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中药注射液在生理盐水中的稳定性考察
- 格式:pdf
- 大小:279.50 KB
- 文档页数:3
-18-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4 V ol.(6) No.28的精辟论断是苦杏仁炮制核心;③苦杏仁炮制理论和实践经历了由制止药物毒性到制止药物偏性的漫长发展过程;④一个药物运用炮制法的一般条件是增强药物的疗效,或是增强某方面的疗效,但决定条件则是要能制止药物的偏性;⑤各种苦杏仁炮制理论和实践偏重利用物理化学作用炮制药物不同,主要是通过药物不同的炮制方法以及药物配伍的作用以制止药物的偏性和增强疗效,达到提高药物功效的目的。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我们既要系统整理发掘研究,又要放眼世界,推陈出新,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为创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1]高家鉴,等.炮制对苦杏仁不同炮制品在复方汤剂中苦杏仁酶破坏效果比较[J].中药材,1991,14(9):28[2]高家鉴.苦杏仁不同炮制品常规贮存后苦杏仁苷含量比较[J].中国中药杂志,1992,17(11):658,18[3]王玉珍,等.苦杏仁炮炙方法及其效果的研究[J].药学通报,1965,(3):141[4]金敬明.苦杏仁炮制方法初探[J].时珍国药研究,1992,3(1):22[5]陈鹏.苦杏仁去皮新操作方法[J].基层中药杂志,1992,6(4):18[6]邓传成.苦杏仁清炒法的改进[J].中药材,1995,18(7):377[7]龚千锋主编.中药炮制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20编辑:段苏婷编号:EA-140312110(修回:2014-10-05)浅谈中药静脉注射剂集中配置的稳定性An issue on stabilization of TCM medicine injections during preparation金云隆(郑州市中医院,河南郑州,450000)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14)28-0018-02【摘要】目的:对中药的静脉注射在临床上配伍的的稳定性进行探讨分析。
常用中药注射剂输液的配伍的稳定性研究发表时间:2016-11-04T15:31:55.167Z 来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9月作者:王庆庆陈迹[导读] 本文分析了几种常用中药注射剂输液的配伍的稳定性,以保证其临床应用效果与安全。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新疆 830000摘要:中药的使用是我国传统医疗的精华部分,经过几千年的积累沉淀,中药使用已经相当成熟。
与西药治疗不同,中药治疗方式能够彻底清除患者的病根,但由于受服用方式、疗程长、起效慢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患者不会选择中药治疗。
随着医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药市场上出现了能够通过静脉注射进行治疗的中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不仅起效快,免除中药口服痛苦,还与传统中药的治疗效果相当。
若要进行中药制剂输液,就必须严格把控药物配伍的稳定性。
本文分析了几种常用中药注射剂输液的配伍的稳定性,以保证其临床应用效果与安全。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输液;稳定性;配伍【中图分类号】R9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9-0434-01中药注射剂是指将饮片进行提取、纯化,再将其制成能够直接注入人体的无菌制剂。
中药制剂在制作时选药精良且配方科学,尤其是在治疗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上效果优良。
但随着中药制剂的大范围应用,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急剧升高,其中由于中药制剂配伍不当引起的不良反应高达80%。
联合配伍会直接影响到中药制剂的稳定性,改变其活性成分、主成分含量、分析粒径等,所以会直接影响到中药制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血塞通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的主要临床用途是改善患者的心脑血管系统,其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
将血塞通注射液与0.9%的氯化钠混合配伍1h,与5%的和10%的葡萄糖溶液分别混合配伍4h、3h后,血塞通注射液中的三七总皂苷成分含量始终稳定,均保持在95%以上,混合配伍时间超过1h后,0.9%的氯化钠配伍溶液中三七总皂苷的的含量下降较为明显。
5种中药注射液在生理盐水中的稳定性黄镜娟 龙起权 韩一波广西北海市人民医院(536000)摘要 目的:考察生脉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参麦注 射液,鱼腥草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在生理盐水中的稳定性,为糖尿病病人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应用酸度计,注射液微粒分析仪分别考察5种中药注射液与生理盐水配伍后的外观,p~值,微粒的变化。
结果:配伍后外观,p~值变化不大,参麦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的配伍混合液微粒有少量变化,生脉注射液,红花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的配伍混合液微粒变化显著。
结论:参麦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与生理盐水可在急救情况下配伍使用;生脉注射液,红花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与生理盐水最好不要配伍使用。
关键词 中药注射液;生理盐水;配伍;稳定性1 仪器与药品P~S -3C 型精密p~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ZWF -6F 注射液微粒分析仪(天津市天河医疗仪器研制中心);净化工作台(苏州净化设备公司);生脉注射液(吉林省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0405062,10mI /支);红花注射液(太原华卫药业有限公司,20040519,5mI /支);参麦注射液(神威药业有限公司,04011021,10mI /支);鱼腥草注射液(广东永康药业有限公司,0308014,10mI /支);茵栀黄注射液(山西太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030305,10mI /支);生理盐水(本院制剂室提供,040719);玻璃注射器(江苏熊猫医疗器械厂,经超纯水清洗)。
2 方法和结果2.1 样品溶液的配制 模拟临床用药一般浓度,用玻璃注射器抽取生脉注射液(A )20mI ,红花注射液(B )10mI ,参麦注射液(C )20mI ,鱼腥草注射液(D )20mI ,茵栀黄注射液(E )10mI 分别与250mI 生理盐水配伍,摇匀。
2.2 稳定性考察 将5种混合溶液放置0,15,30min ,11、1.51、21观察外观性状,色泽变化,p~值,澄明度改变及微粒变化〔1〕。
疏血通等类中药注射剂与不同溶媒配伍的稳定性分析
疏血通等类中药注射剂是一类常用的中药注射剂,包含了多种成分,其药效主要是通
过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等途径发挥作用。
而为了提高疏血通等类中药注射剂的治疗
效果和安全性,有些特殊的配伍方法也被采用,如与不同溶媒的配伍等。
这里将对疏血通
等类中药注射剂与不同溶媒配伍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生理盐水是最常用的注射剂溶媒之一,其对大多数药物成分的溶解度都比较好。
疏血
通等类中药注射剂与生理盐水的配伍,可以提高其水溶性,从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1.2 疏血通等类中药注射剂与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
氯化钠注射液是一种含有氯化钠的注射液溶媒,与生理盐水具有类似的作用。
疏血通
等类中药注射剂与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可以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
虽然不同的溶媒可以提高疏血通等类中药注射剂的药效,但不同的溶媒也有可能对药
物成分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下面将简要分析不同溶媒对疏血通等类中药注射剂稳定性的影响:
2.1 生理盐水
生理盐水是一种渗透压接近于人体渗透压的注射剂溶媒,可以提高疏血通等类中药注
射剂对水的溶解度。
但有研究表明,长期使用生理盐水可能会引起药物成分的分解和失效,降低疏血通等类中药注射剂的疗效。
2.2 葡萄糖注射液
2.3 氯化钠注射液
总的来说,不同配伍方法可能会对疏血通等类中药注射剂的疗效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在选择配伍方法时,需要根据药物成分的药剂学特性,以及需要治疗的疾病类型等因
素来进行决策。
同时,对于每一种配伍方案,也需要进行一定的药物稳定性研究,以确保
其疗效和安全性。
阿糖胞苷与7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推荐文章•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对呼吸功能的影响热度:•中药质量与中药现代化监督管理策略热度:•中药现代科学化的捷径——西药中药化热度:•HPLC法测定宁夏产四种柴胡中kaerophyllin的含量热度:•规范麻醉药品专用卡管理探讨热度:阿糖胞苷与7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摘要将盐酸阿糖胞苷与7种常用输液配伍,观察配伍后外观、pH值及含量变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糖胞苷含量。
结果在25℃,37℃放置24h,各配伍无颜色改变,pH值无明显变化。
盐酸阿糖胞苷在平衡液和碳酸氢钠注射液中下降较多。
关键词:盐酸阿糖胞苷;配伍;稳定性;紫外法盐酸阿糖胞苷(cytarabine)是治疗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的有效药物之一〔1〕。
我们对盐酸阿糖胞苷与7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1.1 仪器UV-1601型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pHS-25型酸度计(上海雷磁仪器厂)。
1.2试药注射用盐酸阿糖胞苷(上海华联制药有限公司,971101);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低右,上海长征制药厂,980211);50g/L碳酸氢钠注射液(SB,扬州中宝制药有限公司,970622);复方乳酸钠葡萄糖注射液(平衡液,广东大冢制药有限公司,971013);50g/L葡萄糖注射液(GS-5),100g/L葡萄糖注射液(GS-10),50g/L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GNS),9g/L 氯化钠注射液(NS)(均为南京小营制药厂产品)。
2 方法与结果2.1 测定波长的选择以280nm为测定波长〔2〕,7种输液在该波长均无吸收。
2.2 绘制标准曲线精取注射用盐酸阿糖胞苷适量,加盐酸溶液(9→1000)配成5,7.5,10,12.5,15,17.5,20μg/ml系列溶液,以盐酸溶液为空白,在280nm处测吸收值,将结果进行回归得方程:A=0.007+0.047C,r=0.9998。
结果表明,在5~2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疏血通等类中药注射剂与不同溶媒配伍的稳定性分析疏血通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注射剂,具有活血化瘀、祛瘀通络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血栓性疾病、痛经等疾病。
在临床应用中,疏血通注射剂的不同溶媒对其稳定性会有一定影响。
本文将对疏血通等类中药注射剂与不同溶媒配伍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疏血通注射液简介疏血通注射液是一种含有多种中药活性成分的中药注射剂,主要由红花、穿心莲、桃仁、当归等中药提取物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祛痛通络的功效。
临床应用中,疏血通注射液主要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等疾病。
2. 不同溶媒对疏血通注射液稳定性的影响疏血通注射液在临床上常使用的溶剂包括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酸钠注射液等。
不同的溶剂对疏血通注射液的稳定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下面将针对不同溶剂的配伍稳定性进行分析。
2.1 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是一种常见的注射用溶液,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和水,pH值约为5.5-7.0。
研究表明,将疏血通注射液与生理盐水配伍使用时,其稳定性较好,不会产生明显的沉淀或颜色变化。
生理盐水是疏血通注射液常用的溶剂之一。
3. 不同溶媒的选择与注意事项在临床应用中,医生在选择疏血通注射液的溶剂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药物配伍反应。
通常情况下,生理盐水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其与疏血通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较好,对患者体内的药物代谢也较为友好。
当需要与葡萄糖注射液或葡萄糖酸钠注射液配伍使用时,应注意观察是否发生沉淀或颜色变化,避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不同的溶剂也可能对疏血通注射液的药效产生影响,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确保其疗效和安全性。
4. 结语不同溶媒对疏血通注射液的稳定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生理盐水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在选择溶剂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并注意观察药物配伍的稳定性和患者的反应,以确保疏血通注射液的疗效和安全性。
分析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摘要】中医和中药的应用是我国古代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中医和中药应用的方式和方法已经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在人们看来,中医和中药是治本的治疗方式,但是中药应用中起效慢的特点成为了中药发展巨大的阻碍。
现代医学研究中,中药注射剂能够直接采用静脉注射的形式进行药物应用,其奇效时间较短,在现代中医药发展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进行中药注射剂输液时,药物配伍是需要进行重点研究和严格控制的。
为实现中药注射剂的科学应用,本文对几种较为常见的中药注射剂的输液配伍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对其作用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输液;配伍;稳定性一、引言中药是我国本土医学中采用的药物,西医和西药进入到我国医学领域中,对中医学和中药的应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但是近些年来中医药学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对其传统的用药方式也做出了创新和改革。
中药注射剂是现阶段中药应用中常见的药剂形式,在与传统中药制剂相比较来看,这种制剂形式是中药应用领域中的重大改革,也是中医药学前进和发展的主要表现。
采用静脉注射形式进行中药注射剂的应用,这种制剂形式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出中药的医用价值,人体能够更加容易地吸收药剂中的有用成分,并且相对传统制剂起效快,在应急治疗中起到了非常显著地作用,但是其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是需要人们进行重点关注的。
输液主要是通过静脉滴注形式将氯化钠溶液或者葡萄糖溶液等配以药物制剂向患者静脉血管内进行注射,而药物与注射液之间的反应可能会造成药性的变异,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本文主要对几种常见的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二、穿琥宁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中药临床应用中较为常见的应用药物,其主要主要成分是有穿心莲中提取并进行反应所形成的。
在临床研究中,穿琥宁注射液具有搞笑的消炎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对肺炎等感染疾病有很多好的疗效。
通过实验表明,该注射液通过与5%GS、0.9%NS、10%GS、GNS、复方醋酸钠注射液配伍之后,经过8h,其整体情况较为稳定,没有出现明显的外观变化,同时其溶液PH值也未出现明显变化,紫外扫描吸收曲线形状、吸收峰也无改变。
7种常用中药注射剂与0.9%氯化钠配伍的稳定性研究林玲;万长秀【摘要】目的观察7种常用中药注射剂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以指导临床药物护理.方法分别检测红花黄色素、复方苦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康艾注射液、艾迪注射液、注射用灯盏花素、注射用丹参与0.9%氯化钠配伍后0~4 h 的颜色、澄明度、微粒数、pH值及吸光度.结果 4h内溶液澄明,未见沉淀生成及变色,pH值在正常范围内略有变化,不溶性微粒未发生大幅度改变,吸光度在正常值范围内.结论 7种常用中药注射剂与0.9%氯化钠配伍后溶液在4h内基本稳定,其中1~2 h配伍使用最为稳定.建议中药注射剂配伍静置一段时间后输注,以提高输液安全性.【期刊名称】《护理学杂志》【年(卷),期】2013(028)015【总页数】3页(P48-50)【关键词】中药注射剂;0.9%氯化钠;配伍;稳定性;吸光度;pH值;微粒【作者】林玲;万长秀【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湖北武汉,430061;湖北省中医院护理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2中药注射剂成分较为复杂(如含有酶、皂苷、鞣质、角质蛋白等大分子物质),而且经常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药物经再配置后,可产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如氧化、分解等;或与容器载体材料的相容性问题致使药效降低,甚至引发毒性反应[1-2]。
因此中药注射液进行药物再配置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和探讨成为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鉴此,笔者通过对某三级甲等中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探讨使用频次最高的7种中药注射剂,从而确定该类药品的安全配置时间及输注时间,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仪器 pHS-3D型酸度计(上海雷磁仪器厂),GWJ-4型智能微粒检测仪(天津天发科技有限公司),T6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一次性20mL注射器(江苏苏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批号:120829)。
研究静脉用中药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作者:尹俊青来源:《东方食疗与保健》2016年第11期【摘要】目的:分析静脉用重要注射剂配伍稳定性。
方法:对本院静脉用中药注射剂配伍现状进行分析,掌握影响因素,对如何提升中药注射剂的应用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分析。
结果:中药注射剂配置阶段存在原料质量不合格、缺乏有效的审核标准、生产工艺不规范。
配置人员素质有待提升等问题。
结论:做好细节检查工作,提升重要注射剂配伍稳定性是关键所在,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几率,进而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静脉注射;中药注射剂;稳定性近些年来注射用药在临床研究中有重要的作用,根据临床诊断具体要求,需要从具体情况人手,做好静脉注射剂的配制工作,提升用药合理性和稳定性。
随着现有医疗药物体系的不断完善,以静脉用药管理、供应和配制为基础,需要做好临床用药工作,集中配制静脉药物,满足配制稳定性要求。
针对静脉用药集中配制的具体要求,需要将运输、输注等融合在一起,提升药物的存储条件。
尤其是在制备阶段,如果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必然影响配制稳定性。
一、静脉用中药注射剂的现状针对静脉用重要注射剂的具体要求,在后续应用过程中必须从具体情况入手,做好试剂的稳定性分析工作,结合用药安全性进行合理化应用,使其满足应用要求。
以下将对静脉用中药注射剂的现状进行分析。
1.原料质量不合格中药注射剂的配置对基础成分有严格的要求,针对用药具体要求,要对药材原料进行分析,基础成分是根本保证,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没有按照制备要求进行,没有采用特定地域、环境以及季节生产的材料,导致注射剂影响整体应用效果。
当前中药注射剂在研发过程中存在材料多,复方制剂多的情况,在应用过程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存在很多不良反应,甚至直接影响用药安全性和稳定性。
2.缺乏有效的审核标准当前在现有的中药注射剂应用过程中对有效成分有明确的要求,根据现有指标以及标准要求,需要做好检测工作,对药剂其他成分进行有效、全面的控制。
替硝唑注射液与氨苄青霉素钠在生理盐水中的稳定性考察徐春丽;潘秀芳;王培民;张敏【期刊名称】《贵州医药》【年(卷),期】2001(25)5【摘要】目的考察4℃、25℃、37℃下24小时内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注射用氨苄青霉素钠在生理盐水中的稳定性.方法采用反相HPLC法测定配伍后4℃、25℃、37℃下24小时内不同时间替硝唑与氨苄青霉素钠的含量,同时观察外观并测定pH值.结果在4℃24小时内,配伍液的外观澄明无色变,未见气泡及沉淀,pH值及替硝唑和氨苄青霉素钠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含量变化<5%).在25℃4小时内,配伍液的外观澄明无色变,未见气泡及沉淀,4小时后,配伍液的外观澄明呈微淡黄色,但未见气泡及沉淀,24小时内pH值及替硝唑和氨苄青霉素钠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含量变化<10%).在37℃2小时内,配伍液的外观澄明无色变,未见气泡及沉淀;2小时后,配伍液的外观澄明呈微淡黄色,但未见气泡及沉淀,24小时内pH值及替硝唑含量和8小时内氨苄青霉素钠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含量变化<10%),但在24小时时氨苄青霉素钠的含量低于80%.结论在4℃24小时内、25℃24小时内、37℃8小时内,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注射用氨苄青霉素钠在生理盐水中稳定.【总页数】3页(P398-400)【作者】徐春丽;潘秀芳;王培民;张敏【作者单位】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贵阳医学院药学系分析测试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4【相关文献】1.羟氨苄青霉素钠在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J], 李凤华;张克俊2.青霉素钠与莲必治在GNK中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J], 武艺;郑云华;姜清华;徐英宏;李可竹3.维生素C注射液在替硝唑注射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J], 王文森;孙洁4.氨苄青霉素钠与氨茶碱注射液在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实验 [J], 闫玉成5.注射用氨氯青霉素钠中氨苄西林和氯唑西林含量的HPLC测定 [J], 赵自成;金素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和1天,营养液无明显变化,放置第2天,营养液面瓶壁出现明显的无色透明油圈,第3天液面出现黄色物质,变化基本一致。
表明4℃条件下放置3天、25℃和40℃放置0和1天,营养液是稳定的。
AB
围1窒温放置24h条件下研究组(A)和
对照组(B)脂肪颗粒分布
②pH值是影响全营养混合液稳定性的因素之一,一般全营养混合液的pH值为5~8,实际应用时大部分全营养混合液的pH值为5.4~6.5,从本实验数据上看,在观察期内随着放置时间延长,pH值有下降趋势,但均在实际应用范围之内。
③渗透压是反映全营养混合液离子数目变化的重要指标,关系临床使用的安全性,本实验成人型样品渗透压约在1800~1900mosm/L之间,从病人的耐受性考虑,应选择中心静脉输注,且滴速宜控制在20~50滴/min。
在观察期内随着放置时间延长,渗透压有上升趋势。
④对于脂肪乳粒,在本实验条件下,2个厂家生产的脂肪乳配制的营养液在4℃、40℃条件下放置稳定性有差异,其主要表现在4.8~9.6t-tm的乳粒数上,从实验数据看,对照组较研究组多。
而25℃放置1天的条件下,2个厂家生产的脂肪乳注射液在全合一营养液中的稳定性无显著性差异。
⑤由于实验所需费用高、工作量大及实验时间有限,因此本实验采用的样品数量相对较少,同时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具代表性,分别考察了5个批号的样品。
为方便观察、贮存和取样,未采用临床上常用的3升袋盛装配置好的全合一营养液,而是用了经过高温高压消毒处理的输液瓶作为容器。
为避免全合一营养液由于污染而造成的稳定性变化,整个配置、取样过程都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因而可以保证实验结果不受实验器材及环境影响。
⑥脂肪乳颗粒的大小及分布是反映全合一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大于5/.tm的脂肪颗粒对临床使用安全的影响较大。
本研究首先采用高倍光学显微镜对未经稀释的样品进行观察,可观察到大粒径的脂肪乳颗粒,但难以进行分布统计,而是统计了2个大粒径范围的乳粒个数,并采用已在临床使用多年的其它厂家的脂肪乳作为对照。
有文献报道扫描电镜虽然可以更详细的测量脂肪颗粒的直径,但其缺点是无法检出大粒径的脂肪颗粒,本试验也证实了这一点。
由于扫描电镜费用高,耗时长,因此本研究只选择了研究组和对照组各一个样品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用以补充前述试验。
⑦从现有报道可知,除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脂肪颗粒外,还有用光散射分光光度测量法、库尔特计数法[51测量脂肪颗粒的直径,究竟哪种方法或者哪几种方法联合使用能更真实反映脂肪颗粒的实际分布,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尹明兰,史海雯,董玉勇.肠外营养液配制技术及稳定性考察[J].天津药学,2003,15(5):17-18.
[2]高彩霞,刘武.“全合一”静脉营养液中电解质对脂肪乳稳定性的影响[J].肠外与肠内营养,1999,6(3):154-155.
[3]黎卫明,何瑾,廖颂明,等.两种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在全合一(All-in-One)营养液中的稳定性对比研究[J].中
国临床营养杂志,2000,8(4):225-228.
[4]王秀荣,蒋朱明,张建明,等.应用扫描电镜研究脂肪乳剂在全营养混合液中的稳定性[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3,11(4):270-273.
[5]黄晨,马爱珠,郎丽萍,等.电解质对静脉营养液稳定性的影响口].中国药物与临床,2008,8(4):307-309.
(收稿日期:2009-03-16)
7种中药注射液在生理盐水中的稳定性考察
朱春梅,吴民,赵江琳(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摘要:目的考察7种中药注射液在生理盐水中的稳定性。
方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酸度计,注射液微粒分析仪分别考察7种中药注射液与生理盐水配伍后的外观、pH值、微粒及紫外光谱的变化。
结果7神中药注射液与生理盐水配伍后,4h内溶液澄明,来见沉淀生成及变色,pH值略有变化。
香丹注射液、参附注射液与生理盐水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增加,且紫外吸收最大峰值有显著变化。
结论香丹注射液、参附注射液不能与生理盐水配伍,其它注射液在蓥要情况下可在4h内配伍使用。
关键词:中药注射液f生理盐水;配伍;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R927.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407(2009)05-0389—02
中药注射液已成为广泛使用的一类药品,其安全性日益受到重视,我院也实行了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经查看说明书,一般与50g·L叫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但是否可与生理盐水配伍使用未作说明或不确定,这使医务人员在临床使用中存有疑虑,特别是糖尿病病人使用受到局限,为此,笔者通过实验观察7种中药注射液与9g·L.1
NaCl配伍后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7种中药注射液在生理盐水中的稳定性考察
作者:朱春梅, 吴民, 赵江琳
作者单位: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刊名:
西北药学杂志
英文刊名:NORTHWEST PHARMACEUTICAL JOURNAL
年,卷(期):2009,24(5)
被引用次数:4次
1.刘建红.赵江林.肖真中药注射液与4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期刊论文]-西北药学杂志 2007(04)
2.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2005
3.李正化药物化学 1993
1.谭晓安.肖克岳.贺书武.TAN Xiao-an.XIAO Ke-yue.HE Shu-wu8种常用中药静脉注射液微粒情况考察[期刊论文]-中南药学2007,5(1)
2.黄爱红中药注射液配药减少泡沫的技巧[期刊论文]-中国医药指南2009,7(20)
3.谭丽蓉.苏炜.何丽庭浅谈静脉输液配制中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期刊论文]-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3)
4.齐晓涟.张乃文.张国君.王育琴临床药师在癫痫治疗安全用药中的作用[期刊论文]-中国药事2006,20(4)
5.韦润红.赵国兴.陈疏敏.程志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耐受性临床研究[期刊论文]-儿科药学杂志2006,12(3)
6.张善彬止咳合剂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48例疗效观察[期刊论文]-河北中医2009,31(1)
7.丹红注射液与5种溶媒配伍分析[期刊论文]-中国药师2009,12(8)
8.赛亚丽.郭海军.寇丽萍7种中药注射液对输液微粒的影响[期刊论文]-包头医学院学报2010,26(4)
9.朱相格.张红.沈倩.李海红精密过滤输液器在中药注射液静脉输注中的效果观察[期刊论文]-实用医药杂志2008,25(11)
10.刘建红.赵江林.肖真中药注射液与4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期刊论文]-西北药学杂志2007,22(4)
1.王琼.钟优艳我院门诊处方统计分析[期刊论文]-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20)
2.戴广英浅述基层医院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期刊论文]-健康必读(中旬刊) 2013(2)
3.马全武.陈晶.夏羽涵我院2010年PIVAS常见不合理用药浅析[期刊论文]-海峡药学 2012(5)
4.李克剑.刘洋几种中药注射剂与溶媒配伍稳定性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当代医学
2013(26)
本文链接:/Periodical_xbyxzz20090502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