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对比剂使用指南第二版
- 格式:doc
- 大小:247.00 KB
- 文档页数:23
钆对比剂使用指南、规范及应用1. 引言钆对比剂是一种用于增强核磁共振成像(MRI)对比度的药物,它能够改变不同组织的信号强度,从而提高图像质量和诊断价值。
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钆对比剂的使用指南、规范及应用,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该药物。
2. 钆对比剂的种类及特点临床上常用的钆对比剂主要包括:- 线性结构钆对比剂:如Gd-DTPA、Gd-DOTA等。
- 环状结构钆对比剂:如Gd-BT-DO3A、Gd-HP-DO3A等。
这些钆对比剂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分子量、半衰期和组织分布特征,适用于不同的临床应用场景。
3. 使用指南3.1 剂量钆对比剂的推荐剂量通常为0.1-0.2 mmol/kg体重,根据患者情况和检查目的可适当调整。
3.2 给药方式钆对比剂一般采用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
3.3 注意事项- 使用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过敏史等,并评估潜在风险。
- 注射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准备好急救设备。
- 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根据肾小球滤过率调整剂量或选择其他影像方式。
4. 规范及应用4.1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钆对比剂能够增强病变区域与正常组织的对比度,有助于检测脑肿瘤、脑梗死、脑出血等疾病。
4.2 心血管系统疾病钆对比剂可用于评估心肌活性、心肌灌注、血管解剖结构等,对于诊断冠心病、心肌病等具有重要价值。
4.3 肿瘤学钆对比剂可增强肿瘤与正常组织的对比度,有助于肿瘤的检测、分期和疗效评估。
4.4 其他应用钆对比剂还可用于评估关节、乳腺、胰腺等部位的病变。
5. 总结钆对比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影像增强剂,在临床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医生应根据本指南合理使用钆对比剂,并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碘对比剂使用指南(第2版) 碘对比剂使用指南(第2版)1、引言1.1 目的1.2 适用范围1.3 定义2、碘对比剂的概述2.1 碘对比剂的作用2.2 碘对比剂的分类2.3 碘对比剂的制备方法2.4 碘对比剂的理化性质3、碘对比剂的适应症3.1 血管造影3.2 肾脏影像学3.3 腹部影像学3.4 骨骼影像学3.5 其他适应症4、碘对比剂的禁忌症4.1 过敏史4.2 甲状腺疾病史4.3 肾功能不全4.4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4.5 其他禁忌症5、碘对比剂的使用方法5.1 剂量计算方法5.2 注射方法5.3 注射速率控制5.4 使用注意事项6、碘对比剂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6.1 过敏反应6.2 肾功能不全6.3 甲状腺功能异常6.4 其他副作用和并发症7、碘对比剂的贮存和处理7.1 贮存条件7.2 处理方法8、附件8.1 相关研究报告8.2 使用指南表格8.3 其他附件9、法律名词及注释9.1 碘对比剂:指用于医学影像学中提供造影作用的含碘制剂。
9.2 血管造影:一种医学诊断技术,通过注射碘对比剂使血管内部显影,以观察血管病变。
9.3 肾脏影像学:一种医学影像学技术,通过注射碘对比剂,观察肾脏形态和功能。
9.4 腹部影像学:一种医学影像学技术,通过注射碘对比剂,观察腹部器官形态和病变。
9.5 骨骼影像学:一种医学影像学技术,通过注射碘对比剂,观察骨骼结构和病变。
10、本文档涉及附件请参见附件部分。
11、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请参见法律名词及注释部分。
Chinese Society of Radiology (CSR)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碘对比剂使用指南(第二版)目录一、碘对比剂基本结构及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使用碘对比剂前的准备工作 (4)三、使用碘对比剂原则 (5)四、对比剂肾病.......................................................................................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碘对比剂血管外渗 (7)六、碘对比剂全身不良反应...................................................................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使用碘对比剂禁忌证 (15)八、碘对比剂血管外使用 (16)附件1推荐“碘对比剂使用患者知情同意书”内容 (16)参考文献 (17)编后语 (20)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碘对比剂基本结构及分类1.1碘对比剂的基本结构1.1.1三碘苯环衍生物➢碘原子量大,吸收X线性能较强;➢碘与苯环键合,结构非常稳定;➢苯环结构具备多个有效侧链结合点,提供了不断改进整个分子结构,提高亲水性能和降低毒副作用的可能性。
①位为羧基碱金属或葡甲胺盐或酰胺基结构②、③即3,5位侧链为强亲水基团侧链,具有影响产品的亲水性和安全性等特性1.2 碘对比剂分类➢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单体和双体;➢高渗、次高渗和等渗。
备注:本次修订用“次高渗”对比剂概念替代“低渗”对比剂概念次高渗对比剂(原低渗对比剂)是相对高渗对比剂而言,而等渗对比剂是相对于血浆渗透压而言;事实上,次高渗对比剂的渗透压仍高于血浆渗透压的数倍(表1)。
碘对比剂使用指南(第2版)(实用版)目录1.碘对比剂的分类2.碘对比剂使用前的准备工作3.碘对比剂使用的注意事项4.碘对比剂的不良反应正文碘对比剂是医学影像学检查中常用的一种药物,它能够帮助医生更清晰地观察患者的内脏器官。
在我国,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对比剂安全使用工作组发布了《碘对比剂使用指南 (第 2 版)》,为医务人员提供使用碘对比剂的指导。
首先,碘对比剂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包括单体和二聚体对比剂,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对比剂,以及高渗、次高渗和等渗对比剂。
这些对比剂在使用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在使用碘对比剂之前,医务人员需要做些准备工作。
首先,他们需要了解患者是否对碘对比剂过敏,并询问患者是否有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肾功能不全或哮喘病史。
如果患者有这些病史,那么就不能使用碘对比剂。
此外,医务人员还需要与患者或其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告知患者使用碘对比剂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在使用碘对比剂时,医务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对于糖尿病患者,尽可能择期行碘对比剂相关检查,使用碘对比剂前、后查血清肌酐。
其次,在碘对比剂使用前 48 小时必须停用双胍类药物。
最后,碘对比剂使用后至少 48 小时且肾功能恢复正常或恢复到基线水平后才能再次使用。
使用碘对比剂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包括轻度的不良反应如咳嗽、喷嚏、一过性胸闷、结膜炎、鼻炎、恶心、全身发热、尊麻疹、痛痒、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以及重度的不良反应如喉头水肿、反射性心动过速、惊厥、震颤、抽搐、意识丧失、休克等,甚至死亡或其他不可预测的不良反应。
此外,还有可能出现迟发性不良反应,如注射碘对比剂后 1 小时至 1 周内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碘对比剂在医学影像学检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使用时也需要注意相关的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
碘对比剂使用指南第二版01碘对比剂分类目前临床应用的含碘对比剂的基本结构是3一乙酰一2,4,6一三苯甲酸,为含3个碘的苯环。
对比剂依照不同性质可以分为单体和二聚体对比剂,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对比剂,高渗、次高渗和等渗对比剂。
本次修订中用“次高渗对比剂”替代“低渗对比剂”概念。
次高渗对比剂是相对于高渗对比剂而言的,等渗对比剂是相对于血浆渗透压而言的,而次高渗对比剂的渗透压仍高于血浆渗透压约2倍(表1)。
使用碘对比剂前的准备工作1.碘过敏试验:无需碘过敏试验,除非产品说明书注明特别要求。
2.签署知情同意书:使用碘对比剂前,应与患者或其监护人签署“碘对比剂使用患者知情同意书”。
推荐“碘对比剂使用患者知情同意书”内容1. 既往无使用碘剂发生不良反应的病史。
2. 无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肾功能不全、哮喘病史。
3. 使用碘对比剂,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轻度不良反应:咳嗽、喷嚏、一过性胸闷、结膜炎、鼻炎、恶心、全身发热、尊麻疹、痛痒、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重度不良反应:喉头水肿、反射性心动过速、惊厥、震颤、抽搐、意识丧失、休克等,甚至死亡或其他不可预测的不良反应。
迟发性不良反应:注射碘对比剂Ih至1周内也可能出现各种迟发性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痛、骨骼肌肉疼痛、发热等。
4. 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碘对比剂漏出,造成皮下组织肿胀、疼痛、麻木感,甚至溃烂、坏死等。
5. 使用高压注射器时,存在注射针头脱落、局部血管破裂的潜在危险。
6如果出现上述任何不良反应的症状,请及时与相关医师联系(注明联系电话)。
7,我已详细阅读以上告知内容,对医护人员的解释清楚和理解,经慎重考虑,同意做此项检查。
8. 签署人包括患者或其监护人;监护人与患者关系;谈话医护人员。
9。
签署时间。
不符合上述条件,又需要使用碘对比剂者,建议签署“患者使用碘对比剂知情同意书”时,在上述内容基础上增加针对该患者具体情况的相关条款。
签署知情同意书前,医师或护士需要做如下工作:(1)告知患者或其监护人关于对比剂使用的适应证、禁忌证,以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碘对比剂使用指南导言碘对比剂是一种常用的医学成像剂,用于增强影像的对比度,从而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一系列疾病。
本文将为您介绍关于碘对比剂的使用指南,包括使用前的准备、注意事项以及可能的副作用等方面。
一、碘对比剂的定义和作用碘对比剂是一种含有碘元素的化合物,在医学影像学中被用作造影剂。
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被检体内的结构和器官在射线照射下的对比度,从而使医生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和分析影像。
二、使用前的准备事项1. 与医生沟通:在使用碘对比剂之前,您应该与医生进行详细的沟通,了解是否有任何对碘过敏的反应或过敏史。
医生会评估您的病史和身体状况,以确定碘对比剂的使用安全性。
2. 健康检查:在接受碘对比剂检查之前,您可能需要进行一些健康检查,如血液和尿液检查,以确保您的肾脏和肝脏功能良好,并能够有效排除碘对比剂。
3. 饮食限制:使用碘对比剂之前,医生可能会要求您在检查前几个小时内禁食或限制饮食,以避免影响对比剂的吸收和作用。
4. 药物注意事项:如果您正在服用任何药物,特别是甲状腺药物或糖尿病药物,您应该告知医生,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药物剂量和使用时间。
三、碘对比剂的使用过程1. 途径选择:碘对比剂可以经口、静脉、直肠或局部途径使用,具体选择取决于检查部位和需要增强的影像。
2. 剂量确定:医生会根据您的体重、年龄和检查需要,确定合适的碘对比剂剂量。
剂量能够保证影像的良好对比度,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副作用的风险。
3. 注射或饮用:根据医生的指示,您可能需要接受碘对比剂的注射或口服。
接受注射时,医生会在您的静脉中注入对比剂,需要您配合并保持相对静止。
如果选择口服,您需要在给定的时间内服用指定剂量的对比剂,并在特定时间内等待影像拍摄。
4. 影像拍摄:在注射或服用碘对比剂之后,医生会安排您进行影像拍摄,以获取需要的医学图像。
在拍摄过程中,您需要配合医生的要求,保持适当的体位和呼吸,以获得清晰的影像。
四、使用后的注意事项1. 饮水:在接受碘对比剂检查后,医生建议您多饮水,以帮助排出体内的碘对比剂。
碘对比剂使用指南(第2版)摘要:一、碘对比剂的基本概念和使用分类1.碘对比剂的定义和作用2.碘对比剂的分类a.单体和二聚体对比剂b.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对比剂c.高渗、次高渗和等渗对比剂二、碘对比剂的使用注意事项1.碘过敏试验2.签署知情同意书3.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a.轻度不良反应b.重度不良反应c.迟发性不良反应三、碘对比剂使用的具体流程和操作规范1.使用前的准备工作a.检查患者病史b.检查患者身体状况2.碘对比剂的注射流程a.注射剂量和速度b.注射部位和方式3.注射后的观察和处理a.观察患者反应b.处理不良反应正文:碘对比剂使用指南(第2 版)一、碘对比剂的基本概念和使用分类碘对比剂是一种医学检查中常用的药物,它可以增强影像学检查的效果,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碘对比剂的基本结构是3 一乙酰一2,4,6 一三苯甲酸,为含3 个碘的苯环。
根据不同性质,碘对比剂可以分为单体和二聚体对比剂,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对比剂,高渗、次高渗和等渗对比剂。
二、碘对比剂的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碘对比剂前,需要进行碘过敏试验,以确定患者是否对碘过敏。
同时,患者或其监护人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以表示同意使用碘对比剂。
在注射碘对比剂后,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包括轻度不良反应(如咳嗽、喷嚏、一过性胸闷、结膜炎、鼻炎、恶心、全身发热、荨麻疹、痛痒、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和重度不良反应(如喉头水肿、反射性心动过速、惊厥、震颤、抽搐、意识丧失、休克等)。
此外,还可能出现迟发性不良反应,如注射碘对比剂后1 小时内出现的不良反应。
三、碘对比剂使用的具体流程和操作规范在使用碘对比剂前,需要检查患者的病史和身体状况,以确保患者适合使用碘对比剂。
然后,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碘对比剂和注射剂量。
在注射碘对比剂时,需要注意注射剂量和速度,以及注射部位和方式。
碘对比剂使用指南(第2版)第1章碘对比剂概述
1.1 碘对比剂的定义和分类
1.2 碘对比剂的作用机制
1.3 碘对比剂的临床应用范围
第2章碘对比剂的选择和使用
2.1 碘对比剂的选择原则
2.2 碘对比剂的使用方法
2.3 碘对比剂的剂量计算和调整
第3章碘对比剂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3.1 碘对比剂的适应症
3.2 碘对比剂的禁忌症
第4章碘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措施
4.1 碘对比剂的常见不良反应
4.2 碘对比剂的严重不良反应和过敏反应
4.3 碘对比剂的安全措施和预防措施
第5章碘对比剂的贮存和运输
5.1 碘对比剂的贮存条件
5.2 碘对比剂的运输注意事项
第6章碘对比剂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6.1 碘对比剂的质量控制要求
6.2 碘对比剂的质量保证措施
第7章碘对比剂的新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7.1 碘对比剂的新型制备技术
7.2 碘对比剂在影像学领域的新应用
7.3 碘对比剂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
附录:常用碘对比剂的药理参数和临床用法参考表
本指南为医务人员在使用碘对比剂时提供参考,旨在确保碘对比剂的安全、有效和合理使用。
在使用碘对比剂时,请遵循医疗机构的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在必要时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
碘对比剂使用指南(二)引言概述:本文是对碘对比剂使用指南的续篇,旨在提供更多关于碘对比剂的详细信息。
碘对比剂在医疗领域中广泛应用于影像学诊断和介入治疗中,然而对其正确使用的指导仍然十分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继续探讨碘对比剂的适应症、副作用和预防措施,以及不同用途的碘对比剂的选择。
正文:一、碘对比剂的适应症1. 血管造影:用于血管狭窄、动脉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 CT扫描:用于检测肺部、腹部等不同部位的病变。
3. X线摄影:用于骨骼结构、消化道等的检查。
4. 心脏造影:用于心脏血管病变的评估和治疗。
5. 包埋剂:用于病理学检查和组织学研究。
二、副作用和预防措施1. 过敏反应:预防措施包括了解患者过敏史、适当的预防药物使用和监测。
2. 肾功能损害:适当的剂量选择、水合状态维持、避免高危人群使用等是预防肾功能损害的关键。
3. 甲状腺功能损害:对有甲状腺疾病史的患者,应充分评估甲状腺功能,必要时采取保护性措施。
4. 系列反应:通过合理选择剂量和速度,以及控制某些不良反应的症状,可有效减少系列反应的发生。
5. 对儿童、孕妇和老年人的特殊注意事项:针对不同人群的年龄和生理特点,需特别注意碘对比剂使用的风险与效益。
三、选择适当的碘对比剂1. 离子型对比剂:适用于血管造影和心脏造影等情况,但存在肾毒性的风险。
2. 非离子型对比剂:拥有更高的溶解度和较低的肾毒性,适用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3. 低渗对比剂:适用于需要产生更高造影效果的病例,但需特别注意患者是否存在肾功能损害。
4. 高渗对比剂:适用于血管造影和心脏造影等情况,但需注意高渗对比剂的滴注速率。
四、注意事项和技巧1. 患者的充分沟通和告知: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过敏史,以及能否耐受碘对比剂的可能反应。
2. 预防性用药:在适当的情况下,给予患者对抗过敏反应的药物,避免可能的不良反应。
3. 合理调整碘对比剂剂量:根据疾病类型、患者的身体情况和肾功能进行合理的剂量选择。
对比剂使用指南对比剂使用指南1.介绍本指南旨在为医生、医学技师和其他医疗专业人员提供对比剂使用的全面指导。
对比剂是一种医学诊断工具,用于提高医学影像的对比度,从而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本指南将提供关于对比剂的类型、适应症、使用方法和风险管理的详细信息。
2.对比剂的类型2.1 碘基对比剂①高渗透型对比剂2.①理化特性2.②适应症2.③使用方法2.④不良反应和风险②低渗透型对比剂2.①理化特性2.②适应症2.③使用方法2.④不良反应和风险2.2 钡基对比剂①理化特性②适应症③使用方法④不良反应和风险2.3 磁性共振对比剂①理化特性②适应症③使用方法④不良反应和风险3.对比剂的适应症和禁忌症3.1 适应症3.2 禁忌症4.对比剂的使用方法4.1 剂量计算4.2 管路选择和插管技巧4.3 注射速度控制4.4 检查前准备4.5 对比剂的注射方式4.6 注射后的处理5.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和风险管理5.1 轻微不良反应5.2 中度不良反应5.3 重度不良反应5.4 过敏反应处理5.5 高风险患者的特殊注意事项6.对比剂的存储和保管6.1 存储条件6.2 保管期限7.附录本文档涉及附件,包括对比剂的成分表、生产厂商名单等。
如需获取,请与相关部门联系。
8.法律名词及注释8.1 对比剂:医学诊断工具,提高医学影像的对比度。
8.2 适应症:对比剂使用的合理医学指征。
8.3 不良反应:对比剂使用后患者出现的不良症状或反应。
8.4 风险管理:对比剂使用中应采取的措施,以最小化潜在风险。
acr对比剂使用指南2021Introduction:In the field of radiology, the use of contrast agents is essential for enhancing the visibility of certain tissues and structures during imaging procedures.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ACR) has recently released updated guidelines for the usage of contrast agents in various imaging modalities. In this response, I will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ACR guidelines and discuss their significance in clinical practice.ACR Guidelines for Contrast Agent Usage:1. Patient Selection:The ACR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patient selection when considering the use of contrast agents. Factors such as renal function, allergies, and pregnancy should be carefully evaluated before administering contrast agents.For instance, in patients with impaired renal function, alternative imaging techniques that do not require contrast agents may be considered.2. Indications for Contrast Agent Use:The ACR provides specific indications for the use of contrast agents in different imaging procedures. For example, i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scans, contrast agents are commonly used to enhance the visualization of blood vessels, tumors, and inflammatory processes. The guidelines outline the appropriate indications for contrast agent administration to ensure optimal diagnostic accuracy.3. Contrast Agent Selection:The ACR recommends using appropriate contrast agents based on the specific imaging modality and patient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 contrast agents have varying properties and are suitable for different imaging techniques. For instance, iodinated contrast agents are commonly used in CT scans, while gadolinium-based contrastagents are preferred f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4. Timing and Dosing:The guidelines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proper timing and dosing of contrast agents. The optimal timing of contrast agent administration varies depending on the imaging procedure. For example, in CT angiography, the contrast agent should be administered during the arterial phase to visualize blood vessels effectively. Additionally, the guidelines provide dosing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patient weight and renal function.Significance in Clinical Practice:The ACR guidelines serve as a valuable resource for radiologists and othe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involved in contrast agent administration. By following these guidelines, healthcare providers can ensure patient safety, enhance diagnostic accuracy, and optimize the use of contrast agents. For instance, considering a patient with impaired renal function, the guidelines help in selectingalternative imaging techniques or adjusting the contrast agent dosage to prevent potential adverse effects.中文回答:2021年ACR对比剂使用指南。
对比剂使用指南第二版Chinese Society of Radiology (CSR)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碘对比剂使用指南(第二版)目录一、碘对比剂基本结构及分类 (2)1.1碘对比剂的基本结构 (2)1.1.1三碘苯环衍生物 (2)➢碘原子量大,吸收X线性能较强; (2)➢碘与苯环键合,结构非常稳定; (2)➢苯环结构具备多个有效侧链结合点,提供了不断改进整个分子结构,提高亲水性能和降低毒副作用的可能性。
(2) (3)二、使用碘对比剂前的准备工作 (4)2.1过敏试验 (4)三、使用碘对比剂原则 (5)3.3血管内使用碘对比剂注意事项 (6)七、使用碘对比剂禁忌证 (14)八、碘对比剂血管外使用 (15)参考文献 (17)中华放射学分会对比剂安全使用工作组 (20)一、碘对比剂基本结构及分类1.1碘对比剂的基本结构1.1.1三碘苯环衍生物➢碘原子量大,吸收X线性能较强;➢碘与苯环键合,结构非常稳定;➢苯环结构具备多个有效侧链结合点,提供了不断改进整个分子结构,提高亲水性能和降低毒副作用的可能性。
1.2 碘对比剂分类➢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单体和双体;➢高渗、次高渗和等渗。
备注:本次修订用“次高渗”对比剂概念替代“低渗”对比剂概念次高渗对比剂(原低渗对比剂)是相对高渗对比剂而言,而等渗对比剂是相对于血浆渗透压而言;事实上,次高渗对比剂的渗透压仍高于血浆渗透压的数倍(表1)。
表1 常用对比剂的分类和理化性质分类结构通用名分子量(MW) 碘含量(mg/ml)渗透压(mOsm/kg H2O)第一代(高渗对比剂)离子型单体泛影葡胺Ditriazoate8093061530第二代(次高渗对比剂)非离子型单体碘海醇Iohexol821300350680830碘帕醇Iopamidol777300370680800碘普罗胺Iopromide791300370590770碘佛醇807320 710①位为羧基碱金属或葡甲胺盐或酰胺基结构②、③即3,5位侧链为强亲水基团侧链,具有影响产品的亲水性和安全性等特性二、使用碘对比剂前的准备工作2.1过敏试验➢无需碘过敏试验,除非产品说明书注明特别要求。
2.2 使用碘对比剂前,应向患者或其监护人告知对比剂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建议:签署“碘对比剂使用患者知情同意书”(附件1)。
2.3 碘对比剂使用前,医生或护士需要:2.3.1询问患者或监护人➢既往有无使用碘对比剂出现中、重度不良反应的史;➢有无哮喘;➢有无糖尿病;➢有无肾脏疾病;➢有无肾脏手术;➢有无使用肾毒性药物或其他影响肾小球滤过率(GFR)的药物;➢有无高血压;➢有无痛风病史;➢有无其他药物不良反应或过敏史;➢有无脱水、充血性心衰现象。
2.3.2需要高度关注的相关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尚未治愈者禁忌使用碘对比剂;➢糖尿病肾病使用碘对比剂需要咨询内分泌专科医师和肾脏病专科医师。
2.4对比剂处理➢碘对比剂存放条件必须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使用前建议加温至37℃。
2.5 水化➢建议在使用碘对比剂前4 小时至使用后24 小时内,对患者给予水化。
2.5.1水化的可能机制➢增加肾血流量;➢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降低对比剂相关的血液粘滞度和渗透性;➢等渗性生理盐水可扩充血管内容积;➢用碳酸氢钠可使肾小管内液体碱性化,可降低肾小管损害。
2.5.2水化的方法➢动脉内用药者推荐⏹对比剂注射前6-12小时静脉内补充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加154mEq/L碳酸氢钠溶液,不少于100ml/小时;⏹注射对比剂后亦应连续静脉补液,不少于100ml/小时,持续24小时;⏹提倡联合应用静脉补液与口服补液以提高预防对比剂肾病效果。
➢静脉内用药者⏹口服补液方式:注射对比剂前4-6小时开始,持续到使用对比剂后24小时口服水或生理盐水,使用量100ml/小时;⏹条件允许者,建议采用2.5.2条款中动脉内用药者水化方法。
三、使用碘对比剂原则3.1使用剂量和适应症➢遵循产品说明书中规定的剂量和适应症范围。
3.2 使用方式3.2.1血管内注射➢静脉内注射。
➢动脉内注射。
3.2.2非血管内使用➢口服;➢经自然或人工或病理通道输入。
3.3血管内使用碘对比剂注意事项➢给患者补充足够的液体,按2.5.2条款给患者水化;•天气炎热或气温较高的环境下,根据患者液体额外丢失量的多少,适当增加液体摄入量。
•关于补液量,在特殊情况下(如心功能不全等),建议咨询相关临床医师。
➢有使用肾毒性相关药物者,需停用肾毒性药物至少24 小时再使用碘对比剂;➢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尽量选用不需要含碘对比剂的影像检查方法或可以提供足够诊断信息的非影像检查方法;➢尽量避免使用高渗对比剂及离子型对比剂;➢如果确实需要使用碘对比剂,建议使用能达到诊断目的最小剂量;➢避免短时间内重复使用诊断剂量碘对比剂。
如果确有必要重复使用,建议2次使用碘对比剂间隔时间≥14天;➢避免使用甘露醇和利尿剂,尤其是髓袢利尿剂。
3.4应择期检查的情况➢已知血清肌酐水平异常者;➢需要经动脉注射碘对比剂者。
对于择期检查的患者➢应当在检查前7天内查血清肌酐;➢血清肌酐升高者,必须在检查前24小时内给予预防肾脏损害的措施;➢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如有可能,考虑其他不需要使用含碘对比剂的影像检查方法;➢使用肾毒性相关药物者,如果必需使用碘对比剂,应该停用肾毒性药物至少24小时,并且必须给患者补充足够液体。
3.5急诊检查➢不立即进行检查就会对患者造成危害的紧急情况下,可不进行血清肌酐检查;3.6使用碘对比剂建议:➢尽量选择应用非离子型对比剂。
➢使用等渗或次高渗对比剂,尽量避免使用高渗对比剂。
3.7使用碘对比剂与透析的关系➢使用碘对比剂后,无需针对碘对比剂进行透析;➢不建议将使用碘对比剂与血液透析和(或)腹膜透析时间关联。
3.8糖尿病患者使用碘对比剂注意事项➢尽可能择期行碘对比剂相关检查,使用碘对比剂前、后查血清肌酐;➢在碘对比剂使用前48 小时必须停用双胍类药物;➢碘对比剂使用后至少48小时且肾功能恢复正常或恢复到基线水平后才能再次使用双胍类药物。
四、对比剂肾病4.1对比剂肾病概念: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是指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血管内途径应用碘对比剂后2-3天内血清肌酐升高至少44µmol/L(0.5mg/dl)或超过基础值25%。
4.2 CIN的病理生理学➢碘对比剂肾毒性包括化学毒性(离子性、含碘物质)、渗透毒性、组分中与粘滞度相关毒性。
➢关于对肾毒性的相关机制,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达成共识。
4.3 基础肾功能评估肾功能不全者,在使用碘对比剂前,建议采用MDRD公式(肾脏病饮食调整研究公式)计算eGF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MDRD公式(适合中国人的改良形式):GFR(ml/min/1.73 m2)=175×Scr(mg/dl)-1.154×年龄-0.203×(0.79女性)➢紧急时,可在没有评估肾功能情况下进行使用碘对比剂。
4.4 对比剂肾病的危险分层4.4.1 危险因子➢高龄(≥75岁);➢原有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血容量不足;➢心力衰竭;➢使用肾毒性药物:非甾体类药物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低蛋白血症、低血红蛋白血症;➢低钾血症;➢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大剂量使用碘对比剂;➢不完全水化。
4.4.2 危险因子积分预测4.5 渗透压及粘滞度在CIN发生的作用➢目前多数观点认为,两者在对比剂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均起作用。
4.5.1 渗透压➢渗透压高于血液的对比剂会导致肾血管收缩;➢渗透性利尿、肾性贫血。
4.5.2 粘滞度➢粘滞度较高的对比剂与血液混合,可引起通过微循环的血流一过性减慢;➢肾小管阻力增加引起肾间质压力增加,导致髓质血流降低。
4.6 最大对比剂用量公式➢推荐最大对比剂用量=5ml×体重(kg)/基础血清肌酐(mg/dl)。
4.7 给药方式➢动脉内给予碘对比剂比静脉内给予有更高的CIN危险;➢经肾动脉和腹主动脉注射对比剂,使肾脏损伤可能性更大。
4.8 对比剂使用时间间隔➢重复使用碘对比剂造影,每次给予诊断剂量,是CIN发生的危险因素;➢72小时内重复应用诊断剂量对比剂是发生CIN的独立预测因子。
建议:两次对比剂应用间隔时间最好为14天。
4.9对比剂肾病的预防4.9.1询问病史➢肾脏疾病;➢肾脏手术;➢糖尿病;➢高血压;➢痛风;➢近期应用肾毒性药物或其他影响肾小球滤过率(GFR)的药物。
4.9.2 水化➢使用碘对比剂前,按2.5.2条款方法对患者进行水化。
4.9.3 关于药物➢没有足够证据证实使用药物可以降低发生CIN;➢目前没有任何一种药物经过权威机构验证可以降低发生CIN。
4.9.4血液滤过➢血液滤过预防CIN的作用有待进一步证明;➢临床实验中,血液滤过本身影响研究的终点。
4.10 对比剂肾病的预后➢通常为一过性,血清肌酐在给药后3天达峰值,10天左右回到基线水平;➢如果给药后24小时内血清肌酐水平增加不超过0.5mg/100ml,则不倾向发生可察觉的CIN;➢转归与肾功能减退及患者的状况有关,肾功能严重障碍者可造成不可逆性结果。
五、碘对比剂血管外渗5.1碘对比剂血管外渗的原因5.1.1与技术相关的原因➢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流率过高。
5.1.2与患者有关的原因➢不能进行有效沟通配合;➢被穿刺血管情况不佳,如下肢和远端小静脉,或化疗、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管硬化等;➢淋巴和(或)静脉引流受损。
5.2预防对比剂血管外渗的措施➢静脉穿刺选择合适的血管,细致操作;➢使用高压注射器时,选用与注射流率匹配的穿刺针头和导管;➢对穿刺针头进行恰当固定;➢与患者沟通,取得配合。
5.3碘对比剂血管外渗的处理➢轻度外渗:多数损伤轻微,无需处理;•嘱咐患者注意观察,如外渗加重,应及时就诊;•对个别疼痛明显者,局部给予普通冷湿敷。
➢中、重度外渗:这可能造成外渗局部组织肿胀、皮肤溃疡、软组织坏死和间隔综合征。
建议对于中、重度外渗患者的处理措施:•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早期使用50%硫酸镁保湿冷敷,24 小时后改硫酸镁保湿热敷;或者用黏多糖软膏等外敷;或者用0.05%的地塞米松局部湿敷;•碘对比剂外渗严重者,在外用药物基础上口服地塞米松5 mg/次,3次/天,连用3 天;•必要时,咨询临床医师用药。
六、碘对比剂全身不良反应6.1全身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既往有使用碘对比剂全身不良反应病史,症状包括荨麻疹、支气管痉挛、明显的血压降低、抽搐、肺水肿等;➢哮喘;➢与治疗现疾病有关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
6.2使用对比剂检查室必须常备的抢救用品6.2.1检查室中必须准备的器械➢装有复苏药物(必须定期更换)和器械的抢救车;➢必须备有医用氧气管道或氧气瓶或氧气袋;➢血压计、吸痰设备、简易呼吸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