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根治术手术配合(miles术)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2
幻灯片1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步骤及配合李全幻灯片2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直肠的解剖●直肠的形态●直肠的构造●直肠癌的临床表现●腹腔镜直肠癌的手术配合幻灯片3直肠的解剖直肠为大肠的未段,长约15—16cm,位于小骨盆内.上端平第3骶椎处接续乙状结肠,沿骶骨和尾骨的前面下行,穿过盆膈,下端以肛门而终.。
.。
...文档交流幻灯片4幻灯片5幻灯片6幻灯片7直肠的形态直肠在盆膈以上的部分称为直肠盆部,盆部的下段肠腔膨大,称为直肠壶腹。
盆膈以下的部分缩窄称为肛管或直肠肛门部。
直肠有两个弯曲:上段凸向后,与骶骨前面的曲度一致,形成骶曲;下段向后下绕过尾骨尖,形成凸向前的会阴曲。
.。
.。
.文档交流幻灯片8直肠的构造直肠壶腹内面的粘膜,形成2~3条半月状的直肠横襞这些横襞有支持粪便的作用。
肛管上段的粘膜形成6~10条纵行的粘膜皱襞,叫肛柱。
各柱的下端有半月形的小皱襞相连,称为肛瓣。
在肛瓣与相邻二柱下端之间有小凹陷,称为肛窦。
各肛瓣与肛柱下端,共同连成锯齿状的环形线,称为齿状线,为皮肤和粘膜相互移行的分界线.齿状线以下光滑而略有光泽的环形区域,称为肛梳或痔环.痔环和肛柱的深面有丰富的静脉丛,此丛如淤血扩张则易形成痔。
.。
.文档交流幻灯片9直肠癌的临床表现一、早期直肠癌大多数无症状进展期癌(中晚期)的患者出现腹痛、大便带血、大便变细及腹泻等症状。
幻灯片10直肠癌的中晚期表现1. 直肠癌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出现便血症状.少量出血是肉眼不易发现,但用显微镜检查粪便时可以发现大量红细胞,所谓的大便潜血试验阳性。
出血量多时可以出现大便带血,血色鲜红或暗红.当癌肿表面破溃、形成溃疡,肿瘤组织坏死感染,可出现脓血、粘液血便..。
..。
文档交流2。
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便不尽感、肛门下坠感,有时出现腹泻。
3。
当直肠肿瘤导致肠腔狭窄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肠梗阻症状(腹痛、腹胀、排便困难),排便前腹痛、肠鸣,排便后症状减轻。
大便可变细、带沟槽。
《海南医学》2008年第19卷第7期我们除用常规静脉穿刺方法外,另一种就是采用静脉留置针可保留一周此方法简单易行。
适度休息与锻炼,增加活动耐受性急性发作期要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担,缓解期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肺心功能及体力虚弱,适当进行户外活动。
4.9消毒措施:病房要定期消毒,每天用紫外线照射一次,时间为半小时。
对于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能够行动的病人,可请他们到病房外稍作休息,而对不行动不便的病人,我们应用遮阳伞或其他物品保护病人不为紫外线所伤。
4.10效果评价:通过有效的治疗和合理的护理,让患者增加自信心,战胜病魔,提高生活质量。
使病人满怀期望入院,又充满信心出院。
(收稿日期35)腹腔镜子术是一种微创性手术,即将腹腔镜插入腹腔内,通过腹腔镜微型摄像系统及高清晰显象系统将腹腔内图像及时显示于电视屏幕上,在监视器的显示下,用器械完成的腹部疾病的手术与传统的术式相比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病人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伤口的美观效果也好,近几年来在外科得到广泛应用[1]。
我院自2004年12月至2007年12月开展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共34例,均获得良好效果。
现将手术配合及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54.5岁)均为直肠癌患者。
在气管内麻下实行手术,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12天。
术后均无肠瘘,输尿管损伤等并发症,随防至今无肿瘤复发。
2术前准备2.1患者准备,术前1天访视患者,了解患者病情及手术前准备情况,向患者简要介绍该手术方法和微创手术的优点等。
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做好相应的护理及肠道准备,并做好解释及安慰工作,缓解和消除其焦虑心理,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手术。
2.2环境准备:手术宜在光线较暗且较大的手术间进行。
2.3器械及仪器准备,除开腹常规器械,腹腔镜手术器械一套,还需要手术次性圆形吻合器,切割缝合器等。
术前一天检查内镜摄像系统,气腹机,冷光源,超声机,高频电刀,吸引机功能是否完好。
Miles术的手术笔记太和县中医院手术室崔辉一、病历介绍:病人姓名:李某某性别:男年龄:65岁系腹痛、大便带血半年余入院辅助检查:大便潜血试验阳性,电子结肠镜检显示直肠距离肛缘5厘米处见一环腔有约三分之二不规则的溃疡物。
诊断:直肠恶性肿瘤拟施手术名称: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即Miles术二、应用解剖:直肠:直肠是大肠的末端,肛缘起向上全长10—15厘米,周围多脂肪,位于膀胱和生殖器官的背面。
上端平第3骶椎处接乙状结肠,沿骶骨与尾骨前面下行,穿盆膈终于肛门,两者以盆膈为界。
直肠并不直,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一是凸向后的弯曲称骶曲,距肛门7---8厘米;一是凸向前的弯曲称会阴曲,距肛门3---5厘米。
直肠与小骨盆腔脏器的毗邻关系男女不同,男性直肠的前面有膀胱、前列腺和精囊腺;女性则有子宫和阴道。
因此临床指诊时经肛门可触查前列腺和精囊腺或子宫和阴道等。
三、手术适应症:Miles术的适应症:1. 肛管和肛门周围恶性肿瘤。
2. 直肠低位癌,肿瘤下缘距离齿线6厘米以内的(如肿瘤分化低,局部浸润深,可延长到8厘米以内)且无远距离转移者。
四、术前准备1.术前一日访视病人:客观介绍手术效果、并发症,让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主动配合各项治疗措施;有条件时让病人与已接受Miles手术的康复患者交流,消除顾虑,减轻心理负担,同时给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保持情绪稳定2.病人手术风险评估:手术切口为二类切口,手术类别为器官切除手术,手术时间可能超过三小时3.术前根据手术核查表行三方核查4特殊物品准备:长电刀头、超声刀、温盐水、碘伏小纱布、凡士林纱布、石蜡油、凝胶体位垫、截石位腿架架、月牙凳等等。
5.待病人建立好麻醉后,协助医生摆放截石位:在摆放截石位时,支腿架外侧要垫上软垫或啫喱垫,腿架不宜过高,应与大腿在仰卧曲髋时的高度相等,腿架应拖在小腿肌肉丰满的部位,与小腿平行,双下肢分开约80°—90°,以避免对腘窝的直接压迫,同时避开了对腓骨的挤压,有利于避免腓总神经及肌肉韧带的损伤。
38例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体会作者:崔萍任素珍徐秀杰来源:《医学与法学·综合版》2012年第06期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微创手术广泛应用临床,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较轻,可早期恢复活动和进食、平均住院日缩短、免疫功能损伤轻、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我院自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开展了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效果满意,疗效良好,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38例,男28例,女10例,年龄38—72岁,平均54岁。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患者有保肛要求。
术前经肠镜检查病理确诊为直肠癌。
肿瘤直径0.7-5.3cm,平均2.5cm,肿瘤下缘距肛缘1.8-4.5cm,平均2.4cm,胸部x线、全腹CT检查未发现远处转移,盆腔MRI 检查肿瘤未侵犯括约肌。
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联合静吸复合全麻。
2.术前准备2.1术前访视术前一天巡回护士主动到病房访视患者,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解释并说明此次访视的目的和意义,告知患者作为您的巡回护士我会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陪伴您。
巡回护士要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
针对不同的患者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以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手术的耐受性,降低疼痛的敏感性[1]。
结合手术室宣传手册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设备,结合硬膜外麻醉体位图片介绍麻醉时体位的摆放方法,结合腹腔镜仪器的图片介绍腹腔镜手术的方法及优点,让患者了解手术基本过程和目的,具有痛苦小、术后功能恢复快、不影响美观、检查和治疗同时进行等优点。
通过与患者的共同交流,充分调动患者视觉、听觉和参与热情,减轻由于陌生而引起的焦虑和恐慌,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使患者增强信心,解除顾虑,以最佳的心态接受并配合手术治疗。
2.2特殊物品准备:腹腔镜手术器械包,腹腔镜仪器包括摄像机、显示器、冷光源、气腹机、超声刀、气腹针、10mmTrocar、5mmTrocar、分离钳、无损伤钳、电疑钩电凝线一套,吸引器、钛夹钳、Hemolok钳,转换器、弹簧抓钳、保温杯、管型消化道吻合器,弧形切割器、组织取出器、3-0荷包缝线,压疮贴,海绵垫。
一例Miles术后切口不愈患者的护理【摘要】本文总结1例直肠癌术后肛周切口不愈患者的护理实践,通过实施伤口负压治疗,控制感染,管理渗液,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及伤口愈合;保护伤口周围皮肤,防止浸渍;同时提供疼痛管理、造口护理、心理支持、营养支持、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
经过34天的换药护理,患者伤口好转。
【关键词】直肠癌;Miles;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伤口护理直肠癌为消化系统常见性疾病,是指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的癌,临床多采用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治疗[1]。
Miles 术是低位直肠癌根治的标准术式[2]。
标准的Miles术需切除肿瘤所在区域一定范围内的肠管及其系膜全部淋巴结、肛提肌、坐骨直肠窝内的脂肪、肛管和肛门周围直径约6cm的皮肤及全部肛门括约肌[3,4]。
切除直肠及肛管后形成了骨性结构围绕的空腔,容易形成积血、积液,导致切口感染、会阴部窦道、盆腔脓肿等发生[5]。
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是指外科手术后,因缝合不当、伤口感染、营养不良、长期使用激素、合并糖尿病、肥胖等切口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愈合、恢复[6]。
负压伤口治疗(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reatment,NPWT)广泛运用于术后愈合不良的伤口,加快伤口的愈合[7]。
笔者于2021年12月06日在连云港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病房会诊了一位Miles术后骶尾部切口不愈经负压伤口治疗后的患者,经过34天的换药护理,伤口好转,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9岁,于2021年11月24日因“结肠造瘘术后3周,骶尾部切口不愈”于连云港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
查体:有右胸壁留置输液港[8],穿刺处无红肿渗血,腹部平坦,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结肠造口状态,肛周伤口,长9cm,深7cm,50%黄色组织,50%红色组织,大量渗液,轻度异味,可见缝线外露,予伤口护理。
11月25日,患者伤口渗液,予更换伤口外敷料。
11月26日,患者骶尾部伤口,长9.5cm,深8cm,25%黄色组织,75%红色组织,大量渗液,无明显异味,保守性锐器清创后予以负压创面治疗(NPWT),调节负压值为120mmHg,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关注意事项,患者及家属理解并配合。
快速康复在直肠癌miles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作者:刘琳张莉胡辉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8期【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在直肠癌miles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10例直肠癌miles术患者进行快速康复理论护理,缩短患者禁食、水时间;加强患者的疼痛管理;提前了患者下床活动及肠造口自我护理时间;增强了患者心理干预。
结果:10例手术顺利,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肠造口护理良好,病人均较好掌握造口居家护理知识。
结论:FTS应用到直肠癌miles术患者,对于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营养支持、早期活动、心理干预、肠造口的护理、缩短住院日等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快速康复;直肠癌miles术;护理近年来快速康复(fast track surgery,FTS)已经在欧美国家广泛应用,随着减轻围术期应激反应、疼痛控制等新理念的出现,传统外科正在经受着潜移默化的革新。
FTS理念是指围术期采用各项有效措施,以减少手术病人的生理及心理创伤应激,使病人获得快速康复,尤其在结直肠癌、胃癌手术中已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快速康复外科和传统的手术比较有病人无需清洁灌肠,禁食水时间短并且较好地管理病人疼痛等优势。
而对于行直肠癌miles术的病人,快速康复的应用无论是在病人的营养保障、心理干预及术后早期自我护理都具有明显效果。
我院胃肠外科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应用快速康复理念对10例直肠癌miles术患者进行护理,效果较好,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0例患者,年龄27-65岁,平均49.2岁,60岁以上1例,50-60岁5例,45-49岁2例,25-40岁2例。
经结直肠镜、直肠活检诊断为直肠癌。
病人术前均无梗阻症状和远处转移。
1.2手术方法全麻下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即miles术。
切除范围包括乙状结肠远端肌群系膜、全部之长、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区域淋巴结、全脂肠系膜、肛提肌、坐骨直肠窝内脂肪、肛管于肛门周围约5cm直径的皮肤、皮下组织及全部肛管括约肌,与左下腹行永久性结肠造口。
直肠癌Miles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总结123例直肠癌病人行Miles术的术前术后护理。
通过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做好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强调术前造口定位和术后造口护理,让患者及家属在出院前掌握造口护理技巧。
减轻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标签:Miles术;围手术期;造口;护理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我国直肠癌患者的特点为低位病变,低位直肠癌约占直肠癌的65%-76%[1]。
Miles手术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标准方式之一,虽然低位吻合技术的进步使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明显提高,但仍有20%-30%的低位直肠癌需要行Miles手术和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术[2]。
这种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改变了粪便的正常出口,由隐蔽的会阴转移到腹部,且不受控制,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3]。
加强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不仅能提高手术成功率,而且也能减轻病人的心里压力,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促进快速康复。
2010年7月—2012年7月我科行Miles术123例。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临床资料:本组直肠癌患者123例,男78例,女45例,年龄36—84岁,平均年龄为(59)岁。
术前均经肠镜病理检查,确诊为直肠癌,并行miles 乙状结肠造口术。
1.2结果:123例miles术患者经有效的护理情绪稳定、机体恢复良好,出院前均能掌握造口护理技术,顺利出院。
住院时间为9—15天,平均12天。
2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由于Miles术患者对腹壁结肠造口存在很大的顾虑和心里负担,整日处于焦虑不安的状态,有时甚至影响患者对治疗护理的配合[4]。
因此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术前健康宣教。
⑴以亲切和蔼的态度热情、友好地接待病人,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开展健康教育。
⑵寻求支持系统,尤其是患者亲人的情感支持。
⑶讲授各项术前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尽快完成术前检查。
⑷讲解有关手术、造口相关知识,包括手术的必要性、造口的类型、位置及外观,术后造口的护理方法等。
手术配合
1、常规消毒
2、铺巾
3、酒精棉球消毒皮肤
4、切开皮肤:23#刀切皮,干纱布备用。
5、切开皮下层.打开筋膜.肌肉及腹膜
6、探查腹腔:递生理盐水洗手探查,并递腹腔拉钩,牵开
切口。
7、保护肠管及切口周围组织:垫皮肤保护器,递温盐水纱
垫。
8、显露术野。
9、剪开乙状结肠外侧腹膜及腹膜反折处分离乙状结肠系
膜:递中弯剪刀剪开侧腹膜,长弯钳分离,钳夹止血或中弯钳夹4#线1#线结扎。
10、分离直肠前壁
11、切断直肠两侧侧韧带.结扎直肠中动脉.静脉:递长剪
刀分离.长弯钳夹,剪刀断开,中弯钳夹7#线结扎或缝扎。
12、切断肠系膜下血管:递电刀或剪刀分离,递长弯钳钳
夹,剪刀断开,中弯线钳夹7#线结扎。
13、切断肠系膜上动.静脉:剪刀分离,中弯钳钳夹,剪刀
断开,中弯钳夹7#线结扎。
14、游离结肠
15、切断乙状结肠:肠钳夹住近端,准备消毒棉球,消毒残
端,用干纱布包裹。
残端用手套包裹,用10号线扎紧。
16、会阴部手术:此处电刀、吸引器、器械、敷料不可与腹
部切口并用,清点。
备无菌物品一份。
1)再次消毒肛
门 2)封闭肛门:用圆针双10号线缝合肛门。
3)距肛
门2-3厘米处做一椭圆型切口切开皮肤.下脂肪4)切
断两侧的提肛肌5)分离切断直肠周围组织,游离直肠,并拉出直肠及乙状结肠 6)冲洗切口 7)于骶前腔内放
置引流管8)固定引流管 9)逐层缝合10)覆盖切口17、人工肛门腹壁造瘘:1)左下腹偏外方做一皮肤椭圆型
切口同时切去一小块皮肤及腹外斜肌腱膜2)逐层切开
至腹膜3)将近端直肠自此切口拉出:小圆针1#线从腹
膜开始由内向外缝合固定,直至皮肤层,递小角针1#
线缝合把肠管口皮肤缝合于腹壁4)用造瘘袋覆盖。
18、准备关腹:腹膜用大圆针10号线缝,前鞘用大圆针7
号线,皮下1号线,缝皮换角针1号线。
19、缝合完毕:酒精棉球消毒,覆盖伤口敷料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