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时代没落 手机会步其后尘吗
- 格式:docx
- 大小:342.23 KB
- 文档页数:6
手机行业的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手机从最初的简单通话工具一步步演变成了一种全能娱乐和工作工具。
无论是社交、购物、学习还是工作,手机都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历史和未来两方面探讨手机行业的发展。
一、手机行业的历史1. 诞生:20世纪80年代,手机开始在北美和欧洲兴起。
最早的手机是面向商务人士使用的,体积庞大、重量较重、使用寿命较短,价格也十分昂贵,普通人不可及。
2. 普及:随着技术的进步,手机越来越小巧轻便、续航时间更长,价格也逐渐下降,逐渐普及到了一般大众。
2000年后,3G时代的到来让手机更具智能化,手机娱乐化也逐步成为主流。
3. 竞争:2010年代,智能手机的竞争愈演愈烈,苹果、三星、华为等巨头相继涌现。
万物互联的时代,基于5G的5W网络传输速率,手机更加智能化,使消费者对其依赖度越来越高。
二、手机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1. 折叠屏手机:折叠屏手机是手机行业最新的趋势。
沉迷手机的朋友们,最大的需求就是想要一个大屏幕,又能随身携带的手机。
折叠屏手机的出现,解决了人们的痛点需求。
2. 智能音箱:智能音箱是一种智能家居的延申品,相信还有很多愿意购买的消费者。
在家中,智能音箱可以扮演控制家庭智能系统的终端,还可以进行语音交互,音乐播放等功能。
3. 5G技术: 5G技术是手机行业未来最大的趋势,可以实现更快的网速,更清晰的音视频通话,更实时的网络体验。
5G技术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无限的机会,未来社会将更加智能化。
4. 拓展市场:线下市场越来越饱和,未来手机厂商将会拓展领域,将精力投入到新领域,如电动汽车、智能家居等领域。
总之,手机行业的历史可以用一个“变革”二字来概括。
从最开始的巨型电话到现在的智能手机,手机不仅仅是一个通讯工具,而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工具。
未来,手机将会继续发展,推出更多更好的产品,为人们带来更加便捷的生活。
手机创新走到尽头或被其他产品取代
佚名
【期刊名称】《时代人物》
【年(卷),期】2016(000)004
【摘要】在苹果公司(以下简称“苹果”)推出第一代iPhone近10年之后,人们不禁要问:智能手机的创新是否已经走到尽头?因为苹果又把早已过时的4英寸屏幕包装成新产品来销售。
【总页数】1页(P45-4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9.53
【相关文献】
1.路透社:手机创新已走到尽头或被其他产品取代 [J],
2.走到尽头的《走近科学》 [J], 时统宇
3.手机硬件比拼走到尽头差异化路径决定未来 [J], 马鸣
4.腾讯坐收社交红利走到尽头? [J], 蔡恩泽
5.模因论视角下的夫妻间冲突话语研究——以电视剧《当婚姻走到尽头》为例 [J], 印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回忆80旧手机感悟小时候没有电脑,没有iPad,没有PDA,更没有iPad。
有的只是一台电视机和一台黑白电视机。
当然也没有智能手机,只有一个十分笨重的大哥大。
而它的价格就是一年级学生爸爸一个月的工资。
好怀念我的那些老式手机啊,都是姐姐用剩下给我的。
一开始是一块黑板,后来变成了一台电话机,再后来又成了一部上网手机。
而我也从大哥大的主人,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手机的主人。
所以我对老式手机的印象特别深刻,因为这些曾经陪伴着我们的手机,他们为我们做出的贡献实在是太多了。
这款手机可是我小学时代最亲密的伙伴了,那时候我可以说得上是他的第二位主人。
你要问我为什么叫他伙伴?因为这可是一部功能机呀!我是从没想到一部手机居然还可以打电话。
其实一开始他并不能打电话,我只能通过这个在电视剧中看到的旋钮才能拨号码。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他也慢慢被带进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
现在他已经可以无线上网,可以满足我大部分需求了。
不过呢,他可不单单只能上网哦。
毕竟我是一个喜欢把世界搅个天翻地覆的女汉子,他自然也要配备各种各样的本领。
我从他身上获取了大量的知识,包括游戏攻略,手机摄影技巧,表情包以及头像。
同时,我也和他结下了浓厚的感情。
每次发工资的时候,我都会去商场逛逛。
想买些什么东西,却总是差那么一点钱。
我知道这一定是被他看在眼里了。
每次都帮我解决掉燃眉之急。
回忆起他带给我的美好时光,我依旧会心存感激。
就算只是一部功能机,我也非常喜欢他。
因为我们拥有过共同的时光。
虽然我只有一部手机,但是我们全家四口人都在使用。
因为家里人都很信任我,所以给我选择了最安全的国产品牌——华为。
我也用这部手机送出了许多温暖。
例如:妈妈因为眼睛疲劳而用我拍了一张自拍照,就可以让她得到放松。
而父母担心我沉迷手机而耽误学习,给我添置了青少年模式。
防止我误入歧途。
而姐姐出门时也会向我借充电器,给她手机充电。
不仅是姐姐,我的舅舅、外婆也会使用这部手机。
在这个时代,智能机泛滥的时代,即便是普通的老年机,也会被当作古董收藏起来。
智能手机和平板将成为PC终结者?
佚名
【期刊名称】《《微型计算机》》
【年(卷),期】2011(000)009
【摘要】十三年前有一部经典的爱情电影.背景大致是某跨国连锁书店凭借着强大的实力、不错的折扣价、详细的图书目录以及贴心的咖啡服务.使女主角的小书店难以为继最终关门。
【总页数】1页(PI0001-I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6
【相关文献】
1.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将成为未来焦点 [J], Gartner
2.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成为最受欢迎移动设备 [J], Ovum
3.Windows 8借超极本重振PC产业杀入平板、智能手机之路仍坎坷 [J], 孙永杰
4.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 [J],
5.智能手机和平板将成为主要游戏平台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手机打败了电视?人们看电视的时间其实没少2014-11-28 11:随着移动设备的崛起,很多人似乎都有这样的感觉:我们每天把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身上,花在电视上面的时间正在减少。
但通过对美国人的调查显示,这种感觉只对了一半。
从下图中可以看出,今年第三季度,美国人每天花在移动设备上面的时间第一次超过了电视,但这更多是来自于移动设备自身的增长,美国人每天花在电视上面的时间近几年并没有受到太明显的冲击。
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以下两方面原因:1、很多用户经常在同一时间内使用电视和移动设备。
尼尔森的数据显示,84%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用户在看电视的时候,把他们手中的移动设备当成是第二屏幕。
2、用户仍然喜欢电视带来的视觉体验。
数字媒体Manatt CEO Peter Csathy称,很多用户是看着电视成长起来的,而这种习惯并没有因为移动设备的到来而发生改变。
更重要的是,现在电视上有了更丰富的内容供他们选择。
美国人每天花在移动设备和电视上的时间长久以来,很多人都觉得电视是一个夕阳产业,但随着智能电视、互联网电视产业的火热,逐渐打消了这些人的疑虑。
今年2月,英国市场研究公司“数字电视研究”(Digital TV Research)也发布了研究报告,称可连接网络的智能电视正在逐步接管用户的电视观看体验。
该机构表示,到2018年全球将有超过7.59亿部可以连接网络的智能电视,这一数字相比2013年几乎迎来翻番。
目前来看,新一代的“互联网电视”正在逐步取得成功,这类电视在为人们提供了观看喜爱节目和电影,同时带来了更逼真、更直观的感受,这让很多人放下手中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重新把目光聚焦在客厅的这台互联网电视上。
深度揭秘:为何低头族正成为手机的“奴隶”?作者:龚进辉来源:《数字商业时代》2017年第08期前段时间,《社会正能量》播出的一期节目《离开了手机还活的了吗?》吸引了我的注意,主要讨论当下愈演愈烈的手机依赖症。
诡异的是,每个人都意识到玩手机成瘾的弊端,呼吁放下手机的声音也从未断过,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反而开机次数不断增加,甚至到了不用手机心痒难耐的地步。
一种常见的观点是,手机与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带来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的提升,不是不想减轻依赖,而是臣妾做不到。
我基本认同这种说法,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应用生态的繁荣,极大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逐渐向手机端迁移。
换言之,手机承载了当下全新的工作、生活方式,每个人都经历从适应到享受的过程,需求多种多样,总能找到一个合理的理由去使用手机。
但需要指出的是,手机再强大也无法承载工作、生活的全部,很多事情的处理并不依赖手机完成,但人们使用手机的频率、时长并未相应减少。
同时,我认为手机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工具,工具的特点是需求驱动、用完就走。
按理来说,用户粘性应保持在正常水平甚至较低,但为何人们日均使用手机次数、时长一直居高不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表面上看,这代表无聊经济的快速崛起,办完正事后,每个人都有空虚、寂寞的时候,移动互联网是个很好的宣泄出口,和菜头曾说无聊是网络第二生产力,吸引众多互联网玩家想方设法帮助用户打发无聊时光,使无聊变得有趣。
深究内在,这是互联网玩家对人性的深入洞察,打蛇打七寸,他们通过满足用户刚需来增强粘性,使用户既逃不掉也戒不掉。
那么问题来了,几十万移动开发者打造种类繁多的应用,到底哪些应用是为满足用户日常刚需而生?这得从连续创业者、新美大掌门人王兴提出的“四纵三横”理论说起,四纵指互联网用户需求的发展方向,包括获取信息、沟通互动、娱乐和商务,移动时代对应的典型应用分别为百度+今日头条、微信、爱奇艺+王者荣耀、淘宝。
再加上人们生存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对应的主流应用分别为淘宝、美团+饿了么、安居客+链家、滴滴,二者综合起来,将本身高频但在互联网上一锤子买卖的住房排除,用户大部分需求可以通过百度+今日头条、微信、爱奇艺+王者荣耀、淘宝、美团+饿了么、滴滴来解决。
专业的公文写作平台
手机将在五年后消失,未来将难以置信!
手机将在五年后消失,未来将难以置信!你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是有什么想法的呢?今天小编带来的这篇文章全面的介绍了这个问题,一起看看吧!
如果有人跟你说,手机5年后就消失了,你信不信?十多年的创业投资经历告诉我,当一个大潮来临时,人们往往会低估科技进化背后的革命性和颠覆力。
1999年我刚回国,当时去北大、清华等高校做演讲,问台下有多少人用过互联网,几乎没几个人举手。
我当时就说,5-10年,互联网就将彻底攻陷你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你们的衣食住行玩,你们的方方面面都无法脱离互联网。
当时很多人都表示怀疑,认为这是天方夜谭。
但十几年过去,如今再看,很多人可以忍受一天没有食物吃、一天没有水喝,但却不能忍受一天没有互联网的日子。
这就是科技带来的颠覆性,而且这种颠覆性是不断纵深推进的:当初是PC互联网时代颠覆了传统线下,如今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颠覆PC互联网时代。
未来,移动互联网时代也将被颠覆,而且颠覆其实已经开始。
雷军此前有个观点认为,手机是未来连接一切的中心。
我很尊敬雷老大,但并不认同他这个说法。
我认为,手机这个设备在5年内就将消失。
我可以做个更大胆的预测:iPhone 8s将是最后一代iPhone,到那时候,苹果手机业务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苹果不会再造手机了。
为什么?因为我们马上就要进入“智能一切”的时代。
5-10年内,进入“智能一切”新时代?在智能一切的时代里,。
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手机的影响与利弊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发展,手机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手机的普及与便捷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然而,手机的使用也带来了一些利弊。
本文将围绕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探讨手机的影响与利弊。
一、手机的影响1. 信息获取的便利性:手机的普及使得人们获取信息变得更加方便。
无论是新闻、娱乐还是社交媒体,通过手机,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到丰富多样的信息。
这促进了人们对世界的了解,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
2. 沟通方式的改变:手机的普及让人们的沟通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电话通话,手机的智能化使得人们可以通过短信、社交媒体、视频通话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
这种便捷的沟通方式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3. 生活效率的提高:手机的智能化功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高的效率。
通过手机,人们可以随时办理银行业务、购物、点餐等,更加便捷地完成各种日常活动。
同时,许多手机应用程序可以提供日程安排、健康管理、交通出行等功能,进一步提高了生活的便利程度。
二、手机的利弊1. 依赖性增加:随着手机的普及,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性也在增加。
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旦离开手机,人们可能会感到焦虑和不安。
这种依赖性可能会对人们的社交能力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阻碍与他人面对面的交流。
2. 健康问题:手机对人们的健康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过度使用手机可能导致眼睛疲劳、颈椎病、睡眠问题等。
此外,过多地使用手机还可能导致互联网成瘾,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 隐私泄露:手机的智能化功能给人们的隐私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通过手机上的各种应用程序,个人信息可能会被泄露或滥用。
此外,手机还可能成为网络犯罪的工具,给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三、平衡手机的利弊1. 合理使用手机:为了平衡手机的利弊,人们需要合理使用手机。
避免过度依赖手机,保持与他人面对面的交流。
研究表明:手机正在毁掉我们的下一代严循东 2018年8月21日大约在20-30年前,手机对于很多国家的普通民众来说还是奢侈品,但在10多年前,手机开始走入普通家庭中,而最近10年,已经演变成男女老少人手一机。
这是科技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还是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灾难?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在进行了长达十年的研究之后,最近公布研究结果,结果令所有的人都感到震惊。
美心理学家公布10年研究结果令所有人震惊最近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公布了自己长达十年的研究结果,令所有人都震惊。
他跟踪调查了100名孩子,将其分成两组:其中50名是手机痴迷者,另外50名则接触不到手机。
经过长达十年之久的调查,最终结果让人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首先,为了保证调查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所有参加调查的孩子,都是从全国各地选取收入中下阶层家庭的孩子。
也就是说,大家的起点水平几乎相同。
研究结果:那50位痴迷手机的孩子只有2位考上大学;而另外50名孩子几乎全部考入大学,只有3名孩子高中毕业后选择在家帮工。
这些考入大学的孩子们,有16位获得了学校的全额奖学金。
这位心理学家进一步解释,孩子过早接触手机,会造成以下严重后果:1、隔绝孩子与外界的交流机会,导致孤独症或抑郁症研究表明,花费在手机上的时间越多,越喜欢宅在家里的人,患上抑郁症的几率就越高;经常玩手机的孩子患抑郁症的比例远高于一般孩子,因为他们把自己大量的时间打发在手机上,从而减少自己和外界的接触交流的机会。
网络孤独患者的典型表现:在网络中表现的活跃,但是离开网络回到现实世界中,却变得懦弱、孤独甚至偏执。
2、导致脑部神经系统受损,或致变傻智能手机伤害孩子视力,导致孩子失明或者伤害孩子颈椎,导致孩子颈椎变形。
相关新闻报道时有见闻,在此不再累述。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无形的伤害。
据法国一项最新测试标明,儿童在使用手机时,大脑对手机电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高出60%!而英国《微博理论与技术》期刊指出,儿童吸收辐射吸收率要远高于成人。
如今没了电子产品生活就无聊了?电子产品对小孩子可有影响?_无聊打发时间的电子产品导读:记得我们以前小的时候,放假或者是放学以后,不是去同学家,就是跟着一群小伙伴在外面疯,等到天色很晚了妈妈喊了好几遍才很不情愿的回家。
而现在的孩子呢?放学或者是放假回来第一件事情不是看平板就是看手机,要么就看电视,似乎离开了电子产品生活就特别无聊了一样。
前几天去一个亲戚家,亲戚有两个孩子,小的才几个月,他妈妈一边抱着一边看手机,小娃娃也顶着妈妈手中的手机看。
大宝已经上小学了,在沙发上窝着看平板,连吃饭都喊不过来,他妈妈喊他的时候动都没动一下。
这其实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大人人手一个手机,小孩子也几乎人手一个手机,其实玩电子产品对于孩子的危害是很大的。
首先,有了电子产品,很多孩子都不愿意出去再和朋友玩了,原本每天都要保证的户外活动时间几乎都被缩减了,孩子的社交范围被缩的很小很小,很多长时间玩电子产品的孩子不愿意与人交流,对于性格还有社交能力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再者,就算是大人长时间盯着电子产品,视力也会受到影响,更别提孩子了。
孩子看电子产品的时候眨眼时间要比平时少一半多,容易引起视疲劳,长时间还会视力下降,早早戴上眼镜。
但是,因为这些原因就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也是不明智的,因为你会发现你很难把电子产品从孩子的生活中隔绝出去,在孩子玩电子产品之前,可以先和孩子商定好时间,玩可以,但是要适度!重点提示:控制孩子接触垫子产品的时间今日话题:你认为电子产品对小孩子的影响有哪些?欢迎交流。
【格格巫育儿日记:育儿达人,亲子阅读,科学育儿,一孩之妈、专注育儿话题,欢迎留言评论、点赞、分享、转发!意在传播育儿知识,内容仅供参考。
谢谢!】感谢您的阅读!。
什么被什么的句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物被其他事物所代替的情况。
这种替代关系可能是出于实用性考虑,也可能是由于环境变化或者个人喜好的改变。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替代关系,以及它们背后的原因。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手机被平板电脑的替代。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平板电脑在功能和便携性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有些人开始选择用平板电脑来替代传统的手机。
平板电脑的屏幕更大,操作更方便,适合观看视频、阅读书籍等需求,因此在某些场景下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此外,一些用户也喜欢平板电脑更加直观的界面和更加舒适的使用体验。
因此,手机被平板电脑的替代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其次,让我们来看看传统纸质书被电子书的替代。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电子书的出现给人们的阅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相比传统纸质书,电子书更加轻便,可以随身携带,而且可以存储大量的书籍,满足不同的阅读需求。
此外,一些电子书还具有亮度调节、阅读记录等功能,使阅读体验更加丰富。
因此,一些人选择用电子书来替代传统的纸质书,成为了一种新的阅读方式。
再来,让我们谈谈传统照相机被手机相机的替代。
随着手机摄影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机相机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人的拍摄需求。
手机相机拥有更加便捷的操作方式、更加丰富的拍摄功能,而且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拍摄和分享。
因此,一些人开始选择用手机相机来替代传统的照相机,使手机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拍摄工具。
最后,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传统燃油车被电动汽车的替代。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电动汽车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比传统燃油车,电动汽车更加环保、更加节能,而且在使用成本上也更加经济。
因此,一些人开始选择用电动汽车来替代传统的燃油车,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的来说,事物被其他事物所替代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这种替代关系往往是由于新事物的出现带来了更好的体验、更大的便利或者更好的环保效果。
因此,我们要不断关注新事物的发展,及时调整自己的使用习惯,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例子
1.数字音乐取代CD唱片:随着数字音乐的兴起,CD唱片的销量逐渐下降,很多人选择通过在线流媒体平台来听取音乐。
2. 智能手机取代老式电话: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早已超越了传统电话的功能,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3. 电子书取代纸质书:随着电子阅读器和平板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电子书来阅读,而不是购买纸质书。
4. 在线支付取代现金支付:随着手机支付和电子支付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在线支付方式来支付消费账单,而不是使用现金。
5. 网络购物取代实体店购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络上购物,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来购买商品,而不是到实体店购买。
6. 云存储取代传统存储方式:随着云存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云存储来存储、备份和共享数据,而不是使用传统的存储方式。
7. 虚拟现实取代传统游戏: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VR设备来体验游戏和其他虚拟世界。
8. 无人机取代人力:无人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可以在无人机上安装各种设备,从而取代人力完成很多工作,例如农业、建筑和物流等领域。
- 1 -。
【议论文】不要让手机夺走我们的未来_800字过度使用手机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对眼睛造成的伤害已被广泛关注。
研究表明,过度使用手机会导致眼睛疲劳、近视等问题。
过度使用手机也会导致颈椎和腰椎问题。
久坐的姿势不仅容易造成身体僵硬,还会加重肌肉负担,引起酸痛。
现代生活中,很多人频繁使用手机,久而久之,这些身体问题会积累成严重的健康问题,严重影响我们的未来发展。
沉迷于手机也会让我们失去与他人的交流与沟通的能力。
现代社会,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在公共场合,无数人低头玩手机,而不是和身边的人主动交流。
手机成为了人们与世界沟通的主要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得到了改善。
相反,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沉默寡言、孤立自己,与人建立真正的情感联系变得越来越困难。
在未来的社交中,我们将遇到更多的困难,因为我们失去了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过度使用手机也会影响我们的工作和学习。
手机的出现使得工作和学习变得更加方便,但过度使用手机也成为了我们工作和学习的阻碍。
随时随地可以收到电子邮件和消息,让人分心和心烦意乱。
手机的存在使得人们难以集中注意力完成任务,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和学习成绩下降。
对于年轻人来说,手机成为了他们无法自拔的游戏和社交工具,使他们沉溺于虚拟世界中,忽略了现实世界中的重要事务。
我们应该理性使用手机,不要让手机夺走我们的未来。
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健康,减少对手机的过度依赖;我们需要主动与他人交流,建立真实的人际关系;我们需要将手机作为工具,而不是让工具主宰我们的生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充分发掘自身的潜力,实现自己的未来发展。
智能手机的发展及影响在当今社会,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最初的简单通讯工具,到如今集通讯、娱乐、办公、学习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智能终端,智能手机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回顾智能手机的发展历程,它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90 年代。
当时,一些手机已经具备了简单的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但与现在的智能手机相比,功能还十分有限。
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手机的诞生,要归功于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
早期的智能手机,屏幕小、分辨率低,处理器性能也相对较弱。
但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的硬件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屏幕变得越来越大,清晰度越来越高,从最初的电阻屏发展到电容屏,再到如今的高清曲面屏,给用户带来了更加出色的视觉体验。
处理器的性能也不断增强,从单核到多核,从低频到高频,使得手机能够运行更加复杂的应用程序和游戏。
同时,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也在不断进化。
曾经,塞班系统在手机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但随着安卓和苹果 iOS 系统的崛起,智能手机的操作变得更加智能、便捷和人性化。
这两大操作系统拥有丰富的应用生态,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下载各种各样的应用程序,满足不同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在软件方面,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也日益丰富多样。
社交软件让人们的沟通变得更加便捷和即时,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
购物应用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心仪的商品,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
导航软件为出行提供了准确的路线规划,让人们不再迷路。
游戏、音乐、视频等娱乐应用更是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让人们在闲暇时光能够尽情放松和享受。
智能手机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首先,它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率。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新闻资讯,了解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事情。
这不仅拓宽了人们的视野,还增强了人们对社会的认知和参与度。
其次,智能手机为人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了便利。
在线教育应用让学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平板时代没落智能手机会步后尘吗?
发布时间:2015-1-7
自2010年苹果推出第一代iPad以来,平板电脑市场只经历了短短3年的井喷式发展,如今落满尘埃,一去难复返。
“2014年平板电脑市场的萎缩令人惊恐。
”这是新近Gartner研究总监兰吉特·艾特瓦尔(Ranjit Atwal)对于这一迅速没落市场的感慨。
按照IDC的统计数据,从2011年到2014年的4年间,全球平板电脑的出货量增长率分别为350%、54%、50%和7%。
这一曾经明星产品自诞生以来,一度被赋予了将取代传统PC的无限期望,甚至直接导致了2012年PC出现30年来的首次销量下滑,如今却面临增长滞缓的尴尬局面。
当年曾经惊艳登场的苹果iPad,4年后却成了最大的输家。
根据IDC的最新统计数字,2014年前三个季度iPad出货量为4200万台,比去年同期的4820万台下降近13%。
明星产品的陨落,不仅使整个平板行业大受冲击,更使得国内的许多平板供应商资金链断裂,从2013年年中平板行业就出现了工厂倒闭和老板跑路风潮,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
平板市场没落智能手机会重蹈覆辙吗?
(平板电脑的“黄金时代”将一去不复返)整个2014年,从苹果开始推出大屏幕手机的那一刻始,平板似乎就陷入了万劫不复的被取代命运,而且平板的行业危机很快也将波及到智能手机产业。
随着大屏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在尺寸和功能上的接近,这两类产品背后的供应链将会更加趋同,另一方面,这两类产品无论是在发展历史还是品种结构方面都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
平板电脑市场增长开始大幅放缓,智能手机会不会步其后尘,尤其在中低端市场“血流成河”?市场已经传递出了明显的信号。
1月4日,东莞一家手机代工厂兆信通信董事长高民因企业破产而自杀,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整个行业面临的资金链紧张的经营困境。
平板市场的教训
此前,有分析人士称,平板电脑市场的危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屏手机的产品替代。
根据一家阅读和视频应用Pocket所发布的报告,苹果iPhone 6大屏手机的出现,的确对iPad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iPhone 6未出现之前,用户在苹果手机和iPad分别花费的阅读时间比例为45:55,用户在购买iPhone 6之后,这一时间分配比例发生了极大的倒转,为72:28;而拥有iPhone 6 Plus的用户更甚,这一比例竟然高达80:20。
其实,这还只是事实的一部分。
相比于苹果产品之间的自相蚕食,平板市场的增长乏力更是基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这一类型产品在创新上的严重不足。
2014年10月,苹果发布了“毫无惊喜”的新一代iPad Air 2和iPad mini 3平板电脑,除了硬件升级、机身更薄之外,苹果在平板电脑上的技术创新几乎已经到了“黔驴技穷”的地步了,对于用户而言,升级似乎看不出有什么必要性。
领头羊如此,三星和其他品牌也大致无二。
平板市场没落智能手机会重蹈覆辙吗?
其次是用户对产品新鲜感已经大为钝化。
第一代iPad面世时,其灵便的设计和时尚质感曾经令用户耳目一新。
打游戏、浏览新闻和看视频,偶尔也拿来当照相机使,成了iPad最经典的四大应用。
可时过境迁,4年里,用户的网络使用场景一直在发生变化,但平板曾经许诺的“企业级市场运用、教育市场运用和个人消费品市场运用”如
今都难觅踪影,每家公司的平板都叫“Pad”,使用起来也基本不外乎这四大功能,用户在使用兴趣上的衰减也在情理之中。
最后是市场机会的消失。
iPad面世之初,是奔着“颠覆PC”的理想而来,它在使用功能上的设计和用户界面上的友好度,都和传统PC大异其趣,这才有了一个家庭中各成员争抢一台平板电脑的场景。
短短四年间,用户很快就发现,当年这一“颠覆性”的宁馨儿已经沦为资质平庸的大众化产品,随着一大批中小品牌的进入,2000多家生产销售商的涌入很快带来了产品的同质化和产量过剩,从当年打者低价旗帜拼抢市场的千元平板到今天低至299元的“成本价”,一台平板甚至只赚5块钱。
中低端平板市场的价格战,提前终结了这一产品产能放量的时间窗口,才导致了四年间出货量增长从350%到7%的惨淡结果。
两个极端:智能手机的歧途
前有平板之鉴,智能手机行业会重蹈覆辙吗?
遗憾的是,由于平板电脑和大屏手机市场越来越交叉,表面上无限风光的智能手机行业正在迅速地滑向平板的市场节奏。
成熟的市场上,产品都会很快向高端和低端市场两个极端方向发展,而产品同质化和产能过剩带来的价格战,直接将中端市场的机会扼杀于“低价屠场”之中。
我们依旧可以用分析平板电脑市场趋势的三个维度来观察智能
手机市场:首先,在技术创新方面,苹果手机在大屏幕上的“屈膝投
降”可视为其创新力衰弱的直接标志——表面上看,它企图掠食三星的大屏幕手机的市场份额,但在市场定位上的趋同也暴露出了苹果的弱点,为了追求出货量,库克和他的研发团队不得不拿出了“吃奶的力气”,依靠大屏这样的机巧来获得市场——乔布斯坚称苹果不做大尺寸手机,是因为3.5英寸是人类之手的最佳黄金尺寸,对库克来说,放弃这一原则,唯一的理由就是为了短期的销量和苹果的市值。
苹果最新的iPhone 6如此,其他品牌如三星等近年来的产品创新同样乏善可陈。
平板市场没落智能手机会重蹈覆辙吗?
(Gartner关于2014年-2016年全球电子产品的预测,根据这一预测数据,智能手机将不得不步平板后尘,已经是毫无悬念)
在用户的新鲜感和市场机会这两个方面,智能手机也在重复平板当年的道路。
曾几何时,手拿一部最新的iPhone手机,几乎和身着一件名牌时装一样时尚逼人,为了争抢这一光鲜形象,人们可以一掷万金,或者排队几日几夜,甚至大打出手,而如今当苹果手机也沦为“街机”,不提也罢;就市场机会而言,以雷军的“风吹猪飘”最为流传。
可从2007年苹果发布了第一台iPhone以来,7年间风口的风力已经越来越弱,而且有行将就息的危险。
以小米为例,按照其自己公布的
数据,小米公司2014年全年销售手机6112万台,含税销售额743亿元(这一数字是否可信,还有待第三方证实),其单台手机的平均销售价格应该在千元左右,其双十一销售的116万台手机中,红米占据了绝对主力,其最低价格已经下探500元以下。
以低价出货、拉高现金流,已经成为这一市场的普遍做法。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Gartner的最新预测,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率3.7%,有望接近20亿台。
和平板电脑行业一样,智能手机市场将在2015年迎来自己的转折点——在一个市场发展已经成熟的市场上,如果创新机会不多,同质化和价格战是不可避免的。
比照以往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市场“新常态”下,价格屠夫的出现,不仅使得整个市场“血流成河”,而且会加速智能手机市场整合的提前到来——接下来可以预见的一幕是:苹果市场份额会坠落,三星被逐出中端市场,一大批缺乏实力的中小品牌将彻底退出市场。
2015年将是智能手机市场最血雨腥风的一年,在低端市场的价格屠场中,没有一个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