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草、连钱草和广金钱草的鉴别
- 格式:ppt
- 大小:833.50 KB
- 文档页数:39
金钱草全草供药用,有清热利尿、祛风止痛、止血生肌、消炎解毒、杀虫之功。
下面要介绍的是金钱草的药用价值和药材鉴别。
金钱草的药用价值禁忌人群凡阴疽诸毒,脾虚泄泻者,忌捣汁生服。
适宜人群适宜黄疸,水肿,膀胱结石,疟疾,肺痈,咳嗽,吐血,淋浊,带下,风湿痹痛,小儿疳积,惊痫,痈肿,疮癣,湿疹患者味甘、微苦、性凉。
归肝、胆、肾、膀胱经。
功效主治金钱草是一种常见植物,而且是一种中药材,主要功效可预防结石和利胆排石,可以说对结石有非常好的治疗和预防效果。
利水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清利湿热、沙淋、尿涩作痛、黄疸尿赤、痈肿疔疮。
主治肝胆及泌尿系结石;热淋、肾炎水肿、湿热黄疸、疮毒痈肿、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0g,鲜品加倍;或捣汁饮。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用药注意据报道[《四川中医》1983,(3)40],外用该品引起接触性皮炎12例,均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患者,用鲜品煎水熏洗所致。
用药配伍用于肝胆结石及尿路结石、热淋、黄疸。
金钱草有良好的利湿退黄及排石通淋作用,治肝胆结石及黄疸,可单用该品煎汤代茶饮,或配伍茵陈、郁金、大黄等以增强清利肝胆及排石作用。
治石淋、热淋亦可单用取效或与海金沙、鸡内金、石韦等同用,以增强清下焦湿热、通淋排石之功;石淋兼有肾虚见症者,可与补肾之桑寄生、胡桃仁等配伍应用。
用于疮毒痈肿、乳痈、火丹、毒蛇咬伤及跌打损伤。
金钱草有解毒散瘀、消肿止痛的功交。
常用鲜品内服或外敷,可单用鲜草捣汁饮,或捣敷患处,亦可与野菊花、蒲公英、万年青等同用,以加强清热解毒作用。
此外,金钱草用于水肿、臌胀,内服、外敷均有利尿消肿之功,用于肺热咳嗽、小儿高热,是取其清热解毒作用。
金钱草的药材鉴别全草多皱缩成团,下部茎节上有时着生纤细须根。
茎扭曲,直径约1mm;表面红棕色,具纵直纹理;断面实心,灰白色。
叶对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宽卵形或心形,全缘,上面暗绿色至棕绿色,下面色较浅,用水浸后,透光可见黑色短条纹;叶柄细长,叶腋有时可见花或果实。
各种金钱草的区别(2010-12-14 18:38:22)中草药里面叫金钱草的药材有很多种,各地的土名又不一样,很容易混淆。
金钱草类药材为常用中药,主要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肝炎、胆结石、尿路结石、细菌感染等疾病。
我总结了一下大概有下面几种,分别描述之。
一、过路黄中药名叫金钱草的正宗药材就是过路黄,它是报春花科珍珠菜属植物。
味甘、微苦,酸,性凉。
清热解毒,利尿排石,活血散瘀消肿。
它的别名有很多,路边黄、对坐草、大叶金钱草、黄花过路黄等。
五一放假后就可看到路边到处都是这种小黄花,煞是漂亮。
每一朵花有5个花瓣,但偶尔也有6个花瓣的,今年我采到的过路黄就有花瓣居然是6个的。
中药大辞典收载了报春花科珍珠菜属植物4种过路黄,其原植物为:1、过路黄(大金钱草);2、聚叶珍珠菜(大过路黄);3、聚花过路黄(小过路黄);4、点腺过路黄。
在永州过路黄有两种,一种梗是黄白色的,多长在路边;另一种梗是红色的,多生于山脚荒地上。
前者利水作用要强一些,后者活血消炎作用要好一些。
过路黄每年刚开花的时候,茎是立起来的,这时候采过路黄较容易,一把一把的可以抓起来,第一次开花落了以后,茎开始沿着地面爬,长须根,这往后采起来就麻烦些。
果实是黑色的蒴果。
这个药可用于治疗尿路结石、胆结石、肝炎、肝硬化腹水、野菌和药物中毒、龋齿肿痛、带状疱疹、烫火伤、化脓性炎症,比如急性胃肠炎、全草捣烂敷治疔疮有特效,有止血生肌之效,茎叶与糯米酒糟捣烂,敷治乳腺炎。
全草捣烂擂汁直接服汁可治小儿急惊风,汁兑童便服可治跌打重伤。
过路黄治疗毒蛇咬伤和疯狗咬伤也有效果。
二、连钱草很多地方在没有过路黄的时候常用连钱草来代,此药是唇形科活血丹属植物活血丹。
这个药跟过路黄区别很大,首先茎是唇形科的显著特征:茎四棱,而过路黄是圆茎。
其二,连钱草的叶形是圆形,叶缘有十八个齿(俗名叫十八缺草,来源于此。
),而过路黄是心形叶,全缘。
其三,连钱草叶有一股很浓郁的香味,用手捏烂一闻有点儿像辣蓼又有点儿像薄荷的味道,而过路黄没有这么浓郁的气味。
中药材金钱草的鉴别方法中药材金钱草的鉴别方法中药材金钱草的鉴别方法性状鉴别全草多皱缩成团,下部茎节上有时着生纤细须根。
茎扭曲,直径约1mm;表面红棕色,具纵直纹理;断面实心,灰白色。
叶对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宽卵形或心形,全缘,上面暗绿色至棕绿色,下面色较浅,用水浸后,透光可见黑色短条纹;叶柄细长,叶腋有时可见花或果实。
气微、味淡。
以叶大、色绿者为佳。
显微鉴别茎横切面表皮外被角质层,有时可见腺毛。
皮层宽广,薄壁细胞偶含红棕色分泌物;有分泌道散在,周围5-10个分泌细胞,含红棕色分泌物;内皮层明显。
中柱鞘纤维微木化,断续成环。
韧皮部狭窄,老茎的木质部偶有纤维。
髓常成为空腔。
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叶横切面:上表皮为1列切向延长的薄壁细胞、类长方形,具角质层,无气孔。
下表皮细胞形状与上表皮相似,有气孔。
栅栏组织常1列,稀2列。
海绵组织细胞4-6列,偶含红棕色色素块,分泌道散列,直径45um。
主脉1条,于下面明显凸出。
近表皮细胞处及韧皮部外面有厚角组织,维管束被维管束鞘包围。
侧脉小,不发达。
叶表面观:表皮细胞垂周壁略呈波状,具角质层,腺毛红棕色,头部单细胞,类圆形,柄为多细胞,脱落后留有圆形基部,周围有放射状角质层纹理;下表皮细胞气孔不等式或不定式;叶肉组织有分泌道散在,含红棕色分泌物。
被疏柔毛的茎、叶可见非腺毛,非腺毛有1-17个细胞,长60-1070 μm,基部直径15-53μm,平直或弯曲,表面具细条纹,胞腔含黄棕色物质,有的细胞缢缩。
【鉴别】金钱草品种很多,四川大金钱草治肝胆结石,四川小金钱草多用于痢疾、眼病、疥疮、广东金钱草用于肝胆结石,江西金钱草及江苏金钱草治泌尿系结石。
金钱草药用品种鉴别1 金钱草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干燥全草。
性状:干燥全草多皱缩成团。
根纤细,淡黄色,茎扭曲,暗红或棕色,表面多细纵沟状,直径为1 mm,无毛;断面外圈深棕色,中心淡黄色;下部茎节处有须根。
叶对生,多皱缩、卵形或心形,主脉l条,于下面突出,侧根不显,叶上面棕绿色,下面较浅,质脆易碎。
用水浸后,透光可见黑色条纹。
花果一般不见,气微香,味淡、微酸。
主产于四川,此外江苏、广西、浙江、湖南等地亦产。
性味:甘淡,平。
主治:黄疸,水肿,胆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反胃噎膈,跌打损伤,疔疮肿毒。
2 广金钱草来源:为豆科植物金钱草Desmcdium styracifolium(Osbeck)Merr.干燥全草。
性状:干燥茎呈圆柱形,长可达60 cm,直径2~5 mm,表面淡棕黄色,密被黄色绒毛,质脆易断,断面淡黄色,中心具白色髓。
叶皱缩,易脱落,上面灰绿色至暗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密被白色茸毛。
茎节处常有托叶,披针形锥尖,浅棕色。
生药中偶见花果。
气微弱,昧淡。
主产于广东。
福建、广西、湖南等地亦产。
性味:甘淡,平。
主治:泌尿系统感染、结石,肾炎浮肿,黄疸,疳积,痈肿。
3 小金钱草来源:为旋花科植物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 Forst.的干燥全草。
性状:干燥全草多皱缩成团,根细、黄绿色,茎纤细、灰棕色,根茎连同叶之下面,均被以稀疏白色或灰黄色毛茸。
质脆,易折断。
断面中有小孔。
叶互生,多皱缩,圆形或肾形,灰绿色至棕色,上面稍粗糙,质脆易碎,生药中稀见花果。
气微弱、味辛。
产于四川、浙江、福建、广西、湖南等地。
性味:苦,凉。
主治:黄疸,痢疾,砂石淋痛,白浊,水肿,疗疮肿毒,跌打损伤。
4江西金钱草4 1 白毛天胡荽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白毛天胡荽Hydrocotyle sibthor pioides La m.rar.batrachium(Hance)Hand.Mazz.干燥全草,又名梅花藻叶天胡荽。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金钱草与广金钱草金钱草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 的干燥全草。
又名:一串钱、一面锣、对座草、龙鳞片、过路黄、地蜈蚣、临时救、铜钱草、遍地黄、路边黄、大连钱草、大金钱草、水侧耳根、白侧耳根、金钱肺筋草、黄花过路黄、藤藤侧耳根、四川大金钱草。
原植物过路黄分布于长江流域以至山西、陕西、云南、贵州。
其中以四川省为主产区。
本品药材性状:常缠结成团,无毛或被疏柔毛。
茎扭曲,表面棕色或暗棕红色,有纵纹,下部茎节上有时具须根,断面实心。
叶对生,多皱缩,展平后呈宽卵形或心形,长1~4cm,宽1~5cm,基部微凹,全缘;上表面灰绿色或棕褐色,下表面色较浅,主脉明显突起,用水浸后,对光透视可见黑色或褐色条纹;叶柄长1~4cm。
有的带花,花黄色,单生叶腋,具长梗。
蒴果球形。
气微,味淡。
本品味甘、咸,性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
功能: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中医临床用于湿热黄疸,胆胀胁痛,石淋,热淋,小便涩痛,痈肿疔疮,蛇虫咬伤。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利尿排石,利胆排石,抗炎,抗菌作用,对免疫系统有作用,对血液、血管系统有影响。
金钱草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百草镜》,原名“神仙对座草”。
谓“此草清明时发苗,高尺许,生山隰阴处。
叶似鹅肠草,对节,立夏时开小花,三月采,过时无。
”《本草纲目拾遗》谓“一名蜈蚣草。
山中道旁皆有之,蔓生,两叶相对,青圆似佛耳草,夏开小黄花,每节间有二朵,故名。
”金钱草含黄酮类成分,如槲皮素、山柰酚等,另有甾醇、对羟基苯甲酸、尿嘧啶、氯化钠、氯化钾、亚硝酸盐、环腺苷酸(cAMP)、环鸟苷酸(cGMP)样物质、鞣质、挥发油、多糖和Ca、Mg、Fe、Zn、Cu、Mu、Cd、Ni、Co等9种元素等。
崔东滨等从金钱草中分离鉴定出鼠李酮酸γ-内酯、山柰酚-3-O-α-L-鼠李糖(1→2) -β-D-木糖苷。
广金钱草为豆科植物广金钱草Desmodium styracifolium(Osb.)Merr. 的干燥地上部分。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金钱草与广金钱草金钱草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 的干燥全草。
又名:一串钱、一面锣、对座草、龙鳞片、过路黄、地蜈蚣、临时救、铜钱草、遍地黄、路边黄、大连钱草、大金钱草、水侧耳根、白侧耳根、金钱肺筋草、黄花过路黄、藤藤侧耳根、四川大金钱草。
原植物过路黄分布于长江流域以至山西、陕西、云南、贵州。
其中以四川省为主产区。
本品药材性状:常缠结成团,无毛或被疏柔毛。
茎扭曲,表面棕色或暗棕红色,有纵纹,下部茎节上有时具须根,断面实心。
叶对生,多皱缩,展平后呈宽卵形或心形,长1~4cm,宽1~5cm,基部微凹,全缘;上表面灰绿色或棕褐色,下表面色较浅,主脉明显突起,用水浸后,对光透视可见黑色或褐色条纹;叶柄长1~4cm。
有的带花,花黄色,单生叶腋,具长梗。
蒴果球形。
气微,味淡。
本品味甘、咸,性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
功能: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中医临床用于湿热黄疸,胆胀胁痛,石淋,热淋,小便涩痛,痈肿疔疮,蛇虫咬伤。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利尿排石,利胆排石,抗炎,抗菌作用,对免疫系统有作用,对血液、血管系统有影响。
金钱草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百草镜》,原名“神仙对座草”。
谓“此草清明时发苗,高尺许,生山隰阴处。
叶似鹅肠草,对节,立夏时开小花,三月采,过时无。
”《本草纲目拾遗》谓“一名蜈蚣草。
山中道旁皆有之,蔓生,两叶相对,青圆似佛耳草,夏开小黄花,每节间有二朵,故名。
”金钱草含黄酮类成分,如槲皮素、山柰酚等,另有甾醇、对羟基苯甲酸、尿嘧啶、氯化钠、氯化钾、亚硝酸盐、环腺苷酸(cAMP)、环鸟苷酸(cGMP)样物质、鞣质、挥发油、多糖和Ca、Mg、Fe、Zn、Cu、Mu、Cd、Ni、Co等9种元素等。
崔东滨等从金钱草中分离鉴定出鼠李酮酸γ-内酯、山柰酚-3-O-α-L-鼠李糖(1→2) -β-D-木糖苷。
广金钱草为豆科植物广金钱草Desmodium styracifolium(Osb.)Merr. 的干燥地上部分。
金钱草的形态特征和鉴别方法金钱草为报春花科植物,别名:过路黄、镜面草、翠屏草、荷苞草、肉馄饨草、金锁匙、连钱草、对座草、叶金钱草、钱叶草,钱芊金等。
下面店铺和你一起看看金钱草的形态特征和鉴别方法。
金钱草的形态特征多年生小草本,匍匐茎细长,被灰色短柔毛,节上生根。
叶肾形至圆形,直径4-25毫米,先端宽圆形或微缺,基部阔心形,叶面微被毛,背面被贴生短柔毛,全缘;具长的叶柄,叶柄长(1.5)3-6(6)厘米。
花单生叶腋,花柄短于叶柄,丝状; 萼片倒卵状长圆形至匙形,钝,长2-3毫米,背面及边缘被毛;花冠钟状,较短至稍长于萼,黄色,深5裂,裂片长圆状披针形,无毛;雄蕊5,着生于花冠2裂片间弯缺处,花丝短,等长;子房被疏柔毛,2室,具4枚胚珠,花柱2,柱头头状。
蒴果近球形,小,短于花萼,直径约1.5毫米,膜质。
种子1-2,黄色至褐色,无毛。
茎细长,叶肾形至圆形。
茎阳面呈绿色,阴面呈紫色。
叶呈绿色。
多年生蔓生草本。
茎柔弱,平卧延伸,长20-60cm,表面灰绿色或带红紫色,全株无毛或被疏毛,幼嫩部分密被褐色无柄腺体,下部节间较短,常发出不定根,中部节间长1.5-5(-10)cm。
叶对生;叶柄长1-3cm,无毛;叶片卵圆形、近圆形以至肾圆形,长(1.5-)2-6(-8)cm,宽1-4(-6)cm,先端锐尖或圆钝以至圆形,基部截形至浅心形,稍肉质,透光可见密布的透明腺条,干时腺条变黑色,两面无毛,有腺毛。
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1-5cm,通常不超过叶长,花梗幼嫩时稍有毛,多少具褐色无柄腺体;花萼长(4-)5-7(-10)mm,5深裂,分裂近达基部,裂片披针形,椭圆状披针形以至线形或上部稍扩大而近匙形,先端锐尖或稍钝,无毛,被柔毛或仅边缘具缘毛。
花冠黄色,辐状钟形,长7-15mm,5深裂,基部合生部分长2-4mm,裂片狭卵形以至近披针形,先端锐尖或钝,具黑色长腺条;雄蕊5,花丝长6-8mm,下半部合生成筒,花药卵圆形,长1-1.5mm;子房卵球形,花柱长6-8mm。
金钱草与广钱草的鉴别使用
屠梅芳
【期刊名称】《中国药业》
【年(卷),期】1999(008)008
【总页数】2页(P51-52)
【作者】屠梅芳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317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71
【相关文献】
1.金钱草、广金钱草的鉴别与合理应用 [J], 孔增科;李利军;傅正良
2.金钱草与广金钱草的形态鉴别与合理应用研究 [J], 吕美玲;吕冬梅
3.金钱草、广金钱草、连钱草的鉴别与临床应用 [J], 阮富刚;周燕
4.金钱草、广金钱草、江西金钱草的比较鉴别 [J], 林幼元
5.金钱草与广金钱草的鉴别与应用 [J], 张怀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