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ves病患者发生甲状腺肿大的相关因素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75.31 KB
- 文档页数:2
原发性甲亢与遗传的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发表时间:2013-08-21T09:23:57.1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1期供稿作者:王军朱丽廖义清[导读] 这是一种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病,临床表现除甲状腺肿大和高代谢症候群外,尚有突眼以及较少见的胫前粘液性水肿或指端粗厚等。
王军朱丽廖义清(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医院 511490)【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甲亢(Graves病)与遗传的关系,并观察行为干预对该病发病率的影响。
方法调查6834人的Graves病发病率,Graves病的家族史比例,以及观察行为干预对Graves病发生率的影响。
结果 Graves病发病率0.31%,其家族史比例高于非Graves病组;行为干预可以有效降低Graves病的发病率(P<0.05)。
结论 Graves病发病与遗传有关,建议对于Graves病应注重预防、防治结合。
【关键词】原发性甲亢遗传流行病学【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1-0372-02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hyperthyroidism),或称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临床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和高代谢症候群,以及突眼以及较少见的胫前粘液性水肿或指端粗厚等。
其病因迄今尚未完全阐明[1]。
GD有一定的家族倾向[2],并与一定的HLA类型有关,但不同地区和人种的HLA易感类型并不相同。
本研究拟采用遗传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调查,探讨Graves病与遗传的关系,并观察行为干预对该病的发病率的影响。
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于2012年5月-2012年8月采用遗传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我院所辖的沙头街、东环街、市桥街以及桥南街共25个自然村及居委的村民或居民共6834人进行健康状况调查。
1.2 方法1.2.1 家族史调查。
针对全部人群均调查Graves病家族史,并根据询问病史、体检及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分为两组:A组为非Graves病人群;B组为Graves病患者,比较两组人群的家族史的差异性。
Graves病易患体质的研究进展体质因素在G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本文从体质的基本理论出发,探讨GD病名、病因病机以及易患体质,并展望辨体质在GD防治中的意义。
标签:Graves 病体质研究进展Graves 病(GD)是以典型的高代谢症群为主要临床症状,存在不同程度的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及多器官损伤,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研究表明,体质及精神因素在G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疾病与体质的关系已逐渐受到重视。
因此,对GD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布特征调查分析,探讨其发病规律,并根据体质类型进行防治,是目前中医治疗GD的趋势。
本文将对GD的易患体质进行综述。
1 体质学说的基本理论1.1体质的概念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1]。
这种特质决定着人体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其病变类型的倾向性,又是决定病性、病位和病变趋势的重要因素[1]。
1.2体质的分型体质学说始于《黄帝内经》,成熟于明清,但至现代,体质的分型仍各不相同,各医家根据不同依据提出不同的分型。
常见的如根据阴阳之气盛的差异(《灵枢·行针》),分为阴阳和调型、重阳型、重阳有阴型、阴多阳少型[2];或根据阴阳强弱和筋骨气血不等(《灵枢·通天》),分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平和之人[3];或根据五行归属(《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分为木形、火形、土形、金形、水形[4];或根据体型肥瘦、壮弱不同(《灵枢·逆顺肥瘦》),分为肥人、壮人、瘦人、肥瘦适中、壮士[5];或根据禀性勇怯不同(《灵枢·论勇》),分为勇士、怯士[6];或根据中医临床病理不同[7],将中医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9种基本类型;或根据两纲八要[8],分为晦涩质、腻滞质、燥红质、迟冷质、倦白光质;此外,还有根据不同性别、年龄分别作体质分型,如将妇女体质分为正常质、阴虚质、阳虚质、肾虚质、气血虚弱质、痰湿质、瘀滞质[9]。
Graves病与桥本甲状腺炎临床诊断模型建立和免疫学一、研究背景甲状腺疾病是世界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病)和桥本甲状腺炎等几种类型。
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典型临床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眼球突出和甲状腺肿大等。
而桥本甲状腺炎则是一种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其特点为甲状腺小结节肿大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等表现。
这两种甲状腺疾病虽然病因、病理和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但是眼球突出、颈部肿胀、全身不适等症状相似,常常被误诊或漏诊。
因此,建立Graves病和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诊断模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同时,免疫学的发展为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Graves病和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有关,IgG抗体和T淋巴细胞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研究这些自身免疫抗体和T淋巴细胞的分布、浓度和功能,对于了解甲状腺疾病的发病机制、指导临床治疗和制定预防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1. Graves病和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诊断模型建立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Graves病和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数据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神经网络模型等方法建立疾病的预测模型。
在模型的建立过程中,考虑到年龄、性别、病史、既往疾病、家族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个因素,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Graves病和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免疫学指标的检测和分析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技术等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TSH受体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刺激素抗体和T淋巴细胞等免疫学指标的水平和分布情况。
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免疫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以探究免疫相关的基因在甲状腺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Graves病和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机制、完善临床诊断模型,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指导。
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与甲状腺大小的相关性研究周雪玲【摘要】目的探讨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与甲状腺大小的相关性.方法正常对照组40例,观察组102例,被检者晨起8:00~10:00采血用于分析.研究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与甲状腺大小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甲状腺肿大程度与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均具有线性相关性,正常对照组:t=2.23>t0.05,101=1.984,P<0.05,甲状腺肿大程度与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具有相关性;观察组:t=7.98>t0.05,101=1.984.P<0.05,甲状腺肿大程度与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也具有相关性.正常对照组和观察组之间的TRAb永平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t=3.24,P<0.05).结论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对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评估疗效及检测高危人群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1(017)021【总页数】2页(P71-72)【关键词】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甲状腺大小;相关性【作者】周雪玲【作者单位】315000,浙江省慈溪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正文语种】中文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是针对促甲状腺素受体(TSHR)的自身抗体,与Grawes病(GD: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或Basedow病,是一种伴甲状腺激素(TH)分泌增多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1])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发病密切相关,而在其他类型的甲亢病人这种抗体则很少被测到[2]。
TRAb主要包括甲状腺刺激性抗体(TSAb)和甲状腺刺激阻断性抗体(TSBAb),可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分子上不同位点作用产生不同生物学效应。
本文探讨TRAb与甲状腺大小的相关性,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正常对照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33.2(20~60)岁。
均无甲状腺疾病及其他内分泌疾病史,F、FL、TSH测定结果正常。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弥漫性甲状腺肿原因是什么?导语:甲状腺是人体一个很小的器官,但是大家可千万别认为它小它就作用不大了。
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甲状腺的作用可大了。
但是甲状腺是一个分甲状腺是人体一个很小的器官,但是大家可千万别认为它小它就作用不大了。
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甲状腺的作用可大了。
但是甲状腺是一个分泌性器官也容易产生很多的疾病,比如说甲亢甲减,是很常见的。
弥漫性甲状腺结节肿大有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呢?弥漫性甲状腺肿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弥漫性甲状腺肿又称为Graves病。
病因: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多数人承认的病因,说明Graves病与遗传基因有密切的关系的例子,是在一个家族中常可见到先后发病的病例,且多为女性。
大约有15%的病人有明显的遗传因素。
Graves病人的亲属约有一半血中存在甲状腺自身抗体。
甲亢的发生与人白细胞抗原(HLAⅡ类抗原)显著相关,其检出率因人种的不同而不同。
我国人与HLA-H46明显相关,除了HLA基因外,还有非HLA基因。
2.精神创伤各种原因导致的精神过度兴奋,或过度忧郁,均可导致甲状腺激素的过度分泌。
机制可能是高度应激时,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急剧升高,从而改变抑制性T淋巴细胞(Ts)或辅助性T淋巴细胞(Th)的功能,增强了免疫反应。
3.免疫系统异常T淋巴细胞对甲状腺内的抗原发生致敏反应,刺激B淋巴细胞,合成针对这些抗原的抗体。
T细胞在甲亢中起重要作用,正常人周围血淋巴细胞中T细胞平均占63.6%,而未治疗过的Graves 病人的T细胞为93.1%,Graves病者的T细胞较正常人显著增高。
用抗。
Graves病的发病机制(一)发病机制G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未明,但公认与甲状腺的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其突出特征是血清中存在与甲状腺组织反应(抑制或刺激作用)的自身抗体。
TSH受体为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中的一种,位于甲状腺滤泡细胞膜上。
以TSH 受体为自身抗原,机体产生抗TSH受体抗体(TRAb)。
TRAb的分子结构与功能不均一,其中一种可与TSH受体的细胞外结合结构域(bindingdomain)结合,其作用酷似TSH,TSH受体被激活,甲状腺功能被兴奋,引起甲亢和甲状腺肿,因而这种TRAb又称为甲状腺刺激性抗体(TSAb)。
一般认为,自身抗体的产生主要与TSH受体的细胞外结构域在遗传因素、感染因素、毒素、药物等的作用下发生结构变异,产生免疫原效应。
考试大网站另外,存在某种缺陷的抑制性T淋巴细胞(Ts)可导致辅助T淋巴细胞(Th)的不适当致敏,在细胞因子IL-1和IL-2等的参与下,B淋巴细胞产生抗自身甲状腺组分(如TSH受体等)的抗体。
TRAb是一组多克隆抗体,作用在TSH受体的不同结合位点。
除上述的TSAb 外,另一种TRAb与TSH受体结合后,仅促进甲状腺肿大,而不促进TH的合成和释放,称为甲状腺生长刺激免疫球蛋白(TGI);而第三种TRAb为封闭型自身抗体,与TSH受体结合后,可阻断和抑制甲状腺功能,称为甲状腺功能抑制性抗体(TFIAb)或甲状腺生长封闭性抗体(TGBAb)。
少数GD患者虽有明显的高代谢症状,但甲状腺肿大甚微或无肿大,可能由于体内的兴奋性抗体(TSAb)占优势所致。
相反,另一些病人的甲状腺肿很明显而甲亢较轻,此可能与TGl的分泌更多而TSAb的作用较弱有关。
此外,GD病人血清中还存在较高滴度的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及抗钠/碘同向转运体(Na /Icotransporter)抗体,说明甲状腺自身抗体不均一,故有些GD病人可自发性进展为甲减。
Graves病患者血清TRAb的表达及临床价值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眼球突出和甲状腺肿大等症状。
甲状腺刺激性免疫球蛋白(TSHR抗体)是影响甲状腺功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中主要类型是甲状腺刺激性免疫球蛋白(TRAb)。
TRAb是一种可以活化TSH受体的抗体,它能够模拟TSH的功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TRAb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Graves病的临床评估指标,用于衡量甲状腺功能的亢进程度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TRAb在Graves病患者的血清中高表达,其水平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程度相关。
研究表明,TRAb的阳性率在Graves病患者中高达90%,而在正常人中则极低。
TRAb的检测可以作为Graves病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特别是对于那些甲状腺功能亢进临床表现不明显的患者。
TRAb的表达水平与Graves病的临床特征也有关联。
研究发现,TRAb阳性的Graves病患者通常会出现眼部突出(眼球突出)和皮肤黏液性水肿等眼部症状,这是因为TRAb对于甲状腺眼病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TRAb的水平还可以预测Graves病的预后。
高水平的TRAb表达与Graves病的复发风险增加有关。
过去的研究表明,TRAb阳性的患者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后容易复发,且复发时间更短。
TRAb的检测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对Graves病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和治疗计划的制定。
TRAb在Graves病患者中高表达的特点使其成为Graves病的重要临床评估指标之一。
TRAb的检测可以用于Graves病的辅助诊断、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预测预后,并对个体化的治疗和随访计划制定起到重要作用。
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高考生物一诊试卷1. 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100多种化学元素,它们参与了各种生物以及非生物成分的组成。
以下关于生物体内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某些微量元素可以参与形成复杂化合物B. 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C. 组成人和玉米的化学元素种类及含量均基本相同D. 人体活细胞中,数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约占65%2. 生物体内的代谢活动,通常都需要在酶的催化下才能进行,下列关于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酶都是蛋白质,蛋白质不一定是酶B. 同一生物体内,不同酶的最适pH可能不同C. 加酶比不加酶反应更快,这表明酶具有高效性D. 因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所以酶应该在最适温度下保存3. 如图为某有性生殖动物(2N=4)体内一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示意图。
如表关于该生物体内某个细胞进行1次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比较,正确的是( )选项比较内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A形成的成熟子细胞数量21或4B 分裂过程中每个细胞的核DNA数4或82或4C细胞分裂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情况均等分裂都是均等分裂D分裂过程中不能发生的变异类型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A. AB. BC. CD. D4. 有人称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
根据所学知识,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 大棚种植农作物不使用绿光的原因是植物不能吸收绿光C. 鲁宾和卡尔文在研究光合作用时,采用了相同的研究方法D. 反应物水中的氧元素不能直接转移到光合产物葡萄糖中5.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以下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要使染色体着色,用甲基绿代替龙胆紫也能取得同样良好的染色效果B.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抓取小球后不放回不影响实验结果的科学性C. 使用8%的盐酸处理人口腔上皮细胞有利于健那绿进入细胞取得更好的染色效果D. 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中,琼脂块体积越大,NaOH运输效率也就越低6. 某家族遗传系谱图如下,其中6号和8号患有同一种遗传病。
Graves病患者131碘治疗前后血清TRAb及IL-2变化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其特征是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状腺肿大。
目前,治疗Graves病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包括甲状腺切除术、抗甲状腺药物和放射性碘治疗等。
而对于一些患者来说,131碘治疗可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
在进行治疗前后,我们通常会对患者的一些生物指标进行监测,以了解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病情变化。
血清TRAb和IL-2是两个被广泛关注的指标,它们在Graves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Graves病患者131碘治疗前后血清TRAb及IL-2的变化,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TRAb是甲状腺刺激素受体抗体的简称,它是影响甲状腺功能、导致甲状腺亢进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Graves病的治疗中,监测血清TRAb水平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状态以及治疗的效果。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Graves病患者131碘治疗前后血清TRAb的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患者在接受131碘治疗前,血清TRAb水平普遍较高,这与其典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相一致。
而在治疗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血清TRAb水平逐渐下降,显著低于治疗前的水平。
这表明,131碘治疗可以有效地抑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发展,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从而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状态。
我们还发现,一些患者在接受131碘治疗后血清TRAb水平下降的速度较快,治疗效果更加显著,而另一些患者则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这提示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具体情况,科学地制定治疗方案,并进行个体化的监测和调整。
IL-2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它在调节T细胞的功能和参与细胞免疫应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Graves病的发病机制中,免疫系统的异常活化和免疫调节失衡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监测血清IL-2水平对于了解患者的免疫状态和疾病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浙江临床医学2003年5月第5卷第5期・346・作者单位:315040浙江省宁波市李惠利医院内分泌科G raves 病108例临床分析马丽娜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 raves 病)是一种与遗传、环境因素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临床表现并不仅限于甲状腺,而是一种多系统的综合征。
为了解当今G raves 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各科医师对G raves 病的认识和诊断率,作者将近2年所积累的108例G raves 病患者初诊时的临床资料整理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0年3月~2002年4月本院内分泌专家门诊新诊断的130例G raves 病患者。
经详细的病史询问包括既往史,体格检查和相应的辅助检查,剔除了合并肝胆肾等疾病22例。
入选的108例患者,均于治疗同时测定甲状腺功能、血常规和肝功能等。
根据临床表现、FT 3和FT 4增高、T SH 下降而确诊为G raves 等。
108例G raves 病患者中,男35例,女73例;中位年龄39.1岁(16~74岁)。
病程3h ~10年。
其中5例伴低钾麻痹,1例同时合并2型糖尿病。
1.2初诊时主诉:颈粗24例,心悸19例,消瘦14例,突眼13例,全身乏力11例,怕热多汗6例,发作性四肢无力5例,纳亢、浮肿各3例,脾气暴躁、上腹部博动感各2例,咽喉部不适、胸闷、头晕、手抖、纳差、体检发现心动过速各1例,其中突眼31例,甲状腺肿大63例,心动过速59例。
1.3实验室检查在108例新诊断的G raves 病患者中:(1)有55例出现肝功能损害。
仅一项肝生化指标升高的有33例,二项同时升高的18例,三项同时升高的4例。
碱性磷酸酶、谷丙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和总胆红素升高的频率分别为31%、16%、13%、8%和7%。
(2)血红蛋白下降24例。
血红蛋白量在8.5g /dl ~9.0g /dl 1例,9.0g /dl ~9.5g /dl 1例,10.0g /dl ~11g /dl 9例,11g /dl ~12g /dl 13例;白细胞减少6例。
甲巯咪唑对初诊Graves'病患者血清相关细胞因子及microRNAs水平的影响引言:Graves' 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状腺肿大。
甲巯咪唑是目前用于治疗Graves'病的常用药物之一。
虽然甲巯咪唑在改善甲状腺功能亢进方面效果显著,但其对患者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和microRNAs水平的影响仍不明确。
本研究旨在探讨甲巯咪唑对初诊Graves'病患者血清相关细胞因子和microRNAs水平的影响,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方法:我们选取了50例初诊Graves'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都接受了甲巯咪唑治疗。
我们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不同时间点(如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采集了这些患者的血清样本。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的细胞因子(如IL-6、TNF-α等)水平,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microRNAs(如miR-155、miR-21等)水平的变化。
结果: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初诊Graves'病患者在接受甲巯咪唑治疗后,血清中IL-6和TNF-α的水平明显下降,并且这种下降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深。
我们还观察到在治疗后1个月,miR-155和miR-21的水平有所增加,而在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这些microRNAs水平则逐渐恢复到治疗前的水平。
讨论:以上结果表明,甲巯咪唑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初诊Graves'病患者血清中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如IL-6、TNF-α)的水平,同时对microRNAs(如miR-155、miR-21)水平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这些结果提示甲巯咪唑可能通过影响炎症因子和microRNAs水平来发挥其治疗效果。
我们的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样本量较小、研究时间较短等,还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长期跟踪的临床研究来验证以上结论。
结论:甲巯咪唑治疗可以显著影响初诊Graves'病患者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和microRNAs的水平,这些变化可能与其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graves病诊断标准
一、概述
Graves病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甲状腺。
为了准确诊断Graves病,医生通常会结合一系列临床、生化、影像学和病理学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本文将详细介绍Graves病的诊断标准,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该疾病。
二、临床指标
1.弥漫性甲状腺肿大:Graves病患者通常会出现弥漫性甲状腺肿大,可随吞
咽动作上下移动。
2.眼球突出: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眼球突出的症状,这是由于甲状腺肿大压迫
眼球所致。
3.甲亢症状:Graves病患者常出现高代谢症状,如心悸、多汗、食欲亢进、
体重下降等。
三、生化指标
1.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甲状腺激素(T3、T4)水平升高是Graves病的重
要生化指标。
2.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降低:在Graves病患者中,TSH水平通常降低
或检测不到。
3.其他相关激素水平变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其他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如
骨代谢指标、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四、放射性核素扫描
放射性核素扫描是评估甲状腺形态和功能的重要手段。
在Graves病患者中,核素扫描通常显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摄取功能增强。
五、细针穿刺活检
细针穿刺活检是一种通过细针抽取甲状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的方法。
对于疑似Graves病的患者,细针穿刺活检有助于明确诊断和评估甲状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
Th9、Th17细胞和功能因子IL-9、IL-17在Graves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Th9、Th17细胞和功能因子IL-9、IL-17在Graves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引言: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肿大和眼眶改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于Graves病的免疫学机制的研究备受关注。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Th1和Th2细胞对于Graves病的发病机制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h9和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9和IL-17在Graves病的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探讨Th9、Th17细胞及其功能因子IL-9、IL-17在Graves病中的作用及机制。
Th9细胞在Graves病中的作用:Th9细胞是一种新近发现的CD4+ T细胞亚群,主要产生IL-9。
研究表明,在Graves病患者和动物模型中,Th9细胞的数量和活性显著增加。
IL-9作为Th9细胞产生的主要因子,在Graves病中发挥重要的炎症调节作用。
IL-9能够促进甲状腺滋养细胞的增殖,并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此外,IL-9还能够调节甲状腺自身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活性和功能,进一步加剧甲状腺炎性病变。
因此,Th9细胞和IL-9在Graves病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Th17细胞在Graves病中的作用:Th17细胞是一种产生IL-17的CD4+ T细胞亚群,其活化和分化与IL-6、TGF-β、IL-23等细胞因子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在Graves病患者和动物模型中,Th17细胞的数量显著增加,同时IL-17的水平也明显升高。
IL-17作为Th17细胞产生的主要因子,参与了Graves病的炎症反应过程。
IL-17能够诱导滋养细胞产生多种炎性因子,如IL-6、IL-8和IL-1β,导致甲状腺炎症的加重。
此外,IL-17还能够促进骨髓分化成破骨细胞,导致Graves病中的骨骼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