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辅导讲义(3)
- 格式:docx
- 大小:22.17 KB
- 文档页数:5
2015年5月心理咨询师考试(三级)真题答案理论知识部分(渡仁版)2015年5月心理咨询师考试(三级)真题答案——理论知识(渡仁版)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对当事人是()。
(A)灾难性的(B)有延缓作用的(C)高强度的(D)有积极作用的【渡仁解析】经历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对于承受人来说,其后效不完全是负面的。
在适应这类压力的过程中,虽然付出了许多生理和心理的资源,,但是只要在衰竭阶段没有崩溃,并且没有再发生任何事件,那么,承受人在经历过一次压力之后,会提高和改善自身的适应能力,因为对当事人而言,是有积极作用的(详见基础书P338)【参考答案】D2、关于一般心理问题的特点,错误的说法是()。
(A)内容泛化(B)近期发生(C)反应不强(D)原因明确【渡仁解析】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的区别非常重要的要点是情绪的泛化程度,一般心理问题情绪没有泛化,而严重心理问题情绪出现泛化(详见基础上P328-P330)【参考答案】A3、患者在听收音机时能听到骂他的声音,关闭收音机时骂他的声音随即消失,这种幻觉是()。
(A)内脏性幻觉(B)思维鸣响(C)功能性幻觉(D)心因性幻觉【渡仁解析】功能性幻觉指在某个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出现的幻觉,患者在听收音机时能听到骂他的声音,关闭收音机时骂他的声音随即消失,这种幻觉是功能性幻觉(详见基础书P297)【参考答案】C4、对于人格障碍者,心理咨询的效果是()。
(A)良好的(B)极差的(C)有限的(D)未知的【渡仁解析】心理咨询和治疗对于人格障碍的作用有限(详见基础书P317)【参考答案】C5、遭受强烈的精神创伤事件后,数周至数月后出现精神障碍,称为()。
(A)情感障碍(B)急性应激障碍(C)认知障碍(D)创伤后应激障碍【渡仁解析】遭受强烈的精神创伤事件后,数周至数月后出现精神障碍,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详见基础书P316)【参考答案】D6、关于神经症,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_三级_目录大纲_2015年修订版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复习概要)§§第二章社会心理学(复习概要)§§§§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第五章心理测量学知识(复习概要)第六章咨询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附录:心理学家信息汇总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心理学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基础心理学——着重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基本规律的控讨;总结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
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
(习题P3-1) ▲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习题P3-2) 应用心理学——将心理学理论运用于实际生活;临床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
分为:心理卫生、心理健康、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P002一、心理学概述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包括动物和人。
(习题P25-245) 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角度:动物心理学和比较心理学; 人类个体心理的角度: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 研究社会对心理发展的制约和影响: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成果运用的:应用心理学;基础心理学的任务:把心理学各个分支研究的成果集中起来加以概括,总结出人的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
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1、认知(认识):感觉和知觉都是外部现象的认识感觉:通过每个单一感觉器官认识事物的属性;是感性认识。
知觉:把各种感觉结合起来,形成事物整体认识;是感性认识。
记忆:提供过去的经验,把经历联系起来,达到理性认识。
思维:对事物本质认识;依赖于记忆,是理性认识。
2、情绪、情感和意志情绪(外在)和情感(内在):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产生的对外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意志:心理对行为的支配;3、需要和动机: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
江西省南昌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江西师大附中使用)高三理科数学分析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
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二、亮点试题分析1.【试卷原题】11.已知,,A B C 是单位圆上互不相同的三点,且满足AB AC →→=,则AB AC →→⋅的最小值为( )A .14-B .12-C .34-D .1-【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是向量与三角的典型综合题。
解法较多,属于较难题,得分率较低。
【易错点】1.不能正确用OA ,OB ,OC 表示其它向量。
2.找不出OB 与OA 的夹角和OB 与OC 的夹角的倍数关系。
1、以反问的形式批评求助者,属于( )。
(A)责备性问题(B)修饰性反问(C)解释性问题(D)多重问题2、人在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出现语词杂拌,称为( )。
(A)思维松弛(B)破裂性思维(C)语词新作(D)思维不连贯3、初诊接待中,心理咨询师的主要工作是( )。
(A)进行心理诊断(B)提供释放压抑的空间(C)进行心理测验(D)解决求助者的困扰4、以10为平均数、以3为标准差来表示的标准分数为( )。
(A)离差智商(B)标准九分(C)标准十分(D)标准二十分5、收集求助者资料时围绕的七个问题中最重要的是( )。
(A) when(B) what(C) why(D) who6、每种活动都存在最佳的动机水平,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 )的趋势。
(A)逐渐降低(B)逐渐上升(C)迅速上升(D)保持不变7、咨询师经过初诊接待,可以初步了解和评估求助者的问题,为( )打下基础。
(A)收集一般资料(B)进行摄入性会谈(C)形成初步诊断(D)提出心理评估报告8、在进行摄入性会谈的过程中,控制会谈和转换话题的技巧不包括( )。
(A)中断(B)引导(C)解释(D)释义9、要使个体对某种活动具有持续的积极性,最好激发他的( )动机。
(A)外部(B)社会性(C)内部(D)生理性10、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是( )。
(A)心境(B)激情(C)应激(D)焦虑11、咨询师经过初诊接待,可以初步了解和评估求助者的问题,为( )打下基础。
(A)收集一般资料(B)进行摄入性会谈(C)形成初步诊断(D)提出心理评估报告12、反映测验题目对有关行为取样的适用性的效度指标是( )。
(A)内容效度(B)构想效度(C)效标效度(D)区分效度13、每种活动都存在最佳的动机水平,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 )的趋势。
(A)逐渐降低(B)逐渐上升(C)迅速上升(D)保持不变14、在进行摄入性会谈的过程中,控制会谈和转换话题的技巧不包括( )。
2015年05月心理咨询师三级真题(职业道德、理论知识)第一部分职业道德(第1~25题,共25道题)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答题指导:❑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其中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请根据题意的内容和要求答题,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错选、少选、多选,则该题均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1~8题)1.关于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道德是一种社会规范性力量B.道德是领导意志的集中体现C.个体的道德表现差异很大,判定一个人的道德优劣是不可能的D.普遍良好的道德,仅仅是人的善良愿望而已2.与法律相比,道德()。
A.产生的时间晚B.比法律的适用范围广C.内容上显得十分笼统D.评价标准难以界定3.关于企业形象,正确的说法是()。
A.文明礼貌是企业形象的核心和关键B.企业形象的本质是企业的环境卫生和企业员工的服饰状况C.企业形象是社会公众和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整体印象和评价D.通过持久、大规模的媒体宣传,就能树立起企业形象4.在企业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A.企业礼俗B.企业价值观C.企业作风D.规章制度5.海尔总裁张瑞敏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企业要靠无形资产来盘活有形资产,只有先盘活人,才能盘活资产。
对于这句话,准确的理解是()。
A.企业存在着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两种形式B.人是有形资产,人作为资产通过劳动产生价值C.人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D.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一种神秘的物质6.员工处理与领导的关系时,正确的做法是()。
A.即使知道领导的决策是错误的,也要不折不扣的执行B.对于领导含糊交办的任务,要含糊执行C.如果不同意领导的意见,要敢于随时说出自己的想法D.一般不越级汇报工作7.科学发展观指的是()。
A.科学发展,高效发展,健康发展B.以科学为本,科学、平稳、顺利发展C.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D.以人为本,科学、高效、健康发展8.关于职业劳动,正确的说法是()。
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部分】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第一节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第一单元如何进行初诊接待第二单元摄入性会谈第三单元正确使用心理测验第四单元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第五单元了解求助者的既往史,寻找有价值的资料第二节初步诊断第一单元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第二单元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对一般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第三单元确定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健康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第四单元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第五单元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第六单元提出心理评估报告第二章心理咨询技能第一节建立咨询关系第一单元尊重第二单元热情第三单元真诚第四单元共情第五单元积极关注第二节制定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第一单元商定咨询目标第二单元商定咨询方案第三节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第一单元实施咨询方案的策略和框架第二单元参与性技术第三单元影响性技术第四单元放松训练第五单元简易行为矫治——阳性强化法第六单元合理(理性)情绪疗法第七单元克服阻碍咨询的因素第八单元咨询效果评估第三章心理测验技能第一节智力测验第一单元韦氏成人智力测验()第二单元联合型瑞文测验()第三单元中国比内测验第二节人格测验第一单元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第二单元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第三单元艾森克人格问卷()第三节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第一单元 90项症状清单(90)第二单元抑郁自评量表()第三单元焦虑自评量表()第四节应激及相关问题评估第一单元生活事件量表()第二单元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第三单元应对方式问卷()附录:心理咨询师的职业理念与原则要求一、心理咨询师职业的理念二、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模式与原则三、心理咨询师的任务四、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五、心理咨询职业活动的框架结构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第一节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初诊接待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第一次会面。
能否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保证心理咨询成功的必要条件。
*初诊接待目的是:①为了搜集整理材料以进行诊断,②同时也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开始。
2015年1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心理咨询师等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理论试题第一部分职业道德(第1~25题,共25道题)职业道德部分共25道题。
占总分的10分,每题0.4分。
职业道德有两种题型:知识题和个人情况表述。
知识题有正确答案,由单选题8题、多选题8题组成。
个人表现题目通常与知识掌握无直接关系,共9题(单选)。
个人表现部分没有绝对正确或唯一正确的答案。
这部分分值由+1到-1分不等,避免个人情绪化,避免极端化思维。
部分试卷可能设前后矛盾的题,如果未能真实作答,证明考生在诚信素质方面存在缺陷。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答题指导:◆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其中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请根据题意的内容和要求答题,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错选、少选、多选,则该题均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1~8题)l、关于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道德是一种社会规范性力量(B)道德是领导意志的集中体现(C)个体的道德表现差异很大,判定一个人的道德优劣是不可能的(D)普遍良好的道德,仅仅是人的善良愿望而已答案:A。
2、与法律相比,道德()。
(A)产生的时间晚(B)比法律的适用范围广(C)内容上显得十分笼统(D)评价标准难以确定答案:B。
3、关于企业形象,正确的说法是()。
(A)文明礼貌是企业形象的核心与关键(B)企业形象的本质是企业的环境卫生和企业员工的服饰状况(C)企业形象是社会公众和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整体印象和评价(D)通过持久、大规模的媒体宣传,就能树立起企业形象答案:C。
4、在企业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A)企业礼俗(B)企业价值观(C)企业作风(D)规章制度答案:B。
5、海尔总裁张瑞敏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企业要靠无形资产来盘活有形资产,只有先盘活人,才能盘活资产。
对这句话,准确的理解是()。
(A)企业存在着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两种形式(B)人是有形资产,人作为资产通过劳动产生价值(C)人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D)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一种神秘的物质答案:C。
1、内心被揭露感属于( )。
(A)知觉障碍(B)感知综合障碍(C)思维形式障碍(D)思维内容障碍2、以10为平均数、以3为标准差来表示的标准分数为( )。
(A)离差智商(B)标准九分(C)标准十分(D)标准二十分3、初诊接待中,心理咨询师的主要工作是( )。
(A)进行心理诊断(B)提供释放压抑的空间(C)进行心理测验(D)解决求助者的困扰4、心理咨询对精神障碍患者的作用是( )。
(A)消除症状(B)系统治疗(C)预防复发(D)精神分析5、以反问的形式批评求助者,属于( )。
(A)责备性问题(B)修饰性反问(C)解释性问题(D)多重问题6、看见一朵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种心理活动是( )。
(A)色觉(B)知觉(C)感觉(D)统觉7、最严重的角色失调是( )。
(A)角色冲突(B)角色失败(C)角色不清(D)角色中断8、刻板印象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因此它具有( )的作用。
(A)概括化(B)社会适应(C)抽象化(D)社会比较9、暗示会影响收集资料的可靠性,因此心理咨询师应该重视初诊接待,并建立 ( ),以避免其影响。
(A)严谨的会谈提纲(B)有效的小组讨论措施(C)规范的咨询流程(D)规范的咨询环境10、“真诚不等于实话实说”的含义是( )。
(A)真诚与说实话之间没有联系(B)表述真诚不能通过言语(C)表达真诚应有助于求助者成长(D)实话实说不利于表达真诚11、在进行摄入性会谈的过程中,控制会谈和转换话题的技巧不包括( )。
(A)中断(B)引导(C)解释(D)释义12、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是( )。
(A)心境(B)激情(C)应激(D)焦虑13、初诊接待中,心理咨询师的主要工作是( )。
(A)进行心理诊断(B)提供释放压抑的空间(C)进行心理测验(D)解决求助者的困扰14、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 )。
(A)道德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B)道德发展的次序是不分先后的(C)道德发展的速度是先慢后快(D)道德发展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寄锦云课堂
2015年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辅导讲义(3)
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1)
一、神经元及其功能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神经元的功能:神经元具有接受信息、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神经元的分类: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三种。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2)
神经系统由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
二、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包括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的躯体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
12对脑神经有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
位听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其中有感 觉的,如主管嗅觉、视觉
的嗅神经、视神经;主管听觉与身体平衡感觉的位听神经。有运动的,如主管眼球运动的动
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主管咽部和肩部 运动的副神经;主管舌肌运动的舌下神经。
也有兼有感觉、运动机能的混合神经,如主管面部、牙齿、鼻腔、角膜、头皮、口唇和咀嚼
肌感觉和运动的三叉神经;主 管面部肌肉运动和部分味觉,并支配眼泪和唾液分泌的面神经;
主管味觉、咽头肌肉运动和唾液腺分泌的舌咽神经,以及调节内脏、血管及腺体等机能的迷
走神经 等。
31对脊神经均由脊椎两侧的椎间孔发出,分为前、后两支,分管颈部以下身体相关部
位的感觉和运动。包括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 骶神经5对和尾神经1
对。脊神经从脊髓发出后总是向下行的,所以任何一节脊髓受到损伤,这节以下的神经所引
起的感觉和所支配的运动将受到损伤。
寄锦云课堂
在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运动的纤维,分布于心脏、血管、呼吸器官、
胃肠平滑肌和腺体等内脏器官,称为自主神经,或叫植物神经。根据植物神经的中枢部位和
形态特点,可将其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两者的活动具有拮抗作用。
交感神经的功能在于唤醒有机体,调动有机体的能量;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则在于使有机
体恢复或维持安静状态,使有机体储备能量,维持有机体的机能平衡。
自主神经一般不受意识支配,经特殊训练,意识或意念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自主神经的
活动。人在情绪状态下会有明显的生理变化,因此,自主神经的活动与情绪有密切的关系。
三、人的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大量的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称作神经中枢;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大脑;
脑 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大脑)构成;
脑干 位于颅腔内与脊髓相连接的部位,包括延脑、脑桥和中脑三部分。
间脑 位于脑干之上,由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四部分组成。丘脑是大脑皮层
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
小脑位于延脑和桥脑后方,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
端脑 (大脑)覆盖于脑干、间脑和小脑之上,它中间的裂缝叫纵裂,把大脑分为左右两
个半球。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4)
四、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 (1)
端脑(大脑):覆盖于脑干、间脑和小脑之上,它中间的裂缝叫纵裂,纵裂把大脑分为左
右两个半球;
大脑皮质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机能。
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
大脑不同区域的功能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6)
五、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寄锦云课堂
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其功能又是不对称的,这种不对称性叫做“单
侧化”;
斯佩里的“割裂脑”实验证明:惯用右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和言语有关的,
像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这些活动,左半球也占优势; 右半球是空间知觉和形象思
维,像音乐、美术能力,情绪的表达和识别能力等占优势。
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
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
巴甫洛夫 通过对动物和人的反射活动的实验研究,发现了许多神经系统高级部位机能
活动规律,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一、兴奋和抑制;
二、反射、反射弧和反馈 ;
三、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
四、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
一、巴甫洛夫学说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兴奋和抑制
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兴奋是指神经活动由静息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转为活动的状态或较强的活动状态;
抑制是指神经活动由活动的状态或较强的活动状态,转为静息的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
第三单元 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
(二)反射、反射弧和反馈
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
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
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反馈是指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回传到神经中枢,使神经中枢及时获得效应器活动的信息,
从而更有效地调节效应器活动的过程。
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
寄锦云课堂
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为了区别起见,我们把巴甫洛夫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把斯金纳所研究
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条件反射,或工具条件反射。
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现实的、具体的刺激物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一信
号系统,如灯光、铃声所引起的条件反射都属于第一信号系统;
以词和语言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二信号信统,它是人所独有的。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一)条件反射的抑制
额外刺激的出现使条件反射停止反应,叫外抑制;
当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不再给予强化的时候,条件反射也会被抑制,叫消退抑制;
只给条件刺激物强化,其他刺激不予强化,这样,对其他刺激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这
叫分化抑制。
(二)扩散和集中
神经过程在大脑皮层上运动的基本形式就是扩散和集中;
一个地方的神经细胞的兴奋会引起它周围神经细胞的兴奋叫扩散;
条件反射的泛化就是由神经过程的扩散过程引起的。当条件反射多次进行,通过学习、
训练,区别了不同的刺激,形成了分化,就只对条件刺激物进行反应了,这就是神经细胞兴
奋过程的集中。
(三)相互诱导
当一种神经过程进行的时候,可以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的出现,这叫相互诱导;
大脑皮层某一部位发生兴奋的时候,在它的周围会引起抑制过程,这叫负诱导;
在一个部位发生抑制引起它周围发生兴奋的过程,叫正诱导。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四)动力定型
我们把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叫做动力定型;
巴甫洛夫认为,动力定型是人的习惯的生理基础。因为有了各种习惯,人常常不用花费
多少精力就可以把很多活动维持下去。
寄锦云课堂
巴甫洛夫
苏联生理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1849年9月28日生于俄罗斯的梁赞。1870年就读于
圣彼得堡大学,学习动物生理学。1875年转入军事医 学院学习,1883年获医学博士学位。
1904年因消化腺生理学研究的贡献获诺贝尔医学与生物学奖。1936年2月27日卒于列宁格
勒。
巴甫洛夫继承了R..笛卡儿的反射论思想,并受到俄国反射学的先驱И.М.谢切诺夫
《脑的反射》一书的影响,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致力于动物和人的反射活动的实验研究,
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巴甫洛夫把意识和行为看作是反射,即有机体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作用于感受器的外界
刺激所发生规律性反应。有机体生而具有,对保存生命具有根本意 义的反射称为无条件反
射;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后天习得的反射称为条件反射。人的心理、人的一切智力活动和随
意运动都是对信号的反应,都是条件反射。所以条 件反射既是生理现象,也是心理现象。
巴甫洛夫通过条件反射的形成和消退,探讨了高级神经活动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巴
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最基本 的过程是兴奋和抑制。无论兴奋和抑制过程,在大脑两
半球内发生之后,都要从原发点向外扩散,然后再向原发点集中。在兴奋或抑制发生的时候,
可以使原发点周 围相反的神经过程加强;也可以在神经过程停止后,在原发点处出现相反的
神经过程加强的现象,这叫相互诱导,前者叫同时诱导,后者叫相继诱导。为了区别人和 动
物的行为,巴甫洛夫又提出了两种信号系统的概念。以现实的具体事物为条件刺激所形成的
条件反射属于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以语言和词为条件刺 激所形成的条件反射
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是人所特有的。巴甫洛夫根据多年的实验和观察,提出了高级神经活动
类型学说。即兴奋和抑制两种神经过程的强度、平衡 性和灵活性在个体之间有明显的差异。
根据神经过程三种特性的不同组合,构成了高级神经活动的不同类型。他还确定有四种类型
是最典型的,这四种类型相当于希 波克拉底的四种气质类型。一般认为巴甫洛夫的高级神
经类型是气质类型的生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