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防污染装置操作须知.docx
- 格式:docx
- 大小:17.11 KB
- 文档页数:3
船舶防止污染注意事项一、总则本公司船舶防止油类及含油污水对海洋的污染,在排入油污水前应确保符合《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并遵守当地港口部门的有关要求。
二、目的和范围1、防止船舶油类或含油污水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避免海洋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保护人类健康。
2、适用于本公司所管理的船舶。
三、对船舶的要求船舶的油性混合物和含油污水的处理排放应符合《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的排放要求。
1、机器处所的预放措施2、燃油、滑油加装和转驳舱(柜)时应慎重操作,杜绝驳运时漏入舱底。
3、曲柄箱、齿轮箱、油底壳等更换下来的废油,应收集入油污舱柜,不得放至舱底。
4、保持机械设备的油管、阀门、道门等不滴漏油。
5、燃油、滑油分油机排渣柜中的油渣,应及时排入污油舱(柜),不得倒入舱底。
6、燃油、滑油分油机排渣柜出现高液位时,应及时驳空,以防溢入舱底。
7、油柜及其他设备的集油盘(槽)通至各集油柜的管路要保持畅通,有缺损部位要及时修复。
8、值班人员应经常检查各海、淡水泵的填料盘根和有关阀门盘根及管系有无漏泄现象,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舱底水量。
9、严禁将洗涤剂倒入舱底,以免造成油水分离器监控装置失灵。
10、污油、污水柜应定期测量,防止发生溢漏。
四、船舶防污染文书管理1、船舶防污染文书包括:1.1《防止油污证书》;1.2《油类记录簿》。
2、关于《防止油污证书》的管理。
2.1 船长应遵照船舶证书管理有关规定,妥善保管《防止油污证书》2.2 船长根据签发证书的有关条款及证书的有效期限和检验日期,如期申请船检部门对本船防污染设备进行发证。
3、关于《油类记录簿》的管理。
3.1 各类船用《油类记录簿》:.1 适用于所有船舶机器处所的作业记录。
.2 《油类记录簿》应由大管轮负责记录、保管。
.3 每记录完一页,由船长审核签字。
3.2 填写《油类记录簿》时,就将日期、作业代号和细目的数码记入相应的表格内,所要求的细节,应按每年月日记入空栏。
船舶防污文书和防污染设备检查指导书防污染专项检查目的是检查船上防污文书、防污设备是否符合MARPOL73/78附则I或国内法定检验规则的要求,调查污油水处理设备的可操作性,查明船上油污水的去向,检查《船上油污染应急计划》的实施情况。
检查内容:1、船舶防污染文书检查船舶防污染证书、《油类记录簿》、轮机日志、《船上油污染应急计划》、船舶检验报告文档;2、船舶防污染设备检查油污水处理设备、排油监控系统(15ppm报警设备)、残油舱、污油水舱、标准排放接头以及管路。
3、船舶防污染设备操作性检查。
检查程序:、船舶防污染证书、文书1、防止油污证书证书应进行相应的检验以保持有效;有关船舶防污染设备的配置要求可查阅防止油污证书。
可滞留的缺陷:证书失效或证书要求的防污染设备配置低于公约或规范的要求。
1)油污水处理设备所有400总吨及以上船舶,不论船龄,均应配备油水分离设备或过滤系统。
2)报警和自动停止装置所有10, 000GT及以上的船舶均配备排油监控系统或滤油设备以及报警和自动停止装置。
装有大量燃油船舶,其要求与10, 000GT以上船舶要求相同。
小于10, 000GT船舶不要求装有报警系统和自动停止装置。
3)适合燃烧油泥的焚烧炉应在防止油污证书上标明,并标明处理能力;(不适用内河船舶)4)适合燃烧油泥的辅助锅炉应在防止油污证书上标明;5)污油水舱、残油舱应在防止油污油证书上标明,并注意核对是否与实际舱容相符。
可滞留的缺陷:船舶没有配置油污水分离设备或过滤设备或报警和自动停止装置(10, 000GT及以上),。
2、《船上油污染应急计划》150GT及以上的油轮和400GT及以上的非油轮,应配备经主管机关批准的《船上油污染应急计划》;国内航行的150GT及以上的油驳和400GT及以上的非油驳的拖驳船队均应配备经主管机关批准的《船上油污染应急计划》;可滞留的缺陷:船舶未持有按要求编制的《船上油污染应急计划》。
3、《油类记录簿》(机器处所的作业)400总吨及以上的非油轮,应当将油类作业情况记载在由海事管理机构签发的《油类记录簿》中;400总吨以下的非油轮,应当将油类作业情况记载在《轮机日志》或《航海日志》中。
船舶防污染装置操作须知船舶防污染装置是为了减少船舶在海上运行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而安装的一种设备。
操作船舶防污染装置需要遵守一系列的操作须知和安全规定,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安全操作须知:1. 请确保在正式操作前已经接受过相关培训,并熟悉船舶防污染装置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2. 在操作前,请先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损,是否有任何损坏或泄漏的现象。
如发现问题,请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维修或更换。
3.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防止设备遭到物理冲击或撞击,以免造成设备损坏。
4. 操作船舶防污染装置时,请勿穿戴过长的袖子或存在危险的饰品,以防止被卷入设备或造成安全事故。
5. 在清洁设备时,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并遵循清洁剂的使用说明。
切勿使用腐蚀性或有害性的物质,以免损坏设备。
6. 在设备停止使用后,请立即关闭电源,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护。
二、操作步骤:1. 打开船舶防污染装置的电源,并确保设备处于工作状态。
2.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设备工作模式,并进行相应的设置。
3. 将需要处理的污染物投入船舶防污染装置中,并确保投入的物质符合环保和安全标准。
4.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指示灯的变化。
如有异常情况,请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检查和修复。
5. 当操作完成或需要停止设备时,先关闭污染物投入口并停止供料,然后等待设备内部处理完毕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6. 在操作完成后,请及时清理设备,排除污物和杂质,保持设备的清洁和正常工作状态。
7. 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清理设备的滤网和过滤器,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安全维护须知:1. 在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时,请先关闭电源,并确保设备处于停止状态。
2. 在维护设备时,请戴上合适的防护手套和眼镜,并避免直接接触设备内部的污物。
3. 对于需要更换设备零部件的情况,请使用原厂配件,并按照设备操作手册或相关维护手册进行操作。
4. 在维护过程中,注意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防止设备的滑动或倾斜。
船舶防污染装置操作须知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船舶防污染装置的操作,有效预防和控制船舶污染,保护海洋环境,开展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制定本操作须知。
第二条本操作须知适用于所有装有防污染装置的船舶的操作人员,包括船长、船员等。
第三条船舶防污染装置的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按照本操作须知的要求进行操作,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履行环境保护的义务。
第二章设备操作第四条船舶防污染装置的操作人员应熟悉船舶防污染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能正确操作。
第五条船舶防污染装置必须经过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良好的工作状态。
第六条在操作船舶防污染装置之前,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口罩、手套等。
第七条在操作船舶防污染装置时,应按照装置的启动、运行、关闭的顺序进行操作。
第八条在操作船舶防污染装置时,应注意装置的工作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确保装置正常运行。
第九条在操作船舶防污染装置时,应主动关注装置的运行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船长,并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
第三章废物处理第十条船舶防污染装置产生的废物必须妥善处理,禁止直接排放到海洋中。
第十一条废油是船舶防污染装置产生的重要废物,应经过沉淀、过滤等处理后存放在专门的废油箱内,严禁随意倾倒。
第十二条废水是船舶防污染装置产生的另一类废物,应经过沉淀、过滤等处理后,按照规定排放或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第十三条废气是船舶防污染装置产生的气体废物,应经过净化处理后排放,严禁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气。
第四章突发情况处理第十四条在船舶防污染装置操作过程中,如发生泄漏、故障、火灾等突发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并及时报告船长。
第十五条在突发情况处理过程中,应按照紧急预案进行操作,确保人员安全,并最大限度减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第十六条突发情况处理完毕后,操作人员应进行事故调查,并汇报船长,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十七条船舶防污染装置的操作人员应接受船舶管理机构的监督检查,配合相关人员进行检查工作。
船舶防污染工作须知1目的保护海洋环境,防止船舶对水域及港口环境的污染,保障人身健康。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船舶的防污染管理工作。
3职责3.1机务管理部为岸基地防污染工作的责任部门,指导、监督、检查船舶防污染文件执行情况;负责船舶防污设备的备件供应、产品更新;监督指导船舶维修检查防污设备;组织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检查指导船舶防污染管理工作。
3.2 船长是船舶防污染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组织实施《船上油污应急计划》和《船舶垃圾管理计划》;严格执行港口防污规章,布置、监督船舶各部门做好防污染工作。
4船舶防污染文书管理4.1 船舶应具有下列防污染文书:.1《油类记录簿》;.2《垃圾记录簿》;.3《船上油污应急计划》;.4《船舶垃圾管理计划》。
4.2 《油类记录簿》的管理4.2.1适用于所有船舶机器处所的作业记录。
4.2.2《油类记录簿》应由轮机长负责记录、保管。
每记录完一页,由船长审核签字。
应如实、正确记录。
填写《油类记录簿》时,应将日期,作业代号和细目的数码记入相应的表格内,所要求的细节,应按日期顺序记入空栏。
4.2.3《油类记录簿》每记完一本,应在船保留至少三年。
如果需要新的《油类记录簿》时,应通过船舶所在港口的海事局认购或向公司申领。
4.3 《船上油污应急计划》的管理4.3.1该计划应妥善保存于船长处。
4.3.2船舶每抵靠一新的港口,船长应主动向代理询问港口当局联系人姓名、地址并记录在该计划中;确认列于该计划中的与该港相关的联系人的姓名、地址是否正确,不对的要立即更正。
4.3.3列于该计划附录中的联系人姓名、地址随变动及时更正。
4.3.4按该计划要求进行检查、培训、演练并逐次做好记录。
5机器处所防污染管理5.1 管理与要求5.1.1机舱全体人员应熟悉防污法规,严格执行各项防污规章制度,落实防污染措施。
5.1.2轮机长全面负责机舱防污染管理工作,监督指导各有关人员做好防污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保养工作。
组织轮机员制订防污设备操作规程以及设备更新改造、备件申请计划等。
船舶防污染管理须知Instruction for ship preventing pollution1.总则General Rules1.1.为了保护水域环境,防止船舶对水域及港口环境的污染,保障人体健康,减少经济损失,根据《MARPOL 73/78防污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等法规,特制定本管理规则。
To protect water environment, prevent water and port environment from polluting of vessel, safeguard health, reduce economic loss, draw up this management regulation based on ‘MARPOL 73/78’ & ‘Marin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Preventing sea area from ship pollution control regulation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1.2.公司机务部负责船舶防污设备的备件供应、产品更新;监督指导协助船舶维修检查防污设备;负责船舶排污的监督和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
Technical department takes charge of the supply and model change of preventing pollution equipment and spare parts. Supervise, direct, assist ship maintain and checking preventing pollution equipment. Be in charge of monitoring ship pollution discharge and pollution accident investigation and disposal.2.船舶防污染的组织与职责Organization and responsibility of vessel preventing pollution2.1.船舶防污染管理小组Vessel preventing pollution management group2.1.1.管理小组成员:组长:船长副组长:轮机长、大副组员:其它技术船员Member:Headman: CaptainVice-headman: chief engineer, chief officerMember: other technology crew2.1.2.管理小组职责船舶防污染工作由船长总负责。
船舶防污染装置操作须知1目的本须知对油水分别装置和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操作进行了规范,旨在使船员能正确操作防污染设备,防止污染水域。
2适用范围本文适用于公司进入平安管理体系并配置了该设备的船舶。
3油水分别装置通用操作须知3.1操作负责人:轮机长;操作人:三管轮或值班轮机员。
3.2使用前预备3.2.1若分别器内无水时,应先打开注水管阀门注水,关闭下面排水考克;3.2.2启动专用泵,同时打开左右上部空气旋塞,排解内部空气,直至旋塞中有水排出后关闭,当水注满油水分别器腔体后,排舷外时停泵,关闭注水阀,打开污水阀;3.2.3开启压缩空气阀,调整气动调整阀;3.2.4合上自动排油掌握电源开关,并将排油开关置于手动位置,检查排油动作是否正常,然后将开关置于自动位置;3.2.5如配有油份浓度报警器,应接通油份浓度报警器电源;3.2.6在污油粘度较大或寒冷季节使用时,应接通电加热器或蒸汽加热器汽源。
3.3运行3.3.1在运转中打开放水考克,检查其分别效果,在正常状况下放出的应当是水,或含有少量的油水混合体,如有纯油流出,表明自动排油失灵。
若左右腔状况相同时,应将自动换手动,反复进行试验,可直接打开气动隔膜阀,或电磁阀进行人工排油。
3.3.2检查专用泵,电机轴承外壳温度,准时加注滑油。
检查泵运转声音和皮带紧度是否正常。
3.3.3应定时清洗粗、细滤器,并定期打开下部排污考克,连续泄放1~2分钟,以排出下部污油、泥沙、杂质。
3.4停用3.4.1当污水处理完毕,停止泵的运转,机上阀门可以原样不动,下次启动时,只需启动泵即可,但必需检查腔内是否失水。
3.4.2检查电气掌握系统及监视系统的清洁保养工作。
3.5各船舶应依据油水分别装置说明书的要求,编制更为具体的操作规程,并在设备四周处张贴。
4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通用操作须知4.1操作负责人:轮机长;操作人:三管轮或值班轮机员。
4.2使用前预备4.2.1接到大副或值班驾驶员启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指令后,打开注水管阀门,向装置各腔室注满清水,关闭注水阀门。
防污染设备检查和维护须知1 工作描述船舶防污染设备主要包括生活污水装置、油水分离器、焚烧炉,这些设备主要是用来保证船舶处理船上生活污水、机舱污水及污油和垃圾时能够满足国际公约的要求,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2 操作须知2.1按照SMIS系统工单安排、说明书的要求及实际运行状况对船舶防污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并将相关记录录入SMIS系统;如果有缺陷应在SMIS系统做好标记的同时填写“船舶缺陷整改反馈表”报船舶总管;在《检修记录簿》中记录检修工作的主要内容。
2.2生活污水装置2.2.1主管人员每天应对其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记录《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日志》。
2.2.2为了维持细菌的生命活动,系统应尽量保持连续运行并且不能停止空气的供应。
2.2.3每周对自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排出口取样进行化验,根据具体化验结果进行投药消毒处理,化验和投药应记入《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日志》。
2.2.4每年应对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各腔室及空气扩散元件进行彻底清洁一次。
清洁时切勿损伤内部防腐保护层,清洁后按说明书的要求对细菌进行培养。
2.2.5解体、检查排污泵磨损情况。
检查空压机运行和空气滤网情况。
2.2.6三管轮及时清通排污泵起、停控制装置管路,防止污水溢出。
2.2.7检查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各联通和排出管路,腐蚀严重的及时换新。
2.2.8禁止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本体上进行动火作业。
2.2.9清洁厕所时禁止使用化学药剂,防止杀死耗氧菌。
2.3油水分离器2.3.1使用油水分离器进行排放操作前应报告轮机长并通知驾驶员核对船位后方可操作。
每次完成污水处理作业后应及时记录《油类记录簿》。
2.3.2每次使用前以及抵港前应试验15ppm的显示、报警装置,污油自动排放阀,污水三通阀或污水排放自动关闭系统的工作情况。
使用完毕应使用海水冲洗运行半小时,停止运行分离筒内部应充满清水,保障设备的效能。
2.3.3运行中,注意油水分离器内的温度,以防过热产生故障。
严禁分离器内部无水时启动加热器;进出分离器的压力应保持在说明书的规定值,当压力出现波动、压差过大或排出压力过低时,应查明原因并消除故障。
船舶防污染装置操作须知模版第一部分:操作前准备1.1检查船舶防污染装置的整体情况,包括外部结构、管道连接和电气设备等。
1.2确认船舶上需要进行防污染操作的区域,并确保相关设备的状态正常。
1.3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包括清洁用品、安全设备和测量工具等。
1.4检查防污染装置的操作手册和相关规定,了解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第二部分:操作步骤2.1按照防污染装置的操作手册,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
2.2确保操作前相关设备的正常工作,如电源、泵浦和阀门等。
2.3根据需要,使用清洁工具和材料对防污染装置进行清洁和消毒。
2.4检查并确认防污染装置的各项指标和参数是否正常,如温度、压力和流量等。
2.5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手册和规定的步骤进行,不得擅自修改或跳过任何环节。
2.6在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防污染装置的工作状态,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相关人员。
2.7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污染或交叉污染。
2.8如操作涉及到有害物质的处理,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第三部分:操作后处理3.1操作完成后,关闭相关设备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3.2检查防污染装置的工作记录和数据,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3将操作中发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相关人员,并进行记录。
3.4整理和归档操作记录和相关资料,便于查阅和追溯。
3.5对操作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3.6在操作结束后,对防污染装置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长期正常工作。
注:以上操作须知模版仅供参考,根据具体船舶防污染装置的特点和要求,可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补充。
船舶防污染操作规程船舶是海洋运输的主要工具,然而,船舶在极大程度上也会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船舶防污染措施和操作规程。
本文针对船舶防污染操作规程进行探讨,介绍了能够有效减少船舶污染的相关规定和操作方法。
一、船舶污染的类型和影响船舶污染主要包括油污染、气体污染和废弃物污染。
其中,最常见的是油污染,即船舶舱口、油舱及机舱泄漏产生的石油污染物。
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导致海洋生物死亡、水生植物凋零,造成海洋食物链的崩溃。
气体污染主要来源于船舶排放的废气,包括硫化物、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等。
废弃物污染则包括生活垃圾、厨房垃圾和船舶产生的有害废弃物等。
船舶污染的影响无处不在。
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维持着全球生态平衡。
然而,船舶污染的释放破坏了海洋的生态平衡,对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产生了负面影响。
此外,油污染还会直接影响到海洋沿岸的经济活动,如渔业和海滨旅游业。
为了减少船舶污染,各国制定了船舶防污染操作规程。
二、船舶防污染操作规程的相关规定船舶防污染操作规程是各国法律和国际公约的重要部分。
以下是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一些重要规定:1. 国际公约《海洋环境保护公约》(MARPOL)对船舶污染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对油污染、气体污染和废弃物污染的限制和管理。
各国必须根据该公约的规定建立相应的船舶防污染控制机构,并监督船舶的防污染操作。
2. IMO还制定了排放气体限制规定,要求船舶在港口和近海地区进行限制和监测。
其中包括控制船舶排放的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
3. 国际航运卫生管理规则(ISPHM)对船上生活垃圾、厨房垃圾和船舶产生的有害废弃物等进行了管理规定,要求船舶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垃圾分类和处理。
以上是一些重要的船舶防污染操作规程,各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制定了更具体的措施。
三、船舶防污染操作规程的具体操作方法为了有效减少船舶污染,船舶公司和船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油污染防治:船舶必须配备完善的油污染防治设备,如油水分离器等。
防止船舶油污染须知防止船舶油污染须知1. 机舱污水排放规定1.1. 停泊在锚地、港池内的船舶,禁止向舷外排放污水,但污水在危及机舱设备安全时,可向当地主管机关申请,经同意按要求进行排放(机舱大量进水等除外);1.2. 航行在特殊区域以外的船舶排放污水应遵照73/78 防污公约附则 I 第 15 条 A 项:1) 船舶正在途中航行;2) 通过油水分离设备或过滤设备;3) 排出物的含量不超过 15PPM;4) 含油污水不是来自油船的货泵间舱底;5) 在油船上含油污水未混有货油残余物。
1.3. 航行在特殊区域以内的船舶排放污水应遵照73/78 防污公约附则 I 第 15 条 B 项:1) 船舶正在途中航行;2) 通过油水分离设备或过滤设备,该设备装有15PPM 报警自动停止装置;3) 排出物的含量不超过 15PPM;4) 含油污水不是来自油船的货泵间舱底;5) 在油船上含油污水未混有货油残余物;6) 任何油及含油污水在南极区域都禁止排放。
1.4 船舶航行排放机舱污水,应加强与驾驶台的联系,做好《油类记录簿 Part I-机器处所的作业》的记录。
2. 对含油洗舱水的排放规定:1)洗舱所产生的污油水滞留污水舱的时间至少在24 小时以上,充分沉淀、分离;2)用油水界面探测器检查污油、污水面是否彻底分离;3)遵照 73/78 防污公约附则 I 的要求进行排放:a)油轮不在特殊区域以内;b)油轮距最近陆地 50 海里以上;说明:基本熟悉项目由交班船员或由部门长指定熟悉负责人,在开航前完成;填写完成后由部门长和熟悉c)瞬时排放率不超过 30 升/海里;d)油轮正在航行途中;e)对新油船,排入海中的总油量不得超过这项残油所属的该种货品总量的 1/30000;f) 油轮所设排油监控系统及油水舱的装置正在运转。
4)在船尾观察出水口一侧排水情况,发现浮油,即刻停止排放作业;5)污油水舱剩余的残油,抵港后由岸上接收处理;6)应将作业情况记入《油类记录簿Part II-货油/压载的作业》。
船舶防污染装置操作须知模版1. 概述船舶防污染装置是为了保护水域环境,减少船舶对海洋的污染而设计和安装的重要设备。
正确操作船舶防污染装置对于保护海洋环境、确保船舶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操作须知旨在向船员介绍船舶防污染装置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以确保正确使用装置并减少环境污染的风险。
2. 操作准备2.1 确保船舶防污染装置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装置是否完好无损。
2.2 确认船舶所在区域的环境要求和法规规定,了解涉及的排放标准和限值要求。
2.3 准备工作人员,确保每位操作人员都经过培训,了解装置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4 检查相关操作手册和规范文件,确保了解装置的工作细节和紧急情况处理措施。
3. 装置操作流程3.1 操作前准备3.1.1 确保船舶防污染装置的所有连接处未锈蚀、损坏或松动,包括排放口、进水口、泵等。
3.1.2 检查设备附近是否有易燃易爆物品,必要时进行清理或移动。
3.1.3 确保装置的电源、泵、阀门等工作正常,并将其设置在容易操作和监视的位置。
3.1.4 验证装置的液位指示器是否准确可靠,并确保装置有足够的空间储存污染物。
3.2 启动装置3.2.1 按照装置操作手册上的说明,打开电源开关并启动装置,确保其正常工作。
3.2.2 检查装置的液位指示器,确保设备有足够的存储空间。
3.2.3 打开对应的阀门,确保装置与船舶各部位的连接通畅,如进水口、出水口等。
3.2.4 检查泵的工作状态,确保泵正常运转并有足够的流量。
3.3 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3.1 不要将其他物质、杂质或化学品排入船舶防污染装置,以免损坏装置或对环境造成更大的污染。
3.3.2 定期检查装置的液位指示器,确保装置存储空间充足,避免溢出或泄漏的风险。
3.3.3 定时检查装置的滤芯、滤网或分离装置等,确保其正常运行和过滤效果。
3.3.4 当液位指示器显示装置已满时,应及时关闭进水阀、排放阀和排放泵,并按照规定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中散公司船舶防污染指导手册目录第一节国内、外法律法规介绍第二节公司SQMS 体系文件介绍第三节船舶防污染证书管理第四节机器处所防污染管理第五节加装燃、润油防污染管理附:船用油移油程序及说明第六节船舶防止垃圾污染管理附:《73/78防污公约》附则V修正案第七节船舶防止生活污水污染管理第八节船舶压载水管理附录1澳大利亚对船舶压载水的最新强制要求附表:1澳大利亚压载水决定支持系统(BWDSS)附表:2压载水风险评估信息报告格式附表:3船舶抵港前检疫报告(入港许可)附录2关于美国海岸警卫队发布国家受侵害物种的管理规则附录3美国加利福尼亚州(CALIFORNIA)船舶压载水管理程序(简介)第九节船舶防止大气污染管理第十节美国华盛顿州加油法及油污应急计划:附:1 美国华盛顿州加油计划表 2 美国华盛顿州溢油责任和惩罚条例3 加油用手语图示4 美国华盛顿州加油程序登轮检查表第十一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油污证书和油污应急计划第十二节其它防污染管理事项第十三节污染事故的呈报和索赔附件《油类记录簿》记载说明及注意事项第一节:国内、外法律法规1、船舶防污染的意义: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环保问题已成为威胁全球人类发展的头号敌人。
众所周知,海洋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保护海洋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
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球性的航运贸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营运航行的船舶数量与日俱增,使今天的海洋承受着来自船舶污染的巨大压力。
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了MARPOL73/78防污公约,有效地控制了船舶对海洋环境地污染,以保证海洋具有较强的自身净化能力。
在我国环境保护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已于1999年12月25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于2000年4月1日起实行。
这是我国实施水运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法律依据。
作为船员应该把防止船舶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保护海洋环境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船舶防污染装置操作须知船舶防污染装置是船舶上的一种设备,用于减少或阻止船舶造成的环境污染。
在操作船舶防污染装置时,需要遵循以下操作须知:1. 熟悉装置结构和原理:在操作之前,应仔细研读防污染装置的操作手册,了解装置的结构、原理和工作方式,确保对其操作方法有足够的了解。
2. 正确使用装置:根据装置的使用要求,在适当的时间和条件下启动和关闭防污染装置。
例如,在船只进出港口时,应及时启动装置,以使船舶排放的废水和废气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在不需要防污染装置时,应及时关闭以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3. 定期检查和维护装置:定期检查装置的运行状况和各项指标,确保装置正常工作。
维护包括清洁设备以保持其高效运行、更换老化或损坏的部件以及重新校准需要的参数等等。
定期维护可以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并保证其正常工作。
4. 防止误操作:在操作船舶防污染装置时,应严格按照要求操作,避免不正确的操作导致装置损坏或意外事故发生。
例如确保操作人员具有足够的经验和技术知识,避免不必要的操作或调整等等。
5. 处理废弃物:船舶防污染装置会产生一些废弃物,如污水、油污或其他固体废物等。
这些废弃物需要妥善处理,遵循相关的处理规定和环保法律法规。
船舶应当配备相应的集中处理设备或与港口设施合作进行处理。
6. 处理紧急情况: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如装置故障、泄漏或其他安全问题,应迅速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包括报告有关部门、切断相应装置的电源或关闭进出口等等,以降低事故对环境的影响。
7. 持续改进:对船舶防污染装置的操作和维护经验进行总结,及时更新操作手册,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保护要求和技术发展。
同时,积极参与相关的研究和交流活动,学习最新的环保技术和理念,推动船舶防污染装置的技术升级和改进。
船舶防污染装置操作须知范本一、前言:船舶防污染装置的正确操作对于保护环境和遵守法规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份船舶防污染装置的操作须知范本,帮助船员正确操作和维护该装置。
二、安全措施:1. 在操作之前,请确保已经了解船舶防污染装置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并接受相关培训。
2. 在操作过程中,请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任何步骤。
3.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护目镜、防滑鞋等。
4. 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任何异常情况或故障,请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上级领导或相关维护人员。
5. 不得将任何物品或杂质投入到船舶防污染装置中,以免造成设备故障或污染环境。
三、操作步骤:1. 打开船舶防污染装置的电源开关,并确保电源正常工作。
2. 检查船舶防污染装置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好无损,如发现损坏,请立即更换或维修。
3. 根据船舶防污染装置的类型和工作原理,选择相应的操作模式,并确保装置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4.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船舶的排放情况,及时调整船舶防污染装置的参数,以保证装置的最佳运行效果。
5. 定期检查船舶防污染装置的排放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四、维护保养:1. 每天结束操作后,必须对船舶防污染装置进行清洁和检查,确保其干净、无杂质,并清理出积存的污垢。
2. 定期检查船舶防污染装置的滤网和过滤器,如发现堵塞或损坏,应及时更换或修理。
3. 定期维护船舶防污染装置的电器设备,包括检查电路连接是否良好,清洁电路板等。
4. 如发现船舶防污染装置的任何故障或问题,应立即联系专业人员进行修理,不得私自拆卸或修理。
五、责任和义务:1. 每个操作人员必须对自己的操作行为负责,并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
2. 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生任何污染事件或事故,操作人员应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并按照应急处理措施进行处理。
3. 操作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及时更新操作知识和技能,以提高船舶防污染装置的操作效率和安全性。
六、总结:船舶防污染装置操作须知范本(二)船舶防污染装置的操作非常关键,它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能确保船舶的安全运行。
船舶防污染装置操作须知
1 目的
本须知对油水分离装置和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操作进行了规范,旨在使船员能正确操作防污染设备,防止污染水域。
2 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公司进入安全管理体系并配置了该设备的船舶。
3 油水分离装置通用操作须知
3.1 操作负责人:轮机长;操作人:三管轮或值班轮机员。
3.2 使用前准备
3.2.1 若分离器内无水时,应先打开注水管阀门注水,关闭下面排水考克;
3.2.2 启动专用泵,同时打开左右上部空气旋塞,排除内部空气,直至旋塞中有水排出后关闭,当水注满油水分离器腔体后,排舷外时停泵,关闭注水阀,打开污水阀;
3.2.3 开启压缩空气阀,调节气动调节阀;
3.2.4 合上自动排油控制电源开关,并将排油开关置于手动位置,检查排油动作是否正常,然后将开关置于自动位置;
3.2.5 如配有油份浓度报警器,应接通油份浓度报警器电源;
3.2.6 在污油粘度较大或寒冷季节使用时,应接通电加热器或蒸汽加热器汽源。
3.3 运行
3.3.1 在运转中打开放水考克,检查其分离效果,在正常情况下放出的应该是水,或含有少量的油水混合体,如有纯油流出,表明自动排油失灵。
若左右腔情况相同时,应将自动换手动,反复进行试验,可直接打开气动隔膜阀,或电磁阀进行人工排油。
3.3.2 检查专用泵,电机轴承外壳温度,及时加注滑油。
检查泵运转声音和皮带紧度是否正常。
3.3.3 应定时清洗粗、细滤器,并定期打开下部排污考克,连续泄放1~2分钟,以排出下部污油、泥沙、杂质。
3.4 停用
3.4.1 当污水处理完毕,停止泵的运转,机上阀门可以原样不动,下次启动时,只需启动泵即可,但必须检查腔内是否失水。
3.4.2 检查电气控制系统及监视系统的清洁保养工作。
3.5 各船舶应根据油水分离装置说明书的要求,编制更为详细的操作规程,并在设备附近处张贴。
4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通用操作须知
4.1 操作负责人:轮机长;操作人:三管轮或值班轮机员。
4.2 使用前准备
4.2.1 接到大副或值班驾驶员启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指令后,打开注水管阀门,向装置各腔室注满清水,关闭注水阀门。
4.2.2 检查排放水消毒系统,保证有足够的消毒剂或消毒杀菌设备完好。
4.2.3 接通控制箱电源,检查控制箱各功能指示灯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