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初探
- 格式:pdf
- 大小:195.04 KB
- 文档页数:4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本文对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了概述,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指出,思政教育是建设良好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能够更好的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对校园文化建设起保障作用,促使校园文化活动有效开展。
标签: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息息相关,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思政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呈逐渐明显的趋势,因此,教育工作者对思政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一、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概述学校的教育是由很多因素组合而成的,校园文化便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
它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发展中不断积累着经验,优秀的校园文化在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严格的纪律组织性,规范学生的行为,这对于展现学校特色,凝聚学校师生的力量,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与创新性意识,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传统的思政教育重视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比较枯燥,并且不够形象,学生在思政教育课上参与度不高,缺乏积极性。
”[1]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开始改革思政教育课,从实际出发,关注学生在生活、学习以及身心方面的问题,在充分了解教育主体的基础之上,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体现了良好效果。
二、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之间的有机融合才能充分显示强大的力量,缺一不可。
首先,从两者的目的出发,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都是培养新时代的优秀大学生。
在学校开设思政教育课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培养了人才。
而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出于这一目标,它在引导鼓舞学生、激励学生向上奋进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是学校立足于社会的标杆。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提升学生道德素养、政治素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书模式,在全方位育人上发挥独特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作者:宿竞元来源:《科技资讯》 2015年第2期宿竞元(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摘要:在当前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大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在实践工作开展进程之中不仅应当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基本的核心思想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同时还应当从实际的角度着手深入的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之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真正意义上实现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发展。
该文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校园文化建设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价值,同时对加强建设教育的基本措施和核心的工作理念等进行了集中性的研究,旨在以此为基础真正意义上实现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分析思想教育文化建设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b)-0149-01在现代化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相当巨大并且深远,所以在实践工作开展过程之中还应当从文化建设的核心层面着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措施和工作加强的主要对策等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实现校园文化建设事业的稳步向前发展。
在当代校园发展过程之中不仅需要广大学生很好的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同时还应当加强思想文化教育和品德教育,充分的发挥出大学教育工作的优越性和完善性,重点的加强思想文化和政治方面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更好的发挥出对于学生的感召力和推动力,使得教育事业的发展可以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之中。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代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环节,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文化建设的基本载体,应当加强对此环节工作的重视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校园文化建设为更好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基本是以学生为基本的主体,在各个文化活动之中加强文化的建设,以大学生为主要的发展空间,具体的来讲,校园文化建设是通过特定的人文环境对学生进行熏陶,将针对学生的长期性培养作为学术发展以及传统作风建设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在此过程之中明确价值标准、观念追求以及行为准则,进而不断的实现校园文化事业的发展,实现育人的伟大目标。
论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摘要: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本文从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对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优秀校园文化开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如何通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来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中指出:”全国高校都要始终不渝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由此可以得出,校园文化是由广大师生共同营造的品牌文化,它作为学校精神传统和作风的综合体现,客观地营造了一个育人的环境和氛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巨大的推动力和感召力。
一、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高校校园文化是以大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大学为主要空间,以大学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具体来说,校园文化通过特定的人为环境的熏陶、渗透和升华,将其长期培育和积淀的传统作风和学术精神等转化为环境中人们共同的观念追求、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从而不断作用于校园文化主体,实现育人的目标。
校园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平台,通过开展学术、科教、美育和社团等活动,积极构建以现代社会主义和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为主体,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环境。
大学生思想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客观存在,其活动的开展必然离不开高校文化为其提供的良好的环境。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
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而校园文化建设重在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的途径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小学校园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一、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
在校园文化节中设置思政教育主题展览,组织学生参观红色革命历史纪录片等,增强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兴趣和了解。
二、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提升教育质量。
通过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研讨会、培训班等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水平。
鼓励教师开展创新的思政教育方法,例如将核心素养教育与文化活动相结合,开展素质拓展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思政教育的实际价值。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政教育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和法治道德教育。
在学生会选举中设置政治理念考核环节,开设课外读书活动,促使学生了解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进步方向。
四、加强校本化课程建设,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内容。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特点和需求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
在校本课程中加入思政教育元素,并通过开展校本化的思政教育主题活动,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和参与度。
五、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思政教育的合力。
通过家委会、家长学校等形式,邀请家长参与思政教育活动,共同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
鼓励家长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通过以上途径的探索,可以更好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增强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思政教育素养和综合素质。
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摘要】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意义丰富多样,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远影响,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教育形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制定有效策略和措施,包括建设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加强校园文化品牌打造,引入先进的文化理念等。
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影响、促进、策略、措施、结合、作用1. 引言1.1 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可以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提升高校的软实力,增强高校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和节日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校园文化建设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加深师生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提升学校整体实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只有建立了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才能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茁壮成长。
2. 正文2.1 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意义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在高校内形成的一种具有学校特色和精神内涵的文化体系,是高校的软实力和精神风貌的具体表现。
浅谈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
这充分说明校园文化活动发挥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及广大学生的充分肯定,它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这些年来,许多工作者,把研究重点投向了校园文化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方面,得出的普遍结论是: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是校园生活多样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增强和提高师生运用思想、知识、能力的重要实践方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能促进对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还能对思想政治教育有重大促进作用。
所以本文的研究内容在实践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1 高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现状(1)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相对单调。
常搞的文体活动年年没有新颖性和突破性,学生经常是被动性甚至是强迫性的参与,而且,目前校园文化活动中娱乐文化的比重过高,与专业知识有关联的活动比较少,就算是开展学生科技活动,主要也是专业教师和学生工作老师负责策划,布置学生被动去做,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创造的机会。
久而久之广大学生对此早已失去了新鲜感,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不愿意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不能借此机会切实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2)学校和专业教师对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由于对校园文化活动内涵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准确,对基于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到位,有些老师认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多少关系,专业教师与其他行政人员很少参与。
还有的老师甚至还认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对正常教学秩序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是浪费时间,是搞花架子等等,因而失去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机会。
论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摘要】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塑造具有重要影响,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校园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
校园文化培养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更加关心集体利益和社会发展。
校园文化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格素养,塑造他们健康积极的心态和行为。
校园文化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校园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意识形态, 学习生活, 社会责任感, 人格素养, 综合素质, 不可或缺,作用1. 引言1.1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愈发繁重,教育的内容也需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变迁。
而校园文化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更是引导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渠道。
校园文化的丰富多彩不仅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更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塑造他们的良好品德。
校园文化的浸润和熏陶,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更加深了他们对国家、社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只有建设好校园文化,才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他们成为德才兼备、有担当的社会栋梁。
2. 正文2.1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塑造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和开放性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思想空间,使他们能够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促使他们形成包容开放、求真务实的思想观念和人生态度。
通过接触和学习不同文化,大学生的意识形态会逐渐形成并得到塑造,使他们在思想认识和行为表现上更加自信和独立,更富有创新和开拓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校园文化建设则与之密切相关,思想政治教育给予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学校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相关的教学载体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宣传,使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等素养得以提升。
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是学校综合办学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办学特色和个性魅力的表现,它是基于学生这个庞大的群体,以校园为空间,积极的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建设活动。
本文将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对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进行分析。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思想提升素质一、背景全球经济多元化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输送文化越来越便捷。
多元的文化拓宽我国大学生的视野,开阔眼界,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隐患,部分学生崇洋媚外。
另外,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学习,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没有深刻理解到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让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比较功利,甚至大部分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可有可无。
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
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不断重视,各个学校已经开始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整体的发展规划之中。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我国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导向。
众所周知,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是为了通过多彩的活动以及科学的教育方式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他们的精神素养。
在科学指导的前提下,校园文化建设才能顺利开展。
以每周的青年大学习为例,虽然每次团课都有不同的主题,但都是围绕着思想政治开展的。
在每周团课的影响下,学生了解了中国的政治和历史的发展,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发展至今的艰难困苦,以及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另外,“青年大学习”也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唤醒他们的爱国之心,让他们明白:中国的发展是青年一代的责任,人民富强和国家昌盛是青年努力奋斗的目标。
浅析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在长期的工作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工作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是校园文化活的载体,其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精神风貌、文化内涵等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它一经形成,便具有约束学校整体行为以及师生员工个体行为的功能。
在院校教育发展的新时期,开展一系列积极向上、活泼新颖、精彩纷呈的校园活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发挥校园文化的引导作用,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任务,是大学生健康成才以适应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要求。
一、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校园文化现象,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隐性的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另一种是显性的校园舆论、校园环境、校园风貌。
作为一个由师生员工、校园景观等众多独立要素构成的开放系统,校园文化在与学校师生员工及外界社会进行信息、物质交换的过程中,常常强烈地表现出调节约束、集体意识功能和教育导向功能。
首先,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
校园文化是学校集体意识而非个人意识。
学生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活动,受到特定群体意识的熏陶和影响,就会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与群体一致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
首先它能促进师生、员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升。
素质的提升,不完全来自课堂,课堂之外的活动,包括必要的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是提升素质的重要渠道。
校园文化还能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
学生自己组织的社团活动,诸如体育竞技比赛、登山、游泳等,对训练体能、增强体质的好处暂且不说,其中对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拼搏精神,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与方式。
其次,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
当代大学生都受过正规的基础教育,是经过国家考试选拔出来的优秀青年,他们希望自己能受到他人的尊重,并且希望能够通过各种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实现个人价值。
校园文化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现形式不一而足。
其中校园文化中的育人功能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
文章分析研究了校园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校园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最后探讨加强校园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影响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一、校园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一)校园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大学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
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共同存在与校园这个大环境中,有着相同的事件背景、空间背景,而且参与主体也都基本相同,都包括教师和学生。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主要是独立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之外的第三方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主体和客体之间可以互动,共生共存,相互影响,这个平台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校园文化的功能和特征完全符合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的这种第三方平台的特征,因而,我们说校园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①校园文化中包含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分,教师或者学校可以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加强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转化为校园文化。
转化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通过校园文化对学生施加影响。
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通过校园文化了解教师或学校的政治倾向,例如,校园文化中如果倡导爱党爱国,那么学生就可以通过这种校园文化定性学校的思想政治方向,进而坚定不移地接受这种校园文化。
(二)校园文化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独特文化其本身具有教育人、影响人的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目标是通过各种形式对全体师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之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和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等。
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主体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
例如,通过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安排一定的课时,由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详细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这种形式的教育是目前高校广泛采取的一种教育形式。
高校文化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初探随着落实“十二五”规划各项工作目标的逐渐推进,我国经济水平正在显出稳步增长的良好局面。
在这种形势下的高校文化也在面临着重要转变,传统的相对封闭的文化环境已经被日益开放性的文化环境所取代。
大学生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社会心理等方面也随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自产生高校之日起,它一直是各种意识形态交汇和碰撞的最前沿、最敏感的地方,同时也是产生高品位文化的场所,良好的高校文化环境是培养新型人才的摇篮。
积极的高校文化环境可以有效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宣传和辅助作用,而消极的高校文化环境则会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重重阻力,使教育的手段不能得到良好的实施,使教育的成果不能得到持续的效果。
本文从新的时代背景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构建科学的现代大学文化理论。
一、高校校园文化内涵高校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同时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文化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6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第12次学生代表大会第一次提出校园文化的概念,随后在全国高校迅速传播开来,掀起了“文化热’’的高潮。
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自此,校园文化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在理论研究方面开始起步。
所谓高校校园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四有”人才为宗旨的一种社会亚文化,它是指在高校校园区域内,由学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教研、管理、服务等活动中共同营造的活跃校园生活、陶冶情操、寓教于乐地展现时代精神和风貌的文化氛围,它包含具有高校校园特色的一切物质形态和精神财富,它是在学校创造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学校特色的,全体师生一致认同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目标的总和。
“高校校园文化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有机统一体。
”二、高校文化环境内涵高校文化环境是社会文化环境的一个子系统,也是社会文化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师生所创造的精神文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