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 说课稿省一等奖

  • 格式:doc
  • 大小:33.18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高》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登高》。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作业布置六个环节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登高》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第五课《杜甫诗三首》的第三首。这个单元学习唐代诗歌,涵盖了盛唐、中唐、晚唐三个时期的4位诗人的7篇作品。

其中《登高》是盛唐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一首代表性律诗。古人评价它是“杜诗第一”、“古今七言律第一”。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律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

学好此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高考大纲,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2.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等手法的运用。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本节课就是让学生在诵读中去感受诗之美,领悟诗之情,学习诗之法。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的手法是教学重点,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是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会用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提问点拨法,指导学生思考,突破教学重难点。

同时也会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四、说教学过程(分为四部分)

(一)导入。

知人论世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孟子云:“诵其文,读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我将从让学生回顾曾经学习过的杜甫诗歌入手,比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等,来说说他们心中的杜甫。

同时借助对联“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进一步走进杜甫其人,回味杜甫穷年漂泊的一生,体会杜甫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读书人,忠君念阙,心系苍生的伟大情怀。

(二)研读课文

初读《登高》,朗读吟诵,感知韵律美。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懂句意,体会律诗的节奏、押韵的顺畅之美。

再读《登高》,披词入情,感受感情美。

让学生用一个字概括这首诗的情感内容。

这个答案就是一个“悲”字,由此辐射出两个问题:诗人因何而“悲”?如何写“悲”?

三读《登高》,展开想象,感悟意境美。

诗的意境由多个意象构成。意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是诗歌的灵魂。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无边落木,不尽长江,空间上一广阔,一辽远,远观近看,触目皆悲。

这一部分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首联、颔联共写了几种意象?(急风、天高、哀猿、飞鸟、落木、长江)分别用什么词描写?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这一问题的设置,是让学生通过体会多个意象所构成的意境,深刻地感受到诗中所弥漫的悲情,从而对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这一手法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初步突破了教学重点。)四读《登高》,品评词句,领悟悲情美。

诗中有景有情,在学生入境之后,引导学生抓住颈联、尾联的关键词如“悲”“客”“病”“苦恨”“酒杯”等来领悟诗人悲壮、愁苦的情怀,突破教学难点。

万里做客,百年多病,空间上,其一生从北到南都在路上,时间上,从青年到老年都在漂泊。

而这种浓重的悲愁正是源于自己多灾多难的国家,家国共悲,一时艰难苦恨全涌心头。

国势如此,小民奈何?欲借酒浇愁,可多病之体又让他不能举杯,浓得化不开的悲愁只能郁结在喉中腹内,沉郁如此,实堪为七律第一。

五读《登高》,感悟朗读,品悟音乐顿挫美。

我将其分三步完成:先自由诵读,用心感悟;再配乐朗诵,个别诵读,互相点评;最后,播放名家范读,在倾听中将诗情融入心田,完成背诵。

万里百年,倏忽而已,一身漂沦江湖,岂不痛哉?

整首诗也到此收结。

(三)归纳赏诗之法

接下来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运用的诵读法、意象分析法、知人论世法等诗歌鉴赏的方法做一归纳总结,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四)课堂练习、拓展延伸

然后用多媒体展示《旅夜书怀》作为课堂练习,学以致用,并思考两个问题:

1、分析首联“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中“细草”和“孤舟”两个意象的作用。

2、怎样理解“月涌大江流”的内容和意境?

五、说板书设计

1、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形成以上的板书,这个板书可以帮助学生更完整深刻地理解课文。体会情感,掌握手法。

因何而悲

如何写悲

家 国 景 情

沉郁 顿挫

苦痛

六.说作业布置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杜甫其人,这节课,我设计了课外作业:

通过对杜甫三首诗歌的学习,对杜甫进行一段人物刻画,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