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黑体为目标的能见度参考标准试验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6
环境能见度标准随着工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很多城市已经面临着雾霾的威胁。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各国都制定了环境能见度标准,以规范大气污染物排放和环境保护措施。
下面将分步骤阐述环境能见度标准。
一、环境能见度是什么环境能见度是指在大气中由于尘埃、烟雾和雾霾等因素引起的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SPM),即悬浮微粒对可见光线的遮挡作用,使得人们通过肉眼或仪器观察所能看到的最远距离。
环境能见度可以作为判断空气质量的指标,也是环保部门监测大气污染的重要参数。
二、环境能见度的分类根据国际上的相关标准,环境能见度分为以下几类:1. 非常好:可见距离大于10公里。
2. 很好:可见距离在5-10公里之间。
3. 好:可见距离在3-5公里之间。
4. 较差:可见距离在1-3公里之间。
5. 差:可见距离在0.5-1公里之间。
6. 非常差:可见距离小于0.5公里。
三、环境能见度标准的制定环境能见度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大气污染物排放和环境保护措施,一般由国家环保部门依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和国际上的相关标准制定。
例如,中国国家环境质量标准(GB3095)规定,PM10日均浓度不得超过150μg/m³,PM2.5日均浓度不得超过75μg/m³,硫氧化物(SO2)日均浓度不得超过150μg/m³,氮氧化物(NO2)日均浓度不得超过80μg/m³。
四、环境能见度标准的应用环境能见度标准的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 大气污染物排放环境能见度标准的制定对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例如,燃煤电厂、钢铁厂等对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要符合相关标准,否则会被处罚。
2. 环境保护措施环境能见度标准的制定也对环境保护措施提出了要求。
例如,城市公园、绿地等空气净化设施的建设应该遵循一定的标准,以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总之,环境能见度标准的制定和应用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
大气能见度价值评估方法与实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的关注不断增加,大气能见度的改善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大气能见度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出行和生活,也是评估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以北京市为例,介绍大气能见度的价值评估方法及其实证研究。
大气能见度是指空气中可见物体的距离,通常用米或千米来表示。
大气能见度较差时,人眼所能看见的物体距离较短,往往只有几十米,甚至几米。
空气中存在的灰霾、颗粒物和气溶胶等污染物会对大气能见度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通过评估和研究大气能见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空气质量和环境污染情况。
大气能见度的价值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主观评估法和客观评估法两种。
主观评估法是指通过观察者的主观感受来评估大气能见度,一般以人眼观察距离可见物体的远近作为评价依据。
客观评估法则是通过测量仪器对大气能见度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目前,主要的客观评估方法有离散度法、模糊法、灰色关联度法、神经网络法等。
在实证研究方面,北京市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人口聚集地,面临着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
尤其是冬季,雾霾天气频繁出现,大气能见度大大降低。
因此,针对北京市的大气能见度价值评估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首先,可以通过人流数据和交通流数据分析大气能见度对人们出行行为的影响。
通过对北京市不同区域的交通流量和人流量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大气能见度较差时,人们的出行活动减少,交通拥堵状况明显改善。
这表明大气能见度的改善对于减少交通污染和提高交通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可以通过健康指标和疾病数据分析大气能见度对人们健康影响的评估。
研究表明,大气污染对人们的健康会产生严重的危害。
大气能见度的恶化意味着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增加,从而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上升。
通过对北京市的健康指标和疾病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大气能见度对人们健康的影响程度。
最后,可以通过经济数据分析大气能见度对经济影响的评估。
《大气能见度价值评估方法与实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深入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能见度逐渐降低,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交通出行以及生态环境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京市作为我国首都,其大气能见度的变化不仅关系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也反映了城市环境治理的成效。
因此,对大气能见度进行价值评估,并探讨其改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市大气能见度的价值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二、大气能见度价值评估的理论基础大气能见度价值的评估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到气象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在评估大气能见度的价值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 能见度对交通出行的影响价值;2. 能见度对居民健康的影响价值;3. 能见度对城市形象和旅游业的潜在经济价值;4. 能见度改善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三、大气能见度价值评估方法针对北京市的大气能见度价值评估,本文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文献综述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大气能见度价值评估的研究现状和成果,为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2. 实证研究法:通过收集北京市大气能见度数据、交通流量数据、医疗健康数据等,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评估能见度变化对交通、健康等方面的影响价值。
3. 专家咨询法:邀请气象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等领域的专家,对大气能见度的价值进行综合评估。
4. 情景模拟法:通过建立不同的大气能见度情景,模拟能见度变化对城市形象和旅游业的影响,进而评估其潜在的经济价值。
四、北京市大气能见度价值评估的实证研究1. 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北京市近几年的大气能见度数据、交通流量数据、医疗健康数据等,并对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分析。
2. 交通出行影响评估:通过分析大气能见度与交通流量、交通事故率之间的关系,评估能见度变化对交通出行的影响价值。
3. 健康影响评估:通过分析大气能见度与居民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评估能见度变化对居民健康的影响价值。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51251-2017前言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6〕] 77号)的要求,本标准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会同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等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本标准制订过程中,编制组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深入调研了建筑防烟排烟系统设计和工程应用情况,认真总结了火灾事故教训和建筑防烟、排烟系统工程应用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吸收了先进的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设计、监理、施工、产品制造、消防监督等各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9章和7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和符号,防烟系统设计,排烟系统设计,系统控制、系统施工,系统调试,系统验收和维护管理等。
本标准中以黑体字标志部分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公安部消防局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本标准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金科南路69号,邮政编码:610036),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及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参编单位: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重庆市设计院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上海迈联建筑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市泰昌消防工程有限公司长春阔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王炯张洁玉寿炜炜刘激扬沈纹张磊马恒李彦军朱鸣夏令操刘文利徐稳龙尹航周强韩峥王钊彭琼朱晔盛袁昕廖坚卫张兢刘卫江李德品盛伟军刘建宏黄德祥主要审查人:罗继杰倪照鹏刘国祝马伟骏周敏金丽娜王厚华张旭赵克伟易岚薛亚群祁晓霞张兴权张树平条文说明编制说明《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51—2017,经住房城乡建设部2017年11月20日以第1741号公告批准发布。
黑色油漆透光率检测标准
本标准根据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
结构和编写规则》制定了东风载货汽车油漆涂层质量标准。
《东风载货汽车油漆涂层质量标准》是汽车涂装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标准于一九七三年制定,即EQB4-73。
随着我国汽车涂料质量的提高和我公司涂装技术的发展,对本标准进行了四次修订,一九八五年版(EQY-2-85)突出和提高了耐蚀性和车身装饰性等要求,降低了涂层冲击强度、柔韧性等要求,分别列出出国车和国内车的不同要求,盐雾试验、抗石击性测定和附着力测定等试验采用国外先进的试验方法。
一九九五版(EQY-2-95)在车身和车箱的涂层装饰性和耐久性方面,技术指标有较大地提高,在底盘件涂层的耐蚀性方面,技术指标也有较大提高,但在底盘件的涂层外观方面,适当降低了要求,删去“推荐的油漆材料及涂装工艺”。
一九九八年版(EQY-2-1998)对每
组中级别的选用作了明确说明,在涂层质量已普遍获得提高的基础上,取消了按出国车和国内车划分级别的做法,对标准中的一些技术指标作了修改。
2006年版(Q/DFLCMO002-2006,代替EQY-2-1998)针对东
风汽车有限公司产品质量提升及公司合资后体制的变化,对部分组别的分级进行了调整,由八个组别调整为七个组别,强调了各级别黑漆件涂层技术指标的一致性,修订了有关技术指标,标准代号也采用了由合资公司规定的新体系代号。
本标准与《整车油漆外观质量检查标准》都是东风载货汽车涂层的有关标准,分别是从不同角度和为不同目的而制定的,应配套使用。
本标准应作为东风系列载货汽车产品设计人员标注产品油漆涂层、油漆工艺人员制订技术文件及技术检查人员检查油漆涂层质量的技术依据。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前言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6〕] 77号)的要求,本标准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会同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等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本标准制订过程中,编制组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深入调研了建筑防烟排烟系统设计和工程应用情况,认真总结了火灾事故教训和建筑防烟、排烟系统工程应用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吸收了先进的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设计、监理、施工、产品制造、消防监督等各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9章和7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和符号,防烟系统设计,排烟系统设计,系统控制、系统施工,系统调试,系统验收和维护管理等。
本标准中以黑体字标志部分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公安部消防局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本标准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金科南路69号,邮政编码:610036),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及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参编单位: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重庆市设计院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上海迈联建筑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市泰昌消防工程有限公司长春阔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王? 炯??? 张洁玉? 寿炜炜? 刘激扬? 沈? 纹? 张? 磊马? 恒? 李彦军? 朱? 鸣? 夏令操? 刘文利? 徐稳龙? 尹? 航?周? 强? 韩?峥? 王? 钊? 彭? 琼? 朱晔盛? 袁? 昕? 廖坚卫?张? 兢? 刘卫江? 李德品? 盛伟军? 刘建宏? 黄德祥主要审查人:罗继杰? 倪照鹏? 刘国祝? 马伟骏? 周? 敏? 金丽娜? 王厚华张? 旭? 赵克伟? 易? 岚? 薛亚群? 祁晓霞? 张兴权? 张树平条文说明编制说明《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51—2017,经住房城乡建设部2017年11月20日以第1741号公告批准发布。
大气探测学_国防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雾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
参考答案:正确2.全天空成像仪WSI可以实现云量的昼夜连续观测。
参考答案:错误3.云幕灯在白天和夜间均可实现云底高度的测量。
(X)参考答案:错误4.积云云块垂直向上发展不旺盛,厚度小于其水平宽度,从侧面看似小土包,为淡积云。
参考答案:正确5.由于自身冷却或气团沿锋面缓慢抬升而形成的云常呈均匀幕状为()参考答案:层状云6.在红外波段,以下哪些不是主要的吸收气体?参考答案:氧气(O2)7.在微波波段,氧气的强吸收带位于()和118GHz附近,通常用来遥感大气温度廓线。
参考答案:60GHz附近8.在微波波段,水汽的强吸收带位于(),通常用来遥感大气湿度廓线。
参考答案:183GHz附近9.降水现象是指()的水凝(冻)物从空中下落到地面上的现象参考答案:固态_混合态_液态10.利用同一时刻由前向散射仪接收到的()与雨水检测器接收到的降水强度之比可以区分降水类型。
参考答案:散射光强11.全天空成像仪WSI采用双可见光波段法测量云量,即通过测量天空()两个窄可见光波段的辐射值确定云量。
参考答案:650nm和450nm12.冷镜式露点仪是目前唯一一种可以在全温湿量程范围内达到较高准确度的测湿仪器,一直作为湿度标准器。
参考答案:正确13.风杯响应风速的变化是一个一阶过程,且响应风速上升和下降的时间常数不同,因此造成“过高效应”。
参考答案:错误14.“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描述的下列哪类云的特征?参考答案:卷层云15.下述云中,不属于低云族的是()参考答案:Ac tra16.激光气象雷达通常由()等组成。
参考答案:控制与数据处理单元_供电单元_光学接收单元_数据采集单元17.激光气象雷达可以用于探测()。
参考答案:云底高_风廓线_气溶胶种类_湿度廓线18.散射辐射=总辐射-直接辐射参考答案:正确19.层积云属于一种典型的积状云。
第四章能见度与能见度有关的用语有好几种,彼此很容易混淆。
作为气象用语时是指“白天是指正常视力的人(视觉对比阈值为0.05),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从天空背景中看到或辨认出大小适度的黑色目标物的最大距离;夜间则是指假定总体照明增加到正常白天水平,适当大小的黑色目标物能被看到和辨认出的最大距离或中等强度的发光体能被看到和识别的最大距离”。
所谓“能见”,严格地讲是指在白天用肉眼能辨认出黑色目标物(视角大于0.5°但小于5°)的最大距离,实际工作中指能辨认出目标物是什么物体并能清楚地看出它的轮廓;在夜间,则是指假设亮度和白天相同的情况下,能够辨认出目标物的最大距离,实际工作中则指能够清楚地看见目标灯的发光点。
凡是看不清目标物的轮廓或只能看见目标物的部分轮廓,分不清是什么物体,或者所见目标灯的发光点模糊、灯光散乱,都不能算“能见”。
因此,作为气象用语,能见度是指大气的浑浊程度或是大气的透明度。
不论是昼间还是夜间,只要大气的浑浊度相同,能见度就是一样的。
所以,也可以给气象能见度一个简单的定义:用距离来表示大气浑浊程度的量称为能见度。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三—《国际航空气象服务》中给出的航空能见度为下面的较大者:一、当在明亮的背景下观测时,能够看到和辨认出位于近地面的一定范围内的黑色目标物的最大距离;二、在无光的背景下,能够看到和辨认出1000cd(1000堪德拉)左右的灯光的最大距离。
该定义中,在给定的大气消光系数下,两个距离具有不同的值,后者随背景亮度而变化,前者用MOR来表示。
这说明,气象能见度与交通部门等单位使用的能见度存在一定差异。
作为气象能见度,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气的稳定度和气团的性质。
气层稳定时,水汽杂质多分布在低层大气中,使能见度变坏;气层不稳定时,由于对流和乱流的作用,将水汽杂质带至高层,使近地面能见度转好。
一般情况下,在冷空气中因水汽杂质较少,能见度较好;在暖空气中,水汽杂质较多,能见度较差。
NJD-1能见度仪(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一、产品概述能见度是指目标物的能见距离,即指观测目标物时,能从背景中分辨出目标物的最大距离。
超出这个最大距离,就看不清目标物的轮廓,分不清形体,称之为“不能见”。
而在这个最大距离之内,完全能见,甚至于清晰可见。
能见度是地面气象观测的重要项目,能见度的准确测量在电力供应、通讯工程、工农业生产等众多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航空、航海、高速公路等交通运输领域,能见度是关系到人员和设备安全的重要气象要素;在地球的气象研究、城市环境改善和沙尘暴监测治理等部门,能见度也是重要的气象参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能见度仪已经成为我军科研、训练、作战的重要军事气象保障装备。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是继透射式能见度仪后发展起来的新一代大气能见度检测仪器,是我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合作应用光的大气散射理论和红外探测技术开发的新产品。
该设备通过了国家靶场全面性能考核、使用考核和气定委设计定型;设备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人机界面友好,测量数据与人工观测和国外同类设备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可比性,总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能对大气能见度和机场跑道视程进行快速、准确、有效的测量和报告。
二、产品特点NJD-1能见度仪的工作原理主要是依据对大气消光系数(或大气的光衰减系数)的精确测量。
根据Koschmider原理,气象光学视距MOR与消光系数σ之间存在函数关系。
只要精确测定σ,就可计算得到MOR值。
WT-1能见度仪采用前向散射法测大气消光系数,通过公式换算得出能见度,其特点是白天夜晚都能工作、使用灵活方便。
NJD-1能见度仪由稳定的红外发射光源,高灵敏度、大动态范围的红外散射光接收器,信号采集与处理器,控制器,加热器,电源,调制解调器,防护罩,防腐支架,不锈钢机箱等部件组成。
整个电路采用大规模可编程器件、贴片工艺,体积小,升级灵活方便,易于扩充。
信号采集系统采用军品级贴片式低功耗CPLD门阵列电路,缩小了电路体积,增强了稳定性和可靠性。
《大气能见度价值评估方法与实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活动的增多,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能见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大气能见度作为衡量城市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不仅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出行安全,还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因此,对大气能见度进行价值评估,对于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北京市为例,探讨大气能见度的价值评估方法及其实证研究。
二、大气能见度价值评估的理论基础1. 价值评估的必要性大气能见度价值评估是对其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的综合衡量。
通过评估,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大气能见度的重要性,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2. 价值评估的指标体系包括能见度直接经济价值、能见度对人们心理及生活品质的影响价值等指标体系。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指标,可以全面反映大气能见度的价值。
三、北京市大气能见度现状分析1. 北京市大气能见度的现状近年来,北京市大气能见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等。
目前,北京市大气能见度呈现出一定的改善趋势,但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2. 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发现影响北京市大气能见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气象条件、污染源排放等。
其中,污染源排放是影响大气能见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大气能见度价值评估方法及实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采用历史气象数据、环境监测数据等,运用统计分析和遥感技术等方法,对北京市大气能见度进行评估。
2. 评估模型构建根据能见度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构建综合评估模型。
该模型包括经济价值模型、生态价值模型等。
其中,经济价值模型用于评估能见度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生态价值模型则用于评估能见度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3.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北京市大气能见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价值,包括对交通运输、旅游等产业的促进作用;二是生态价值,包括对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品质的改善作用;三是社会价值,包括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等。
JTS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S 165-5-2009液化天然气码头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Liquefied Natural Gas Port and Jetty2009-10-30 发布2010-01-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液化天然气码头设计规范JTS 165-5-2009主编单位: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施行日期:2010 年1 月1 日人民交通出版社2 0 0 9 . 北京2 修订说明本规范是在《液化天然气码头设计规程(试行)》(JTJ 304-2003)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近年来液化天然气码头设计和管理的实践经验,通过国内外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有关单位和专家意见,并结合我国液化天然气码头设计发展需要修订而成。
主要包括码头选址、作业条件、平面设计、泊位通过能力、水工建筑物、接收站陆域形成及地基处理和码头安全设施等技术内容。
本规范主编单位为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参加单位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天然气的开发和应用近几十年得到快速发展,利用天然气已成为我国实施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与其它货类码头相比,液化天然气码头的建设具有特殊性,其安全控制问题更为突出。
《液化天然气码头设计规程(试行)》(JTJ 304-2003)实施以来,对促进我国液化天然气码头的建设技术发展,保证工程设计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近几年我国十多个液化天然气码头工程的建设,液化天然气码头建设技术水平得到快速发展,原规程的部分内容已不能适应我国液化天然气码头的建设需要。
为此,交通部水运司组织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对《液化天然气码头设计规程(试行)》(JTJ 304-2003)进行修订。
本规范第3.0.3 条、第3.0.7 条、第5.3.2 条、第5.3.3 条、第5.3.4条、第5.4.3 条、第5.6.2 条、第5.6.3 条、第5.7.1 条、第7.1.1 条、第9.1.1 条、第9.1.8 条、第9.1.9 条、第9.2.1 条、第9.2.3 条、第9.2.4条、第9.2.5 条、第9.3.5 条、第9.4.1 条和第9.4.2 条中的黑体字部分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