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泵行业产业升级探讨_马栋棋
- 格式:pdf
- 大小:538.62 KB
- 文档页数:5
我国泵行业的发展前景我国泵行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泵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广泛应用于造纸、电力、化工、冶金、泥浆、矿山、水利、船舶等领域,起到输送、压缩、提升、运输、循环等作用。
目前,我国泵行业的竞争力逐渐增强,市场需求稳步增长,产业链逐步完善,创新技术不断涌现,为泵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
首先,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泵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随着经济的增长,各行各业对泵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例如,大型项目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泵设备来满足工程需要;石油行业需要泵设备来提取原油和运输炼油产物;水利工程需要泵设备来提供水源等。
这些需求的不断增加,将为泵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潜力。
其次,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将推动泵行业的发展。
泵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随着科技的进步,泵的设计和制造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提升。
例如,高效、节能、智能化的泵设备逐渐增多,能满足用户对设备性能的高要求,提高了单位能耗的效率。
同时,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也为泵的制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使泵设备的寿命和耐腐蚀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这将有助于推动泵行业向高端、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
此外,环境保护的需求也将推动泵行业的发展。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已经成为各行业的共同目标。
泵作为能耗较大的设备,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因此,节能环保型泵设备的需求将会逐渐增加。
加之政府对环保产业的支持政策,泵行业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最后,我国泵行业的国际竞争力逐渐增强。
中国泵企在技术创新、品牌影响力、市场份额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些泵企已经开始向国际市场进军,积极扩大出口规模。
国际市场的开拓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泵行业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我国泵行业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技术水平的提升、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国际竞争力的增强,泵行业的发展将呈现出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加光明的前景。
因此,泵行业的相关企业应当积极抓住机遇,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力度,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为我国泵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谈国内外泵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泵是一种将机械能转换为流体能量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农业、能源等领域。
国内外泵行业在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下面将从发展现状和趋势两方面进行分析。
国内泵行业的发展现状: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对泵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2024年国内泵市场规模已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2.技术水平提升:国内泵企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一些企业还积极与高校合作,加强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3.企业竞争激烈:国内泵行业竞争激烈,企业之间的价格战和营销战持续存在。
一些大型企业通过规模扩张和品牌建设,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小型企业则通过专业化生产和定制化服务来谋求发展。
4.环保意识增强:随着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国内泵企业不断研发节能环保型产品,如高效节能泵、变频泵等,以降低对能源资源的消耗,减少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国外泵行业的发展现状:1.技术领先:国外泵企具备先进的制造工艺和技术设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较高。
一些国际知名泵企在设计和研发方面具有较强实力,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2.产品多样化:国外泵企在产品种类和规格方面较为丰富,可以满足不同地区和行业的需求。
同时,一些国外泵企还致力于研发定制化产品,以满足特定客户的需求。
3.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国外泵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非常激烈,来自不同国家的企业竞争力较强。
一些泵企通过进行海外并购和合作,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4.环保要求高:国外泵企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投入较多,积极研发和推广节能环保产品。
一些企业还注重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利用。
泵行业的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泵行业将继续加大研发和创新力度,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例如,智能泵的发展将成为未来的趋势,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泵的远程监控和运行优化。
2.绿色高效:节能环保将是泵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推出绿色高效产品,满足环保要求。
泉州产业转型升级制造业数控一代是重要抓手东南网王明杰东南网1月1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王明杰通讯员王炳川邱强攀刘惠萍)年终岁首,泉州市提出,把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作为泉州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全力推进。
泉州市政府负责人指出,泉州制造业体量大,正当转型升级关键期,提升机械数控化水平,有助于提升效率、节约成本。
泉州率先向数控一代迈进,努力打造高效、绿色、智能、集成的“泉州制造”。
在泉州有巨大应用空间目前,泉州在全省率先实施制造业数控一代及自动化技术创新,力争成为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国家示范工程计划支持城市。
国家示范工程着重支持纺织、印刷、包装、轻工、建材、塑料等六大重点行业,其中不少正是泉州的特色产业。
省机床工具行业协会会长苏亚帅说,数控技术在泉州有巨大应用空间,很多传统产业机床都可做改造。
看准数控商机的闽峰数控科技有限公司,最近忙着从广东搬迁到惠安。
其从香港科技大学引进的数控雕刻技术,领行业之先,孕育着惠安石雕业全新的变局。
闽峰数控的数控设备,不仅可雕刻各种材质的石头,而且基本上能自动完成镂空、雕刻纹理等操作,可一次性雕刻人体造型、5米长的龙柱等立体石雕,雕刻精度达0.005毫米,无需太多后期制作,几乎取代了雕刻过程中最为繁重的手工部分。
它可以同时雕刻两根5米长的龙柱,大概10天便能完成。
而传统工艺做一根这样的龙柱,需4个工人分工协作,耗时2个月左右。
同时,这套设备能实现一名工人同时操作多台机器,仅工人工资就将节省2/3以上。
理想的石雕业数控生产模式是,工人坐在办公室里,在电脑前输入程序指令,设备就开始自动生产。
石头在雕刻全程中都用水浸泡,雕刻抛磨产生的石粉都沉淀在水中,并经由专门的设备回收处理,粉尘污染、噪音污染将不再是困扰。
惠安的石雕石材企业大都为小型私营企业,在全县1300多家石雕石材企业中,85.5%的企业是年产值数百万元以下的小规模企业。
而惠安石雕产业的发展瓶颈,就是生产效率低下和用工紧缺致使规模化生产难以实现。
泵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泵技术是一种能够增加、传递流体能量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城市供水、环境工程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泵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以下是对泵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
首先,泵技术的发展趋势是高效节能。
随着全球资源的日益紧张和能源成本的提高,高效节能成为各个行业的共同追求。
在泵技术中,通过提高效率、减少能量损耗来降低能耗已成为发展的重要方向。
比如,新型高效节能泵的研发和应用,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
其次,泵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智能化。
随着工业4.0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成为泵技术发展的新动力。
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的应用,泵站和泵设备能够实现自动化、远程监控和智能化管理,提高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智能化也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和预测性维护,降低维护成本和故障风险。
再次,泵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多功能化。
传统的泵设备单一功能,只能用于单一的液体输送或压力增加。
而现代泵技术则向多功能方向发展,可以适应更广泛的工况要求。
比如,一些高端泵设备可以根据需要实现流量和压力的自动调节,还可以实现不同介质的输送,提高设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另外,泵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绿色环保。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环保成为各个行业必须面对的挑战。
在泵技术中,绿色环保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减少噪音和振动、节约水资源和减少污水排放。
绿色环保的泵设备能够通过优化结构设计和采用高效节能技术,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设备的可持续发展性。
最后,泵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国际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合作和竞争越来越激烈。
泵技术制造企业需要面向国内外市场,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同时,泵技术的国际化发展也需要加强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制定和推广,促进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泵技术的发展趋势是高效节能、智能化、多功能化、绿色环保和国际化。
我国泵行业的发展前景泵产品是一种输送流体介质的通用机械设备,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矿山、城建、核电和国防军工等经济各部门,已成为各种流体装置不可替代的装备。
泵产品的品种规格较为繁杂,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属性,多数属于长时间连续运行。
因此,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对泵产品的质量要求十分严格,要保证相当长的运转周期,否则就会影响整套装置的正常运转。
中国泵行业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发展起来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泵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除少数的特殊泵类产品外,现有的产品品种和数量基本能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需要。
泵行业主要产品有各类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旋涡泵、回转式容积泵、往复式容积泵和水环真空泵等。
在这些泵类产品中,按台数计算,离心泵约占70%,回转式容积泵和往复式容积泵约占18%。
随着各行业尤其是流程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泵行业也经历了高速的发展。
同时,水处理行业、石化行业、石油天然气行业、电力行业继续保持较高的景气度。
我国水泵行业发展空间巨大,泵在中国是应用很广泛的通用机械产品,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泵产品的产值在400亿元以上,每年全国发电量的20-25%要消耗在泵产品上,全国泵产品的制造厂家在6000家以上。
在过去的几年内,我国泵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越来越与世界泵业技术发展趋势相一致,但总体技术水平低,在高、精、尖技术含量高的产品领域,泵产品供不应求。
我国泵的出口额已经占据世界出口额的1/10左右。
其中,美国进口的泵部件中的1/5来自中国,日本进口的泵部件中的1/4来自中国,欧洲进口的泵部件中的1/3都来自中国,更为可观的是中国常年自身所需要的泵产品占到了世界泵类市场的1/10。
数据表明:未来10年,泵业需求年增长率大约为6%,其中中国地区的需求将加速增长。
未来几年,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转高效、支撑有力的国家水泵制造技术创新体系,促使中国水泵制造业科技实力早日进入世界前列。
水泵制造业科研开发投入占水泵制造业GDP的比重提高到6%以上,水泵制造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8%(目前我国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为39%,而美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的科技贡献率现已达到80%左右),推动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创新型水泵制造业建设。
2024年泵市场策略1. 引言泵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领域的机械设备,用于将流体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
泵市场是一个充满潜力的行业,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泵的需求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探讨泵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制定2024年泵市场策略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具体的策略建议。
2. 泵市场的发展趋势2.1 工业化进程的推进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各行各业对泵的需求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泵在化工、石油、制药、食品加工等行业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生产过程提供必需的流体转移功能。
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泵市场的需求增长。
2.2 新兴市场的崛起在新兴市场国家,如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国家,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在持续推进。
这些国家对泵的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新兴市场的崛起将为泵制造商提供更多的商机和发展空间。
2.3 环保意识的提高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减少能源消耗和减少排污已成为许多企业的重要目标。
在泵领域,节能型泵的需求逐渐增加。
制造商可以通过研发和推广节能型泵来满足市场需求,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3. 2024年泵市场策略的重要性制定适当的2024年泵市场策略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好的市场策略可以帮助企业抓住市场机遇,提高市场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关于制定2024年泵市场策略的一些建议:3.1 研究市场需求了解消费者需求是制定市场策略的基础。
企业应该投入精力进行市场调研,分析不同地区和行业的泵需求,了解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竞争对手的情况。
通过研究市场需求,企业可以确定目标市场,并开发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
3.2 创新产品和技术在竞争激烈的泵市场,创新是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该不断研发新产品和技术,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创新可以帮助企业打开新的市场,拓展销售渠道,并提高市场份额。
3.3 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品牌形象是企业吸引客户和建立信任的重要因素。
企业应该注重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并通过有效的市场推广活动来提高品牌知名度。
浅谈水泵机械制造工艺水平提升的方法摘要:现代经济社会背景下,随着我国工业领域和各个行业的建设,对水泵的需求越来越大。
期间,为能够保证水泵的质量、性能和应用效果,需先行对水泵机械制造工艺水平进行提升,做好工艺设计。
但是,考虑到水泵本身精密度较大,还需人员可以保证工件定位、尺寸等多个方面的加工精准度,同时结合工艺标准进行加工与安装,提高水泵机械制造的实际效果。
因此,文章立足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备后续参考。
关键词:水泵;机械制造工艺;水平提升方法引言水泵在我国人民日常生活和很多产业发展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水泵作为一项基础性设备,制造的过程十分复杂。
在水泵制造设计期间,需能够保证人员的丰富经验和扎实技能,重大程度上避免设计缺陷给水泵质量带来的负面影响。
同时,在水泵制造设计时,也需要对工艺路线做好合理规划,并对毛坯制造类型和底座做好合理选择,然后兼顾毛坯的科学形状和尺寸。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水泵机械制造工艺在总体上得到了提升,不过实践中仍然存在设计精度不足,工艺路线规划不当等问题,还需进一步做好优化和提升。
文章以此为前提,进行如下讨论。
一、水泵机械制造工艺优化改进价值在生产领域内,往往对各项分工有着十分精细地划分,并对水泵机械设备也有着更高的生产和使用要求。
目前,在面对各项因素影响的基础上,为能够保证水泵在使用全过程的高质量和高稳定性,需先行提高水泵设备自身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
具体来看,水泵设备制造中,需做好多种机械和辅助设备的应用。
通过多种机械和辅助设备应用,一方面能够更高效地完成各项复杂的加工任务;另一方面也能够减少其中人力劳动的投入,使水泵在完成加工投入使用后,能够长时间处于稳定和安全的状态。
其次,伴随着我国当前很多领域和行业的发展,对水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衍生出了更多的水泵设备种类。
因此,为能够满足市场发展需求以及提高市场竞争力,需能够的进一步优化水泵设备生产的效率与质量。
技术人员在工作实践中,进一步做好水泵制造与设计方面的创新,并促进机械制造发展。
谈我国机泵制造业的提质增效
徐秀生
【期刊名称】《通用机械》
【年(卷),期】2016(000)009
【摘要】介绍了我国机泵行业的现状及市场环境,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原发创新、微创新以及市场全球一体化的思路.
【总页数】4页(P17-20)
【作者】徐秀生
【作者单位】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200436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关于加快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思考--从山东蓬莱市装备制造业看我国装备制造业困局与破解之策 [J], 韩永奇
2.基于数字新基建的地方高端装备制造业提质增效研究 [J], 方立友
3.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无锡装备制造业提质增效研究 [J], 桂和利;周冬凤
4.绿色低碳背景下无锡制造业提质增效研究 [J], 宋志强
5.我国将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助力制造业提质增效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提高我国泵行业水平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张翼飞
【期刊名称】《通用机械》
【年(卷),期】2012(000)008
【摘要】针对国内泵行业的现状,为泵行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提出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并给出了几点建议.
【总页数】3页(P24-26)
【作者】张翼飞
【作者单位】苏州苏尔寿泵业有限公司,江苏21515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属地化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与措施建议 [J], 宋君;彭建华
2.我国泵行业的现状及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J], 范宗霖;张翼飞
3.可持续地提高我国农民相对收入水平需要什么? [J], 刘明国;谢洪燕
4.充分尊重科技工作者建议切实提高我国决策水平──在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建议奖颁奖大会上的讲话 [J], 朱光亚
5.我国民间组织需要提高管理水平 [J], 陆明远;于家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工业泵市场策略1. 引言工业泵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水处理等行业。
随着国内工业发展的迅猛,工业泵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然而,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和技术创新的不断推进,制定合适的市场策略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市场定位、产品创新和渠道拓展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市场策略建议。
2. 市场定位市场定位是企业成功开拓市场的基础。
在工业泵市场中,企业应根据自身实力和市场需求,明确定位目标市场。
首先,企业应关注中小型工业企业,这些企业在工业泵需求量较大的同时,对价格和售后服务也有较高的要求。
其次,重点关注新兴行业的发展,如新能源、环保产业等,以抓住市场机遇。
此外,引入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满足客户对产品技术含量和节能环保的要求,将有助于提升市场竞争力。
3. 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是企业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工业泵企业应不断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开发新型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首先,加强研发力量,引进高素质技术人才,提升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注重产品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维护成本和使用风险。
此外,关注智能化和节能环保方面的创新,推出符合市场趋势的新产品,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
4. 渠道拓展渠道拓展是企业扩大市场份额的必然选择。
工业泵企业应注重与经销商和代理商的合作,搭建完善的销售渠道体系。
首先,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形成良好的供应链体系,以确保产品的及时供应和市场覆盖。
其次,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和合作,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以进行产品和服务的持续改进。
此外,借助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平台,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5. 总结在竞争激烈的工业泵市场中,制定合适的市场策略至关重要。
企业应通过明确的市场定位、持续的产品创新和有效的渠道拓展,提升自身竞争力,以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同时,企业还应注重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为长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国内泵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近年来,国内泵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泵作为一种常见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石油化工、电力、冶金、建材等众多领域。
泵行业在国内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目前,国内泵行业正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1. 技术升级:随着科技的进步,泵的制造技术也在不断提升。
高效节能、智能化、自动化成为泵产品发展的关键方向。
新材料的应用和制造工艺的改进,使得泵的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具备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2. 绿色环保:在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下,泵行业正在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减少泵设备对环境的影响,开发节能型泵产品,提高能源利用率是当前泵行业的重点发力方向。
此外,一些新兴技术如太阳能泵、风能泵等也在推动泵行业朝着绿色能源方向发展。
3. 产业转型升级:泵行业正在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国内泵行业正从简单的生产经营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
逐渐转变为由泵设备制造向泵设备研发和服务为主导的产业链延伸。
4. 国际合作:国内泵行业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也在不断加深。
通过与国外企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国内泵行业在技术水平、制造工艺等方面得到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总结而言,国内泵行业正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技术升级、绿色环保、产业转型升级和国际合作是当前泵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相信泵行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新时期泉州市产业转型升级策略研究
许惠铭;鲍威宇;谢志忠
【期刊名称】《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2(40)1
【摘要】如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泉州市作为福建省第一经济大市,GDP已连续22年位居全省首位。
新时期,国家及地方政策的支持、民间金融市场的助力、两岸产业深度合作的良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为泉州市产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但是同时,泉州市产业也面临诸如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对外合作不够深入的新挑战。
因此,泉州市应当以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福建省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为目标,以建设新型服务型政府、缓解企业发展困境、突出创新引领、完善金融体系建设、深化对外交流合作以及创新土地管理方式等为抓手,纵深推进泉州市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总页数】7页(P25-31)
【作者】许惠铭;鲍威宇;谢志忠
【作者单位】仰恩大学民营经济与品牌研究中心;泉州师范学院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返回Return2010国际农业工程大会论文集福建泵行业产业升级探讨马栋棋 代翠(福建省机械科学研究院,福州,350005)摘 要:通过对福建泵产业现状的深入调研和剖析,针对当前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产业配套不够完善、产品结构不合理、产业内部协作较弱和规模效益尚未形成等主要问题,提出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和合理规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合理调整产品结构,打造闽东铸造工业园区,完善产业链,打造技术创新与产品质量提升服务等六大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平台服务功能,推进标准化进程,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实现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提高产业集中度,以规模创效益,做大构强福建泵产业和闽东电机产业。
关键词:泵产业;产品结构;铸造业;公共服务平台;标准化;品牌带动战略;技术升级;产业升级Analysis on the Industrial Upgrading of Fujian Pump IndustryMa Dongqi Dai Cui(Fujian Academy of Mechanical Sciences, Fuzhou, 350005, China)AbstractAfter making thoroug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Fujian pump industry, aimed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such as supporting industries are not perfect, the product structure is not reasonable, the industry internal coordination is relatively weak, the scale merit is not yet formed and so on, this paper proposed the government should adopt policy guidance, rational planning, proper redistribution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rationally adjust the product structure, to create perfect Mindong foundry industrial park, perfect the industrial chain, buil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product quality promotion service and so on six big collective services platforms, improve the platform service function, promote the standardization process, implement the brand-led strategy, realizes the technical upgrading and the industrial upgrading, improve the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create the benefit by the scale, make Fujian pump industry and the Mindong electrical machinery industry big and strong.Key words: Pump industry,Product structure; Foundry industry,Collective services platform,Standardization,Brand-led strategy,Technical upgrading,Industrial upgrading引言以闽东电机为发源地的福建泵产业,经过半个世纪的培育和发展,已经成为福安市乃至大闽东地区集聚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同时也是地方的经济支柱和数万产业工人赖以生计的产业。
如今,随着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和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带来泵行业新的发展商机。
福建泵产业能否抢抓机遇、巩固基础、跨越发展,是省委、省政府的期望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按照省经贸委的布署,福建省机电行业技术开发基地组织行业专家,在广泛专题调研的基础上,侧重从专业和技术角度提出了本方案,供省政府产业决策参考。
1福建泵产业现状福建泵产业以外向型企业为主,主要集聚在福安市坂中、秦溪洋、赛岐、甘棠等工业集中区和宁德市东侨开发区以及福州市金山工业园区等。
至2009年底,拥有整机生产企业100多家,配套件企业300多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当年完成工业产值80多亿元,其中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6家,工业产值约占产业总产值的30%,泵产品、泵机组产量作者简介:马栋棋( 1965-), 男, 福建莆田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流体机械及测试技术的研究、兼福建省泵行业管理工作,E-mail:PQSTS@代翠(1984-), 女, 河北衡水人, 助理工程师, 主要从事流体机械及测试技术的研究,E-mail:daicui0113@和出口量约占全国同类产品的1/4;泵产业产品以电泵和汽油机/柴油机-泵机组为主,其中电泵以家用、民用微型电泵为主,约40多个系列300多种规格,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中东、非洲、南美和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内销量约占销售额的1/4;福建泵产业与龙头带动所形成的产业集聚以及产业链分工所形成的产业集聚现象有所不同,虽是企业各自为政、众星无月、产业集中度不足,但已基本形成社会化生产的格局,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1)有稳定的市场福建泵产业抓住了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的机遇,发展成为我国电泵的重要生产和出口基地。
有100多家企业通过ISO9001~9002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近70家企业通过欧洲共同体国家CE、GS、TUV认证,10多家企业通过美国UL认证,100多家企业获进出口自营权和出口质量许可证,10家企业为国家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企业。
国内外市场十分广阔,产业持续发展的优势明显。
2)社会化生产基本形成产品生产和零部件加工分工细致,配套能力强,形成从原材料、零部件加工、整机组装、质量检测的专业化、协作化、社会化生产网络,使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以电泵电机为例,外壳、端盖、铁芯、转子、风扇等,几乎每个零部件都有专业厂家生产。
近年来,发展了漆包线、硅钢片、新型压铸等重要配套件企业,目前已满足了区内中小电机生产30%的铸造件、45%的漆包线、40%硅钢片等生产配套,从而也带动了周边周宁、寿宁地区配套件发展。
3)公共服务平台初见成效成立了恒实等19家担保公司,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至2009年已提供担保金额98亿元;组建了电机电器同业公会等行业协会,开展贯彻产业政策、自律、协调、服务、维权、培训和经验交流等工作;设立了福建省电机行业技术开发基地、福建省泵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福建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安电机检验室、福建省电机产品检测中心、福安电机工程研究院等,为企业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和产品检测提供服务。
4)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大部分骨干企业具备了产品主要性能、生产质量的检测能力。
泰格动力、安波电器和亚南电机3家骨干企业所用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安波电器公司2005年获国家产品质量免检资格证书,2006年获国家出口免验资格证书;凯捷利公司获国家产品质量免检资格证书。
有10家企业的18种产品获省级名牌产品称号,12家企业的38种产品获省著名商标称号。
5家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列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企业成为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
2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产业配套不够完善福建泵产业虽已基本形成社会化生产的格局,但密封件、不锈钢件、大型铸件和模具制作等产业配套还不够完善,仍需依赖浙江温岭和广东阳江等周边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产业竞争对手的制约,其中铸造业的矛盾尤为突出。
铸造业是泵产业的上游产业,根据省铸造协会《2009年福建省铸造行业调研报告》,为泵行业提供铸件的铸造业企业有近500家,数量多、生产规模小、工艺装备落后、环境污染严重、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无序竞争严重,产能约为50万吨,而福建泵产业铸件年需求量约80万吨,其中不锈钢铸件、铸铜件、高牌号铸铁件和大型铸件等高品质的铸件主要由省外企业供应。
铸件直接关系到主机产品的制造成本和品质,关系到产业的整体市场竞争力,万达、银嘉和远东等规模较大的主机厂不得已自办铸造厂以自给自足,重复投资严重、产能小、铸件成本高,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2)产品结构不合理福建泵产业的产品多数以家用、民用微型电泵为主,约占总量7成以上,绝大部分微型电泵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属中、低端产品;其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东南亚、中东、非洲等非发达国家或地区,产品售价偏低,基本上已无利可图,接单只为维持企业正常生产。
多年来世界市场对中、低端电泵产品仍保持较大需求,现实市场和潜在市场均很可观,但技术含量低、制造门槛低、无序竞争严重、利润率低下,产品升级换代和技术创新滞后,产业升级的动力不足。
3)产业内部协作较弱社会化生产的格局决定了主机厂和众多配套件厂之间的协作是长期的和相对稳定的,但主机厂之间重竞争而轻协作,不利于产业的整体、协调发展。
骨干企业按产品和市场各有侧重,各自建设完善生产线和企业质检中心,各自培育发展自身品牌,主机厂之间横向协作的意识较弱,包括技术交流、生产互补和营销协作等。
企业主只关心自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没有协作发展的主观意愿,难于在产业中形成以骨干企业为中心的组织架构和生产模式,单兵作战,各自为政,难于形成合力,对产业整体发展不利。
4)规模效益尚未形成福建泵产业企业数量多但单体规模偏小,16家上亿企业工业产值约占产业总产值的30%,尚未形成产业龙头企业,产业集中度不高,各自为战的现象较为普遍;大多数企业仍然实行家族式管理,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建立;骨干企业以各自优势、各自品牌及各自所占有的市场齐头并进发展,创新能力较弱,开拓市场尤其是引领市场的能力更弱,特别是在中、高端市场更是被动挨打;企业分工协作、兼并重组积极性不高,同时在上市方面也遇到诸多困难,领军企业中至今尚未出现上10亿的规模以上企业,产业龙头一将难求,规模效益以及辐射带动作用难以形成和发挥。
3产业近期发展的主要任务1)合理布局,协调发展按照市场资源配置的原则,通过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的有机结合,优化产业布局,打破地方和区域的界限,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