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
- 格式:pptx
- 大小:1.48 MB
- 文档页数:47
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简介子宫出血分为正常和异常,正常的子宫出血是指在月经来潮期间子宫内膜脱落,脱落后出现的出血,而非月经期间子宫出血或月经期结束后仍有出血发生。
而异常子宫出血则是指在非月经期间出现的子宫内膜脱落和出血,或月经出血量异常的情况。
异常子宫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它不仅会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疾病的恶化。
因此,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系统地阐述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以供医务工作者参考。
诊断定义异常子宫出血是指以下情况之一或两者的结合:1.在月经周期外持续或周期性的阴道出血,称为间歇性异常阴道出血(IUB)。
2.月经过长或出血过多,称为固定性或静态异常阴道出血。
临床表现1.IUB表现为:月经周期外的阴道出血,不伴有月经痛。
2.静态异常阴道出血表现为:月经周期内、周期不规则的过多或过长的流血量。
诊断步骤1.首先,对症状进行分析,包括月经的周期、周期的长度、月经的量和质地等。
2.随后进行体格检查,包括妇科检查。
3.进一步做科学检查,包括阴道分泌物涂片、宫颈涂片、B超等检查。
4.检查结果反馈后,进一步做必要的检查,比如宫腔镜、子宫输卵管造影等。
治疗目的异常子宫出血的治疗应该实现以下目的:1.能够止血,解决症状。
2.发现病因,治疗可逆的病因。
3.能够预防不良的副作用,促进功能的恢复。
4.基于具体的病因,进行定向治疗。
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今年以来,药物治疗的疗效提高了很多,其中包括:黄体酮、地屈孕酮、短期口服避孕药等等,但药物治疗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也同样需要警惕,比如妇科出血、药物副作用等。
2.手术治疗:包括宫腔内诊断性刮宫、宫腔镜下肌瘤切除、子宫内膜单极、双极电凝及对固定性异常出血的子宫切除手术。
3.特殊治疗:针对病因不明或难以治愈的患者,如三磷酸腺苷(ATP)逆转转运激素、冷冻治疗、凝固治疗、PWPA等。
注意事项1.对于未经孕育的女性,应该采用eSONS治疗,对于经孕育的女性,应该要考虑生育情况。
十分钟搞定异常子宫出血(指南)2015-03-16 12:44 来源:丁香园作者:异常子宫出血( ,)是妇科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主要指与正常月经的周期频率、规律性、经期长度、经期出血量任何1项不符的、源自子宫腔的异常出血。
本指南所述限定于育龄期非妊娠妇女,因此需排除妊娠和产褥期相关的出血,也不包含青春发育前和绝经后出血。
一、术语更新1、正常子宫出血即月经,规范的月经指标至少包括周期的频率和规律性、经期长度、经期出血量4个要素。
我国暂定的术语标准如下,其他还应有经期有无不适,如痛经、腰酸、下坠等。
2、废用术语:废用“功血”,废用(子宫出血)、(月经过多)等具有希腊或拉丁字根的术语。
3、保留术语:(1)经间期出血;(2)不规则子宫出血;(3)突破性出血:出血较多者为出血,量少者为点滴出血。
4、新术语诞生(1)慢性:指近6个月内至少出现3次,不需要紧急临床处理但需进行规范诊疗。
(2)急性:指发生了严重的大出血,医师认为需要紧急处理以防进一步失血的,可见于有或无慢性病史的患者。
二、病因诊断流程1、对(即月经失调)患者,首先要通过详细询问月经改变的历史,确认其特异的出血模式,即患者主诉。
流程见图1。
2 、月经频发、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不规律月经的诊断:流程见图2。
3 、月经过少:是的1种出血模式,在临床上常见。
其病因可由于卵巢雌激素分泌不足、无排卵或因手术创伤、炎症、粘连等因素导致子宫内膜对正常量的激素不反应。
诊治流程见图3。
4 、月经稀发:诊治流程见图4。
5 、经间期出血():指有规律、在可预期的月经之间发生的出血。
按出血时间可分为卵泡期出血、围排卵期出血、黄体期出血。
诊断流程见图5。
三、诊疗要点1、临床上7090%的子宫内膜息肉有,表现为经间期出血、月经过多、不规则出血、不孕。
通常可经盆腔B超检查发现,最佳检查时间为周期第10天之前;确诊需在宫腔镜下摘除行病理检查。
2 、子宫内膜息肉所致的处理:①直径<1 的息肉若无症状,可观察随诊。
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异常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的一类问题,它很可能影响到女性的生育能力,如何对异常子宫出血进行诊断与治疗?国内各位专家以2014版《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为基准,结合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18年的更新以及我国女性特有的问题给出了新的建议,制定了2022版《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01、新版指南要点更新2022更新版指南在概念上与国际接轨,将异常子宫出血的概念进行了以下调整:1.闭经:原来闭经被归在月经规律性里面,现在被归到月经频率里面,这一点按照国际统一标准做了调整。
2.月经量的改变:这是变化最大的一点。
上版指南定义月经量过多的标准为>80ml,月经量过少的标准为<5ml,判断月经量的多少是重要且有意义的,但实际测量起来比较难,并且患者对80ml和5ml的衡量也是存在一定难度的。
所以本次指南同步了FIGO指南的标准——以主观感觉来衡量,即用自我感觉过多和自我感觉过少来衡量月经的多少。
女性在来月经期间感觉月经过多,并且身体、社交、情绪和日常生活等生活质量受到影响,无论是否存在贫血,就可以诊断为月经过多。
和以前相比,感觉月经明显减少、成点滴状,则定为月经过少。
虽然以感觉判定主观一点,但是这样和治疗的目标会更加契合。
3.月经是否规律:以前FIGO对规律月经的定义是两次月经相差2天到20天都属于规律月经,现在变成7到9天之内,我们国内2014年的指南以7天作为一个标准。
在制定新的标准的时候田教授及专家们使用了一个好记的方法——“3个7”,正常月经的“3个7”分别是指月经频率28±7天、经期长度(也就是出血的时间)≤7天、两次月经之间的变化(周期规律性)≤7天,这样更方便大家记忆。
另外,在指南制定的流程中,田教授指出,新指南根据中国女性的特色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比如月经过少问题。
中国女性经常就月经过少而就诊和咨询,这一点在国际上并不多见。
所以专家们针对这点做了一些调整。
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是妇科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作为总的术语,是指与正常月经的周期频率、规律性、经期长度、经期出血量任何1项不符的、源自子宫腔的异常出血。
本指南所述AUB限定于育龄期非妊娠妇女,因此需排除妊娠和产褥期相关的出血,也不包含青春发育前和绝经后出血。
世界各国描述AUB的医学术语和定义存在混淆,为此,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7年发表了关于“正常和异常子宫出血相关术语”的共识,2011年又发表了“育龄期非妊娠妇女AUB病因新分类PALM-COEIN系统”,统一用词,用以指导临床治疗及研究。
我国妇科学界于此也存在一些混淆,如AUB、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月经过多这3个术语不加区别地混用。
为了与国际接轨,有必要制定育龄期非妊娠妇女AUB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
本指南的重点为:(1)引进FIGO“正常和异常子宫出血相关术语以及病因新分类系统”;(2)梳理AUB 病因诊断治疗流程。
一、FIGO正常和异常子宫出血相关术语、病因新分类系统1. 正常子宫出血和推荐的AUB术语:正常子宫出血即月经,规范的月经指标至少包括周期的频率和规律性、经期长度、经期出血量4个要素,我国暂定的术语标准见表1,其他还应有经期有无不适,如痛经、腰酸、下坠等。
表1 正常子宫出血(月经)与AUB术语范围月经的临床评价指标术语范围周期频率月经频发<21d月经稀发>35d周期规律性(近1年的周期规律月经<7d之间的变化)不规律月经≥7d闭经≥6个月无月经经期长度经期延长>7d经期过短<3d经期出血量月经过多>80ml月经过少<5ml2. 废用和保留的术语:废用“功血”一词,原因是不同地区的定义和所用诊断检查的资源不同,因此内涵不一致。
废用metrorrhagia(子宫出血)、menorrhagia(月经过多)等具有希腊或拉丁字根的术语,理由是定义模糊且理解不同。
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异常子宫出血(AUB)是妇科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之一,它是指与正常月经的周期频率、规律性、经期长度、经期出血量任何一项不符的、源自子宫腔的异常出血。
本指南所述AUB限定于育龄期非妊娠妇女。
为了与国际接轨,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于2007年和2011年分别发表了关于“正常和异常子宫出血相关术语”的共识和“育龄期非妊娠妇女AUB病因新分类PALM-COEIN系统”,以统一用词,用以指导临床治疗及研究。
本指南的重点为引进FIGO“正常和异常子宫出血相关术语以及病因新分类系统”,并梳理AUB病因诊断治疗流程。
在正常和异常子宫出血相关术语中,规范的月经指标至少包括周期的频率和规律性、经期长度、经期出血量4个要素。
废用的术语有“功血”、“metrorrhagia”、“menorrhagia”,而保留的术语有“经间期出血”、“不规则子宫出血”和“突破性出血”。
新提出的术语是“慢性AUB”,指近6个月内至少出现3次AUB,医师认为不需要紧急临床处理,但需要进行规范诊疗的AUB。
育龄期非妊娠妇女AUB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的制定对于规范AUB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治疗流程中,应根据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如荷尔蒙治疗、手术治疗等。
同时,也需要注意AUB的预防,如定期检查、合理用药等。
异常所致。
此类AUB常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表现为周期不规律、经期延长或过多、间歇性出血等。
部分患者还可伴有周期性腹痛和乳房胀痛等症状。
诊断需通过详细病史询问、妇科检查、B超检查和血液激素水平检测等综合手段。
对于长期不孕的患者,还需进行输卵管造影和分析等检查。
治疗方案因个体情况而异,包括口服避孕药、黄体酮替代疗法、促排卵治疗等。
3.子宫平滑肌瘤可引起月经不调,其中黏膜下肌瘤最容易引起宫腔形态改变和AUB-L。
有些患者可能没有症状,但常表现为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
黏膜下肌瘤引起的AUB较为严重,可通过盆腔B超或宫腔镜检查进行诊断,确诊需进行术后病理检查。