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将至”—猪周期影响再扩大!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2
夏季暴雨会给给猪场带来的什么危害夏天最可怕的便是涝灾了,而猪场在这种自然灾害受到影响了扰乱的时期也是屡见不鲜和,每次都造成了不同的损失,那么夏季暴雨会给给豪雨猪场带来的什么危害?在中国南方,季节性的暴雨中东部和洪涝是猪场必须注意对应的自然灾害。
每年6月份以后暴雨到来的时候月末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暴雨过后,洪水消退时,猪场又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尽快恢复生产,严防传染病的发生?我们给大家提供以下建议:暴雨来临时:1、暴雨到来的时候,要将药品等需要防止脱落的物品转移到干燥的高处。
饲料以及饲料原料的储藏室也要有完善的防水渗漏和防潮。
2、生产区的房舍要有完备的排水能力,迅速排出积水,低洼渍水区要开沟疏流,减少雨水对猪只的消极影响。
水泡耙系统的猪舍,要提前排出地板下才的粪水,并保持排水管道的畅通。
3、做好房舍的加固,暴雨通常伴随强风,猪舍外的树木加固,防止破损损坏猪舍;修缮门窗,防止开裂后给猪群造成更大的其后应激。
暴雨洪灾过后有疫灾,这是一个自然规律。
我们应有好的对应措施,把灾害带来的问题降到最低,要科学的组织实施。
暴雨结束后:1、排水转移,通风除湿。
尽可能的利用猪舍内的明沟和暗渠,保持水道的畅通,将猪舍内的积水在最短的时间内水浸排出。
地势低洼的猪舍,可以采用小型泵抽水机辅助排水。
不能短时间内会排水的猪舍,要将猪舍之中的猪只转移到高处的猪舍,要注意切忌不要进行混群,选择消毒过的空猪舍进行转移。
猪舍中同的雨水排净之后,屋内极其还会有非常重的湿气和物品容易发霉,在高热高湿的环境下猪只无法健康生长,因此要对猪舍或进行通风,在全都没有雨的天气将猪舍的门窗全部打开,进行通风除湿,在较小不易通风的猪舍要打开风机,利用风机来抽湿,要注意不能开水帘,一定要在猪舍干燥以后,对水帘进行消毒之后才能使用。
冬天暴雨会会带来给给猪场带来的什么危害?2、做好无害化处理作好和消毒其他工作暴雨洪灾死亡的猪只和猪场的其他动物(猫、狗、鼠等),通常会携带大量的致病原,必须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夏季高温又暴雨,养猪需注意哪些事(更多养猪技术可登陆中养猪网:)自今年夏天以来,全国许多地方都饱受强降雨的困扰。
四川省湖北省吉林省等省市甚至因为暴雨而影响到了人民的生活,变成洪灾。
这个夏天,不仅热,而且雨水也多。
对于养猪的朋友们来说,要让自家的猪群安安稳稳健健康康的长大,不仅要注意好防暑降温的工作,更是要注意在强降雨的情况下,如何保证猪群的健康。
保持饲料干燥最重要养猪朋友们在遇到长时间降雨天气时,一定要注意严防饲料霉变,比如说玉米、豆粕等大宗原料,要养好猪的根本就是保证用好的饲料。
而且饲料霉变带给生产造成的损失是很大的,不仅会损失掉养猪户朋友们的金钱,一旦将霉变了的饲料喂养给猪群,还会影响猪群的健康。
所以,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养猪户朋友们一定要保持饲料的干燥,防止霉变。
即使不小心让饲料霉变了,只要程度不深,也可以在轻微霉变的原料配制的饲料中要加入防霉剂,一般市面上是有很多防霉剂卖的,不难买到。
勤快杀毒防猪群应激夏天的时候,气温高,再加上长时间的降雨,高温高湿可能会导致猪群应激,一定要注意高温高湿给猪群造成的应激,防止由于高温高湿带来的损害。
并且由于阴雨天见不着阳光,一定要勤消毒,不要因为怕麻烦而掉以轻心,最好是造用质量上乘的消毒药来杀灭猪舍里的细菌和病毒。
饲料添药可保护猪群近几年养猪场在夏季高温高湿季节常面临像附红血胞体和弓形体的威胁,这些疾病往往复杂感染。
所以在阴雨天要在饲料里加入一些药物来预防,比如说加入强力霉素250-300克/吨+阿散酸120克/吨+磺胺五甲氧嘧啶600克/吨,每月拌上七天,猪群会安定很多。
注意杀虫防引起疾病勤杀虫,主要是苍蝇和蚊子、体外的疥癣和一些其他的节肢动物,这样会减少一些疾病的发生。
做好灭鼠、灭蝇和吸血昆虫工作也是减少传播媒介,防疫病发生,保证猪群的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全猪场应每月定期灭虫一次,特别对饲料库要杜绝有鼠虫的进出;根据季节和农时,进行定期灭蝇、灭蚊灭鼠等工作。
生猪体重普遍增加将如何应对下次的“猪周期”?猪价从6月份开始止跌反弹,涨至7元以上,但是到了本周猪价再次跌至6月份底的价位,跌至7元以下。
其实之前猪价持续反弹也得益于南北地区相继而来的降雨天气,尤其是南方地区的洪涝灾害。
但是降雨结束之后,出现大范围的高温天气,需求更加清淡,大猪开始出逃,规模猪场按计划出栏,供应环境有所缓解,然而适重猪源趋紧,供需博弈之下,猪价出现下幅度下滑,但是下跌空间并不大。
业内认为近期内猪价将稳定在盈亏平衡线之上,建议养殖户切勿杀跌。
生猪上市体重普遍增加也利空猪价的涨势从数据显示中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的生猪存栏量总体上减少,据农业部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生猪存栏下降1.7%。
但是我们并未感觉上市场供应有多紧缺,相反自从节后以来猪价持续下跌,还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这里边当然有需求疲软的原因,但是供应端的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
据农业部数据显示上半年生猪出栏重增加了2.8%,最终导致猪肉供给量有增无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上半年的猪价走势。
其实出栏体重普遍的增加不仅仅是一般养殖户,上市公司生猪体重也呈现增长趋势。
其实用增重来弥补不扩产造成的利润流失在十分缺猪的日子里或许管用,但是今年供应缺口已经不是很大,而且猪价进入下行阶段,建议下半年养殖户能够谨慎饲养,不建议过度压栏养大猪或者是扩产。
种猪需求仍供不应求卖方市场扩产需谨慎6月份生猪价格略有反弹,而种猪价格总体上是上涨的。
但是今年猪价持续下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同时在环保压力下,各地禁养和拆除猪场也会影响种猪的销量。
那么,我们能够认为种猪销量少了等于补栏少了等于供给少了吗?据农业部数据显示,6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减少0.5%,环比减少2.4%。
业内认为能繁母猪存栏量减少依然和环保有关。
但是从各大企业的种猪销售和市场监测数据上来看,虽然种猪销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均有下降,但可这并不能说明市场扩产情况不多,相反,市场种猪的需求仍供不应求,而且上市体重有所下降,养殖户的补栏态度可见一斑。
受南方洪涝灾害影响猪价或小幅回升
分析其原因:
第一,目前正值酷夏起始,市民对猪肉等动物性产品的消费需求有减无增,所以仅从市场消费需求来看,短期内生猪价格上涨的动力相对不足。
第二,南方大范围的暴雨导致的洪涝灾害会对南方本地的养猪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短期内南方市场也会对猪肉等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出现一定程度的缺口,进而会导致外周省市的生猪价格在短期内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升。
但是,从对本地区部分养猪场的调查来看,由于前一段时间的猪价相对较低,养猪场压栏惜售的情况比较普遍,那么这种“比较普遍”的情况在其它省市也会普遍存在,这也就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因南方洪灾所带来的猪肉产品需求缺口。
第三,从国家层面上来说,南方出现大范围洪灾,灾区对猪肉等生活必需品的需求短期内会快速增加,而政府相关部门为了平抑这种意外情况,所采取的措施一般都是在短期内增加对猪肉等产品的进口,从而达到稳定市场物价的目的。
因而总体来说,南方洪灾过后,生猪价格会有所回升,但是上升空间不会很大。
猪肉周期的周期性与趋势性分析猪肉是全球最重要的畜牧产品之一,对于许多国家的经济和食物供应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猪肉市场却常常受到周期性的影响,这种周期性波动既有短期的周期性,也有长期的趋势性变化。
本文将对猪肉周期的周期性与趋势性进行深入分析。
一、周期性因素分析1.季节性因素猪肉的生产与消费都受到季节性因素的影响。
以中国为例,农历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猪肉需求在这个时间段通常会大幅上升。
此外,夏季的高温和潮湿气候也会对生猪的生长和繁殖产生影响,导致猪肉供应减少,从而推高价格。
因此,季节因素对于猪肉周期性波动的影响不可忽视。
2.生猪存栏周期生猪存栏周期是猪肉周期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生猪的生长过程较长,导致生产增加的反应滞后于价格上升。
当价格上涨时,养殖户会增加出栏数量,但由于生猪生长周期的限制,供应的增加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来。
因此,生猪存栏周期对于猪肉价格波动有着较大的影响。
3.政策调控政府在猪肉市场中的调控政策也会对周期性波动产生重要影响。
政府可能采取一些措施来稳定猪肉市场,如提供补贴、加大扶持力度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减缓猪肉价格的波动。
二、趋势性因素分析1.人口增长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对猪肉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人口增长对于猪肉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形成了长期上升的趋势。
2.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通常会导致人民的收入水平提高,从而带动猪肉消费的增加。
经济增长对于猪肉市场的长期趋势也产生积极的影响。
3.全球化影响全球化的进程使得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更加便利化,猪肉的国际贸易也更加频繁。
国际市场的需求和供应对于猪肉价格的长期趋势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当国际市场供应出现波动时,会对全球猪肉价格产生连锁反应。
总结:猪肉周期的周期性与趋势性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周期性因素主要包括季节性因素、生猪存栏周期以及政策调控等因素。
而趋势性因素则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增长以及全球化影响等因素。
持续的台风、阴雨天对养殖环境以及养殖动物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在高温季节的养殖过程中,广大养殖朋友经常会面临天气变化(台风,长时间的阴雨天气等)的影响。
那么所谓的影响又表现在哪些方面,根据我公司一线人员收集的实际案例与数据来看,主要分为以下两方面:首先,从对养殖环境的影响上,台风、暴雨天气来临之前都会伴随着气温骤降,又因上层水(主要是表层水)与空气接触面积大,水温受气温影响大,导致上层水温度也会快速下降,而因为水的导热性慢,所以中下层的水温不会随着上层水温的下降而快速下降,这就导致了上层水温低,中下层水温高,当水温差相差过大的时候,就会完成中下层水温高的水向上反,这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反底,当反底现象发生后,底层的溶解氧会极速下降,造成底部缺氧,养殖动物浮头。
同时因底层溶解氧不足,也为雨后温度回生,病原菌(大多数为厌氧菌)快速滋生提供了温床,这也就是为什么雨后温度回生,多数塘口在短短几天时间里会陆续发生细菌病的重要因素。
同时水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水中藻类的生存与繁殖,易造成藻类大量死亡,也是造成养殖动物缺氧的因素之一。
所以针对上述影响,我们为广大养殖朋友提供以下三点建议:1、台风、暴雨来临前,气温会快速下降,这时要把增氧机全部打开,加速水的上下循环速率,降低上下水层的温差,降低发生反底的风险。
2、使用氧化底改,氧化沉积在底部的有机质,降低微生物分解有机质的参与程度,降低水中的耗氧因子,降低耗氧就等于是间接的增氧。
泼洒粒粒氧(广盈生氧灵),直接增强水中的溶解氧,为养殖动物提供一个良好的避风港。
3、在天汽好转回温后要及时的培水补充益生菌(广盈精品乳酸菌),稳定水环境,避免有害藻(蓝藻、裸藻、甲藻等)类大量繁殖。
对养殖动物的影响,主要就在缺氧与应激,缺氧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在上述中已有详细介绍,这里就不过多赘述。
这里我们主要来谈一下养殖动物应激的问题,生存环境的突然变化对生命体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就像我们人一样,如果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突然降温十几度,我们还没有及时增加保暖的情况下,我们就会感觉到,身体我轻微颤抖,心跳会加快,同时血液的流速也会加快,身体会自助的调动体能来抵御寒冷。
强降雨对猪价的利好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现在猪价上涨的原因,开头我们便说过了,那就是猪价下跌过狠,养殖户惜售挺价,而成灾的强降雨让养殖户的挺价行为发挥出了最大的效果。
强降雨带来的利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生猪调运受阻;六月份的强降雨已经成灾,生猪市场供应端已经由养殖户不想卖猪,朝着养殖户无法卖猪的方向变化。
降雨过大,道路被淹,交通停滞,此时运猪,生猪应激反应严重,收猪的也不大愿意冒着大雨将猪运走,所以生猪供应链出现了问题。
2、高温推迟到来;虽然不是三伏天,但如果没有此轮的强降雨,那么南方地区此时不会这么凉快。
天气炎热带来的是消费利空,没有出现预期中的高温,那么就意味着猪价下跌的可能性减小,即猪价大概率上涨。
3、终端猪源减少强降雨已经成灾,近期我们频繁看到某地多少多少民众受困、救灾官兵遇险的新闻,我们也会听到受灾地区猪场受灾的消息。
虽然目前还未出现达到去年台风季安徽、湖北等地猪场被毁的程度,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灾区有部分生猪受损,终端猪源减少。
我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了,成灾的强降雨阻碍了生猪的调运,推迟了高温的到来,减少了终端的猪源,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市场供求的实质。
“阻碍生猪的调运”与“推迟高温的到来”,这都只存在于降雨时期,而“减少终端的猪源”,指的是部分猪场受灾严重生猪伤亡,但我们要清楚,首先这些减少的猪源量不多,其次这些减少的猪源大部分本就在约束发展区,那些猪场建设不够完善,排污排水做的不好的猪场,早被拆了,所以这些被减少的终端猪源对市场实质的影响较小,不会改变今年猪价行情大走势。
如果说,这次降雨要持续覆盖六、七、八三个月份,那么猪价将一直上涨,但是可能吗?到了暑期,更多的还是一个三伏天和台风季的博弈。
笔者建议该出栏还是得出,玉米价格上涨,灾后疫情多发,补栏收益较低,养殖户一定不要高估暑期猪价,做出最合适的判断。
气候变化对畜牧养殖业的长期影响分析气候变化对畜牧养殖业的长期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生产成本、动物健康、饲料资源、市场供需以及环境污染等。
以下是对这些影响的详细分析:1.生产成本饲料价格上涨: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极端天气增多,影响作物生长,从而导致饲料价格上涨。
能源成本增加:气候变化可能导致能源需求增加,进而影响饲料加工和养殖设施的运行成本。
2.动物健康疾病发生率增加: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率增加,如热应激、寄生虫和病毒性疾病。
免疫力下降:极端天气可能会影响动物的免疫力,使其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害。
3.饲料资源产量波动: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粮食和饲料产量波动,影响供应稳定性。
饲料质量下降:极端天气可能会影响饲料作物的质量,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
4.市场供需价格波动: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畜牧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市场稳定。
消费习惯改变:随着气候变化对食品供应的影响增加,消费者可能会改变饮食习惯,影响市场需求。
5.环境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畜牧业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气候变化可能会加剧这一问题。
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水资源短缺,影响畜牧养殖业的水供应。
6.适应性和resilience品种改良:为了适应气候变化,畜牧业可能需要改良品种,使其更能适应极端天气。
管理创新:养殖业可能需要采用新的管理方法,如改进饲料配方、优化养殖模式等,以适应气候变化。
结论气候变化对畜牧养殖业的长期影响是多方面的,涉及生产成本、动物健康、饲料资源、市场供需和环境污染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畜牧业需要采取适应性措施,如品种改良、管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策略,以确保其长期稳定发展。
需警惕南方暴雨对猪病的影响分析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小幅上涨,并再创新高。
周均价从上周的20.65元/公斤涨至20.8元/公斤,连续5周20元/公斤以上,较去年同期的14.19元/公斤上涨了46.58%。
从趋势上看,从上周末5月15日的20.78元/公斤,一路上涨至周末5月22日的20.9元/公斤,再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同时逼近之前预期最高点。
全国仔猪均价从上周的59.89元/公斤涨至61.17元/公斤,其中外三元仔猪价格从65.33元/公斤涨至66.2元/公斤,头均价格至993元。
较去年同期的29.6元/公斤上涨124%。
饲料成本全面上涨,养殖户玉米到场价格涨至1.8元/公斤,同比下跌25.3%。
豆粕价格从上周的2.83元/公斤涨至2.85元/公斤,继续保持上涨势头,同比下跌10.6%。
育肥猪配合料价格从上周的2.43元/公斤涨至2.48元/公斤,同比下跌20%。
全国猪料比价平均水平从上周的8.3:1回落至8.22:1。
其中瘦肉型猪料比价(瘦肉型猪出栏价格/育肥猪配合料价格)从8.5:1至8.39:1,较去年同期的4.58:1(走出亏损、进入盈利)上涨83%。
处于红色预警过高盈利区。
全国猪粮比价平均水平从上周的11.34:1涨至11.33:1,其中瘦肉型猪粮比价平均水平从11.6:1至11.56:1。
继续刷新历史新高,而且远超政策调控最高警戒线,为红色、过高预警区。
较去年同期的5.89:1上涨96%。
已在8.5:1以上连续21周,在9:1以上连续19周。
全国瘦肉型猪自繁自养头均盈利水平连续8周在千元以上,从上周的1229元至1196元,较去年同期的盈利11元上涨数千倍。
连续第19周保持在600元/头以上的盈利。
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下,仔猪和母猪的补栏积极性均较高,本周外三元仔猪头均盈利已达713元,同比增数千倍。
全国后备二元母猪平均价格至2117元/头,补栏积极性仍较高。
国内生猪市场继续上涨,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达到20.9元/公斤,距之前预期的最高点21元/公斤仅一步之遥。
七月养猪不能忽略的四个细节,养猪人需注
意
进入七月份以来,天气高温高湿,可以说本月是猪场最难熬的一段时间了吧。
对于养猪人来说,也面临着一场挑战。
那么七月份养猪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根据这段时间的特点,做了以下总结,希望对养猪人有所帮助。
避暑防晒
七月份,正值酷暑炎热,猪场应注意防暑降温,避免阳光直射。
养猪人可以在猪场内添置一台温度计,时刻关注猪舍内温度变化。
尤其中午,气温偏高,可以适度在地面泼洒凉水,达到降温的目的。
防水防雨
眼下,南方正值雨季。
尤其湖南,做为全国生猪养殖前三的省份,近日降水量相当于六个洞庭湖的蓄水量,一些猪场损失惨重,养猪人捶胸顿足,着实让人心疼啊。
据天气预报报道,近日北方将迎来一场大范围强降雨。
所以猪之宝提醒养猪人,尤其那些建设在低洼处的猪场,更应加强猪舍的管理,做到防水防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疫情防控
不论是晴空万里,还是雨水泛滥,都有利于病菌的传播,极易发生传染病,如猪瘟、口蹄疫等。
因此,要及时、不定期对食槽、水槽进行清洗和消毒。
有条件的猪场,可以对猪体实施喷雾消毒,这样做相对比较全面彻底,不仅能够抑制有害微生物滋生,改善环境,又能直接杀灭猪只体表滞留的病原体,360度无死角。
饲料管理
七月份的天气,高温高湿,这为霉菌滋生创造了适宜的环境。
如果猪场的饲料放置不当,就会发霉,猪只吃了会生病的,严重者出现中毒症状。
因此,存放饲料的库房一定要保持干燥、通风,并且距离地面高些,一来防止虫害污染,二来杜绝因地面潮湿而发霉。
行业动态信息核心观点:本周思考:本周申万一级农林牧渔行业5 日涨跌幅-3.97%,年初至今跌16.38%,行情延续弱势运行。
近期河南、山西、河北等多地遭遇强降雨天气影响,是否会对生猪养殖市场带来扰动因素?与此同时,近期玉米价格延续颓势,哪些原因导致近期玉米市场价格持续下跌?生猪:如何判断暴雨天气对生猪市场行情的影响?本周商品猪出栏价15.56 元/公斤,环比-0.27 元;15 公斤仔猪价格463 元/头,环比持平。
北方地区暴雨天气或对未来生猪养殖市场带来一定不确定因素。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将于8 月1 日起施行。
建议关注自繁自养一体化龙头、正邦科技、温氏股份、新希望等。
动保:把握优质成长标的股价回调后的投资机会未来动保企业的竞争已从单一产品竞争时代进入苗药联动加高效养殖服务协同促进的阶段。
重点推荐瑞普生物,推荐生物股份、普莱柯、科前生物等。
种业:如何看待近期玉米价格持续下跌?当前玉米产区集中出货,政策性粮源和进口谷物陆续投放市场,叠加下游饲企大量使用替代品和深加工企业检修等因素,短期利空因素偏多,导致玉米价格持续下跌。
从中长期来看,转基因的推广有望推动行业格局改变,利好优质种业龙头,如隆平种业、大北农、登海种业等。
宠物:佩蒂股份拟投2.88 亿元建新西兰湿粮工厂近期,浙江省发改委正式批准佩蒂股份通过新西兰天然纯宠物食品公司新建年产3 万吨高品质宠物湿粮项目,未来将促进公司在湿粮品类中的布局。
持续推荐宠物食品标的中宠股份和佩蒂股份,宠物保健和医疗相关标的瑞普生物,宠物卫生护理用品标的依依股份。
优质行业龙头:重点关注饲料行业龙头海大集团和禽产业链龙头圣农发展风险提示:突发事件导致市场行情大幅波动的风险,养殖行业疫病的风险,政策不确定的风险,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极端天气的风险等。
大雨才作怪,湿热又添险——话说今年大灾之后生猪防大疫一、大灾之后易爆发的疫情生猪自然风景大灾之后现大疫是自然环境作用的结果。
特在大雨灾导致粪便、污物溢流,未能无害化处理的病死畜禽腐烂滋生病原菌,加之饮用水源污染、灾后环境利于蚊蝇孳生繁殖,更况当前季节炎热、高湿,如此林林种种,均给生猪健康养殖埋下巨大隐患,为现实风险的形成搭建了外因。
1、自然疫源性疫病存在于土壤的病原微生物是导致自然疫源性疫病的主要病因,主要有猪丹毒、链球菌、密螺旋体、钩端螺旋体、乙脑、伪狂犬、布鲁氏菌、产气荚膜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蚊蝇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疫病常见的有乙脑、附红细胞体、衣原体等;土壤中植被还含有多种寄生虫雌虫,如影响严重的蛔虫、肺丝虫、弓形虫、球虫等。
2、内源性疫病每一个猪场都有其特定的内源性病原。
包括广泛存在于猪场的蓝耳、圆环、葡萄球菌病,常发瘟疫如回肠炎、副猪嗜血等,大灾之后爆发流行的风险性很大,由于目前已有一些地方陆续报点。
二、大灾之后生猪防大疫对策大灾之后除非发生的天灾人祸疫病主要有蓝耳、圆环、丹毒、弓形体、链球菌、副猪嗜血、乙脑等,科学防控需要采取相应综合性可能需要措施。
1、加强管理,做好猪场生物安全(1)清除积水、污物、及时无害化处理病死种苗,博热县并严格消毒猪场内外环境与设施。
栏舍交替使用醛、碘酸制剂消毒,如交替使用1:200倍“统”消毒剂、1:400倍优绿环净喷洒栏舍、墙裙、食槽等,每周2次。
圈舍外场地使用3-5%烧碱溶液喷洒,2周一次。
(2)防范蚊蝇,消灭传播媒介一方面要及时清除粪尿、定期清理排水沟、科孔猪舍周边杂草,减少蚊蝇滋生环境。
其二,用菊酯类药物喷洒栏舍、粪沟,驱杀蚊蝇。
中小型猪场可在栏舍点蚊香如棒香等驱蚊、杀蚊,同时猪场需要在饲料中添加环丙氨嗪如蝇洁净200g/吨连用1-2月,减少苍蝇。
2、防霉脱毒,确保营养安全。
安全的营养是生猪健康生长的重要小麦基础。
猪场需要整修好仓储设施,合理采购、储存饲料及各种原料,防止发霉变质。
暴雨对畜牧业有哪些影响畜牧业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悠久,畜牧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水平,不过畜牧业会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暴雨给畜牧业带来的危害是很大的,那么暴雨对畜牧业有哪些影响?暴雨对畜牧业影响是非常大的,通过真实案例来对了解下暴雨对畜牧业的影响。
广东英德市成通畜牧养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通猪场”)曾在2013年因北江决堤,猪场被淹,当时据称损失超过两千万。
今年英德再次遭遇暴雨袭击,记者联系了成通猪场的总经理卢嘉玲,她表示在2013年那次水灾之后,政府部门于去年在猪场附近的河里修筑了防洪水闸,最近还有专门人员24小时值班,观察水位,大雨没有对猪场产生威胁。
“不止是我们,还有好多附近的农民这两天都没有被水淹。
”卢嘉玲说。
但10公里外的叶老板就没那么幸运了。
“现在不是北江水影响我们,是内涝水。
”嘉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叶老板表示,19日凌晨1点,准备“枕戈待旦”的他发觉水位不对劲,于是叫来了十几个人帮忙把猪赶到地势较高的地方,“猪是目前没什么损失,就是鱼塘里的鱼全没了。
”“我们经过了三次水淹了,等于说是有准备的。
”对于猪群转移叶老板显得轻车熟路,他表示这几年几乎每次下大雨猪栏都会被淹,而猪场刚到英德的时候则不会。
想起“那些年”,叶老板有些无奈,“每年这样弄一弄,损失多少?怀孕的母猪搞不好流产什么的,各方面(问题)都有发生。
”据了解,从猪栏赶出来的猪都在空地上,日晒雨淋,叶老板也有些担忧猪群的健康问题。
海丰县是这次暴雨天气的重灾区,其中海丰县梅陇镇录得全省最大雨量350.9毫米。
据海丰县政府初步统计,目前受灾人口达13万,经济损失3.36亿元。
“13年台风也很厉害,我们在这里十几年了,几乎都没有被水淹过。
”海丰县连安镇祥丰猪场罗老板有些欲哭无泪,据她回忆,昨晚不知从哪里来的一辆工程车,把附近的一道堤坝挖开,导致她的猪场被水淹没。
罗老板表示,猪场的大猪基本没受到影响,但有数百头小猪因为来不及撤离被淹死。
“暴雨将至”—猪周期影响再扩大!
几个月以来,猪价一跌再跌,最近更是出现了15年来最低价格,百万猪农“伤心欲绝”。
社会各界纷纷献策献力,各抒己见,可只有精神可嘉。
国家收储,救市稳价,遗憾效果不大!猪价依旧降,行情依旧凉!正所谓:“价高伤民,价贱伤农”!可怜“猪”事不顺,徒唤奈何啊!
但是“猪周期”的能量还远远不只这些,降价仅仅可能是最初级的。
过长的“猪周期”对于行业内大型企业的影响往往是致命的!
近日,在经历了数月的低迷之后,猪市仍不见好转。
业内多家企业面临严重亏损,纷纷以“重组”、“卖壳”等方式变招抵御“猪周期”,以维持生存。
首先行动的是大康牧业,本月四日,大康牧业率先完成重大资产重组。
同一天,业内一家主营生猪加工业务的高金食品对外也曝出一份重大资产重组的草案,宣布计划将置出已有的生猪加工业务,转投影视行业。
根据统计,在罗列A股中。
共有2500家上市公司,其中有八家拥有生猪养殖加工业务。
但是,去年一年,这八家公司中有五家生猪养殖业务出现了亏损,另外三家也是业绩大幅下滑,“卖壳”、“重组”实属“弃车保帅”的无奈之举!
“猪周期”终于失去了耐心,不再“彬彬有礼”,露出了它“狰狞的面目”。
面对如此“凶猛”的猪周期,我们除了严阵以待之外,也该痛定思痛。
也许这个“十年不遇的罕见猪周期”就是我们亲手“喂”大!
三年前还屡屡听闻“网易养猪”、“武钢养猪”之类的新闻。
资本的逐利性一度让我国生猪养殖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但是资本逐利的盲目性却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为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埋下了祸患!三年来盲目过速的发展,形
成了今日产能过剩、结构不合理的生猪养殖业。
时至今日,矛盾凸显,行业震荡,“猪周期”的影响已经不仅仅是猪价下跌那么简单了,它的影响在扩大,范围在扩大。
我们生猪养殖业或许即将面临一场“暴风骤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