掌抬起。
1一:右膝下沉,脚掌打地(冈打)。
Da一2:保持颤膝原地踏步,左,右,左接反面。
手:髋前交替划手,四拍内右、左各完成一次外划。
(2)第二基本步,2/4(中速),四拍完成。
准备:同第一基本步。
1—2:同第一基本步。
3—4:保持颤膝原地踏步,右、右、左、右。
可稍向右移动。
手:外划斜展(亦可做髋前交替外划手)。
1—2:右手髋前外划,左手慢起八二。
3—4:左手划至8方向小臂上举,右手旁展,再原路回来。
藏族舞蹈基本体态
藏族舞蹈是我国优秀的民族舞蹈之一,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及极具代表性的形式和风貌,受到了广大文艺爱好者的喜爱与追捧。
在进行藏族舞蹈表演时,良好的身体素质与基本体态至关重要,下面就来详细探究一下藏族舞蹈基本体态吧。
1.双腿弯曲,重心下降
藏族舞蹈缺乏高跳动作,通常以低姿势和细节见长,所以舞者的身体应该呈现出腿部弯曲,身体重心下降的姿态。
这样不仅更稳定,能减少跌倒和跳跃带来的损伤,同时也更有力量感和力度感,让舞蹈更生动地表现出来。
2.手臂舒展,手势协调
藏族舞蹈注重手势的表现,所以舞者应该保持手臂舒展,手势协调的姿态。
手臂的舒展不仅可以增强表现力,更能展现出藏族的优美形态,让观众感受到舞者的舞姿优美与灵动。
3.身体挺直,自然放松
藏族舞蹈在身体挺直、舞姿大气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
舞蹈时,舞者应该保持身体挺直,肩背放松,不僵硬也不过度弯曲,当然也不能佝偻或弓背。
因此,我们可以透过练习每天的体操和拉伸,来保持体态的优美。
4.面部表情自然,舞姿协调
舞者表情也是藏族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舞蹈表情比较丰富,有着深刻的寓意和文化内蕴,但也要保持自然,别做作,否则会破坏整个舞蹈的情感表现。
在舞蹈中,应控制好自己的表情和身体各部分的力度,符合舞蹈的要求,达到身体和情感的统一,成就出绝妙的艺术魅力。
综上所述,藏族舞蹈的基本体态是十分重要的,藏族舞蹈作品偏重文化意境和艺术表现,基本体态的形成与锻炼、表情及气质的修炼、肢体协调飘逸的表现不可忽视。
一个好的藏族舞者,除了需要有良好的基本体态之外,还需要具备扎实的舞蹈技巧和高度敏感性的舞感,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藏族舞蹈所包含的文化和情感。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一、藏族舞蹈上肢动作类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1、齐眉晃手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屈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
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
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
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规格及要领: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流动。
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3、髋前划手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
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
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4、前后摆手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摆动,手腕主动。
5、横向摆手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多为单手的横向摆动,手腕主动带动小臂,大臂附随。
6、平面摆手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二、藏族舞蹈下肢动作类踢踏类(一)、颤踏动律训练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1、碎踏规格及要领:双脚全脚交替踏步,双膝颤动,踏脚节奏均等。
可进、退、转体。
动作短句:2/4 中速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8:(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进。
[2]-8:(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退。
[3]-4:(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转,体对七方向。
双手由外及里“抹”。
5-8:(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转,体对五方向。
双手由里及外“摊”。
[4]-8:反复[3]-8动作。
体对三、一方向。
2、颤踏规格及要领:弱拍双膝下沉,动作腿重拍踏地伸直膝盖颤动(变支撑腿),同时抬起另一只腿。
动作时,踏地与抬起另一只腿同步,颤时保持上身的稳定、松弛。
动作短句:2/4 中速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6:右脚“颤踏”(抬左脚),同时左转腰,里“横向摆手”。
7-8:体对一,原地左右“碎踏”二步。
外“横向摆手”。
[2]-8:做[1]-8反向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