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钢筋计算公式图解
- 格式:ppt
- 大小:10.55 MB
- 文档页数:66
常用钢筋计算公式柱钢筋1.柱纵筋单根长度=柱基础内插筋+柱净高+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搭接长度(Lle):如为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 a.柱基础内插筋长度=基础高-基础保护层+弯折长度搭接长度(Lle):如果考试时候题中说明为不考虑,不用计算弯折长度:当基础高>LaE时,弯折长度为max(6d,150)当基础高≤LaE时,弯折长度为15db.柱净高长度:基础顶面——顶层梁地面之间的垂直高度c.顶层锚固长度:①中柱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②边、角柱锚固长度:⑴内侧钢筋锚固长度同中柱⑵外侧钢筋锚固长度:1.5LaE(考试用)2.柱箍筋:单根长度=(b-2c+h-2c)*2+2* max(10d,75)b.柱宽;h.柱高;c.柱保护层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加密区长度:①嵌固部分以上长度为:hn/3(hn本层柱净高)②非嵌固部分以上长度为:max(hc,hn/6,500)(考试用)③柱梁节点加密区长度为:梁高+max(hc,hn/6,500)(考试用)④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钢筋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 00mm高度范围内加密箍筋。
梁钢筋1.梁上部纵筋长度=总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搭接长度:如为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左(右)锚固长度:当hc-保护层<LaE时,弯锚,锚固长度=支座宽-保护层+15d当hc-保护层≥LaE时,直锚,锚固长度= max(LaE,0.5hc+5d)保护层:是柱保护层2.下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左(右)锚固长度:同梁上部钢筋(下部钢筋在中支座中的锚固能直锚的时候直锚)3.上部端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左(右)锚固长度第二排=1/4净跨长+左(右)锚固长度左(右)锚固长度:同梁上部钢筋4.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2(净跨长取相邻两跨最大值)+支座宽第二排=1/4净跨长+*2(净跨长取相邻两跨最大值)+支座宽5.架立筋单长=净跨长-净跨长/3*2+150*26.箍筋单长(2肢箍)=(长-2保+宽-2保)*2+2* max(10d,75)根数加密区根数=[(加密区长度-50)/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根数=(净跨长-2*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加密区长度:一级抗震:max(2Hb,500)二级--三级抗震:max(1.5Hb,5 00)7.侧面纵向钢筋(腰筋)构造筋长度(G打头的钢筋)=净跨长+2*15d抗扭筋长度(N打头的钢筋)=净跨长+2*锚固长度锚固长度同框架梁下部钢筋8.拉筋: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计算工程量时用¢6.5来计算)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拉筋单长=梁宽-2*保+2* max(10d,75)拉筋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区间距*2)+1]*(腰筋根数/2)9.附加吊筋:吊筋单根长度=次梁宽+2*50+2*(梁高-2保)/sin45°(sin60°)+2*20d当主梁高≤800时,吊筋角度为45度;当主梁高>800时,吊筋角度为60度.备注:主次梁相交处,注意附件的箍筋10.屋面框架梁屋面梁上部通长筋=总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搭接长度:如为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左(右)锚固长度=支座宽-保护层+梁高-保护层(保:为柱的保护层)板钢筋1.板底受力筋单根长度=净跨长+左伸长度+右伸长度+弯钩长度*2板面受力筋单根长度=净跨长+锚固长度*2板底受力筋根数=板面受力筋根数=分布范围/板筋间距+1伸出长度:端支座为梁、圈梁、剪力墙时,伸出长度= max(1/2支座宽,5d)端支座为砌体墙时,伸出长度=max(1/2墙厚,12 0,板厚)180°弯钩长度=6.25d(当钢筋为一级钢时,末端需加180°弯钩)锚固长度:支座宽-保护层≥la时,直锚,直锚长度=la支座宽-保护层<la时,弯锚,弯锚长度=支座宽-保护层+15d分布范围=净跨长-1/2板筋间距*22.端支座板负筋长度=锚入长度+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中间支座板负筋长度=左标注长度+右标注长度+弯折长度*2(注意标注的长度是否含支座宽)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板负筋间距+1锚入长度:支座宽-保护层≥la时,直锚,直锚长度=la支座宽-保护层<la时,弯锚,弯锚长度=支座宽-保护层+15d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保护层为板的保护层)布筋范围:净跨长-1/2板筋间距*23.分布筋单根长度=净跨(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搭接长度*2搭接长度:分布筋与负筋的搭接长度为150mm端支座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1/2板分布筋间距)/分布筋间距+1中间支座分布筋根数=(左侧板内净长-1/2板分布筋间距)/分布筋间距+1+(右侧板内净长-1/2板分布筋间距)/分布筋间距+1独立基础钢筋1.独立基础底板长度<2500时X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X方向的基础边长-2*保护层X方向底板钢筋根数=(Y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S为X方向独立基础钢筋的分布间距Y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Y方向的基础边长-2*保护层Y方向底板钢筋根数=(X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S为X方向独立基础钢筋的分布间距2.独立基础底板长度≥2500时X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①外侧钢筋单根长度=X方向的基础边长-2*保护层外侧钢筋根数:2根②其余钢筋单根长度= X方向的基础边长-保护层**.1* X方向的基础边长其余钢筋根数=(Y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Y 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①外侧钢筋单根长度=Y方向的基础边长-2*保护层外侧钢筋根数:2根②其余钢筋单根长度= Y方向的基础边长-保护层*1* Y方向的基础边长其余钢筋根数=(X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 S-1。
钢筋翻样教程技术信念技术技术信念技术信念技术信念下部非贯通筋长度(边跨)=max(1/3 Lo,a)+(左支座-保护层)+(h-保护层*2)/2或15d(上部无连接时候)Lo取柱相邻两跨较大值。
a=1.2La+Hb+0.5Hc下部非贯通筋(中间跨)=max(1/3 Lo左,1/3 Lo右)*26技术信念技术信念技术信念基础梁主筋(梁外伸)技术信念技术信念基础梁箍筋根数(梁外伸)技术信念左边支座处加密箍筋根数=(L+1/2Hc-保护层)/加密间距+1右边支座处加密箍筋根数=(L+1/2Hc-保护层)/加密间距+1中间支座处加密箍筋根数=支座宽/加密间距+1柱边加密箍筋根数=(1.5梁高-50)/加密间距+1非加密箍筋根数=(净跨-左右加密区)/非加密间距-112技术信念技术-1纵筋长度=高Hn/3+1Hn/3+如果出现多层地下室,只有基础层顶面和首层顶面是为(柱截面长边)取大值15技术信念1层柱子主筋长度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非连接区Hn/3+max(Hn/6,hc ,500)+搭接长度LlE中间层柱子主筋长度纵筋长度=中间层层高-当前层非连接区+(当前层+1)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技术信念非连接区=max(1/6Hn、500、Hc)16技术非连接区=(技术信念技术信念技术信念技术技术技术技术-1层箍筋根数计算按绑扎计算箍筋根数技术信念根数=(基础高度-基础保护层)/间距-1技术技术技术信念2829技术信念顶层箍筋根数计算根部根数=(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按焊接计算梁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间距+1梁高范围根数=梁高/加密间距非加密区根数=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技术技术技术信念技术信念技术信念技术信念加暗柱暗柱剖面技术信念配筋平面图暗柱立面36加连梁技术信念37技术信念技术信念技术信念信念技术信念技术信念技术信念技术信念技术信念技术信念技术信念。
一、柱纵筋计算(直径不变的情况)柱纵筋长度=基础内长度+楼层长度+顶层伸入长度1、基础内长度计算方法:h j-c>l aE,(h j-c)+max(6d,150)h j-c≤l aE,(h j-c)+15d其中h j:基础高度,c:保护层厚度,d:纵筋直径2、楼层长度计算方法:楼顶标高-基础顶标高-顶层梁高3、顶层伸入长度计算方法:(1)边角柱内侧、中柱纵筋梁高- c≥l aE,l aE梁高- c≤l aE,(梁高- c)+12d(2)边角柱外侧纵筋(梁高- c)+(h c-c)≤1.5l aE,1.5 l aE(梁高- c)+(h c-c)>1.5 l aE,max(1.5 l aE,梁高-c+15d)其中:hc:柱宽,c:保护层厚度,d:纵筋直径二、柱箍筋计算1、加密区长度:(1)柱根加密:Hn/3,Hn为首层净高(即首层顶标高-基础顶标高-首层梁高)(2)梁内加密:梁高(3)梁侧加密:max(Hn/6,hc,500),Hn为所在层净高2、非加密区长度:楼顶标高-基础顶标高-加密区长度之和3、根数计算:(1)加密区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结果向上取整+1(2)非加密区根数=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结果向上取整-14、单根箍筋长度:外箍(b-2c+h-2c)×2+1.9d*2+2×max(10d,75)内箍[(h-2c-∑D)÷(n-1)×(m-1)+∑Dg+b-2c]×2+1.9d*2+2×max(10d,75)拉筋(h-2c)+1.9d*2+2×max(10d,75)其中D:纵筋直径Dg:内箍箍住纵筋直径n:单边纵筋根数m:内箍箍住纵筋根数三、梁钢筋计算(一)上部通长筋长度=两端(边)支座内长度+中间跨长度(含中间支座)边支座内长度:【hc:支座柱宽度,c:保护层厚度,d:钢筋直径】如果(hc-c)≥laE,则长度取:max(laE,0.5hc+5d)如果(hc-c)<laE,则长度取:hc-c+15d【伸至柱边弯折15d】中间跨长度:直接在平面图中读取数据(二)支座钢筋1、边支座钢筋长度=(边)支座内长度+梁内长度2、中间支座钢筋长度=(中间)支座宽度+梁内长度(两侧)边支座内长度:如果hc-c≥laE,长度取max(laE,0.5hc+5d)如果hc-c<laE,长度取hc-c+15d【伸至柱边弯折15d】梁内长度:第一排取ln/3 第二排取ln/4ln:相邻梁净跨最大值钢筋信息后(m/n)表示钢筋分排,第一排m根,第二排n根(三)下部钢筋长度=两端支座内长度+净跨长度(ln)边支座内长度:同上部钢筋如果(hc-c)≥laE,则长度取:max(laE,0.5hc+5d)如果(hc-c)<laE,则长度取:hc-c+15d【伸至柱边弯折15d】中间支座内长度:直接取max(laE,0.5hc+5d)(四)侧面纵向钢筋1、N抗扭钢筋长度计算同下部钢筋长度=两端支座内长度+净跨长度(ln)边支座内长度:同上部钢筋如果(hc-c)≥laE,则长度取:max(laE,0.5hc+5d)如果(hc-c)<laE,则长度取:hc-c+15d【伸至柱边弯折15d】中间支座内长度:直接取max(laE,0.5hc+5d)2、G构造钢筋长度=两端锚入支座长度+净跨长度(ln)两端锚入支座长度均为150mm即侧面构造纵向钢筋长度=ln+150×2。
柱钢筋计算-图文第一节概述1.1柱的分类框架柱KZ柱根部嵌固在基础或地下结构上,并与框架梁刚性连接构成框架框支柱KZZ柱根部嵌固在基础或地下结构上,并与框支梁刚性连接构成框支结构。
框支结构以上转换为剪力墙结构梁上柱LZ(最普遍的应用,是为位置在层间的梯梁提供支撑,高度位于上下楼层之间的层间梯梁与水平构件框架梁和竖向构件框架柱均不直接相连,但通过梁上柱可与主体结构连接在一起。
)墙上柱QZ芯柱某Z1.2柱的钢筋骨架纵筋基础层中间层顶层箍筋计算钢筋时要考虑以下各种情况:边柱、中柱、角柱变截面变钢筋1.3柱的平法表示方法举例某2.柱总高度(某层至某层,或某标高至某标高)3.柱截面尺寸b某h4.柱纵筋(角筋+b边中部筋+h边中部筋)5.柱箍筋(以“/”分隔加密与非加密间距)第二节框架柱钢筋计算KZ1要计算哪些钢筋量楼层名称构件分类分类细分无梁基础基础层基础板厚小于2000基础板厚大于2000计算哪些量名称单位基础梁底与基础板底一基础插筋、箍筋长度、根数、重量平有梁基础基础板顶与基础板顶一平中柱边柱角柱纵筋、箍筋长度、根数、重量-1层首层中间层顶层2.1柱基础插筋柱插入到基础中的预留接头的钢筋称为插筋。
在浇筑基础混凝土前,将插筋留好,等浇筑基础混凝土后,从插筋上往上进行连接,依此类推,逐层连接往上。
2.1.1板式筏形基础04G101-3P45板式筏形基础容许竖向直锚深度≥LaE板厚≤2m,柱角插筋应插至基础底部配筋上表面并做90°弯钩,柱中部插筋可插至LaE深度后作90°弯钩,弯钩直段长度≥6d且≥150mm。
板厚>2m,柱角插筋应插至基础中部配筋上表面并做90°弯钩,柱中部插筋可插至LaE深度后作90°弯钩,弯钩直段长度≥6d且≥150mm。
板式筏形基础容许竖向直锚深度<LaE板厚≤2m,所有插筋应插至基础底部配筋上表面并做90°弯钩,弯钩长度为a。
板厚>2m,所有插筋应插至基础中部配筋上表面并做90°弯钩,弯钩长度为a。
梁构件钢筋实例计算WKL钢筋计算实例1.平法施工图WKL1平法施工图,见下图。
锚固方式:采用“梁包柱”锚固方式。
2.钢筋计算(1)计算参数①柱保护层厚度c=30mm;②梁保护层=25mm;③l aE=33d;④双肢箍长度计算公式:(b-2c+d)×2+(h-2c+d) × 2+(1.9d+lOd)×2;⑤箍筋起步距离=50mm;⑥锚固方式:采用“梁包柱”锚固方式。
P59(2)钢筋计算过程1)上部通长筋2 18①按梁包柱锚固方式,两端均伸至端部下弯1.7 l aE②上部通长筋长度:=7000+5000+6000+300+450- 60+2×1.7l aE=7000+5000+6000+300+450-60+2×1.7×33×18=20771mm③接头个数=20771/9000-1=2个2)支座1负筋上排2 8下排2 18①上排支座负筋长度=1.7l aE+(7000-600)/3+600-30=1.7×34×18+(7000- 600)/3+600- 30=3745mm②下排支座负筋长度=1.7l aE+(7000-600)/4+600-30=1.7×34×18+(7000-600)/4+600-30= 3211mm3)支座2负筋上排2 18下排2 18①上排支座负筋长度=2×(7000-600)/3+600=4867mm②下排支座负筋长度=2×(7000- 600)/4+600=3800mm4)支座3负筋上排2 8下排2 8①上排支座负筋长度=2×(6000-750)/3+600=4100mm②下排支座负筋长度=2×(6000-750)/4+600=3225mm5)支座4负筋上排2 18下排2 18①上排支座负筋长度=1.7l aE十(6000-750)/3+900-30=1.7×34×18+(6000-750)/3+900-30=3661mm②下排支座负筋长度=1. 7l aE+(6000-750)/4+900-30=1.7×34× 18+( 6000-750)/4+900- 30=3223mm6)下部通长筋4 22 P79①上部通长筋长度= 7000+5000+6000+300+450-60+2×15d=7000+5000+6000+300+450-60+2×15×22 =19350mm②接头个数=19350/9000-1=2个7)箍筋长度(4肢箍)①外大箍筋长度=(200-2×25+8) 2+(500-2×25+8) ×2+2×11.9×8=1423mm②里小箍筋长度=2×{[(200-50)/3+25+8]+(500-50+8) }+2 ×11.9×8=1273mm8)每跨箍筋根数①箍筋加密区长度=2×500=lOOOmm②第一跨=21+21=42根加密区根数=2×[(1000-50)/100+1]=21根非加密区根数=(7000-600-2000)/200-1= 21根③第二跨=21+11=32根加密区根数=2×[(1000- 50)/100+1] =21根非加密区根数=(5000- 600-2000)/200-1=11根④第三跨=21+16 =37根加密区根数=2×[(1000-50)/100+1]=21根非加密区根数=(6000-750-2000)/200-1=16根⑤总根数=42+32+37 =111根框架柱构件钢筋实例计算本小节所有构件的计算条件,见下表。
柱纵筋的计算公式柱纵筋的计算公式1、首层纵筋的计算首层纵筋长度 = 首层层高 - 首层净高Hn/3 + Max(上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 + 与上层钢筋搭接llE (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2、中间层纵筋的计算中间层纵筋长度 = 本层层高 - Max(本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 + Max(上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 + 与上层钢筋搭接LlE(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3G101-1P36)3、顶层纵筋的计算(1)角柱纵筋长度外侧钢筋长度 = 顶层层高 - Max(顶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 - 梁高+1.5LaE内侧纵筋长度 = 顶层层高 - Max(顶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 - 梁高 + 锚固其中锚固长度取值为: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长< LaE时,则使用弯锚形式: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 = 梁高 - 保护层 + 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长≥ LaE时,则使用直锚形式: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说明:以常见的B节点为例;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 边钢筋总数的1/2,h边钢筋总数的1/2,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钢筋总数的1/2。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3G101-1P37)(2)边柱纵筋长度边柱外侧钢筋长度与角柱相同,只是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边柱内侧钢筋长度与角柱相同,只是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钢筋总数(3)中柱纵筋长度中柱纵筋长度 = 顶层层高 - Max(顶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 - 梁高 + 锚固其中锚固长度取值为: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长< LaE时,则使用弯锚形式: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 = 梁高 - 保护层 + 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长≥ LaE时,则使用直锚形式: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 = 梁高 - 保护层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3G101-1P38)有时您也许发现某层柱子刷新的结果和上面所述的计算方法不一致,这是因为只画了部分楼层的柱子。
柱钢筋计算示例范文假设我们需要计算一个圆形柱的钢筋。
该圆形柱的高度为3米,直径为600毫米,柱顶荷载为500千牛,柱底荷载为200千牛。
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的抗拉强度等级为HRB400。
下面是柱钢筋计算的具体步骤:第一步:计算柱的截面面积和周长。
柱的截面面积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A=π*r²。
其中,r为柱的半径,为300毫米。
因此,柱的截面面积为:A=3.14*(0.3)²=0.2827平方米。
柱的周长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2*π*r。
因此,柱的周长为:P=2*3.14*0.3=1.884米。
第二步:计算柱的抗弯强度。
柱的抗弯强度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M=(N*e*h)/1000。
其中,M为柱的抗弯强度,N为荷载,e为偏心距,h为柱的高度。
偏心距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e=(H+h/2)/2、其中,H为柱顶荷载,h为柱底荷载。
因此,偏心距为:e=(500+200/2)/2=450毫米。
将相关数值代入公式中可得到柱的抗弯强度:M=(700*0.450*3000)/1000=945千牛·米。
第三步:根据混凝土配筋率确定钢筋面积。
第四步:计算钢筋的间距。
第五步:计算柱的配筋率和配筋面积。
第六步:根据抗弯强度确定钢筋面积。
以上就是柱钢筋计算的一个具体示例。
通过这个示例,我们了解了柱钢筋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钢筋的布置形式、连接方式等因素。
希望这个示例能对大家的柱钢筋计算工作有所帮助。
板底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勾2*6.25*d板底筋根数=ceil((净跨-2*起步距离)/间距)+1(起步距离=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板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水平长度+弯折长度*2板端支座板负筋长度=锚入长度+弯勾+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板负筋根数=ceil((净跨-2*起步距离)/间距)+1(起步距离=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板负筋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参差长度*2(轴线长度-轴线两边内梁的宽度)(参差长度是分布筋和负筋搭接长度)板端支座负筋的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间距(取整)+1板中间支座负筋的分布筋的根数=布筋范围1/间距(取整)+布筋范围2/间距(取整)+1温度筋长度=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参差长度*2(参差长度是温度筋和负筋搭接长度)温度筋根数(梁一跨中间的非加密区根数)=(净跨长度-负筋伸入板内的净长)/温度筋间距-1马凳筋∏型长度=L1+L2*2+L3*2马凳筋∏型双层双向板马凳筋根数=板净面积/(间距*间距)+1马凳筋∏型负筋马凳筋根数=排数*负筋布筋长度/间距+1马凳筋一字型长度=L1+L2*2+L3*2或L1+L2*2+L3*4马凳筋一字型根数=排数*每排个数梁上部通筋长度=总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梁上部边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左支座锚固梁上部边支座负筋(第二排)=1/4净跨长+左支座锚固梁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取大值)*2+支座宽梁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二排)=1/4净跨长(取大值)*2+支座宽梁架立筋长度=净跨-两边负筋净长+150*2(注意钢筋类别)梁侧面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注意钢筋类别)梁侧面受扭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注意钢筋类别)梁下部通筋长度=总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梁边跨下部筋长度=本身净跨+左锚固+右锚固梁中间跨下部筋长度=本身净跨+左锚固+右锚固梁箍筋长度=2*(H-2*25+B-2*25)+(11.9*2+8)d二-四级抗震箍筋根数计算加密区根数=(1.5*梁高-50)/加密间距+1 (一跨分左加密、右加密)非=(净跨长-左加密区-右加密区)/非加密间距-1总根数=加密*2+非加密梁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柱钢筋的计算公式(一)基础层一、柱主筋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二、基础内箍筋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
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二)、中间层一、柱纵(一)基础层一、柱主筋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二、基础内箍筋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
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二)、中间层一、柱纵筋1、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二、柱箍筋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三)、顶层顶层K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各不相同。
(参看03G101-1第37、38页)一、角柱角柱顶层纵筋长度:(一)内筋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二)外筋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柱顶部第一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8d(保证65%伸入梁内)柱顶部第二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二、边柱边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边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边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分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1.5Lae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三、中柱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中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钢筋计算原理及计算方法钢筋重量=钢筋长度*根数*理论重量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柱基础层: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 (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三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顶层:角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其中锚固长度取值: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边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h边两侧钢筋总数。
土木工程知识点-柱钢筋翻样计算公式汇总
柱子基础插筋长度
基础插筋长度=弯折长度a+竖直长度h1+非连接区Hn/3+搭接长度LlE
-1层柱子主筋长度
纵筋长度=-1层层高1层非连接区Hn/3+1层非连接区Hn/3+搭接长度LlE 如果出现多层地下室,只有基础层顶面和首层顶面是1/3净高其余均为(1/6净高、500、柱截面长边)取大值
1层柱子主筋长度
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非连接区Hn/3+max(Hn/6,hc,500)+搭接长度LlE 中间层柱子主筋长度
纵筋长度=中间层层高-当前层非连接区+(当前层+1)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
非连接区=max(1/6Hn、500、Hc)
顶层中柱主筋长度
中柱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梁高+(梁高-保护层)+12d
顶层边柱主筋长度
1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梁高+1.5锚固长度(65%的柱外侧纵筋)
2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梁高+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柱宽-2*保护层+8d )
4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梁高+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
+12d )有人认为建立新形式的标准化始走向建筑和谐的唯一道路,并且能用建筑技术加以成功地控制.而我的观点不同,我要强调的是建筑最宝贵的性质是它的多样化和联想到自然界有机生命的生长.我认为着才是真正建筑风格的唯一目标.如果阻碍朝这一方向发展,建筑就会枯萎和死亡.要使建筑结构适合于环境,要注意到气候,地位和四周的自然风光,在结合目的来考虑的一切因素中,创造出一个自由的统一的整体,这就是建筑的普遍课题,建筑师的才智就要在这个可提到完满解决上体现。
钢筋计算公式表
一、柱钢筋
1、柱纵筋单根长度=柱基础内插筋+柱净高+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2、柱箍筋:单根长度=(b-2c+h-2c)*2+2* max(10d,75)。
二、梁钢筋
1、梁上部纵筋长度=总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搭接长度:如为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
2、下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3、上部端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左(右)锚固长度。
4、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2(净跨长取相邻两跨最大值)+支座宽。
第二排=1/4净跨长+*2(净跨长取相邻两跨最大值)+支座宽。
5、架立筋单长=净跨长-净跨长/3*2+150*2。
6、箍筋单长(2肢箍)=(长-2保+宽-2保)*2+2* max(10d,75)。
7、侧面纵向钢筋(腰筋)。
构造筋长度(G打头的钢筋)=净跨长+2*15d。
抗扭筋长度(N
打头的钢筋)=净跨长+2*锚固长度。
8、拉筋: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
9、附加吊筋:吊筋单根长度=次梁宽+2*50+2*(梁高-2保)/sin45°(sin60°)+2*20d。
当主梁高≤800时,吊筋角度为45度;当主梁高>800时,吊筋角度为60度。
10、屋面框架梁屋面梁上部通长筋=总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框柱钢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附图
基础插筋(基础平板中)
当筏板基础≤2000mm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llE(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1、04G101-3P45柱插筋构造一
2、柱墙插筋锚固竖直长度与弯钩长度对照表
当筏板基础>2000mm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
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llE(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3、04G101-3P45柱插筋构造二
基础插筋(基础主梁中)
当基础梁底与基础板底一平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钢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llE(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1、04G101-3P32柱插筋构造一
当基础梁顶与基础板顶一平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钢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llE(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2、04G101-3P32柱插筋构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