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石小学2015-2016校本培训课堂教学业务能力提升部分
- 格式:ppt
- 大小:251.51 KB
- 文档页数:51
中小学骨干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中小学骨干教师提升培训研修总结为加强"双十镇"和强镇筑基试点镇建设,全面推进新课堂,努力打造一支素质硬、业务棒、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引领全镇骨干教师聚焦综合素养提升,适应基础教育课程的新要求,近期,枣庄市峄城阴平学区举办为期五天的暑期中小学(园)骨干教师综合能力提升研修培训专班。
镜头一:聚焦开班典礼7月18日上午,由江苏当代教育培训中心承办并组织实施的阴平学区为期五天的暑期中小学(园)骨干教师综合能力提升研修培训专班在南京当代教育培训中心开班。
开班典礼由江苏当代教育培训中心主任马文英主持并作了培训日程的详细安排。
阴平学区教研室主任刘敏作了培训动员讲话,她对本次研修“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作了重点强调。
阴平中学骨干教师李芹作为学员代表进行了发言。
镜头二:聚焦专家讲座与会人员聆听了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副校长余夕凯的《追寻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行动》讲座,余校长结合自己二十多年从事一线教研工作的实践,运用详实的课堂教学案例,讲解了“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和实施策略,现场适时互动,气氛热烈融洽,不时响起热烈掌声。
阴平学区音乐教研员陈珊与专家就音乐学业评价进行精彩互动。
白山前小学孔兰兰老师在“教、学、评一致性”讲座后,就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习目标的设计两个方面和大家作了精彩分享。
当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刘穿石的专题讲座《心理健康的维护-教师职业倦怠应对方式》更是引起了与会教师的心灵共鸣与震撼,刘教授通过讲述发生在身边师生的鲜活案例,深入浅出地诠释了教师职业倦怠的内涵、危害及应对方式,与会教师更是报以热烈掌声。
阴平中学七年级级部主任金爱新结合专家讲座,就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方式谈了心得体会。
学员们聚精会神地聆听专家讲座,并认真记笔记。
泰山学院客座教授崔成林作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大单元教学设计》讲座,他重点讲了什么是深度学习?为什么要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的课堂如何设计?如何将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掌握大单元课程设计的策略。
山东省基础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提升教师素养的研究结题总报告一、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我校校本课程开发源于2008年,经过这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越来越越清晰的认识到:教师是最具魅力和价值的课程,教师素质的提升与课程实施开发的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密切联系,我们选择这个课题进行研究,主要目的就是寻求教师素养提升和有效开发校本课程的结合点和规律所在。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很多比如:发展学生,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智慧,并有利于形成更合理的教师资源配置;发展本地的课程资源与建设:发挥地方、学校乃至社区独特的优势及传统办学的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多样化的认知环境和活动空间,有利于提升教师研究和开发教育资源的能力。
发展学校:以课题研究带动学校在教育质量、教育科研、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全面提高,提升办学层次。
二、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1、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源于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针对国家/ 政府课程开发的弊端,要求政府应明确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进行权力分配,把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学校,实现课程行政主体多元化和课程决策的民主化。
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这一思想很快波及到世界上众多的国家,许多国家纷纷出台了把课程的决策权部分下放给学校的课程决策,产生了在“校本课程开发”理念支配下的许多操作模式。
可以说,校本课程开发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种潮流,也是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基本取向。
2、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世界范围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之一。
就现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具体领域来说,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研究、(2)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研究、(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研究。
其中,前两个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的研究比较少。
初中教师校本培训总结范文____上半年我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校本培训丰富多彩,成绩喜人。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更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本学期我校认真____了上级教师培训的工作计划,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积极开展了以下几项主要的校本培训工作。
一、开展内容丰富的培训,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领导用讲座引领思想。
我校有由校长室、教科室、教研组长等组成一支年富力强、业务过硬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队伍,校级干部是课程实验改革的身体力行者和责任人。
在课改实验中,校级干部身先士卒,做好表率,切实做到三个“自觉”,自觉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自觉参加校内每次课改学习,自觉学习教育报刊,广泛吸收课改信息。
他们在各自的业务领域取得突出成绩,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都能通过各自的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讲座,主持专题论坛,引领全校教师走进新课改,领会新课改,实施新课改,他们的课改思想构成一股强劲的合力和强势,本学期,校领导分别进行了《如何开展课题研究》《怎样进行校本培训》《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班主任工作》等讲座,各教师就课题研究和班主任工作进行了论坛。
通知我们还邀请了区教研室张云萍老师进行了《如何上好复习课》的专题讲座。
通过“讲座”、“论坛”、“汇报”等形式引领着全体教师的课改思想,为我校持续有效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研训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营造书香校园丰实教师的理论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读书活动,要求青年教师每年学习一本教育教学专著,同时撰写读书笔记,学期末组织开展了一次读书交流会。
通过交流使教师们对先进的教学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
此外,为了努力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我校教师还与学生一起开展了“同读一本书”的活动,师生间通过读书沙龙这一交流平台进行了读书心得的交流,不仅接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而且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态,以便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总结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总结「篇一」时间飞逝,岁月流转。
本年度的校本培训已经结束了。
做为一名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一个又一个新的要求。
本学期我努力工作,为了使自己在校本培训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各个方面不断提高完善自己。
本着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原则,为了更好地开展以后的工作,现就以下方面做如下总结:一、能够按时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并做好记录,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我,提高自我的理论素养1、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认真开展高效课堂活动,严格要求自我,在每听一节课之后,会与其他老师共同讨论分析,取长补短,发表自我的见解。
使自我不断走向成熟,给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2、同伴互助,在共享经验中成长。
同伴互助是研修的标志和灵魂,在研修活动中,我们在反思的同时,开放自我,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进行专业切磋、协调合作、共同分享经验。
3、用心听评课、研讨,总结优点,发现不足,逐步提高,使自我不断走向成熟,给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二、参加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自我素质1、用心参与各种研修活动,认真聆听专家的指导,多看看同行们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和思考,并对自我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评论,及时与各位沟通交流,增长自我的见识,开拓自我的视野,使自我能够更及时的了解外面的世界。
2、自主学习模式。
我学习教学理论、自我反思,找出自我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潜力。
3、新课程理念研修。
本学期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研修的重点任务来重点学习。
xx专题讲座,引发了我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弄明白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深思。
教师出试题时,明确试题要测试学生的什么能力,那么平时教学又要如何培养他们的能力呢?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把显性信息与作者在字里行间传递的隐性信息结合起来,整体把握作者的情感,意图。
集中、远程培训和线下研修记录(1)学习主题:现代教学主体理论:教师的教学角色时间:2018.10.15学习地址:仁和路校区一楼报告厅主讲人:陈树银学习重点内容:1.教师的促进者角色2.教师的对话者角色3.教师的价值引领者角色4.教师的反思者角色5.教师的伦理者角色关键事件描述:1.老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事件2.为学生朗读的刘老师3.一位教师的反思日记事件概要4.一位师范生在教育自传中对老师的回忆培训日志1.集中培训点名签到2.主持人宣布本次集中培训内容3.主讲人对参与培训者进行专题讲座4.集中培训者与主讲人进行互动交流5.参与培训者交流互动6.集中培训活动小结并留影学习反思与小结(自拟)对培训者教学评价(自拟)培训效果(自拟)集中、远程培训和线下研修记录(2)学习主题:核心素养基本理论与核心素养落地时间:2018.11.5学习地址:仁和路校区一楼报告厅主讲人:夏立煦学习重点内容:1.核心素养的整体框架(研究背景、整体框架和基本内涵、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与物质)2.核心素养理论的教学意义(注重价值引领、注重思维启迪、注重品格塑造)3.核心素养促进教学革新4.从知识为本走向核心素养为本关键事件描述:1.文化基础教育的核心素养案例事件2.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对人的素养影响事件3.价值多元化和社会实践活动事例谈4.价值观的引领引导作用对学生品德修养形成案例谈培训日志1.集中培训点名签到2.主持人宣布本次集中培训内容3.主讲人对参与培训者进行专题讲座4.集中培训者与主讲人进行互动交流5.参与培训者交流互动6.集中培训活动小结并留影学习反思与小结(自拟)对培训者教学评价(自拟)培训效果(自拟集中、远程培训和线下研修记录(3)学习主题: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时间:2019.12.10学习地址:仁和路校区一楼报告厅主讲人:李文正学习重点内容:1.以核心素养立场解读教材2.以核心素养视角取舍和确定教学内容3.以核心素养发展为指向设定科学的教学目标4.着眼于学生“学会学习”设计学习策略指导关键事件描述:1.《简便计算》《天火之迷》教学片段赏析2.《分数的意义》《天鹅的故事》教学案例3.明确指出学习的目标任务案例分析《我和祖父的园子》《轴对称图形》4.小学各年级预学单设计分析培训日志1.集中培训点名签到2.主持人宣布本次集中培训内容3.主讲人对参与培训者进行专题讲座4.集中培训者与主讲人进行互动交流5.参与培训者交流互动6.集中培训活动小结并留影学习反思与小结(自拟)对培训者教学评价(自拟)培训效果(自拟)集中、远程培训和线下研修记录(4)学习主题:现代教学主体理论:学生是谁-现代教学的学生观时间:2019.3.4学习地址:仁和路校区一楼报告厅主讲人:李雪梅学习重点内容:1.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2.学生是具有独特性的人3.学生是有情感的人4.学生是有权利的人关键事件描述:1.英国中学和爱德华兹在学校造出核反应堆事件2.世界微雕艺术家威拉德·威根的事迹3.一名英语教师和数学老师情感教育的对比培训日志1.集中培训点名签到2.主持人宣布本次集中培训内容3.主讲人对参与培训者进行专题讲座4.集中培训者与主讲人进行互动交流5.参与培训者交流互动6.集中培训活动小结并留影学习反思与小结(自拟)对培训者教学评价(自拟)培训效果(自拟)集中、远程培训和线下研修记录(5)学习主题:现代教学目标理论:教学的价值观目标时间:2019.4.8学习地址:仁和路校区一楼报告厅主讲人:何金梅学习重点内容:1.什么是价值观2.价值观纳入教学目标体系的意义3.价值观目标的具体内容4.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关键事件描述:1.教育家朱智贤与李德顺对价值观的表述2.爱因斯坦价值观教育之重要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4.《狐狸与乌鸦》一课的价值观教学培训日志1.集中培训点名签到2.主持人宣布本次集中培训内容3.主讲人对参与培训者进行专题讲座4.集中培训者与主讲人进行互动交流5.参与培训者交流互动6.集中培训活动小结并留影学习反思与小结(自拟)对培训者教学评价(自拟)培训效果(自拟)集中、远程培训和线下研修记录(6)学习主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习活动组织时间:2019.4.22学习地址:仁和路校区一楼报告厅主讲人:曹龙生学习重点内容:1.引导学生展开有效探索,促使学生主动学习2.开展基于任务或项目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3.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有效开展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4.开展基于合格理论的“学习共同体”学习活动关键事件描述:1.培养学生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发案例《分数除法》《长征》2.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在情境中持续互动之《年月日》《静夜思》教学谈3.让“教”体现在“学”的思维深处,案例《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读后感写作指导》4.学习共同体学习活动在核心素养中体现。
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总结5篇第1篇示例: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定制的教学课程,是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措施。
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对我们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进行总结。
一、总体情况我们学校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成立了专门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在开发过程中,我们充分调研了学生的学习需求,结合教师的教学特点和学校的教学资源,制定了一系列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学要求的校本课程。
二、课程内容我们校本课程的内容包括了学科课程和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两部分。
学科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强化学科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融合;综合素质教育课程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主要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三、课程设计在校本课程的设计过程中,我们注重灵活性和个性化。
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我们设计了不同类型的校本课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四、课程实施校本课程的实施是校园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如课堂讨论、实践活动、研究项目等,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效果评估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需要不断评估与调整。
我们通过定期的学生评估、教师反馈、家长意见等多种方式,对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课程内容,以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们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总结】文章到此结束。
第2篇示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也成为了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校本课程是指根据特定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结合教学资源、地域文化等特点,由学校自主设计、制定的课程。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莲池中心小学教师技能大练兵及《怎样做课例研修》培训方案根据《永仁县教育局关于印发开展中小学幼儿教师教学技能大练兵活动实施意见的通知》的部署,及履职晋级《怎样做课例研修》培训的相关要求,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钻研教育教学理论、夯实专业知识功底、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打造一支教学基本功扎实、学科素养高的师资队伍,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现拟定如下培训方案:一、组织形式在校长直接指导下,由学校教导处负责实施,通过专题培训“以赛促练”的形式对教师进行教学基本功训练。
通过讲座、师徒结对、校本教研、集中培训等多种方式,帮助教师进行基本功训练。
二、组织管理1.成立教师技能大练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起忠伟成员:杨保洪、夜子光、刘天学、马绍发、兰佛静、毛琼慧2.教师技能能大练兵活动工作和考核评价小组组长:杨保洪成员:夜子光、刘天学、马绍发、兰佛静、毛琼慧、买祝元、杨丽媛、王明文、蒋明娥。
三、参训对象莲池中心小学辖区内全体教师。
凡因身体特殊原因不能参训者,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领导小组讨论同意后报教育局审批备案。
四、训练内容《怎样做课例研修》、普通话诵读、三笔字、简笔画、课件制作(45周岁以下教师)、科学实验操作、说课、课堂教学、课堂观察与评课。
五、考核办法设立单项考核和综合考核,综合考核包括单项考核的所有项目,包括“诵”(普通话诵读)、“书”(规范汉字书写)、“画”(作简笔画)、“作”(教学课件制作)、“说”(说课)、“教”(课堂教学)、“评”(课堂观察与评课)活动,考核结果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
课例研修统一参加8月份全县组织的考试。
(男55周岁以上、女50周岁以上自愿选择参考)六、活动具体方案(一)第一阶段:启动仪式及集中培训(2014年至4月11、12日)召开校区《怎样做课例研修》“教师技能大练兵”活动动员大会。
做好集中培训工作。
集中进行练兵《怎样做课例研修》、普通话、三笔字、简笔画、课件制作、观课、议课、评课相关内容的培训。
开展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素质
张裕铢
【期刊名称】《人民教育》
【年(卷),期】2001(000)011
【摘要】@@ 校本培训,是指以学校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为基地,以本校教师为对象的一种教师培训模式.这种培训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较高的实效性.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以培养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为重点,开展了面向全体教师、突出骨干教师的有效培训,主要着力于以下三个方面.
【总页数】2页(P17-18)
【作者】张裕铢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工人子女小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7
【相关文献】
1.抓好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素质
2.立足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素质——山东省梁山县第二实验小学
3.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校本培训思考
4.搞好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素质
5.深入开展校本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总结一、更新理念,明确目标。
我校将教师校本培训工作列为学校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充分认识到全面实施教师校本培训是更新教师知识结构,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举措。
为了更好地落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校本培训三至五年工作思路,在开学初特制定我校教师校本培训工作计划,在计划中规定培训内容及形式,落实措施保障,明确校本培训目标。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师校本培训,并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确保教师校本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狠抓常规,注重落实。
为了更好地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必须参与校本教研,以教研组为单位,同时设立备课组,为了整体提高全体教师的三项基本功,我校于本学年着后重于训练教师的三项基本功,定于每周三的这个时间进行集中研讨和培训。
教研组每周四进行研讨,组织教师集中培训首先做到了“三定”和“三查”:即在每次培训前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培训时查出勤、查记录、查反思,从制度上保证了培训的严肃性和重要性。
同时各教研组根据教师们对学习内容的需要,在开学初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有针对性的安排培训内容,确保内容是教师们需要的能在教学中产生实效的东西,避免了吃力不讨好的现象,确保内容的实效性。
为了加大教学常规管理,学校行政分别下到各教研组、年级组具体指导。
教导处进行随堂听课,不定时检查教师的备课、上课和作业批改情况,同时要求各教研组长经常深入各班听课,评课,参与各备课组的教学研讨活动。
三、强化管理,创新模式。
教师校本培训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同时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强化管理,确保措施到位十分关键。
本年度突出以下培训重点:一是突出对新课程内容的培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师的自身素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此,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扎实地学好新课改理论,提高对新课改的认识,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学行为。
课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培训总结教师必须拥有教育的灵魂新课程改革,归根结底是教育思想的变革。
教育思想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先导和核心,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方向。
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人之一,教育思想自然要成为教师的第一素养。
伟大的教育思想形成教师的伟大,进而建构了教育的伟大,没有教育思想,教师就成了一台机器了。
教育思想的最高境界是教育理念。
理念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一种理想、一种追求,一种信仰。
教师本身的教育思想和素养能否跟得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
在学校组织的“教学论坛”、“德育论坛”上,谭水林、丁晓群、陈成等等,许多优秀的老师们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诠释了教师教育岗位的真谛,是一份平凡人的朴实,也是一份不平凡的理想和追求。
年轻老师,在工作的起点上,熏陶着这份思想,是弥足珍贵的。
教师必须让课堂涌动着生命的活力学生的培养没有和生命意识有机联系起来,学校教育的独特作用就没有全面、深刻地体现出来。
同样,教育的生命意蕴得不到陶冶和滋养,教育也就显得贫乏和粗糙。
课堂教学应该充满生活气息——生活性教学。
课堂教学应该向生活回归,虽然生活不等同与教学,但教学一旦离开了生活,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本了。
一堂好课绝不应该孤立与生活之外,与学生的成长无关;一堂好课更应该是学生探索现实和未来世界的窗口,是学生人生旅途中的加工厂和加油站;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教学,才具有深厚的生命力。
最后是这次校本培训的几点思考:1、校本培训要符合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才能发挥整整的作用。
我校的教师队伍特征:老中青适当,大部分中青年教师正朝气蓬勃地渴求着自身专业的发展,这种实际情况要求培训既要有理论层次,又要有实际操作性,因此我校的培训目的是提高老年教师的思想理论水平和中青年教师的能力,培训形式上主要采取老帮青、青帮老,取长补短,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在培训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如,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将教师分成学习小组,围坐在一起,围绕主题进行讨论。
莲石小学校本培训课堂教学业务能力提升部分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提升莲石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业务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教学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教师将能够提高自身的课堂掌控力、教学设计能力和学生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2. 课程内容2.1 课堂掌控力提升在本模块中,教师将学习如何提高自身的课堂掌控能力,确保课堂秩序和学习氛围的良好维持。
具体内容包括:•管理课堂时间: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时间,确保教学进度的顺利进行。
•管理学生行为:掌握有效的教学管理策略,帮助教师能够妥善处理学生的行为问题。
•提高师生互动:培养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促进学生参与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2.2 教学设计能力提升在本模块中,教师将学习如何设计高质量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资源,以提升教学效果。
具体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明确:确立教学目标,明确要求学生达到的学习成果。
•教学策略选择: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多元评价方式:探索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2.3 学生管理能力提升在本模块中,教师将学习如何更好地管理学生,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并发挥潜能。
具体内容包括:•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培养和维护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和合作精神。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了解每个学生的优势和需求,个性化指导和激励。
•培养学生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3.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学习、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反思讨论等。
通过理论学习,教师将系统了解教学业务能力提升的相关理论知识;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教师将获得实践操作的机会,进一步提升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反思讨论,教师将有机会分享经验和交流心得,互相借鉴。
4. 课程评估为了确保课程效果的有效评估,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课后作业、学习笔记、课堂参与和小组项目等。
教师通过完成课程评估任务,将客观反映自身的学习情况,并通过评估结果找出自身的不足,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教学业务能力。
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总结5篇中学校老师校本培训总结篇1通过一学年的校本培训,令我受益非浅。
从对培训的精彩内容的学习中,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控了新课改的进展方向和目标及班级管理,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
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
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一、没有同学的主动参加,就没有胜利的课堂教学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同学的积极参加为前提,没有同学的积极参加,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实践证明,同学参加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加的深度与广度,径直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每一个同学都发言就是参加吗?专家的观点是:“应当说,站起来发言是参加,但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行为的参加,关键要看同学的思维是否活跃,同学所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建立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同学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同学的思索;要看参加是不是主动、积极,是不是同学的自我需要;要看同学交往的状态,思维的状态,不能满意于同学都在发言,而要看同学有没有独立的思索。
”简约的问答式,一问一答,同学似乎忙得不亦乐乎,但事实上同学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一些课表面上看热喧闹闹,同学能精确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同学提出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事实上是用提问的方式“灌”,直到让同学认同老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
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是特别值得留意的一个问题。
那么,怎样调动同学的“思维参加”呢?专家认为,应当创设情景,奇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同学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同学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
同时,老师要放权给同学,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争论、质疑、沟通,围绕某一个问题开展辩论。
老师应当给同学时间和权利,让同学充分进行思索,给同学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同学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同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