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表格操作》说课稿
- 格式:docx
- 大小:11.12 KB
- 文档页数:7
《在WORD中制作表格》说课稿一、设计理念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把握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
学生是学习信息技术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和指导者,这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
为此,在《在WORD中制作表格》这一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创情激趣——实践探索——应用拓展——交流评价的探索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构。
二、设计思路(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在WORD中制作表格》是高教出版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科书第四册第七课的教学内容。
2、教材分析对表格的应用比较广泛,所以这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
要求每位学生必须把握。
在WORD中制作表格是安排在把握用Word处理文字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Word的常用功能。
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在制作表格的同时把握在表格中处理文字的知识,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WORD知识的提升。
3、学情分析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只有了解学情、熟悉学情、把握学情,“服务”方能到位,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实现我们课堂教学。
五年级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已经比较熟练,能够用较快的速度在word中输入汉字。
但学生对word的其他功能还不太了解。
于是我采用演示的形式后以“任务驱动”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4、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把握用Word制作表格的一般方法、掌握在WORD文档中制作表格和调整表格的方法和技巧。
能够灵活地对单元格进行合并、拆分、插入和删除等操作。
学会为表格绘制斜线表头,为表格和单元格设置底纹和边框。
(2)、能力目标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在实践中领会知识的结合点,培养他们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通过分组讨论培养与他人沟通能力。
通过作品点评,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发现问题、纠正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把学生学习生活中最熟悉的例子“课程表”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的留意力集中,通过对表格的文本的编辑(字体、颜色、字号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体验创作的乐趣。
Word表格操作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题的题目是word表格操作我将从以下四个主要方向进行今天的说课一、教材和学生(一)分析教材我所选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陈建军主编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全书共八章,本堂课选自第五章中第三节表格操作的内容。
在课本的上一节知识中已经介绍了word表格操作的基本知识(表格的创建、表格行和列的删除插入等知识),而本节着重介绍了WORD中表格的编辑美化方法(合并单元格、边框底纹的设置、指定行列高度等),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分析,结合中职学生反感理论知识的实际情况,我以《个人简历表》为案例讲解表格的编辑美化相关知识,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能够把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
(四)学情分析对教学对象进行分析,有利于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我本次课的教学对象为本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一年级1529班的学生,该班学生共50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24人,在进入我校前从未接触计算机的有18人,熟习计算机的同学有11人,少数民族同学有6人,根据以上分析知道该班同学基础较差,女生实际动手能力较弱,在分组的时候我会注意相应的配置,大部份同学对枯燥的知识不感兴趣,比较抵触满堂灌的教学形式。
(二)教学目标我根据对以上分析,确定以下三个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让学生掌握表格的编辑、美化等相关的知识,掌握《个人简历表》的制作方法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逐步提高学生与人合作,讨论问题,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社会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培养他们对本课程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通过以上分析确定了本堂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合并单元格、边框底纹的设置、文字对齐方式的设置教学难点:边框美化及底纹设置二、教法学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情境教学法:)在课堂导入环节,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用以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
Word表格制作教学目旳:1、知识目旳:学生通过教师旳讲授及多媒体教学网络旳辅助教学,掌握创立表格、编辑与调节表格、格式化表格旳解决措施。
2、能力目旳: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旳能力,并能充足发挥学生旳想象力和发明力。
3、德育目旳: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教育,开拓思路为素质教育服务。
重点:创立表格、编辑与调节表格难点:编辑与调节表格教具:多媒体教学网络教法:讲练结合、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窗们,我们在平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往往会用到表格。
例如:对我国奥运金牌进行汇总时要用到表格;上学时要用课程表;求职时要用到个人简历表等等,以上这些状况都离不开表格。
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让你制一种表格,你会用哪些软件?怎么做?固然我们可以通过好多软件来进行表格制造,例如:excel、wps、cced、word等。
在这些软件中我们常常用到旳,就是Word表格解决。
具体来讲,如何运用Word制作表格?有哪些措施?分为几种环节?这也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旳内容。
一、创立表格在学习之前我们先来结识表格。
(运用我国奥运金牌汇总表进行解说)我们来看一下表格由哪些部分构成?备注:演示所做旳精美表格,来吸引学生旳学习爱好。
提出问题:如何制作?通过本表格来解说表格旳概念及构成,为学习制作表格服务表格:由横竖对齐旳数据和数据周边旳边框线构成旳特殊文档。
单元格:表格中容纳数据旳基本单元。
表格旳行:表格中横向旳所有单元格构成一行。
行号旳范畴是1~32767。
表格中旳列:竖向旳单元格构成一列。
最多可以有63列,列号旳范畴是A~CK。
行高:表格中一行旳高度。
列宽:表格中一列旳宽度。
行高列宽问题可以通过表格属性来自己调节。
表格又可分为简朴表格和复杂表格,先来学习简朴表格旳制作。
在Word文档中创立表格有好几种措施,我们重要来简介如下两种最基本旳措施:(以创立5行6列表格为例)措施一:使用鼠标创立表格使用鼠标创立表格非常简朴,操作如下:1、我们一方面要启动到Word中文版。
《Word表格操作》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选自陈建军老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第4章第4节的内容,从教材地位上来看,它是Word 2003软件中的一个重要应用。
在日常工作中表格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所以说实用性很强。
我将制作求职简历作为本次课的终极目标,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我对表格知识进行了一些取舍,通过分层提高职业技能的方法,最终让学生掌握表格的操作方法。
本次课也为下一节《图文混排》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说学情:本次课的教学对象为计算机专业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本章前三节的内容,有一定的文字处理基础,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实践,讨厌理论,自主学习能力较差,需要借助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学情,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以及学生认知能力的特点,针对整个教学内容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创建和编辑表格。
2.能根据实际需要修饰表格。
(2)能力目标: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⒉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需要设计表格的能力。
(3)情感目标:1.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
3.通过成果展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结合以上二维教学目标,从整个教学内容来看本次课需要突出的教学重点是:表格创建、编辑的方法教学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次课需要突破的教学难点是表格编辑过程中的相关操作以及如何把表格的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四、说教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对于一次课的设计,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导入部分我采用对比和展示相结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在介绍表格的相关操作时,我采用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演示法,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在学生实训过程中,我采用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完成实训目标,并采用多元激励的评价方法来完善课堂,充分体现“做中教,做中学”的实训教学特色。
Word2003表格制作说课稿内江市第六职业中学黄弟兵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来自内江市第六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师黄弟兵,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word2003表格制作》,这是一节理论实践课,下面具体阐述一下我设计这节课的具体设计思想,并希望能得到各位专家和老师的指导。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一.指导思想:计算机教学不单是让学生仅仅掌握一些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还应是努力让学生通过我们的教学活动养成使用计算机这个工具的能力,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促进其技能素质的提高,促进他们技能的综合发展。
本节课内容是属于职高《信息与计算机应用》第四章文字处理中第五节《word2003表格制作》。
1.知识地位:word表格是利用word更直观的表达信息的一种数据处理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该知识包括表格建立.格式化.计算等很多操作。
具有灵活性.复杂性特点。
掌握该知识既是对之前所学word知识的巩固,更是对word操作技能的拓展。
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材创新:利用word表格制作《求职简历》。
3.本节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设置表格文本格式的方法。
掌握表格中文本对齐方式的设置方法。
掌握设置表格边框和底纹的方法。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合作及其他职业适应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生活,激发学习兴趣激励职业梦想,提升职业素养。
4.重点难点:掌握设置文本格式.对齐方式.边框底纹的操作方法。
表格对齐方式与单元格对齐方式的区分。
第二部分:学情分析职高生的共性是一般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比较被动,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高一的学生刚接触应用软件不久,一般还没有真正掌握学习应用软件操作的方法,学生来源不同,技能基础和个性差异较大,通常,我们的学生都是被认为是差生,往往他们缺乏自信.挫折感强。
但我们有的学生具有一定计算机操作基础,他们动手能力较强,思维活跃,活泼好动。
于是,我们设计的任务要顾及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实用性,要考虑到学生的技能基础和个体差异。
使用Word制作课程表说课稿第一篇:使用Word制作课程表说课稿《使用Word制作表格》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叫陈红娜,我说课的题目是使用Word 制作课程表,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1、首先我对教材进行一下分析:使用Word制作课程表这一内容选自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编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中第4章第3节,它是Word 2010软件中的一个重要应用。
本节课教学内容,介绍了如何在word文档中出入表格、编辑表格和修饰表格。
通过任务引领,拓展的方法,最终让学生掌握表格的制作方法,本堂课的内容的学习也为下一章节图文表排版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熟练掌握创建表格、编辑表格以及对表格修饰的操作方法(2)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b培养学生通过表格知识的学习进行知识迁移后形成实际应用能力。
(3)情感目标:a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和创新精神。
B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团队协作的精神以及感恩的德育渗透3、教学重点:掌握单元格合并,拆分的方法掌握表格边框和底纹的设置方法4、本节课的难点在于表格编辑过程中的相关操作(其实本堂课的真正难点在于如何把表格的知识进行实际应用)二、说学情对于中职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普遍只会简单的操作,理论知识的掌握比较少,好奇心强,喜欢接受挑战,普遍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活泼好动,喜欢动手实践。
三、说教法学法:教法:对于一堂课的设计,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导入部分采用了对比和展示相结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介绍表格的相关操作时,我采用了任务驱动、引领学生学习新知识,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我采用对任务进行分层扩展法,完成实际训练。
在最后,我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来激励学生,我试图运用以上教学方法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制作Word表格说课稿(精选3篇)制作Word表格说课稿(精选3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制作Word表格说课稿(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制作Word表格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Word—文字处理初步》是选自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初一年级第三单元的第十课的内容。
《Word—文字处理初步》在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材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环节,它起到承上启下的知识链接作用,基础性很强对学生今后的电脑技能学习有着深远的意义。
根据新课程内容标准,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了解Word窗口功能,学会常用工具栏的名称、按钮的使用及文字输入。
从而更有效、更直观化、更形象化地提高“新建文档”、“保存文档”的重难点教学效率,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巩固和提高。
2、教材的处理第十课《Word—文字处理初步》本节容量较大,涉及的操作点多,动手能力强,例如Word窗口功能,学会常用工具栏的名称、按钮的使用及文字输入、保存文档等,如果在一节课中教师拘泥于教材,要求学生掌握《Word—文字处理初步》中的所有操作点,是根本无法贯彻新课标精神的,所以我把本节课的“文档的录入与编辑”、“保存文档”两点作为重难点内容来教学,其他内容则作为一般技能学习教学。
这样安排既不耽误一般的技能教学更能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学。
如此处理教材的目的是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脱离什么都是重点什么都是难的怪圈,得以突出信息技术的应用性,达到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
二、说学生初一年级的学生思维独立性增强,好奇、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产生兴趣,依赖中求独立,愿意探索和发现新自我。
针对这种心理特征,在教学开始及过程中就要吸引学生注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若采用自主学习、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应该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Word表格操作》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于湖南常德的计算机教师蒋群艳,很荣幸今天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我说课的题目是《Word表格操作》,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七个方面来对本次课进行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本课选自陈建军老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第5章第3节的内容,从教材地位上来看,它是Word 2007软件中的一个重要应用。
在日常工作中表格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所以说实用性很强。
我将制作求职简历作为本次课的终极目标,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我对表格知识进行了一些取舍,通过分层提高职业技能的方法,最终让学生掌握表格的操作方法。
本次课也为下一节《图文混排》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说学情:本次课的教学对象为计算机专业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本章前两节的内容,有一定的文字处理基础,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实践,讨厌理论,自主学习能力较差,需要借助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学情,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以及学生认知能力的特点,针对整个教学内容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创建和编辑表格。
2.能根据实际需要修饰表格。
(2)能力目标: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⒉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需要设计表格的能力。
(3)情感目标:1.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
3.通过成果展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结合以上三维教学目标,从整个教学内容来看本次课需要突出的教学重点是:表格创建、编辑与修饰的方法教学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次课需要突破的教学难点是表格编辑过程中的相关操作以及如何把表格的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四、说教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对于一次课的设计,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说课:Word之表格操作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Word中的表格操作,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新进展等几方面说课如下:1.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计算机应用基础》WidowsXP+Office2007这一版本的第五章第三节。
该教材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强调知识技能的熟练与掌握,学习过程的探究与合作,充分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
考虑到学生要获得“双证”的需求,教材内容包含了计算机技能考核的全部知识点。
Word中的表格操作不仅是必考内容,也是日常学习和办公中经常用到的,实用性很强。
为此,我设定了三个教学目标:在知识目标中,我设定了掌握制作表格的各项基本操作,其中设置表格、单元格的对齐方式以及边框和底纹是重点也是难点。
能力目标,通过这节课,提高学生制作表格的基本操作技能;情感目标,在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沟通、表达、合作能力。
2.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中专学生来自不同的县市区,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了解各不相同,但普遍对计算机比较感兴趣,主观上愿意接触计算机,动手能力较强,在课堂上表现思维活跃、活泼好动,但是他们普遍对计算机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也缺乏耐心和毅力。
由于中考压力给大部分同学造成了挫折感,表现出自信心不足等缺点。
3. 教法学法:针对以上情况,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为:情景导入法、任务驱动法、直观演示法、赏识教学法;学生则通过观察分析、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强化练习来学习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4、教学过程在教学程序的设计中我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主线,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新知、掌握技能,并按以下流程展开教学:在导入课题这一环节,我将采用情景导入法,面对一年级的同学现阶段正保持着新老同学的联络,所以设定这节课的第一个任务是制作通讯录这一表格,第二个任务是再制作一份个人创意表格作品,我将从中选出优秀作品在全班及全年级进行展示,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由于在Word表格制作之前,同学们已学习了Word中的基本操作与文字编辑排版,所以,在第二环节只需要简单引导插入方法,同学们就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完成表格基本的创建与录入;难点内容,我采用直观演示法,先让学生对比操作前后的区别,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学习操作方法,比如,外侧边框的添加,选择不同的区域,单击外侧边框后,产生的效果不同,所以在操作时要反复强调:任何操作,都要注意先选定操作对象,再进行具体操作。
关于《word表格操作》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Word表格操作》。
下面开始说课。
一、说教材本节课是《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二版)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
Word是本教材的重点章节,而表格操作又是Word中的一个重要应用。
故根据教材的地位及特点,同时针对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本着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表格中的基本概念,掌握表格的创建、编辑与调整。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熟练完成表格的制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自主思考与学习能力,使其在探索中进步。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教学重点:表格的创建、编辑与调整教学难点:表格的编辑与调整二、说学情本节课是学生学习表格操作的第二节课,在学习本节课以前,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在word录入、编辑、排版文章等基础知识,并对表格的基本概念和操作也有了一定了解,对菜单栏的使用也比较熟悉,这便为我们今天的深入学习做了知识和技能上的铺垫。
中等职业院校一年级学生对信息技能的接受能力较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也有少部分学生需要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才能完成作业。
考虑到本节课涉及到的知识点多,需要学生操作的内容多,我在讲授这节课时计划采用两课时来完成。
三、说教法“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教学方法恰到好处,就会事半功倍。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遵循“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学理念,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情景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
四、说学法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激发兴趣——接受任务——思考操练——总结巩固”。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让学生先仔细观察、认真分析领悟到在word 中表格制作和编辑的要点和重点,再进行操作。
Word表格操作课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于xx的计算机教师xxx,很荣幸今天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我说课的题目是《Word表格操作》,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七个方面来对本次课进行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本课选自陈建军老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第5章第3节的内容,从教材地位上来看,它是Word 2007软件中的一个重要应用。
在日常工作中表格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所以说实用性很强。
我将制作求职作为本次课的终极目标,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我对表格知识进行了一些取舍,通过分层提高职业技能的方法,最终让学生掌握表格的操作方法。
本次课也为下一节《图文混排》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说学情:本次课的教学对象为计算机专业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本章前两节的内容,有一定的文字处理基础,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实践,讨厌理论,自主学习能力较差,需要借助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学情,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以及学生认知能力的特点,针对整个教学内容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创建和编辑表格。
2.能根据实际需要修饰表格。
(2)能力目标: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⒉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需要设计表格的能力。
(3)情感目标:1.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
3.通过成果展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结合以上三维教学目标,从整个教学内容来看本次课需要突出的教学重点是:表格创建、编辑与修饰的方法教学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次课需要突破的教学难点是表格编辑过程中的相关操作以及如何把表格的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四、说教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对于一次课的设计,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Word表格制作》说课稿一、教学指导思想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从最初将计算机当作学习的对象,已经转化为将计算机当作收集、整理、辨析信息的工具,我们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活动不单是让学生掌握一些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还应是努力让学生通过我们的教学活动养成使用计算机这个工具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使其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他们各项能力的综合发展。
二、说教材(一)教材分析Word文字处理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基础知识之一,它应用于各个领域和行业,是人们利用电脑学习、工作必不可少的。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利用word 制作课程表。
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二版第四章第4节《制作word表格》。
介绍了如何在Word文档中制作表格、编辑表格和修饰表格,在Word中是比较重要的一节,它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意义。
(二)教学目标分析教师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制定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情感目标等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表格中的基本概念,掌握表格的创建、编辑。
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完成表格的制作。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自主思考与学习能力,使其在探索中进步。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Word文档中插入表格,因此让学生掌握插入表格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
对表格的创建和编辑的操作中学生容易出错,掌握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把表格的编辑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重点:表格的创建、编辑难点:表格的编辑三、说学生学生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兴趣高,但实践操作少;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快、有一定的探究发现能力、求知欲强,但动手能力差。
使用word制作表格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应用,部分学生以初步了解,部分学生还对计算机操作很陌生,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存在很大差异。
四、说教法根据教学内容,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讲授法、演示法及练习法。
《在Word中创建表格》说课稿学科:计算机应用基础授课年级:中专一年级单位:铜陵市工业学校授课教师:王自生一、教材分析1.本单元的教学目的: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word这个主题的展开。
学生在学习了word中的一些基本的操作方法后,继续学习word中的另一些重要的操作,加深他们对于word的了解,更能体现word的“所见即所得”的特点。
本课是word中的“表格设计”,前面我们已经深入学习了word中的图文混排,这节课主要讲解一些word中对于表格的操作方法。
“表格设计”这一课的内容循序渐进,内容慢慢深层,从表格的建立到表格的润色,十分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学生在学习了新内容的同时,更加加深了对于word的“所见即所得”的特点的认识。
2.教学目标:对于本课教学,重在对表格的一些更深入的操作,以及表格的润色。
基于以上认识和教材前后联系和意图,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二个方面。
⑴.认知结构目标,获取表格的新知识,并让学生能把理论跟实际联系起来,能为他们平时生活常用的表格来建一张表格。
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即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通过科学方法的训练,在培养科学素质中提高计算机能力,不断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努力实现知识上的迁移。
3.重、难点⑴.掌握表格的合并和拆分的方法。
⑵.熟练掌握对于表格的润色的操作方法。
二、教法“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要方法恰当,才会有效。
我采用直观教学法,从“感知模仿迁移运用”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方法学生理解操作方法,更能运用操作方法去实践,从而培养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学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和能力的知识。
首先,教师应创造一种语言氛围,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环境中学习新知识,在学会并掌握课文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实践操作,从而达到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目地。
四、教学程序第一步:复习。
《Word 表格操作》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下午好,很荣幸今天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我说课的题目是《Word表格操作》,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五个大方面来对本次课进行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课选自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办公
自动化》第2
章第9节的内容,Word文字处理是Office系列办公软件之一,它应用于各个领域和行业,是人们利用电脑学习、工作必不可少的。
表格制作是在word 排版中继文字排版之后的重要内容,在技能鉴定中占了较大的比分. 而且它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意义。
我将制作求职简历作为本次课的终极目标,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我对表格知识进行了一些取舍, 通过分层提高职业技能的方法,最终让学生掌握表格的操作方法。
本次课也为下一节《图文混排》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学情分析中职学生的共性是一般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比较被
动,自
主学习能力比较差;而且学生刚接触应用软件不久,大多数还
没有真正掌握学习应用软件操作的方法;学生来源不同,技能基础和
个性差异较大,所以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单一的使用演示法,简化理论知识点的讲解,把教学的内容设计成任务形式,让学生在任务实践中得到感性认识,从而获取知识。
3、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学情,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以及学生认知能力的特点,针对整个教学内容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创建和编辑表格;能根据实际需要修饰表格。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需要设计表格的能力。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通过成果展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教学重难点:
结合以上三维教学目标,从整个教学内容来看本次课需要突出的教学重点是:表格创建、编辑与修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次课需要突破的教学难点是表格编辑过程中的相关操作以及如何把表格的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说教法:
对于一次课的设计,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导入部分我采用对比和展示相结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在介绍表格的相关操作时,我采用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演示法,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在学生实训过程中,我采用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完成实训目标,并采用多元激励的评价方法来完善课堂,充分体现“做中教,做中学”的实训教学特色。
我将运用以上教学方法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说学法:
大家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充当的是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方法,才能构建有效的课堂。
本次课学生在一个个任务的驱动下,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来解决遇到的问题,完成任务,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课堂在生动有趣的氛围中高效进行,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说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以表格的实际应用性吸引学生
展示制作美观的表格两幅:个人简历表课程表,点出表格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给出本节课任务。
接下来引导学生分析表格, 思考得出表格的组成部分, 由教师总结, 给出正确的答案。
也正是本节课所要掌握的第一个问题。
2、讲述新课,以一张表格的具体制作来引导学生接下来是本节课的重点,包括难点问题的处理。
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与演示法相结合向学生演示创建表格的三种方法。
演示法简单直观,学生易于接
受。
第一种方法是快速创建,用拖动鼠标的方法来创建表格,告诉学生这种方法的局限性:最多只能创建 4 行5 列的表格。
第二种方法是使用“插入表格” 按钮、输入行列数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灵活,对行列数没有限制,是我们创建表格最常用的方法,建议选用这种方法来创建表格。
第三种方法:用“绘制表格”按钮来绘制表格,这种方法灵活随意,但适合有绘画功底的人,可以辅助使用。
3、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听完老师讲解后,学生已经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们进入到任务驱动、自主探究环节,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为了遵循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我采用分层拓展、循序渐进的方法来进行任务驱动。
首先,我选择了一个最基本的表格实例“班级值日表”让学生独立完成,因为这个任务知识点比较简单, 所以要求学生在速度上也要战胜其他人,谁做完就举手。
这样可以充分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任务一创建班级值日表圆满完成。
接下来我们加大难度,来创建一个带有斜线表头的课程表,这个任务比任务一稍复杂一些,包含的知识点是绘制斜线表头,我们来玩一个“找找看”的小游戏,看谁能最快找出“绘制斜线表头”按钮,最先找出的同学举手示意,并让他作为其他同学的小老师上台演示。
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调动起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
然
后将学生分成 3 人一组,小组协作,互帮互助,共同完成课程表。
至此,任务二创建课程表基本完成。
4、合作探究,终极挑战接下来我们再增加一点难度,进行任务三复杂表格“求职简历”的制作。
这个任务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比如编辑表格中的“合并拆分单元格、单元格高度宽度的设置、单元格内的文字对齐方式、文字方向” ,修饰表格中的“行高列宽、边框与底纹的设置”等,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可以深切体会到本任务的技术难点是:单元格的合并与拆分、表格行高列宽的
设置以及边框和底纹的设置,这些也是本次课需要突破的教学难点。
有些小组在探究的过程中, 就会遇到很多问题, 这时让有疑问
的小组提出问题, 请已经找到操作方法的小组同学去指导他们, 让小组之间互相帮助,组与组之间相互协作,这样学生的思维进行了碰撞,解决了不少难题。
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加强巡视,当遇到所有同学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教师及时演示讲解,帮助学生解答难题,通过以上方法有效地突破了本次课的教学难点。
5、成果展示
体验成功是本次课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亮点,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学生将求职简历制作完成后,上传到教师机上进行展示,每组作品由学生自评、小组互评,老师点评共同选出每组最优秀的作品进行打印展示,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6、作业布置, 巩固提升为了让学生在掌握本次课的基础上表格
操作能力得到进收货单据”,因为这个表格几乎涵盖了表格操作这一节中的所有知识点,试图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
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步巩固提升,我给学生布置了如图所示的课后作业:超市五、教学反思:
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说:“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
”反思本次课,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任务驱动的方法,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并采用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分层教学法,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围绕任务操作,引导学生边学边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圆满的完成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以上就是我本次课全部的说课内容,有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