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菌细胞呼吸类型的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98.50 KB
- 文档页数:5
〖实验8〗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B1C5S3 P91)(9月18日16:10—17:00)一、实验目的:通过探究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情况,研究。
二.实验原理: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所以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方程式见学案)2.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根据石灰水混浊水准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能够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
3.橙色的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在酸性(浓硫酸)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三.方法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设计实验→(包括选择实验材料、选择实验器具、确定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格)→4.实施实验→5.分析与结论→6.表达与交流。
六、实验结果:用方法1检验CO2时,溶液由变绿色再;用方法2清的变。
证明有CO2产生酒精的检验中,橙色的溶液变成,证明有酒精产生。
七、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9答案:一、有氧或无氧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四、实验流程:溴麝香草酚蓝石灰水重铬酸钾六、实验结果:蓝色黄色石灰水浑浊重铬酸钾灰绿色七、实验结论: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实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预先祝大家中秋快乐!澤穎实验 〖探究性3〗〖实验8〗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第 30 页2022-10-41.☆(09全国理综II 1)以下关于细胞呼吸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实行 C.酵母菌能够实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B.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实行呼吸 D.叶肉细胞在光照下实行光合作用,不实行呼吸作用2. 用酵母菌酿酒,理想的方法是( )A .先通气后密封B .通人足量空气C .先密封后通气D .尽量密封,避免空气进入3. 将酵母菌培养物由供氧条件转变为厌氧条件,以下过程中加快的一种是( )A .葡萄糖的利用B .CO 2的放出C .A TP 的形成D .丙酮酸彻底氧化4. 在a 、b 、c 三个锥形瓶内分别盛有等量、成分相同的酵母菌葡萄糖溶液。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归纳2021组织细胞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CO2被NaOH溶液吸收,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刻度管内的液滴左移。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归纳2021,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归纳20211.实验原理2.实验步骤(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酵母菌+葡萄糖溶液)。
(2)检测CO2的产生,装置如图所示。
(3)检测酒精的产生:自B、D中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编号为1、2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振荡并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3.实验现象4.实验结论(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2)在有氧条件下产生CO2多而快,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还产生少量CO2。
[深度思考](1)为什么选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提示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可通过测定其细胞呼吸产物来确定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
(2)为什么先将空气通过10%的NaOH溶液后,再进入酵母菌培养液中?提示10%的NaOH溶液用于吸收空气中的CO2,以保证用于检测产物的锥形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是由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导致的。
(3)用于测定无氧呼吸的装置中,为什么将酵母菌培养液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提示酵母菌将锥形瓶中的氧气消耗完毕后再进行检测,以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CO2是由无氧呼吸产生的。
(4)实验设计需遵循对照原则,此实验为何不设置对照组?提示此实验为对比实验,对比实验不设对照组,而是通过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两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得出实验结论。
(5)实验所用的葡萄糖溶液为什么需煮沸?提示煮沸的主要目的是灭菌,排除其他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方法技巧]1.运用液滴移动情况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方法(1)欲确认某生物的呼吸类型,应设置两套呼吸装置,如前面5题中的图所示(以发芽种子为例)。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报告引言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酵母菌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能量,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本实验旨在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通过测量氧气消耗和二氧化碳释放的量来确定酵母菌的呼吸类型。
材料与方法材料•酵母菌培养液•葡萄糖溶液•水•水浴恒温器•呼吸计•氧气电极•二氧化碳电极方法1.准备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分别为1%、2%、3%、4%和5%。
2.在水浴恒温器中将酵母菌培养液加热至30°C。
3.取一个装有适量酵母菌培养液的呼吸计,将氧气电极和二氧化碳电极插入其中。
4.分别向呼吸计中加入1%、2%、3%、4%和5%葡萄糖溶液,记录下初始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
5.将呼吸计放置在水浴恒温器中,保持温度恒定。
6.每隔5分钟记录一次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记录30分钟。
7.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氧气的消耗量和二氧化碳的释放量。
8.分析实验结果,确定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以下是实验记录的氧气消耗量和二氧化碳释放量的数据:时间(分钟)1%葡萄糖溶液2%葡萄糖溶液3%葡萄糖溶液4%葡萄糖溶液5%葡萄糖溶液0 0 0 0 0 0时间(分钟)1%葡萄糖溶液2%葡萄糖溶液3%葡萄糖溶液4%葡萄糖溶液5%葡萄糖溶液5 0.5 1.0 1.5 2.0 2.510 1.0 2.0 3.0 4.0 5.015 1.5 3.0 4.5 6.0 7.520 2.0 4.0 6.0 8.0 10.025 2.5 5.0 7.5 10.0 12.530 3.0 6.0 9.0 12.0 15.0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观察到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氧气消耗量和二氧化碳释放量也相应增加。
这表明酵母菌细胞在呼吸过程中产生了更多的能量。
呼吸方式的确定根据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特点,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种类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指在氧气存在的情况下,有机物质被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产生大量的能量。
实验4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核心知识回顾1、选择酵母菌为实验材料的原因: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生物。
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能产生CO2和水,进行无氧呼吸能产生酒精和CO2。
2、产物的检测试剂现象(颜色变化)CO2澄清的变水溶液色→色→色酒精在条件下,使用色的溶液橙色→色3、实验步骤(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酵母菌+溶液)。
(2)检测CO2产生的多少的装置如图所示。
A B C D EA瓶加入的试剂是,其目的是。
C瓶和E瓶加入的试剂是澄清(或水溶液),其作用是。
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E瓶,其原因是。
再连通E瓶,就可以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CO2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产生的。
上图左右两组实验为实验,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实验都为组。
(3)检测酒精的产生:从A、B中各取2 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编号为1、2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0.5 mL溶有0.1 g 的溶液→振荡并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4、实验现象条件澄清石灰水的变化/出现变化的快慢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甲组(有氧) 变混浊程度/快无变化乙组(无氧) 变混浊程度/慢出现色5、实验注意事项由于也能与酸性重铬酸钾反应发生颜色变化,因此,应将酵母菌的培养时间适当延长以耗尽溶液中的。
【答案】1、兼性厌氧型2、石灰水浑浊溴麝香草酚蓝蓝绿黄酸性橙重铬酸钾灰绿色3、(1)葡萄糖(2)NaOH 吸收空气中的CO2 石灰水溴麝香草酚蓝检测是否有CO2生成耗尽D瓶中的氧气对比实验(3)重铬酸钾浓硫酸4、高低灰绿5、葡萄糖葡萄糖➢核心知识辨析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可用酵母菌培养液的浑浊程度为观察指标(2021辽宁)(×)辨析: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CO2和水,无氧呼吸产生CO2和酒精,所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观察指标是培养液的滤液能否使重铬酸钾转变成灰绿色,2、在厌氧发酵的果汁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混匀后由蓝色变成灰绿色(2020江苏)(×)辨析:高中生物学中的颜色反应总结1、斐林试剂检测可溶性还原糖: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背景材料:①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
②在通风情况下,酵母菌发酵面团,可以制成松软多孔的馒头、面包;但在密闭
的情况下,发面会有酒精味。
③夏天喝的啤酒,医院用的酒精都是由酵母菌在密闭情况下产生的。
④酿酒时,用塑料膜密封酒缸口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塑料膜微微鼓胀。
提出探究问题:
做出假设:
设计实验:(参考课本P92页)
思考: 1、如何控制实验条件?
2、如何检测实验结果?
3、其它影响因素有哪些?
预期结果: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改进分析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通过改进实验操作流程和数据处理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研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为进一步研究酵母菌的生命活动提供有力支持。
一、实验操作流程改进
1. 在实验前要充分消毒实验器具,特别是试管和移液器等操作工具。
防止外界杂质和细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实验中要严格控制操作时间和温度,避免因为温度过高或操作时间过长而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3. 在测定细胞呼吸时,可以适当增加测定时间和样品量,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二、数据处理方法改进
1. 在细胞呼吸实验中,要注意对实验数据进行可靠性检验,如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可以采用方差分析等方法优选结果。
同时也应该对实验数据进行多次重复实验,以提高测试数据的可靠性。
2. 实验数据处理时,在选取数据点的同时,还要结合样品历史数据和实验经验的积累来确定,以避免因为数据异常而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三、结论
通过以上改进措施,能够更加准确地研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同时,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如研究不同因素对酵母菌呼吸的影响、酵母菌的代谢途径等,以进一步探索酵母菌的生命活动规律。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酵母菌简介细胞呼吸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它是细胞通过氧化有机物来产生能量的过程。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它们以糖类为能量来源进行细胞呼吸。
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原理与其他生物相似,但酵母菌在工业和食品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酵母菌的能量来源酵母菌主要以葡萄糖为能量来源,它通过发酵和细胞呼吸两种途径来利用葡萄糖。
发酵是一种无氧代谢过程,产物是乙醇和二氧化碳。
细胞呼吸是一种有氧代谢过程,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由于发酵的产物中包含乙醇,所以在一些工业和食品行业中,酵母菌被用于发酵过程,生产酒精、面包、啤酒等。
酵母菌的细胞呼吸过程酵母菌的细胞呼吸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呼吸链。
糖酵解糖酵解是酵母菌细胞呼吸的第一步,它将葡萄糖分解为两分子丙酮酸,并产生两分子ATP作为能量。
接着,丙酮酸进一步氧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更多的ATP。
这些过程在酵母菌中不需要氧气,因此称为无氧酵解。
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环是细胞呼吸的第二步,它将乙醛酸转化为乙酸,并进一步氧化产生更多的能量。
这个过程需要氧气的存在,因此称为有氧呼吸。
在三羧酸循环中,乙酸进一步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产生大量的能量。
呼吸链呼吸链是细胞呼吸的最后一步,它将三羧酸循环生成的能量通过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转化为ATP。
呼吸链位于酵母菌的线粒体内膜上,通过将电子从较高能量的分子转移到较低能量的分子来产生能量。
这个过程中,氧气充当最终电子受体,产生水作为副产物。
酵母菌的应用由于酵母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且具有快速繁殖和生长的特点,因此在工业和食品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工业应用在工业领域,酵母菌常用于发酵过程中,用于生产乙醇、酒精、面包等。
酵母菌通过无氧发酵产生乙醇,被应用于乙醇燃料生产和乙醇制药工业。
此外,酵母菌的产物还可以用于制作酵母粉、酵母蛋白等食品添加剂。
食品应用在食品行业,酵母菌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酵母菌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用于面包、蛋糕等食品的发酵过程,使其松软蓬松。
——酵母菌呼吸类型,酵母菌呼吸产物的鉴定,酵母菌呼吸装置前情提要:
关键词:呼吸方式、溴麝香草酚蓝水、重铬酸钾溶液、颜色变化
难度系数:★★★★
重要程度:★★★★
基础回顾:
考点一览:
考点一、实验原理
(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
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能产生大量的CO2,在进行无氧呼吸时能产生酒精和CO2。
(2)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
(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可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考点二、实验流程。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改进分析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酿酒和生物实验等领域。
酵母菌细胞呼吸是指通过线粒体进行的细胞内氧化还原反应,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
对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进行探究,有助于深入理解生物细胞内能量转化的机制,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目前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不断改进实验方法和分析手段。
一般来说,研究者常用氧气消耗率和二氧化碳产生率来反映细胞呼吸的水平。
但目前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主要集中在采用氧气消耗率作为主要指标,而对二氧化碳产生率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
二氧化碳产生率同样是细胞呼吸的重要指标,它可以深入反映细胞内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和产物释放情况,因此在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中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为了改进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分析,我们可以参考以下方面进行改进:1. 引入二氧化碳产生率的测定方法。
可以采用电化学二氧化碳传感器或二氧化碳分析仪等设备,实时监测酵母菌细胞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生成速率。
通过比较氧气消耗率和二氧化碳产生率的变化趋势,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细胞内氧化还原反应的情况,为揭示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提供更充分的数据支持。
2. 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线粒体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线粒体是细胞内进行呼吸作用的重要器官,其功能状态直接影响细胞内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
通过检测线粒体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以了解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在分子水平上的调控机制,从而为其呼吸方式的深入探究提供更为详实的信息。
3. 结合生物化学技术,进行氧气消耗和二氧化碳释放产物的分析。
可以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或质谱技术等手段,测定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氧气消耗产物和二氧化碳释放产物的组成和数量。
通过分析产物的种类和数量,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酵母菌细胞呼吸过程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具体细节,为呼吸方式的研究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