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语第6册习作3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3
《习作3》教案教学目标:1.写的时候,要从色、香、味、形几个方面有重点地介绍这一美味,突出其特色。
2.适当地介绍这一美味的做法,增加习作的感染力;交代清楚自己喜欢这一美味的原因,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3.在习作过程中,一定要把品尝美味的感觉告诉大家,让人感到真实。
教学过程:1.教师再次强调习作要求。
着重强调:(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美味进行描写,写出自己对这种美味的喜爱之情。
(2)语句通顺,内容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2.写作文之前应给作文起一个响亮的题目,引起读者的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结尾是点睛之笔,所以千万不要忽略了这两方面。
3.学生写作,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写作的情况。
4.选择写得较好的文章,在班里进行赏析。
教师侧重选择两类文章:(1)条理清楚,内容具体,重点突出,结构好。
(2)语言优美,对食物色、香、味、形的描写较生动形象,且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感受。
5.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一评,作文中有哪些地方值得大家学习。
例文点评:美味玉米棒今天中午,我爸爸提回家两袋玉米棒,一袋是普通的玉米棒,籽粒饱满,嫩黄可爱,每个约有半尺长;另一袋是所谓的“黏玉米”,身材短小,瘦弱纤细,简直像营养不良似的。
我最爱吃玉米棒了。
我抓起袋子,冲进厨房,开始剝皮,准备来一顿美味大餐。
我先拿出一个小玉米,小心地剥起来。
已经剥了七八个玉米叶了,咋还不见玉米呢?我都快失去耐心了。
终于,剥掉了十来个玉米叶以后,我算是看见了庐山真面目。
呦,嫩嫩的乳白色的玉米粒排得满满的,还泛着一层光泽,看上去颗颗都像刚出生的婴儿的皮肤似的,爽滑水嫩,精气十足。
再剥开第二个,哇,这个是黑红色的,就像熟透了的紫葡萄的颜色,虽没有那么均匀,但也挺好看的。
没想到这种小玉米其貌不扬,内里还挺诱人的,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我把几个小的黏玉米和几个大的普通黄玉米一股脑儿全放进锅里,倒上水,盖锅点火,只等把它们煮熟,就可以尽享美味了!几分钟后,水开了。
我坐立不安,一会儿站起,一会儿又坐下,一会儿又掀开锅盖看一看、闻一闻,简直等不及了。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三》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课文的回顾,学会从生活中选取素材,进行观察和思考。
2.能围绕主题进行习作,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3.学会修改习作,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从生活中选取素材,进行观察和思考,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2.教学难点:如何将观察和思考融入习作中,使文章更具吸引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习作三》2.习作素材3.习作评价表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很多课文,每一篇课文都来源于生活。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习作三》,这个习作要求我们从生活中选取素材,进行观察和思考。
那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课文内容,看看作者是如何从生活中选取素材,进行观察和思考的。
2.回顾课文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文,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习作三》的内容。
请大家说说,作者在课文中选取了哪些素材?生1:作者选取了妈妈照顾生病的爸爸这个素材。
生2:作者还选取了同学们帮助小明过生日这个素材。
师:很好,同学们都能找到课文中的素材。
那么,作者是如何观察和思考这些素材的呢?生3:作者在妈妈照顾爸爸的过程中,观察到了妈妈的辛劳和关爱。
生4:作者在同学们帮助小明过生日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友谊的力量。
3.分析习作要求师:现在我们知道了作者是如何从生活中选取素材,进行观察和思考的。
那么,我们来看看习作要求,看看它对我们有哪些要求。
生5:习作要求我们从生活中选取素材,进行观察和思考。
生6:还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生7:还要学会修改习作。
师:很好,同学们都能找到习作要求。
那么,我们就要按照这些要求来进行习作。
4.习作指导师:在进行习作之前,我要给大家一些建议。
我们要学会从生活中选取素材。
生活中的素材无处不在,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挖掘。
我们要学会观察和思考。
观察是写作的基础,我们要用心去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思考是写作的灵魂,我们要思考素材背后的意义。
我们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如何进行习作。
六下习作三【教学目标】:1.任选一篇读过的文章写读后感,根据提示选取有意义的内容进行表达。
2.能结合具体事件清楚表达自己的感想。
【教学重点】:能结合具体事件表达清楚自己的感想。
【教学难点】:能结合具体事件表达清楚自己的感想。
【教学评价设计】1.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生生互评相结合。
2.平价策略多元化:教师收集整理学生在课前做的问卷调查,对习作通过自评、互评、师生共同赏析等平价策略共同提升。
【作前准备】:收集古今中外名人惜时、勤学的事例或找一些具有感人事例的小故事。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作前指导-----观察体验,激活愿望(一)、课堂导语引导回忆:同学们,你们最近看过哪些课外读物,看后有什么感受吗?(抽几名同学谈)点拨话题:刚才大家讨论的很热烈,今天我们就根据自己的体会,写一写读后感好吗?什么是读后感呢?(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二).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1.一本好书,你读后一定会有很多感受,把自己的这种感受写出来,要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写自己的真实看法,也可以对其中某些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2.读一读例文《从〈海伦.凯勒传〉想到的》,想一想,小作者是怎样写读后感的?(注意分清哪些句子是复述,哪些句子是写感想)3.题目可以用“《****》读后感”或“《****》有感”,也可以根据写的内容拟定题目。
环节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三).习作指导1.紧扣原文抓住重点。
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
应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两点上来发表议论。
2.联系实际,情感真实。
这个“实际”可以是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别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社会实际,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事写并结合切身体会,体会才真切,文章才具有说服力。
3.读感结合有侧重。
正确处理好“读”“感”的关系。
“读”是“感”的前提和引子。
“感”是“读”的结果和目的。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6册写作教案。
一、教案设计的思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6册写作教案的设计思路非常清晰,分为四个环节:话题导入、篇目讲解、知识点讲解和练习实践。
从话题导入开始,教师就引导学生逐步进入写作主题,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在此基础上,进行篇目讲解和知识点讲解,以系统化的方式给学生呈现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通过练习实践,让学生动手实践和体验,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案设计的特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6册写作教案的设计特点非常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突出思维启发:教案的设计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在写作过程中能够活用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从而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2、以学生为中心:教案的设计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个性差异,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3、注重技能传授:教案设计注重技巧和方法的传授,让学生逐步掌握写作的技能和方法,并在实践中得到锤炼和提高。
4、体现特色与创新:教案的设计体现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和创新思维,以多元化的方法和深入浅出的语言讲解,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并促进学生在兴趣中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案的实际运用苏教版小学语文第6册写作教案在实际应用中也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系统化的写作教学环境,而且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教案的引导,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以及写作的真正意义。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应用教案设计中的要点,结合具体的学生实践情况进行写作指导。
教师们还可以借助教师端的相互评阅功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6册写作教案的设计思路清晰、设计特点突出,并且经过实际应用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信在未来的教学中,它将会为更多的小学生提供一个更加丰富、全面的写作教学平台,同时,也将会推动中国的小学语文教育不断发展壮大。
作文教教事例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 3》教课方案及实行过程3、经过互动,培育小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能够完好地听完他人的介绍,并进行简单评论。
教课重难点介绍一种美味,突出其特点。
教课过程一、情形导入1.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 ,不论你走到哪,总能品味到当地的独具风味的菜肴。
比方:北京的烤鸭,西安的羊肉泡馍,扬州的拉面等,能否让你有垂涎三尺的感觉?2.这些好吃的东西让你想到了什么词语?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美食(板书美食)依据你的经验,美食美在哪儿?(板书:形、色、香、味)二、创建情境,介绍美食1、在海南逢年过节每家每户的餐桌上必然有一道菜,大家猜,那是什么菜?(白斩鸡)白斩鸡作为海南人人皆知的名菜,你是被白斩鸡的什么勾起食欲?指名介绍自己喜爱的白斩鸡的色、香、味、形。
评论:听了他的介绍,我看见有人的口水直流三千尺,有人呆若木鸡,你感觉他的介绍哪些地方吸引你?你有哪些合理的建议?2、这道菜的滋味真不错!我也想自己试着做一做,行吗?口头练说:制作说明书(包含制作原料、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小组议论——代表讲话——集体评论三、典范带路1.方才大家试着介绍了白斩鸡的形、色、香、味,你们知道吗,这难忘的味之中,除了大家谈到的吃到口中的滋味,其实还有一味,是什么味呢?习作三中有一篇范文《鸭血粉丝汤》,请快速地浏览,看看小作者分别给我们介绍了鸭血粉丝汤的什么?你们感觉哪一部分最风趣?这两段话中哪儿使你最感兴趣?2.你们品出这道美食中还有什么味?(兴趣)这趣就趣在吃的过程,吃的独到方法。
看来表现自己对美味的喜爱不单能够令人着迷地描述它的形色香味,还能够经过自己吃的兴趣来表达。
描绘鸭血粉丝汤的“看相”好,运用了数目词、形容词、表示颜色的词写出其“看相” ,令人垂涎三尺。
3.写鸭血粉丝汤的做法,“按次序,配料清” 。
4.品味鸭血粉丝汤,动作描绘十分仔细,如“吸进、舔、咀嚼、品味”等,将品味描绘得形象传神。
四、明确习作要求1、选择自己喜爱的美食写下来,突出它的色、香、味、形。
《习作3》教案教学目标:1、能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能抓住书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见解,完成一篇习作。
2、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美好情感,愿意将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能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和见解,写出一篇读后感。
教学难点:从例文中感知读后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一定读过很多书吧?你最喜欢哪本书?2、学生畅所欲言。
3、读书使我们视野开阔,读书使我们情趣高雅,读书使我们学会思考,读书使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充实。
4、张佳星同学读了《海伦·凯勒传》后心潮澎湃,写下了自己读后的感受,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他的心声吧!二、细读例文,指导写法1、导学:读书要做到边读边思边感受:书中主要写了什么?你从中了解了哪些知识?得到了哪些启示?2、学生按照教师提示细读例文,感受读后感的写法。
3、教师引导学生细说例文写法。
(1)例文首先叙述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2)然后又谈了自己读完后的感受。
(3)最后以海伦·凯勒的一句话作结。
(4)全文充满作者真挚的情感,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明确要求,完成习作1、引导学生自读本次习作要求后,师生进一步明确习作要求:选择一本你最喜欢的书,抓住书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见解。
题目自拟。
2、学生自己确定写作材料。
3、范文引路,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
(见后面范文引路)4、学生拟定写作提纲。
5、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选材和写作提纲。
6、学生完成习作,期间教师巡视指导。
四、互相交流,修改习作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修改习作。
教师出示习作赏析重点:(1)字句通顺,用词准确。
(2)叙述完整清晰,详略得当。
(3)文章感情真挚、充沛。
(4)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每组选出优秀习作和有进步的习作各一篇在班上交流。
3、学生们按照老师提示的赏析重点,结合同学们的点评自修自改习作。
五、誊写作文教师要强调书写姿势、书写质量和写文格式。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习作3》教学设计之一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善于思考,采用恰当的方法果断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根据提供的简单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有序地叙述事情的发展过程。
教学过程:一、画简笔画,简述事情,揭示课题。
1、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一辆车。
2、教师描述情境:一天,这辆公共汽车载着一车人在行驶中,突然,一个小朋友的鼻子出血了… …(不直接揭示习作内容,创设情景,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
)二、小组讨论,大胆猜测,概述情景。
1、小组讨论。
在这辆公共汽车上,一位小孩的鼻子出血了,在车上可能会出现哪几种情况呢?你怎么来评价呢?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2、全班交流。
(1)大家都关心他,帮他止住血。
我们应该赞颂这种新风尚。
(2)车上部分人积极帮助他,部分人感觉寒心、脏。
对这种情形我们既要有表扬又要有批评。
(3)所有乘客都若无其事。
这种情况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这是想象性的作文,启发学生想象的内容接近生活。
现实生活中可能是怎样的,就耐心地进行引导,是对的。
)三、引导选择,启发想象,编列提纲。
1、引导选择。
小孩的鼻子出血,这三种情形都有可能出现,你选择一种情景表明自己的观点。
2、编列提纲。
事情会怎样一步一步发展呢?我们先大体想象事情的发展过程,指导学生列提纲:(1)孩子的鼻子出血了;(2)车上的人怎么做了;(3)孩子鼻子里的血止住了。
(三年级的习作教学中,指导列提纲很好,可以培养他们的构思能力。
)四、学生笔述,全班交流,重点评议。
1、学生笔述第二部分。
2、指名交流,适当评点。
(重点指导写好人物的言行,启发学生思维,用恰当的方法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小问题)3、小结。
五、阅读例文,引导比较,总结提高。
1、阅读例文,引导比较。
2、总结提高。
(1)续写时要正确理解提供的开头。
(2)从生活实际出发展开丰富的想象。
(3)有顺序、有条理地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
(不管是哪一堂课,教学后都要注意总结,帮助学生提高认识。
)六、布置作业。
六年级下册《习作3》教学设计(通用16篇)六年级下册《习作3》篇1设计理念1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
因此,本设计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思想的实际,抒真情,讲真话,自由表达,写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2 .本设计策应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一方面借助网络环境,“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一方面运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丰富、新颖的主体化教学模式,从而降低“写感受”的难度,使学生会写、善写、乐写。
教学目标1 .读懂例文《从 < 海伦· 凯勒传 > 想到的》,诵其文,明其义,学其法,初步了解读后感应有“读”、有“感”,“读”是基础,“感”是核心,重点在“感”,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抓住感受最深的地方,写出真实感受,表达独特体验。
2 .借助网络拓宽学生阅读的途径,初步培养学生寓“思”于“读”的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借助网络收集素材,发表观点的能力。
作前准备作前在全班开展“美文100 篇”推荐活动,并将学生推荐的文章经过精心选择后,按照不同体裁制作成网页,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有选择地进行阅读。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你喜欢哪一篇文章?对文章的哪一点感触最深?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把自己的感受用精练的语言写在留言板上,同老师或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读是基础,“感”由“读”而生,没有对原文的研读.“感”则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作前指导学生进行大量而又有针对性的阅读,为学生积累丰厚的写作素材,满足学生收集材料和反复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降低习作的难度。
此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让学生感受到写作只是为了交流,从而激发起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
教学流程一、交流评价,引出话题1 .交流评价。
同学们最近读了哪些书?书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 .引出话题。
苏教版五年级上《习作3》语文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教案《习作3》课堂实录1教学目标:1、养成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通过野外采风活动培养收集标本、积累写作素材的能力。
2、学习状物的写法,写出秋天树叶形状、色彩的变化,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采集秋叶,制作标本、贴画、串链等秋叶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秋叶是秋天一道亮丽的风景。
前天班会课,我们开展了“走进自然看秋叶”的活动,这两天,我们又让大家走进田野,自由采集秋叶,仔细观察,精心制作秋叶的作品,相信大家一定收获很多,把你们的收获拿出来,把你们的发现、考虑、感想说出来,我们开展自由的交流。
二、交流指导我们可以交流什么?(秋天树叶的变化,采集到树叶的颜色、形状、气味、触感,由树叶发生的联想,秋叶作品,活动的收获……)先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再全班交流。
全班指名交流,通过追问,点拨,相机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观察细致、描绘生动,见解深刻。
三、练写片段为了让我们的思路更清晰,语句更生动,我们要练写一个重点片段,写什么?(我最喜欢的一片秋叶,我的秋叶作品)给你一段时间,看谁写得精彩?指名朗读几个不同内容的片段,进行指导和研讨。
四、顺序点拨给我们这篇作文起个什么题目?写的时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五、完成草稿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提升学生习作水平武进区卜弋中心小学万小强作文教学改革的关注点应该是学生。
学生是充溢个性活力的生命个体。
他们的兴趣、需要、基础、能力、情感、态度等等直接影响着作文教学的实际效果。
语文教师要了解学生、认识学生、研究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作文教学的设计,调控作文教学的过程,才干取得作文教学令人满意的实效。
习作训练《秋天的树叶》选题富有时效性,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直接连通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这样一个选题非常适合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
在这次习作训练中,我将“走进自然看秋叶”、“动手动脑做作品”、“仔细观察说秋叶”和“用心考虑写秋叶”四个环节连为一体,让学生看、采、做、摸、闻、说、想、评、写,获得全方位的体验,在体验中爱上秋叶,爱上作文,努力出现出作文教学课堂的丰富多彩!一、走进自然,获得亲身经历只有学生兴致勃勃地亲身经历的一切,才会使他们津津乐道、印象深刻。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习作3》教案二度主备人:谢佳丽审查人:谢佳丽使用人:张会英使用时间:2015.11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赏美味、说美味,了解各地名吃及身边的美味。
(2)结合例文《鸭血粉丝汤》,归纳本次习作的写作方法,并能简单的列出写作提纲。
【学习重点】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美味,有表达的欲望。
【学习难点】要从色、香、味、形几个方面有重点的介绍这一美味,突出其特色。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板书课题教师播放歌曲《冰糖葫芦》,把学生带入美味的情境。
二、出示目标目标明确了吗?(略)三、自学指导(一)赏美味、说美味,说说你知道的各地名吃及身边的美味。
先学1、赏美味(教师出示美味图片,学生欣赏)2、说美味(指导学生说的时候用上下列词语)好词积累香而不焦油而不腻辣而不麻绝无仅有垂涎三尺晶莹剔透名副其实口水直流口齿留香回味无穷扑面而来食欲大增不由自主冒着热气清脆爽口透着清香沁人心脾麻辣鲜香馋涎欲滴香气扑鼻四、自学指导(二)先学阅读《鸭血粉丝汤》,回答问题:(1)例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这道美味的?(2)说说例文中最吸引你的地方?(5分钟)后教(交流检测)(1)分析例文,怎样介绍这道美味呢?先介绍鸭血粉丝的色、香、味、形;再抓住一系列动作写鸭血粉丝的做法;最后把自己品尝美味的动作写得形象逼真。
(2)指名说说例文中美味最吸引你的地方?(趣在吃的过程)(3)归纳例文的写法:a、要以一种美味为习作内容,发挥想象,写出美味的色、香、味、形的特点。
b、抓住一连串动作写“做法”c、习作过程中,一定要细腻地体会自己的感受,把尝美味的感觉告诉大家。
d、还可以写一些关于美食的趣闻传说、营养价值等。
五、当堂训练归纳本次习作的写法,并能简单的列出写作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