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冶金概论-锡冶金共21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1.96 MB
- 文档页数:21
《有色冶金概论》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0531101适用专业:冶金技术学时:32学分:2开课学期:第三学期第一部分前言1.课程性质与地位现代冶金通常把金属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铁、铬、锰三种金属称为黑色金属,其余金属称为有色金属。
按有色金属的比重,化学特性,自然界的分布情况以及习惯称呼,有色金属又分为重金属、轻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和半金属五类。
《有色冶金概论》是高职冶金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旨在让冶金技术专业学生全面了解,且并初步掌握现代工农业生产各行业较常用的十五种有色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矿物组成及冶金提取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通识能力,是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冶金技术职业岗位能力的基础。
学生在学完《冶金基础化学》、《冶金制图》、《金属学及热处理》等课程的基础上,并通过认识实习后学习本课程,是后续课程《铝冶金》、《铝冶金》、《锌冶金》、《贵金属冶金技术》的基础。
2.课程的设计思路《有色冶金概论》课程是鉴于有色金属种类多、冶炼方法各异而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标准在设计上本着懂理论,重应用的总体思路,突出体现职业教育的技能型,应用性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紧密结合企业岗位需求并考虑其与后续开设课程的关系进行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主要介绍铜冶金、镍冶金、铅冶金、锌冶金、锡冶金、铝冶金、钨冶金、钛冶金及有色冶金中的综合回收。
鉴于我专业后续课程开设铅冶金、锌冶金、锡冶金、铝冶金,本课程重点介绍铜冶金、镍冶金、锡冶金、钨冶金和钛冶金。
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按有色冶金的种类设计10个学习单元,每个单元按金属的性质和用途、生产原料、冶炼方法、生产原理、工艺过程进行内容介绍。
本课程紧密结合生产实践,通过案例教学,启发引导教学,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典型有色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生产原料和冶炼方法;(2)理解典型有色金属冶炼的原理;(3)掌握典型有色金属冶炼的工艺过程;(4)了解有色冶金中有价金属的回收方法。
第一章、概述1.1. 金属及其分类1.1.1.金属:通常把元素周期表中具有光亮的金属光泽,很高的导热、导电性及良好的延展加工性的化学元素称为金属有色轻金属黑色金属稀有轻金属1.1.2.分类有色重金属稀有高熔点金属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稀有分散性金属贵金属稀土金属稀有放射性金属1.2. 冶金和冶金方法1.2.1. 冶金1、定义:冶金是一门研究如何经济地从矿石或精矿或其他原料中提取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并用各种加工方法制备成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材料科学2、广义的冶金:包括矿石的开采、选矿、冶炼、金属加工3、狭义的冶金:指矿石或精矿的冶炼,即提取冶金4、冶金:提取冶金、物理冶金(1)提取冶金:从矿石或精矿提取金属(包括金属化合物)的生产过程称为提取冶金,也称为化学冶金;(2)物理冶金:加工制备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或合金材料5、冶金学(过程冶金学):它研究火法冶炼、湿法提取或电化学沉积等过程的原理、流程、工艺及设备1.2.2. 二、冶金方法1、火法冶金(1)定义:它是指在高温下矿石或精矿经熔炼与精炼反应及熔化作业,使其中金属与脉石和杂质分开,获得较纯金属的过程。
(2)过程:原料准备、熔炼、精炼2、湿法冶金(1)定义:它是在常温(或低于100℃)常压或高温(100℃~300℃)高压下,用溶剂处理矿石或精矿,使所要提取的金属溶解于溶液中,而其它杂质不溶解,然后再从溶液中将金属提取和分离出来的过程。
也称为水法冶金。
(2)过程:浸出、分离、富集、提取等3、电冶金(1)定义:它是利用电能提取和精炼金属的方法(2)分类:①电热冶金:利用电能转化为热能,在高温下提炼金属,本质与火法冶金相同②电化学冶金:用电化学反应使金属从含金属的盐类的水溶液或熔体中析出(3)过程:水溶液电解、熔盐电解等1.3. 冶金工艺流程和冶金过程1.3.1. 工艺流程图1、设备连接图:表示冶炼厂主要设备之间的联系2、原则流程图:表示各个阶段作业间联系3、数质量流程图:表示各阶段作业获得产物的数量和质量情况1.3.2. 冶金过程1、焙烧:是指将矿石或精矿置于适当气氛下,加热至低于它们的熔点温度,发生氧化、还原或其他化学变化的过程。
有色冶金概论一.目录1.绪论2 .铜冶金3 .铅冶金4 .锌冶金1.绪论1.1金属及其分类金属是可塑性、导电性及导热性良好,具有金属光泽的化学元素。
金属: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黑色金属:铁、铬、锰有色金属:除黑色金属以外的所有金属。
分为:重金属、轻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半金属。
重金属:铜、铅、锌、镍、钴、锡、锑、汞、镉、铋轻金属:铝、镁、钠、钾、钙、锶、钡贵金属:金、银和铂族元素(铂、铱、锇、钌、铑)稀有金属:锂、钛、锆、钒、钨、钼、镓、铟等。
半金属:硼、硅、砷、砹。
1.2冶金的概念及冶金方法分类冶金是一门研究如何经济地从矿石或其他原料中提起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并用各种加工方法制成具有一定性能的科学。
1.3冶金方法:火法冶金、湿法冶金、电冶金。
1.4主要冶金过程:干燥、焙烧、煅烧、烧结和球团、熔炼、精炼、吹炼、蒸馏、浸出、净化、水溶液电解、熔盐电解。
干燥:除去原料中的水分。
焙烧:将矿石原料或精矿置于适当的气氛下,加热至低于他们的熔点温度,发生氧化、还原或其他化学变化的冶金过程。
煅烧:将碳酸盐或氢氧化合物的矿物原料在空气中加热分解,除去二氧化碳或水分的过程。
烧结和球团:将不同粉矿均匀或造球后加热焙烧,固结成多孔块状或球状的物料。
熔炼:将处理好的矿石或其他原料,在高温下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使矿石中的金属和杂质分离为两个液相层即金属液和熔渣过程。
精炼:进一步处理熔炼所得含有少量的粗金属,以提高其纯度。
吹炼:实质是氧化熔炼。
蒸馏:将冶炼的物料在加热的条件下,利用物料的挥发度不同,使物料中某些组分分离。
浸出:将固体物料加到液体溶剂中,使固体物料中的一种或几种有价金属溶解于溶液中。
净化:净化是用于处理浸出溶液或其他含有杂质超标的溶液,以除去溶液中杂质至达标的过程。
水溶液电解:在水溶液电解质中,插入两极,通入直流电,使水溶液电解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电解精炼和电解沉积。
熔盐电解:用熔融盐做为电解质的电解过程。
2.铜冶金铜的冶炼方法:火法炼铜和湿法炼铜火法炼铜是生产铜的主要方法。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有色金属冶金概论课程名称:Introduction to Metallurgy of Non-Ferrous Metals课程号:061899课程类型:专业课学时:36学时适用对象:冶金工程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冶金化工过程与设备》、《冶金热力学及动力学》、《冶金传输原理》。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冶金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为限选课;目的是使钢铁冶金专业方向的学生扩大专业面,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本课程的讲授完成如下任务:了解常用有色金属的性质和用途;掌握常用有色金属冶金的主要原理、主要生产工艺。
二、课程的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部分:绪论(建议学时数:2学时)本部分的学习目的和要求:本部分首先从课程的性质引入,讲解有色金属的分类及各种金属的所属类别,介绍有色金属提取过程的特点,对有色金属的提取方法进行归纳性总结。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应了解各种有色金属所属的类型,熟悉有色金属的分类依据,掌握有色金属提取过程的特点。
本部分的教学内容:有色金属提取过程的特点;有色金属的提取方法。
本部分的重点和难点:有色金属提取过程的特点。
第二部分:铜冶金(建议学时数:10学时,其中包括讨论课2学时)本部分的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本部分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湿法炼铜的工艺;熟悉连续炼铜的工艺、基本原理;对比钢铁冶金流程,掌握火法炼铜的工艺流程及各主要单元过程的基本原理。
本部分的教学内容:本部分从铜及其主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入手,讲授炼铜的原料,火法炼铜、湿法炼铜工艺流程、基本原理。
在火法炼铜部分,主要讲授硫化铜精矿的硫酸化焙烧和氧化焙烧的工艺、基本原理;讲授造锍熔炼的基本原理;讲授冰铜吹炼、粗铜的火法精炼、电解精炼的工艺、基本原理;讲授连续炼铜的工艺、基本原理。
简单介绍湿法炼铜部分。
本部分的重点和难点:硫化铜精矿的硫酸化焙烧和氧化焙烧的工艺、基本原理;造锍熔炼的基本原理;冰铜吹炼、粗铜的火法精炼、电解精炼的工艺、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