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拼音教学方案(韩兴娥)
- 格式:doc
- 大小:214.50 KB
- 文档页数:3
一年级拼音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拼音的正确认知,掌握汉语拼音的基本规律和读音。
2. 培养学生对拼音的正确发音和书写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基本汉字的拼音准确理解及拼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
1. 教学内容:
(1)拼音基础知识:声母、韵母、声调等内容的介绍和学习;
(2)学习拼音的正确发音:通过多媒体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听到、模仿和跟读正确的拼音发音;
(3)拼音与字母的对照:介绍拼音与字母的关系,让学生理解拼音的构成;
(4)拼音的书写:通过描红、模仿等方式,教学生正确书写拼音的笔顺和结构;
(5)拼音与汉字的组合:学习一些与常用汉字的拼音组合,帮助学生掌握拼音与汉字之间的关系。
2. 教学方法:
(1)示范引导法:通过教师示范和引导,让学生正确发音和书写拼音。
(2)活动游戏法:创设拼音游戏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让学生听到标准的拼音发音,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和正确的语音模仿能力。
(4)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互相交流、合作,激发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教学步骤
1. 引导学生认识拼音的重要性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介绍拼音基本知识,如声母、韵母、声调等,并通过多媒体教学和示范引导学生正确发音。
一年级拼音教学计划(3篇)小学一年级语文拼音教学方法篇一一、树立新的汉语拼音教学理念实验教材给教师教学创造了发挥的空间,也给了学生宽松的学习空间。
教师必须首先转变教育观念,继承过去教学方法的精华,以人为本,立足发展,努力在教学上打破以往强调字母音、形的教学,改变教学方式,努力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精神。
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组织和调控能力,千方百计使学生在学习中感觉到自己的智慧,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不断增强创新意识。
二、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一)设计妙趣横生又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导入方式汉语拼音教材配有多幅精美图画,大部分是直接表音或表形的。
这些图生动有趣,又多是儿童熟知的事物,易说易记,便于学生从旧知或经验的迁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新知。
如教学g、k、h等音素时,先出示衣服、鸡、西瓜等彩图,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后,立即出示相对应的字母进行教学。
这样,学生自然地被带入新的学习气氛中使插图的表音或表形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生动有趣的故事对儿童特别有吸引力。
教学拼音前,我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读或编说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故事,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如:在y i、wu、yu教学中,我编了如下故事:大y妈妈疼爱自己的孩子i,大w妈妈保护自己的孩子小u,可怜的u受到大u妈妈的关爱,擦掉脸上的泪珠,即去掉两点,与它永远不分开,构成了yu。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致勃勃,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拼音教学中的难点被突破了。
此外,我还通过放录像、演示实物、听音乐、表演等方式,努力创设图画形象、声乐和谐、师生互动的教学佳境,增加了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学生迅速进入了对新课的学习和探索。
(二)完成“学会”到“会学” 应由“趣”搭桥1、创设语境,激发兴趣。
汉语拼音是一种比较枯燥的字符,要想让学生想学、乐学,就要变无趣为有趣,要充分利用教材,联系生活、学习实际,创设语言环境,让音节在环境中反复出现,使学生熟练掌握巩固、运用汉语拼音的技巧,最大限度发挥汉语拼音的多功能作用。
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教学法如何操作(一年级)开学第一天,让学生有事可做一年级学生开学第一天,用哭,跑,乱几个字形容实不为过,老师则是提高八度的嚷,忙,哄,一年级老师,烦不胜烦!为什么一年级难教,因为学生不会拼读,不认识多少字,他们无事可做,只能闲着到处找别人的麻烦。
让学生有事可做,就是做好的组织和管理。
省得他们多余的精力无处打发。
1、结合先前的一点学习经验,读儿歌识汉字。
小白兔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
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词语表耳朵蹦蹦跳跳萝卜可爱竖起来吃菜生字表真兔两竖又吃白只爱可耳起萝来教师选择每个孩子在幼儿教育阶段耳熟能详的儿歌,诗词,编写一本几页纸的二个小书,选择大家都会念的,给学生找点事做,开始教师的“读书第一课”。
(这也是韩老师平时简单教语文一个很好的例子,在阅读课外书的时候,没有忘记“识字”这个基本目标。
在一年级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即是“识字”,通过她的海量阅读,一年级结束,他们班级的孩子识字量将会达到2000字。
学生在学前班就会背这些儿歌,这是学生的认知基础或叫先前经验,韩老师做这样一个幻灯片或印刷这样一页纸给学生,在他们不会认读打乱顺序后出现的字的时候就到耳歌原文中去找,按顺序一念就知道读音了,这是韩兴娥老师“惯用的定位认读法”。
)韩老师的小册子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熟知的儿歌,也都是上边这个样子的。
教师教的时候,念一念,唱一唱,接着告诉大家,老师考考大家,看谁认识儿歌中的字,知道答案的不要出声,用手指头指着字。
教师出示卡片“耳朵”,学生找到了,老师会说一句话,“上课的时候要用耳朵仔细听”,然后让大家一起念这个词语。
然后找下一个……接着“和同桌一起找、认认儿歌下面的词语表和生字表。
”第一周就有学生认会了“七首儿歌中的100个汉字”小册子第二部分是结合入学教育的儿歌,韩老师绝不给学生讲学习的意义这些正确的废话,也不讲那些禁令和规范。
她的入学教育是通过学儿歌进行的。
汉语拼音《9 ai ei ui 》导学案
集体备课:牛兴娟董真范静李彧范李冬华
学生姓名:_______预习情况检查人:_______预习情况( 优秀一般差) 一、学习目标
1.在情境中练习说话,体会拼音学习的快乐。
2.学会复韵母ai、ei、ui及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3.能正确拼读声母与ai、ei、ui组成的音节。
初步学会同桌合作学习。
4.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句子,会读儿歌。
二、学法指导
1.借助课文插图及生活积累读准复韵母的音,认清形。
2.借助以前的拼读方法练习拼读声母与ai、ei、ui组成的音节。
3.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结合插图及平时的生活积累识记生字。
三、自学导航
1.看图学习复韵母
2.读儿歌记住他们
3.我能拼一拼。
4.我能读儿歌,一定要注意标红的音节。
5.看课本插图图学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圈出生字。
四、练练测测:看图读音节。
2022年一年级拼音教学方案(韩兴娥)2022年一年级拼音教学计划(韩兴娥)娴熟拼读有待以后阅读拼音教学要想提速首先要明确一个理念:大部分同学对音节的拼读不能在学习拼音期间就达到娴熟的程度,即使按参考书上要求的教六个星期,也无法让大部分同学达到娴熟拼读的程度,所以索性提前用最短的时光教完拼音,让同学以后在阅读中逐步拼读娴熟。
我最近十三年教过的三届一年级(其中年的那个一年级班只教了一年)都只用了三个星期教学拼音,用正常教学时光的一半绝对教得不扎实,但因为同学以后的阅读量大,在阅读中需要不断地练习拼读音节,所以全班100%的同学拼读十分娴熟,无一例外。
而按常规教学的班级中总有个别几个孩子即使到了六年级也无法迅速正确地拼读。
后来听陈琴说她两个星期就能教完拼音,而且拼读比较娴熟。
于是我吸取了她的一些教法,并且配了与这种迅速教法相关的教材。
任教师任意发挥的识字书开学前,我先编排了一本《读儿歌识汉字》,在新生入学前就发给了各班教师。
这本小册子共分三部分——《唱儿歌》《入学教导》《汉语拼音情境歌》,都没有注音,是供同学在学习拼音阶段阅读识字用的。
这三部分中的儿歌,先学哪首,后学哪首,应按照实际状况,不要拘泥于编排的挨次。
比如《唱儿歌》中的《两只老虎》、《咏鹅》、《静夜思》肯定是全部同学认识的儿歌,那就先用这三首教给孩子“定位认读”的办法:小孩子把儿歌下面方框中打乱挨次的生字到儿歌中找出来,借助已经会读会背的儿歌识字。
小孩子可以用不同色彩的彩笔圈划,可以用不同的图形圈划,做到即有趣又能识字为最好。
《唱儿歌》中的《闪耀的小星》《卖报歌》《蜗牛和黄鹂鸟》很长,可能不是同学认识的儿歌,那就不要急着学,之所以挑选这些并不认识的儿歌,是由于后期要学习《成语儿歌100首》《多音字儿歌200首》,我找人用儿童歌曲的调子唱了《成语儿歌100首》《多音字儿歌200首》,并录了音,唱那些儿歌的的曲调大部分是《蜗牛和黄鹂鸟》等。
所以这些不认识的儿歌可以什么时候有时光什么时候学,可以把录音发到各班的公共邮箱中,家长会随时放给孩子听的,听熟了,会唱了,就可以通过“定位认读”来识字。
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小学一年级语文拼音教学方法(优秀7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作者整理分享了7篇小学一年级语文拼音教学方法。
小学一年级拼音教案篇一教学目的:学会ao、ou、iu三个复韵母的音、形及四声,熟练拼读声母与复韵母ao、ou、iu的音节。
会写ao、ou、iu。
重点:学会ao、ou、iu三个复韵母的音、形、拼读四声。
难点:拼读音节教学过程:师:出示唐僧、悟空头钸,问:认识他们吗?他们是谁?生:他是唐僧,他是孙悟空。
师:对,下面老师就给你们讲一讲他们之间的故事,想听吗?悟空和师傅从西天取经回来后,住在花果山水帘洞里,他每天早上都要摘几个新鲜果子。
今天悟空刚来到果园门口(图二),师傅的问题就出来了,悟空,昨天你摘的几个果子上写得是三个复韵母怎么读啊?你们会读吗?生:会,(指名读aieiui)师:悟空也是这样回答的,还以为可以吃果子了,师傅稍一闭眼,又问:那你说说,给他们戴顶帽子会读吗?生:会(指名读,aī aí aǐ aì eī eí eǐ eì uī uí uǐ uì)师:你真聪明,来,戴上这个,你现在就是我们班上的孙悟空了,小朋友们,欢迎他吗?生: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拍手)师:既然聪明的悟空来到了课堂上,我们就来和他比一比,看谁能摘到更多的果子,好不好?师:有一天,孙悟空驾着跟斗云来到了学校,看见许多小朋友手里拿着五环旗,(图二)感到非常奇怪,一位小朋友高兴的告诉他,北京申奥成功了!师:小朋友知道吗?中国北京能取得20xx年世界奥运会的主办权,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让我们一起说:北京申奥成功啦!生:北京申奥成功啦!师:注意了吗?刚才我们说的这一句话里面有一个音节发ao,ao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个复韵母。
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三步曲一、目标解析[目标设定]:以一本书、一个年龄段为单位设定一年级:在”海量阅读"中识字二、三年级:主要在”海量阅读”中诵读、积累四、五、六年级:海量诵读经典[关键词]时间:课内。
半个月上完教材内容,剩下的教学时间就大量阅读教材的读物。
全班同读一本最好。
质量:海量。
势必要求课堂删繁就简,课外取消繁琐的、无效重复的作业。
”增量""减负”并举。
方法:阅读。
阅读好比一条船,将听说写载于其中,一齐驶向彼岸。
实验证明,随着阅读量的成倍增加,识字、作文、理解问题等都会迎刃而解。
教学方法,先多形式读书,如听录音、自由读、开火车读…然后教师直奔中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一下.倡感情朗读,弃精细讲解。
二、实施策略(一)一年级:"海量阅读”中识字1、新生入学第一天就自己读书读儿歌识汉字(含汉语拼音情境歌)2、阅读、识字和写字不同步阅读先行:多形式领读后,学生自由读背,背上的在课题旁加盖印章,再背下一课。
识字分别对待:课外不作要求,课内"强制”必会;助识字困难生领会”字理"写字降低难度:抄抄字/描描词(描红形式)(二)中年级:在”海量阅读”中诵读、积累一年级已识字2000。
1、半个月读完整本语文书教法:略读课文默读;精读课文感情朗读坚持反馈:不论课内课外,都得在感情朗读基础上口头填空。
选择精美语言块,强化感悟语言的精妙。
2、大量背诵韵文和小故事完成课文学习后,诵读<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唐诗故事〉<宋词故事>〈中华成语千句文〉…3、全班共读一本小说中年段讨论重点是内容。
学生发明”贴标签”,用一个词或一个句子概括任何一本书、一个情节、一个故事、一个人物…4、唯一的家庭作业是循环日记奉行”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循环日记,四人成绩为小组共同分数。
经验共享,鞭策后进.5、"词语表”助生巩固词语准备"词语表"和"看拼音写词语”练习(三)高年级:海量诵读经典一周可读10~20万字.1、学习历史故事为经典铺路五年级学习〈中华上下五千年〉自学〈世界上下五千年>第一遍浮光掠影读白话文故事,第二遍回头再读文言引文.学语文不攻坚,长期以往终至无师自通。
拼音教学提速的策略
韩兴娥
熟练拼读有待以后阅读
拼音教学要想提速首先要明确一个理念:大部分学生对音节的拼读不能在学习拼音期间就达到熟练的程度,即使按参考书上要求的教六个星期,也无法让大部分学生达到熟练拼读的程度,所以干脆提前用最短的时间教完拼音,让学生以后在阅读中逐步拼读熟练。
我最近十三年教过的三届一年级(其中2006年的那个一年级班只教了一年)都只用了三个星期教学拼音,用正常教学时间的一半肯定教得不扎实,但由于学生以后的阅读量大,在阅读中需要不断地练习拼读音节,所以全班100%的学生拼读非常熟练,无一例外。
而按常规教学的班级中总有个别几个孩子即使到了六年级也无法快速正确地拼读。
后来听陈琴说她两个星期就能教完拼音,而且拼读比较熟练。
于是我吸取了她的一些教法,并且配了与这种快速教法相关的教材。
任老师随意发挥的识字书
开学前,我先编排了一本《读儿歌识汉字》,在新生入学前就发给了各班老师。
这本小册子共分三部分——《唱儿歌》《入学教育》《汉语拼音情境歌》,都没有注音,是供学生在学习拼音阶段阅读识字用的。
这三部分中的儿歌,先学哪首,后学哪首,应根据实际情况,不要拘泥于编排的顺序。
比如《唱儿歌》中的《两只老虎》、《咏鹅》、《静夜思》绝对是所有学生熟悉的儿歌,那就先用这三首教给孩子“定位认读”的方法:小孩子把儿歌下面方框中打乱顺序的生字到儿歌中找出来,借助已经会读会背的儿歌识字。
小孩子可以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圈划,可以用不同的图形圈划,做到即好玩又能识字为最好。
《唱儿歌》中的《闪烁的小星》《卖报歌》《蜗牛和黄鹂鸟》很长,可能不是学生熟悉的儿歌,那就不要急着学,之所以选择这些并不熟悉的儿歌,是因为后期要学习《成语儿歌100首》《多音字儿歌200首》,我找人用儿童歌曲的调子唱了《成语儿歌100首》《多音字儿歌200首》,并录了音,唱那些儿歌的的曲调大部分是《蜗牛和黄鹂鸟》等。
所以这些不熟悉的儿歌可以什么时候有时间什么时候学,可以把录音发到各班的公共邮箱中,家长会随时放给孩子听的,听熟了,会唱了,就可以通过“定位认读”来识字。
老师们还可以欢迎家长参与意见,哪些儿歌是孩子更熟悉的,老师远没有家长了解,欢迎家长和老师们一起补充修改《唱儿歌》这一部分:家长把孩子熟悉的、好玩的儿歌文本及录音发给孩子的老师。
《入学教育》中的儿歌也是老师根据常规教育的内容随意选择先学哪首,再学哪首,比如上课铃一响,可以齐读《上课歌》,写字前读《写字歌》……有些内容老师们是可以随意改的,如,小册中的《课前准备歌》是这样的:上课铃声响,赶快进课堂,准备工作快做好,嘴巴不动静悄悄。
这是我从陈琴的博客上下载的,没经大脑思考就复制了。
老师们可以根据自己对学生的要求改成:下课铃声响,不急出课堂,书本铅笔准备好,嘴巴不动静悄悄。
《汉语拼音情境歌》是淄博的徐美华两年前教人教版的一年级时编排的,我一直没有看人教版的课本和参考书,任课老师认为哪首儿歌教着方便就教哪首,教着不方便就不教,就自己寻找或创编。
但如果老师的创编没有明显的优势就用现成的小册子照本宣科最省事。
整体输入与定位认读
无论拼读音节还是阅读、识字,整体输入与定位认读都是我惯用的教法,学生惯用的学法。
整体输入与定位认读也是拼音教学和识字阅读教学提速的不二法门。
这是带图的《声母表、韵母表》(没有发到公共邮箱中,大家可以借助课本上的图画教学),用厚一些的白纸正反面印刷,每个学生一张。
这两张表就是拼音字母的“整体”,教拼音应该先“整体输入”这两张带图的表。
老师先引导孩子把图意看懂,了解图意与字母读音的关系。
然后让孩子伸出手指一边指图画一边念字母。
图下面的汉字都把图意与读音的关系写清楚了,可以边讲解引导理解图意边念口诀:“播放音乐b b b——山坡山坡p p p……”
如何把声母表、韵母表念熟,可以“滚雪球”:先跟着老师一组一组地念,如先念“b p m f”,再念“d t n l”,然后两组合在一起念“b p m f d t n l”。
依次教法,再念熟“g k h j q x”。
再把两个大组合在一起念“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这样“雪球”越滚越大,声母表、韵母表各用一节课,学生就能按顺序念下来。
以后让学生跟着录音(老师自己录或找学生录)天天念两遍,很快就背熟了。
我已把声母歌、韵母歌的录音发到公共邮箱中,小朋友可以一边指着图,一边跟着唱。
这是比名片略大的声母卡、韵母卡,两张A4纸正反面能印8张,每个学生一张。
等拼音教学结束后发给学生一人一张。
在以后阅读过程中,如果孩子对字母不熟练,可以从头按顺序一边念一边找。
如拼读“xin”时,如果对韵母“in”不熟悉,那就从“韵母表”这个“整体”入手,从“a o e i u ü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挨着念,找到“in”,明确了字母的读音再拼读,这样学会“定位认读”,即使在小孩子在学拼音阶段没有把字母学扎实,也会在以后的阅读过程中逐渐熟练。
手、脑、耳、口同时行动
一年级的小孩子好动,所以老师要充分利用小孩子爱动手、动口的特点,让孩子的手、脑、耳、口同时行动起来。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设计了23幅这样的图表(一共24个声母,其中一个单独成音节),我们学校印发给学生每人一张,上课时学生一边伸手指划,一边念。
具体的教学细节,老师们都能自然而然地想出来,比如:老师领读,学生一边跟读一边指划;听录音一边跟读一边指划;一个学生打乱顺序念,同桌快速指划。
正版书(春节前后出版)图形较大,小孩子可以左右两只手的中指各指一个字母,同时向中间指划,两手一碰时,小嘴巴中响亮地呼出音节。
这些放射状的图片的版权是出版社的,不能发给大家,我想到了一个替代的办法——摆字母卡:这些字母卡片,我已经设计好,并发到公共邮箱中了。
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纸印刷即可,纸稍厚一些。
家长可以沿虚线剪开,这些卡片既便于学生对照着声母卡、韵母卡从“整体”到部分进行“定位认读”,又顺应了孩子爱动手的特点。
公共邮箱中我还发了一个《声母韵母相拼》的文件,老师们可以从中了解拼读规则,老师可以根据这些拼读规则在黑板上画出图形,让学生边在本子上边画边读。
或让学生画出放射状的图片,然后再复印。
是不是很麻烦?有没有必要这样做?老师们根据实际情况自己操作吧,教学没有一定之规。
表扬奖励要适当
我设计了带着“北海”字样的小星星粘纸,我们学校教导处已找印刷厂印红色的星星,这些星星直接贴在《读儿歌识汉字》上,这本小册子以后虽然回收,但只供这一届学生使用。
《巧学拼音》是循环使用的正版书,那就把星星贴在《争星表》上。
孩子一次检查一页,达一星标准(会读儿歌、音节)贴一颗星,达二星标准(认字)贴二颗星。
如果孩子一次检查两页,老师就多奖励两颗星;如果孩子一次检查三页,老师就多奖励三颗星……,这样,孩子就越来越喜欢一次找老师多查几首,老师逐个学生检查的负担就越来越轻了。
我的两届学生到了中年级都是找我查整本的书,随着年级的升高,老师越来越悠闲自在。
对孩子的表扬奖励仅限于课堂,不要通过博客、飞信表扬,以免形成过度竞争气氛,有的家长要强,但孩子上学前没有识字基础,这部分家长会感觉累,就会有“课业负担”的负面言论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