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经典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74
管理学经典案例20篇1.安通公司的投资决策安通公司是一家特种机械制造公司。
该公司下设10个专业工厂,分布在全国10个省市,拥有20亿资产,8万员工,其中本部员工200人。
本部员工中60%以上技术管理人员,基本都是学特种机械专业的。
该公司所属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由政府有关部门集中采购,供应全国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安通公司的生产经营呈现较好的局面,在机械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该公司仍保持各厂都有较饱和的产品。
但是,进入90年代以后,国内市场开始呈现供大于求的趋势。
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曾透露,如果三年不买安通公司的产品,仍可维持正常生产经营。
面对这样的新形势,安通公司领导连续召开两次会议,分析形势,研究对策。
第一次会议专门分析形势。
刘总经理主持会议,他说,安通公司要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取得稳定的效益,首先必须分析形势,认清形势,才能适应形势。
我们的产品在全国市场已经趋于饱和。
如果不是有政府主管部门干预和集中采购,我们的生产能力一下子就过剩30%,甚至更多。
我们应该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负责经营的李副总经理说,改革开放以来,全公司的资金利润率达到了8%左右,局全国机械行业平均水平之上。
但是现在产品单一,又出现供大于求的趋势,今后再保持这样的发展水平很难。
目前,公司本部和各厂都有富裕资金和富余人员,应该做出新的选择。
分管技术工作的赵副总经理说,总公司和各厂的产品特别是有一部分产品通过近几年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基本是能满足国内市场目前的需要,总公司和各厂的专业技术力量很强,如果没有新产品持续不断开发出来,单靠现有老产品很难使本行业有较大发展,专业人员也要流失。
其他的副总们也都从各自的角度分析了安通公司所面临的形势,大家都感到这次会议开得及时,开得必要。
第二次会议仍有刘总主持。
他说,我们上次会议全面分析了形势,使我们大家头脑更清醒,认识更加一至,这就是总公司要适应新形势,必须研究自己的发展战略。
分管经营的李副总说,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富余人员和富余资金,寻找新的门路,发展多种经营。
MBA管理学案例精编50篇S&J 编写【案例1】海尔的腾飞崛起与发展:从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壮大成为知名的跨国企业创立于1984年,崛起于改革大潮之中的海尔集团,是在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名牌战略‛思想的引领下,海尔经过十八年的艰苦奋斗和卓越创新,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壮大成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跨国企业。
2002年海尔实现全球营业额711亿元,是84年的20000多倍;2002年,海尔跃居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之首。
18年前,工厂职工不足800人;2002年,海尔不仅职工发展到了3万人,而且拉动就业人数30多万人。
1984年只有一个型号的冰箱产品,目前已拥有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家居集成在内的86大门类13000多个规格品种的产品群。
在全球,很多家庭都是海尔产品的用户。
‚名牌战略‛:中国第一品牌用户的忠诚度是与海尔产品的美誉度紧紧联系在一起的,18年间,海尔的无形资产从无到有,2002年海尔品牌价值评估为489亿元,跃居中国第一品牌。
海尔产品依靠高质量和个性化设计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2003年,在国内市场,海尔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四大主导产品均拥有30%左右的市场份额。
在海外市场,据全球权威消费市场调查与分析机构EUROMONITOR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海尔集团目前在全球白色电器制造商中排名第五,海尔冰箱在全球冰箱品牌市场占有率排序中跃居第一。
其小型冰箱占据了美国40%的市场份额。
海尔产品已进入欧洲15家大连锁店的12家、美国10家大连锁店的9家。
在美国、欧洲初步实现了设计、制造、营销三位一体的本土化布局。
2002年海尔实现海外营业额10亿美元,是中国家电业出口创汇最多的企业。
海尔发展战略创新的三个阶段海尔十八年来的高速发展,最主要的就是靠创新。
战略创新起着关键作用。
1. 名牌战略阶段——在1984年到1991年名牌战略期间,别的企业上产量,而海尔扑下身子抓质量,7年时间只做一个冰箱产品,磨出了一套海尔管理之剑:‚OEC管理法‛,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管理基础;2. 多元化战略阶段——在1992年到1998年的多元化战略期间,别的企业搞‚独生子‛,海尔走低成本扩张之路,吃‚休克鱼‛,建海尔园,‚东方亮了再亮西方‛,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成功地实现了规模的扩张。
1( 安通公司的投资决议安通公司是一家特种机械制造公司。
该公司下设,, 个专业工厂,散布在全国10 个省市,拥有 20 亿财产, 8 万员工,此中本部员工 200 人。
本部员工中 60%以上技术管理人员,基本都是学特种机械专业的。
该公司所属公司所生产的产品由政府有关部门集中采买,供给全国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安通公司的生产经营表现较好的场面,在机械行业广泛不景气的状况下,该公司仍保持各厂都有较饱和的产品。
但是,进入 90 年月此后,国内市场开始表现供大于求的趋向。
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曾流露,假如三年不买安通公司的产品,仍可保持正常生产经营。
面对这样的新局势,安通公司领导连续召开两次会议,剖析局势,研究对策。
第一次会议特意剖析局势。
刘总经理主持会议,他说,安通公司要保持优异的发展趋向,获得稳固的效益,第一一定剖析局势,认清局势,才能适应局势。
我们的产品在全国市场已经趋于饱和。
假如不是有政府主管部门干涉和集中采买,我们的生产能力一下子就剩余 30%,甚至更多。
我们应当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负责经营的李副总经理说,改革开放以来,全公司的资本收益率达到了 8%左右,局全国机械行业均匀水平之上。
但是此刻产品单调,又出现供大于求的趋向,此后再保持这样的发展水平很难。
当前,公司本部和各厂都有富饶资本和充裕人员,应当成出新的选择。
分管技术工作的赵副总经理说,总公司和各厂的产品特别是有一部分产品经过近几年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基本是能知足国内市场当前的需要,总公司和各厂的专业技术力量很强,假如没有新产品连续不停开发出来,单靠现有老产品很难使本行业有较大发展,专业人员也要流失。
其余的副总们也都从各自的角度剖析了安通公司所面对的局势,大家都感觉此次会议开得实时,开得必需。
第二次会议仍有刘总主持。
他说,我们上一次会议全面剖析了局势,使我们大家脑筋更清醒,认识更为一至,这就是总公司要适应新局势,一定研究自己的发展战略。
分管经营的李副总说,我们应当充足利用充裕人员和充裕资本,找寻新的路子,发展多种经营。
管理学十个经典案例分析案例一: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线改革福特汽车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汽车制造企业,其生产线改革成为管理学的经典案例之一。
在20世纪初,福特公司制造汽车的方式是采用传统的工坊模式,即每位工人负责一项具体的工作,然后将组装好的零部件传递给下一个工人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这种生产模式导致了工人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工作的不连贯性,影响了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福特公司推出了流水线生产模式,将汽车制造分为多个工序,每位工人只负责其中的一道工序,形成了一条连续的流水线,使得零部件可以依次进行加工和装配。
福特公司通过流水线生产模式的改革,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由于流水线上的每位工人都只需要掌握一项技能,他们能够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减少了因为从事多项工作而可能引发的错误。
同时,流水线上的操作流程被严格规定,每个工序都有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减少了不必要的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另外,流水线生产模式还使得生产过程可视化,管理者可以随时监控和调整生产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然而,福特的流水线生产模式也面临一些问题。
因为每位工人只负责一道工序,工作单一而机械化,对工人的技能要求并不高,使得工作缺乏挑战和成长空间,容易导致工人的厌倦和流失。
此外,流水线生产模式还使得生产过程高度依赖于一条流水线的正常运行,一旦出现故障或延误,将可能导致整体生产线的停滞。
案例二:麦当劳的快餐制度麦当劳是一家成功的全球连锁快餐企业,其快餐制度的建立与优化成为管理学的经典案例之一。
麦当劳的快餐制度主要包括标准化的产品、快速服务和分工专业化三个方面。
首先,麦当劳通过标准化的产品确保了品质和口味的一致性。
麦当劳的食品配方和制作流程被精确地记录和规范化,所有门店都必须按照制定的标准进行操作,使得不同地区的消费者能够享受到相同的美食体验。
标准化的产品还有利于降低成本,统一采购和供应链管理,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其次,麦当劳通过快速服务满足了快节奏生活的消费需求。
管理学经典案例20篇1.安通公司的投资决策安通公司是一家特种机械制造公司。
该公司下设10个专业工厂,分布在全国10个省市,拥有20亿资产,8万员工,其xx本部员工200人。
本部员工xx60%以上技术管理人员,基本都是学特种机械专业的。
该公司所属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由政府有关部门集xx采购,供应全国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安通公司的生产经营呈现较好的局面,在机械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该公司仍保持各厂都有较饱和的产品。
但是,进入90年代以后,国内市场开始呈现供大于求的趋势。
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曾透露,如果三年不买安通公司的产品,仍可维持正常生产经营。
面对这样的新形势,安通公司领导连续召开两次会议,分析形势,研究对策。
第一次会议专门分析形势。
xx总经理主持会议,他说,安通公司要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取得稳定的效益,首先必须分析形势,认清形势,才能适应形势。
我们的产品在全国市场已经趋于饱和。
如果不是有政府主管部门干预和集xx采购,我们的生产能力一下子就过剩30%,甚至更多。
我们应该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负责经营的xx副总经理说,改革开放以来,全公司的资金利润率达到了8%左右,局全国机械行业平均水平之上。
但是现在产品单一,又出现供大于求的趋势,今后再保持这样的发展水平很难。
目前,公司本部和各厂都有富裕资金和富余人员,应该做出新的选择。
分管技术工作的xx 副总经理说,总公司和各厂的产品特别是有一部分产品通过近几年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基本是能满足国内市场目前的需要,总公司和各厂的专业技术力量很强,如果没有新产品持续不断开发出来,单靠现有老产品很难使本行业有较大发展,专业人员也要流失。
其他的副总们也都从各自的角度分析了安通公司所面临的形势,大家都感到这次会议开得及时,开得必要。
第二次会议仍有xx总主持。
他说,我们上次会议全面分析了形势,使我们大家头脑更清醒,认识更加一至,这就是总公司要适应新形势,必须研究自己的发展战略。
分管经营的xx副总说,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富余人员和富余资金,寻找新的门路,发展多种经营。
管理学十个经典案例分析1. 麦当劳的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
麦当劳作为全球最大的连锁快餐企业之一,其供应链管理一直备受关注。
麦当劳通过建立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实现了食材的标准化采购和配送,从而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和口感的一致性。
通过对麦当劳供应链管理的案例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到供应链管理对企业运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实现供应链的高效运转。
2. 丰田汽车的精益生产案例分析。
丰田汽车以其精益生产管理而闻名于世。
通过对丰田汽车精益生产管理的案例分析,可以了解到精益生产管理理念的核心是消除浪费,实现生产过程的精益化和高效化。
丰田汽车通过实施精益生产管理,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还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3. 苹果公司的创新管理案例分析。
苹果公司以其创新管理而成为科技行业的领军企业。
通过对苹果公司创新管理的案例分析,可以了解到创新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苹果公司通过不断推出颠覆性的产品和服务,不仅赢得了市场份额,还树立了强大的品牌形象。
苹果公司的创新管理案例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启示,激发创新潜能,推动企业发展。
4. 亚马逊的供应链创新案例分析。
亚马逊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之一,其供应链管理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通过对亚马逊供应链创新的案例分析,可以了解到亚马逊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实现了供应链的高效运转和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亚马逊的供应链创新案例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帮助它们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
5. 谷歌的人才管理案例分析。
谷歌作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其人才管理一直备受瞩目。
通过对谷歌人才管理的案例分析,可以了解到谷歌通过建立开放、创新的企业文化,吸引了大量顶尖人才,并通过激励机制和培训体系,实现了人才的快速成长和发展。
谷歌的人才管理案例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机会,帮助它们提升人才管理水平。
6. 联想集团的全球化战略案例分析。
联想集团作为中国著名的跨国企业,其全球化战略备受关注。
一、管理与管理者案例1 甜美的音乐马丁吉他公司成立于1833年,位于宾夕法尼亚州拿撒勒市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好的乐器制造商之一,就像Steinway的大钢琴、Rolls Royce的轿车,或者Buffet的单簧管一样,马丁吉他每把价格超过10 000美元,却是你能买到的最好的东西之一。
这家家族式的企业历经艰难岁月,已经延续了六代。
目前的首席执行官是克里斯琴·弗雷德里克·马丁四世,他秉承了吉他的制作手艺。
他甚至遍访公司在全世界的经销商,为它们举办培训讲座。
很少有哪家公司像马丁吉他一样有这么持久的声誉,那么,公司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的管理和杰出的领导技能,它使组织成员始终关注像质量这样的重要问题。
马丁吉他公司自创办起做任何事都非常重视质量。
即使近年来在产品设计、分销系统以及制造方法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公司始终坚持对质量的承诺。
公司在坚守优质音乐标准和满足特定顾客需求方面的坚定性渗透到公司从上到下的每一个角落。
不仅如此,公司在质量管理中长期坚持生态保护政策。
因为制作吉他需要用到天然木材,公司非常审慎和负责地使用这些传统的天然材料,并鼓励引入可再生的替代木材品种。
基于对顾客的研究,马丁公司向市场推出了采用表面有缺陷的天然木材制作的高档吉他,然而,这在其他厂家看来几乎是无法接受的。
马丁公司使新老传统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虽然设备和工具逐年更新,雇员始终坚守着高标准的优质音乐原则。
所制作的吉他要符合这些严格的标准,要求雇员极为专注和耐心。
家庭成员弗兰克·亨利·马丁在1904年出版的公司产品目录的前言里向潜在的顾客解释道:“怎么制作具有如此绝妙声音的吉他并不是一个秘密。
它需要细心和耐心。
细心是指要仔细选择材料,巧妙安排各种部件。
关注每一个使演奏者感到惬意的细节。
所谓耐心是指做任何一件事不要怕花时间。
优质的吉他是不能用劣质产品的价格造出来的。
但是谁会因为买了一把价格不菲的优质吉他而后悔呢?”虽然100年过去了,但这些话仍然是公司理念的表述。
1、“荣华鸡”那里去了前几年面对洋快餐在大陆各大中城市登陆,上海一家快餐公司推出了“荣华鸡”中式快餐。
这种快餐很符合中国人的口味,一条鸡腿,蛋炒饭或肉炒饭,再配上鸡腿,时令青菜,经济实惠。
一时风靡上海滩。
“荣华鸡”还大打广告战,“荣华鸡香喷喷”、“那里有肯德基,那里就有荣华鸡”除了在上海开设分店外,他们还在北京等大城市开设了分店。
一时间,生意兴隆,大有把肯德基赶下大海之势。
但时间不长,荣华鸡就日渐萧条了,设在外地的分店纷纷关门。
什么原因呢?其一,中式快餐的崛起,如兰州牛肉拉面;其二,荣华鸡缺乏创新,吃过以后感觉不过如此;其三,荣华鸡不同分店,口味不同,配料不同,即使同一分店不同季节,配料也不同;更不用说不同厨师手艺的不同。
阅读上述案例后,根据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分析荣华鸡失败的原因,提出发展中式快餐的道路。
答题要点:这个案例已经给定了范围,这个失败的主要原因(1)中式(2)缺乏创新,要树立起竞争对手不具备的优势。
(3)根据泰罗科学管理原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提高劳实用文档动生产率就是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设备材料。
使作业环境标准化同时还要配备第一流的工人,标准化才能实现大批量,大批量才能实现低成本。
肯德基胜出的原因就在这里。
中式快餐的发展之路(1)实现原材料、制做、服务标准化,扩大批量,降低成本实行连锁经营。
(2)改善卫生条件和就餐环境。
(3)不断创新适应不同消费人群的不同需求。
2、“难忘的礼品”王名是装配车间的一名青工,爱喝酒,讲哥们义气,喜欢打架,为此,受过劳动教养的处分。
但也有优点,干活不惜力,为人豪爽。
在最近的一次突击装配任务中,优质高效的完成了任务,获得了车间一致好评。
获得了优秀突击队员的光荣称号。
厂部决定每人奖励1000圆。
别人的奖励都不成问题,王名的奖励可让车间领导犯了难。
直接发钱吧,王名肯定会带几个哥们去饭馆吃一顿。
喝醉酒,说不定又会惹事。
车间领导经过反复商量,决定给王名买一套高档运动衣,因为他特别喜欢打球。
一、用人之道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
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
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
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
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二、鹦鹉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
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
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
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
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八百元。
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店主说:不。
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这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领导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只要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
相反许多能力非常强的人却因为过于完美主义,事必躬亲,什么人都不如自己,最后只能做最好的攻关人员,销售代表,成不了优秀的领导人。
三、袋鼠与笼子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
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
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
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
管理学中的案例[全文5篇]第一篇:管理学中的案例一家IT公司的老板,每年中秋节,老板会额外给员工发放一笔1000院奖金。
但几年下来,老板感到这笔奖金正在丧失它应有的作用,因为员工在领取奖金的时候反应相当平和,每个人都像领取自己的薪水一样自然,并且在随后的工作中,也没有人会为这1000元表现的特别努力。
既然奖金起不到激励作用,老板决定停发,加上行业不景气,这样做也可以减少公司的一部分开支。
但停发的结果却大大出乎意料,公司上下几乎每一个人都在抱怨老板的决定,有些员工明显情绪低落,工作效率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老板很困惑,为什么有奖金的时候,没有人会为此在工作上表现的积极主动,而取消奖金之后,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职责抱怨甚至消极怠工呢?激励是有个时效性的,当然是过了那个时段,自然是不会起作用的,激励的过程中,必须把握适度,以保证本身资本,同时也不能够忽视时效性助理工程师黄大佑,一个名牌大学高材生,毕业后工作已8年,于4年前应聘调到一家大厂工程部负责技术工作,工作诚恳负责,技术能力强,很快就成为厂里有口皆碑的“四大金刚”之一,名字仅排在厂技术部主管陈工之后。
然而,工资却同仓管人员不相上下,夫妻小孩三口尚住在来时住的那间平房。
对此,他心中时常有些不平。
罗厂长,一个有名的识才的老厂长,“人能尽其才,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孙中山先生名言,在各种公开场合不知被他引述了多少遍,实际上他也是这样做了。
4年前,黄大佑调来报到时,门口用红纸写的“热烈欢迎黄大佑工程师到我厂工作”几个不凡的颜体大字,是罗厂长亲自吩咐人秘部主任落实的,并且交代要把“助理工程师”的“助理”两字去掉。
这确实使黄大佑当时工作更卖劲。
两年前,厂里有指标申报工程师,黄大佑属于有条件申报之列,但名额却让给一个没有文凭、工作平平的若同志。
他想问一下厂长,谁知,他未去找厂长,厂长却先来找他了:“黄工,你年轻,机会有的是”。
去年,他想反映一下工资问题,这问题确实重要,来这里其中一个目的不就是想得高一点工资,提高一下生活待遇吗?但是几次想开口,都没有勇气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