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语文高考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05.50 KB
- 文档页数:9
2021-2022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重庆卷)[答案]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A.执拗niù祛暑qū阿其所好ē吆五喝六hēB.汤匙chí巷战xiang 久假不归jiǎ不揣冒昧chuǎiC. 鬓角bìn 蛇蝎jié稗官野史bài 成绩斐然fěiD. 窗xuan 炽热 chi 浑浑噩噩hún 咄.咄逼人duō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修炼俏皮话集腋成裘动则得咎B.朱砂冷飕飕锥心泣血犯而不校C.恭候岔路口废话连篇故弄玄虚D.敲诈副作用大块朵颐分庭抗礼3.下列语句中,加点语句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曾见过母亲那件放在箱底珍藏多年的旗袍,无论是面料还是花色还是那奇妙的盘花扣,都漂亮得令人歆羡..。
B.那些在黑暗中蹲伏的峰峦,和天空勾结成一体。
更远处,一列锯齿形的山梁后,隐隐躲着几粒星子,仿佛在窥视人间的动静。
C.老王一心想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加之对这些文物非常熟悉,给考察团汇报时,他洋洋洒洒地说了一个多小时。
D.那天放学回家,肚子已经抗议地打着鼓了,正当我如饥似渴地寻找食物时,突然发现餐桌上放着一块面包,我高兴极了。
4.依次填入下边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当你还是一棵幼苗的时候,别人不容易在远处看到你。
_______他们从你身边走过____站在你身边,也可能视而不见,__________你还不引人注目。
而______你长成一株大树,哪怕在很远的地方,别人也会看到你,并且欣赏你。
A.虽然甚至因为如果B.虽然或者除非只有C.即使或者除非只有D.即使甚至因为如果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会讲两种语言比只会说一种语言具有明显的实际好处——能够与更多的人交流。
但近年来,科学家们开始证实,谙熟两种语言还有着更重要的优势,会说两种语言让人更聪明。
【高三】重庆高考语文试卷(附答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语文试题卷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后,共12分后)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存有志向贸然专门从事剑挥剑qiào如法炮制páozhib.充其量身材魁梧独角戏jué人才济济jǐc.存有文采初日瞳瞳舞翩翩xiān古刹钟声chàd.消防栓幡然醒悟踮脚尖diǎn春风拂面fǘ2.以下词句中,加点词语采用不恰当的一项就是a.终于有充足的时间做早就计划做的事情了,却东摸摸西触触,有意无意的延宕,如果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反复出现这种情形,我们就有理由为他担忧了。
b.就是这种敢为人先、讨厌挑战的精神,一直积极支持着她坚持不懈,不断创新,才使我们看见了她如此震撼的技艺。
c.这种全方位的恶性竞争,只可能产生彻底的赢家和输家。
而那些赢家也可能因为谙熟各种潜规则而变成蝇营狗苟的功利主义者。
d.他的创作风格似乎很难言说,温婉、优雅、洒脱、风趣都无法归纳。
在当今文坛上,他的创作堪称独树一帜。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不管就是普及的程度还是比赛的数量和质量,同一些欧美国家较之,中国的盲人足球运动都还相去甚远。
b.在此次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同学们常围在一起相互鼓励并认真总结得失,赢得的远远不只是比赛的胜负。
c.生态环境关系到每个人的存活,对于生态环境的毁坏,只有增加环境污染,弘扬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就可以逐渐获得提升。
d.闪闪发光的银块,如果加工成及其细小、只有十分之几微米的银粉时,会变成黑色的,这是为什么呢?4.以下选项中,依次插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就是《海底两万里》是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一部科幻小说。
小说讲述了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利用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鹦鹉螺号在海底旅行的所见所闻,赞美了那深蓝的国度史诗般的海洋。
在我们身边,也有一艘这样的奇妙的潜水船是它发现了冰海沉船,激发大导演卡梅伦拍摄了史上最赚钱的电影是它帮助美国海军在地中海找到了不小心丢失的氢弹,避免了一次灾难。
重庆市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附答案)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民谣谚语,是人们世世代代的生活经验的高度总结与卓越智慧的长期积淀,有着极为丰富、深厚的内涵,是极富特色的传统民间文化的形式之一。
两宋时期的民间谣谚中,有大量的倡导廉洁、颂扬廉政的内容。
宋人认为:“为官之要,曰廉曰勤。
”岳飞更是直率地指出:“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至于名相范仲淹,则其境界更高。
他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清心做官,莫营私利”。
这些至理名言,后多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转化为歌谣民谚。
另外,当时还有劝廉、守廉的民谣。
例如:世常羞贫贱,贫贱非我羞;人人为官莫敛财;住世一日,则做一日好人;居官一日,则做一日好事;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这些或诗或歌的民谣,代表了广大民众希望官场廉洁、官员廉正、不奢侈、莫敛财的良好愿望。
据传,当时民歌谣谚中还广为流传着宋真宗写的《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诗歌中既有劝人勤学苦读的用意,也将读书、做官、发财之间的关系写得清楚明白。
但不论怎么说,学而优则仕,总比不学无术、只顾投机钻营和贪赃枉法要好。
因此,时人又唱道:谁不爱,黄金屋;谁不羡,千钟粟。
儿孙自有儿孙福,何必为官去贪污;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
两宋时期,大量的民谣谚语表达了人们对贪官污吏的愤恨,尤其是对北宋末年童贯、蔡京、朱勔等人的切齿之恨。
如贪官朱勔受宠,仅家奴即有百余人封官赐爵。
其中受金带者就有数十人。
当时民谣说:金腰带,银腰带,赵家世界,朱家坏!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以贪污勒索的钱财而换取的腰带到手后,又被高价转卖,从而大获其利。
因此,人们对贪赃枉法之徒愤慨至极,认为“打破筒(指童贯),泼了菜(指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
重庆市高三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项不是文言文中的常见句式?A. 省略句B. 对仗句C. 定语后置D. 状语后置2. 《诗经》中的“风”主要指什么?A. 风俗习惯B. 音乐C. 诗歌形式D. 气候3. 下列哪位诗人被尊称为“诗圣”?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王之涣4.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吴承恩C. 罗贯中D. 施耐庵5. 下列哪个时期被称为“建安风骨”?A. 东汉末年B. 三国时期C. 西晋D. 东晋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023年重庆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 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 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
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
毛泽东同志1930 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
这种深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
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
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
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
这样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
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
现在有的干部善于察言观色,准备了几个口袋,揣摩上面或领导的意图来提供材料。
很显然,这样的调查是看不到实情、得不到真知、做不出正确结论的。
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
2024年重庆市语文高考仿真试题与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题目】1.文章开头描述了什么样的场景?A. 黄昏时分城市的景色B. 清晨山林的复苏景象C. 夜晚星空下的沉思D. 冬日雪后的寂静2.文章提到的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A. 人类更加重视自然B. 自然界变得更加美丽C. 这种联系变得更加紧密D. 这种联系变得不再那么密切3.“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钢铁森林取代了真正的森林”这句话暗示了什么?A. 城市化进程中对自然环境的影响B. 建筑技术的进步C. 现代人对自然的向往D. 森林被保护得更好了4.根据文章内容,作者认为自然之美是否随着现代化进程而消失?A. 是的,自然之美已经消失了B. 不,自然之美依旧存在C. 作者没有明确表达观点D. 自然之美已经被科技所替代5.最后一句“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A. 对自然无所谓的态度 . 对自然破坏的无所谓C. 对自然环境的关切和呼吁保护D. 对科技发展的肯定【答案】1.B2.D3.A4.B5.C这就是一道模拟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Ⅰ”部分的题目。
希望它能满足你的要求。
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记忆之树李汉荣①每个人的心灵里,都生长着一棵树,一棵枝繁叶茂、根系深长的记忆之树。
这棵树,记录着我们的欢乐与悲伤,成长与经历,是我们生命的一部重要史志。
②孩提时代,我们就开始在心灵的空地上栽种这棵树。
我们纯真的欢笑,是树顶的第一缕阳光;我们晶莹的泪滴,是树根下最清澈的泉水。
我们每一次跌倒后的爬起,每一回成功后的欢呼,都被这棵树悄悄记录下来。
③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的记忆之树也在不断地长高、长粗。
我们读过的每一本书,遇见的每一个人,经历的每一件事,都化作一片片叶子,挂在枝头,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这些叶子,有的嫩绿,有的深绿,有的金黄,有的枯黄,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生命的色彩和风景。
④然而,记忆之树并非永远葱郁。
重庆市南川中学高三最后一卷新高考语文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随着地下汉字书写文物源源不绝的出土,中国书法还会有更多惊喜在未来呈现。
这是中华优秀文化福荫万世、泽被子孙的无私给予。
,,。
,,。
①影响中华文化的未来②能让人们在书写和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到审美的玄妙和愉悦③必将持续散发永恒魅力和时代风采④自带创造基因的汉字⑤进而丰富和提升炎黄子孙的精神世界⑥中国书法艺术创造过绵延千载的辉煌历史A.⑥②⑤④③①B.⑥③①④②⑤C.④③①⑥②⑤D.④②⑤⑥③①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
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
( ),这个“气”是个多义词,常特指“药性”,我们的先祖用寒、热、温、凉来诊释药的特性,是为“四气”。
中医还有“补脏气”之说,这个“补”是调理、增强的意思,“气”则指生理功能,“补脏气”即指用药物来调理增强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神农本草经》中把药分为上、中、下三品,并说:“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治病。
”所谓“养命”、“养性”,都是突出了中药调养人体的功效,这就是许多人中药的原因之一。
中药的这种特性,被一一体现在每一味药中,因为它对于疗疾治病十分重要。
对于寒病就要用热性药,对于热病就要用寒性药,这里药性与病性是相逆的,所谓,这就是药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
,如果“以热益热,以寒增寒”,就会导致“精气内伤,不见于外”,这是治疗上的严重失误。
由此可见,运用药的“四气”来治病,是多么重要。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纳入信奉相辅相成若非如此B.纳入笃信相反相成反之C.写入信奉相反相成反之D.写入笃信相辅相成若非如此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用中药治病是中医的特点,中药有“气”的概念B.中医治病常用中药,中药的概念讲究“气”C.中医治病常用中药,中药有“气”的概念D.用中药治病是中医的特点,中药的概念讲究“气”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中药的这种特性,一一体现在每一味药中,认识这种特性对于疗疾治病十分重要。
2023年重庆高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2023年重庆高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高考语文复习方法1、企图靠老师讲得好、深、透,学生只管默默聆听、记忆就学好语文,这种想法已被无数事实证明:此路不通!因此,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作好自主学习规划,加大自主练习的力度,自奋其志,自求其通,也是一条极重要的语文学习规律。
2、注重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高考语文学习虽然加大了复习与练习的比例,但大家不可忘记语文学习的规律就是“积累”两字。
如果只沉浸在做题之中,不重视积累,反而得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
所以,建议大家在紧张学习中仍然应该留出一部分时间来阅读一些文史哲类的书籍。
这样既有助于放松自己的心情,又有助于语文能力的提高。
3、培养语文写作的良好习惯。
在高考语文的整体复习中,写作是一个难点中的难点,很多同学对此不知所措,也觉得很难提高。
我觉得新学期开始就培养自己良好的写作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大家不但可以通过课堂的习作训练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而且可以通过平时小段练习来提高。
语文高中常考知识归纳【尹】参见“令尹”条。
战国时楚国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
又为古代官衔的通称,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
【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
《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鸿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冏卿】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
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
【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经略使】也简称“经略”。
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
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太守】参见“刺史”条。
重庆语文2023高考试题及答案重庆语文2023年的高考试题及答案如下:一、语文知识运用(共3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古文段落,分析其表达的中心思想。
(5分)答案:该段古文通过叙述历史事件,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
2. 根据题目所给的现代文段落,概括其主要观点。
(5分)答案:该段现代文主要讨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忽视现象,呼吁大家重视并传承传统文化。
3. 根据题目所给的成语,选择正确的使用场合。
(5分)答案:该成语适用于形容事情发展顺利,没有遇到阻碍。
4. 根据题目所给的诗词,分析其艺术特色。
(5分)答案:这首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精炼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5. 根据题目所给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答案:该段文言文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古代人物的智慧和品德,翻译时应注意语言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二、现代文阅读(共40分)1. 阅读所给的现代文,回答以下问题:-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传达什么样的信息?(10分)答案:作者通过这篇文章传达了对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冷漠现象的批判,以及对人与人之间温情的渴望。
- 文章中提到的“城市病”具体指什么?(10分)答案:“城市病”在文章中指的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如人际关系的疏离、生活节奏的加快等。
- 文章中哪些细节描写最能体现作者的观点?(20分)答案:文章中通过几个具体的人物故事,如老人的孤独、孩子的无助等,生动地展现了“城市病”对个体生活的影响,从而体现了作者的观点。
三、古诗文阅读(共30分)1. 阅读所给的古诗文,回答以下问题:- 这首诗词的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10分)答案:作者通过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这首诗词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10分)答案:这首诗词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022年重庆高考语文试题试卷及答案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学者进入典籍英译领域时间相对较晚,据现有汉学书目统计,中国典籍译本绝大多数是由西方汉学家或独立、或在中国合作者帮助下完成的。
传教士以降的西方译者为中国典籍的异域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以往的西方译者翻译中国文化典籍时,大多采取迎合译语读者的翻译策略,翻译过程中曲解、误译中国文化之处比比皆是。
此外,中国古代经典文本的语言具有语义的浑圆性、语法的意合性和修辞的空灵性这三大特点,使得绝大多数外国学习者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触及中华文化的内核。
然而,典籍英译的主要目的,是向西方世界介绍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发展,让西方了解真正的中国。
我们应当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典籍翻译实践和接受之间的窘况与差距,从典籍翻译大家身上汲取翻译的智慧,获取前行的指导和力量。
在这方面,对杨宪益、戴乃迭(英国籍)合译的与英国人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译本的比较,是一个值得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的课题。
这两个译本于20世纪70年代出版,三位译者皆因此获得巨大声誉,也同时掀起了翻译界此后对两种译本经久不息的对比研究热潮。
在这过程中,我们应深入了解中国典籍的外译事实,客观分析两种译本的优长与不足,将中国的本土经验和理论与西方翻译理论相结合,取其精华,让中国的翻译研究与实践在传承和发展的良性循环中获得升华,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我们讲述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时代能力。
(摘编自辛红娟《中国典籍“谁来译”》)材料二:翻译思想是决定译者翻译行为和翻译结果的主因,只有通过其翻译思想,读者才能理解其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种种策略,也才能对这些策略所产生的译文进行更客观的评价。
从霍克思的译本中可见,他对原文采取了大多时候“忠实不渝”、间或背信弃“意”的态度。
重庆市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阅卷人一、现代文阅读(35分)得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你的身体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该睡觉?有两大主要因素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②第一个因素,是你大脑深处的24小时生物钟发射出的信号。
生物钟会制造出循环的昼夜节律,让你在夜晚和白天的常规时段感到疲倦或清醒。
但它也控制着其他的节奏模式,包括你偏好的饮食时间、你的心情和情绪、核心体温、代谢率,以及多种激素的释放。
很显然,在比赛中打破奥运会纪录的可能性与一天中的时间段有关,这并非巧合。
破纪录的可能性会在人类昼夜节律的自然高峰(下午的早些时候)达到最大极限。
即使是出生和死亡的时间也证实了昼夜节律的存在,因为维持生命的关键代谢、心血管、体温和激素水平等波动过程,都是由昼夜节律这个生物起搏器所控制的。
③1938年,芝加哥大学的纳塞尼尔·克莱德曼教授与他的研究助理布鲁斯·理查森共同进行了一项较为极端的科学研究。
他们去到肯塔基州的猛犸洞里,这是地球上极深的洞穴之一——事实上,由于过于深邃,它的最深处完全无法探测到阳光渗透。
他们一共在黑暗中度过了32天。
除了积攒了浓密的面部须发外,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了两大突破性的发现。
第一个发现是,人类会在阻绝外界阳光的情况下,形成自己的“内源性”昼夜节律,也就是体内自我生成的节奏。
克莱德曼和理查森都没有随机地醒来和入睡,而是表现出了一种可预测的、重复性的模式,即有较长时间的清醒状态(约15个小时),并伴随有大约9个小时的睡眠。
第二个出乎意料且意义更重大的发现是,他们规律性循环的“睡眠—清醒”周期并不是精确的24小时,而是始终确切地超过了24小时。
在这项开创性实验的八十多年后,我们确定了一个成年人的体内生物钟平均持续时间大约是24小时15分钟。
它与地球的24小时自转周期相差得不算太多,但也不是任何一个有职业自尊的瑞士钟表匠能够接受的精确计时。
④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大多数人并不生活在类似的黑暗环境中。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重庆卷,含解析)语文试题卷共8页。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1至5题,第7至9题为选择题,24分;第6题、第10至21题为非选择题,126分,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1至5题、第7至9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6题、第10至21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
共9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空降兵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亲和力声名鹊起闹别.(biè)扭称.(chēng)心如意B.倒胃口皇天后土瞭.(liǎo)望哨金蝉脱壳.(qiào)C.哈蜜瓜明眸皓齿撑.(chēng)场面姹.(chà)紫嫣红D.敞篷车异彩纷呈差.(chà)不多白雪皑皑.(ái)【答案】D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即日起开始施行..,值得注意的是,该规定首次提出保修期不低于三年。
B.东方白鹳是一种体优美的大型涉禽,其羽毛亮如白雪,腿脚鲜红艳丽,覆羽和飞羽黑中的闪亮。
白、红、黑结合得如此高妙..,令人惊叹。
C.这些年来,随着人们接触的新事物越来越多,观念越来越开放,再加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的自驾游活动搞得风生水起....。
D.重庆商品展示交易会今日在国博中心开幕,农产品展区众多商户在现场批发促销,副食品展区买一送一等优惠活动也比比皆是....。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施行,指方针政策等从某一天发生效力。
重庆新高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漫不经心B. 旁征博引C. 声名狼籍D. 恣意妄为答案:B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最合适的词语填空:“他虽然年轻,但做事________,深受大家好评。
”A. 一丝不苟B. 一蹴而就C. 一诺千金D. 一帆风顺答案:A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境保护有了更深的认识。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乐于助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这次考试。
答案:B4.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B. 《水浒传》描绘了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
C. 《三国演义》以曹操、刘备、孙权三国争霸为主线。
D. 《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著。
答案:D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C.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答案:A6. 下列关于古代诗人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李白被称为“诗仙”。
B. 杜甫被称为“诗圣”。
C. 王维被称为“诗佛”。
D. 李清照被称为“词中之龙”。
答案:D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B. 他不仅勤奋学习,而且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C.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D.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品德高尚,为人谦逊。
答案:D8. 下列关于成语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画蛇添足”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弄巧成拙。
B. “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己吓唬自己。
C. “掩耳盗铃”比喻自欺欺人,不自量力。
D. “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
重庆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近年来,高考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考试,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升学前途,也是社会对于教育质量的一种评判标准。
而语文作为高考的重要科目之一,对于学生来说更是需要充分掌握并熟练运用的能力。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重庆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的内容。
一、阅读理解题目:阅读下面短文,根据短文内容,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
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实际上,读一本好书不仅是在和作者谈话,也是在和历史谈话。
中国的古代文化源远流长,我们不仅可以在祖先的经典作品中找到丰富的情感和人生智慧,也可以了解到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命运。
因此,我们要好好利用高中阶段的文学教育,读一些优秀的作品,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和思想修养。
【文章大意】本文主要强调读一本好书的重要性,从与作者交流、与历史交流两个层面加以说明。
1. 从作者的观点来看,读一本好书是在和()谈话。
A. 许多高尚的人B. 作者C. 历史D. 祖先【答案】C2. 在中国的古代文化中,人们可以找到丰富的()和人生智慧。
A. 感情B. 经验C. 思想D. 观点【答案】A二、文言文阅读题目: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文言文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而要学好文言文,就需要我们对于汉字的意义和修辞手法有深入的了解。
下面请根据给出的文言文短文回答问题。
example,颜子春秋丁东肆,桐木树上鼓槌工、焰火广场庆盛冬、顺丰快递保障京东购。
1. 请解释文言文短文中的“丁东肆”是什么意思?【答案】丁东肆是指四季中的冬天。
2. 请解释文言文短文中的“顺丰快递保障京东购”是什么意思?【答案】顺丰快递保障京东购是指京东网购物的保障措施。
通过以上的阅读理解和文言文阅读题目,我们可以看出,高考语文试题对于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
因此,同学们在备考语文考试时,不仅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巧,还要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积累。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语文试题卷声明:本答案为考试中心公布的标准答案,文言文、诗歌详解详析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包扎.(zā) 殷.红(yān) 损兵折.将(zhé) 还.看今朝(hái)B.劲.敌(jìng) 答.理(dá) 转弯抹.角(mò) 悄.无声息(qiǎo)C.阡陌.(mò) 膝.盖(qī) 舐.犊情深(shì) 刚愎.自用(bì)D.镌.刻(juān) 恪.守(kè) 迄.今为止(qì) 煽.风点火(shàn)答案:A解析:B.答.理(dā);C.膝.盖(xī);D.煽.风点火(sh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嗔怪博弈清澈见底鞭辟入里B.夜宵边陲涣然冰释稳操胜券C.遒劲晋升搬师回朝返璞归真D.诀窍蓬松不谋而合崭露头角答案:C解析:班师回朝: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
“班”是“调回”的意思,不是“搬动”。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去凤凰,是在一个细雨绵绵的日子,凤凰的美便弥漫..在这烟雨中,湘西的千年文化也在这烟雨迷蒙中荡漾开来。
B.网络热词不仅以独特的方式即时..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而且还表现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C.当今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数字阅读、网络阅读方兴未艾....,图书馆的传统职能正逐渐发生变化。
D. 他上学那会儿就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那种人。
按照规定,他可以申请贫困生助学贷款,但他却硬撑着不肯申请。
答案:D解析: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因为骆驼本来就比马大很多,即使这个骆驼是饿死瘦死的,骨架子还在那儿,还是比马要大。
引申为在一方面有特别特长的人,即使在这方面突然到了穷困的地步,也比一些在这方面刚出炉的人强,主要是指经济上的象征。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语文试题卷声明:本答案为考试中心公布的标准答案,文言文、诗歌详解详析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包扎.(zā) 殷.红(yān) 损兵折.将(zhé) 还.看今朝(hái)B.劲.敌(jìng) 答.理(dá) 转弯抹.角(mò) 悄.无声息(qiǎo)C.阡陌.(mò) 膝.盖(qī) 舐.犊情深(shì) 刚愎.自用(bì)D.镌.刻(juān) 恪.守(kè) 迄.今为止(qì) 煽.风点火(shàn)答案:A解析:B.答.理(dā);C.膝.盖(xī);D.煽.风点火(sh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嗔怪博弈清澈见底鞭辟入里B.夜宵边陲涣然冰释稳操胜券C.遒劲晋升搬师回朝返璞归真D.诀窍蓬松不谋而合崭露头角答案:C解析:班师回朝: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
“班”是“调回”的意思,不是“搬动”。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去凤凰,是在一个细雨绵绵的日子,凤凰的美便弥漫..在这烟雨中,湘西的千年文化也在这烟雨迷蒙中荡漾开来。
B.网络热词不仅以独特的方式即时..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而且还表现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C.当今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数字阅读、网络阅读方兴未艾....,图书馆的传统职能正逐渐发生变化。
D. 他上学那会儿就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那种人。
按照规定,他可以申请贫困生助学贷款,但他却硬撑着不肯申请。
答案:D解析: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因为骆驼本来就比马大很多,即使这个骆驼是饿死瘦死的,骨架子还在那儿,还是比马要大。
引申为在一方面有特别特长的人,即使在这方面突然到了穷困的地步,也比一些在这方面刚出炉的人强,主要是指经济上的象征。
重庆市语文高考自测试题与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标题:岁月的河流在时光的长河中,每个人都是匆匆过客,但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河中的璀璨星辰,照亮了我们的记忆。
李老汉的一生,就是这样一条充满故事的河流,静静地流淌在岁月的深处。
(一)李老汉年轻时是个木匠,他的手艺在村里是出了名的。
每当有人家要盖新房或是打家具,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李老汉干活从不马虎,每一块木头,在他手中都能变成精美的艺术品。
他的眼神里总是充满了对木头的热爱与尊重,仿佛每一根木头都有生命,都能感受到他的用心。
(二)岁月如梭,转眼间,李老汉已步入中年。
他的孩子们也相继长大成人,各自有了自己的生活。
李老汉开始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
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反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村里的公益事业中。
他义务为村里的老人修缮房屋,冬天还会为孤寡老人送去柴火和粮食。
他的善举渐渐传遍了整个村庄,人们提起他,无不竖起大拇指。
(三)晚年的李老汉,身体已大不如前,但他依然坚持每天早起,到村头的小河边散步。
河水潺潺,仿佛在低语,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李老汉喜欢静静地坐在河边,看着河水流向远方,心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感慨。
他常说:“人生就像这条河,有起有落,有急有缓,但最终都会流向大海。
”(四)直到有一天,李老汉再也没有出现在村头的小河边。
村民们纷纷前往他家探望,却得知他已经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他的离世让村里人深感悲痛,但更多的是对他的怀念和敬仰。
村民们自发地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将他的一生铭记在心。
(五)岁月继续流淌,李老汉的故事也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传颂。
他的勤劳、善良和坚韧,成为了村里人学习的榜样。
每当有人遇到困难,总会有人提起李老汉,仿佛他的精神一直在激励着大家前行。
问题:1.李老汉年轻时为何在村里出名?(3分)答案:李老汉年轻时因他出色的木匠手艺在村里出名。
他干活从不马虎,每一块木头都能变成精美的艺术品,深受村民们的信任和喜爱。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语文试题卷语文试题卷共8页。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1至10题为选择题,30分;第11至22题为非选择题,120分。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许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1至10题时,必须使用28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案11至22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对峙.zhì犒.劳kào追本溯.源sù蓦.然回首mòB.侥.幸jiào 浇.水jiāo 不屈不挠.náo骁.勇善战xiāoC.监察.chá趁.机chèn披荆.斩棘jīng脸色刷.白shuàD.刹.那chà切.磋qiè正当.防卫dāng姗.姗来迟sh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朝廷调济贸然行事瞑顽不化B.惦量修炼生灵涂炭不假思索C.斑斓法碣如法炮制严惩不贷D.松驰困扰歪门邪道砰然心动3.下列各选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英勇而机智的荆轲策划了一个有始有终....的行动方案,为了吸引秦王赢政上钩必须砍下樊於期的头颅,作为看见时奉献的礼品。
B.有关部门整锐房地产市场,那些八字还没一撇......就热热闹闹售房的开发商,终于会到了自己酿造苦酒。
C.文化领袖的形成,不只需要本人的天赋和努力,还需要一个让公众认同的过程。
任凭..一两件事,不足积累起文化领袖所需的声望。
D.漫步万盛石林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郁淳相的苗家风情及丰姿绰约....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
4.下列各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当冰雪皑皑之际,唯独梅花昂然绽放于枝头,对生命充满希望和自信,教人精神为之一振。
B. B.那跳跃着鸣禽的绿林,树上缠绕着藤蔓的绿叶,以及时隐时现的山岚雾霭,把我整个心灵都吸引了过去。
C.坐火车到威尔士北部最高的斯诺登尼亚山峰去观赏高原风光,是威尔士最主要的一个景点。
D.1984年12月26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抵达南极洲。
12月31日,南极洲上第一次飘起了王星红旗。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
什么是人体生物钟?科学家研究证实,每个人从他诞生之晶直至生命终结,体内都存在着多种自然节律,如体力、智力、精绪、血压等的变化,人们将这些自然节律称作生物节律或生命节律。
人体内还存在一种决定人们睡眠和觉醒的生物节律,它根据大脑的指令,以24小时为周期发挥作用。
早在19世纪末,科学家就注意到了生物体具有“生命节律”的现象。
科学家们将体力、情绪与智力盛衰起伏的周期性节奏绘制成三条波浪形的人体生物节律曲线图。
到了20世纪中叶,生物学家又根据生物体存在周期性循环节律活动的事实,创造了“生物钟”一词。
生物钟的位置到底在何处?一般认为,生物钟应该存在于大脑中,但对于其体位置的说法却又各不相同。
有人认为,生物钟的确切位置在下丘脑前端,视交叉上核内,该核通过视网膜感受外界的光与暗,使之和体内的时钟保持同一节奏。
也有人认为:生物钟现象与体内的襚黑素有密切关系,由于褪黑素是松果腺分泌的,因此生物钟也应该位于松果体上。
生物钟是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还是由人体自身内在的因素决定的?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争论。
外源说认为,某些复杂的宇宙信息是控制生命节律现象的动因。
学者弗兰克·而朗博士认为,人类对广泛的外界信息,如电场变化、地碰变化、重力场变,宇宙射线、其他行星运动周期、光的变化、月球引力等极为敏感,这些变化的周期性,引起了人的生命节律的周期性。
内源说认为,生命节律是由人体自身内在的因素决定的。
人在恒温和与外界隔绝的地下,也表现出近似于24小时的节律。
长久以来,生物钟的作用机制一直是个谜。
科学家们只知道生物钟可以控制人类睡眠和觉醒的周期、体内激素分泌、新陈代谢速率、体温等多种生理行为,但对生物钟的组成和其通过什么形式完成上述工作不能搞清。
加利福尼晋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在《细胞杂志上撰文称》他们发现了人体生物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生物钟通过在细胞内部制造蛋白而控制着负责不同功能的基因发挥各自的作用。
它的这一系列活动促使着人们感觉饥饿、享受睡眠、改变体温等。
这看上去仿佛是人体生物种非常熟练的掌握了整个DNA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并在白天或黑夜某个必要的时段中按下所需的按键来控制着人体各个器官的运作。
5.从原文看,下列对“生物钟”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一种决定睡眠和觉醒的生物节律B.体力、情绪与智力盛衰起伏的周期性节律C.生物体中存在的周期性循环的生命节律D.感觉饥饿、改变体温的生命节律6.根据原文提供的信自,对“生物钟”的形成没有..影响的一项是()A.通过视网膜感受光与暗的视交叉上核B.人体内松果腺所分泌的褪黑素C.广泛的外界信息的周期性变化D.体内激素分泌、新陈代谢速率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生物钟的研究可以在运动员成绩的提高方面有所作为B.生物钟的研究可以为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提供帮助C.生物钏的研究可以自由改变人的生活与工作状态D.生物钏的研究可以加深对人体细胞蛋白制造的认识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景公出游于寒途,睹死游[],众然不问,晏子谏曰:“昔吾先君桓公出游赌饥者之一,疾者与之财,使令劳力籍敛不费民。
先君将游,百姓皆说.曰:‘君举幸游吾乡子?’今子寒途,据四十里之,禅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饥寒冻馁,死相望,而君不问,失君道矣。
财屈力竭,下无以亲上;骄泰奢侈,上无以亲下。
上下交离,君臣无亲,此三代之所以衰也。
今君行之,婴惧公族之危,以为异姓之福也。
”公曰:“然!为上而忘下,厚籍敛而忘民,吾罪大矣!”于是敛死觜,发粟于民,据四十里之氓,不服.政期年。
公三月不出游。
就公使圉人养所爱马,暴死,公怒,今人操刀解养马者。
是时晏子侍前,左右执刀而进。
晏子止而问于公曰:“尧枝解人,”枢始?”公矍曰:“从寡人始”途不支寄。
公曰:“以属.曰:”尔罪有三:公使当养马而杀之,当死罪一也;又杀公之所最善马,当死罪二也;使公以一马之古而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当杀公马,使怨积于百姓,兵弱邻国,当当死罪三也。
今以属狱。
”公喟然叹曰:“夫子释之!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
”景公走狗死,公今外共之棺,内给之祭。
晏子闻之,谏。
公曰:“亦细物也,特.以与左右为笑耳。
”晏子曰:“君过矣,夫厚籍敛不以反民,充货财而笑左右,傲细民之忧,而学左右之,则国亦无望已。
且夫孤老冻馁,而死狗;鳏寡不恤,而死狗有棺。
行辟若此,姓闻之。
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怨晏子,而权轻于诸侯,而乃以为细物,群其图之。
”公曰:“善。
”趣危治狗;以会相马。
[注]赀(zi):腐尸。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群将游,百姓皆说.曰:“君当幸游乡乎?说:高兴B.据四十里之氓,不服.政期年服:服从C.公曰:“以属.狱。
”属:交付D.亦细物也,特.以与左右笑耳特:只是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齐景公“荒诏行径”和“苛虚百姓”的一组是()A. 景公出游于寒途,睹死游,默然不同使怨积于百姓,兵弱于邻国B. 公怒,令人操刀解养马者公族之危,以为异姓之福也C. 景公走狗死,公令外共之棺,内给之祭夫厚籍敛不以反民D. 趣庖治狗,以会朝属财屈国竭,下无以亲上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齐景公漠漠百姓族苦,乐之时,晏子指出“上下交离,君臣无亲”是国家衰败的原因。
B.齐景公所爱之马暴死,欲杀养马之人。
晏子假意斥责养马人,阻止了这种行为。
C.齐景公能听从晏子的劝谏,也还算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君主。
D.文章通过三个典型事例,表现了晏子的贤能有德、刚正不屈、机智幽默。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11.用斜线(/)给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并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用斜线(/)断句:昔吾先君桓公出游睹饥者与之食睹疾者与之财(2分)(2)翻译:①殚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饥寒冻馁,死背相望。
(4分)②傲细民之忧,而崇左右之笑,则国亦无望已。
(4分)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车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
(2分)(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
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4分)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
(6分)(1)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字余曰灵均。
(屈原《离骚》)(2)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下。
虎鼓瑟兮弯回车,。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百有余年矣。
(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
(5)《孤独的收割人》的作者,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湖畔派”的代表作家。
(6)1921年鲁迅以“巴人”为笔名发表的,后来又收入小说集《呐喊》中的著名中篇小说是。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
时间怎样地行走迟子建墙上的挂钟,曾是我童年最爱着的一道风景。
我对它有一种说不出的崇拜因为它常梦着时间,我们的作息似乎都受着它的支配。
到了指定的时间,我们得起床上学,得做课间操,得被父母吆喝着去睡觉。
虽然说有的时候我们还没睡够不想起床,在户外的月光下还没有戏耍够不想回屋睡觉,都必须因为时间的关系而听从父母的吩咐。
他们理直气壮呵斥我们的话与挂钟息息相关:“都几点了,还不起床!”要么就是:“都几点了,还在外面疯玩,快睡觉去!”这时候,我觉得挂钟就是一个拿着烟袋着我们脑门的狠心的老头,又凶又倔,真怒把他给掀翻在地,让它永远不行走。
在我的想象中,它就是一个看不见形影的家长,严古板。
但有时候它也是温情的,在除夕夜里,它的每一声脚步都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可以在子时钟声敲响后得到梦寐以求的压岁钱,想着用这钱可以买糖果来甜甜自己的嘴,真想在雪地上畅快地打几个滚。
我那时天真地以为时间是被一双神秘的大手放在挂钟里的。
它每时每刻地行走着,走得不慌不忙,气定神凝,不会因为贪恋窗外鸟语花香的美景而放慢脚步,也不会因为北风肆虐大雪纷飞而加快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