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基础) 知识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271.00 KB
- 文档页数:8
滑轮基础知识总结类型一:用滑轮提升重物类型二:用滑轮拉动重物类型三:滑轮组滑轮组简单计算1.如图所示,某工人利用滑轮组提升矿井中重的物体A,当他所用的拉力F=500N时,物体A在10s内匀速提升2m。
若不计滑轮重、摩擦和绳重,求:1、物体A的重2、绳子自由端运动的距离3、绳子自由端的速度。
2.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将质量为48kg的物体以0.3m/s的速度匀速提起,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 __ v 物200N ;若用该滑轮组将重 570N 的物体匀速提升 2m 时,不计绳重和滑轮轴摩擦、绳子的伸 长,(g=10N/kg ),求: 动滑轮的重力 绳子自由端运动的距离 若用此滑轮组提升 66kg 的物体,则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多少? 1、2、3、3.S=图:n=乙图:F= S=n=乙甲GG F= G乙 n=图n= GGF=Sh GS=—4.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拉力F=3N,物体A的速度v=0.2m/s,忽略滑轮重、绳重和轴摩擦。
则求物体A受到的拉力。
物体A受到的合力。
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
绳自由端的速度。
5.如图所示,重40N的物体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所受的滑动摩擦阻力是物重的0.2倍,物体A在2s内前进了0.2m。
若不计滑轮重、绳重及轴摩擦,则求物体A受到摩擦力大小。
绳自由端拉力。
绳自由端的速度。
6.质量是6kg的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图所示的装置使物体A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始终保持水平,其示数为2N,不计绳重、弹簧测力计重、绳子的伸长和滑轮组内部的摩擦,则求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
水平桌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
绳子自由端的速度。
九年级科学滑轮知识点讲解滑轮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它是一种利用轮轴和绳索的简单机械装置,可以使力量得到放大或方向改变。
在九年级的科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滑轮的原理、分类和应用。
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详细解释这些知识点。
一、滑轮的原理滑轮的原理可以追溯到阿基米德时代。
据传,阿基米德曾经发明了滑轮来帮助他的国王移动庞大的船只。
滑轮的原理是利用绳索将力量传递或分担到不同的方向。
当我们施加力量在绳索的一头时,另一头的绳索会带动滑轮旋转,使得重物上升或下降。
二、滑轮的分类滑轮根据其使用的方式和数量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单滑轮只有一个滑轮,并且被固定在支架上。
它主要用于改变力量的方向。
复合滑轮是多个滑轮组合在一起。
它可以减少所需的力量,并且可以使重物升起的距离增加。
当组合了多个滑轮时,它们被称为滑轮组。
三、滑轮的应用滑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建筑工地上,滑轮常被使用在塔吊上,用来升降建筑材料或设备。
在舞台表演中,滑轮可以使得人们轻松改变舞台上的道具位置,使表演更具有吸引力。
此外,在机械和工业领域,滑轮也被广泛用于传输和搬运重物。
四、滑轮的力量放大滑轮可以放大施加在它上面的力量。
在使用滑轮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滑轮的数量和使用方式。
通过增加滑轮的数量,我们可以减少施加在滑轮上的力量,但是需要增加滑轮的个数。
这是因为每个滑轮都可以减少一部分施加在重物上的力量。
这种原理被称为力量分担。
通过合理利用滑轮的数量和使用方式,我们可以在减少人力的同时完成更大的工作。
五、滑轮的机械优势滑轮的机械优势表明,通过使用滑轮,我们可以减少施加力量的大小,但需要增加施力的距离。
机械优势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机械优势 = 输出力量 / 输入力量。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到滑轮的机械优势可以大于1。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用较少的力量来完成更多的工作。
总结滑轮在九年级的科学课程中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通过了解滑轮的原理、分类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滑轮滑轮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来改变施加力的方向和大小。
在物理学中,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装置,通常由一个固定的轴和一个或多个旋转的轮子组成。
滑轮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提升重物、传递力量等各种场合。
1. 滑轮原理滑轮原理是指利用滑轮改变施加力的方向和大小的方法。
滑轮原理在物理学中很常见,它可以用来改变力的方向,减小所需的力或者改变物体的速度。
滑轮原理是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的,通过改变施加力的方向和大小,使得物体的运动更加方便和有效。
2. 滑轮的分类根据滑轮的结构和用途,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滑轮有定滑轮、活动滑轮、组合滑轮等。
定滑轮是指固定在支架上,不能移动的滑轮,主要用来改变力的方向。
活动滑轮是指可以自由移动的滑轮,通常与绳索一起使用,用来提升或拉动物体。
组合滑轮是指将多个滑轮组合在一起,可以达到更大的力的减小。
这些不同类型的滑轮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3. 滑轮的作用滑轮能够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因此可以起到以下几个作用:(1) 减小所需的力:通过组合滑轮或活动滑轮,可以将所需的力减小至原来的一半或更小,使得搬运或提升物体更加轻松。
(2) 改变力的方向:滑轮可以改变施加力的方向,使得力的方向更符合需要,更加方便进行工作。
(3) 改变物体的速度:通过活动滑轮和不同数量的滑轮组合,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实现快速提升或减慢下降的效果。
(4) 传递力量:滑轮可以将力量传递到不同的物体上,实现机械装置或设备的工作,如吊车、挂绳等等。
4. 滑轮的应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滑轮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1) 吊车:吊车是使用滑轮原理设计的机械设备,可以用来搬运重物、建筑材料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滑轮结构,可以轻松地搬运数吨重的物体。
(2) 水井提桶:在古代,人们利用滑轮原理设计了水井提桶,可以将水井中的水提升到地面,使得取水更加方便。
初中物理滑轮知识点第一篇:滑轮的原理和分类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也是非常基本的物理原理之一。
滑轮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工程等领域中。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滑轮的原理和分类。
一、滑轮的原理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它可以将力量分散到两个或更多的方向上。
滑轮本身并不起到增加力量的作用,但它可以减轻物品的重量,并使力量更容易被施加。
滑轮的原理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F1/F2 = D2/D1其中,F1为施力的大小,F2为物体所受的力的大小,D1为施力点与滑轮中心的距离,D2为物体支持点与滑轮中心的距离。
二、滑轮的分类按照滑轮的个数,可以将滑轮分为单轮滑轮和多轮滑轮两种。
1. 单轮滑轮单轮滑轮又叫固定滑轮,它只有一个滑轮,并且滑轮的位置是固定的。
固定滑轮可以改变施加力的方向,但它不能改变施加力的大小。
单轮滑轮可以通过以下形式表示:2. 多轮滑轮多轮滑轮又叫移动滑轮,它包含了至少两个滑轮,并且其中的一个滑轮是可移动的。
移动滑轮可以使施力点的方向改变,并且可以提高力的大小。
多轮滑轮可以通过以下形式表示:根据滑轮的结构和应用,还可以将滑轮分为其他不同的类型。
例如,“捻线滑轮”可以用来捻合绳子或钢线,而“斜轮滑轮”可以用来改变力的方向。
总之,滑轮是一种古老而基本的机械,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理解滑轮的原理和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用它,并从中受益。
第二篇:滑轮的应用和实验滑轮是物理学中非常基础的实验之一,通过滑轮的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滑轮的原理和分类。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滑轮的应用和实验。
一、滑轮的应用1. 重物吊运滑轮可以被用于吊运重物。
用多轮滑轮装置可以减轻吊钩的重量,使重物更容易吊起来。
这样可以减少人力和时间的投入,提高生产效率。
2. 提升车提升车是一种通过滑轮、绳子、钢丝绳等完成物品的提升和移动的机械设备。
滑轮的应用可以使提升车的操作更方便和高效。
3. 机械工作在机械工作中,滑轮可以被用来传递动力。
例如,在汽车的刹车系统中,滑轮可以帮助转换压力并改变方向。
专题:滑轮知识总结及简单计算类型一:用滑轮提升重物滑轮类型定滑轮动滑轮动滑轮装置图力关系F=GF:拉力G:物体重力F=2GF:拉力G:物体重力F=2GF:拉力G:物体重力距离关系S=hS: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高度S=2hS: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高度S=2hS:挂钩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高度速度关系V绳=V物V绳:绳子末端移动的速度V物:物体升高的速度V绳=2V物V绳:绳子末端移动的速度V物:物体升高的速度V钩=2V物V钩:挂钩末端移动的速度V物:物体升高的速度类型二:用滑轮拉动重物滑轮类型定滑轮动滑轮动滑轮装置图力关系F=GF:拉力f:重物与桌面间的摩擦力F=2GF:拉力f:重物与桌面间的摩擦力F=2GF:拉力f:重物与桌面间的摩擦力物动动物动物==G Fn G G Fn G nG G F --+=距离关系S=LL: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L:物体移动的距离 S=2LL: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L:物体移动的距离 S=2L L:挂钩移动的距离 L:物体移动的距离 速度关系V 绳=V 物V 绳:绳子末端移动的速度V 物:物体升高的速度V 绳=2V 物V 绳:绳子末端移动的速度V 物:物体升高的速度V 钩=2V 物V 钩:挂钩末端移动的速度V 物:物体升高的速度类型三:滑轮组滑轮类型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用滑轮组匀速水平拉动重物装置图力关系距离关系 速度关系nhS =物绳nV V =fF A A F nf n F F A A A ==所以匀速直线运动因为受到的拉力表示物体=物绳nS S =物绳nV V =滑轮组简单计算1.如图所示,某工人利用滑轮组提升矿井中重的物体A,当他所用的拉力F=500N时,物体A在10s内匀速提升2m。
若不计滑轮重、摩擦和绳重,求:1、物体A的重2、绳子自由端运动的距离3、绳子自由端的速度。
2.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将质量为48kg的物体以0.3m/s的速度匀速提起,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200N;若用该滑轮组将重57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时,不计绳重和滑轮轴摩擦、绳子的伸长,(g=10N/kg),求:1、动滑轮的重力2、绳子自由端运动的距离3、若用此滑轮组提升66kg的物体,则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多少?3.甲图:n= 乙图:n= 甲图:n= 乙图:n=F= G F= G F= G F= GS= h S= h S= h S= h v绳= v物v绳= v物v绳= v物v绳= v物4.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滑轮物理知识点总结一、滑轮的原理滑轮原理最基本的概念是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也就是所谓的势能转换。
当一个轮子转动时,轮子上的绳索会拉动的对象产生工作,这个时候,轮子也会接受到等大小的力。
这就是滑轮原理的核心。
二、力的计算滑轮的原理可以用来计算力的大小,以及改变力的方向。
力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表示:F=mg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F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
三、绳索的张力当绳索绕过滑轮时,它会产生拉力,称之为张力。
张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T=mg其中,T是张力大小,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
四、力的方向变化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当绳索从一个方向拉伸到另一个方向时,滑轮会改变力的方向。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力的方向和大小:F1=mg1F2=mg2F1+F2=0其中,F1和F2是两个方向的力,m是物体的质量,g1和g2是重力加速度。
五、滑轮的应用滑轮有很多应用,比如起重机、绞车、吊车等。
滑轮可以用来增加力的大小,减小力的方向,以及改变力的方向。
在这些应用中,滑轮可以帮助人们完成一些重力大的工作。
另外,滑轮还可以用来传递力,提高力的效率。
六、相关例题例1:若一个50公斤的物体悬吊在滑轮上,重力加速度为10米/秒2,求滑轮上的张力。
解:利用公式T=mg,代入m=50kg,g=10m/s2,可得张力T=50*10=500N。
例2:一个50公斤的箱子被绳索悬吊在两个滑轮上,一端绳索通过一个滑轮上升,另一端绳索通过另一个滑轮下降,箱子和滑轮的摩擦系数均为0.2,求箱子下降的加速度为多少。
解:首先,箱子所受重力为50*10=500N,绳索张力为T=500N。
综合两端绳索拉力,有T=T1=T2。
根据受力分析,可列出方程:T1-0.2T2=50*100.2T2+T2=500解方程得到T2=400N,T1=400N。
箱子受到净下拉力为400N-500N=-100N,加速度a=净下拉力/箱子质量=100/50=2m/s2。
滑轮一、知识要点1.定滑轮: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或速度v F)=重物移动的距离S G(或速度v G)2.动滑轮: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1=F2⑤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1=2(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或v 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 G(或v G)3.滑轮组: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1=n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1=n(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或v F)=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 G(或v G)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F求出绳子的股数。
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
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二、基础知识检测1.动滑轮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的杠杆,用动滑轮可以_______力,但_______改变力的方向。
2.定滑轮实质是_________杠杆,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________,但它不能_______。
3.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重为10N的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50N的物体.不计摩擦,则该同学所用拉力F的可能值是()A.20N B.25N C.30N D.35N4.如图所示,分别用F1、F2、F3、F4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滑轮本身的重力及摩擦,则()A.F<F2<F3<F4B.F1>F2>F3>F4C.F1=F2=F3<F4D.F1=F2=F3>F45.工人们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入厂房,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的横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6.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法把相同的重物提高相同的高度,甲、乙两图的动滑轮重力相同,不计绳重及机械摩擦,图甲中人的拉力F1________图乙中人的拉力F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滑轮1、定滑轮: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实质:等臂杠杆。
特点: 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 (或速度v F ) = 重物移动的距离S G (或速度v G )2、动滑轮: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 省力杠杆。
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对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F= 1 2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1 2(G 物+G 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 (或v F )=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 G (或v G )定滑轮与动滑轮4、试判定下列各图中的滑轮是定滑轮还是动滑轮。
如图所示。
甲 乙6.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泥潭后,司机按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匀速拉出。
比较这两个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安装的都是动滑轮,都能省力B .甲、乙安装的都是定滑轮,都不能省力C .甲安装的是动滑轮,能省力D .乙安装的是动滑轮,能省力7、如下图所示滑轮是______滑轮,若物体重200 牛,当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时,它受到的摩擦力是120 牛,则拉力F = 牛.(绳、滑轮重及摩擦不计) 8F 1l 1F 2l 2、如图所示的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物体沿同一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为1 F 、2 F 、3 F ,那么,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20.如图8-54所示, 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 物体A 匀速向右滑动时, 弹簧秤示数为10N, 不计滑轮重及滑轮与绳之间摩擦, 则水平拉力F 和物体A 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f 的大小分别是:( ) A .F =20N ,f =20N B .F =10N ,f =20N C .F =20N ,f =10ND .F =10N ,f =10N滑轮滑轮组1. 下列关于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使用定滑轮能省力B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距离C .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D .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23、如图所示表示三种不同的滑轮组,用它们提起重为G 的相同重物,在A 端所用的拉力分别为1 F = , 2 F = , 3 F = ,不计滑轮本身的重和摩擦.4、如图,分别用不同的滑轮或滑轮组匀速提起重为1800N的物体时,则F1=,F2=,F3=,F4=。
滑轮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一、滑轮的工作原理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滑轮的摩擦力和机械作用原理,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以实现物体的运动变化。
简单来说,滑轮通过绳索将两个物体连接起来,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并根据滑轮的数量和排列方式来改变力的大小,从而使物体产生不同的运动状态。
二、滑轮的种类和结构根据滑轮的结构和用途,可以将其分为固定滑轮和活动滑轮。
固定滑轮是指固定在支架上的滑轮,它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使得物体的运动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反,同时不改变力的大小。
活动滑轮是指能够自由移动的滑轮,它的作用是改变力的大小,使得物体的运动速度发生改变。
在物理实验中,滑轮可以根据其数量和排列方式分为单轮滑轮、复合滑轮和组合滑轮。
单轮滑轮只包含一个滑轮,其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
复合滑轮是指多个滑轮排列在一起,通过减小力的大小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组合滑轮是指将多个滑轮进行组合,通过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产生更大的变化。
三、滑轮与力的关系滑轮与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主要包括力的平衡和力的传递。
1.力的平衡在滑轮系统中,根据受力分析原理可以得出,当滑轮系统达到力的平衡时,滑轮系统内的各个部分受到的力之和为零。
这意味着,如果一个物体在滑轮系统中受到的拉力为F,那么它所要承受的重力也将为F,即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2.力的传递滑轮系统能够通过绳索将力传递给另一个物体,从而实现力的传递。
在一个滑轮系统中,如果只有一个滑轮改变力的方向,那么所需的力将是所改变的力的大小。
而通过复合滑轮或组合滑轮,可以通过改变力的大小来实现力的传递,从而使得物体的运动状态产生更大的变化。
四、滑轮的应用滑轮作为一种简单机械,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它在各种物理实验和机械设备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提升设备、起重机、绞车等。
滑轮也常见于悬挂式窗帘、门窗、吊车、电梯等物品上,通过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来实现物体的运动。
滑轮做功知识点总结1. 滑轮的原理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由固定在支架上的轮子和绕轮子旋转的绳索或链条组成。
通过绳索或链条的拉动,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从而实现做功或传递力的目的。
2. 滑轮做功的原理滑轮做功的原理是利用绳索或链条来传递力量,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当一个力作用于绳索或链条上时,绳索或链条会传递这个力到另一个地方,改变外部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从而完成做功的过程。
3. 滑轮做功的公式滑轮做功的公式为:做功 = 力 × 距离× cosθ其中,力是作用在绳索或链条上的力,距离是绳索或链条传递力的距离,θ是力的方向与传递力的方向之间的夹角。
4. 滑轮做功的分类根据滑轮的用途和工作方式,滑轮做功可以分为静止滑轮和动态滑轮。
静止滑轮是不会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的滑轮,其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使力更方便地施加在物体上,从而实现做功的目的。
动态滑轮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的滑轮,其作用是根据需要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使力更有效地施加在物体上,从而实现做功的目的。
5. 滑轮做功的应用滑轮做功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1) 提起物体:利用滑轮来提起重物,减小施加力的大小;(2) 勒马车:利用滑轮做功原理,可更方便地将马车提起;(3) 升降货物:在工业生产中,使用多个滑轮来提起或降低重物;(4) 水井提水:利用滑轮做功的原理,可以更方便地提取井水;(5) 吊运各类物品:如使用吊车或吊具,可以较轻易地将物品吊运到指定位置。
6. 滑轮做功的优势和劣势滑轮做功的优势在于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使力更方便地施加在物体上,从而减小了施加力的大小,提高了施加力的效率。
另外,滑轮做功还能够通过绳索或链条来传递力量,使得力更容易传递到指定位置。
然而,滑轮做功的劣势在于,由于绳索或链条的摩擦力和弯曲所带来的能量损失,可能会使得力的传递效率较低。
7. 滑轮做功的注意事项在使用滑轮做功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滑轮:要根据物体的重量和大小来选择合适的滑轮,以便更好地施加力和实现做功的目的;(2) 绳索或链条的材质和长度:要选择合适材质和长度的绳索或链条,以保证力的传递效率,并且避免绳索或链条损坏;(3) 摩擦力的影响:需要注意绳索或链条传递力的过程中,摩擦力会对力的传递效率产生影响,要尽量减小摩擦力的影响;(4) 安全问题:在施加力和提起或降低物体时,需要注意安全问题,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中考滑轮知识点及题目总结一、滑轮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装置,由一个固定在支架上的圆筒或转轮组成。
它常用于改变物体的方向或应用力的大小。
滑轮可以分为固定滑轮和活动滑轮两种。
固定滑轮指的是滑轮的轴是固定在支架上,只能改变物体的方向,不能改变物体的力的大小。
而活动滑轮是指滑轮的轴可以移动,可以改变物体的力的大小。
滑轮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轮轴上的摩擦和张力,使得施加在物体上的力可以通过滑轮传递到其他物体上,从而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二、滑轮的应用滑轮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吊车:吊车中常使用滑轮来改变物体的高度和方向。
通过增加滑轮的数量,可以减小吊车所需的力的大小,达到更容易吊起重物的目的。
2.水井绞盘:水井绞盘是一种用于提取水井中的水的装置。
井绞盘中常使用滑轮来提高抽水机的效率,减小对井边墙壁的摩擦力。
3.肌肉系统:人体的肌肉系统中也运用了滑轮的原理。
例如,肌肉通过肌腱与骨骼相连,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4.电梯:电梯中的升降机构中也使用了滑轮。
滑轮可以改变电梯的运动方向,并减小电梯所需的力的大小。
三、滑轮在中考中的题目类型及解题思路在中考中,滑轮相关的题目主要涉及到滑轮的原理、应用和计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题目类型及解题思路。
1.滑轮的力的计算:题目中给出了滑轮的数量、力的大小和方向,要求计算所施加到物体上的力的大小。
计算的关键在于根据滑轮的数量确定力的方向和大小的关系,并利用滑轮的原理进行计算。
2.滑轮的力的平衡:题目中给出了滑轮的数量和力的大小及方向,要求计算力的平衡情况。
计算的关键在于根据滑轮的数量确定力的方向和大小的关系,并利用滑轮的原理进行判断。
3.滑轮的力的变化:题目中给出了滑轮的数量、力的大小和方向,要求计算力的变化情况。
计算的关键在于根据滑轮的数量确定力的方向和大小的关系,并利用滑轮的原理进行计算。
4.滑轮的应用:题目中给出了滑轮的应用场景,要求分析滑轮的作用和原理。
关于滑轮的知识要点归纳
一、滑轮的种类
1.定滑轮:物体移动时,滑轮的轴原地不动的滑轮。
2.动滑轮:物体移动时,滑轮的轴与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
3.滑轮组: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装置。
二、滑轮的作用
1.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动滑轮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拉力的方向。
3.滑轮组可以改变拉力方向,可以省力,但绳端要多移动距离。
三、利用滑轮省力计算公式
1.竖直方向提升物体情况
(a)不计摩擦、绳重和动滑轮重的情况
物
(b)不计摩擦、绳重的情况
)
物动
2.水平方向拉动物体的情况
四、两个关系式
1.绳端移动的距离与物体移动的距离的关系式:
绳物
2. 绳端移动的速度与物体移动的速度的关系式:
绳物
说明:
1.公式中字母的含义:F表示绳端的拉力;f表示物体在水平面受到的摩擦力。
2.使用定滑轮时,n=1;使用动滑轮时,n=2;使用滑轮组时,n是指通过动滑轮的绳子段数。
初中滑轮课程知识点总结一、滑轮的基本原理1. 滑轮是一种用以改变力的方向或大小的简单机械,可以分为固定滑轮和活动滑轮。
2. 固定滑轮是固定在支架上的,不改变方向只改变力的大小,而活动滑轮是可以移动的,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3. 通过滑轮,我们可以实现力的转移和力的平衡,能够减小力的大小或者改变力的方向。
二、滑轮的作用1. 改变力的方向:通过滑轮,我们可以改变施力的方向,使得更容易施加力到物体上。
2. 增大或减小力的大小:活动滑轮可以增大或减小施加力的大小,帮助人们更轻松地搬动大重物。
3. 传递力量:通过多个滑轮串联或并联,可以实现力量的传递和平衡,减小力的大小。
三、滑轮的使用方法1. 滑轮的固定:在使用滑轮时,需要将滑轮牢固地固定在支架上,以确保滑轮的正常工作。
2. 施加力量:通过拉力或者压力的方式,施加力到滑轮的绳子或者绳索上,从而实现力的传递。
3. 控制滑轮的数量和布局:可以通过改变滑轮的数量和布局,来实现不同的力的转移和传递方式。
四、滑轮的计算方法1. 力的大小计算:通过滑轮,我们可以计算出施加力的大小,通过简单的等式计算可以得出力的大小。
2. 力的方向计算:根据滑轮的布局和结构,可以计算出力的方向,从而确定力的作用方向。
3. 力的平衡计算:通过多个滑轮的串联和并联,可以计算出力的平衡和转移,帮助人们减小力的大小。
以上就是关于初中滑轮课程知识点的总结,通过学习和了解滑轮的基本原理、作用、使用和计算方法,可以更好地掌握滑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有助于理解力的传递和力的平衡的原理。
希望对初中物理课程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三物理滑轮知识点滑轮是物理学中常见的简单机械装置之一,它是由轮毂和轮辐组成的。
通过绕着轮轴转动,可以实现对物体的提升或移动。
掌握滑轮的相关知识点对于高三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高三物理滑轮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此部分知识。
一、滑轮的定义和分类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装置,由轮轴和绕轴的绳索或结构物组成。
根据滑轮的特征和工作原理,可以将其分为固定滑轮、活动滑轮和组合滑轮。
1. 固定滑轮:固定滑轮是固定在一个支架上的滑轮,不可移动。
在使用时,物体被固定在绳索的一端,另一端通过固定滑轮提升或移动物体。
2. 活动滑轮:活动滑轮可以移动位置,通常与固定滑轮结合使用。
活动滑轮的移动改变了绳索的方向,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3. 组合滑轮:组合滑轮由多个滑轮组合而成,可以提供更大的力量增益。
组合滑轮通常用于需要提供更大力量的任务,但需要付出较大的拉力。
二、滑轮的力学原理滑轮是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和力的平衡原理来工作的。
根据力的平衡原理,在理想情况下,滑轮上的所有拉力都相等,且方向相反。
1. 力的平衡原理:在理想状态下,滑轮上的所有拉力都相等。
当滑轮处于静止或匀速运动时,拉力相等,力的合力为零。
2. 力的方向改变:通过改变滑轮的位置和数量,可以实现力的方向改变。
活动滑轮和组合滑轮通过改变绳索的方向,使力的作用方向改变。
3. 力的大小和力的增益:通过活动滑轮和组合滑轮,可以实现力的放大。
根据滑轮组合的数量和类型,可以计算出力的增益比例。
三、滑轮的应用滑轮作为简单机械装置,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滑轮应用的几个常见示例:1. 手动绳索器:手动绳索器是用于提升重物的装置,常见于建筑工地和物流行业。
通过使用固定滑轮和活动滑轮,可以轻松提升和悬挂重物。
2. 吊车:吊车是用于搬运重物的机械设备,常见于港口、工厂和建筑工地。
吊车利用组合滑轮的原理,提供更大的力量,用于提升和移动重物。
3. 窗帘拉线:家庭中的窗帘拉线就是一个应用滑轮原理的例子。
物理滑轮知识点总结
一、定滑轮
1. 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2. 实质:等臂杠杆。
3. 特点:
-不省力也不费力,即使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拉力F 等于重物的重力G,F = G。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比如,要将重物竖直向上提升,可以通过定滑轮将拉力方向变为水平或其他方向。
二、动滑轮
1. 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2. 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3. 特点:
-省一半的力,即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拉力 F 等于重物重力G 的一半(不计动滑轮重力及摩擦),F = G/2。
-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三、滑轮组
1. 定义: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的装置。
2. 特点:
-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为n,在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力时,拉力F = G/n;若考虑动滑轮重力,则拉力 F = (G + G 动)/n,其中G 为物重,G 动为动滑轮重力。
四、滑轮的应用
1. 在起重机、升降机等机械中广泛应用滑轮组来提升重物。
2. 在旗杆顶部安装定滑轮,用于改变力的方向,方便升旗。
五、计算滑轮问题的注意事项
1. 确定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通过观察与动滑轮直接相连的绳子段数来确定。
2. 考虑摩擦和动滑轮重力的影响:实际情况中,摩擦和动滑轮重力不可忽略,计算拉力时要按照相应公式进行。
3. 明确力和距离的关系: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与物体上升的高度h 之间的关系为s = nh(n 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高二物理滑轮知识点物理学中,滑轮是一个用于改变物体运动方向和应用力的简单机械装置。
它由一个轮和一个固定的轴组成,通常用于提升重物或改变力的方向。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高二物理学中与滑轮相关的重要知识点。
一、滑轮的定义和分类滑轮是一种由一条绳索或链条绕过固定轮或滚轮的机械设备,常用于提升重物。
它根据使用的数量和安装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单滑轮:由一个轮和一个固定的轴组成,通过绕过轮的绳索提供提升力。
它只能改变运动方向,不能提供力的增益。
2. 多滑轮组合:由两个或多个滑轮组合而成。
它通过绳索在滑轮组合间来回穿过来提供提升力,并且可以提供力的增益。
多滑轮组合又可以分为可移动滑轮组合和固定滑轮组合。
二、滑轮的工作原理滑轮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牛顿第三定律和机械功的原理。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力将获得一个等大但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在滑轮中,当我们施加一个向下的力来提升物体时,滑轮提供了一个与提升方向相反的提升力。
根据机械功的原理,我们可以计算滑轮所提供的力的增益。
当我们施加一个力以提升物体时,滑轮可以减小所需的施力大小,但却增加了作用在物体上的绳索的长度。
因此,力的增益是以提升距离的减小为代价的。
三、滑轮的应用滑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建筑业、运输业和日常生活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滑轮应用:1. 起重机:起重机是滑轮的一种重要应用。
它使用多滑轮组合来提升和悬挂重物,以减小所需的施力。
2. 窗帘:许多窗帘系统中使用滑轮,通过滑轮的帮助来拉开和关闭窗帘。
3. 体育器材:许多健身器材和体育器材中使用滑轮,如健身机和拉力器。
4. 汽车引擎:汽车引擎中的传动系统通常使用滑轮来改变动力传递的方向和力的大小。
5. 舞台机械:滑轮在舞台机械中被广泛运用,用于提升和移动大型舞台设备和道具。
四、滑轮的优缺点滑轮作为一种简单机械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 力的增益:滑轮可以减小所需的施力大小,通过提供力的增益来提升重物。
滑轮的知识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用于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它由一个圆筒形轮轴和绕在轮轴上的一根绳子或链条组成。
滑轮可以用来提升重物或改变力的方向。
它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从古代建筑到现代机械。
滑轮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绳子或链条在滑轮上的接触面积,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当一个力作用在滑轮上的绳子或链条上时,滑轮会转动,同时将力传递给绳子或链条。
根据滑轮的设计和应用,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小滑轮的直径来改变力的大小,或者通过增加或减小滑轮的数量来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建筑领域中,滑轮被用来提升重物,如吊装建筑材料或悬挂吊车。
在舞台上,滑轮被用来控制舞台设备的上升和下降,如灯光和幕布。
在运输领域中,滑轮被用来提升和操纵货物,如起重机和输送带。
在家庭中,滑轮也被用来提升重物,如拉动窗帘或提升水桶。
滑轮的优点之一是它可以减少所需的力量。
由于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所以在使用滑轮时,可以通过增加滑轮的数量来减少所需的力量。
这对于提升重物或进行其他需要较大力量的任务非常有用。
另一个滑轮的优点是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使用滑轮,可以减少所需的力量,并且可以利用更多的人力或机械力来完成任务。
这可以帮助节省时间和精力,提高工作效率。
然而,滑轮也有一些限制和注意事项。
首先,滑轮不能改变力的大小。
它只能改变力的方向。
如果需要增加或减小力的大小,需要通过其他手段来实现,如增加滑轮的直径或使用其他机械设备。
滑轮也需要注意摩擦力的影响。
由于滑轮是通过绳子或链条与物体接触,所以摩擦力会对滑轮的工作产生影响。
为了减小摩擦力,可以使用润滑剂或改变滑轮的材料。
总的来说,滑轮是一种简单但非常有用的机械装置。
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帮助我们完成各种任务。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情况选择适当的滑轮,并注意摩擦力的影响,以确保滑轮能够正常工作。
通过合理使用滑轮,我们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所需的力量,并简化各种任务的完成。
滑轮(基础)
责编:武霞
【学习目标】
1、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特点、实质及其作用;
2、理解滑轮组的作用及滑轮组的装配图。
【要点梳理】
要点一、定滑轮和动滑轮(高清课堂《滑轮》392030定滑轮和动滑轮)
周边有槽,中心有一转动轴的轮子叫滑轮,因为滑轮可以连续旋转,因此可看作是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仍可以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
在工作过程中,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在工作过程中,轴的位置随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要点诠释:
1、定滑轮:如下图甲所示,我们可把一条直径看成杠杆,圆心就是杠杆的支点,因此,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
定滑轮的特点是它的转轴(支点)不随货物上下移动。
2、动滑轮,如下图乙所示,特点是它的转动轴会随物体上下移动,它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它的转动轴是阻力作用点。
3、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使用定滑轮虽然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给工作带来方便。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要多移动距离。
要点二、滑轮组
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要点诠释:
1、特点:既可省力,又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但费距离。
2、结论:
在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动滑轮,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
如果考虑动滑轮的重力,则有n 动
物G G F +=。
要点三、根据要求设计滑轮组
1、根据要求确定动滑轮上绳的段数。
2、根据绳的段数,确定动滑轮的个数:一个动滑轮可拉2段绳,还能改变用力方向;但也可以拉三段绳,但就不能改变用力方向了。
设想如果需要n 段绳(n 为偶数)那么就需要n/2个动滑轮和n/2个定滑轮穿绳组装时,绳的固定端要固定在定滑轮下的挂钩上(这叫做“偶定”),若不改变力的方向,还可少用一个定滑轮,即12-n 个定滑轮。
如果n 为奇数,则需要2
1-n 个动滑轮和同样数目的定滑轮,穿绳时,绳的固定端要拴在动滑轮上方的挂钩上(这叫做“奇动”),这不能改变用力方向,如果还想改变用力方向,就应再加一个定滑轮,即2
1+n 个定滑轮。
上述方法叫“奇动偶定”,如下图所示。
【典型例题】
类型一、定滑轮和动滑轮
1、关于如图中的两类滑轮甲和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能改变拉力的方向B.甲是等臂杠杆
C.甲比乙省力D.甲比乙省距离
【答案】C
【解析】乙滑轮的轴是固定的,所以是定滑轮,定滑轮是等臂杠杆,使用乙滑轮不能够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甲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运动,是动滑轮,使用甲滑轮可以省力但费距离,故C符合题意。
【总结升华】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是滑轮的两种用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是动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B.乙是动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C.甲是定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D.乙是定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答案】B
2、(2014•龙岩中考)如图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沿三种不同的方向拉绳使物体匀速上升,所用的力分别是F1、F2、F3,则()
A.F1最大B.F2最大C.F3最大D.三个力一样大
【答案】D
【解析】因为定滑轮相当于一等臂杠杆,只能改变力的方向,而不省力,故定滑轮拉同一重物G,沿三个不同方向,用的拉力大小相等。
【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定滑轮工作特点的了解和掌握。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所示,若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把物体匀速向上提起,则拉力F1与F2相比较()
A.F1较小B.F2较小C.F1与F2一样大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如图所示:F1的力臂L大于F2的力臂L′,由于提起的重物一定,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一定,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故F1较小。
3、如图用一个动滑轮提升重为20N的物体,当匀速向上拉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2N,若不计摩擦,拉力F和动滑轮的重力的大小是()
A.拉力F为12N,动滑轮重4N
B.拉力F为20N,动滑轮重2N
C.拉力F为20N,动滑轮重4N
D.拉力F为12N,动滑轮重2N
【思路点拨】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绳子的绕线决定滑轮组的使用效果,有几段绳子承担动滑轮和物体的重力,拉力就是动滑轮和物体总重的几分之一。
【答案】A
【解析】同一根绳子上的拉力都相等,因此拉力F就等于弹簧秤的示数12N;
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2段绳子承担,则有2F=G物+G轮,G轮=2F-G物=2×12N-20N=4N
【总结升华】注意有几段绳子承担动滑轮和物体的重,拉力就是动滑轮和物体总重的几分之一是在不计摩擦的条件下。
举一反三:
【变式】如下图所示装置,用两个滑轮分别拉同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重为60 N,水平面与物体间的摩擦力为20 N,不考虑其他摩擦,则F1= N,F2= N。
【答案】20 10
类型二、滑轮组
4、关于使用滑轮组的论述,较全面的是()
A.既可以省力,又可以省距离
B.有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C.一定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D.一定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省力与否要具体分析
【答案】B
【解析】滑轮组是将定滑轮与动滑轮结合在一起,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滑轮组的特点。
5、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起物重相等的物体,若忽略动滑轮的重和摩擦时,所用的拉力最大的是()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作用在绳子末端的拉力大小如何确定。
运用隔离法,假想把定滑轮和动滑轮从中间隔断,再看隔离后,留在动滑轮及货物上相关线头有几个,就是几段绳子吊着重物,则每段绳子的拉力F=G/n。
(动滑轮重和摩擦力不计)同学们要特别注意第四幅图,根据滑轮定义此图中两个滑轮均为
定滑轮,所以并不省力,拉力F=G。
【总结升华】根据题意,不考虑滑轮重力及摩擦,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G/n。
举一反三:
【变式】用图所示的装置先后匀速提升同一物体G,若不考虑滑轮重力及摩擦,则作用于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1、F2和F3的大小是
A. F1较大
B. F2较大
C. F3较大
D. F1=F2=F3
【答案】A
6、(2014•衡阳中考)如图所示,某人站在A处通过一根绳和两个滑轮匀速提起物体B,所用的拉力F=100N,物体B重300N(不计滑轮重和绳重,不计摩擦力),画出滑轮组的绕线。
【答案与解析】不计滑轮重和绳重,不计摩擦力,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为n===3,
滑轮组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绕线如图所示: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滑轮组的组装,组装滑轮组要按照“奇动偶定”的原则。
举一反三:
【变式】(高清课堂《滑轮》392030例1)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线方式。
【答案】
类型三、综合应用
7、如图所示,物体A 的重力为G ,不计滑轮重和摩擦。
当F= G 时,才能把物体A 匀速提起;若G F 5
2 ,则重物对地面的压力为 G 。
【思路点拨】根据动滑轮的特点:省一半力和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
【答案】
21 5
1 【解析】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动滑轮的应用、平衡状态的物体的受力分析及相互作用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